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锂电
搜索文档
储能爆单!中汽新能已斩获超13GWh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行业整体趋势 - 全球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 国内储能电芯企业订单激增 供需反转速度超出市场预期[3] - 2025年至今储能行业已公布签订超90项储能电池及系统订单 合计规模超270GWh[3] - 工厂进入满产状态 100Ah产品出现缺货 形成"一芯难求"局面[3] 主要企业动态 -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远景储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中汽新能等电池企业均处于订单饱和阶段 正快速交付[3] - 浦项国际、一汽进出口公司与中汽新能签署2GWh储能项目合同 计划2026年拓展合作内容[3] 中汽新能企业背景 - 2025年7月由青岛力神改名而来 是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的重点项目[3] - 由中国一汽、中国兵器装备、东风汽车与中国诚通携手打造[3][7] - 业务涵盖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个场景[5] 中汽新能技术实力 - 2025年上半年完成首阶段赋能改革 自主研发的一汽红旗PB85、PB62定制化电芯产品通过量产认证[5] - 产品形态包括方形、软包、圆柱 技术路线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钠离子、半固态、全固态电池等[11] - 构建280Ah至600+Ah储能电芯产品矩阵 新推出392Ah、435Ah、580Ah、600+Ah电芯[11] - 率先提出五重安全设计理念 从电芯、电气安全、热安全、消防安全和系统级安全防护等维度构筑安全屏障[13] 中汽新能产品创新 - 发布"家族系列"6+、7+、8+创新大电芯及储能集装箱系统[12] - 6+系列基于392Ah电芯打造6.25MWh集装箱系统 单位面积装机量达424kWh/㎡ 能效>95%[12] - 7+系列435Ah电芯配套7.01MWh集装箱系统 能量密度提升28% 支持不同倍率场景应用[12] - 8+系列580Ah电芯搭载8.3MWh集装箱 实现2000V高电压平台突破 系统效率提升至96% 初始投资成本降20% 土地占用率降40%[12] 中汽新能市场拓展 - 已与万邦能源、威腾电气、中车株洲所、华润电力、南网储能等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 - 储能业务累计交付超5GWh 海外订单增长83%[7] - 与印度IndiGrid签署5GWh合作备忘录[7] - 2025年获得印度电网1GWh订单[8] - 2月与欧洲某大型能源集团签订2GWh订单[8] - 4月与五家行业领先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总订单量超3GWh[8] - 已斩获超13GWh订单总量[4][8] - 中标中国电建500MW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8] 中汽新能产能布局 - 总部、研发中心、高端制造基地布局天津[13] - 现有总规划产能97.5GWh 目前已建成32GWh[13] - 涵盖天津、青岛、滁州、无锡四个基地[13] - 滁州基地一期投产10GWh储能电池产能[13]
宁德时代三亚成立新公司!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公司动态 - 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三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由宁德时代旗下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海口)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实际控制人为曾毓群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 集中式快速充电站 电池销售等业务 [2] - 公司与常州合作推进六大产业生态 向零碳生态构建者转型 [2] - 公司官宣推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产品 [2] 行业活动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4]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定于11月8日在广州举办 [4]
2025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 [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 乌克兰 澳洲 南非 尼日利亚 巴西等市场增长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麦田能源 德业股份 沃太能源 首航新能 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群体大和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激增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和应急需求 [4]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 德兰明海 华宝新能 安克创新 大疆 Goal Zero 马贝罗 公牛 纽曼和绿联 [5] - 小米 华为 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 固态 钠电 全极耳等新技术持续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 [5] - 新国标强制实施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议程聚焦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 [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 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欧美市场趋势及出海策略 [8] - 分析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 大圆柱电池应用 固态电池应用及出海认证壁垒 [8] - 专设储能电池安全技术专场 讨论大电芯技术路线 热失控防控 低温电池及国际安全标准 [8] 参会规模与企业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储能 便携式储能 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全产业链 包括华为 比亚迪 亿纬锂能 鹏辉能源 贝特瑞 恩捷股份等头部厂商 [13]
赣锋南昌锂电池项目迎新进展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项目建设进展 - 赣锋锂电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倒班楼提前2个月封顶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突破[2] - 倒班楼为六层建筑 总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 内设360间宿舍 可满足1065名工作人员住宿需求[3] - 当前现场常驻施工人员约750人 核心生产车间M2厂房计划12月封顶 春节后进入装饰装修阶段[3] 项目投资与产能规划 - 项目总投资40.7亿元 各项单位工程完成度已达50% 计划2026年7月具备投产条件[3] - 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产能 以及日产40万支消费类锂电池生产能力[3] - 预计新增产值60亿元 提供就业岗位2500个 打造国内领先的锂电池研发制造基地[3] 施工管理 - 项目部通过倒排工期和挂图作战方式优化施工方案 实现倒班楼提前封顶[3] - 春节后施工人员将增至1000人左右 形成饱和作业态势[3]
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贵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项目布局与产能建设 - 贵州开阳新建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工程 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 占地12.96万平方米 由贵州磷化与中核钛白合资公司建设[2] - 中核钛白2021年曾规划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但于今年6月终止该募投项目 此前定增募资52.88亿元中25.24亿元原计划用于此项目[3] - 公司当前磷酸铁产能为10万吨/年 钛白粉产能近55万吨/年 磷矿石50万吨/年 黄磷12万吨/年[5]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同比增长19.66% 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 毛利率13.2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4] - 钛白粉销售收入占总收入80.17% 新能源材料营收占比3.40% 但新能源类收入同比增长3029.26%[4][6][7] - 分产品中黄磷收入同比增长83% 磷矿石收入同比下降42.76% 国外收入占比37.99%[6] 战略转型与行业动态 - 中核钛白依托副产品硫酸亚铁作为原料生产磷酸铁 计划向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转型[2][3] - 锂电行业面临产能扩张周期延长 资源成本下移 需求增速受限等挑战 磷酸铁锂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3] - 此次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被视为公司再度重押锂电材料的信号 若顺利推进可能进一步打开市场[3][7]
