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IPO日报· 2025-06-27 17:23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突然终止 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 - 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标的公司100%股份整体估值预计18亿元 [3]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 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 业绩承诺安排发生重大变化 [5]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撤回 2019-2021年营收从1.13亿元增长至3.1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3% 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12亿元增至0.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15% [5]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真空(12.61%)、罗永春(6.57%)等 前四大股东合计持股53.04% [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 新三板挂牌审查曾就此事项问询 公司回应称涉事主体为厦门映日 与标的公司无关 [7] 呈和科技经营表现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 2021年科创板上市 [8]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 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 保持稳定增长 [9]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 归母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 [9]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 [9] 收购协同效应 - 公司认为与映日科技存在良好协同效应 但重组终止不会对现有业务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4][9]
特斯联、群核科技等AI公司IPO提速:谁将成今年港股最大标的?
IPO日报· 2025-06-27 17:23
港股AI公司上市潮 - 2024年港股市场迎来AI公司密集上市潮 特斯联、云知声、群核科技等多家企业先后递表或通过聆讯 [4] - 自动驾驶赛道中希迪智驾、驭势科技计划赴港上市 AI机器人赛道云迹科技、乐动机器人、石头科技等头部企业集中递表 [4] - DeepSeek崛起带动中国科技公司价值重估 叠加港股18C政策红利形成IPO窗口期 [5] 市场表现与标杆案例 - 港股流动性改善推动科技股表现 地平线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越疆机器人股价从18.8港元涨至60港元 [5] - 特斯联2022-2024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8% 2024年营收18.43亿元领跑行业 [8][9] - 商汤科技、地平线等已上市AI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为10.8%-53.6% 特斯联增速显著高于同业 [9] 募资用途与国际化布局 - 群核科技募资重点投向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 旗下Coohom产品主攻海外市场 [6] - 特斯联产品覆盖全球160个城市800多个客户 募资将用于TacOS系统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 [6][7] - 滴普科技2024年营收2.43亿元 估值达68.5亿元人民币 云知声IPO前估值接近90亿元 [8] 行业竞争格局与估值分化 - 港股机构投资者更青睐头部企业 特斯联以216.2亿元估值领跑 极智嘉、群核科技估值超百亿 [8] - 中小型AI公司普遍估值在数十亿元 云迹科技投后估值40.8亿元 仙工智能估值32.7亿元 [7][8] - 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仅占少数 云迹科技2024年营收2.45亿元 滴普科技同期营收2.43亿元 [7][8] 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 特斯联研发团队包含3位IEEE Fellow 研发人员占比52.2%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40.7% [9] - 行业特性决定前期高研发投入 特斯联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9亿元 [9] - AI技术规模化后边际成本降低 后期盈利潜力突出 [10][11]
欲重大资产重组!再增巨额商誉!梦网科技商誉还会炸雷吗?
IPO日报· 2025-06-27 17:23
交易概述 - 梦网科技拟以12.8亿元收购碧橙数字100%股份,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 [1] - 同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3亿元 [1] - 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2] 标的公司情况 - 碧橙数字成立于2010年,是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提供全链路电商服务和全域零售服务 [4] - 2021年12月曾申请创业板IPO,2022年8月终止审核 [5]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12.81亿元和13.63亿元,净利润9685.5万元和7418.44万元 [5]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0.9亿元、1.08亿元和1.25亿元 [6] 估值与商誉 - 碧橙数字100%股权评估值13.12亿元,评估增值率164.91% [9] - 2023年6月估值6.4亿元,2024年1月增至9.6亿元,半年增幅50% [11][12] - 交易预计新增商誉8.15亿元 [12] 收购方财务状况 - 梦网科技2021-2024年营收31.75亿元至52.34亿元,净利润连续亏损 [14]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0.42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4.49% [14] - 历史收购形成25.43亿元商誉,2023年末账面商誉已清零 [16][17] 战略协同 - 梦网科技主营云通信服务,碧橙数字主营电子商务服务 [7] - 收购旨在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优化业务结构 [7]
