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搜索文档
三星显示8.6代OLED面板产线年底试运行 明年Q2全面量产
巨潮资讯· 2025-06-14 09:59
三星显示A6工厂8.6代OLED产线进展 - 三星显示位于牙山市的A6工厂8.6代OLED生产线(第一阶段)将于2024年底试运行,2025年Q2全面量产 [1] - 量产时间与苹果2025年下半年OLED版MacBook Pro及iPad新品发布计划高度契合 [1] - 采用2290mm×2620mm玻璃基板,相比现有6代线(1500mm×1850mm)面积大幅提升,更适配IT产品大尺寸面板生产 [1] - 技术突破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1] 苹果OLED技术应用扩张路径 - 2017年首次在iPhone X采用OLED,2018年扩展至Apple Watch全系,2020年iPhone 12全系转向OLED [1] - 2023年推出首款OLED iPad Pro,2025年计划将OLED技术引入MacBook Pro [1] - 推动高端IT设备显示升级,加速OLED在IT产品领域的渗透 [1] 8.6代OLED市场竞争格局 - 三星显示凭借先发优势有望成为首家量产企业 [2] - 京东方8.6代IT OLED产线设备导入进度提前4个月,目标量产时间从2025年底提前至10月 [2] - 维信诺加紧采购核心设备,最快2025年底实现量产,LG Display持观望态度暂未投资 [2] IT设备OLED市场需求预测 - DSCC预测2025年平板/笔记本混合OLED面板需求达1890万台,较2023年(810万台)增长133%,较2024年(预计1210万台)增长56% [2] - 苹果需求拉动叠加供应链产能扩充,IT设备OLED化进程将全面加速 [2]
四维图新:杰发科技模拟IP自研率已达100% 数字IP自研率超90%
巨潮资讯· 2025-06-14 09:16
公司概况 - 杰发科技成立于2013年,前身为联发科汽车电子事业部,2017年被四维图新收购 [1] - 公司聚焦汽车车规级芯片研发,联发科骨干人员和研发团队仍是研发支柱 [1] - 当前拥有四大产品线:SoC芯片(座舱类、车联网、IVI等)、MCU芯片、胎压监测传感器专用芯片、功率放大器芯片 [1] 产品与技术 - 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其中SoC芯片近9000万套片,MCU芯片超7000万颗 [1] - 首款基于ARM Cortex-R52内核的多核高主频MCU芯片AC7870于2023年4月点亮 [1] - 模拟IP自研率达100%,数字IP自研率超90%,推进设计、封测、晶圆制造全链条国产化 [1] - 所有产品线均通过车规认证,每条产品线至少完成两代以上量产迭代 [2] - SoC芯片已历经五代,从2014年AC8225量产至今 [2] - MCU芯片领域:2018年首颗32位车规级MCU量产,2022年发布满足ASIL-B标准的AC7840x [2] - MCU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2.5亿颗,全球超8000万辆车使用其芯片 [2] 市场与客户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在国内后装市场领先,前装市场获部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OEM认可 [1] - 芯片产品覆盖国内外主流整车厂与一级供应商 [2] - Tier1客户包括霍尼韦尔、宁德时代、联合电子等 [2] - 终端客户包括广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宝马、沃尔沃等 [2]
又一智驾方案商启动IPO,驭势科技正式递表港交所
巨潮资讯· 2025-06-13 15:34
公司概况 - 驭势科技专注于真无人、全场景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 核心产品包括向机场、厂区等企业客户及商用车及乘用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 - 公司L4级车辆设计为无需配备待命安全员即可运行 在适用场景中实现真无人驾驶功能 [2] - 公司已成功在香港国际机场实行无人电动牵引车、无人接驳车和无人巡逻车及相关软硬件 实现无人行李及货物牵引、接驳及巡逻服务 [2] 市场地位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 驭势科技是唯一一家全球为机场提供大型商业营运的可持续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2] - 于2024年按收益计 公司是大中华区最大的机场场景及厂区场景中商用车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3] - 在厂区场景中 公司是提供可实现室内室外自主运作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最大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 [3] 业务合作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 公司已与17个中国机场及3个海外机场展开合作 并探索与中国及全球4个机场的合作机会 [3] - 公司解决方案及服务涵盖汽车、化工、光伏及锂电池制造等行业 [3]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 公司自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分别达人民币65.5百万元、人民币161.4百万元及人民币265.5百万元 [3] - 自动驾驶车辆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33.4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96.3百万元 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146.6百万元 [4] - 自动驾驶套件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9.6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27.4百万元 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48.7百万元 [4] - 自动驾驶软件解决方案产生的收益由2022年的人民币21.3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34.4百万元 并于2024年增加至人民币67.5百万元 [4][5]
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居全球第六,华大北斗正式闯关港交所
