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00后的痛你可以不懂,但背后的千亿经济你要了解一下
虎嗅· 2025-07-15 07:52
行业趋势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千亿[6]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 人均年支出超千元[71] - 痛文化代表消费升级 汽车/珠宝等耐消品通过二次元营销打开新客群[47][49][63] 平台数据 - B站BW漫展2024年创纪录:90万预约抢票 40万人次到场[17] - 展会规模达24万㎡ 为日本AnimeJapan四倍 美国芝加哥动漫展十倍[18] - 参展商超700家 非ACGN类品牌达18家 覆盖金融/3C/食品/汽车等[34] 品牌案例 食品饮料 - 上好佳×《蛋仔派对》打造"零食探险岛" 成为最出圈展位[28][29] - 芬达合作《绝区零》游戏 IP联动提升年轻消费群体触达[32] 汽车行业 - 华为智界×《凸变英雄》 极氪×《明末》推出定制痛车[38] - BW现场聚集800辆痛车 形成浙痛组等垂直社群[36][45] 珠宝零售 - 周大福×《黑神话》联名系列销售额超1.5亿元[63] - 定价黄金产品2025财年营业额增长105.5%[67] - 通过chiikawa等IP联名吸引男性新客群[64] 营销方法论 - 传统品类展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漫展提供差异化内容营销场景[55][56] - 线下大型活动成流量新入口 沉浸式体验提升品牌粘性[59] - 品牌需从"品类第一"转向"人群唯一" 建立情感连接护城河[68][69]
百亿遗产争夺背后,谁的娃哈哈?
虎嗅· 2025-07-14 22:01
核心观点 - 娃哈哈集团正面临复杂的遗产争夺战和内部权力重组,宗馥莉通过"宏胜系"进行资产切割和权力巩固,同时应对同父异母弟妹的信托基金诉讼[4][5][28] - 公司股权结构可能从"国资-职工-宗馥莉"三方转变为"国资-职工-多子女"的复杂局面,影响控制权分配[33] - 宗馥莉采取"体外循环"策略复制父亲宗庆后当年的模式,但目标转向内部品牌切割而非外部竞争[31][32] 遗产纠纷 - 宗庆后三位美国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要求获得每人7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权益,目前信托资金仅18亿美元(原计划21亿美元)[3][6][7] - 三位子女同时起诉要求确认对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可能改变现有股权结构[33] - 诉讼涉及香港和杭州两地法院,宗馥莉方面否认接受任何遗产[7] 权力布局 - 宗馥莉通过宏胜饮料集团(2022年营收104.2亿元)构建平行体系,已控股近40家子公司,投资超50家企业[23][30] - 2024年完成高层换血,宗庆后时期老臣退出,宏胜背景人员接管[25] - 将12个市场经销商改签至宏胜系公司,并要求员工转签劳动合同(影响干股分红权益)[26] 资产重组 - 2024年关停18条产线(含杜建英子女关联的6家公司),分流员工至宏胜系[10] - 宏胜快速新建十余家代工公司,采取"左手关厂、右手代工"策略[30] - 尝试转让"娃哈哈"商标未果,显示品牌整合意图[27] 股权结构 - 当前杭州娃哈哈集团股权:国资46%、宗馥莉29.4%、职工持股会24.6%[15] - 宗庆后通过宏振投资控制20多家企业,已由宗馥莉全面接管[19][20] - 杜建英通过三捷投资(持股99.8%)涉足医疗、影视等领域,曾与宗庆后共同投资[10] 历史背景 - 宗庆后曾用"体外公司"策略赢得与达能的世纪大战(2009年达能获3亿欧元分手费)[31] - 杜建英为娃哈哈早期高管,1991年加入负责出口业务,2010年创建三捷投资[6][10] - 宗继昌和宗婕莉2022年已进入沈阳娃哈哈等6家公司董事会,但2024年被撤换法人职务[9][10]
西方对中国基建的认知,怎么还停留在“廉价修路”?
