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冲研投
icon
搜索文档
研客专栏 | 石油、棉花、铜等27种大宗商品55年的价格波动周期
对冲研投· 2025-05-29 20:16
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研究 核心观点 - 1970-2024年55年间27种大宗商品价格平均每4年出现一次周期变化,衰退期52个月长于繁荣期38个月,三分之二时间处于同步周期[1][29] - 新冠疫情后周期显著缩短:繁荣期从38个月降至24个月,衰退期从54个月减半至23个月,峰峰/谷谷周期从90个月压缩至45个月[16] - 能源转型、地缘冲突和气候因素成为2002年后价格波动新驱动力,取代此前技术革新和市场自由化的稳定作用[15][41] 历史周期特征 - **1970-1985年**:供应冲击主导,能源市场波动剧烈,繁荣期31个月/衰退期更长,振幅达94%[8] - **1986-2001年**:技术革新推动稳定,繁荣期47个月/衰退期56个月,生物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12] - **2002-2024年**:需求冲击为主,中国工业化拉动全球需求,繁荣期35个月/衰退期46个月,金融危机等事件加剧波动[13][14] 代表性商品案例 - **原油**:7次低谷与全球经济衰退相关,2020年4月低谷后因俄乌冲突2022年6月达峰值[25] - **铜**:6次低谷受经济周期影响,2021年5月峰值由清洁能源需求推动,当前受中国地产疲软压制[26] - **小麦**:5次波谷与供应过剩相关,2008年和2022年价格飙升均由地缘冲突和干旱引发[27] - **咖啡**:6次低谷中1977年巴西霜冻致价格涨3倍,2021年霜冻再现推动周期上行[28] 跨品类差异 - **贵金属**:周期最长且多变,避险属性使其繁荣期延长(如黄金在通胀期上涨)[33] - **能源/化肥**:波动最剧烈,欧佩克决策和天然气成本分别主导价格振幅[34] - **农产品**:组内同步性最低(0.63),受局部天气和病害影响显著[36] 同步性机制 - 工业品(基础金属/能源)组内同步性达0.65-0.75,因共同需求驱动和成本关联[35] - 金融化加强联动:全品类平均成对一致性比率0.64,铜/橡胶等工业品达0.7[35][36] 疫情后新趋势 - 价格波动不对称:繁荣期振幅113%高于历史均值89%,衰退期跌幅79%较历史94%更温和[17] - 多重冲击叠加:货币紧缩、中国增长放缓、俄乌冲突共同导致周期频率翻倍[18][42] - 结构性转变:关键矿物(锂/镍)需求激增,极端天气和贸易碎片化持续扰动供应[19][20]
研客专栏 | 纯苯期货上市专题报告
对冲研投· 2025-05-28 20:49
纯苯定义与质量标准 - 纯苯化学式为C6H6,是芳香烃,常温下为易燃易挥发无色液体,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2] - 纯苯分为石油苯和焦化苯,石油苯采用GB/T 3405-2025标准,焦化苯采用GB/T 2283-2019标准[5] - 石油苯-545为大连商品交易所纯苯期货交割标准品,结晶点>5.45°C,纯度≥99.90%,甲苯含量<0.05%[6] - 焦化苯优等品纯度≥99.93%,一等品≥99.9%,合格品≥99.6%,结晶点分别要求≥5.45°C、≥5.45°C、≥5.2°C[7] 纯苯分类与生产工艺 - 石油苯源自石油炼制,纯度高质量优,占产量80%;焦化苯源自煤焦化,价格低但杂质多,占20%[8][9] - 石油苯生产工艺包括催化重整、乙烯裂解、甲苯歧化,焦化苯通过煤焦油抽提生产[11][12] - 纯苯下游应用中苯乙烯占比47%,己内酰胺17%,苯酚13%,苯胺11%,己二酸7%[13] 纯苯储存与运输规范 - 存储需在5-25℃氮封环境,避免结晶,仓库需阴凉通风并配备消防设备[16][17] - 