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
搜索文档
创业板指26日涨超2% 算力、医药领涨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35
11月26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0.15%,深证成指涨1.02%,创业板指涨 2.14%。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17972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290亿元。 盘面上,CPO板块持续走强,长光华芯以20%幅度涨停封板,中际旭创涨超13%。医药板块走强,粤万 年青、华人健康以20%幅度涨停封板。消费概念尾盘活跃,欢乐家涨超15%。 算力硬件再度活跃 CPO概念等算力产业链昨日再度活跃,长光华芯以20%幅度涨停,中际旭创涨逾13%,新易盛涨超8%。 消息面上,1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集团收入为2477.95亿 元,超市场预期,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5%。在强劲的AI需求推动和公共云收入增长带 动下,阿里云季度收入达398.24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再创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九个季度实 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在随后的阿里巴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目前,行业内新的GPU基本上 是"跑满"的,甚至前几代GPU都是"跑满"的。因此,未来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人工智 能资源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中信证券 ...
碳酸锂近半年涨价超60%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8
◎记者 王凯丰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呈现较为明显的"V"形走势。从年初高点时的7.7万元/吨左右,一路下滑直至年 中跌破6万元/吨的低点,跌幅超20%。随后经历了一波修复性的上涨,近期回到10万元/吨附近。 11月26日,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早盘继续上行一度涨超5%,收报9.63万元/吨。10月以来,碳酸锂主 力合约价格持续上涨,先后突破8万元、9万元关口,于11月19日冲高至10.25万元/吨,创2024年6月以来 新高。与年中跌破6万元/吨的低点相比,碳酸锂价格不到半年时间的涨幅超过60%。 "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反弹是库存去化、需求增长与供给收紧共同作用的结果。"江西一家碳酸锂企业负责 人认为,当前碳酸锂市场正处于供需结构调整期,紧平衡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但仍需关注储 能需求波动、矿企复产及海外供应等对价格的影响。 多因素推动价格反弹 储能需求成关键驱动 江西一家碳酸锂企业负责人认为,碳酸锂市场正处于供需结构博弈的调整期,供需紧平衡或成为今后一 段时间内市场的主旋律。 "锂价强劲反弹的根本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变化。"有行业人士认为,宁德时代宜春锂矿复产未定,冬季 盐湖开工率下降,叠加海外锂矿产能不及预 ...
阿里健康和圣湘生物达成战略合作 互联网平台涌入居家检测赛道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8
战略合作概况 - 阿里健康与圣湘生物于11月25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领域[1] - 双方将围绕检测产品、技术服务与创新模式展开全面业务合作,共同推动专业级呼吸道检测能力向家庭场景延伸[1] - 首个落地项目为“居家闪检”服务的“呼吸道病毒细菌12联检”,由圣湘生物提供全面的检测技术战略支持[3] 合作细节与目标 - 合作旨在深度融合互联网医药平台能力、精准诊断技术与淘宝闪购即时履约能力,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可及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3] - 目标是让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医院同等标准的检测服务,进一步提升居家检测服务的专业水准[3] - 长期愿景是共同探索更多疾病检测项目的居家化应用场景,构建“检测—诊疗—用药—管理”的大健康生态蓝图[2][3] 具体服务模式 - “居家闪检”服务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四地推出,用户通过淘宝App预约,由专业骑手上门完成咽拭子样本采集[2] - 样本送至国家认证实验室进行专业检测,平均3小时内用户可在线获取检测报告[2] - 服务可降低老人、儿童等易感人群外出就医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2]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京东、美团等互联网平台纷纷布局居家检测新风口[2][4] - 2023年11月,美团在广州推出试点,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也几乎同时上线类似服务[4] - 行业从单一检测场景向多领域延伸,京东健康检测项目已从70个升级至160多种,涵盖过敏源、慢病、血常规等类别[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相关研究机构预计,2025年至2030年,中国居家检测行业规模将从1200亿元增至2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5] 业务协同效应 - 居家检测服务可提升消费需求,拉动对应药品销售,为互联网医院精准引流,并将购药需求截留在自身医药供应链[6] - 在“医+检+药”的线上诊疗闭环中,居家检测起到双向赋能的作用,提高从问诊到购药的转化率[6] 近期业务数据 - 过去一年,呼吸道居家检测服务年检测量已突破300万例[6] - 流感季需求激增,美团买药数据显示甲乙流呼吸道检测试剂销量月环比增长超9倍,居家检测服务连续六周订单量周环比上涨超30%[7] -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单量超过50万,居家检测业务覆盖全国23个城市,过去12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数量突破2亿[7]
广东发布金融支持产业链整合兼并方案 探索将并购重组、资产盘活等纳入国企考核体系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8
□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投资基金,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产业链整合兼并,优化产 业链布局,提升产业链能级和竞争力 □ 支持港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 加强国企内部资源整合,运用好现有融资平台,通过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推动更多优质 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 ◎记者 周亮 推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优化产业链布局,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金融又有大动作。近日,广东 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广东省金融支持企业开展产业链整合兼并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 旨在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开展产业链整合 兼并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做强做优,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金融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投向产业链整合兼并 的关键环节,重点支持企业通过开展产业链整合兼并做大做强、提质增效,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形 成"自身优、生态稳、全球强"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7年,努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显著提升、整合兼并服务更加高效、多元协作机制更加健全的发展格局, ...
