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见证历史!南向资金,疯狂买入!
证券时报· 2025-07-25 20:01
港股市场资本流入 - 南向资金2025年7个月净买入8200 28亿港元 超越2024全年8078 69亿港元纪录 创互联互通机制新高 [1][3] - 7月25日单日净买入201 83亿港元 年内32个交易日单日净流入超百亿港元 占比24 06% 其中9天超200亿港元 [3] - 2020-2024年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 25亿 4543 96亿 3862 81亿 3188 42亿和8078 69亿港元 2025年加速突破 [4]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恒生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年内涨幅达26 56% 27 08% 25 52% 全球涨幅居前 [3] - 港股估值洼地效应显著 2018年以来调整6年 部分业绩优良公司保持增长 吸引内地资金配置 [6] - 稀缺资产如腾讯 美团 阿里及新消费公司泡泡玛特 蜜雪冰城等丰富投资选择 [6] - 内地M2达330万亿元人民币 为GDP2 4倍 资产荒推动资金南下寻求稳定分红或成长性资产 [7] 资金定价权变化 - 2024年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总成交34 64% 较2021-2023年20-30%及2017-2020年10-20%显著提升 [9] - 外资持股占比从2020年75%降至2025年61% 南向资金在泛消费 红利板块持仓超50% 获增量边际定价权 [9][10] - AH股溢价指数降至130以下 低利率环境下保险等资金加大港股布局 科技企业低市盈率受青睐 [10] 行业与策略展望 - AI技术突破与新消费 创新药 银行板块强势推动恒指刷新年内新高 [11][12] - 当前港股估值修复后进一步扩张需依赖盈利增长 建议关注不受关税影响且受益AI的行业个股 [12] - 中金建议采用"新哑铃策略" 平衡稳定分红与成长回报 在合理位置布局长期正确板块 [13]
【25日资金路线图】电子板块净流入近54亿元居首 龙虎榜机构抢筹多股
证券时报· 2025-07-25 19:17
市场整体表现 - 7月25日A股主要指数涨跌分化:上证指数下跌0.33%至3593.66点,深证成指下跌0.22%至11168.14点,创业板指下跌0.23%至2340.06点,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2.07%,北证50指数上涨0.52% [1] - 两市合计成交额18158.0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83.79亿元 [1] 主力资金流向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09.84亿元,其中开盘净流出137.84亿元,尾盘净流出5.56亿元,超大单净卖出144.14亿元 [2][3] - 近五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出:7月21日至25日累计净流出额分别为136.41亿元、352.69亿元、408.34亿元、29.95亿元、309.84亿元 [3] - 分板块看:沪深300净流出72.97亿元,创业板净流出115.68亿元,科创板净流出16.1亿元 [4][5] 行业资金动向 - 电子行业以53.66亿元净流入居首,涨幅1.35%,寒武纪-U为资金主要流入标的 [6][7] -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45.09亿元(涨幅1.46%),传媒行业净流入11.29亿元(涨幅1.16%) [7] -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125.07亿元(跌幅0.56%),医药生物净流出96.82亿元(涨幅0.25%) [7] 个股资金动态 - 岩山科技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15亿元,位列个股榜首 [8] - 龙虎榜机构净买入前三:唯万密封(2848.17万元)、易明医药(2739.71万元)、中化岩土(2499.91万元) [10][11] - 机构净卖出显著个股:昂利康(3.03亿元)、华新水泥(1.77亿元)、博云新材(1.43亿元) [11] 机构评级 - 华泰证券给予高能环境"买入"评级,目标价8.35元较现价有27.48%上行空间 [12] - 中信建投推荐隧道股份(目标价9.18元,潜在涨幅35.2%),瑞银证券看好中国船舶(目标价44.3元,潜在涨幅26.1%) [12]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无序扩张!发改委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7-25 19:1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修订 核心观点 - 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强化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源头管理,重点管控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或年煤炭消费量50万吨及以上)项目[1][3] - 将碳排放评价和煤炭消费管理纳入审查体系,年煤炭消费量1000吨以上项目首次纳入审查范围[3][7]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直接审查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地方同步评估高碳排放项目对区域碳达峰目标的影响[3][7] - "十四五"期间通过节能审查年均减少不合理能耗1400万吨标准煤(折合减排CO₂近3000万吨)[5] 制度优化方向 审查机制升级 - 实施分级审查:国家级重点监管50万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量以上项目,地方根据区域目标评估高排放项目[3] - 动态权限调整:国家发改委可适时调整重大项目审查权限清单[7] - 全流程嵌入碳排放评价:覆盖节能报告编制、评审、验收及监管各环节[3] 煤炭消费管控 - 新增1000吨以上煤炭消费项目审查门槛,强化化石能源消费约束[3] - 明确未批先建等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建立闭环管理机制[10] 监管强化措施 - 定期调度地方审查实施情况,抽查重大项目执行效果[10] - 要求地方部门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制度落实[10] - 节能审查意见作为项目开工、验收及运营的强制性依据[10] 实施影响 - 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替代2023年版旧规[11] - 通过源头控制高耗能项目上马,推动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优化[11] - 动态管理机制提升对"两高"项目的精准管控能力[9]
