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景网
icon
搜索文档
中船应急:聚焦应急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公司业绩说明会概况 - 中船集团控股12家上市公司举行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集体业绩说明会 主题为"'船'递价值 智领深蓝" [1] - 说明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投资者交流2024年生产经营 改革成果 竞争优势及发展前景 [1] - 中船应急高管团队参与说明会 重点讨论2024年经营业绩 2025年规划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1] 中船应急2024年经营业绩 - 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生产量同比增长94 50%至389套 销量同比增长88 78%至387套 [2] - 主要产品包括51米机械化桥 高原伴随桥 75米机械化桥 装配式公路钢桥等 [2] - 2024年营业收入达11 61亿元 同比增长92 51% 归母净利润864 13万元 同比增长103 97% [2] - 多型产品参与湖南怀化 四川雅安 辽宁等地抢险救灾任务 [2] 分红政策与未来规划 - 2024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0 02627元 合计派现2592 40万元 占可供分配利润的30% [3] - 未来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 聚焦应急产业科技创新 [3] - 推进无人化 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升级 研发高端应急装备和海工装备 [3] - 研究方向包括国家应急力量建设 安全产业发展规划等顶层文件课题 [3]
中国海防:坚持创新驱动 积极开拓市场增量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公司业绩与战略 - 中国海防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73亿元,归母净利润2.28亿元 [1] - 2025年将聚焦防务方向主责主业,构建电子防务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双牵引发展新格局 [1] - 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和发展动能,促进公司提质增效 [2] 防务业务发展 - 体系化推进防务装备科研、生产、服务的运营管控,确保产品按期保质保量交付 [2] - 巩固传统产品市场份额,立足新平台建设争取新项目,形成新的防务类业务增量 [2] - 瞄准"深海作战、智能装备、无人平台"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加大创新资源投入 [2] 非防务产业拓展 - 推动智能制造由传统制造业进军新能源相关制造业 [2] - 推动港口智能化向船舶智能化,船岸云一体化迈进 [2] - 拓展油气设备、智能交通、智慧照明、智能制造国内市场,开拓"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海外市场 [2] 深海科技布局 - 拥有水声电子防务装备全专业领域、全产业链科研生产能力,掌握水下探测、通信、信息获取和对抗设备核心技术 [3] - 持续聚焦技术创新、技术转化、产业运用和市场开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 水声电子装备是水下能力体系建设的核心,发展空间广阔 [1] 业务范围与优势 - 业务涵盖电子防务装备、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拥有水声电子方向上国内唯一的全体系科研生产能力 [3] - 提供水下信息化装备、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装备、卫星通导、专用电源等电子信息产品 [3] - 中船集团组织旗下12家上市公司召开集体业绩说明会,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1][3]
“梦想号”领航深海科技 中船防务2024年净利润大增685%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公司业绩与战略 - 中船防务2024年营业收入194.02亿元,同比增长20.17% [3] - 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684.86%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 [3]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海洋与重型装备市场技术领先、服务卓越的一流企业 [4] - 积极践行"经略海洋,舰船报国"的时代责任 [4] 梦想号技术突破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由中船集团自主设计,中船防务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总成建造 [1] - 具备全球最大1.1万米钻探深度 [2] - 实现采集、输送、存储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2] - 建有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流程最优的船载实验室 [2] - 配备全球规模最大且先进的科考船综合信息化系统 [2] - 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能在6级海况作业、16级超强台风下安全生存 [2] - 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2]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中船防务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型造船骨干企业 [3] - 前身为1993年在沪港两地上市、中国首家A+H股上市的造船企业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3] - 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开发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装备四大海洋装备于一体 [3] - "梦想号"使我国跻身人类大洋钻探前沿 [2] - 大幅提升"深海进入、探测、开发"能力 [2] -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塑国际海洋科技竞争格局、维护海洋权益、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意义重大 [2] 未来发展展望 - 在中国南方已形成大型综合性防务及海洋装备企业集团 [4] - 以"梦想号"为帆,以先进技术为桨,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 [4]
