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1.51亿元关联收购,中成股份跨界储能行业!
IPO日报· 2025-09-05 13:52
交易概况 - 中成股份拟发行股份收购中技江苏100%股权 交易价格1.51亿元 同时配套募资不超过1.51亿元 资金用于标的公司节电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交易对方中技进出口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控制的企业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中技江苏主营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投资开发运营 主要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通过储能充放电服务帮助用户节省能源成本 [4] - 截至公告日 标的公司拥有7个已运营项目 1个在建项目 1个拟建项目 项目分布在江苏溧阳 广东东莞 肇庆 广州及河南济源 [4] - 2023年营业收入1539.96万元 2024年3792.68万元 2025年上半年2241万元 净利润分别为191.85万元 1499.44万元 490.96万元 业绩增长明显 [4][5]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 若2025年完成 则2025-2027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015.66万元 1930.71万元 1902.05万元 若2026年完成 则2026-2028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30.71万元 1902.05万元 1865.31万元 [6] 客户集中度风险 - 标的公司对宁德时代及其下属子公司收入占比极高 2023年达99.72% 2024年91.96% 2025年上半年85.15% 宁德时代始终为第一大客户 [6] - 标的公司通过江苏时代15MW/52MWh用户侧储能项目与宁德时代建立合作 并逐步拓展至其下属公司 [7] - 若主要客户用电量大幅减少或经营恶化 或标的公司未能开发新客户新项目 将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7] 战略动机与协同效应 - 中成股份主营业务为成套设备出口 工程承包 环境科技及复合材料生产 本次并购意在跨界储能行业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9][10] - 交易完成后 上市公司与标的公司将在储能项目建设运营 客户资源及出海平台方面形成协同互补 有助于拓展产业链布局 [10] - 交易将提升上市公司总资产 净资产及营业收入规模 改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10]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 中成股份近年经营业绩一般 2019-2024年营业收入从11.84亿元波动至12.26亿元 净利润从875.12万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亏损3.06亿元 2022-2024年连续三年净利润亏损 [11] - 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亏损 2019-2024年累计亏损约15.14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23亿元 同比下滑22.22% 归母净利润-5550.41万元 上年同期-1.04亿元 扣非归母净利润-5905.76万元 上年同期-1.04亿元 [11]
“寒王”“易中天”领跌,等待新周期
IPO日报· 2025-09-04 17:57
市场整体表现 - 深创两指高开 沪指低开 早盘在大盘股带动下前期获利资金继续砸盘[1] - 沪深创三指形成恐慌性杀跌共振 创指一度大跌超5% 深指跌超4%[3] - 收盘上涨家数2297家 下跌家数2990家 成交量达25819亿元 较前日放量约1862亿元[4] - 场内资金净流出1229亿元 获利盘持续兑现[4] 板块及个股表现 - 科技股和军工股领跌 寒武纪大跌14.45% 收盘价1202元 较盘中最高价1389元价差近200元[3] - "易中天"组合(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出现大幅跳水 呈现破位加速下跌态势[1][5] - 证券股盘中异动拉升(如太平洋)但未能阻挡市场抛压[3] - 连板股表现疲弱 仅5家二板 2家三板 最高三板为安正时尚 打板赚钱效应仅1.68% 炸板率达44%[4] 技术面分析 - 沪指加速下跌并跌破20日线 深指跌破20日线 创指跌破10日线 短期风险凸显[3] - 成交量超2.5万亿元显示市场流动性充足 但资金持续流出表明调整压力仍存[4][5] - 若下跌势头止住 市场可能进入短期筑底震荡期 预计1-2周内有望企稳反弹[5] 资金动向 - 中小盘股早盘一度表现较好 盘中超3000家上涨 但尾盘跟随杀跌仅余千余家上涨[3] - 放量接盘资金与大幅流出的获利盘形成对峙 板块轮动特征依然明显[4][5] - 低位股可能成为资金新关注方向 高位股调整压力持续[4]
靠一个客户“养活”,6年估值涨32倍!
