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芯闻

搜索文档
韩国半导体人才严重短缺,地位岌岌可危
半导体芯闻· 2025-07-07 17:49
韩国半导体教育现状 - 首尔半导体高中(原辉经工业高中)学生人数从2500人锐减至80人,计划转型为半导体高中,明年招收64名新生 [1] - 学校面临资金短缺,政府预算无法覆盖人员成本和设备采购,二手半导体设备也难以负担 [1] - 师资严重不足,时薪最高5万韩元(37美元)难以吸引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且教育部规定要求教师必须持有正式资格证书 [1] 韩国与台湾半导体人才培养对比 - 韩国仅有6所半导体高中,多数新建且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而台湾在人才数量和质量上领先 [2] - 台湾半导体研究院提供全天候先进设备(白天供研究人员使用,晚上供学生使用),台积电2022年向4所大学和精英高中捐赠40亿新台币(1.38亿美元) [2][3] - 台湾已有36所高中将半导体列为正式课程,每年培养约1万名专业人才(含研究生),远超韩国;台积电工程师数量(10万)是三星电子(1.5万)的6.7倍 [3] 韩国半导体行业挑战 - 审计报告预测到2031年韩国将面临5万名半导体工人缺口,但政府计划培训850名无晶圆厂设计专家的项目因资金短缺停滞 [3] - 政府对大学半导体研究的年资助仅1000亿韩元,首尔国立大学工学院330名教授中仅15人专攻半导体 [4] - 教育部审查显示43所院校中仅半数采用行业要求的课程,仅2所达到基本设备标准,资源配置因政治压力分散低效 [4] 行业专家批评 - 首尔国立大学教授黄哲成指出韩国科研资金受官僚和政客控制,预算被政治利益瓜分导致半导体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4]
玻璃基板材料,新突破
半导体芯闻· 2025-07-07 17:49
半导体玻璃基板市场动态 - 美国康宁公司开发出半导体基板专用玻璃材料"SG 3.3 Plus (+)",显著提高了热膨胀系数(CTE)和弹性模量,这些性能指标对半导体玻璃基板质量至关重要 [1] - 新产品比康宁现有产品更适合半导体玻璃基板应用,有望提升最终产品性能,目前正与国内外客户进行评估 [1] - 半导体玻璃基板比传统塑料材料(PCB)更薄更平坦,可实现微电路,被视为AI/HPC等高性能计算的下一代半导体基板 [2] 行业竞争格局 - 半导体玻璃基板市场主要供应商为德国肖特、美国康宁和日本旭硝子,此前肖特产品在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3] - 康宁新产品的推出改变了市场格局,多家玻璃加工公司正寻求与康宁合作 [3] - 三星、英特尔、台积电、AMD、博通等芯片巨头正在准备引入玻璃基板技术,但商业化仍面临技术挑战 [2] 技术挑战与突破 - 玻璃基板制造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或撕裂(seware)现象 [2] - 康宁在新产品开发中已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各种缺陷的玻璃性能 [3] - 热膨胀系数是决定玻璃与其他材料粘合效果的关键因素,弹性模量则影响玻璃受力变形程度 [1]
三星半导体,颓势不止
半导体芯闻· 2025-07-07 17:49
三星电子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分析 - 公司营业利润下降15%至5.5万亿韩元(37亿美元),为六个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1] - 半导体部门(DS部门)表现疲软是主要拖累因素,尤其AI芯片领域竞争力受挑战 [1] 半导体部门面临的挑战 - 12层HBM3E芯片未获NVIDIA认证,而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已锁定订单 [2] - 2025年AI服务器预计占全球HBM需求30%,公司可能错失关键市场机会 [2] - 美国出口限制影响33%的中国HBM收入来源 [2] - 晶圆代工部门失去谷歌订单,转向台积电 [3] 其他业务风险 - 智能手机、电视和显示器业务面临美国拟加征25%关税的威胁 [3] - 物流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利润率 [3] 潜在转机与战略布局 - 计划2025年底量产第六代10nm 1c DRAM,瞄准HBM4和DDR5市场 [5] - 高通考虑采用公司2nm工艺代工,可能稳定亏损并提升AI芯片信誉 [5] - Galaxy Z Fold7/Z Flip7配备AI功能,有望提振智能手机销量 [6] 市场估值与关键问题 - 公司股价年内上涨19%,但落后韩国综合股价指数27%的涨幅 [7] - 市场关注点:NVIDIA HBM3E订单进展、1c DRAM量产及2nm代工合作能否抵消贸易风险 [7]
