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通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再跌超4% H股股份解禁令股价承压 创始股东拟询价转让1%股份
智通财经· 2025-11-21 14:17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股东黄世霖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转让公司股份4563.24万股,占公司截至 2025年11月13日总股本的1%。11月17日晚间,询价申购情况披露,初步确定询价转让价格为376.12元/ 股。以此计算,黄世霖将套现171.63亿元。公开信息显示,黄世霖是宁德时代的联合创始人,曾担任公 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目前,黄世霖直接持有宁德时代10.21%的股权,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消息面上,宁德时代近50%的H股IPO锁定股份已于11月20日起解禁,约7750万股面临潜在抛售。小摩 表示,中石化等部分策略投资者不太可能出售股份,但基于宁德时代股价较上市价高107%,而且H股 现价较A股溢价23%,这在双重上市股份中极为罕见,故股份解禁将对股价出现一定压力。 宁德时代(300750)(03750)再跌超4%,截至发稿,跌4.02%,报463.6港元,成交额21.09亿港元。 ...
晨星: 领展房产基金中港零售租合表现弱 合理估值每单位45港元 全年股息率料6.6%
智通财经· 2025-11-21 14:17
晨星发布研报称,经调整假设后,现维持对领展房产基金(00823)每单位45港元公允价值合值。单位现 值被低估,预测2026财年每单位分派额为2.57港元,反映相等于6.6%的吸引收益率。 另外,中国内地零售物业组合租金续绩为负16.4%,因领展透过调降租金优先确保出租率。领展正重整 北京资产,上海零售销售已趋稳定。领展多元化策略成效显著,其澳洲及新加坡零售资产表现强劲(均 呈现双位数正租金回归),有效抵销大中华区的疲弱表现。 截至今年9月底止半年度,领展净物业收入同比跌3.4%,主因香港及中国内地零售物业组合持续面临租 金负增长。中期每单位分派跌5.9%至1.27港元。该行认为,上述弱势表现符合预期。晨星预估零售业逆 风将持续透过负面租金续租压缩2026财年度租金收入,预期香港零售物业组合租金收入将于2027财年开 始趋稳。 ...
广发证券:创新药产业复苏延伸 关注左侧布局机会
智通财经· 2025-11-21 14:09
行业整体复苏趋势 - 临床及临床前CRO行业逐步复苏,有望迎来订单结构的改善 [1] - 国内研发需求端边际改善,创新药出海BD带动研发积极性回升,国内研发订单需求增长 [1] - 行业价格自2023年降价后已见底企稳,部分领域略有回升 [1] - 临床CRO(如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2025年营收增速已逐步转正,临床前CRO业绩亦持续改善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修复显著,预计2026年整个板块将迎来更好的业绩增长 [1] CDMO行业表现 - CDMO行业已触底回升,2025年业绩触底回升 [1][2] - 全球创新药研发需求复苏带动行业新签订单与在手订单整体保持增长,新签订单延续季度改善趋势 [2] - 新分子赛道需求打开增量空间,基于2025年新签订单及新分子的旺盛研发需求,各公司2026年有望延续业绩优秀增长的趋势 [2] - 前期产能建设逐步落地,叠加降本增效措施推进,行业产能利用率与盈利能力同步提升 [2] 生命科学上游产业 - 生命科学上游国产替代加速+海外强劲增长,地缘风险催化下国产替代需求迫切 [1][3] - 细分领域(如细胞培养基、生物试剂、层析介质)国内市占率低,各企业有望凭借新分子品类或高性价比产品抢占市占率 [3] - 国内与海外新靶点新机理研发需求提升,带动细分赛道(如药效、抗体、蛋白质等)需求增长,行业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3] 原料药行业现状 - 原料药行业短期仍处于价格底部+供给过剩的调整阶段,原料药价仍底部震荡 [4] - 传统品种业绩增长承压,但行业整体扩产周期收尾 [4] - 部分企业向二三类仿制药、创新药、特色原料药等新业务延伸,未来有望通过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价值重塑 [4] 公司关注点与价值增量 - 建议关注基本面强劲产能优势显著,伴随行业复苏及新分子业务高景气度受益的企业 [1] - 关注伴随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改善利润弹性空间大的公司 [1] - 新业务布局逐渐完善,新业务有望贡献较大价值增量 [1] - 国内CRO临床数据认可度提升,泰格医药海外业务贡献总量显著 [1]
国泰海通:首予中通快递-W“增持”评级 “同建共享”理念打造加盟商网络
智通财经· 2025-11-21 14:08
公司理念与网络优势 - “同建共享”理念于2010年提出,并于2015年完成部分主要加盟商向股东员工的转换,是通达系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此模式的公司 [2] - 该理念实现利益一致,建立信任,为加盟商网络的稳定性打下坚实基础,助力公司成为行业龙头 [2] 资本投入与市场地位 - 2013年至今,受益于早期对分拣等设备的大量投入及有效网络管理,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3] - 2016年实现弯道超车,市场份额达14.4%,此后通过对土地、厂房、车辆、分拣设备等核心资产的持续投入,市场份额一直占据行业第一 [3] 经营策略与财务表现 - 公司在追求业务量及市场份额增长的同时,关注自身盈利水平,把握成本管控节点,实现“量、本、利”均衡发展 [4] - 行业格局改善后,公司实现业务量及单票利润双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1.07亿元、516.85亿元、577.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0%、12%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65亿元、106.33亿元、119.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1%、12% [5]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1.89元、13.22元、14.83元 [5] - 基于市盈率估值法,假设港元/人民币汇率0.91,给予公司目标价195.99港元,对应2025年15倍市盈率 [5]
沪上阿姨午后飙升逾13% 门店规模突破万家 机构称公司具备向上潜力和弹性
