Workflow
工业富联-2025 年第一季度初步净利润同比增长 24 - 27%,比市场普遍预期高 4%
2025-04-14 09: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主要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 Co. Ltd.),还提及众多其他公司,如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等 [1][68][70]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 **财务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初步营收1590 - 16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 35.6%;净利润52 - 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 - 26.8%;云设备营收同比增长超50%,AI和通用服务器均同比增长超50%;电信和网络设备出货量稳定 [1] - **生产布局优势**:全球生产布局(中国、越南、墨西哥和美国)使其对客户展现出更大生产灵活性,能更好应对关税影响 [2] - **业务分工**:在台湾处理AI服务器板组装工作,自2025年第一季度加速墨西哥的供应能力;AI服务器/机架组装主要在墨西哥,部分在美国;通用服务器在越南和中国完成 [3] - **未来展望**: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因GB200服务器机架和H20 HGX服务器出货量增加而继续增长,但美国互惠关税可能影响客户支出规模,进而影响2025年下半年及以后的订单强度 [4] 估值与风险 - **估值模型**:基于多阶段剩余收益(RI)估值模型得出基本情况,关键假设包括10%的股权成本、15%的中期增长率、5%的终端增长率 [11] - **上行风险**: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项目中标进展更快、制造业务竞争降低、5G和数据中心需求超预期、宏观前景更强 [11] - **下行风险**:工业物联网(IIoT)解决方案项目中标进展缓慢、制造业务竞争加剧、5G和数据中心需求低于预期、宏观前景较弱 [11] 摩根士丹利评级与业务情况 - **评级**:对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目标价29.50元人民币 [7] - **业务关联**:摩根士丹利与多家公司有业务往来,包括过去12个月从部分公司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未来3个月预计从部分公司获得或寻求投资银行服务补偿等 [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研究报告相关政策**: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根据发行人、行业或市场发展适时更新,部分定期更新;研究人员参与公司活动有费用接受规定;摩根士丹利投资决策可能与报告建议不一致 [41][53] - **不同地区研究报告传播与限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研究报告传播主体和监管要求,对不同类型客户有针对性传播;对台湾、中国大陆等地区投资者有特殊提示和限制 [54][55][56] - **评级系统说明**:摩根士丹利采用相对评级系统,“Overweight”“Equal - weight”“Not - Rated”“Underweight”与“Buy”“Hold”“Sell”不等同,有具体定义和对应关系 [28][30] -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列出Greater China Technology Hardware行业众多公司的评级和价格信息,且股票评级可能变化 [68][70]
萤石网络20250412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萤石网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 - 2024 年总营收 54.42 亿元,同比增长 12.41%,利润总额 5.39 亿元,同比下降 5.02%,归母净利润 5.04 亿元,同比下降 10.52%,受产品结构、竞争、成本等因素影响[3][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3.80 亿元,同比增长 11.5%,归母净利润 1.38 亿元,同比增长 10.42%,综合毛利率 42.55%与去年基本持平,经营三费总体费用率下降 2.83 个百分点,净利率回升至 10%[3][9] -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家居产品硬件**:2024 年收入 43.47 亿元,占比 80.51%,同比增长 9.76%,毛利率 34.02%,下降 1.36 