久之洋:军品基本盘稳固,民用产业取得阶段性突破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公司业绩说明会概况 - 中船集团控股12家上市公司举行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主题为"'船'递价值 智领深蓝" [1] - 会议聚焦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 改革成果 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 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投资者交流 [1] - 久之洋董事长 独立董事 财务总监等高管参与 就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规划与投资者互动 [1] 公司基本情况 - 久之洋成立于2001年 是中船集团控股上市公司 源于船舶集团军工研究所 [1] - 公司专注于红外 激光 光学镜头及光学元件等光电细分领域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产品应用于国防领域(海陆空火箭武警等)和民用领域(红外测温 光谱成像 气体探测 安防监测等) [1] 2024年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34亿元 同比下降30.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7.54万元 同比下降62.65% [2] - 军品任务量及基本盘稳固 全年销量和产量同比增长50%以上 [2] - 应用产业和外贸产业取得突破 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5.23% [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占净利润40% 上市至今累计分红超2亿元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聚焦战略管理 科技创新 市场经营 数字治理等方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2] - 民用产业取得阶段性突破 将按照"产业方向→应用场景→产品规划→技术规划"路径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3] - 持续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探索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合作模式 [3] - 重点拓展红外 激光 光学 星敏等方向市场 形成产业突破口 加速民用产业发展 [3]
拉卡拉:扎实推进“推广数字支付、共享数字科技、兑现数据价值”经营战略 将加快AI融合步伐
全景网· 2025-05-21 08:25
AI技术布局 - 公司推行"AI First"理念 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 以"AI+数据"中台为依托 以AI场景化应用为落脚点 推动研发 风控 运营 客服等工作的智能化升级 [1] - 深度融合多模态处理 AIGC自助生成等AI能力 推出更多面向内部运营和商户经营的场景化AI Agent [1] - AI客服智能体在全年800+万次客户接线服务中实现超70%人工替代 [1] - AI风控智能体100%覆盖商户入网审核作业 准确率达85% [1] - 贷后管理AI智能体 培训AI智能体等已在银行客户成功落地 [1] - 2025年公司将加快AI融合步伐 重塑新一代商户钱包APP产品 通过多模态智能对话重构支付服务 打造商户智慧开店 智慧经营的智能体应用 [1] 外延式发展战略 - 公司扎实推进"推广数字支付 共享数字科技 兑现数据价值"的经营战略 稳固支付业务的领先优势 [2] - 加快支付与SaaS融合 推动公司业务转型 聚焦重点领域 深化"支付+"布局 [2] - 增强为商家从前端到后台的全链路经营需求提供深层次服务的能力 助力商户生意增长 [2] - 实现公司业务的纵向和横向拓展 通过提升商户服务附加值 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更长远的增长 [2]
资本汇三秦,丝路启新程!2025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圆满举行
全景网· 2025-05-21 08:06
资本汇三秦,丝路启新程!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投资者的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市 公司群体的发展壮大、做优做强,投资者的陪伴不可或缺。 5月20日下午,在陕西证监局、陕西省国资委和省委金融办指导下,陕西上市公司协会联合全景网主办的2025年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在西安圆满举行。今年也是第十八年举办陕西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陕西证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国强,陕西证监局公司监管处处长张峰、陕西省委金融办协调服务处一级主任科员孙君厚、陕西上市公司协会常务副会长兼 秘书长高艳、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媛媛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陕西辖区上市公司341名相关负责人参与,通过全景路演平台与来自全国各地 的投资者进行了广泛而高效的互动交流。 活动伊始,李国强在致辞中表示,2024年四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 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人民性,要通过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抓好退市制度改革落地实施等,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万达轴承2024年净利润增长16.3% 工业机器人轴承业务蓄势待发
全景网· 2025-05-20 19:18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0.64%,净利润5757.23万元,同比增长16.30%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37.3万元,同比增长3.31%,净利润1853.