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搜索文档
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 将额外购买2500亿美元的Azure服务
巨潮资讯· 2025-10-28 21:20
微软与OpenAI合作协议 - OpenAI签约购买额外2500亿美元的Azure云服务 [1] - 微软不再拥有成为OpenAI算力提供商优先选择权 [1] - OpenAI可与第三方联合开发产品 [1] 产品部署与API合作 - OpenAI与第三方合作的API产品仍为Azure云平台独占 [1] - 非API产品可部署于任何云平台 [1] 公司治理与投资权益 - 微软支持OpenAI董事会成立公益公司 [1] - 微软持有OpenAI集团公益公司价值约1350亿美元的投资权益 [1]
宏微科技等成立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额10亿元
巨潮资讯· 2025-10-28 18:24
基金基本信息 - 华泰战新(常州)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正式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为人民币10亿元 [1] - 基金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及以私募基金形式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1] 出资方与设立目的 - 基金由华泰证券旗下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宏微科技(688711.SH)、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有限合伙)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 [3] - 基金旨在通过资本力量助推新能源产业链创新发展,重点投向新能源材料、储能、电力电子及智能制造等领域 [3] 主要参与方背景 - 华泰紫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华泰证券旗下专注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的全资子公司,长期深耕先进制造、新能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3] - 宏微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主要产品包括IGBT、MOSFET及车规级功率模块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工业控制等场景 [3] 行业影响与预期 - 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将有助于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促进资本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3] - 随着新能源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基金的成立预计将为区域产业升级与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3]
联动科技:QT-8400系列测试平台已进入量产出货阶段 客户数量稳步增长
巨潮资讯· 2025-10-28 18:24
行业前景与市场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周期性调整后已逐步复苏 [1] - 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工业物联网及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带动功率半导体市场持续扩容 [1] - 碳化硅与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工业设备及快充应用等领域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3] - 随着SiC与GaN器件渗透率提升,行业对高精度、大功率测试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3] - 半导体产业进入AI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3]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已深耕大功率器件、模块及第三代半导体测试领域多年,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3] - 研发的QT-8400系列测试平台在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晶圆及模块全性能测试领域形成明显技术壁垒 [3] - QT-8400系列测试平台具备高精度、高功率、宽电压覆盖等特性,已进入量产出货阶段,客户数量稳步增长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巩固在功率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的领先地位 [3] 客户合作与发展机遇 - 公司与安森美集团、力特半导体、威世集团等国际头部企业保持长期合作 [3] - 公司与芯联集成、中国中车、三安光电、通富微电、华天科技、华润微、扬杰科技等本土龙头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3] -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矩阵与优质客户体系,有望持续受益于第三代半导体测试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加速 [3]
纳芯微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巨潮资讯· 2025-10-28 18:17
公司港股上市动态 - 公司于10月28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启动港股上市进程 [1] - 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建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 上市旨在拓宽国际资本市场渠道,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 [1]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供应商,采用fabless运营模式 [2] - 产品覆盖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三大应用领域,核心产品包括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 [2] - 