IPO日报· 2025-09-04 12:24
公司上市与业务概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农银国际、民银资本和复星国际资本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癌症治疗领域突破性疗法开发,同时兼顾病毒和衰老疾病领域创新药物,采用商业化与临床开发并重的双轨策略 [4] - 核心产品包括CVL009(针对罕见HER1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和HER2阳性胃癌脑转移的2.4类改良新药)和CVL218(新型第二代高选择性PARP抑制剂) [4] 产品组合与商业化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22日,产品组合包括1款商业化产品(汉奈佳®)、2项核心产品、2项关键产品及12项在研候选药物,总计16项候选药物 [4] - 5项候选药物处于临床I期/II期阶段,7项处于临床前阶段,4项为仿制药候选药物 [4] - 汉奈佳®(仿制药马来酸奈拉替尼)于2024年6月28日商业化,三个月内实现全国覆盖,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3470万元 [4] 市场与行业数据 - 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规模从2019年29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1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0%),预计2032年达7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5%) [5] - 中国乳腺癌药物市场从2019年450亿元增长至2024年68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7%),预计2032年达13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8.7%) [5] - 中国共有4种已上市奈拉替尼药物,包括汉奈佳® [6] 财务表现与客户依赖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元、1782.5万元和3467.5万元,净亏损分别为9465.5万元、7452.5万元和3593.4万元 [6] - 亏损主要源于研发开支、财务成本及行政开支 [7] - 研发开支分别为7579.2万元、5442.5万元和2442.1万元 [8] -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客户复宏汉霖,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别为97.6%和98.9% [8] - 复宏汉霖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28.1亿元,与公司合作形成乳腺癌治疗方案协同效应 [8] 融资与估值增长 - 上市前完成六轮融资,投资者包括武汉海汇、无锡药明、九州通等机构 [9] - 天使轮(2019年)投后估值9500万元,Pre-A轮(2020年)投后估值4.64亿元,A轮(2021年)投后估值6.8亿元 [10][11][12] - B轮(2024年)投后估值16.24亿元,C轮及C2轮(2025年)投后估值分别为30.98亿元和31.88亿元 [13] - C2轮融资后估值较天使轮增长32.56倍 [13] 股权结构 - 创始人沈孝坤直接持股44.4%,并通过珞昌企管(持股9.9%)和上海甫繁(持股1.2%)合计控制55.58%股份 [1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武汉海汇(3.92%)、无锡药明(2.31%)、九州通(2.03%)、九洲智医(1.16%)、武汉光谷(1.59%)等 [13]
A股三大指数回调,如何看待
IPO日报· 2025-09-03 17:10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创三指高开但沪深两指走势较弱 沪指呈现一路震荡向下之势并破10日线 有加速下探20日线可能[2] - 深指碰到10日线 创指仍在5日线上[2] - 上涨家数823家 下跌家数4560家 成交量23957亿元 减少约5167亿元[2] - 净流出资金超过1000亿元 为昨日一半 但近期场内资金持续流出[2] 板块及个股表现 - 军工板块领跌 "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反攻 中际旭创再创历史新高[2] - 前期跌幅较大光伏板块反弹 与美元贬值相关黄金走强[2] - 连板股赚钱效应仅0.69% 炸板率高达52% 打板亏本概率超一半[2] - 连板梯队不整齐 仅1家9板(天普股份)无带动效应 5家二板 2家3板 更高板数均为0[3] 资金动向及市场特征 - 场内获利资金持续撤退 风险加剧[2] - 成交量大幅萎缩 市场可能继续下跌[3] - 涨多股票可能继续下跌 低位股或受资金青睐[3] - 流动性较好 板块轮动仍属牛市特征 急跌急涨视为做T时机[3] 投资策略建议 - 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理性保护本金 控制仓位[3] - 避免随意接盘走势变坏股票 不幻想破位股立即反弹[3] - 等待大盘企稳后瞄准市场选择上涨板块[3]
这家千亿市值公司,9月5日终止上市!
