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兰投研
icon
搜索文档
周一,开盘必读!
格兰投研· 2025-05-25 22:42
市场情绪与策略调整 - 周四情绪转冷,周五出现跳水行情,主要由于红利+小市值股票的"杠铃策略"拥挤度过高导致抱团溃散[2] - 微盘股指数历史回撤频率从一年一次增至一年多次,2022-2023年量化基金跑赢主观基金后波动加剧[3] - 2023年微盘股经历四次大回撤:2月单周跌21.69%、4月新国九条冲击跌12.11%、6月退市风暴跌10%、年底三周下挫20%[4]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A股上涨动能依赖四大因素:政策重塑信心、平准基金护盘、科技突破提估值、中美博弈东升西落[7] - 当前处于中美谈判真空期,市场担忧美国是否取消20%芬太尼关税及高关税持续性问题[8][10] - 出口韧性源于企业抢出口,消费依赖补贴,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8][9] 指数与技术面研判 - 指数呈现典型震荡格局:短期压制在3400点(获利回吐压力),下限由平准基金和货币宽松政策支撑[13] - 护盘力量显现:GJD指数未走低,社保重仓指数上涨,外资通过港股核心资产(如宁德时代)提振情绪[12] - 港股内资流入放缓,外资被动型资金大幅净流入[12] 潜在破局催化剂 - 中美关税谈判取得突破(取消20%芬太尼关税)[15] - 科技领域出现重大突破带动行业生产力提升[16] - 国内出台超预期地产/消费/社保/金融刺激政策[17] 行业配置主线 - 科技板块仍是明确主线,近期调整后性价比凸显[20] - 中期结构性行情需科技板块引领[21] - 红利+微盘股的杠铃策略已面临溃败,需重新布局[14]
超长深度拆解:川普的算盘、和美债的终极逻辑
格兰投研· 2025-05-25 00:11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加征50%关税 若产品在美国制造则免征 欧洲股市和欧元汇率应声跳水 [1][2] - 欧盟对美贸易逆差达2 5亿美元 美国认为军事协防节省欧洲军费却遭贸易占便宜 必须改变现状 [2] - 欧盟拒绝接受美式"10%底线协议" 认为基准关税是美国强加 谈判陷入僵局 [3] - 欧洲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 联军计划不现实 最终可能妥协接受高于10%的关税 [5] 消费电子产业链冲击 - 特朗普拟对"非美生产手机"征25%关税 苹果股价单日跌超3% 创近期最大跌幅 [1][6] - 苹果60%以上iPhone在中国代工 迁回美国将导致边际成本上升150% 毛利率从40%降至20%以下 [6] - 中国消费电子制造优势在于规模化熟练工人和产业集群 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7] - 苹果可能采取"妥协性转移"策略 将出口美国产能放在印度 同时加码美国芯片制造换取关税豁免 [8] 美债市场结构性风险 - 2025年6月美债到期规模达2 2万亿美元 但主要由短期国库券构成 展期压力可控 [9][10] - 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 2025财年利息支出近1万亿美元 占GDP3 4%创历史新高 [12] - 20年期美债拍卖遇冷 中标利率飙升至5 05% 反映需求减弱问题 [12] 美债主要买家行为变化 - 日本作为最大海外持有国(1 13万亿美元) 因日债抛售潮可能减持美债 3月仅增持49亿美元 [15][16] - 中国加速减持美债 3月持仓降至7654亿美元 单月减持189亿美元 主要抛售长期债券 [17] - 中东国家减少美债配置 沙特持仓较高峰减少数百亿美元 探索石油贸易非美元结算 [18] 全球资本配置新趋势 - 美国股债汇三杀现象频发 显示单一美元资产策略失效 需转向全球分散配置 [23] - 亚洲资产吸引力上升 宁德时代等港股核心资产被外资抢购 反映非美经济体优势 [24] - 美国债务压力可能促使其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为其他经济体创造博弈空间 [22][24]
微盘股崩了,何去何从?
格兰投研· 2025-05-23 21:32
昨夜,市场已然硝烟弥漫。 美股持续震荡,最后半小时急速跳水,由涨转跌。 这主要是因为川普的减税法案加剧了财政赤字。 川普为了通过这项法案,不仅威胁称不通过此案将是对共和党议程的最终背叛,并且 甚至亲自出面说服党内反对的议员。 然后经过连夜的辩论,在黎明时分,法案以 215:214 的票数结果惊险通过。下一步,该法案将提交到参议院审议。 川普称其 为"一个伟大美丽的法案" , 价值数万亿美元。 据悉,此法案的篇幅超过1000页,我帮大家梳理了下三点核心内容: 一是延长川普在第一任期内提出的减税条款; 二是对小费、汽车贷款等提供新的税收减免; 三是增加国防支出,并为打击移民提供更多资金。 川普说了,这项法案主要目的就是提振经济。 川普给出的逻辑很简单,给人民减税,大家手里有钱了就会去消费,给企业减税,企业就会扩产。 计划 在未来十年内,此法案能减税超过4万亿美元,并 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 川普的所有政策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十二个字:对外加税、对内减税、放松监管。 问题在于,现在对外加税的效果一般,而减税的另一面就是政府收入减少,这样赤字就会更加严重。 这次在减少开支方面也有新的动作,主要是在削减福利上: 法案 ...
