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见闻
搜索文档
美国11月1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22万人,低于预期22.7万人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1:40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更多消息,持续更新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美国11月15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22万人,预期 22.7万人。 与此同时,作为衡量持续领取失业救济总人数的指标,续请失业金人数录得197.4万人,高于预期195万 人略有上升。 ...
美国9月失业率 4.4%,预期 4.3%,前值 4.3%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1:32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美国9月失业率 4.4%,预期 4.3%,前值 4.3%。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万科董事长最新发声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1:20
编辑 | 张晓玲 一份沉重的三季报,让11月20日召开的万科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略显肃穆。 就在半个月前,万科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亏损超160亿元。这家曾经的行业领跑 者,正身处创业以来最凛冽的寒冬。 刚刚履新不久的万科董事长黄力平,也没有回避公司正面临的严峻局势。他向台下的股东直言,公司正 处于"消化过去'三高'负担的阵痛期",且经营业绩将持续承压。 作者 | 周智宇 这次临时股东会的重点,是关于申请股东授权完成资产抵质押手续的议案。 据统计,今年以来,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了约308亿元的股东借款。面对万科在偿债高峰期的资 金压力,深铁表现出了果敢与效率——为了避免漫长的股东会审批流程延误战机,深铁在相关手续完成 前,就已先行提供了部分资金,以此确保万科的流动性安全。 但同时也应看到,即便是大股东的驰援,也必须建立在严格的"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之上。 作为第一大股东,深铁清楚万科不容有失。而对于万科而言,拿出资产进行抵质押,则是获取这些"救 命钱"必须提供的担保。值得庆幸的是,大股东在支持中依然体现了很大的诚意——借款期限和利率均 优于万科从金融机构获得的条件。 在融资渠道普遍 ...
以史为鉴,内存涨价对手机行业影响有多大?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1:19
一场由AI需求引爆的内存供应链风暴正席卷全球手机行业。 据追风交易台,伯恩斯坦最新研报显示,AI需求强劲推动下的内存芯片涨价周期已经到来,2025年四 季度移动DRAM合约价环比上涨30%-40%,NAND价格环比上涨高个位数百分比,涨势或持续至2026 年上半年。 伯恩斯坦表示,历史经验表明,内存价格上涨对不同定位智能手机的冲击存在显著差异。中低端机型如 Redmi系列受创最重,内存成本占ASP超10%,若面临40%涨价,小米智能手机毛利率或下降2-3个百分 点。相比之下,高端机型如iPhone影响轻微,因为内存成本仅占ASP的4%。 分析师指出,内存涨价对相机组件供应商的影响呈现差异化和滞后性特征。相机镜头供应商受冲击较 小,而相机模组存在1-2个季度的滞后影响,且苹果供应链受冲击程度明显小于安卓供应链。 AI需求引爆涨价周期,2026年上半年或延续 与过往单纯由供需周期主导的价格波动不同,此次涨价的核心驱动力来自AI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 每 台AI服务器的DRAM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NAND需求则达到3倍。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三星、SK海力士等芯片巨头纷纷调整产能布局,将资源从利润率偏低的手机用 ...
押注"AI内存超级周期",SK海力士明年10纳米DRAM产量将增至8倍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0:58
同时,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SK海力士近期与英伟达完成HBM4供应谈判,成功将价格提升逾50%至 每颗500美元以上。据媒体报道,该公司已提前售罄明年产能,在HBM和通用DRAM市场均占据有利定 价地位。 业内人士预计,SK海力士明年设施投资额将轻松突破30万亿韩元,较今年预计的25万亿韩元大幅增 长。市场预测该公司明年营业利润有望超过70万亿韩元,创下历史新高。 尖端制程产能实现跨越式扩张 SK海力士正在大举扩张先进内存芯片产能,押注人工智能应用从训练转向推理带来的市场机遇。 11月20日,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内存芯片巨头——SK海力士计划明年将第六代10纳米DRAM(1c DRAM)月产能从目前约2万片300mm晶圆提升至16万至19万片,增幅达8至9倍,占其DRAM总产能的 三分之一以上。 报道称,据半导体行业消息人士透露,扩产后的1c DRAM将主要用于生产GDDR7和SOCAMM2等产 品,以满足英伟达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订单需求。这一战略调整反映出AI推理应用对成本效益更高的通 用DRAM需求激增,该公司正将战略重心从高带宽内存(HBM)扩展至更广泛的AI内存市场。 SK海力士的产能提升计划集中在最先 ...
拆解OpenAI的AI需求后,巴克莱得出结论:AI资本开支周期仍将持续,技术突破可能在27/28年引发算力需求激增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0:41
分析显示,OpenAI在2025年的营收比年中内部预测高出约15%,而2027年的预期营收更是较原先预估大幅提升50%。 对资本市场而言,这一趋势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与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将继续维持高强度的资本投入,半导体需求将保持旺盛。巴克莱预计,到2028 年OpenAI的计算支出将达到约1100亿美元的峰值水平,届时技术突破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算力需求激增。 巴克莱这份报告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我们距离AI投资放缓还有多远?答案是:还很远。 营收大幅超越预期 巴克莱报告显示,OpenAI的营收表现持续超出内部预期,2025年实际营收较年中预测高出约15%,2027年预期营收更是上调50%。 具体数据显示,OpenAI 2027年的总营收预期已从600亿美元上调至900亿美元,推理计算成本从210亿美元增至300亿美元,每周活跃用户 (WAU)从14亿增至18亿,付费用户的年度平均收入(ARPU)从748美元提升至880美元。 公司CEO Sam Altman近期在公开访谈中透露,OpenAI有望在2027年实现1000亿美元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目标,这一时间点较此前预测整整 提前了一年。 据巴克莱最新研究报告 ...