小米智造青睐,这家机器人公司却遭创始人清仓
IPO日报· 2025-06-26 19:52
公司概况 - 斯坦德机器人是一家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赋能多种工业场景中的智慧工厂,由王淮卿及天使投资人罗鸿在2016年6月创立 [3] - 公司创始团队均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包括王永锟(CEO)、李洪祥(CTO)和王金鹏(COO)等核心成员 [4][5] - 公司于2024年6月23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冲刺港股"工业具身智能第一股",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股权结构与融资历程 - 创始股东王淮卿、罗鸿等已清仓所持股份,不再为公司股东 [9] - 公司完成多轮融资,投后估值从2016年的200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21亿元,期间估值波动较大(如2023年C轮估值13.5亿元低于2021年Pre-C轮的21亿元) [8][9] - 当前主要股东包括小米智造(8.4%)、博华资本(7.26%)和梁溪投资(14.29%)等知名机构 [9] 业务与技术 - 公司提供一站式机器人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机器人技术平台、工业智能机器人产品系列及智能协同系统RoboVerse [11] - 2025年推出首款轮式具身机器人DARWIN,配备多模态感知及VLA等先进AI算法 [11] - 按2024年销量计算,公司是全球第五大工业智能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在3C行业位居第二、汽车行业位居第二、半导体行业位居第五 [1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96亿元、1.62亿元和2.5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1.3% [12]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28亿元、1亿元和4514.4万元,亏损规模持续收窄 [1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2.9%提升至2024年的38.8%,两年增长近26个百分点 [12] 研发与市场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5552.5万元、5609.8万元和3661.1万元,2024年同比大降34.74% [13]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的57.7%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14.6% [13] - 已服务超过400家客户,关键客户留存率超60%,包括小米汽车、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业 [12]
这家公司“改头换面”之际,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IPO日报· 2025-06-26 19:51
公司动态 - 阳煤化工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往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原控股股东华阳集团因2021年占用公司资金同样被立案 [1][3] - 公司公告称涉案资金已全部归还 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3] - 公司拟更名山西潞安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变更为"璐化科技" 新控股股东潞安化工公司计划增持0.09%股份 [1][4] 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由华阳集团变更为潞安化工公司 后者通过增资扩股获得24.19%股权 实际控制人仍为山西省国资委 [4] - 股权变更历时四年 2021年4月启动重组 2024年9月披露收购报告书 年底完成过户 [4] - 潞安化工公司为山西省四大省属能源集团之一 业务覆盖化工、煤炭、新材料等六大领域 [5] 经营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170.36亿元→136.21亿元→108.95亿元 同比降幅分别为9.08%、20.05%、20.01% [8] - 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20.47亿元(-13.66亿元、-6.81亿元) 2024年通过成本优化使亏损收窄 [8][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23.40亿元(同比-15.11%)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273.54%) 亏损扩大 [9] 行业挑战 - 化工行业景气度低迷 尿素、聚氯乙烯等主要产品价格下行 2024年尿素出厂价同比下跌14.6% [8][9] - 行业产能过剩 2024年底尿素产能达6919万吨(同比+196万吨) 市场竞争加剧 [9] - 子公司平原化工关停及原材料价格波动进一步拖累业绩 [9] 战略转型 - 市场预期潞安化工入主将加速公司产业转型 新控股股东肩负山西省能源科技转型重任 [5][6] - 公司名称变更或反映业务重心转向科技驱动型化工企业 [1]
连续三年亏损,实控人又要变,股价涨停!
