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鼎捷数智拟发8.38亿元可转债,加码数智化平台
IPO日报· 2025-04-22 16:45
公司融资计划 - 鼎捷数智拟发行不超过8.38亿元可转债,期限6年,其中6.88亿元用于"数智化生态赋能平台"建设,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6][8] - 平台以AI、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支持模块化开发和云原生架构,助力企业生产管理及供应链协同智能化 [6][7] 业务结构分析 - 2023年收入构成:技术服务占比51.72%(毛利率57.48%),自制软件销售占比26.18%(无成本),外购软硬件销售占比22.10%(毛利率27.14%) [5][12][13] - 中国大陆内收入占比51.83%(毛利率64.49%),海外收入占比48.17%(毛利率59.13%) [13] 行业背景与政策 - 2023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但国产软件市占率不足20% [9] - 2024年工信部推动航空、船舶等行业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 [9] 财务表现与挑战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5.73亿元(同比+11.21%),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2.15%) [11] - 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19年83.47%降至2023年61.91%,2024年9月进一步降至56.99% [11][12] - 销售费用率长期超30%,国际厂商本土化加剧价格竞争 [12][13] 公司治理风险 - 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不足50%,无实际控制人,存在决策效率低或控股权变更风险 [13]
定增16.5亿元,上能电气要干这事!
IPO日报· 2025-04-22 16:45
公司定增募资计划 - 上能电气定增募资16.5亿元计划已获深交所受理,用于扩产光伏逆变器及储能变流器,新增产能分别为25GW、15GW,达现有产能的2.08倍、2.73倍 [1]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2.96亿元,拟使用募资8.9亿元)和年产15GW储能变流器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8.95亿元,拟使用募资6.1亿元),另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 [11][12] - 定增金额从最初25.5亿元下调至16.5亿元,缩水幅度达35.29%,光伏逆变器项目投入从10.4亿元减至8.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从7.5亿元减至1.5亿元 [1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26亿元,同比下降11.5%,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8.9%,营收下滑因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减少,净利润增长因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5] - 海外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115%,收入占比24.7%,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6] - 按产品划分:光伏逆变器收入13.83亿元(占比71.83%),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收入5.07亿元(占比26.34%),电能质量治理产品收入2290万元(占比1.19%) [6][9] 产能与行业地位 - 2022年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产能利用率分别达211.47%和839.95%,现有产能严重超负荷 [11] - 2023年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四,连续多年位列全球前十 [8] - 公司战略向储能产品延伸,计划通过15GW储能变流器项目适应市场变化 [13] 行业融资环境 - 逆变器行业融资环境严峻,通润装备终止17亿元定增,阳光电源转向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募资48.78亿元 [13]
南京银行明日迎来历史最大解禁!
IPO日报· 2025-04-22 16:45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截至4月22日收盘,南京银行每股报收10.44元,总市值为1156亿元。 制图:佘诗婕 解禁118亿元 根据公司发布的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本次解禁股源自于公司2020年4月进行的非公开发行,本次上市流通的股票总 数为1131108262股,涉及法国巴黎银行和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两家股东,限售期为60个月。 其中,法国巴黎银行认购131233595股,占占2025年4月14日公司总股本的1.18%;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认购999874667 股,占9.03%。 | 序 | | | | 持有限售股占20 | 本次上市流通数量 | 剩余限 售股数量 | | --- | --- | --- | --- | --- | --- | --- | | 를 | 股东名称 | 持有限售股数量(股) | | 25年4月14日公司总 | (股) | | | | | | | 股本比例(%) | | (股) | | | 法国巴黎银行 | | 131,233,595 | 1.18 | 131,233,595 | 0 | | 2 |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 | 999,874,667 ...
今年已近20家公司被立案调查!从严监管!大多是因为它!
IPO日报· 2025-04-22 16:45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信息披露不准确 4月21日,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尔雅",600107.SH)股价跌停。 这或是因为,4月18日晚间,美尔雅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兼董事长郑继平于2025年4月1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 《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郑继平立案。 IPO日报发现, 近年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从严监管,对信息披露违规、资金占用、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 步加大。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制图:佘诗婕 目前,美尔雅并未就被立案调查的原因披露更多细节。 不过根据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未经审议且未履行信息披露义 务、2022年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等问题。 决定书显示,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期间,美尔雅以开展能源业务、采购服装加工设备等方式向第三方支付股权增资款、 保证金、投资款等资金,资金最终流入美尔雅实控人郑继平的关联方材谷金带(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构成非经 营性资金占用。目前,上述资金 ...