IPO日报· 2025-09-03 08:32
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交易 - 中国重工A股股票将于2025年9月5日终止上市 属于主动终止上市情形 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股东股票将按换股比例转换为中国船舶A股股票 [1] - 换股比例为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换0.1339股中国船舶股票 发行价37.84元/股 交易金额达1151.50亿元 [4] - 合并后形成统一资本平台 实现中船集团核心业务整体上市 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新公司成为涵盖军民船舶研发设计制造全产业链的巨型企业 [5] 财务数据表现 - 中国重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6.21亿元 同比增长47.56% 净利润17.45亿元 同比增长227.07% 总资产2214.65亿元 [5] - 中国船舶同期营业收入403.25亿元 同比增长11.96% 净利润29.46亿元 同比增长108.59% 总资产1819.77亿元 [6] - 合并后总资产超4000亿元 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 停牌前两家公司市值合计超2800亿元(中国船舶1720亿元 中国重工1163亿元) [3][7] 交易时间进程 - 吸收合并计划于2024年9月首次披露 2025年1月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 7月4日通过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 [9][10][11] - 中国重工8月14日提交终止上市申请 8月29日获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 从披露到退市整体耗时一年 [12][13][14] 行业整合趋势 -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明显增加 2025年已完成国泰君安证券吸收合并海通证券 多个吸收合并项目正在推进中(海光信息/中科曙光 湘财股份/大智慧 浙江沪杭甬/镇洋发展) [15]
这家公司连亏4年,加码光刻机……
IPO日报· 2025-09-02 22:16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常州维普不超过51%股权以实现控股[1] - 标的公司100%股权整体估值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交易对价不超过5.10亿元人民币[2] - 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 标的公司业务特征 - 常州维普主营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收入主要构成)和晶圆缺陷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均属半导体量检测核心设备[6] - 标的公司为国内极少数实现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规模化量产企业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算法 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6] - 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和国内外头部掩膜版厂商量产线[6] - 交易对方承诺2025-2027年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人民币[6] 战略协同效应 - 双方客户群体高度重叠 收购有利于减少客户开发成本和产品验证周期[7] - 激光直写光刻机与掩模缺陷检测设备在核心部件构成上相似度高[7] - 公司在光学系统和精密运动控制平台有技术积累 标的公司在核心算法/软件系统/电气电控系统有技术优势和量产经验[7] - 交易可实现优势互补 增强公司在直写光刻领域的研发实力[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92亿元/17.37亿元/17.16亿元/17.23亿元/18.41亿元[9]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3.61亿元/-2.97亿元/-0.59亿元/-0.61亿元 连续四年亏损[9] - 亏损主要源于反光材料业务亏损及相关商誉减值[10] - 2024年子公司华日升亏损扩大至7648万元 带来商誉减值3138万元 合计吞噬归母净利润约1.07亿元[12] - 截至2024年末华日升商誉账面价值4337万元(最初为4.65亿元)[13] - 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9.82亿元(同比增长5.27%) 净利润3066.17万元(同比下滑10.46%)[13] 历史业务布局 - 公司2016年以近7亿元对价收购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切入反光材料领域[10] - 华日升自2021年起持续亏损[11] - 公司2023年曾计划低价转让华日升但未有进展[12]
“易中天”新高后大跌,投资者如何办
IPO日报· 2025-09-02 17:1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高开低走,收盘下跌0.45%,深指和创指跌幅均超过2个百分点,抹平前一交易日涨幅 [1] - 市场成交量放大1348亿元,达到29124亿元,接近3万亿元大关 [2] - 盘中下跌家数一度超过4600家,上涨家数不足700家,收盘时上涨家数为1259家,下跌家数为4056家 [2][3] - 资金净流出超过2000亿元,创近期新高,显示场内资金兑现意愿强烈 [2] 板块与个股表现 - 光模块(CPO)板块大幅下跌,机器人板块表现强势,银行板块起到支撑作用 [2] - CPO龙头股“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在创历史新高后大跌 [2][3] - 新易盛股价创401.1元新高后收于358元,大跌7.8%,市值3559.5亿元,市盈率60.18倍,成交额344.1亿元 [3] - 中际旭创股价创419.6元新高后收于384元,下跌5.44%,市值4266.7亿元,市盈率62.67倍,成交额310.63亿元 [5] - 天孚通信股价最高224.1元,收于199.18元,大跌10.34%,市值1548.5亿元,市盈率97.47倍,成交额147.12亿元 [5] - 寒武纪顶住利空传闻逆势上涨2.18%,收于1480元,市值6191.6亿元,市盈率554.7倍 [5] 市场趋势与流动性分析 - 尽管市场出现调整,但成交量接近3万亿元显示流动性充裕,具备牛市特征 [2][3] - 深指和创指仍位于5日线上方,整体趋势尚未走坏 [2] - 连板股方面,出现8家二板、2家三板、1家四板和1家八板(天普股份),但连板梯队较差,赚钱效应为0.38,炸板率达48% [3] - 急涨急跌行情可能为投资者提供做T或换股机会 [3][6]