虎踞·智变——南京制造转型升级之路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6
亿嘉和机器人 AI时空·南京 人工智能国际社区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 南钢JIT+C2M智能工厂 埃斯顿工业机器人家族 国电南瑞特高压工程换流站 ◎记者 仲茜 六朝古都南京,650岁的明城墙以斑驳的墙砖为见证,诉说着南京城的沧桑变迁。 近年来,"苏大强"率先提出建设"数实融合强省"的目标,确立了加快智能制造业发展的产业主攻方向。 截至目前,江苏省累计实施数字化转型项目超5.6万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 国电南瑞科研人员 在开展特高压装备试验工作 数控化率达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9.1%,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累计获评14家国家 数字领航企业、68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5家"灯塔工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位居全国榜首。 在南京,"南哥"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加快制造业企业深度转型。此外,自2015 年起,南京市政府作为主办方之一,连续十年承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汇聚全球智能制造的"最强大 脑",搭建国际合作的"交汇场",技术应用落地的"演武场"。 十年来,南京的制造业企业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生态体系初步形成。 2021年,南京 ...
推动不动产金融向动产金融转变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6
■聚焦"十五五"战略目标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三) □ 杨成长 袁宇泽 龚 芳 □ "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将加速从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技术、数据、绿色等动 产新要素逐步取代土地、设备等传统要素,成为企业资产结构的核心。这一深刻变革对以抵押物和稳定 现金流为基础的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构成挑战,亟须推动金融体系向动产金融转型 □ "十四五"期间,金融体系围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创新要素发展,进行了大量积极有 益的探索。但整体来看,当前金融体系在服务新要素资产方面仍面临"入表难、定价难、投资难"三大难 题,需在下一阶段深化改革中重点突破 □ 围绕"十五五"期间企业要素结构和资产结构的新变化,金融机构要加快打通新要素确权入表、估值定 价、流通交易、投资配置的全链条,推动金融服务模式加速从不动产金融向动产金融转变:一是加快推 进新要素新资产的确权入表;二是创新多维评估框架,提升对新要素新资产的估值定价能力;三是以推 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引领加快动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四是进一步丰富动产新要素的投资工具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实体经济要素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产 ...
五年期定存悄然“退场” 银行业高成本存款产品调整进行时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6
张大伟 制图 中小银行对长期限定存产品密集调整,体现出在净息差收窄压力之下,银行业正加速推进存款结构优 化,着力压降负债成本。作为负债端高成本、长期限的代表之一,五年期定存业务成为银行压降负债成 本时瞄准的重要目标 ◎记者 陈佳怡 徐潇潇 五年期定期存款正悄然从银行"货架"上消失。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架这一长期限、高成本的存款 产品,并同步下调各期限存款利率,意在优化负债结构、压降负债成本。 不过,上述主流金融机构仍保留着五年期普通定期存款产品。一家国有大行深圳分行的客户经理向上海 证券报记者透露,由于当前利率环境的变化,五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已与普通定期存款基本趋同,导致大 额存单利率优势弱化,由此减少了高门槛大额存单供给,同时继续提供低门槛普通定存满足主流储户的 需求。 压降成本应对息差收窄 此番中小银行对长期限定存产品的密集调整,体现出在净息差收窄压力之下,银行业正加速推进存款结 构优化,着力压降负债成本。 净息差是体现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目前,这一指标已降至历史低位,反映出银行业正面临盈利压 力。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与二季度持平。 对于习惯"存定期 ...