智通财经· 2025-11-21 14:02
消息面上,沪上阿姨近日公告,拟采纳为期十年的H股激励计划,计划上限为公司总股本的5%,旨在 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核心人才。根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沪上阿姨品牌全国门店数量已 达10739家,而与6月底9436间店比较,即在4个月间净增1303间新店。 兴业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上半年公司持续优化门店结构,稳步开店,聚焦广大的三线以下下沉市场, 门店数量平稳增长,推动收入提升。公司持续探索其他副牌如更低价的茶瀑布,保持研发和推新速度, 期内上新136款新品。公司在北方市场竞争力明显,随着管理加强门店调整弱势市场也有望逐步改善, 具备向上潜力和弹性。 沪上阿姨(02589)午后飙升逾13%,截至发稿,涨9.05%,报106港元,成交额9762.99万港元。 ...
烯石电车新材料涨超13% 拟售于美国特拉华州成立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智通财经· 2025-11-21 13:54
董事会谨此强调,有关可能出售事项的详情有待进一步磋商及订立正式协议。于公布日期,公司与潜在 买方尚未订立任何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可能出售事项未必会进行。因此,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于买 卖公司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烯石电车新材料(06128)涨超13%,截至发稿,涨13.51%,报0.42港元,成交额1198.19万港元。 消息面上,11月20日晚,烯石电车新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潜在买方出售其于美国特拉华州成立的 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倘可能出售事项落实,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第14章,可能出 售事项将构成公司一项非常重大出售事项。 ...
MIRXES-B午后涨超5% 携手沃森生物创建以RNA为中心的预防及精准医疗平台
智通财经· 2025-11-21 13:53
MIRXES-B(02629)午后涨超5%,截至发稿,涨3.44%,报52.55港元,成交额3273.41万港元。 消息面上,MIRXES公布,公司近期与云南沃森生物(300142)技术订立谅解备忘录,订约方同意就创 建以RNA为中心的预防及精准医疗平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涵盖共同开发、临床试验及注册以 及销售及分销。谅解备忘录的期限自签署日期起为期两年。 公告称,透过发挥本公司与沃森的互补优势,此项合作将创造协同效应,并将公司先进的RNA诊断技 术、专有及以亚洲为中心的疾病RNA数据库、于东盟的生产及监管能力(包括该地区内首个工业4.0核酸 检测及试剂生产基地以及在东盟当地的分销渠道)与沃森专有的mRNA疫苗技术、强劲的临床管线及其 顶尖疫苗以及治疗药物生产基础设施结合,继而创建一个涵盖研发及商业部署的协同预防及精准医疗平 台。 ...
TrendForce:11月电视、笔电面板价格多数下跌 显示器面板价格环比持平
智通财经· 2025-11-21 13:53
电视面板价格动态 - 2025年11月电视面板价格全面下跌 为第四季传统需求淡季 [1] - 部分品牌客户积极冲刺年底目标 部分客户提前备货 带动第四季电视面板需求不减反增 [2] - 面板厂为冲刺出货并与客户商定明年需求规划 在价格上采取灵活策略 甚至采用项目价格鼓励客户增加拉货 [2] - 11月32吋与43吋面板预估下跌1美元 50吋与55吋预估下跌2美元 65吋与75吋预估下跌3美元 [2] 显示器面板价格动态 - 11月显示器面板需求呈现较疲软态势 但主流面板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3] - 面板厂在价格上没有太多让步空间 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 买卖双方价格共识以持稳为主 [3] - 11月23.8吋Open Cell面板因需求明显更弱预估下跌0.2美元 其余主流尺寸价格持平 [3] 笔电面板价格动态 - 11月笔电面板部分尺寸价格下跌 存储器价格大幅飙升暂未影响品牌客户采购动能 [1][4] - 第四季整体采购动能符合原先预期 但品牌客户要求面板价格下调的想法未变 [4] - 面板厂除台面下优惠外 台面上价格也开始调整以满足客户要求 [4] - 11月笔电面板仅TN面板维持持平 其余IPS主流尺寸规格预期全面下跌0.1~0.2美元不等 [4]
中银国际:维持石药集团“持有”评级 下调目标价至8.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1-21 13:50
鉴于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中银国际基本维持2025年预测不变,但由于第一至第八批全国集采续存在 不确定性,以及新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可能低于预期,该行将石药集团2026及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下调 5.8%和8.5%。 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石药集团(01093)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按季增长6%至66亿元人民币,主要得益于 传统肿瘤产品受到的负面影响已基本消化。所有核心治疗领域的销售额均实现增长。然而,净利润按季 下降10%至9.64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运营费用大幅增加。将目标价下调至8.5港元,维持"持有"评 级。该目标价对应2026年市盈率20倍。 石药集团管理层维持对2025年下半年业绩较上半年实现中单位数复苏的指引,但由于即将实施的全国集 采续约以及医保基金支出持续严格控制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2026年上半年将推出创新产品(例如,白 紫II,KN026)以及生物类似药(例如奥马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销售增长,管理层仍对2026年国内市场 前景持谨慎态度。管理层强调,为应对国内的不确定性,国际化是关键战略重点。同时预计2026年研发 费用将同比增长15%至20%。 ...