巨潮资讯· 2025-06-13 15:23
公司概况 - 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表港交所,为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 [2]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在导航定位芯片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和模块,同时提供GNSS相关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高集成度一体化SoC设计技术等方面具备显著领先优势 [2]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GNSS芯片及模块出货量达到16.1百万件,全球市场份额为4.8%,是全球第六大的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在所有中国内地公司中是第二大的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 [2] - 以双频高精度射频基带一体化GNSS芯片及模块的出货量计,公司是全球第四大的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在所有中国内地公司中是最大的全球GNSS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0.5% [2] 产品与应用 - 公司提供全面覆盖多领域应用的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组合,包括应用于大众消费领域的标准精度和高精度芯片、应用于汽车、交通等专业和特殊应用领域的高精度芯片、应用于大众消费电子领域和行业应用领域的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芯片 [3] - 公司产品面向共享单车、智能驾驶、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气象探测及形变监测等领域,可实现精确且高效的导航定位、位置追踪、位移监测和卫星通信功能 [3]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698.0百万元略减至2023年的人民币645.1百万元,但于2024年大幅增至人民币840.3百万元 [3] - GNSS芯片、模块及相关解决方案的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193.4百万元减少13.4%至2023年的人民币167.5百万元,2024年增加42.2%至人民币238.2百万元,主要由于客户对GNSS芯片及模块需求增加及销售GNSS相关解决方案的收入增加 [4] - 综合芯片及模块业务的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504.6百万元略微减少5.3%至2023年的人民币477.7百万元,2024年增加26.0%至人民币602.1百万元,主要由于销售存储芯片的收入增加及进一步扩展该业务线 [4] 研发与未来展望 - 公司研发投资仍占总开支的主要部分,突显对技术突破的长期承诺 [3] - 随着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并提高成本效益,公司预期未来几年收入将进一步增长,并继续迈向持续盈利的道路 [3]
梅安森撤回再融资申请,1.8亿元补流项目终止
巨潮资讯· 2025-06-13 10:44
公司融资动态 - 梅安森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并提升竞争实力 [2] - 公司于6月12日公告称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的审核,终止原因为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2] - 终止发行股票事项是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规划等因素后,经各方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后作出的决定 [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梅安森是大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整的技术链和产品链,具备ITSS运维服务能力 [2]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智能感知、精确定位(2D/3DGIS)、物联网、虚拟现实(VR/AR/MR)、UWB、AI和矿山大模型、云计算等 [2] - 业务聚焦智慧矿山安全监测监控,并进行多业态的应用拓展和延伸 [2]
基于降本考虑,格灵深瞳拟将大模型募投项目地址迁至东升科技园及联东U谷
巨潮资讯· 2025-06-13 10:30
募投项目变更实施地点 - 公司审议通过变更"多模态大模型技术与应用研发项目"实施地点 从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及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变更为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及大兴区联东U谷 [2] - 变更后实施地点通过租赁方式取得 大兴区联东U谷位于庞各庄镇工业区核心区域 具备充足办公场所租赁资源 园区聚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临空产业链等产业集群 [2] - 大兴区联东U谷交通便捷 距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20公里 北京南站32公里 周边有商务生活配套区 提供良好办公环境和产业发展机会 [2] 变更原因及影响 - 变更原因包括原延庆场地结构限制 以及精细化控制项目成本考虑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证募投项目实施进度 [2] - 变更后能加快推进研发进度 优化项目布局 统筹规划项目建设 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2] - 变更仅涉及实施地点 不影响募投项目实施内容 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3]
半导体设备商中科仪冲刺北交所IPO 客户涵盖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
巨潮资讯· 2025-06-12 17:06