运输车辆需耐压防腐,避开人口密集区,运输量需严格控制[22][24][26] - 存储容器需定期检查,管理人员需专业培训[18][20] 全球纯苯供需格局 - 2024年全球产能8331万吨,同比增3.2%,东北亚占47%,中石化以8.2%产能居全球首位[29] - 中国2024年产能2573万吨(+6.9%),进口依赖度15%,韩国占进口量60%[32][40][41] - 全球消费6520万吨,东北亚占60%,中国消费超2500万吨,苯乙烯用苯占比40%[45][50][51] 中国纯苯产能动态 - 2025年计划新增产能162.5万吨,2026年增100.8万吨,增速显著放缓[36] - 主要新增产能企业包括北方华锦(65万吨)、中海壳牌(30万吨)、石家庄炼化(40万吨)[38] - 华东地区消费占比60%,华南消费增速最快,五大下游占需求95%[53]
研客专栏 | 氧化铝与电解铝市场展望:不确定性加大与应对之策
对冲研投· 2025-05-28 20:49
康波周期宏观展望 - 第五轮康波周期(信息技术)繁荣期为1991-2009年[3][4],衰退期为2009-2019年[3][4],萧条期始于2019年并将持续至2029年[3][4][5] - 衰退与萧条转换点出现在2019年[3][4],新冠疫情及地缘政治加速全球经济向萧条期转换[5] - 周金涛认为衰退始于2004年[4],而鲁政委与陈滴高认为衰退始于2009年[4][6],但萧条时点均指向2019年[4][6] 美元贬值与有色资产价格联动 - 2017年美元指数从103贬值至88[8],同期沪铝价格从10600元/吨上涨至15300元/吨[14] - 2025年美元指数从110贬值至103[12][15],沪铝价格自1月起持续上涨[13][15] - 历史案例显示1971年美元贬值10%推动铜价从1150美元/吨涨至1310美元/吨[14] 中美经济政策对大宗商品影响 - 2017-2018年中美经济政策共振期间伦铜涨幅达31.5%[18],伦铝涨幅达35.1%[18]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伦铜下跌18.5%[18],伦铝下跌18.7%[18],沪铝从14400元/吨下滑至13400元/吨[20] - 2025年美国预计GDP增速2.0%[21],中国一季度GDP增速5.3%[21],但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商品价格承压[22] 电解铝供需与库存动态 - 2025年1-3月电解铝产量1106.6万吨[40],同比增长3.2%[40],全年产量增速预计2%[40] - 进口铝锭预计下滑40万吨[40],国内供应总增速约1%[40] - 社会库存处于历史低位[38][40],5月8日库存62万吨[40],若持续去库可能降至50万吨[41] 氧化铝成本与供应博弈 - 几内亚铝土矿长协价跌至70-75美元/吨[52][53],山西地区完全成本降至2900-2960元/吨[52] - 3月铝土矿进口1647万吨[48],环比增14.2%[48],一季度累计进口4707万吨[48],同比增29.9%[48] - 氧化铝运行产能从9355万吨降至868万吨[48],现货价格反弹至3100元/吨将触发复产[58] 新品种与交易工具 -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代码AD)[57],合约单位10吨/手[57],交割品为ADC12[59] - 4月25日ADC12现货均价20600元/吨[59],合约价值约20.6万元/手[59] - 工具表涵盖跨品种套利、期权交易及宏观晴雨表等辅助功能[63]
从基本面来盘一盘橡胶大跌
对冲研投· 2025-05-28 20:49
