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搜索文档
平台说我可以给你流量,但内容归我,账号也归我
虎嗅· 2025-07-15 11:20
数字经济与法律规则演变 - 数字经济从无规则阶段发展为特殊规则林立状态,数字化生产方式推动法律规则改变[2][3] - 互联网账户所有权问题凸显,用户拥有多个社交媒体和电商账户但权属不明确[4][5] - 虚拟物品所有权从占有转向访问权,平台规则限制用户对数字内容的处置权[6][7] 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兴起 - 数字化生产方式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通过手机和电脑实现灵活劳动[14][15] - 初期通过低成本获取生产资料实现"非法兴起",挑战传统行业规则[16][18] - 盗版内容在2000-2010年间为互联网提供低成本内容基础,奠定免费商业模式[19][20] 法律对新经济的回应 - 专门立法创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规则,承认新兴业态合法性[27] - 司法将数字争议转化为合同问题,保护平台自主经营权[28][29] - 通知删除规则(避风港规则)保护平台利益,与传统版权授权模式相反[24][25] 虚拟财产权属变革 - 数字内容从所有权转向租用模式,用户仅获得有限使用权[38][45] - 平台用户协议规定账号使用权归用户,所有权和内容处置权归平台[54][55] - 《个人信息保护法》允许近亲属继承数字信息,但未解决多方权益问题[56][57] 数字劳动形态 - 劳动过程碎片化,通过算法协调工作进度并实时测量劳动价值[74][75] - 平台对劳动者分级管理,优先激励高产出者[76] - 骑手工伤认定存在形式标准与组织标准争议,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效果有限[79][80][82] 未来发展趋势 - 数字规则尚未稳定,技术和商业模式持续变化带来新问题[83] - 需平衡平台、政府和个体利益,关注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保障[84][85] - 深圳可能率先解决部分技术创新带来的规则挑战[86]
在S+古偶剧组干了180天后,一个追星女火速逃离内娱
虎嗅· 2025-07-15 10:48
行业现状与结构 - 娱乐行业竞争激烈,宣传岗位收到三千多份应届生简历,反映行业吸引力与高门槛[2] - 横店剧组呈现明显阶级分层:顶层为艺人及团队,中层为制片与导演,基层90%为场务、摄影等普通工作者[11][12] - 行业存在熟人社会固化现象,新人因缺乏人脉易被淘汰,资源集中在少数"老人"手中[13] 工作内容与压力 - 剧组宣传需负责全链路工作,包括预热物料、花絮拍摄及后期短视频制作,时间紧凑且常需连续12小时高强度作业[3][6][7] - 基层工作者面临严苛环境,如灯光学徒双手老茧、场务扛数十公斤道具,部分因健康问题被劝退[12] - 工作压力来自多方:场务、制片等现场责骂,公司领导及粉丝远程施压[8][9] 行业运作逻辑 - 流量至上主导项目决策,艺人热度优先于剧本质量,制片方倾向选择"听话"的编剧而非实力派[15] - "炒CP"成为核心宣传手段,宣传人员需刻意捕捉艺人互动细节以制造话题[14][15] - 利益链稳定但内容质量下滑,编剧缺乏生活经验仍主导爱情剧创作,导致观众审美降级[15][16] 从业者生存状态 - 部分工作者通过高强度连轴转获取高收入,如剧照师半年收入可支撑全年生活[13] - 行业吸引力的另一面是"油水"机会,如餐饮供应商年收入可购车,但分配不均[13] - 从业者易陷入职业倦怠,原热爱追剧的受访者因工作机械化最终离职[18][19] 国内外对比与反思 - 韩国娱乐业强调创作情怀,从业者以作品为精神动力,与内娱流量逻辑形成反差[17] - 内娱被描述为"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标准扭曲导致努力易被磨灭,虚浮氛围蔓延[21][22] - 行业缩影当代职场恶劣风气,但表现更为尖锐,促使部分从业者选择退出[22]
投资机构们,又开始假装招人了
虎嗅· 2025-07-15 10:28