稳稳「穿越四季」:「低利率」时代的财富密码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6
今年以来,存款利率进入破1%时代,曾经「稳稳的幸福」正在失去吸引力。而黄金价格一度突破4000 美元/盎司,A股市场更是持续升温热度高涨。 当低利率与高波动并存,风险与收益同在,投资者的理财焦虑日益加剧,深陷「要么赚不到、要么不敢 赚」的两难境地。而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这种矛盾的积聚也是中国居民财富积累与投资需求变迁趋势 之下的一个缩影。 2024年,中国实现人均GDP 1.3万美元。而从海外经验来看,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居民的资产配 置从「单一存款」转向「多元金融资产」已是必然。 例如,美国1980年代人均GDP达1万美元时,开启了持续16年的「存款搬家」,居民风险资产占比从 30%升至90%;日本同期虽因金融泡沫一度中断转型,但配置养老金的家庭仍实现了穿越周期的稳健收 益。 那么当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不断下行的存款利率,中国的投资者要如何用好资产配置、把握 市场机遇?而在大众理财从「单押」到「配置」的转变过程中,又有哪些「陷阱」和误区值得警惕? 11月28日,中信银行联合华夏基金、信银理财将举办一场名为「单押不算真投资,会搭才是制胜招」的 直播,从不同视角分享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穿 ...
思看科技王江峰:推动“万物数字化” 在多领域落地和应用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6
王江峰 ◎记者 常佩琦 作为A股"3D扫描第一股",思看科技深耕三维视觉数字化业务多年。公司产品不仅覆盖航空航天、汽车 制造、工程机械等关键制造业领域,还在文博、教育、医疗等非工业领域深度布局。 "三维重建技术,正在架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打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思看科技董事长王 江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平衡社会价值与商业化潜力,关键在于找到技术与需求的结合 点。通过多元化合作模式,思看科技致力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推动"万物数字化"在多个 领域的落地和应用。 技术攻坚:重塑工业测量格局 手持一台巴掌大小的扫描仪,王江峰向记者介绍了它的来龙去脉。 多元布局:平衡商业价值与社会使命 "技术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连接古今的桥梁。"王江峰说,在工业领域之外,思看科技已将3D视觉 技术延伸至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医疗等非工业领域。 从助力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数字化修复,到云冈石窟及飞来峰的数字化保护,再到云南禄丰恐龙1:1还原 项目,思看科技以亚毫米级精度,将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永续利用的数字资产。王江峰介绍, 目前,公司产品还应用于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对发掘出的人形木乃伊、木棺、雕像等重要 ...
电池厂冲刺中试 材料设备企业送样“卡位” 固态电池产业链公司年末超级忙
上海证券报· 2025-11-27 02:26
全固态进入中试 从各家电池生产企业近期披露的信息看,半固态电池或准固态电池已开启市场应用,而全固态电池正处 在"中试线+示范项目"的探路阶段。 半固态电池或准固态电池方面,国轩高科披露,公司的G垣准固态电池已基本具备量产能力, 其"001"号测试车行驶里程已近2万公里,多家车企的适配车型测试稳步开展。 珠海冠宇表示,其半固态电池已开始量产出货,并陆续获得更多客户认可。金龙羽透露,其半固态系列 电池已通过客户检测并获得订单。结合公开装车数据来看,半固态电池虽然应用量尚小,但已经不再是 概念产品,而是真正进入了市场应用阶段。相比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领先一个身位。 郭晨凯 制图 ◎记者 王玉晴 实习生 朱洁莹 伴随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密集召开,投资者纷纷与热门产业公司进行互动交流。其中,固态电池 产业链公司颇受投资者青睐,从电池制造到上游材料,再到设备商,投资者蜂拥进入相关上市公司的说 明会线上互动平台,打探技术新进展,把脉产业新趋势。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相关上市公司了解到,半固态电池将是未来几年的落地应用先行者,全固态电池预计 将在2026年至2027年迎来重要的中试阶段。上游材料端,企业正处在对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