英伟达,直逼4万亿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英伟达市值表现 - 英伟达市值周四达到3.92万亿美元,一度有望成为历史上最有价值的公司[1] - 股价早盘上涨2.4%至160.98美元,使市值超过苹果2024年12月26日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纪录[1] - 最新股价上涨1.5%至159.60美元,市值达3.89万亿美元[1] - 过去四年市值增长近八倍,从2021年的5000亿美元增至近4万亿美元[4] - 目前市值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总和,也超过英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和[4] 行业地位与竞争格局 - 英伟达是高端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先企业[1] - 微软、亚马逊、Meta、Alphabet和特斯拉等科技巨头争相建立AI数据中心,刺激对英伟达处理器的巨大需求[3] - 微软、Meta、亚马逊和Alphabet预计未来几个财年将投入约3500亿美元资本支出,高于本财年的3100亿美元[6] - 这些公司贡献了英伟达40%以上的营收[6] - 英伟达占标准普尔500指数的7%,与微软、苹果、亚马逊和Alphabet共占该指数的28%[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最新芯片在训练最大AI模型方面取得进展,刺激产品需求[3] - Blackwell GPU系列推出和下一代Rubin架构预览激发投资者对产品领先地位的兴奋[7] - 每个GB300 NVL72机架可提供1.1 ExaFLOPS的密集FP4推理和0.36 ExaFLOPS的FP8训练性能,比GB200 NVL高出50%[11] - CUDA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生态系统已成为行业标准,为英伟达带来战略优势[15]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截至2025年4月的第一季度营收为441亿美元,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69%[7] - 预计第二季度销售额将达到4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7] - 预期市盈率约为36倍,高于AMD等同行的22倍,但低于自身80倍的峰值[8] - 分析师预计市值今年夏天将达到4万亿美元,未来18个月内可能达到5万亿美元[16] 市场影响与行业趋势 - 英伟达市值增长凸显华尔街对生成式AI技术普及的巨大押注[4] - 科技股下半年预计表现强劲,未来三年企业和政府在AI技术和用例方面的支出将达到2万亿美元[16] - 半导体行业向AI相关发展,英伟达取代英特尔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的地位[17]
报名中 | 聚焦接口与安全IP,这场技术研讨会不容错过!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 - 数据传输速度和安全性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关键挑战,人工智能、联网车辆、5G和物联网的爆发式增长推动了对高性能计算和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激增 [1] - 内存带宽与数据处理安全性的瓶颈日益凸显,接口IP和安全IP技术成为行业突破的核心驱动力,直接影响芯片效能、兼容性及抗攻击能力 [1] Rambus公司技术优势 - Rambus是高速接口技术领域的先驱,其DDR内存接口、HBM3/4和PCIe 5/6等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数据中心、边缘计算等场景的性能上限 [1] - 公司拥有丰富的安全IP解决方案,包括信任根技术、安全协议引擎、内联密码引擎、后量子密码算法加速器核等,构建了强大的产品组合 [1] 技术研讨会核心内容 - 会议将重点讨论用于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应用的最新接口和安全IP解决方案,包括量子安全加密、HBM4、GDDR7、PCIe 6.1/7.0、CXL3.1、MIPI等技术 [6] - 专家将详述这些技术如何帮助客户加快片上系统芯片(SoC)设备开发,降低风险并通过差异化实现更强价值主张 [6] - 下午会议聚焦汽车安全解决方案,涵盖智慧联网汽车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最新趋势和挑战,包括生态系统合作、安全性和功能安全规定等 [7] 会议日程亮点 - 上午议程包括选择合适内存用于AI训练和推理、PCIe和CXL作为AI时代关键互连技术、以太网IP前沿布局、MIPI CSI-2先进传感器技术助力自动驾驶等主题 [9] - 下午议程涉及芯片与零部件安全测试、GB44495及OEM网络安全规范、R155合规性方法、FUSA处理器驱动汽车革命、车规级芯片网络安全评估体系等议题 [11] - 会议将展示Rambus与M31、晶心科技、Brightsight、ETAS、DPLSLab、CoMIRA、Riscure等合作伙伴的技术创新 [2][6][7]