个百分点,受产品结构、竞争、成本、汇率等因素影响[3][5] - **物联网云平台**:2024 年收入突破 10 亿,达 10.52 亿元,占比 19.49%,同比增长 22.87%,基于蓝海大模型智能化升级,提供 AI 解决方案[3][5] - **智能入户业务**:2024 年收入 7.48 亿元,同比增长 47.87%,22 - 24 年复合增速 48.68%,占比 13.85%,毛利提升 8 个百分点,Y3000 系列成爆品,海外产品增长好[6] - **智能服务机器人**:2024 年规模首破 1 亿,达 1.66 亿元,同比增长 265%,推出多款产品,商用清洁机器人小批量落地[7] -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2024 年收入 34.87 亿元,同比增长 5.54%,电商渠道占比超 45%,多品类多渠道策略提升线上影响力[3][8] - **境外市场**:本地化营销推动多品类拓展,别墅门铃、猫眼、清洁机器人拉动增长,收入占比约 35%,2024 年增速 26%[8][22] - **财务情况** - 2024 年研发费用 8.14 亿元,占营收 14.95%,销售费用 8.58 亿元,同比增 26.66%,费用率 15.77%[3][8] - 2024 年拟每 10 股派现金红利 3.5 元,分红比例 54.70%[3][9] - **未来策略与展望** - **硬件方面**:智能入户成第二增长曲线,国内外加大投入;服务机器人和智能穿戴有增长潜力[10] - **云服务方面**:打造服务型、平台化业务模式,涵盖家庭养老、智能宠物陪伴、小商业无人值守等[10] - **AI 端侧技术**:家用摄像机增加 DSS 和大模型服务,改造为交互入口;发布相关产品;云端发布蓝海大模型,推出天机边缘智能主机[11][12] - **孵化新品类**:看好家用及商用服务机器人、智能穿戴设备,重点投入陪伴和清洁机器人[14] - **云服务占比**:2024 年占比接近 20%且持续提升,增速高于硬件,未来有增长空间[15] - **出海策略**:2025 年构建各区域业务版图,“一国一策”,渠道多元化,包括跨境、本地电商和零售卖场等[27] - **品牌策略**:推出子品牌秦小豆、金小豆、艾克图,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定位[25][26] - **营销能力**:提升 C 端营销能力,采用飞轮模式,通过 IPMS 项目提高运营效率[29][30][33] - **云平台业务**:增速高于硬件,国内增长为主,海外增速可观,未来品类扩张、增加增值服务[35] - **AI 服务计划**:2025 年投入 AI 化尝试,通过 AI 中台为 B 端提供智能服务,年底或明年见成果[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以旧换新补贴对一季度收入和利润有积极影响,公司采取措施助经销商受益于国补政策[16][17] - 云服务采用订阅模式,有累积和滚雪球效应,与硬件销售模式不同,公司将转型平台型物联网服务公司[18] - 2024 年营销团队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国补政策持续时间不确定[19] - 选择进入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因技术形态相似、有渠道资源、市场竞争少[20] - 线上渠道收入高于线下,但线上利润率可能不如线下,电商增速快于传统渠道[24] - 国内房地产市场下行对公司销售影响有限,产品需求来自实际需求,定位消费电子领域[36]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改善,与毛利率挂钩,推新品费用上升,品类站稳后调低[39] - 2024 年海外智能入户业务突破,今年加大推动,解决方案有协同效应,APP 统一助推广[40] - 2025 年各板块业务收入增长展望:摄像机国内增速有限、海外延续;入户快速发展;机器人待观望;家用窗帘迭代;继续投入智能穿戴等项目[41]
牧原股份20250413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公司为牧原股份和神农集团,行业为养殖行业[3][4][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出色** - 出栏量接近9000万头,远超同行神农集团的300多万头,体现规模化运营能力[3] - 一季度出栏增速超预期,在成本控制前提下保持强劲增长势头[3] - 猪价同比小幅下降仍实现盈利,规模经济中值约45亿元,利润基础稳固[3] - 预计全年平均养殖成本降至每公斤12元,年底或达11元左右,周期平均猪价15元/公斤时有望年度利润超300亿元[3] - 全年出栏量接近9000万头,含大量仔猪销售,育肥产能约8000万头,分工化经营提高出栏和盈利能力[3] - 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养殖成本,处于行业领先且有下降潜力[3] - 