华为、阿里研发“竞赛”,国产替代迎机遇
IPO日报· 2025-09-02 08:33
阿里巴巴业绩与研发投入 - 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达三年新高[1] - 过去四个季度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3] - 正开发新AI芯片用于更广泛推理任务 目前处于测试阶段[3] 华为财务表现与研发战略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净利润371.95亿元同比下跌32%[3] - 研发投入969.50亿元同比增长9.04% 占收入比重22.7%创历史新高[4] - 研发人员占比54.1%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5万亿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83亿元同比增长24.15%[4] - 每增加1元研发投入预计3-5年内带来2.3元新增收入[4] 科技行业国产替代趋势 - 美国将英特尔半导体(大连)/三星中国半导体/SK海力士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名单[5] - 寒武纪半年报显示已实现盈利[5] - 芯片/操作系统/云计算/数据库等产业链环节国产化需求迫切[6] 资本市场反应 - 数据港因阿里业绩超预期出现涨停[1] - 旋极信息/新华都/山子高科/荣联科技等相关概念股集体涨停[3]
曾虚假记载被ST!多次商誉爆雷!这家公司又要并购……
IPO日报· 2025-09-01 19:24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库珀新能源20%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获得不少于31%表决权 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标的公司不低于51%表决权并实现控股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具体收购方案和比例待进一步论证协商 [1] 收购标的业务与财务表现 - 标的公司库珀新能源为新三板上市公司 成立于2011年 注册资本7000万元 主营风电塔筒内部设备和风电建设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3] - 股权结构显示于春生持有94.29%股权 天津永诚和天津君悦分别持有3.14%和2.57%股权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亿元 4.05亿元 3.9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0.18亿元 0.41亿元 0.5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 同比减少16.92% 净利润1497.41万元 同比增加22.85% [5] - 标的公司业绩增长整体较稳定 [6] 收购方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智能制造 信息化系统集成 信息化数据中心及供应链业务 金融专用及智能办公设备业务收入占总营收近四成 [3]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9亿元 15.93亿元 5.77亿元 3.52亿元 1.83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 0.29亿元 -3.15亿元 -2.80亿元 -2.94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93.88万元 同比下降32.99% 归母净利润-3545.98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略有收窄 [9] - 公司收入自2021年起持续下滑 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10] 公司历史与并购记录 - 公司2014年1月登陆创业板 上市当年即出现业绩下滑 [11] - 上市后持续进行并购 包括收购上海棠棣 东方兴华 汇金天源 德兰尼特 汇金科技等多家公司 [11] - 部分并购标的业绩未达预期 导致计提商誉减值 例如2017年因上海棠棣亏损5678.21万元而整体计提商誉减值2.4亿元 [12] - 2024年因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不达预期 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截至2024年末合并报表商誉账面净值仍达4134.85万元 [12][13] - 公司历史上存在财务造假行为 2021年年报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 导致2024年5月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 2025年5月撤销警示 [10] 交易动机与预期影响 - 本次收购为跨界收购 公司主营业务与标的公司风电装备业务无直接关联 [3][4] - 公司表示交易完成后预计将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水平 增强经营抗风险能力和整体资产质量 [6] - 公司维持通过外延并购提振业绩的发展策略 [14]
出身富士康!这家果链公司要上市了!