电源芯片,迎来革命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AI算力需求推动数据中心电力架构升级 - 随着AI算力需求暴增,数据中心电力架构正迎来十年最大升级,英伟达领军的800V高压直流(HVDC)技术预计2027年全面导入兆瓦级AI机柜[1] - 800V直流电技术可使相同尺寸导线传输功率增加85%,相较于传统架构,英伟达800V HVDC需多一道800V直流电降压至54V直流电的程序[1] - 该架构需使用高规格耐高压PMIC,但在个别Compute Tray中仍沿用原先中低压PMIC即可[1] 第三代半导体代工版图重组 - 台积电宣布两年内逐步退出氮化镓(GaN)市场,其大客户纳微半导体急寻新来源[1] - GaN应用于数据中心仍有安全性疑虑,因GaN on Si制程中两种材料晶体结构及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遇高压易被击穿[2] - 不直接使用GaN衬底因主流仅发展到6吋且成本高,70%原材料如铝土矿或闪锌矿产能掌握在中国大陆业者手中[2] 台系供应链竞争格局变化 - 未来Compute Tray中Power IC需求将提升,如记忆体电压必须由54伏转到12伏,目前海外业者如英飞凌、MPS占据主要市场[2] - 台厂致新、茂达持续抢攻,从一般型伺服器入局,有望抢占相关商机[2] - 台积电进行产能最佳化,将老厂人力调往先进封装支援,在部分成熟、特殊制程节点进行取舍,使力积电等晶圆代工业者有机可乘[2] 台系PMIC厂商发展机会 - 海外PMIC大厂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组合,使台系供应链有机会打入Tier 1客户[3] - 尽管短期未见明显业绩挹注,但依循正确产业方向投入研发将有机会大放异彩[3]
突发,台积电工厂延期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台积电全球投资布局调整 - 台积电推迟在日本建设第二家工厂,部分原因是为应对特朗普政府潜在关税而优先向美国扩张资金投入 [1] - 日本第二工厂原计划2024年初开工,因当地车流量问题已出现延迟,目前开工时间无法准确预测 [2] - 日本政府此前承诺为台积电200亿美元投资计划提供超80亿美元支持,延迟对日本经济构成打击 [1][2] 美国战略投资加速 - 台积电2024年3月宣布未来几年将在美国追加至少1000亿美元投资,此前已承诺650亿美元 [3] - 亚利桑那州第三工厂已奠基,该厂是台积电海外唯一为苹果、英伟达、AMD生产尖端芯片的基地 [3] - 美国两届政府持续推动半导体本土化,台积电投资与特朗普关税调查及拜登产业政策相呼应 [3][4] 全球产能扩张动态 - 日本首座工厂2023年秋季投产,服务丰田等客户 [2] - 欧洲首厂2024年底在德国开建,目标2027年底投产 [3] - 公司以严格资本支出管理著称,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1] 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关税政策促使科技公司将AI服务器等产能从墨西哥、台湾转移至美国 [1] - 日本汽车和钢铁受25%关税冲击,与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2] - 半导体被美日欧台视为战略产业,均通过资金支持争夺台积电产能 [1][3]
解码AI、EDA、RISC-V等“芯”风向,ICDIA 2025 高峰论坛嘉宾前瞻全揭秘!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大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生态展(ICDIA 2025)将于7月11-12日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1] - 预计吸引500+芯片设计企业、200+整机与终端应用企业、150+AI与系统方案商参展 [2] - 大会将全方位展示中国IC应用创新成果,包含高峰论坛、嘉宾演讲等环节 [2] 上午场核心演讲内容 AI芯片设计 - 清华大学尹首一教授将探讨AI时代芯片设计的STCO(系统工艺协同优化)挑战,提出通过整合系统架构、芯片设计、制造工艺及封装技术实现性能、功耗、面积与成本(PPAC)的全局最优平衡 [8][9] - 安谋科技CEO陈锋将分享Arm技术生态如何赋能AI时代,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累计出货量已突破3,100亿颗,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IoT、智能汽车及数据中心 [13][14] EDA与仿真技术 - 巨霖科技创始人孙家鑫将介绍"通用芯片-封装-系统签核仿真方案",提供覆盖全设计流程的一站式、高精度、高效率仿真验证平台 [18][19] - 华大九天副总经理郭继旺将探讨垂直大模型智能系统如何破解国产EDA困局,介绍AI EDA发展趋势及公司相关技术 [36][37] 异构计算与RISC-V -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将分析AI驱动下的异质-异构集成算力革命,通过将不同工艺节点、不同功能、不同材料的芯片集成到同一封装内形成高性能系统 [41][42] - 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理事长戴伟民将分享2025 