从高成长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开支和负债率下降,内部管理优化,长期配置价值凸显[3] - **成本优化**:还原成本降至13.9元每公斤,仅次于神农集团,大体量下取得此成绩显示优秀管理能力[4] - **出栏增速超预期**:一季度出栏增速超预期,在稳扎稳打成本管理下实现高增速[4] - **利润扎实**:2025年一季度猪价同比下降仍盈利,去年同期未盈利,今年一季度规模经济中值约45亿元[4] - **未来利润和成本预期** - 全年平均成本预计降至12元每公斤,年底可能达11元左右,周期平均猪价15元/公斤时可实现超300亿元年度利润[5] - 全年出栏量接近9000万头,含大量仔猪销售,育肥产能约8000万头,分工化有助于提高出栏水平[5] - **在养殖行业的竞争优势** - 成本控制能力强,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处于行业领先且有望进一步下降[5] -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开支与负债率下降,内部管理精进[5] - 分工化趋势适应能力强,通过断奶仔猪供给农户并自行育肥,提高出栏和盈利能力[5] - 长期配置价值高,当前估值处于历史底部[5]
中航光电20250412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航光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业绩表现** - 全年销售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33.54亿元,同比增长0.45%,毛利率36.6% [3][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管理费用同比下降7.01%,经营性现金净流量21.51亿元,同比下降,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8% [4] - 拟每十股派发现金红利八元,总额近17亿元,分红比例超50% [3][4] 2. **市值管理措施** - 制定完备市值管理体系和年度计划,传递投资价值,监测市场反应,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5] - 与1350余家机构投资者互动,2500多人次参与,适时运用高管增持等资本运营项目 [5] 3. **2025年防务领域展望** - 国防开支保持较高增速,行业呈复苏增长态势,一季度订单明显提升,航天兵器和弹药类装备增长显著 [6] - 公司将巩固首选供应商地位,参与无人军贸、新兴领域发展,发挥专业能力优势 [6] 4. **赢得客户青睐的方式** - 技术引领:国内军事光电领域领先,与头部客户联合设计开发,主导互联方案设计 [7] - 快速响应:与客户进行装备预先研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快速研制和量产升级 [8] - 成本可控:通过新技术应用等提升资效人效,提供性能与成本最优解决方案 [8] 5. **新兴产业布局** - 通过有机增长、技术研发、投资并购,布局电动汽车液冷散热、互联技术与链路等领域 [9] - 前瞻布局6G、空天网络、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9] 6. **2025年业绩展望与经营思路** - 预计营业收入206亿元,利润总额38亿元,同比持平或略增 [3][10] - 坚持谋增长、提能力、创一流,保障型号任务研制交付,聚焦链路需求,市场拉动与创新驱动结合 [10] 7. **液冷业务情况** - 具备全链路解决方案,产品包括流体连接器等,应用于特种和工业民品领域 [11] - 牵头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与主流厂商和客户建立深度合作,成立联合工程中心 [12] - 2024年投产基础器件产业园,扩大产能,目前业务占比6% - 7%,未来有望成重要业务 [12] 8. **各业务板块情况** - **新能源汽车**:高压互联和智能网联业务增长可期,2026 - 2027年将有显著变化 [16] - **军工市场**:订货量增长,2025年二季度订单饱满,预计全年两位数增长,未来几年稳定增长 [15] - **航空板块**:订货预计不低于去年,目标有上调可能性 [26] - **汽车行业**:2025年预计维持20%高速增长,计划投建境外工厂 [25] - **国际业务**:去年同比增长10%以上,今年各领域预计保持增长,长期将提升占比 [31] 9. **产能与产品结构** - 去年产能布局,今年新产业园区投产缓解交付压力,组件类产品局部产能仍有压力 [19] - 产品结构向集成化组件类转变,组件和设备级集成产品占比提升 [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年订单2月开始显著改善,有望推动业绩增长 [14] 2. 春节后房屋市场复苏但可持续性不明,公司结合需求争取两位数增长,预算谨慎 [18] 3. 黄金价格上涨对公司盈利和成本影响不大,通过研发优化和黄金租赁应对 [29] 4. 去年应收账款集中在房产领域,今年强化管理,预计周转加快 [30] 5. 中美关税战对当前业绩影响有限,但影响未来美国市场拓展和全球布局,公司优化应对策略 [35] 6. 2025年二三季度可能是市场需求和业绩高点,四季度交付量或减少 [27][28] 7. 公司将在东南亚、欧洲和北非布局产能,调整国际业务管理架构 [32] 8. 去年底分拆通讯工业事业部,工业与医疗事业部涵盖多行业,是民品增长点 [33]