俄失事客机“黑匣子”已找到,更多细节曝光→
证券时报· 2025-07-25 19:17
俄罗斯安-24客机失事事件 - 俄罗斯交通部在失事现场发现飞机"黑匣子"并将运往莫斯科解码[1][2] - 失事客机由俄罗斯安加拉航空公司执飞 机上共有43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包括一名中国公民[3] - 客机从哈巴罗夫斯克起飞经停布拉戈维申斯克飞往滕达市 在滕达机场首次降落失败 第二次尝试降落时失联[3] - 客机在距离滕达机场几公里处从雷达消失 未发出任何信号 坠毁地点位于距离滕达市15公里的山坡上 残骸散落范围较大[3] - 俄罗斯阿穆尔州州长表示坠机事件可能由飞机技术故障或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3]
泽连斯基:俄乌时隔多年首次探讨元首会晤条件
证券时报· 2025-07-25 19:17
俄乌元首会晤进展 - 乌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俄乌双方时隔多年首次开始探讨举行国家元首级会晤的条件 认为这是朝着解决问题的重要一步 [1] - 泽连斯基强调结束战争应从领导人对话开始 乌方一直公开提出这一议题 [1] - 第三轮俄乌直接谈判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 优先事项是为领导人会晤做准备 [1] 俄方表态与谈判细节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指出本轮谈判主要议题是关于解决两国冲突方案的备忘录草案 将讨论交换战俘和死亡人员遗体问题 [1] - 佩斯科夫明确俄乌高层会晤只有在双方达成备忘录后才有可能举行 [1] - 俄总统助理梅金斯基表示需充分讨论停火协议后才能举行领导人会晤 强调会晤是为协议画上句号而非讨论细节 [1] 其他相关信息 - 综合自央视新闻 证券时报平台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 - 转载与合作需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 [3]
楼市信号!今日,新纪录!
证券时报· 2025-07-25 19:17
上海土拍市场热度 - 上海2025年六批次土拍剩余3宗宅地总成交金额104.27亿元,其中徐汇衡复地块以12.25亿元成交,成交楼面价200257元/㎡创全国涉宅用地新高,溢价率22.38% [2][4] - 虹口区北外滩地块以64.719亿元成交,楼面价126577元/㎡,溢价率46.33%,为上海近年来最高溢价率 [2][4] - 浦东新区唐镇地块以27.297亿元成交,楼面价52360元/㎡,溢价率40% [2][5] 地块具体参数 - 徐汇衡复地块土地出让面积4705.49㎡,规划建筑面积6117.14㎡,容积率1.3,限高15米,起始楼面价163639元/㎡ [4] - 虹口区北外滩地块土地出让面积19441.07㎡,规划建筑面积51130.01㎡,容积率2.63,限高100米,起始楼面价86502元/㎡ [4] - 浦东新区唐镇地块土地出让面积22666.84㎡,规划建筑面积52133.73㎡,容积率2.3,限高60米,起始楼面价37400元/㎡ [5] 参拍企业情况 - 本场土拍吸引14家企业参拍,包括6家央企、6家国企、1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和1家民企 [5] - 浦东唐镇地块和虹口北外滩地块参拍企业均超5家,双双触发中止价 [5] 上海土拍整体表现 - 上海2025年六批次土拍8宗地总成交金额289.6亿元,7宗溢价成交,1宗底价成交 [2][8] - 7月24日出让的5宗地块总成交金额185.3亿元,其中闵行区宅地溢价率30%,静安区商住用地溢价率10.1%,普陀区多用途用地溢价率14.17% [7] - 中指研究院指出上海加快优质土地供应,多用途组合用地与高品质住房供给并重,土拍热度传导将支撑房地产市场稳定 [8]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证监会,最新部署!吴清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7-25 16:56
资本市场现状与政策部署 - 资本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 [5][6][7] -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宏观政策预期的确定性、中国资产估值修复的确定性为市场平稳健康运行提供基础 [2][9] - 证监会系统需把握市场要稳、监管要严、功能要强、队伍要过硬四个着力点,集聚稳的力量、壮大进的动能 [2][8][9] 市场改革与创新 - 推动科创板改革举措落地,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2][9] - 持续推进债券、期货产品和服务创新 [2][9] - 从资产端、资金端固本培元,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2][9] 监管与风险防控 - 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 [2][10] - 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 [3][10] - 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3][10] 长期资本与市场开放 - 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2][9]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促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2][9] - 稳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总体布局,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3][10] 监管队伍建设 - 全面加强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巩固中央巡视整改成效 [13][14] - 深化作风建设,完善"过紧日子"制度,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5] - 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公权力监督制约 [15][16]
任正非,最新动态!