新三板摘牌,创业板IPO失败,百诺医药IPO又来了!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公司概况 - 百诺医药成立于2000年8月,是一家贯穿药物研发及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一站式药物研发成果转化运营商,主要业务分为医药研发CRO业务、医药生产CMO业务和原料药生产及销售业务 [5] - 公司CRO业务以研发成果转化模式为主,为250余家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包括60余家我国百强医药企业和60余家医药上市企业 [11] - 知名客户包括国药集团、中国医药、华润双鹤、片仔癀、复星医药、新华制药、鲁抗医药、上海医药、远大医药等 [11] 财务表现 - 2021年-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亿元、3.66亿元、4.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98% [2][7] - 2021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791.48万元、7274.47万元、1.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3.61% [2][4][8] - 2024年1月-9月实现营业收入3.92亿元,净利润1.0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592.79万元 [9]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月-9月综合毛利率分别为73.34%、77.6%、76.73%,处于较高水平 [9] 业务结构 - CRO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8.84%(2022年)、85.93%(2023年)、81.82%(2024年1月-9月) [11] - CRO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7.7%(2022年)、77.27%(2023年)、82.97%(2024年1月-9月) [11] 资本市场历程 - 2016年3月24日登陆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6534,2022年12月16日摘牌 [6] - 2023年6月向深交所递交创业板上市申请,2024年9月撤回申请文件并被终止审核 [6] - 2025年3月向股转系统提交新三板挂牌申请,并计划谋求北交所上市 [6] 募资与项目进展 - 2023年创业板IPO计划发行不超过1324.77万股新股,拟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6.83亿元用于药物开发技术与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 [12] - 药物开发技术与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中的综合仓库已开始工程施工,合同金额5210万元 [12][13]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孟凡清和焦梅夫妻二人,合计控制公司83.82%的表决权 [14] - 孟凡清直接持有公司33.62%股份,孟凡清和焦梅控制的兰美投资持有40.26%股份,孟凡清控制的君和咨询持有9.94%股份 [14] 资产负债情况 - 报告期各期末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35%(2022年)、49.05%(2023年)、41.04%(2024年1月-9月),呈持续下降趋势 [14]
分众欲83亿“吞”新潮,梯媒双雄变一家独大?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分众传媒收购新潮传媒交易 - 分众传媒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潮传媒100%股权 新潮传媒预估值8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传媒全资子公司 新潮创始人张继学拟出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增长官 [2] 新潮传媒发展历程 - 新潮传媒前身为2003年创立的《新潮》周刊 2013年转型为电梯广告运营商 [6] - 2016年进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2018-2019年累计获得百度、京东等超50亿元投资 [6] - 2018年公开向分众传媒宣战 提出"打一场千亿级的仗" [6] 市场竞争策略 - 新潮传媒2018年印发《关于全面争夺分众亿元级客户的通知》 对分众大客户提供广告资源赠送和五折优惠 [7] - 新潮传媒业务主要布局三四线城市社区 服务中小企业 采取低毛利率扩张策略 [9] - 分众传媒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高端写字楼 服务大型企业 保持高毛利率 [9] 经营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新潮传媒74万个点位对应20亿元收入 单屏收入约2700元 [10] - 分众传媒60万个智能屏点位对应36亿元收入 单屏收入约6000元 [10] - 分众传媒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39.68亿元 2016-2023年仅三个年度出现下降 [10] - 新潮传媒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7.5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4.69亿元 2023年亏损2.79亿元 [13] 估值变化 - 新潮传媒估值从2018年20亿美元(146亿元)升至2022-2023年210亿元 2024年降至180亿元 [13] - 本次收购预估值83亿元 较峰值缩水超60% [13] 行业影响 - 收购被视为梯宇媒体行业重新洗牌 可能结束两家公司长期竞争 [14] - 合并后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在户外广告市场合计份额为17.2% 其中分众14.5% 新潮2.7% [17] - 行业存在德高中国、兆讯传媒等竞争者 合并后形成绝对垄断可能性较低 [17]