伯特利20250413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伯特利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疫情期间发展线控制动业务**:疫情期间抓住芯片短缺国产替代机会,经三年半实现产品验证,通过迭代降本拓展客户,新能源汽车和高阶自动驾驶渗透率提升使公司线控制动领域地位稳固且具高成长性[3] 2. **2025年Q1收入和净利润增长**:2025年Q1收入预计同比增超40%,净利润预计增超50%,受益于吉利、奇瑞等新能源车型销量提升,新锐吉利、理想、通用等客户将带动维持较好增速[3][5] 3. **EHB和EMB领域竞争优势**:在EHB领域积累客户、成本和产品可靠性优势,为EMB领域发展奠基,线控制动验证周期长,主机厂与零部件配套关系稳定,有望保持龙头地位[3][6] 4. **未来发展规划**:开展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一体化底盘开发,预计2026年完成;计划拓展机器人领域,利用线控制动核心零部件自研自制能力在智能网联汽车取得优势[3][7] 5. **2023年智能电控产品表现**:2023年智能电控产品营收增速近40%,出货量增速近50%,毛利率约23%较2022年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速达30%以上[3][13] 6. **新能源汽车对线控制动车型影响**:新能源汽车无发动机致真空助力缺失且有能量回收需求,线控制动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能解决真空源问题、助力能量回收、提高续航,启动快、易维护、安全性高[3][15] 7. **伯特利线控制动系统优势**:集成度高、成本低,能量回收可增电动车15%续航,制动踏板脚感可定制,提供1.5代降本版和支持L3+自动驾驶的2.0版本[3][22] 8. **轻量化业务布局**: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3年建成墨西哥一期工厂并计划扩产,将在摩洛哥建工厂,轻量化订单和产能布局领先,将反映到业绩上[3][24] 9. **未来盈利预测**:2025年营收超120亿元,2026年接近150亿元,2025年归母净利润接近15亿元甚至更高,2026年约18亿元,目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仅20倍出头,维持强烈推荐评级[3][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基本信息**:成立于2004年,主要产品分传统机械制动、智能电控制动、轻量化和其他新产品,通过收购浙江万达布局转向领域,拓展空气悬架研发,具备底盘绝大部分产品研发及配套能力[8] 2. **公司管理层情况**:董事长袁永斌是国际级汽车制动专家,曾任伯特利北美技术中心亚太区制总工程师,是第一大股东兼实控人,持股约18%;第二大股东芜湖奇瑞科技,由奇瑞全资控股,持股约15%[9] 3. **研发投入与成果**: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近四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有40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用近100项,设七个左右研发中心,在EMB及空气悬架等进展顺利,收购浙江万达推动转向业务增长,计划2026年完成线控转向研发[10][11] 4. **主要客户情况**:主要客户有奇瑞、通用、吉利、北汽、理想等,期待T客户成重点大客户[12] 5. **制动系统分类及应用场景**:制动系统分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按功能装置分机械式、气压式和液压式,驻车和行车制动逐渐向电控发展,EPB基本普及,ABS和ESC成标配[14] 6. **市场规模预测**:2025年全球制动市场规模约8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1500亿人民币,增速约个位数[16] 7. **行车制动器竞争格局**:行车制动器分盘式和鼓式,盘式散热好,在乘用车型中逐渐替代鼓式,世界上做盘式制动器的大企业有博世集团、爱德克斯等[17] 8. **EPB系统情况**:操作简单、造型美观,是乘用车型主流方案,可结合ESC与ABS提高安全性,中国渗透率超80%,市场格局外资为主,伯特利2022年市占率达10%[18] 9. **ABS与ESC产品情况**:ABS可防止车辆失控抱死与打滑,提高刹车效率至90%,延长轮毂碟片及轮胎使用寿命至两倍以上;ESC集成ABS其他功能,可纠正车辆姿态,中国渗透率超90%基本标配,伯特利是中国首家量产ESC企业并突破海外技术垄断[19] 10. **线控制动车型及EHB、EMB情况**:线控制动车型优点多,EHB基于传统液压系统,用电子器件替代部分机械部件;EMB去除所有液压管路,通过电信号直接控制电机,是未来发展终极方向[20] 11. **新龙移动市场情况**:2023年市场规模约100亿元,2025年预计升至近200亿元;2023年出货量约600万套,2025年可能接近千万套;2024年伯特利出货量约100万套,2025年有望同比增超50%,其他国产供应商对其龙头地位影响有限[21] 12. **其他产品布局**:转向系统涵盖机械转向、EPS、线控转向;悬架系统完成空气悬架研发并计划出货;底盘业务全面领先布局;自动驾驶领域有ADAS系统产品,今年预计出货几十万台,计划拓展域控制器产品;曾开发电动尾门系统等产品[25]