供需格局 - 国内外天然橡胶供应持续增加:1-4月中国产量累计同比+26.15% 泰国+4.39% 越南+2.10% 海外产区逐渐进入旺产季 原料上量预期偏强 [4][10] - 进口放量显著:1-4月中国进口量累计同比+24.50% 老挝、缅甸、柬埔寨零关税政策推动标胶、烟片胶进口大增 [10] - 需求端疲软:5月22日半钢胎开工率73.74%(同比-6.35%) 全钢胎开工率62.09%(同比-4.11%) 轮胎企业成品库存高企 去库不畅 [15][23] - 出口承压:4月全钢胎出口环比-5.43%(同比+10.11%) 半钢胎出口环比-10.39%(同比-0.94%) 美国对东南亚关税政策压制贸易 [23] 价格走势 - 年初至5月28日价格大幅下跌:RU期货跌幅21.59% NR跌幅16.62% [2] - RU-NR价差收窄:NR近月合约坚挺 远月预期偏弱 BACK结构加深 月差走阔 [2] - 原料价格短期支撑:国内降雨干扰导致原料上量推迟 加工厂抢收推升价格 但旺产季来临后支撑或转弱 [4] 后市关注点 - 供应端变量:国内外产区天气扰动持续性 6月后海外旺产季上量节奏 [4][5] - 需求端变量:政策刺激对内需增速影响 替换胎季节性需求改善空间 [5][15] - 宏观风险:NR仓单异动加剧短期波动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可能放大市场震荡 [2][25] 操作策略 - 短期建议谨慎观望 5月28日大跌后或企稳整理 [1][25] - 中长期逢高试空 供需宽松格局下胶价或延续震荡走弱 [1][25]
新品种专题 | 铸造铝合金品种手册(上市版)
对冲研投· 2025-05-27 18:32
铸造铝合金产业介绍 - 铝合金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材料,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可显著提高性能,分为原生铝合金和再生铝合金[5] - 再生铸造铝合金产业链上游为废铝回收企业,中游为再生铝生产企业,下游60-70%用于汽车领域[6] - ADC12是再生铸造铝合金核心牌号,占原铝产量10%左右,具备强度高、耐压性好等物理性能[5][7] - 再生铝单吨碳排放量只有电解铝的2%,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是绿色转型重要方向[13] 中国废铝供应情况 - 2024年废铝供应总量超1200万吨,其中国内旧料占比67%,进口178.5万吨为2018年以来最高[21][30] - 废铝进口来源分散,前五位泰国、马来西亚、日本、英国、美国占比分别为17%、12%、11%、11%、7%[33] - 废铝回收以华东地区为主,产业聚集区包括河南长葛、广东南海等地,回收体系尚不完善[25][26] 铸造铝合金供需现状 - 2024年再生铝产量1055万吨,再生铸造铝合金占比超60%,ADC12产量约460万吨[37][38] - 行业集中度低,前五企业产能占比约30%,平均产能规模8.9万吨,江苏、广东、浙江企业数量最多[41][43] - 汽车行业是核心需求领域,电动车用铝量达230千克以上,铸造铝合金在车用铝中占比超60%[56][58] - 2024年铝合金进口121.2万吨,主要来自马来西亚(43%)和泰国(14.2%)[51][53] 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 - 上海期货交易所将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标的为ADC12,合约单位为10吨/手,最小变动价位5元/吨[80][82] - 交割品为383Y.3或AD12.1,每锭重量6KG±1KG,标准仓单30吨,溢短不超过±3%[82][87] - 交割手续费暂免收取,仓储租金1元/吨/天,汽车出入库费用18元/吨[89][90] - 合约涨跌停板幅度为±3%,最低交易保证金5%,限仓制度分阶段调整[96][97]
调研报告 | 广西油脂油料市场调研
对冲研投· 2025-05-27 18:32