全球AI争霸背后的电力较量:能源焦虑与联想液冷的爆发式增长
智通财经· 2025-11-21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 AI竞赛的核心瓶颈已从芯片供应转向电力供应和散热效率,电力成为决定AI竞争力的关键变量 [1][4][5] - AI推理需求的指数级增长导致能源消耗剧增,电力成本成为科技企业的核心运营支出和生存项 [2][3][4] - 为应对电力瓶颈,中美科技巨头采取不同策略:美国企业倾向于自建发电站实现能源自主,中国则依托政策和大规模清洁能源项目 [5][6][7] - 液冷散热技术因高效导热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刚需,并催生新的供应链投资热点,相关市场正经历高速增长 [9][10][11][14] AI能源需求与挑战 - AI能耗重心从集中式模型训练转向分布式推理,单个查询耗电0.3至1瓦时,但每日数十亿次请求导致累积能耗呈指数级增长 [2] - 预计到2026年,全球AI推理需求将达到拍瓦时级别(1拍瓦时=10亿度电)[2] - 到2030年,全球AI数据中心需额外增加96吉瓦电力容量,相当于瑞典年发电总量或100座美国标准核电站输出 [2] - 一个电力需求为1吉瓦的数据中心若全年满负荷运行,年耗电量达86.6亿度,电力成本高达7亿至8.76亿美元 [3] - 未来将出现电力需求达10吉瓦的超大型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增长惊人 [3]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到2030年将增长165%,AI推理能耗在运营支出中占比已超过20% [4] 中美能源策略对比 - 美国面临电力短缺,老旧设施改造需等待7年以上,新建天然气发电厂项目需等待至下一个十年 [5] - 美国科技巨头采取“数据中心+自备电站”一体化园区模式,以掌握能源自主权 [5] - 马斯克xAI公司建设“巨像2号”数据中心,部署55万至100万颗AI芯片,需1吉瓦电力,为此在邻近州自建天然气发电厂 [6] - OpenAI、软银和甲骨文联合推进“星门”项目,计划投入5000亿美元建设多座巨型数据中心,已在德州启动10个数据中心建设 [6] - 中国通过政策引导和清洁能源优势解决问题,雅鲁藏布江超级电力工程总投资1.2万亿元,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3000亿度 [7] - 该中国电力工程可满足全国AI算力增长需求的75%以上,电力成本低至0.1-0.3元/度,较美国同类算力成本降低60% [7] 液冷技术的重要性与市场 - AI数据中心电力消耗40%来自计算,40%来自冷却,20%来自其他IT设备 [9] - 芯片热流密度超过50W/cm²,局部热点达150W/cm²,空气冷却已无法满足需求,液冷成为必需品 [10] - 液体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以上,液冷技术可将热流密度限制推高至300W/cm²以上 [11] - 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市场预计从2025年的187.8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42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4% [11] - 全球服务器冷却市场在2025-2027年预计将实现111%/77%/26的逐年增长,2027年规模达176亿美元 [14] 液冷技术提供商案例(联想) - 联想海神液冷技术营收在25/26财年Q2同比增长154%(Q1增速为68%)[13] - 联想ISG部门营收近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AI服务器收入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13] - 联想“海神”液冷解决方案系统功耗比传统风冷直降40%,PUE值可降至1.1以下 [13] - 新发布“双循环”相变浸没制冷系统PUE可低至1.035,散热能力较传统方案翻倍 [13] - 截至2025年三季度,联想海神液冷系统全球部署量已超8万套,覆盖AI、超算、金融、汽车等领域 [14] - 联想参与了国内《数据中心液冷系统冷却液体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行业标准制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