证券时报· 2025-07-25 16:56
校企合作 -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带队访问华为深圳总部园区,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开展交流 [1] - 双方签署"科研技术合作协议",由上海交大副校长曾小勤与华为技术合作部部长付洁代表签署,丁奎岭与华为2012实验室总裁查钧见证 [3] - 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为自2009年开始多方面合作,2012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9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校园信息化网络等领域合作 [3] 合作历史与愿景 - 2020年7月29日任正非曾带队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回顾华为坚持研发的发展历程,介绍产学研结合举措 [4] - 华为重视与大学合作,希望助力教师深入研究,分享行业趋势和工业界需求,快速转化科研成果 [4] - 任正非希望大学像"灯塔"照亮产业,期待与交大深化合作培养人才,共同突破国家关键领域技术难题 [4]
重磅!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成立!
证券时报· 2025-07-25 16:42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投行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中央层面高频关注并不断出台顶层制度设计 [1] - 地方发展需求愈发迫切,行业迎来崭新发展机遇,对专业智库的期盼已久 [1] -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智库中心(创投智库)于7月25日正式设立,旨在破解发展难题、指引前行方向 [1] 全国创投协会联盟 - 联盟成立于2023年6月9日,由证券时报、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等牵头倡议,联合10个省(市)创投协会发起 [3] - 目前联盟成员已增加到30个,覆盖主要经济大省和金融强市,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3] - 联盟致力于促进成员间信息沟通、业务合作、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和行业自律 [3] 创投智库的定位与资源 - 智库依托联盟在资本、产业、政策等领域的强大资源整合优势 [3] - 成员包括头部创投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数据/法律/财会)、高校专家学者等,提供专业多元的智慧支持 [3] - 拟通过专题研讨、智库报告、行业指数、数据产品等形式提升服务能效 [3] 证券时报的行业角色 - 作为主流财经媒体,长期关注创投行业发展并发挥媒体优势 [4] - 链接5000多家上市公司,拟以并购库打通一二级市场信息壁垒,助力并购退出 [4] - 智库目标为行业提供前瞻性研究和决策建议,打造"思想引擎"与"决策参谋" [4] 智库专家阵容 - 专家名单涵盖政界、学界、业界领袖,如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原证监会巡视员刘健钧等 [5][7][8] - 其他核心成员包括深创投原副总裁蒋玉才、同创伟业董事长郑伟鹤、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等 [7][8] - 地域覆盖广泛,涉及广东、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地的创投协会及机构负责人 [7][8]
奇瑞汽车,紧急澄清!
证券时报· 2025-07-25 16:42
澄清。 7月25日,奇瑞汽车发布声明称,公司近日关注到网络上有外媒称"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将向JSW集团提供技 术和组件,以帮助在印度推出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奇瑞汽车表示之前已向有关媒体澄清事实,为 避免引起公众及投资者误读误传,公司再次做如下澄清:奇瑞汽车和JSW仅在零部件供应方面开展合作, 未涉及技术领域。 就在本月,奇瑞汽车曾发布关于近期奇瑞申报工信部新能源推广补助相关情况的说明。奇瑞汽车称,"违 规""偿还""不当申领""骗补""退回"等均为不实信息。 奇瑞汽车表示,此次2025年度申报,是将2016—2020年未完成申报的新能源车辆汇总申报,四部委审核 通过后才发放补贴,并非企业已经拿到补贴需要退还。公司提交的申报材料此前已通过省市两级第三方审 计机构严格审核并按要求附具了情况说明。在初审公示前,公司已如实上报了未收集到销售终端收款凭证 的车辆清单,没有欺瞒行为。最终工信部公示时,这批已说明了情况的车辆确因"销售终端收款凭证不符 合要求"被核减,这属于申报中的正常流程,没有违规行为。 综合自:奇瑞汽车微博 责编:李丹 校对: 祝甜婷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