广西油脂油料市场总结 油脂市场情况 - 短期6、7月份油脂供应充足 豆油因大豆到港量增加 预计6、7月压榨量达220-230万吨/月 呈现累库态势 [4] - 菜籽因后续买船不足 库存将持续去化 棕榈油因海外价格下行 6月买船或超30万吨 但国内消费仅维持刚需 也将累库 [4] - 菜油库存处于高位 国内库存达107万吨(第三方数据)或79万吨(钢联数据) 终端需求疲软 出现催提现象 餐饮消费下滑明显 [5] - 豆油提货情况良好 存在排队现象 棕榈油在食品加工行业消费韧性较强 若豆棕价差平水 可能出现消费回归 [5] - 6、7月油脂基本面缺乏矛盾 豆油关注美国生物柴油政策 棕榈油关注马来产量及出口关税 菜油因买船减少有挺价支撑但高库存限制涨幅 [6] 油料市场情况 - 进口菜籽供应偏紧 油厂采购谨慎 主要来自加拿大 暂未启动其他国家采购 国内颗粒粕库存充裕 3季度菜粕供应宽松 [9] - 8-10月菜粕进入水产旺季 或驱动库存消化 当前油厂库存偏低 但因未来供应趋紧 油厂有挺价情绪 [9] - 巴西大豆陆续到港 但因通关限制 油厂开机低位 豆粕建库缓慢 预计7月压力显现 下游饲料企业库存低位支撑基差 [10] - 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4.268亿吨(+1%) 期末库存1.243亿吨(+120万吨) 库存消费比宽松 但结构性矛盾显现 [11] - 美豆种植面积预计8350万英亩(-3.6%) 期末库存降至2.95亿蒲式耳 库销比6.68% 压榨量预计增2.9%至24.9亿蒲式耳 [11] - 中国对美豆依赖度下降 进口占比由2022/23年度的60%降至51% 二季度大豆到港量预计突破3000万吨 供应转向宽松 [11] 调研纪要 贸易商A - 年贸易量菜粕50万吨 豆粕40万吨 玉米40万吨 下游提货积极 饲料厂保持安全库存 菜粕消费收缩 豆粕添加比例增加 [15] - 菜粕库存较高 6-8月压力大 豆粕10-1月报价01+100~160 9-1价差或有正套机会 7-9月合同销售较好但供应增量压制基差 [16][17] - 菜粕全国刚需月10万吨 华东颗粒粕库存70万吨 7月油厂消化后转用颗粒粕 8月底前菜粕供应充足 [18] 数据公司A - 豆菜粕价差影响替代关系:>850元/吨猪料增菜粕 600-650元/吨禽料增菜粕 <350元/吨水产料增豆粕 [20] - 6-7月菜籽到港持续缩减 国企停买 民企少量船期 华东进口菜粕库存70万吨 3季度供应不紧张 旺季6-9月但消费受豆粕替代影响 [20] 贸易商B - 豆油贸易量由峰值1.6万吨/月降至8000吨/月 棕榈油仅几百吨 受通关问题影响 采购需提前1-3个月安排 [22] - 菜籽后续买船紧张 7月后无新增 或导致菜油供应偏紧 辐射区域受价差影响 川渝地区无法进货 [22] - 粕存储周期3-6个月 油2-3年 目前库存策略由8-10天降至3-5天 节假日备货不及往年 渠道库存偏低 [23] - 认为豆棕价差平水时会发生棕榈油替代豆油 因部分食品企业偏好棕榈油 [24] 油厂A - 日产能2000吨 可双线(豆/菜)压榨 菜籽买船至7月 四季度无新增进口 暂未采购加拿大以外菜籽 [26] - 菜油提货不如往年 餐饮用油占比大 处于累库阶段 报价09+50 菜粕近月基差有压力 远月不确定 [26][27] - 终端库存大 实际需求差 6月后需观察小包装油需求及储备情况 原料通关问题或导致供应偏紧 [27] 油厂B - 压榨产能6000吨/天 二期在建 广西开机正常 钦州偏低 油脂供应紧张 因前期到港及通关问题 [29] - 广西豆油基差高于山东(北海09+250 钦州防城港09+280) 豆粕基差仍有下行空间 现货销售比例高 [29] - 毛豆油到一级豆油加工成本约200元/吨 豆油需求稳定 棕榈油高价促使豆油替代 渠道库存不多 [30][31] - 预计6-9月豆油压榨月均220-230万吨 豆粕压力6月中下旬显现 美豆进口对中国供应节奏影响小 [33]
美元困境与大宗商品“滞胀”的再定价
对冲研投· 2025-05-27 18:32