飞龙股份20250413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飞龙股份[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电子水泵领域优势与前景**:飞龙股份在电子水泵领域优势显著,液冷技术相比传统风冷技术能实现更高功率、更长寿命,降低能耗并节省空间,产品在热管理和散热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公司已涉足非车端业务,伴随 H 客户放量,车端应用迅速增长,预计 2026 年车端市场将爆发性增长[3] - **财务表现**:2024 年总收入约 47 亿元,传统业务贡献 17 亿元,涡轮增压器壳体 22 亿元,电子水泵收入 4.9 亿元;2025 年非车端业务预计翻倍增长,显著提升整体收入;2024 年扣非后利润约 3.5 亿元,受员工福利奖金及新工厂费用影响,2025 年预计利润达 5 亿元左右,目前估值不到 15 倍[4] - **出口情况及应对**:2024 年出口收入约 26 亿元,占总营收不到 10%,对美国直接出口 2.4 亿元,加加拿大和墨西哥共计 4.78 亿元;公司计划在墨西哥设厂转口,减轻关税影响[7] - **未来发展重点**:扩大非车端市场份额,已与阿里巴巴、联想、浪潮等合作,拓展充电桩、服务器等领域;提升电子水泵产能,加大法雷奥相关产品及模块总成投入[9] - **电子水泵产品应用前景**: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单价约 200 元,新能源汽车单车使用数量增加提升单车价值量;年产能约五六百万只,今年目标 400 万只,提升产能利润;在民用数据中心散热有广泛应用,今年预计贡献约 1.5 亿元收入[10][11] - **非车载客户市场竞争力**:在非车载客户中价格优势明显,报价为竞争对手一半,有望从 0 到 1 突破;与阿里、联想合作拓展机器人端业务,上海研发基地专注超大功率非民用液冷水泵应用开拓[12] - **未来发展潜力**:目前处于低估值位置,今年预计利润约 5 亿元,车端贡献 4 亿元,非车端开始盈利有望获更高估值,未来发展潜力大[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发展历程和主要业务**:成立于 1952 年,最初生产吸气泵,1989 年开始生产排气歧管,逐步切入新能源业务;主要业务包括传统机械水泵、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壳体,以及新兴电子水泵和热管理模块;传统业务中机械水泵和排气歧管年出货量约五六百万支,涡轮增压器壳体今年预计带来约 2 亿元收入增量[5] - **毛利率情况**:排气歧管与涡轮增压器壳体毛利率略超 20%,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电子水泵毛利率将提高,非车端盈利能力较高是未来利润弹性关键因素[8] - **产品技术趋势**:未来产品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寿命越来越长、功率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低,如计划推出小拇指盖大小水泵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设备实现快速散热[12]
福达股份20250413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福达股份、金泽斐和润、中华企业、生意经纬、阿尔特、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奇瑞、household power、长板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全球供应链区域化重构**:全球供应链正经历区域化重构,半球经济和三个大区的经济分工逐渐显现,各自建立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中国头部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具备优势,但需警惕脱钩及美国制造业回流风险,美国可能通过关税返还等机制吸引制造业回流,这将对中国企业带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挑战[3][4] 2. **工业软件国产替代**:国内市场全面突破冲击下,工业软件国产替代需求涌现,尤其是在汽车等领域,金泽斐和润等软件开发公司有望受益,国产工业软件替换成为重要机会[4][6] 