RISC-V中国峰会与开放处理器生态的创新发展 [32] 下午场核心演讲内容 行业应用与生态 -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徐鸿将探讨智能家电发展赋能本土芯片产业机遇,中国家电产量占全球50-80%,AI大模型引入为本土芯片带来新契机 [46][47] - 海光信息生态技术总监展恩果将分享"强芯铸基 海纳百川 芯融未来"主题,强调处理器芯片生态应聚焦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开放产业集群 [58][60] 先进封装与EDA - 珠海硅芯科技创始人赵毅将介绍2.5D/3D先进封装EDA平台,自主研发的3Sheng Integration Platform解决后端全流程设计、仿真与验证协同创新问题 [56][57] - 赛迪顾问杨俊刚将分析国内外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指出生成式AI推动高性能半导体需求,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区域 [92][93] 市场分析与展望 - OMDIA高级顾问宋卓将提供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全景分析,涵盖全球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市场季度回顾与展望,并聚焦手机、PC、汽车等终端应用 [98][99]
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访问东方理工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产学研合作 - 中芯国际董事长刘训峰一行访问东方理工,与校领导班子及豪威集团董事长虞仁荣共同探讨产学研融合新路径 [1] - 东方理工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无人技术等六大前沿领域,致力于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3] - 中芯国际期待与东方理工实现"强强联合",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双向赋能 [5] 校企合作愿景 - 豪威集团董事长虞仁荣期望通过东方理工平台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壁垒 [7] - 双方计划在联合研发、人才定制培养等方面探索高效务实的新路径 [7] - 东方理工被定位为开放平台,将与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 [7] 战略定位 - 东方理工获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发展速度被来访企业称为"东方理工速度" [3][7] - 学校创办使命与中芯国际"服务国家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企业内核高度契合 [3] - 合作双方均强调要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自立自强贡献关键力量 [5][7]
美光面临激烈竞争
半导体芯闻· 2025-07-04 18:00
美光科技投资计划 - 公司宣布在美国追加投资300亿美元,总投资达2000亿美元 [1] - 投资包括在爱达荷州建设第二座内存工厂、扩建弗吉尼亚州工厂、将HBM先进封装工厂迁至美国 [1] - 其中500亿美元将用于美国研发,并推进纽约大型工厂建设计划 [1] - 投资完成后计划将40% DRAM产品转移至美国生产 [1] 生产布局调整 - 目前几乎所有DRAM产品都在海外生产 [1] - 约60% DRAM芯片产自台湾 [2] - 纽约州克莱工厂面临DRAM制造成本竞争力挑战 [2] - 可能需要寻找其他生产基地以实现未来成本竞争力 [2] 行业竞争态势 - 公司正追赶HBM领域领先的SK海力士 [2] - SK海力士考虑将部分HBM先进封装工厂迁至美国 [2] - 三星电子在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建设新厂可能加剧存储设备竞争 [2] - DRAM产品价格是参与细分市场的关键指标 [2] 政策与资金支持 - 投资将享受先进制造业投资抵免政策 [3] - 已获得高达64亿美元《芯片法案》拨款 [3] - 特朗普政府可能寻求更多《芯片法案》资金 [3] - 美国可能对进口DRAM征收25%或更高关税 [3] 战略意义 - 投资将加强美国技术领先地位 [3] - 预计创造数以万计就业机会 [3] - 确保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国内供应 [3] - NVIDIA首席执行官表示投资对AI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4] 行业趋势 - 2025年投资模式受《芯片与科学法案》和政府压力驱动 [2] - 地缘政治问题不确定性是投资回报主要隐患 [2] - 公司需做出理性商业决策以实现投资回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