IPO日报· 2025-09-01 17:21
核心观点 - 过去一周6家公司启动IPO辅导备案 其中多家为终止后更换券商重启上市进程 涵盖汽车电子测试 医疗设备 盐化 电子连接件 智能健身器材等多个领域 [1] 沃镭智能 - 公司启动IPO辅导 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控股股东郭斌直接及间接控制32.79%股份 [4][5] - 公司系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汽车电子 智能驾驶 线控底盘与功率半导体领域 提供测试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5] - 曾于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终止挂牌 2023年7月曾启动IPO后终止 今年3月完成超亿元融资 由同创伟业和江夏科投联合领投 [6][7][8] 飞依诺 - 公司完成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控股股东舟山晨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2.36% 实际控制人奚水持股16.89% [10] - 公司专注于数字化彩超设备生产 产品包括推车式彩超 便携式彩超等 核心技术涵盖波束形成 信号处理等技术 产品应用于超600家三级医院 [10] - 曾于2022年12月申请科创板上市 2023年6月终止 当时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11] 平美盐化 - 公司启动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平安证券 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直接持股72.5047% [13][14] - 公司成立于2007年 注册资本约2.59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饲料添加剂生产 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等 [15] - 平煤神马集团旗下已有4家上市公司 另有6家专精特新企业挂牌新三板 超硬材料公司已启动香港上市程序 [15][16] 亚士德 - 公司办理辅导备案登记 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辅导券商为国信证券 控股股东深圳冠奇投资持股38.3501% [18][19]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 医疗电子仪器及智能穿戴设备 并涉及电子材料 光学薄膜材料等领域 产品应用于手机 电脑等电子产品 [19] - 前身为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D次事业群ADS事业处 已进入苹果 富士康 戴森 比亚迪 特斯拉等知名制造服务商供应链体系 [19] 铭基高科 - 公司启动IPO进程 与招商证券签署辅导协议 控股股东王彩晓直接持股67.22% 公司注册资本7812.5万元 [21] - 公司致力于精密连接组件研发 生产 销售 产品应用于计算机 消费电子 新能源等领域 在广东 江西 湖南 贵州建有生产基地 并在越南布局海外生产基地 [21][22] - 2023年营业收入11.48亿元 2024年增长至14.75亿元 扣非净利润2023年3626.74万元 2024年5141.63万元 客户涵盖宁德时代 华为 联想 大疆等 [22] - 曾于2023年5月申请创业板上市 拟募集4.01亿元 2024年5月因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22] 金史密斯 - 公司报送辅导备案申请材料 辅导机构为中泰证券 主要从事折叠智能健身器材设计 研发 生产与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走步机 跑步机 划船机三大系列 [24] - 产品以折叠结构加智能物联为特色 获德国红点 iF设计奖等国际工业设计大奖 2023年中国居家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其中智能健身设备市场规模278亿元 同比增长41.5% [2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51亿元 归母净利润4799.54万元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8亿元 同比增长24.14% 净利润2604万元 同比增长0.7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