虎嗅· 2025-07-14 20:34
民营企业外贸表现 - 2024年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4 33万亿元 占外贸总值55 5% 连续6年保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1] - 民营企业出海面临挑战 需探索与国企强强联合模式以提升竞争力[1] 中摩基建合作成果 - 中资企业完成摩洛哥高速公路总里程七分之一建设 杰拉达燃煤电站 努奥光热电站等标志性项目显著改善当地能源结构[6] - 丹肯高铁项目被印入摩洛哥国家邮票 电信领域合作提升该国通信系统水平[7] - 丹吉尔港扫描中心 穆罕默德六世大桥等项目推动摩洛哥现代化进程[7] 摩洛哥市场机遇 - 地理区位优势使其成为连接中东 非洲 欧洲的枢纽 吸引中资企业投资建厂[8] - 中摩产业规划高度契合 可在传统基建基础上拓展新能源 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7] - 摩洛哥计划增加基建投融资并推动资金来源多元化 为中资企业创造新机会[7] 中资企业面临挑战 - 市场层面:欧洲企业(如万喜 布伊格)占据先发优势 本土企业享有15%投标价格优惠[9] - 投融资层面:欧洲资本主导市场 中资银行外币资金拆借成本高 贷款利率缺乏竞争力[10] - 管理层面:法国规范严格 劳工维权意识强 土地所有制复杂导致工期滞后风险[11][12] 中摩合作模式创新 - 采用联营体合作 "投融资+" 属地化管理等方式应对挑战[3] - 人力资源属地化实现70%本地员工占比 材料设备属地化建立中东北非采购数据库[18][19] - 社会关系属地化构建"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管理模式 如中铁建与当地分包商联合体[19] 基建+模式溢出效应 - 中东北非地区可复制摩洛哥经验 形成产业链整合的系统性合作网络[13][14] - 基建带动"新三样"等产业入驻 如中资企业利用摩洛哥自贸协定优势建设出口基地[15] - 华为等企业通过技术培训 抗疫支援等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品牌软实力[20][21] 一带一路2 0发展方向 - 需挖掘国企积累的合作存量 推动民营企业接入"基建+"资源网络[22][23] - 基建+模式需带动产业链延伸 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发展[22] - 未来重点在于将基建优势与民营企业出海有机结合[24]
一个跨国团队在西班牙的“消费降级”
虎嗅· 2025-07-14 19:40
西班牙职场午餐文化演变 - 西班牙传统职场午餐文化注重外出就餐,通常耗时1-1.5小时且包含酒水消费,人均消费早期约10欧元[12][13][14] - 跨国公司设立自有食堂后,员工午餐成本从10欧元降至3欧元,显著提升员工满意度并改变就餐习惯[28][29][31] - 市中心办公企业因场地限制无法建食堂,员工需依赖外部餐厅,但餐补制度设计不合理导致使用率低下[37][39][43] 餐饮消费通胀影响 - 西班牙午餐套餐价格三年间从10欧元上涨至14欧元,涨幅达40%,沙拉套餐从9欧元涨至12欧元[50][78][79] - 超市预制餐成为性价比选择,Mercadona超市热餐价格仅为餐厅1/3,提供意面、海鲜饭等多样化选择[74][75][77] - 生活成本全面上升,家庭周均超市消费从100欧元增至140欧元,与餐饮通胀幅度基本一致[100][101][102] 团队消费行为变迁 - 新成员引入带动团队午餐习惯变革,法国实习生和全职员工因经济压力转向自带饭盒,打破传统社交就餐模式[84][89][92] - 原外食主力成员受育儿假、婚礼开支等因素影响,逐步加入带饭行列,形成"哭穷政治正确"的团队新文化[91][93][95] - IT部门员工早期倾向快餐消费,后期转向超市预制餐,反映不同职业群体对通胀的差异化应对策略[70][72][97] 西班牙经济与职场趋势 - 工资增长与通胀不同步,连续工龄价值抑制跳槽意愿,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104][105][107] - 媒体开始反思传统"小额浪费"文化,部分人群主动调整消费优先级,月均可通过改变习惯节省数百欧元[110][111][114] - 跨国公司弹性工作制推动福利改革,混合办公模式促使企业取消固定餐补,转向员工自主选择的餐券系统[26][39][42]
香港餐饮市场,正在艰难“渡劫”