中国股市:向死,而生。
格兰投研· 2025-05-22 22:36
很久没写随笔了,简单总结一下。 直接讲重点: 对于A股震荡向上的判断是不变的,目前市场上有三个最重要的判断点。 1、中美在日内瓦达成超预期的联合声明 ,市场对缓和贸易紧张局势有了新的期待,但是,目前达成的结果仍然不够是我们最理想的状态, 加上18年,综合税率仍然在50%以上。 港股相对好一点,得益于美元信用走弱带来的全球非美资产的估值体系重塑。(读不懂没关系,当我啥也没说) 港股的资金面上也可以分析一波: 外资 :目前以短线"追涨杀跌"为主,虽阶段性流入助推行情,但长期仍呈净流出格局。 但是从宁王上市以来,有外资开始买了,中东的钱买的最多。 内资 :今年2—3月大举加仓,公募一季报显示港股持仓达历史高点,4月以来调仓方向从互联网转向新消费板块,而险资等绝对收益机构,重点 配置则在银行、煤炭、电信等央企,最近在流出了。 发现了吗?谁是增量资金? 内资是在卖的, 只有外资在引领港股的买入方向。 2、中国出口竞争力并未受损 ,说明产业链仍具韧性,但是,未来是否进一步管控"洗澡蟹"的压力仍在,以及,美方联合世界各方管控中 国出口的意图。 3、多项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 ,特别是刺激内需与产业升级的方向。但是,消费补贴边际 ...
底层逻辑,彻底说明!
格兰投研· 2025-05-21 22:31
黄金市场 - COMEX黄金昨夜盘中爆拉,收盘涨1.83%至3301.4点,A股黄金概念板块涨2%以上,港股黄金板块涨近5% [1] - 黄金上涨原因:中东局势升温(以色列拟袭击伊朗核设施)刺激避险需求,美元信用因川普税改削弱(未来十年或增加3.3万亿美元国债) [1] - 美债收益率看空资金押注10年期收益率升至5%,推动资金转向黄金避险 [5] - 当前市场情绪好于4月初,黄金短期或维持反弹震荡,难突破前期高点 [6]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中科院团队首次通过原位透射电镜技术揭示短路机制(软短路→硬短路),并开发"刚柔并济"复合电解质抑制短路 [7][8] - 该突破解决固态电池商业化致命瓶颈,有望加速电动汽车、机器人等领域能源供应升级 [9] 中国股市表现与展望 - 截至5月16日,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分别实现16%和15%绝对回报率,显著高于新兴市场(9%)、全球指数(4%)及标普500(1%) [9][10] - 驱动因素:国内财政政策加速转向(消化房产库存+提振消费)、净出口增长,国际关系趋稳(东盟自贸区3.0谈判完成) [10][11] - 大摩上调目标:恒生指数2026年6月目标24,500点(+5%),沪深300目标4,000点(+3%),预计Q2-Q3或推政府债券发行/以旧换新政策,Q4或推5,000亿-1万亿财政补充方案 [12] - 后续观察点:7月中旬中美关税暂停到期、7月底重要会议政策调整 [13]
小米造芯,怎么看?
格兰投研· 2025-05-20 22:26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 - 小米将于5月22日发布新一代自研SOC芯片玄戒O1,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第四家开发3nm芯片的厂商,也是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1][3] - 玄戒O1性能表现突出,单核分数2709(基准100%)超过高通骁龙8Gen3的2266(84%),多核8125(100%)对标苹果A18 Pro的7751(95%),直接进入芯片第一梯队[5][6] - 芯片采用ARM授权CPU架构和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研发投入超百亿元,历时十年由高通CTO团队打造[11][12] 芯片研发的战略意义 - 自研芯片证明小米研发实力,为造车业务提供舆论护盾,类似华为mate系列经验[7] - 尽管供应链未完全国产化,但具备与外国顶尖产品一战的能力对中国科技产业至关重要[12] - 相比OPPO哲库团队解散案例,凸显芯片设计的高门槛和成功量产的不易[12] 央行降息政策影响 - 5月20日LPR下调10个基点,1年期和5年期分别至3%和3.5%,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18] - 非对称降息设计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刺激消费和投资意愿[19] - 商业银行净息差一季度降至1.33%的历史新低,降息缓解银行体系经营压力[22][23] 股票市场表现 - 两市放量成交1.17万亿元,3837只个股上涨,平均涨幅0.92%[13] - 前期缺乏主线导致资金涌入北交所博弈短线,北证50指数创新高[26] - 市场仍处于面向3600点的周线级别上涨趋势中[28]
中美又有新的交锋?!