2025起点固态电池行业年会暨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350Wh/kg提升至2030年500Wh/kg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进步速度[1] - 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 较原计划2027年提前 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如电解质电导率大于10mS/cm和界面稳定性提升[2] - 中日企业均聚焦硫化物路线 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 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显示产业化竞争白热化[3]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 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验证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效应[4]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 缓解当前99.9%纯度产品高达200万元/吨的价格压力 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5] - 高安全性特性如针刺测试不起火使其适用于航空和军工等特殊领域 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5]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和注液等环节 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6]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匹配性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 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7] - 宁德时代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建设反映头部企业布局决心 但需要材料和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7] - 2025-2030年是硫化物电池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关键阶段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45%[8]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已达10⁻²S/cm量级 接近液态电解液水平 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如La和Ce可进一步提升至5×10⁻²S/cm[10] - 通过表面包覆Li₂O-B₂O₃玻璃相或构建核壳结构 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小于1小时提升至大于72小时 大幅降低生产环境控制成本[10]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 纯度达99.9%以上 宁德时代已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 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10] 界面稳定性与规模化制造挑战 - 采用原子层沉积在NCM811表面构建2nm厚Li₃PO₄缓冲层 可将界面阻抗从大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 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11]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干法成膜技术通过聚四氟乙烯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 孔隙率控制在15-20% 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11] - 采用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结合激光焊接技术 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解决硫化物电池对水氧敏感的产业化痛点[12] 热管理及安全性能提升路径 - Li₃N热响应隔膜在120℃触发放热反应 原位生成高离子导热Li-N化合物 可将热蔓延速率从大于10℃/s抑制至小于1℃/s[13] - 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设计轴向热导率达120W/(m·K) 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14] - 集成多参数传感如阻抗温度和形变的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 已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15] 活动亮点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涵盖材料体系工艺路径和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16]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邀请全产业链共同见证[16] - 发布《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攻关清单》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界面阻抗控制和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三大攻坚方向[16] 议程框架设计 - 主论坛开幕与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发布会 聚焦全球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图发布和产业联盟成立[17] - 专场一讨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和趋势分析 包括固固界面失效机制和量产时间表[17] - 专场二聚焦硫化物电解质技术 涵盖成套设备及工艺和低成本硫化锂制备工艺如金属热反应法[17] - 专场三探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工艺及智能制造 包括关键工艺及智能装备和前段干法电极设备[17] - 举办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及晚宴 颁发产业化先锋奖和材料技术创新奖等九大奖项[17] 拟邀参展参会企业 - 展商类型覆盖固态电池电芯和全固态电池 包括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 以及固态电池材料和设备[18] - 固态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卫蓝太蓝鹏辉能源赣锋锂业珠海冠宇等[19] - 固态电池材料企业包括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湖南裕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多氟多东阳光研一等[19] - 固态电池及电解质设备企业包括茹天科技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逸飞激光超业精密等[19]
龙头官宣!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来了