行业招聘现象分析 常青树岗位现象 - 部分投资机构长期挂出招聘岗位但从不实际招人 通过持续面试维持机构活跃形象并获取最新简历资源 [4][6][8] - 此类岗位通常以"寻找顶尖人才"为名义 实际为低成本市场信号传递工具 [7][9] 项目信息套取 - 部分面试过程实质为项目尽职调查 机构通过深度提问获取候选人参与的未公开项目核心信息 [10][11][12] - 典型表现为聚焦项目细节而非候选人能力 后续跟进转为项目投资流程而非招聘流程 [13] 投后方案白嫖 - 机构以能力考察为由要求候选人制作完整投后管理方案 实际将方案直接用于被投企业 [15][17][18] - 案例分析要求通常包含20页PPT的市场竞争分析及解决方案 时间周期压缩至一周内 [15][18] 行业研究型面试 - 新兴领域招聘存在"战略性约会"现象 传统基金借面试名义与专业人士进行行业认知交流 [20][21][22] - 尤其出现在AI等前沿技术领域 机构通过高频面试构建初步行业认知 [19][22] 行业运作特征 - 投资机构存在多种非招聘目的的面试行为 包括信息收集、方案获取及行业研究 [8][13][18][22] - 新能源与AI等新兴领域出现岗位需求与真实招聘脱节现象 [19][20][22]
最近,皇家加勒比游轮被骂惨背后
虎嗅· 2025-07-15 10:09
事件概述 - 皇家加勒比游轮海洋光谱号因天气原因临时将7月4日上海至日本航线的停靠港从冲绳改为长崎,且仅提前一天通知[2][3] - 乘客因提前预订冲绳不可退款的包车、餐厅、门票等造成损失,但公司未提供差价补偿或消费券等补救措施[4][11][12] - 事件引发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大规模差评,并扩散至财经媒体[5][12] 行业对比分析 - MSC地中海邮轮去年因台风改港时提供每人几百元船上消费金,爱达邮轮也有类似补偿操作[13][14] - 皇家加勒比坚持按合同"不可抗力"条款免责,但未考虑中国市场对服务补偿的预期差异[16][18][37] - 同行案例显示适度补偿可缓解危机,而皇家加勒比此次处理可能损失品牌口碑[19][21] 公司战略变化 - 疫情前亚洲区主席刘淄楠主导时期采取柔性政策,如退差价或发放抵用券以维护客户关系[27][28] - 疫情后中国区总裁博杰明推行直销比例提升至60%的目标,导致代理渠道边缘化和服务决策扁平化[32][33][36] - 管理层更迭后公司更强调全球统一政策,忽视中国消费者对高价邮轮体验的高期待[36][40][41] 市场环境差异 - 美国邮轮市场成熟,消费者接受"不可抗力"条款;中国市场处于培育期,乘客对服务中断容忍度低[38][39][40] - 公司早期通过"亚洲最大最豪华"营销抬高期待,但大船运营复杂度导致服务一致性难以保障[42][45][46] - 当前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皇家加勒比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主导,但服务质量下滑可能削弱长期竞争力[59][63] 产品服务问题 - 乘客反映餐饮质量下降(如刺身解冻味、牛奶兑水)、服务响应慢(主餐厅等菜40分钟)[53] - 船上附加服务定价不合理(电影收费十几美元/部),与国内消费习惯脱节[53] - 票价波动剧烈(旺季三口之家3-4万元 vs 淡季五六千元),但服务品质与价格不匹配[55][56][58]
广菲克之死(一)
虎嗅· 2025-07-15 09:56
公司历史与背景 - 广汽菲克(原广汽菲亚特)成立于2010年3月9日,由广汽集团与菲亚特集团以50:50股比合资成立,总投资170亿元,目标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 [8] - 2012年6月长沙工厂竣工投产,首款国产车型菲翔上市 [8] - 2015年引入克莱斯勒JEEP品牌后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广菲克) [20] - 公司从成立到2025年停运共运营15年 [1]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2010年中国汽车年销量1800万台(SUV 133万台),2024年增长至3143万台(SUV 1131万台) [4] - 2010年代国际汽车品牌争相进入中国市场,本地化生产成为行业共识 [11] - 广汽集团2009年已是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汽车集团之一,但缺乏欧美品牌合作经验 [12] - 菲亚特2009年与克莱斯勒启动战略联盟,2014年完成100%收购并合并为FCA [10] 产品与品牌表现 - 首款国产车型菲翔搭载1.4T+双离合变速箱,但因质量问题和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市场失败 [15][17] - JEEP品牌2014年以进口形式在华销售8.8万辆,2015年国产化后带动广菲克销量激增 [19][20] - 2016年广菲克销量同比增长260%至17.99万辆,2017年达22.2万辆峰值 [21] - 2018年JEEP自由光因变速箱漏油登上央视315晚会,当年销量暴跌43.6%至12.52万辆 [23] 战略失误分析 - 合资双方在产能规划上过于激进,未能预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 [26] - JEEP品牌被迫从"小而美"转向主流SUV市场,与途观/汉兰达等竞品直接竞争导致定位失焦 [27] - 合资项目在FCA动荡周期中推进,股东对合作期望存在根本性差异 [26] - 中国特供车型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品迭代滞后于市场需求 [17] 行业对比数据 - 菲亚特2008年进口车年销量仅600辆 [11] - JEEP国产化前2014年进口销量达8.8万辆,是同期广菲销量的2倍 [19] - 2016年新增番禺工厂年产能16万辆,形成南北双基地布局 [20] - 公司最终遗留债务达42亿元 [5]
闪电收购
虎嗅· 2025-07-15 09:37
闪电购模式定义 - AI行业新兴的收购方式 称为"闪电购"或"雇购" 与传统并购不同 收购方仅获取目标公司员工和技术 被收购公司仍保持独立存在[1] - 典型案例包括Windsurf CharacterAI Inflection等AI明星公司[1] - 本质是让被收购公司维持表面运营状态 避免传统收购后的整合或关闭[2] 行业背景与动因 - AI行业发展速度极快 传统收购审查流程耗时过长 美国HSR反垄断法规定超过1 26亿美元的收购需等待一年以上审查期[3] - 行业竞争时间窗口短暂 等待期可能导致技术落后或商业机会丧失[4] 操作流程 - 第一步 解决投资人问题 通过分红或股份回购方式分配资金[5][6] - 第二步 处理创始团队 提供收购方offer 要求放弃原公司股份 待遇不低于传统收购标准[6] - 第三步 安排留守员工 提供补偿维持公司基础运营 制造正常经营假象[6] - 第四步 资金分配 需支付公司所得税和投资人分配税 剩余用于公司运营费用[6] 交易结构设计 - 签订非独家IP授权协议 确保资金流入目标公司账户 同时向监管显示公司存在其他业务[6] - 法律结构复杂 需精心设计以避免被认定为实质收购[6] 潜在问题 - 税务成本高企 涉及公司所得税和投资人分配税双重征收[7] - 需保留部分员工作为运营象征 可能引发员工负面情绪[7] - 法律合规成本显著提升 交易结构复杂度远超传统收购[7] - 投资人可能质疑创始人违反原有协议[7]
签证紧缩,美国“玉米地”中餐迎来变局
虎嗅· 2025-07-15 09:25
国际学生与餐饮业发展 -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周边聚集至少二十多家中餐馆、面包店和珍珠奶茶店,主要服务6000多名中国大陆及台湾学生[2][9] - 校园附近商业街绿街五个街区布满中餐宣传海报,菜单以中文为主,部分配英文[9] - 过去15年新开餐馆数量激增,中国学生数量从2010年1100人增长至当前五倍多[10][11] 餐饮业态与商业模式 - 北味轩餐厅设计注重社交媒体传播,主打哈尔滨锅包肉等地方特色菜[23] - 金港餐厅菜单包含1000多个菜品,台湾珍珠奶茶店Latea采用传统配方吸引亚洲学生[22][34] - 外卖平台熊猫外卖和饭团占据主要市场,配送员多为中文服务[25][26] 行业变化与竞争格局 - 韩国超市H Mart和连锁品牌十秒云南米线等国际餐饮企业近年入驻当地[31] - 绿街餐馆年淘汰率高,部分商家调整菜单增加烤肉串等入门级菜品应对潜在客流下降[35][37] - 餐馆业主计划调整口味和形象以适应可能减少的国际学生群体[36][38] 区域经济影响 - 国际学生每年为伊利诺伊州贡献24亿美元消费,创造超2.3万个就业岗位[30] - 香槟市新建公寓楼中约三分之一租户为中国学生,配套商业依赖该群体[31] - 当地居民认为国际学生带来的多元文化提升了社区价值[40][41]
2025美国最富有的移民:印度裔总人数登顶
虎嗅· 2025-07-15 08:32