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9.95% [1] 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叉车轴承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获国际知名企业认可,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1] - 自主研发的新型0.5T-10T叉车门架专用轴承填补国内空白,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1] -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积累海康机器人、三一机器人等优质客户 [2] 战略布局 - 未来将以叉车轴承为基础,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转盘轴承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关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2] - 随着制造业复苏和仓储物流需求增长,叉车行业有望回暖,带动相关轴承需求提升 [1] - 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加速渗透,光伏、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为轴承行业创造新市场空间 [1] 公司背景 - 公司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国营如皋轴承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在叉车轴承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坚持创新驱动,通过产品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巩固市场地位 [2]
太钢不锈:具有年产1456万吨钢生产规模 8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
全景网· 2025-05-20 17:5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形成年产1456万吨钢的生产规模,其中不锈钢612万吨 [1] - 拥有太原、临沂、天津等不锈钢专业化生产基地 [1] - 建有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理化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1] - 拥有800多项以不锈钢为主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和专有技术 [1] - 主持或参与完成我国超过70%的不锈钢板带类产品标准 [1] - 产品集群包括不锈钢、冷轧硅钢、高强韧系列钢材 [1] - 不锈钢产品涵盖板带型线管全系列及超宽超厚超薄极限规格 [1] 公司战略方向 -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为发展方向 [2] - 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 [2] - 着力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经营、算账经营和精益运营 [2] - 保持现有基地布局和规模不变,重点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2] - 推进数智化和绿色低碳转型 [2] - 持续优化产线和调整产品结构 [2] - 加速打造差异化竞争新优势 [2]
科达自控:2024年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同比增长208.65%
全景网· 2025-05-20 17:53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智慧矿山和新能源充换电领域 [2] - 2024年新能源充换电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8.65% [2]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以社区充电为主、公共充电为辅、换电为补充 [2] - 该业务解决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重卡等不同类型新能源车辆的充换电补能需求 [2]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具备平台属性,属于典型的物联网应用 [2] - 该业务营业收入从2022年300多万元增长至2023年3100万元,2024年达到9700万元 [2] - 公司已成为全国社区充电细分赛道的龙头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电动自行车充换电市场规模显著增长 [2] - 充电领域:2023年至2025年中国电动两轮车充电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 [2] - 换电领域:到2030年中国骑手换电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4%,居民换电渗透率有望达到15% [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提升物联网技术 [2] - 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2] - 在智慧矿山板块稳步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充换电板块的业务布局 [2] - 提升公司整体经营水平 [2]
华安基金:港股上周再度收涨,红利投资逻辑延续
全景网· 2025-05-20 16:38
行情回顾及资金流向 - 港股上周普涨,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3.00%,恒生指数上涨2.31%,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3%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金融、工业领涨,仅公用事业下跌 [1] - 外资净流入海外中资股扩大至9.0亿美元(前一周2.5亿美元),其中被动型外资净流入12.3亿美元,主动型外资流出3.3亿美元 [1] - 南向资金净流出约80亿,环比前一周净流入67.8亿转为净流出 [1] 政策环境与红利策略 - 降准降息政策延续低利率环境,高股息策略受益 [1] - 类平准基金表述积极,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红利板块有望获机构资金青睐 [1] - 国内降息周期叠加经济弱复苏背景,红利策略配置价值凸显 [2] 央国企回购与股息优势 - 诚通、国新旗下央国企集中发布回购增持计划,上海、浙江国资委强调国企市值管理工具运用 [2] - 现金充裕的央国企更具股东回报能力,回购增持动作对红利资产形成支撑 [2]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8.04%(中证红利6.37%),PB 0.59,PE 6.35,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累计收益97%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覆盖港股通央企高股息证券 [3] - 产品规模34.34亿元,周成交额9.83亿元,单位净值1.3903 [5] - 前十大权重股以金融业为主,包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权重4.1%,股息率4.6%)、农业银行(股息率7.5%)、工商银行(股息率8.8%)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