IPO日报· 2025-06-26 19:17
公司股权变更 - 中达安拟向厦门建熙发行不超过4204.02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66亿元,发行价格为8.70元/股 [1] - 发行完成后厦门建熙将持有公司23.08%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立 [1][4] - 发行前控股股东历控帝森合计控制19.13%表决权,发行后降至14.72%表决权 [4] 市场反应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复牌涨停,收盘价为13.24元/股 [2] 新控股股东背景 - 新实控人王立控制的北京和达信立控股集团专注于新能源和医药产业 [5] - 集团以"科技赋能绿色产业"为战略方向,将助力中达安在数字化和新能源产业链的业务拓展 [5]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6] - 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1.05% [7] - 资金将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市场份额、优化业务布局 [6] 公司业务概况 - 专注于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询与技术服 [9] - 拥有工程监理综合资质、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甲级资质等多项权威资质 [9] 历史资本运作 - 2022年12月历控帝森斥资2.3亿受让公司10.29%股权,取得控制权 [10] - 2023年拟以8216.69万元收购同信同和100%股权,评估增值率达443.36% [11] - 2024年拟以1071元收购帝森新能源51%股权,并连带履行5100万元出资义务 [12] 财务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在5.47-7.05亿元间波动 [13]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0.07亿元、-0.48亿元 [13]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 [13] 商誉风险 - 2024年末商誉账面价值1.26亿元,占资产总额9.18% [14]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951.72万元 [14] - 未来若经营不及预期可能进一步减值 [14]
刘永好撤离倒计时!漳州国资欲接盘!
IPO日报· 2025-06-25 23:24
控制权变更 - 飞马国际间接控股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与漳州高新区高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签订《投资意向协议》,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1] - 若交易完成,刘永好将交出掌握三年半的飞马国际控制权,接盘方为漳州市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 [1] - 交易方案包括新增鼎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所持上市公司5.32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占20%)转让给投资方,或新希望投资集团及宝晶利将持有的新增鼎全部股权转让给投资方 [10] 业绩承诺补偿 - 刘永好旗下公司需在2024年7月25日前支付飞马国际4.37亿元业绩承诺补偿款 [3] - 新增鼎承诺2022至2024年度飞马国际归母净利润总额不低于5.7亿元,但实际累计净利润仅1.33亿元,与承诺目标相差4.37亿元 [4][6] 公司经营状况 - 飞马国际2020年因债务危机被裁定破产重整,2019年营收从410亿元断崖式跌至3.14亿元,负债率高达86.75% [5] - 刘永好入主时新增鼎合计向公司提供了5000万元的偿债资金和2亿元的偿债借款 [5]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负债率高达63.67%,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32亿元 [10] - 新增鼎公司2021-2022年参保人数分别为2人和7人,2023-2024年参保人数均为0 [10] 市场反应 - 漳州国资接盘消息公布后,飞马国际股价开盘涨停至2.67元/股,单日市值增加6.35亿元 [11] - 自刘永好入主以来,飞马国际股价总体呈下行态势,截至交易公告日当天收盘价仅为2.43元 [8] 未来发展 - 国资入主可能带来资源协同效应,飞马国际目前主营供应链管理服务和环保新能源业务,与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结合空间 [10] - 漳州高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其下属国企接盘后可能在产业资源导入、融资渠道拓展等方面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11]
把PPTV卖给了苏宁!这个牛人又创业,如今要IPO!
IPO日报· 2025-06-25 23:24
公司概况 - 派欧云由PPTV创始人姚欣与王闻宇于2018年联合创立,主营边缘云及AI云计算服务,采用分布式云计算模式聚合全球计算资源 [3] - 公司于2024年6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工银国际、申万宏源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获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版淡马锡")投资 [1][10] 业务模式 - 核心业务分为边缘云计算服务(整合第三方异构资源)和AI云计算服务(GPU云服务、模型API等),应用场景覆盖AI应用、数字人、3D建模等 [3] - 2024年收入结构:边缘节点服务占70%(3.91亿元)、边缘CDN占28.1%(1.57亿元)、AI云计算服务占1.9%(1039万元) [5] 市场地位与规模 - 算力网络覆盖全球1200+县市,含4000+计算节点,2024年中国独立边缘云计算服务商收入排名第一 [4] - AI云计算服务全球注册开发者超12万,日均token消耗量达1419亿次,居中国独立供应商前两名 [4] - 行业前景:2024年全球边缘云计算市场1851亿元,中国132亿元(预计2029年达370亿元);全球AI云计算市场315亿元(预计2029年4277亿元,CAGR 68.5%)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长率39.7%,分别为2.86亿元、3.58亿元、5.58亿元 [5] - 同期年内亏损持续扩大:8496.7万元、1.89亿元、2.94亿元,累计亏损5.68亿元,研发投入及服务网络扩张为主要原因 [5] 创始人背景 - 姚欣(持股50.61%)为PPTV创始人,曾将PPTV出售给苏宁,后任蓝驰创投合伙人;王闻宇(持股11.41%)曾任PPTV首席架构师,联合创立极豆车联网 [7][8][9] - 团队技术背景深厚:姚欣曾获全国计算机竞赛一等奖,王闻宇专注智能汽车技术研发 [8][9] 融资与IPO计划 - 完成5轮融资,B轮投后估值4.69亿美元(约33.62亿元),投资方包括蓝驰创投、沸点资本等 [9][10] - IPO募资拟用于技术升级、市场扩张(含海外)、营运资金等 [10]
首次重大资产重组!建龙微纳要收购一家IPO失败公司……
IPO日报· 2025-06-25 23:23
收购交易概述 - 建龙微纳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汉兴能源不少于51%的股份,交易完成后汉兴能源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1] - 这是建龙微纳上市以来首次重大资产重组[1] - 标的公司汉兴能源曾于2023年6月向创业板递交IPO申请,但在2024年9月撤回[4] 标的公司汉兴能源情况 - 汉兴能源是一家专业从事氢能产业相关技术的综合服务供应商,业务涵盖上游制氢、中游运输、储氢、加氢站等[3]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89亿元和4.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08.74万元、6765.22万元和7674.30万元[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2021-2023年分别为-1871.72万元、998.09万元、6422.22万元[7] - 资产负债率较高,2021-2023年末分别为56.81%、57.46%、55.04%[7] - 此前IPO募资方案中补流资金占比达87.82%,远超证监会规定的30%上限[5][6] 收购方建龙微纳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气体分离、医用氧气、能源化工等领域的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9]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2亿元、8.78亿元、8.54亿元、9.72亿元、7.79亿元[10]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2.75亿元、1.98亿元、1.53亿元、0.75亿元,已连续3年下滑[10]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8亿元同比下降7.39%,归母净利润2541.18万元同比下降19.68%[10] - 资产负债率从2020年末的17.57%增长至2024年末的39.08%[12] 交易战略意义 - 通过本次战略整合,建龙微纳有望建立从材料研发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闭环能力[9] - 推动公司从材料制造商向技术服务商转型升级[9] - 双方属产业链上下游,可实现产品技术、市场资源、组织能力的双向协同[9]
华为前员工联手创业,93%收入来自比亚迪!
IPO日报· 2025-06-25 23:23
公司概况 - 承泰科技成立于2016年,由两位华为前员工陈承文和周珂联合创立,专注于毫米波雷达技术 [4] - 公司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3.5亿元,最新估值达13.2亿元 [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为1586.5万元,流动负债净额4.17亿元,负债净额3.26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765.1万元、1.57亿元和3.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45.7% [9]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7917.4万元、9659.8万元和2176.8万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98亿元 [9] - 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28.7%、31%和34% [10] - 毫米波雷达产品销量从22.1万台增至187.51万台,但平均售价从249元/台降至184元/台 [9] 业务情况 - 2024年按出货量计,公司是中国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9.3%)和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4.5%) [8] - 产品包括第5代4D雷达、第5.5代4D高解析度雷达等7款主要型号,应用于L0至L2+级智驾需求 [8] - 毫米波雷达产品收入占比从95.4%提升至99.3% [9] 客户结构 - 2024年收入3.26亿元中,93.6%来自最大客户比亚迪 [12][13] - 2022-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1.9%、91.3%和93.6% [12] - 已与20多家汽车客户接洽,包括多家中国领先OEM和欧洲汽车品牌 [12] 行业前景 - 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48亿元增至2029年501亿元,CAGR15.1% [8] -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82亿元增至2029年216亿元,CAGR21.5% [8] 上市计划 - 计划港股上市,募资用途包括新技术研发、设备升级、营销渠道建设、并购投资及偿还贷款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