虎嗅· 2025-07-14 19:33
香港餐饮市场现状 - 香港连锁餐饮巨头景乐集团突然宣布终止业务,写字楼清空、官网关闭[1] - 近半年来已有超过20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结业,包括经营超过30年的老店[2] - 仅近两个月就有多家连锁品牌、老店宣布结业[3] 倒闭品牌案例 - 创立33年的连锁粥店品牌"海皇粥店"全线结业,巅峰时期有30多家门店[4] - 44年历史的连锁茶餐厅"金装炖奶佬"最后一家门店停业,全盛期有24家门店[5] - 创立于1990年的港式火锅店"春夏秋冬"停业[7] - 41年历史的烘焙品牌"大班面包西饼"宣布全线结业[8] 国际及内地品牌情况 - 泰国甜品品牌After You Dessert Café全面退出香港市场[10] - 日本拉面品牌"金田家"铜锣湾分店关闭[10] - 台湾牛角包品牌"八月堂"告别香港市场[10] - 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内8家内地餐饮品牌有3家开业不足3个月倒闭[13] 中小餐饮商户困境 - 荃湾泰式香蕉煎饼店开业仅68天闭店[15] - 米其林推荐星马菜小店"古月"计划7月中旬结束营业[15] - 日式小店"Kojima小岛料理"6月停止营业[15] 租金成本压力 - "球哥炖汤"因业主加租两成结业[17] - 沙田传统酒楼富东阁因租金太贵结业[18] - 意大利薄饼品牌JACOMAX上环总店租金达每月20万港元[18] 消费环境变化 - 港人北上消费热潮持续,6月21日莲塘口岸出境人次近5.5万[23][24] - 2024年港人北上消费达8191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28] - 粉面店生意比疫情时期至少减少两成[29] 游客消费降级 - 2024年香港旅客人均消费5500元,较2023年减少20%[31] - 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至5000港元,为2017年以来最低[31] - 内地游客平均消费力较疫情前至少减少两成[32] 市场供给过剩 - 2024年香港食肆企业数量比2019年多出11%[34] - 香港餐饮市场面临供给过剩挑战[35] - 叙福楼集团主席指出市场处于"高度竞争淘汰期"[45] 市场调整预测 - 香港餐饮店可能需再倒闭2000家才能恢复平衡[46] - 当前倒闭潮是市场自我调节、汰弱留强的过程[47]
那个志愿报了电竞的男孩,如今在直播间卖耳机
虎嗅· 2025-07-14 19:33
电竞行业发展现状 - 2016年国内电竞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其中超六成来自移动端游戏相关赛事与直播 [2] - 职业战队主力选手年薪首次出现百万级收入 明星选手商业价值被认为抵得上十个娱乐主播 [2] - 2023年末国内移动电竞市场增速首次转负 部分老牌俱乐部因资方撤资解散或出售 [35] 电竞教育体系特征 - 2016年教育部批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作为高职专业 首批电竞本科生于2021年毕业 [1][4] - 电竞专业课程设置杂乱 教材多由企业提供 教员来自体育系/计算机系等跨专业背景 [13] - 三类典型生源:青训淘汰选手/文化课薄弱的艺考生/被宣传误导的信息盲群体 [13][15] 职业化培养体系 - LPL青训营基础测试要求反应时间控制在180毫秒以内 顶尖中单需稳定在150毫秒以下 [30] - 职业选手日均训练量达20场训练赛+3小时复盘 数据精确到视野控制时长等微观指标 [31] - 选手职业生命周期普遍在15-22岁之间 生理损伤与心理压力导致高淘汰率 [29][31]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 - 电竞产业链真实岗位集中在内容/平台/渠道端 而非教学侧重的赛事/战队方向 [22] - 毕业生典型去向:赛事执行(月薪5-6k)/直播助理/电竞酒店基层等非核心岗位 [17][20] - HR更倾向招聘有项目经验的转行者而非应届电竞专业毕业生 形成结构性错配 [23] 行业商业化进程 - 2016年LPL战队赞助金额节节攀升 平台签约主播月收入数十万起步 [2] - 赛事版权进入平台重新谈判阶段 行业整体转向稳健运营模式 [35] - 内容创作呈现标准化趋势 如热血式宣传片模板成为行业通用手法 [27]
宏观数据回暖,会变成行情“拦路虎“吗?