3. **“中国研发、海外生产”模式**:中国工程师红利推动“中国研发、海外生产”模式兴起,利好具备研发和技术标准定义能力的头部及专精特新企业,使其摆脱内卷,实现微笑曲线两端利润[4][7] 4. **中国标准输出**:中国标准输出有望伴随“中国研发、海外生产”模式发展,在顶层设计和反内卷政策下,或将催生类似TUV南德、VDA等标准制定机构,中华企业、生意经纬、阿尔特等公司在海外设计服务领域潜力巨大[4][8] 5. **福达股份投资逻辑**:福达股份主业高增长确定性强,机器人业务具弹性,投资逻辑类似双林股份,先炒主营增量,再拓展机器人业务催化估值,有望成为下一个双林股份[4][9] 6. **某公司业绩预期**:某公司在美国市场敞口极小,2024年海外收入仅占总收入的极小部分,关税政策对其业绩无影响,受益于内需和欧洲市场,业绩可能超预期,需上修业绩预期[4][10] 7. **某公司产能及业绩**:某公司2025年产能翻倍,新增产能已被比亚迪、理想、赛力斯、奇瑞等主要客户包揽,并与欧洲一级供应商household power合作,基本面强劲,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有望翻倍增长[4][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福达股份股价情况**:上周三福达股份股价一路下杀至约60亿水平,被认为是绝对错杀[9] 2. **某公司美国市场敞口**:2024年某公司海外收入仅为0.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中的极小部分,美国市场贡献更少[10] 3. **福达股份主业估值**:目前福达股份主业可以支撑70到80亿的业绩,2025年预计主业收入超过三亿,可给予25倍左右的市盈率估值[12] 4. **福达股份机器人业务**:福达股份与长板合作意义重大,长板拥有自制设备能力,成本优势显著,能生产内螺纹和外螺纹产品;公司具备强大的客户拓展潜力,产品已准备就绪,后续有望持续催化业绩增长;当前估值85亿情况下,机器人业务预期较低[12]
蓝思科技&领益智造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TMT 成长股板块、消费电子和精密制造领域、跨境电商、服装、家具等轻工业行业 - **公司**: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东山精密、歌尔声学、欧菲光、苹果公司、台积电、高通、博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苹果供应链影响显著**:2025 年二季度,苹果供应链是 TMT 成长股板块中受影响最严重部分,宣布关税政策后相关股票如立讯精密、东山精密等大幅下跌,美股大跌超 9%,但实际影响有限,市场情绪过度反应致果链股票超跌 [3][4] - **关税对苹果产品价格影响有限**:虽有分析师认为加征关税会使 iPhone 价格提升 43%及其他产品线提价,但实际某些美国生产或实质性转变在美国的零部件可减免关税,如苹果 A18 处理器芯片 [5] - **iPhone 16 Pro Max 成本构成**:2024 年发布的 256GB 版本总价值约 485 美元,约三分之一(150 多美元)来自美国,三分之一(160 美元左右)来自中国,剩余来自其他地区,“友邦国家”生产部分享 90 天免税,加征关税主要针对与美有贸易对抗关系的国家 [6] - **白宫信息要求利于部分零部件减免关税**:白宫要求供应商提供进口商品价值来源国信息确定零部件减免条件,台积电封装的苹果芯片等设计在美国完成可减免关税 [7] - **加征关税对果链企业实际损害较小**:即使加征高额关税,因关键零部件可减免或延长免税期,实际损害小,但市场情绪挫伤使果链股票超杀 [8] - **苹果可应对成本增加问题**:以 iPhone 为例,加征关税后总成本增加约 13%左右,对整体销售价格影响不到 5%,苹果可承担成本使利润率下降约五个百分点,也可适度提价,消费者有一定容忍度 [9][10] - **苹果转嫁成本方式及影响**:苹果可能部分转嫁关税成本给供应链或消费者,但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供应链不现实,可适当提价分摊成本 [11] - **加征关税对不同行业影响不同**:相较于轻工业行业,果链企业背靠苹果,可能得到兜底支持,受冲击相对较小 [12] - **长期加征关税影响国内相关产业**:会导致国内相关产业面临估值下移问题,需调整预期,寻找新增长点和市场机会 [13] - **苹果获关税豁免权对果链有积极影响**:苹果若继续获特赦或形成和缓双边协议,果链有可能回到加税前情况 [14] - **国内公司应全球化布局**:当前形势倒逼国内公司在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地布局,通过保税区交货绕开部分关税,苹果供应链一级供应商在保税区交货受损最小 [15] - **iPhone 17 和折叠机对果链有积极影响**:iPhone 17 外观设计突出、摄像头升级、机身更薄,Pro 版本提升内存至 12GB 以上,预期出货量从 8000 万台上升到 9500 万台甚至一亿以上,若苹果在 AI 系统领域进展且对中国放开适配将进一步提升销量 [16] - **果链底部确定后选择标的建议**:选择上游供应链公司,因其不涉及下游组装,无直接关税风险,且关注市场调整中机构换手情况,上游公司风险敞口小更值得关注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一季度国内消费电子和精密制造领域表现良好,蓝思科技等标的在机器人、服务器及各种 AI 眼镜方面布局领先行业,除苹果外这些领域也有显著发展 [18]