商品市场抄底条件 - 商品定价关注边际力量,5月12日后新增多头驱动难觅,库存周期底部可能形成主动去库存卖压 [1] - 抄底安全边际的讨论集中在价格优先(如文华商品指数2019年3月156、2020年9月146)或时间优先(如2025年Q3末美国CPI压力) [1]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穆迪108年来首次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触发美债风险重新定价 [2] - 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长端30年期上行10BP,市场担忧美元信用及长期流动性 [4] 美国金融资产持有结构 - 欧元区持有美国金融资产占比最高(总持仓28.3%,债券36.6%),中国占比4%(债券6.9%) [6] "大漂亮法案"财政影响 - 法案核心包括减税、增加国防支出、削减社会福利、提高债务上限4万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增加联邦债务3.06万亿美元 [6][7] - 债务上限提高确保2026年前无违约风险,但美债供给激增叠加信用评级下调推高收益率 [7] 美债收益率与财政压力 - 2023财年美国财政赤字1.7万亿美元(占GDP6.3%),利率上升形成"赤字推高利率→加重付息负担→赤字扩大"恶性循环 [8] - 2024年联邦债务突破34万亿美元,7.6万亿美债未来12个月到期,再融资利率4.5%-5%将年增2500亿美元利息支出 [9] 美国经济"滞胀"与商品定价 - 通胀压力下央行难用扩张政策,市场定价需求萎缩,金融属性强的大宗商品(如有色)跌幅显著(历史CRB金属跌幅8%-10%) [13] - 商品下行压力加剧,仅供给恢复慢或需求刚性品种(如农产品)价格黏性强 [15] 原油与能化产品 - 原油反弹3%-4%后回吐升水,美国汽油消费旺季不旺,能化产品可能因成本坍塌进一步下探 [17] 农产品市场 - CBOT玉米和小麦因供应刚性及低估值上行态势延续 [20] - 美豆油受财政补贴制约,绝对价格抬升幅度有限,但相对牛油/UCO价差有驱动 [20] - 国内棕榈油基差从750-800元/吨降至500元/吨,季节性复产通道中空头占优 [20] 人民币汇率与资产配置 - 人民币定价主线:中美利差(当前4.5% vs 国内1%-2%)及美元贬值被动升值逻辑 [23] - 若美元贬值兑现,全球资金可能配置中国低估值资产,恒生指数或成风向标 [23]
研客专栏 | 建议收藏!新能源板块的成本曲线是什么样的?
对冲研投· 2025-05-26 20:48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工业硅是文章提到的第一个关键商品 [1] - 多晶硅是文章提到的第二个关键商品 [3] 期货交易工具和报告 - 《中国期货市场品种波动屋性》用于观察期货品种波动数据寻找交易机会 使用难度较易 [7] - 《中国宏观价值相对套利》用于宏观视角下观察套利对品种交易机会 使用难度进阶 需要实时行情数据 [7] - 《中国期货市场跨品种套利工具表》用于观察跨品种套利交易机会 使用难度进阶 需要实时行情数据 [7] - 《中国期货市场跨期价差套利工具表》用于观察单品种跨价差交易机会 使用难度进阶 需要实时行情数据 [7] - 《中国期货市场场内期权》用于观察期货期权品种交易机会 使用难度进阶 需要实时行情数据 [7] - 全球宏观资产晴雨气候表报告用于梳理全球宏观周度市场走势及异动变化 使用难度较易 [7] 交易管理工具 - 《交易计划及复盘》用于明确交易品种标的、入场依据、预计盈亏及手数测算 使用难度较易 [7] - 《交易仓位测算》根据ATR测算不同交易频率下的交易手数 使用难度较易 [7] - 《Portfolio&Trading management》适用于单一市场交易员管理投资组合风险 使用难度较易 需要实时行情数据 [7] - 《投资组合管理工具表》适用于多市场多资产交易员管理总、子资产账户收益及风险 使用难度高阶 需要实时行情数据 [7] 复盘工具 - TradingDay's Memo报告用于梳理每日市场走势及异动变化 使用难度较易 [7]
美债症结:“强卖”之下如何“强买”?