虎嗅· 2025-07-14 18:46
宏观数据回暖对市场影响 - 6月出口同比增长5.8%,显著高于5月增速,上半年整体出口增速达7.2% [2] - 贸易顺差创历史第二高位,显示中国产品全球竞争力强劲,汽车零部件增速保持20%以上 [2] - 对美出口回暖,反映中美关系缓和后美国商家加速进货以应对不确定性 [2] - 6月新增信贷2.5万亿元,社会融资增量4.2万亿元,双双超预期 [2] - 二季度GDP预计落在5.2%-5.3%,上半年完成"5%左右"增长目标无悬念 [2] 战略资源品争夺机会 - 未提供具体数据或分析,需参考完整付费内容 [1]
平均延误两年才去看病,我们对这种病有太多的误解
虎嗅· 2025-07-14 16:08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误区 - 约80%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未得到及时诊断 平均延误就诊时间约2年 [4] - 公众常将记忆力减退误认为正常衰老现象 但病理性的认知衰退会伴随错误记忆和社交能力下降 [5][6] - 电视剧中描绘的猜忌、虚构情节等行为属于典型病症表现 但公众缺乏科学认知 [3] 认知障碍疾病分类 - 阿尔茨海默病典型特征为大脑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 可通过PET扫描确诊 [13][29] - 额颞叶痴呆表现为性格改变和额叶萎缩 无老年斑病理特征 [15] - 路易体痴呆核心症状为波动性认知障碍伴幻觉 病理改变集中于运动区域 [18][19] - 后皮层萎缩型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为视觉空间能力显著下降 记忆力损害较轻 [25] 诊断技术应用 - 多维评估工具涵盖记忆力、执行功能等8项能力 用于初步筛查 [27] - PET成像技术可直观显示淀粉样蛋白沉积 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13][25][29] - 临床误诊率较高 部分脑积水病例被误判为阿尔茨海默病 [30] 治疗干预方案 - 胆碱酯酶抑制剂等药物可调节神经递质 改善30%患者症状 [34] - 抗淀粉样蛋白单克隆抗体能延缓轻度患者病程进展 [35][36] - 非药物干预包含认知训练、艺术治疗等 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8% [38] 照护支持体系 - 国内首个阿尔茨海默病家属联谊会创立于2000年 覆盖23个省级区域 [49][60] - 照护者压力管理方案包含心理辅导和《照护日记》记录工具 [50][51] - 志愿者体系涵盖学生群体 通过音乐疗法等提升患者情绪状态 [55][57]
女生出轨被开除?共识还债期的倒霉蛋
虎嗅· 2025-07-14 16:0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诗翰 (ID:lixingdeqinggan1),作者:卢诗翰的赞赏小号,题图来自:AI生成 过去几年,网上关于劈腿,出轨,渣男的举报层出不穷,各种PPT,PDF也经常冲上热搜。而许多媒体对此的评 价是什么呢?——制作精美,水平高超。看起来好像也没人在意私德边界。 最绝的是什么?看截图就会发现,2024年某航机长被举报渣男停飞的风波里,当事男方是提出过隐私权疑问 的。而大家的反应是什么呢?——渣男也配讲隐私权? 这两天提到共识还债期这个概念。好多人好奇,共识还债期的意思就是,打破共识是有代价的,哪怕今天你不 付,早晚有一天你也要付。 比如大连这个女生出轨被开除,很多人说私德问题不至于开除。 高校出轨的事之前有没有?答案是有的。就6月份,985高校博士生出轨被退站的新闻就有。 大快人心,渣男该死,大学校园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看起来好像没人在意私德边界。 所以问题来了,这些被举报的渣男被唾弃的海王,究竟有没有隐私权,有没有私德边界?我认为答案一定是有 的。做的对不对是一回事,隐私权私德边界是另一回事。这也是今天首页所有为女生开脱者的核心观点,她错 了是一回事,但是否要付出开除的代价并被全网讨伐 ...
贵价雪糕没人买?年轻人连哈根达斯都抛弃了
虎嗅· 2025-07-14 15:39
哈根达斯在华业务现状 - 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哈根达斯在华门店业务 估值或达数亿美元[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哈根达斯在华净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下滑3.2%[3] - 门店数量从2019年557家缩减至263家 降幅达53%[4] 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演变 - 1996年进入中国时定位"超高端冰淇淋" 单球售价25元相当于当时打工族2-3天饭钱[11][15] - 通过勃艮第红装修风格和"爱她就带她去哈根达斯"广告语建立小资形象[7][17] - 郭敬明《小时代》将其描述为"高品质生活方式"象征[17] 业绩下滑核心原因 - 中国消费者转向性价比 叠加优惠后单球价格降至18元仍难挽颓势[26] - 被曝光中美价差问题 同款产品中国售价40元而美国属平价商品[21] - 产品创新不足 坚持传统配方被年轻消费者认为"概念老气"[22][24]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蜜雪冰城等品牌以2元甜筒抢占大众市场[29] - 钟薛高曾推出66元"厄瓜多尔粉钻"冲击高端市场但最终破产[22][28] - 联合利华因冰淇淋业务盈利能力下降宣布剥离该业务[28] 转型尝试 - 2017年推出"微醺"冰淇淋 2021年改造门店形象并更新slogan[25] - 线上渠道通过多件折扣使100克单球价格降至门店价一半[26] - 部分促销活动中单品实际到手价低至10.57元[27] 行业趋势 - 雪糕生产成本通常低于10元 高价产品与基础需求脱节[29] - 消费者回归理性 高温天气下2元雪糕比100元产品更受欢迎[30] - 茅台冰淇淋等高端产品已出现大规模关店现象[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