起点锂电· 2025-09-04 18:08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技术领先是获得市场话语权和产品溢价的关键因素 与当前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磷酸铁锂市场高度适配[3] - 德方纳米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 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 极片压实密度达2.75g/cm³以上 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 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4] - 公司独创"自热蒸发液相合成法"生产纳米磷酸铁锂 具备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 总产能达到26.5万吨/年[4] 产品布局与产能建设 - 磷酸锰铁锂产能达11万吨/年 是目前已建成规模最大的磷酸锰铁锂产能 第一代产品已实现批量装车 第二代更高性能产品验证进展顺利[5] - 补锂增强剂已获独家定点的项目逐渐增加 在快充、长寿命储能、半固态电池等领域已逐步开始实现订单交付[6] - 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为主要业绩来源 上半年营收占比达到94%以上 产量12.53万吨同比增长8.51% 销量12.24万吨同比增长15.78% 产能利用率达83.73%[7] 财务表现与市场排名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8.82亿元同比下降10.58% 归母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24.24% 扣非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19.80% 亏损同比大幅缩窄[6] - 2025上半年中国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出货量位居行业前三[7][8] - 预计下半年市场旺季到来 叠加四、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赋能 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7] 行业技术发展 -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技术实现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 传统产线无缝兼容 通过构建三维凝胶网络结构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至临界安全阈值 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10] - 技术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等四大核心优势[11][12]
2025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26号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9-04 18:08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 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生态共建[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 同比增长19% 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 美国 乌克兰 澳洲 南非 尼日利亚 巴西等市场增长较快[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 较2024年增长547%[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 比亚迪 艾罗能源 派能科技 麦田能源 德业股份 沃太能源 首航新能 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出货1100万台 同比增长90%[4] - 美国为最大市场 因户外运动群体大和房车文化盛行 乌克兰因俄乌冲突导致应急用电需求激增[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预计达2800万台 较2024年增长156%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户外经济渗透率提升和应急需求[4]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正浩创新 德兰明海 华宝新能 安克创新 大疆 Goal Zero 马贝罗 公牛 纽曼和绿联[5] - 小米 华为 传音等数码品牌进入领域 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 固态 钠电 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 但电池安全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5] - 新国标将对便携式移动电源及电池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5] 论坛议程 - 发布2025中国户储及便携式储能行业白皮书及细分排行榜[8] - 探讨户用储能多级安全防护体系 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欧美市场趋势及出海策略[8] - 分析便携式储能系统安全 大圆柱电池应用 固态电池应用及出海认证壁垒[8] - 专题讨论储能电池安全技术 包括热失控防控 低温电池技术及国际安全标准[8] - 涵盖钠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趋势等30+核心议题[10] 参会规模与企业 - 线下汇聚600+核心企业决策者 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10][11] - 拟邀企业覆盖户储储能 便携式储能 锂电池及配套材料设备全产业链[13]
宁德时代与常州合作六大产业生态 向“零碳生态构建者”转型!
起点锂电· 2025-09-04 18:08
公司产能扩张与战略转型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为89.86%,处于行业高位水平 [2] - 公司计划继续扩建产能,超级在建工程总投资预算首次突破400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1.40% [12] - 与常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协议,推动从"电池供应商"向"零碳生态构建者"转型,涵盖微电网、换电、低空经济等六个新生态领域 [2] 常州溧阳生产基地建设 - 在溧阳累计投资300亿元,动力电池设计产能达160GWh,形成千亿级先进制造基地 [8] - 江苏时代LY7项目于2025年8月投产,LY8项目计划2026年3月底完工,总投资均超百亿元 [2][7] - 溧阳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为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3座灯塔工厂之一 [7] - 合资公司时代上汽二期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规划产能12GWh [7] 产能与出货量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345GWh,在建产能235GWh,产量310GWh [12] - 动力电池出货超215GWh,麒麟电池与神行电池占比30%-40% [12] - 储能电池出货55-60GWh,同比增长30%,公开储能订单达48GWh [12] - 溧阳基地2025年上半年全口径产量60.5GWh,同比增长53% [10] 产业链集群效应 - 溧阳动力电池产业链本地化比例从30%提升至近100%,集聚超100家上下游企业 [10] - 拥有各细分领域TOP3龙头企业20余家,产业链完整度和产值规模位居全国县域第一 [10] - 2024年溧阳动力电池产量超100GWh,出货量占全国14.4% [10] 全球产能布局 - 匈牙利工厂一期模组线2025年投产,电芯预计下半年量产;二期已完成审批 [14] - 西班牙合资工厂规划年产能50GWh,预计2027年投产 [14] - 印尼配套储能本地化生产,西爪哇合资工厂一期产能6.9GWh [14] - 预计2025年底公司总产能将接近1000GWh,成为全球首个TWh级别电池企业 [15]
价值百亿!7.2GWh美国储能大单落地!
起点锂电· 2025-09-04 18:08
韩系电池企业市场动态 - SK On与美国Flatiron Energy Development签署协议 在2026年至2030年期间提供7.2GWh先进储能系统 交易价值约2万亿韩元(约14.3亿美元或102.6亿元人民币)[2] - SK On计划将美国佐治亚州工厂部分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转换为储能系统生产线 以实现2026年下半年开启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量产[2] - SK On在2023年推出首款LFP电池原型 2024年推出冬季专业电池 2025年推出长寿命LFP电池[2] 供应链与技术布局 - SK On与韩国电池材料制造商L&F就北美市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签署谅解备忘录 初期将实现6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并计划在2026年底将2.7g/cm³磷酸铁锂材料投入量产[3] - 韩系电池企业得益于早期在欧美市场布局 电池技术追赶进入新阶段[3] 北美市场竞争力变化 - 关税等因素降低中国电池竞争力 美国储能系统集成商转向韩系电池企业以降低成本并维持盈利能力[4] - 2024年1-5月中国对美储能订单量同比下降82%[4] - 即使与中国企业多有合作的特斯拉 在2024年7月将价值43亿美元储能合同交给LG新能源[4] 中国企业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正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区建厂以渗入美国市场 但面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挑战[4] - 行业需探索新合作模式并构建技术竞争壁垒以保持竞争优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