移民亿万富豪概况 - 美国共有125位外籍出生的亿万富豪 较2022年增长超三分之一 [2] - 移民富豪占美国亿万富豪总数的14% 总财富达1.3万亿美元 占全体富豪财富的18% [2] - 十大富豪中有三位是移民 包括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 [3] 科技行业富豪 -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身家1397亿美元 排名第二 [4] - 英伟达CEO黄仁勋身家1379亿美元 排名第三 [5] - Alphabet CEO桑达尔·皮查伊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等12位印度裔科技领袖上榜 [8][9] - 53位移民富豪通过科技行业致富 占总数近三分之二 [10] 金融与投资领域 - 28位移民富豪财富源自金融行业 [10] - 风投家奥伦·泽夫投资Audible Chegg等公司 强调逆向思维优势 [10] - 折扣券商创始人托马斯·彼得菲身家679亿美元 排名第四 [14] 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 - 莫德纳董事长努巴尔·阿费扬因新冠疫苗成为富豪 [13] - Summit Therapeutics联席CEO玛基·赞加内因肺癌药物股价涨200%跻身富豪榜 [7] 其他行业代表 - 赌场大亨米丽娅姆·阿德尔森家族财富334亿美元 排名第五 [14] -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Flex-N-Gate创始人舍希德·汗身家133亿美元 [11][12] - 网络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 CEO尼科什·阿罗拉上榜 [9] 财富创造模式 - 93%移民富豪为白手起家 显著高于美国本土富豪26%的继承比例 [10] - 典型路径包括求学留美(马斯克 乔德利)或早期务工(汗 赫兹) [10][11][1]
用大脑“说话”:脑机接口让失语者再次发声
虎嗅· 2025-07-15 08:26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团队首次实现通过大脑信号直接生成自然语音的技术,让渐冻症患者恢复对话能力[1][4] - 系统采用256通道微电极阵列植入患者大脑左侧前中央回腹部,捕捉"试图说话"时的神经电信号[7] - 双路径解码机制结合两套深度神经网络,分别预测语音内容(音素概率及声学特征)和副语言信息(语调/情绪),还原率超90%[11][12] 核心技术架构 - 系统工作流程分为神经信号采集、解码、语音合成和实时播放四步闭环,延迟达毫秒级[7][12] - 创新算法通过屏幕提示语引导患者生成神经-语音配对数据,解决训练数据缺失问题[8] - Transformer架构模型每10毫秒预测一次语音频谱与音高特征,个性化声码器融合患者早期录音保留音色特征[9][10] 性能指标 - 疑问语调识别准确率90.5%,词语重读识别准确率95.7%,自由表达音频质量Pearson相关系数0.79±0.05[12] - 成功实现语速调控、语调区分(疑问/陈述句)、词语强调定位及音高合成(精度>73%)[17] - 系统在无提示问答任务中仍能生成清晰语音输出,显示向自主表达迈进的技术潜力[20] 应用前景与局限 - 技术已开源并计划拓展至中风、脑瘫等多类失语人群,未来或与非侵入式脑电技术结合[18] - 当前局限包括依赖外部引导(屏幕提示)、样本仅1例ALS患者、语调自然度与真实对话存在差距[19][21] - 长期挑战涉及自由表达实现、设备侵入性降低及长期稳定性提升[22]
00后的痛你可以不懂,但背后的千亿经济你要了解一下
虎嗅· 2025-07-15 07:52
行业趋势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2023年突破千亿[6]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 人均年支出超千元[71] - 痛文化代表消费升级 汽车/珠宝等耐消品通过二次元营销打开新客群[47][49][63] 平台数据 - B站BW漫展2024年创纪录:90万预约抢票 40万人次到场[17] - 展会规模达24万㎡ 为日本AnimeJapan四倍 美国芝加哥动漫展十倍[18] - 参展商超700家 非ACGN类品牌达18家 覆盖金融/3C/食品/汽车等[34] 品牌案例 食品饮料 - 上好佳×《蛋仔派对》打造"零食探险岛" 成为最出圈展位[28][29] - 芬达合作《绝区零》游戏 IP联动提升年轻消费群体触达[32] 汽车行业 - 华为智界×《凸变英雄》 极氪×《明末》推出定制痛车[38] - BW现场聚集800辆痛车 形成浙痛组等垂直社群[36][45] 珠宝零售 - 周大福×《黑神话》联名系列销售额超1.5亿元[63] - 定价黄金产品2025财年营业额增长105.5%[67] - 通过chiikawa等IP联名吸引男性新客群[64] 营销方法论 - 传统品类展会陷入同质化竞争 漫展提供差异化内容营销场景[55][56] - 线下大型活动成流量新入口 沉浸式体验提升品牌粘性[59] - 品牌需从"品类第一"转向"人群唯一" 建立情感连接护城河[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