朗姿股份20250412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朗姿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 年度整体经营情况 - 整体营业收入约 56.9 亿元,较调整后的 57.04 亿元略有下降;归母净利润约 2.57 亿元,同比上升 1.4 个百分点;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 2.18 亿元,同比上升 11.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 5.67 亿元,同比下降 35.6%;基本每股收益 0.58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 7.86%;报告期末资产规模接近 80 亿元,较年初下降 4.7 个百分点;净资产规模约 27.87 亿元,较年初下降 21.59%;综合毛利率约 58.9%,同比上升 1.6 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占比 40.4%,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管理费占比 8.9%,同比上升 0.8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收入比 1.9%,同比上升 0.2 个百分点 [3]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医美板块**:截至 2024 年底有 41 家医疗美容机构,2024 年度营收 27.84 亿元,同比增长 3.5%;综合毛利率 54%,同比上升 0.7%;归母净利润贡献 1.41 亿,同比增长 22.1%;销售费用占比 35.7%,同比下降 2.3%;管理费占比 4.4%,同比上升 0.7%;净利润率 55.1%,同比增长约 0.8% [5] - **女装板块**:2024 年度营收 19.4 亿,同比减少 3%;综合毛利率 63.45%,提升 3.42%;营销费用占总营收 45.3%,增长 2.4%;管理费 8.1%,增长 0.7%;研发费用 4%,增长 0.6%;归母净利润 1.2 亿,与去年持平;线上销售 8 亿,占总收入 40%,自营渠道 10.6 亿,占 55.1%,经销商渠道 9600 万,占 5%;男士品牌贡献收入 14.3 亿,占 74.2%,绿茵品牌贡献 3.39 亿,占 17.6%,主品牌贡献 1.35 亿,占 7% [6][7][8] - **婴童板块**:2024 年收入约 9.56 亿元,同比下降 5.5% [11] - **运动板块**:毛利率为 62.1%,上升 1.1 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 1747 万元,同比下降 44.4%;销售费用占比 45.02%,上升 0.9 个百分点;管理费占比 6.1%,同比上升 0.9 个百分点;研发费占比 3.1%,同比上升 0.4 个百分点;主要以自营为主,自营收入约 7.23 亿元,占 78.5%,经销收入约 1.25 亿元,占 13.6%,线上实现收入 2730 万元,占 7.9%;阿卡迈贡献约 4.75 亿元,占 51.5%,爱迪达贡献 3.01 亿元,占 32.7%,其他品牌贡献约 1.45 亿元,占 15% [11][12] 库存情况 - 截至 2024 年底,存货账面余额 6.78 亿,比年初下降 3 个百分点,库存商品金额 5.54 亿,比年初降 2.3 个百分点;一年以内库存商品金额 4.23 亿,比年初增 9.5 个百分点;一到两年以上库存商品金额 1.09 亿美元,比年初降 27.4 个百分点;两年以上库存商品金额 2241 万美元,比 2025 年初降 27.3 个百分点;女装业务店铺数量减少 77 家,总体关店率较高,全年关键店铺数量下降 79 家,库存商品结构优化,下降幅度达 27.3%;童装存货余额为 1730 万元,比年初上升 0.7 个百分点,新品存货余额为 1730 万元,比年初上升 0.7 个百分点,存货年龄在一到两年的余额为 10200 万元,比年初增加 43400 万元,两年以上存货仅 316 万,比年初大幅减少 [9][10][13] 未来策略 - **医美领域**:2025 年注重内容营销,结合科室一线 IP 打造,提高投入产出比;推出适合市场的诊疗方案,包括光电辅助等组合方案;继续推进收并购整合扩张计划;调整营销策略,预计在小红书上客户互动增多,抖音保持较大投入,围绕医生 IP 进行第三方转诊和分享类内容投入 [14][15][17] - **自有产品**:与上游合作商继续合作研发,与朗姿资源合作研发玻尿酸和再生材料,工厂设备引进和安装接近尾声,组建了研发和销售团队,但暂无上市产品,目标是推出性价比更高产品降低药品采购成本 [18][19] - **女装和童装业务**:积极推动电商渠道建设,通过抖音平台带动线上销售额增长,未来优化电商策略,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女装板块以数据驱动为核心,运用数字化运营手法,打造快速供应链,组织门店调研活动 [20][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医美机构营销费用主要集中在电商平台,美团投放金额约 9100 万元,较 2023 年的 7257 万元增加,抖音整体投入下降但仍排名靠前,总计投入约 4500 多万元,百度等第三方转诊平台每个平台投入均超 2000 万元 [16] - 2025 年女装销售压力大,线下销售尤甚,线上销售持续增长,团队核心管理人才来自 RAMS,在应用大数据捕捉消费需求趋势等方面能力强,2024 年双十一排名提升 [21] - 女装板块线上线下运营均应用大数据,门店位置选择基于流量算法,使用 RFID 自动识别技术实现每日盘点,2024 年进行管理架构调整,实现线上线下运营一体化 [22]
华明装备20250412
2025-04-14 09: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明装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经营情况** - 分级开关业务占收入78%,毛利润贡献较前年增1个百分点[3] - 电力工程收入增超1亿,但受减值损失影响,利润贡献下降[2][3] - 数控业务收入增长不足10%,毛利下降,亏损超1000万元[2][3][11] - 风机开关业务毛利率稳定,收入增长约11.47%,海外业务突出,直接和间接出口总额同比增41%,间接出口翻倍[2][3] - 检修业务恢复增长[3] - 国内收入中非电网业务占比更高,但电网业务占比逐步接近[2][10] - 国内内销整体毛利率约46%,略低于前一年,主要受数控业务影响,电力设备领域国内毛利率基本平稳[2][13] - 分解开关产品国外收入增速41%,国内增速约1.6% - 1.7%[2][14] - 间接出口收入约2.1亿元,欧洲占比最高,其次是东南亚,毛利率与直接出口无明显差距,部分项目更高[2][12] - 海外业务主要集中在欧洲,占比超50%,东南亚次之,其他地区占比较低[2][20] - 俄罗斯整体销售规模小幅下降,客户数量减少较多,预计延续此状态[22] 2. **2025年展望** - 整体收入预计增长,间接出口增速最快,其次是直接出口,然后是国内收入;电网业务预计稳定增长,非电网业务难以预测[2][9] - 数控业务目标是实现盈亏平衡[2][11] - 毛利率预计维持稳定,但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链系统建设等带来压力,通过优化业务结构维持现有毛利水平[2][16][17] - 预计各业务仍保持增长,但无法提供具体量化数据[2][15] - 海外业务发展战略是本土化布局,美国市场沿用此策略,短期内虽有不确定性,但不改变长期战略[18] - 欧洲订单增速整体趋势更快,东南亚包括印尼市场有望形成拉动[32] - 间接出口预计增速较快,其次是直接出口,然后是国内网内,再是国内往外,但无法提供精准全年增速数据[36] 3. **市场与业务观点** - 配网改造市场非公司擅长领域,产品不适用于配网设备,需巩固现有布局再拓展其他区域市场[2][4] - 非洲未来可能成重要市场,但具体时间不确定,目前不会大量投入精力布局,一带一路基建投资机会已显现,但复制其他地区经验尚早[5] - 关注美国主网变压器市场,努力寻找突破口,不建议找纯美国本地企业合作,不倾向与变压器厂直接合作[2][6][7] - 全球贸易战致出口市场混乱,但整体需求和业务发展正常,中国变压器行业竞争力提升为海外业务提供支撑,短期问题不影响长期战略[19] - 网外业务主要驱动力包括新建工厂工业园和已有园区扩容,新增项目驱动略多[26] - 数据中心相关需求量小,因建设数量少、用电量低[27] - 维保业务短期内发展困难,长期是发展重点,随着海外业务扩大,海外检修业务有望贡献更多收入,短期内维持增长[28] - 电网订单完成率低因无法安排停电时间,错过检修周期延迟处理也可行[29][30] - 沙特收入目前无法给出明确时间表和量化概念[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在土耳其有设计产能2500台左右的工厂,印尼工厂已建成,年产能300 - 500台,国内上海和遵义总设计产能2万台,目前利用率均未达最高,海外布局是为巩固当地市场,非解决产能不足问题[21] 2. 土耳其在欧洲业务中比重未超一半,收入规模未达前两年俄罗斯水平[23] 3. 公司能覆盖约150个国家,每年至少七八十个至近百个国家有收入,主要任务是提升市占率,需通过品牌、产品和本土化布局打开市场,过程可能需十几年到三十年,还需产品稳定运行验证可靠性[24] 4. 国内替换变压器导致分接开关需求数据难获取,海外遇特殊项目一般只换分接开关不换变压器[25] 5. 因海外出口占比变化及高端产品在国内占比提高,公司整体均价持续提升,不进行调价操作,通过产品和业务结构调整实现均价波动[33][34] 6. 2024年收入水平基本与订单水平相当[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