按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模拟芯片企业中排名第14位,在中国厂商中位列第五,市场份额约0.9% [2]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信号链及电源管理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3] 募集资金用途与未来规划 - 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高性能模拟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车规级产品量产及测试平台扩建项目及国际市场拓展项目 [2] - 公司将重点提升产品可靠性及验证能力,加快海外客户认证进程 [2] - 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在汽车电子、能源管理和工业控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2] 行业发展与机遇 -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953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353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6% [2] - 汽车领域的增长尤为迅速 [2] - 随着AI算力、电动汽车和工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公司有望受益于高性能模拟芯片需求的持续增长 [3]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产品已通过多项AEC-Q100车规级认证,并在国内外多家主流汽车厂商中实现量产装车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新能源发电及工业控制等场景 [2] - 此次递表体现了公司在高端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 [3]
安培龙: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正处于客户测试验证阶段
巨潮资讯· 2025-10-28 18:17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基于金属应变片式技术的六维力传感器已完成开发,正处于客户测试验证阶段,并与部分国内机器人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和送样[2] - 公司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的六维力传感器仍处于研发阶段,正在进行技术参数调试和可靠性测试,尚未形成样品交付[2] - 公司强调暂未向特定客户(包括特斯拉)送样基于MEMS技术的六维力传感器产品[2]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六维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实现精细动作感知的关键部件,未来市场空间广阔[2]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传感器及智能控制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家电等领域[2] - 公司的技术积累有望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
艾森股份超高纯硫酸钴基液获主流晶圆厂首个国产化量产订单
巨潮资讯· 2025-10-28 18:17
公司业务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纯硫酸钴基液正式获得主流晶圆厂首个国产化量产订单 [1] - 该订单标志着公司在半导体先进制程核心材料国产替代领域实现关键性突破 [1] - 公司核心产品线包括镀铜添加剂与超高纯化学品 其中镀铜添加剂已获得多家头部晶圆厂的持续稳定量产订单 [3] 技术实力与产品应用 - 公司已成功实现对主流晶圆厂28nm及5nm-14nm先进制程核心材料的供应 [3] - 公司产品通过严格验证 在纯度、稳定性及兼容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为5nm及以下制程节点提供关键材料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3] - 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显示面板等高端领域 [3] 行业影响 - 超高纯硫酸钴基液的国产化量产提升了国内晶圆制造材料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水平 [3] - 中国本土高端电子化学品企业正逐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加速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进程 [3]
鼎龙股份已布局近30款高端晶圆光刻胶 超15款产品送样客户验证
巨潮资讯· 2025-10-28 18:10
公司研发进展 - 公司在晶圆光刻胶领域布局近30款高端产品 [1] - 超过15款产品已送样客户验证,超过10款进入加仑样测试阶段 [1] - 整体测试进展顺利 [1] 产品与技术节点 - KrF/ArF光刻胶产品正从成熟制程向更先进制程拓展 [3] - 产品覆盖多个核心制程节点,在部分客户验证中表现良好性能 [3] - 重点突破关键材料的稳定性与适配性问题 [3] 产业化与市场验证 - 公司积极推进国产高端光刻胶的产业化布局 [3] - 产品已进入多家客户供应链验证阶段,部分产品预计在后续季度实现量产导入 [3] - 公司致力于为国内晶圆制造厂提供高品质替代方案 [3]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影像信息材料与电子化学品企业 [3] - 产品涵盖光刻胶、显影液、抗蚀剂及半导体用关键材料 [3] - 在半导体化学材料领域正形成从研发、验证到量产的完整闭环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公司在晶圆光刻胶领域的突破标志着国产替代进程进一步提速 [3] - 随着ArF及更高端制程产品逐步验证,公司有望在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3]
国芯科技前三季度车芯业务同比大增73.52%,研发费用率达89.03%