上市进展 - 中科仪已完成北交所上市辅导工作 招商证券认为公司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内控制度及法律意识 [1] - 公司IPO历程经历多次调整 2020年首次申报科创板后撤回 2023年重启辅导 2025年4月将申报板块变更为北交所 [1] 主营业务 - 公司核心业务为干式真空泵及真空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光伏、LED、锂电池等行业 [2] - 真空仪器设备产品线包括大科学装置、真空薄膜仪器设备(PVD/CVD)、新材料制备设备(晶体材料/真空冶金)三大类 [2] - 技术服务业务覆盖集成电路及光伏领域 通过上海上凯仪、武汉上凯仪提供真空泵维修保养服务 [2][3] 客户与市场 - 子公司上海上凯仪、武汉上凯仪为台积电、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大连英特尔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3] - 技术服务采用订单制模式 完成设备维修、部件更换、测试后返还客户 [3]
3年累计亏损4.9亿元 力积存储拟赴港交所上市
巨潮资讯· 2025-06-12 16:55
目前,力积存储是一家内存芯片设计公司及AI存算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从SDR到DDR4的完整内存产 品线。公司专注于利基DRAM市场,涵盖8Gb DDR4及更早代际的产品,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及网络 通信(如Wi-Fi路由器及智能家用电器)、物联网设备、汽车电子、能源及工业控制设备。 6月11日,据港交所披露,浙江力积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力积存储)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 请,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 力积存储的历史可追溯至2020年,当时其控股股东应伟认识到DRAM的潜力,并收购Zentel Japan的大 部分股权,由此传承了Zentel Japan的"Zentel"品牌。 力积存储最初成立时,龙芯中科曾参投,而龙芯中科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应伟的弟弟胡伟武。 后续经过多轮增资及股权转让,龙芯中科已不在公司股东之列;而鼎晖投资旗下的多个投资主体曾参与 投资力积存储。在2025年3月的股权转让中,公司的估值为12.35亿元。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应伟、AdvanceFaith Investing Limited、游猎资本有限公司、宁波游猎、宁波鹰溪、 杭州鼎辕、田垣力积、鹰溪一号、杭州鹰溪、鹰溪 ...
沪电股份:泰国生产基地已小规模量产
巨潮资讯· 2025-06-12 10:50
泰国生产基地进展 - 泰国生产基地目前已小规模量产 公司正在全员攻坚以尽快提升生产效率和稳定生产良率 [2] - 公司已全面加速开启客户认证与产品导入工作 逐步释放产能的同时验证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 [2] - 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能将得到有效改善 近两年已加大对关键制程和瓶颈制程的投资力度 [2] 核心业务领域 - PCB产品以通信通讯设备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汽车电子为核心应用领域 [2] - AI驱动的服务器 数据存储和高速网络基础设施需求增长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2] - 市场上相关高阶产品的产能供应并不充裕 [2] 汽车电子市场现状 - 汽车PCB市场呈现中低端供给过剩 价格竞争 原材料价格波动 技术研发压力等复杂环境 [2] - 行业呈现规模增长 竞争加剧 需求结构变化 技术创新加速等特征 [2] 汽车电子领域战略 - 依托通讯设备 汽车电子领域底层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与客户在新能源车三电系统 自动驾驶辅助 智能座舱 车联网等方面深度合作 [3] - 加快新技术研发投入 开展关键技术研发 深度参与客户前期设计及验证 [3] - 持续推进应用于800V高压架构的产品技术优化和转移 推动PPack技术在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商业化应用 [3]
13家车企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共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巨潮资讯· 2025-06-11 17:00
车企统一供应商支付账期 - 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等多家车企于6月10日-11日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2]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及比亚迪、奇瑞、小鹏、小米、长城、吉利、蔚来、江淮、北汽、理想等车企相继跟进60天账期政策 [2] - 广汽集团表示坚持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 赛力斯保持60天正常货款账期 零跑汽车承诺"60天付款"原则 [3] 具体实施措施 - 中国一汽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流程、技术赋能三方面举措 利用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全流程节点实时监控 [2] - 东风汽车积极响应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 [2] - 上汽集团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3] 行业影响 - 车企行动旨在响应国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部署 [2] - 众多车企的积极行动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担当 [3] - 未来各车企将继续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 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