对冲研投· 2025-05-26 20:48
全球债市变局 - 日债和美债20年期债券出现"灾难性"拍卖,凸显全球债市供需错配问题,焦点集中在美债和美元体系 [1] - 日本债市作为预警信号,保险和银行降低久期,海外资金成为超长期国债主要净购买方(可能出于投机)[8] - 全球经贸重构下,非美资金本土化配置需求上升,加剧美债市场压力 [8] 美国财政政策与债务供给 - 美国众议院通过减税与支出法案,未来十年增加赤字3.1万亿美元(含利息),但关税收入可能部分抵消(10%税率下年收入约3300亿美元)[5] - 特朗普政策倾向显示美国无意主动降低赤字,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未来十年年均赤字仍达2万亿美元(2024财年1.8万亿美元)[5] - 全球再平衡预期被打破,美国财政扩张导致全球政府债务供给系统性上升 [4] 美债需求端结构性压力 - 美联储缩表持续净卖出美债,政策转向需危机事件触发 [13][14] - 美国商业银行受SLR规则限制,历史最大增持规模仅4380亿美元(2020年豁免期数据)[14] - 居民部门超额储蓄耗尽,企业现金流恶化,持有美债比例回落至全球化加速前水平 [14] - 外资持有比例稳中有降,贸易赤字扩大导致海外美元规模增加,但配置意愿受贸易谈判和债务可持续性影响 [16][17] 减税与关税情景分析 - **情景①**:减税通过+关税僵局→股债汇三杀,美债下跌压力最大 [22] - **情景②**:减税受阻+关税僵局→美债与美元同步贬值,美股承压 [22] - **情景③**:减税通过+关税进展→美债压力可控,美元与美股企稳回升 [22] - **情景④**:减税受阻+关税进展→美债上涨,美元震荡美股反弹(概率最低)[22] 日本与全球资金动向 - 日元跨境融资规模超2008年峰值,利率变动对全球流动性影响深远 [5] - 德国财政转向与日本增值税争议反映非美经济体财政扩张趋势 [4]
金属周报 | 不确定性加剧,贵金属反弹、铜地区间价差再次扩大
对冲研投· 2025-05-26 20:48
贵金属市场表现 - 上周COMEX黄金上涨4.75%,白银上涨3.73%;沪金2508合约上涨3.76%,沪银2508合约上涨2% [2] - 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强,因美债信用危机和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避险情绪回升推动贵金属反弹 [4][20] - COMEX黄金价格区间为3207-3367美元/盎司,白银为32.2-33.9美元/盎司;伦敦金现上涨5%,伦敦银现上涨3% [20][21] - SPDR黄金ETF持仓增加3.7吨至922吨,SLV白银ETF持仓增加303吨至14218吨 [40] 铜市场动态 - 上周COMEX铜价上涨5.96%,沪铜微跌0.45%;地区价差因关税担忧扩大 [2][3] - 铜精矿TC周指数为-43.70美元/干吨,较上周跌0.08美元/干吨;BHP截标价降至-45美元/干吨 [8] - 国内电解铜现货库存13.57万吨,周增0.80万吨;上海库存因进口铜流入增加 [13] - 精铜杆加工费回落超200元/吨,企业订单略有回升但生产活跃度降低 [16] 市场结构与持仓 - COMEX铜库存逼近20万吨,月差无显著策略;沪铜back结构收敛但borrow策略仍理想 [5][6] - CFTC持仓显示非商业空头占比维持低位,黄金非商业多头占比53%,空头占比16.5% [6][40] - 黄金VIX反弹,金银比、金铜比、金油比均上行;人民币汇率影响内外价差回升 [22][30] 宏观与产业因素 - 特朗普言论引发市场risk-off情绪,铜价先抑后扬,关税担忧主导价格波动 [1][3] - 国内降准降息等利多因素已被消化,市场对宏观走弱存担忧但短期难现大跌 [5][50] - 中长期黄金上行趋势未改,海外不确定性和美元信用逻辑支撑金价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