巨潮资讯· 2025-10-28 17: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805.5万元,同比下降57.7% [2] - 2025年1-9月累计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44.92%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2.84万元 [4] - 2025年1-9月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 [4] 业务板块分析 - 2025年1-9月自主芯片和模组业务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40.58% [2] - 2025年1-9月汽车电子芯片业务收入7998.2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3.52%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汽车电子芯片累计出货量已超过2000万颗 [2]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2025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1.16% [4][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32.4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3%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0.62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05% [5] 研发投入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7691.44万元,同比下降5.36% [5] - 2025年1-9月累计研发投入2.3亿元,同比增长2.16% [5]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87.35%,较上年同期增加48.31个百分点 [5] - 2025年1-9月研发投入占比89.03%,较上年同期增加41.03个百分点 [5] 营收变动原因与应对 - 营收下滑主要因定制芯片服务业务生产周期加长导致未能完成客户交付 [2] - 截至2025年8月27日,定制芯片业务供应链状况已改善,当前订单充沛,正全力推进生产交付 [2]
鸿蒙智行达成100万辆交付里程碑,问界M9再刷新纪录
巨潮资讯· 2025-10-28 14:56
核心交付里程碑 - 鸿蒙智行全系累计交付量突破100万台,从品牌启动交付到达成此目标仅用43个月,创下新势力品牌最快纪录 [2] - 达成百万交付里程碑的当月,公司产品成交均价为39万元人民币,持续领跑中国高端汽车市场 [2] - 2024年9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成绩为52,916台,为百万里程碑奠定基础 [2] 旗舰车型表现 - 问界M9作为旗舰车型,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台,刷新50万级车型的交付速度纪录 [2] - 承载此次里程碑交付的车型为享界S9T旅行车 [2] 多品牌产品矩阵 - 鸿蒙智行已形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品牌协同发展的格局,实现从15万元到1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全覆盖 [2] - 问界品牌与赛力斯合作,聚焦中高端全场景家用市场,代表车型包括M5、M7、M8、M9系列,2024年销量突破38万辆,是公司目前唯一实现规模盈利的品牌 [2] - 智界品牌与奇瑞联合打造,主打运动驾控与智能科技,覆盖中端轿车及SUV市场,旗下智界S7、R7车型全系搭载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纯电版最高续航达855公里,15分钟快充可完成30%至80%补能 [3] - 享界品牌与北汽合作,定位行政级豪华,以“移动会客厅”理念对标高端商务车型,代表车型享界S9、S9T采用华为智能座舱技术,北汽专属超级工厂提供产能保障 [3] - 尊界品牌与江淮携手打造,定位超豪华旗舰,对标劳斯莱斯、迈巴赫,聚焦百万级市场,代表车型尊界S800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台,年销量预期控制在6000至1万辆 [3] - 尚界品牌与上汽合作,主打年轻化下沉市场,价格区间为15万至25万元,首款车型尚界H5起售价16.98万元,全系标配HUAWEI ADS 4智能驾驶系统与鸿蒙座舱 [3] 核心技术支撑 - 鸿蒙智行旗下车型普遍搭载HUAWEI ADS 4.0智能驾驶系统 [4] - 公司在补能与座舱体验上应用800V高压平台、超十屏无缝流转的鸿蒙智能座舱等技术,实现从入门到旗舰的全产品线覆盖 [4]
28.56亿元!信邦智能收购英迪芯微100%股权对价出炉
巨潮资讯· 2025-10-28 12:53
交易概述 -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2] -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的交易作价为285,600万元 [2]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因标的公司相关财务指标占上市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合并财务报告指标均超过50% [2] 交易财务细节 - 标的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58,414.70万元,占上市公司同期营业收入66,555.42万元的87.77% [2] - 标的公司资产总额为67,264.13万元,交易作价285,600万元(孰高)占上市公司资产总额149,237.41万元的191.37% [2] - 标的公司资产净额为52,290.42万元,交易作价285,600万元(孰高)占上市公司资产净额121,244.74万元的235.56% [2] 标的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英迪芯微是国内领先的车规级数模混合信号芯片及方案供应商,聚焦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和技术创新 [2] -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具备车规级芯片规模化量产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2] - 公司在汽车芯片领域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5亿颗 [2] 标的公司财务与产品表现 - 英迪芯微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4亿元,其中车规级芯片收入为5.51亿元 [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照明控制驱动芯片、汽车电机控制驱动芯片、汽车传感芯片等车规级芯片,以及部分医疗领域SoC芯片 [3] - 公司采用国产BCD+eFlash车规级数模混合集成工艺进行生产制造 [3] 标的公司技术与研发 - 英迪芯微储备了全面的车规级数字电路IP和模拟电路IP等本土自主知识产权 [3] - 公司创新地将数字IP和模拟IP通过单芯片集成为数模混合信号芯片,以提高产品性能、品质和性价比 [3] -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高可靠性、高集成度、高性能和高质量的数模混合芯片 [3] 标的公司客户与市场应用 - 英迪芯微产品已打入各主流车企前装供应链,与国内外多家汽车Tier1供应商合作 [3] - 公司车规级芯片已全面进入国内绝大多数合资及国产汽车品牌厂商供应链,已在上百款车型上实现量产上车 [4] - 客户涵盖比亚迪、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众多国产汽车品牌,以及德国大众、韩国现代起亚、福特、通用等知名外资品牌 [4] - 公司系国内少有的具备出海能力的车规级芯片厂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