国产GPU第一股即将打新:发行价114.28元/股,预计募集资金80亿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0:33
IPO发行概况 - 发行价格为114.28元/股,发行7000万股新股,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 [1][4] - 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8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75.76亿元,是年内A股过会项目中募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4] - 按发行价计算,公司上市后总市值约为537.15亿元,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4] - 网上发行与网下发行将于2025年11月24日实施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7.02亿元,超过此前三年营收总和 [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0.46亿元跃升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8% [7]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70.0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70.71% [7] - 报告期各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为负值,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78亿元 [7] - 公司管理层预计最早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 [5] 技术与产品实力 - 公司专注于全功能GPU的自主研发与设计,基于完全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 [6] - 已成功量产五颗芯片,完成四次GPU架构迭代,产品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等多个应用领域 [6] - MTT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3060,基于MTT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GPU集群 [6] - 是国内极少数支持从FP8到FP64等全计算精度的国产GPU厂商,并率先在国内发布支持DirectX12的图形加速引擎 [6]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514项,研发人员占比达77%以上 [8] 市场前景与客户 - 截至2025年6月底正在洽谈的客户预计订单合计将超过20亿元 [5] - 2024年公司AI智算产品、图形加速产品及智能SoC产品在国内市场相应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 [7] -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大模型训练推理、数字孪生、云计算等关键领域 [6] - 面向汽车智能座舱的"长江"SoC芯片性能目标对标高通骁龙8295,预计将于2026年导入并量产 [8] 募资用途与股东背景 - 此次IPO募集的80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的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8] - 2022年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43亿元 [8] - 公司股东名单包括红杉资本、深创投、腾讯和字节跳动等知名机构,创始人张建中合计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 [8]
浑水CEO:现在不是做空大型科技股的好时机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0:02
浑水创始人Carson Block对科技股的观点 - 尽管市场对人工智能潜在泡沫的警告增加 但现在并非做空美国最大科技公司的合适时机 [1] - 做空英伟达等大型科技股将面临巨大风险 任何试图这样做的投资者可能不会在行业待太久 [1] -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宁愿做多也不愿做空大型科技股 [1] 英伟达业绩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 强劲营收预测和对泡沫论的反驳缓解了市场担忧 [1] - 英伟达公布业绩后盘后股价应声上涨超6% [1] - 科技股代表纳斯达克100期货周四上涨1.5% [1] 被动投资对市场机制的影响 - 被动交易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价格发现功能 破坏了市场机制 [3] - 购买标普500指数的基金只要有资金流入 就会以任何价格购买英伟达等股票 而不会考虑估值高低 [3] - 只要出现资金流入 无论价格如何这些基金每天都会买入 只有在净资金流出时才会卖出 [3] 小型AI公司的做空机会 - 正在关注一些规模较小的AI相关公司作为潜在的做空目标 主要包括打着AI旗号蹭热度的公司 [4] - 将这些公司称为AI邻近公司或AI伪装者 [4] - 只要像英伟达这样的领导者仍在上涨 做空这些小型AI公司将是非常危险的交易 [4]
沃尔玛第三季度营收为1795亿美元,第三季度美国可比销售额增长4.5%,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2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20:02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沃尔玛第三季度营收为1795亿美元,第三季度美国可比销售额增长4.5%,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0.62美元。 ...
英伟达业绩打脸AI泡沫论?分析师:该担心的不是英伟达,而是用债务堆起来的数据中心
华尔街见闻· 2025-11-20 19:29
尽管英伟达的业绩被广泛视为AI产业健康的重要指标,但多位分析师指出,真正的风险并非来自芯片 制造商本身,而是那些举债建设数据中心的企业。 据华尔街见闻文章,这家AI芯片巨头公布的营收和预期均超出市场预期,其CEO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 议上明确表示"我们看到的情况截然不同",试图打消AI泡沫论。英伟达披露其先进芯片在2026年前已获 得5000亿美元订单,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等主要客户已明确计划加速AI芯片采购。 然而,11月20日,据报道,D.A. Davidson科技研究主管Gil Luria警告称,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并非英 伟达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企业为了建设数据中心而举借大量债务。他指出,数据中心本质上是投机 性投资,可能在两到三年后全球产能达到饱和时面临清算。 有分析师指出,英伟达的亮眼业绩只能证明AI基础设施支出旺盛,但并不能说明AI经济已真正成熟。 更关键的指标是微软、Adobe等平台上AI服务的实际变现能力和客户需求,而非单纯的芯片销售数据。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AI基础设施需求持续超过供给,并引用英伟达2026年前5000亿美元订单称"这 只是开始"。Wedbush Secur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