OPPO、顺为资本入股,锐石创芯又开启上市辅导了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公司上市辅导动态 - 锐石创芯于2025年4月11日与广发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计划在科创板上市 [2] - 这是公司近三年内第三次启动上市辅导,前两次分别在2022年5月(中信建投)和2023年1月(广发证券) [5][9] - 公司在2025年3月将注册地从深圳迁至重庆,并更名为锐石创芯(重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1日,注册资本38,249.0525万元,法定代表人倪建兴 [2] - 控股股东倪建兴直接持股16.28%,间接持股3.07%,合计持股19.35% [2]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4G/5G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及模组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4] - 具备"芯片设计-模组集成-滤波器晶圆制造"全产业链能力 [4] - 产品线包括4G/5G射频前端模组、WiFi FEM、滤波器、射频开关等 [4]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物联网、卫星通信、无人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4] 市场与客户 - 公司已进入ZTE、OPPO、小米等知名品牌供应链 [12] - 2017年至今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勤战略、顺为资本、哈勃战略等 [11] - 在深圳设总部,重庆设母公司和晶圆厂,上海、成都、韩国设研发中心 [11] 行业定位 - 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集成电路设计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鼓励类产业 [2] - "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突破 [2]
195亿市值解禁,拓荆科技实现“全流通”,利润增速放缓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解禁情况 - 拓荆科技于4月21日解禁1.24亿股限售股,占总股本的44.5%,涉及21名股东,包括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国投上海及员工持股平台等 [1] - 按当日收盘价157.27元计算,解禁市值达195亿元,实现全流通 [2] -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5026693股(占比19.6714%),国投上海持股3788.8万股(占比13.5445%),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约2515.0516万股(占比8.9906%) [6] 股价表现 - 公司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8.41%至92.3元,后复权股价在2024年11月达475.1元峰值,但2025年3月后下滑27%至330元左右 [7] - 近两月股价呈现震荡下滑趋势 [5] 财务与业务 - 2024年营收41.03亿元(同比+51.7%),归母净利润6.88亿元(同比+3.91%),增速较2022年(营收+125.02%、净利润+438.09%)和2023年(营收+58.6%、净利润+79.82%)明显放缓 [9][10] - 总资产153.14亿元(同比+53.61%),增长主因在手订单增加及存货增长 [10] - 新型设备平台PF-300M、PF-300T Plus及反应腔Supra-D ACHM等获客户重复订单并大批量出货 [10]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4.98亿元(占营收12.17%),资本化率44.57% [10] 估值与市场预期 - 当前总市值439.9亿元,市盈率(TTM)63.9倍,高于申万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 [10] - 产业资本如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可能长期持有,但部分短期投资者或选择解禁后减持 [10] 行业地位 - 国内半导体薄膜设备龙头,产品应用于国内外主流晶圆厂,具备替代空间和客户稳定性优势,但面临外部竞争及客户需求调整压力 [9]
吉峰科技易主,股价创年内新高……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公司股权变更 - 安徽澜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将以14亿元入主吉峰科技,完成实控人变更 [2] - 通过股份转让和表决权委托,安徽澜石将持有19.65%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田刚印将成为实际控制人 [6] - 安徽澜石拟以5.66元/股认购1.08亿股定增股份,金额6.12亿元,进一步巩固控制权 [6] 交易细节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安徽澜石转让7236万股,金额5.83亿元 [6] - 拓展公司以8.06元/股向湖北尚旌转让2476万股,金额2亿元 [6] - 湖北尚旌将2476万股表决权委托给安徽澜石行使 [6] - 两份股份转让协议和定增金额合计13.95亿元 [7] 股价表现 - 吉峰科技停牌前股价8.06元/股,总市值39.84亿元 [5][6] - 复牌后股价8.31元/股,涨幅3.10%,总市值41.07亿元 [7] - 年内累计涨幅达50% [4][7] 公司业务与财务 - 吉峰科技是国内农机流通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化网络布局的上市公司 [10] - 主营业务包括农机连锁销售服务和高端特色农机研发制造 [10] - 2024年营业收入27.09亿元,同比增长2.24%,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081.28万元,同比下降283.36% [11][12] - 亏损原因包括玉米播种机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以及玉米价格低迷 [1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农机行业正加速向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12] - 国家政策向高端智能农机倾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 [12] - 公司积极探索与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合作,切入高端、智能、绿色农机领域 [13] - 根据"一体两翼"战略,公司正积极寻找智能、智慧农机的并购标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