格兰投研· 2025-05-19 22:16
工业生产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1-4月累计同比增长6.4%,显示工业生产的韧性 [1] - 出口表现强劲: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38391亿元(同比+5.6%),其中出口22645亿元(+9.3%),进口15745亿元(+0.8%) [1] - 对越南出口增速达22.5%,同期越南出口增速21%,反映转口贸易活跃 [2] 消费市场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5.1%,环比+0.24%),补贴政策是主要支撑 [3] - 家电/家具等政策补贴品类表现突出,但家具销售环比下降8.7%,通讯器材环比下降4.8%,反映政策刺激边际效应减弱 [3][4] - 旅游消费成为亮点:五一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67亿人次(+8.0%),重点零售/餐饮销售额同比+6.3%,恢复至2019年水平 [6] - 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旅游,外语导游需求激增,旅游板块表现较好 [6][8]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27730亿元(同比-10.3%),估算4月单月增速-11.3%,拖累整体投资增速 [9][11] - 扣除房地产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4%提升至8% [11] - 地产销售端疲软:住宅销售面积累计-2.1%,销售额累计-1.9%;二手房价格全线环比下跌 [11] 新消费趋势 - 盲盒、宠物经济、电子烟等新消费模式崛起,反映年轻群体消费偏好变化 [14] - 新消费不同于消费降级,部分品类(如宠物用品)价格较高,形成结构性机会 [15] - 相关板块已获资金提前布局,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 [15] 外部环境影响 - 中美关税谈判进展超预期,但后续仍存变数,若谈判失败可能面临50%关税回调风险 [16][17] - 芯片领域摩擦持续,美方调整出口管制指南但未改变歧视性措施本质,中方表态强硬 [17]
周一,开盘必读!
格兰投研· 2025-05-18 21:28
宏观政策与市场预期 - 特朗普持续施压美联储要求降息,但市场对降息预期反而减少[1] - 中美联合声明中关税降幅超预期:新增34%关税暂停24%仅保留10%,叠加芬太尼20%关税减免,实际降幅达30%,低于市场预期的54%[2][3] - 关税利好降低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推动美股上涨,美联储降息紧迫性下降[4][5] - 华尔街交易员将2024年美联储降息押注从75个基点下调至55个基点,首次降息预期推迟至9月[6][9] 美国债务与财政压力 - 美联邦政府利息支出占经常性支出比重达15.55%(2024年一季度)[12] - 美国财政支出结构刚性:社保(22%)、健康(13.5%)、医保(12%)、国防(12.6%)难以削减,债务利息成为唯一可操作项[14] - 特朗普推动降息的核心诉求在于降低国债收益率以缓解利息压力[14] 市场动态与A股行情特征 - 近期A股呈现分化:微盘股指数、上证50、沪深300表现较好,中证500/1000小幅下跌[15] - 公募新规调仓与关税利好共同影响市场结构[16] - 2023年9月至今A股经历三种上涨模式:散户主导(普跌后反弹)、机构主导(春季躁动式)、抱团主导(GJD/游资驱动)[16] - 当前市场处于机构与抱团主导的过渡期,选股与波段操作难度较高导致赚钱效应弱[19] 潜在催化因素与政策观察 - 美国经济软数据持续走弱,硬数据韧性仅相对于前期悲观预期,下行趋势未改[21] - 中国后续刺激政策可能以出口数据为触发点,若高频出口下滑则政策加码概率提升[23] - 需警惕关税谈判反复风险,2018年中美联合声明后特朗普曾单方面推翻协议[24] - 并购重组新规释放三大利好:简化审核(5工作日注册)、延长付款周期(48个月)、放宽财务限制、私募退出效率提升[27] 行业影响 - 并购重组新规直接利好券商中介业务,市场反应需观察券商板块开盘表现[27]
美国又出大事儿了?!
格兰投研· 2025-05-17 22:42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展望从负面转为稳定 至此三大评级机构全部剥夺美国AAA评级 [1] - 标普于2011年率先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 惠誉于2023年8月取消美国AAA评级 [1] - 降级主因是美国政府债务问题 包括财政赤字扩大和高利率导致的偿债成本上升 [1][2] 财政赤字与债务问题 - 美国近年财政赤字接近2万亿美元/年 名义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 占GDP比例超6% 为和平时期史上最高 [2][5] - 机构预测到2035年联邦政府赤字将持续扩大至GDP的近9% 债务负担将上升至GDP的134% [5][7] - 2024年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较2019年增长约130% 未偿国债平均利率达3.324% 债务负担为GDP的98% [5] 经济政策影响 - 关税战导致美国消费能力下降和企业成本上升 伴随政府税收下降 偿债能力恶化 [8] - 共和党新税收法案或增加3.4-5万亿美元政府债务 若条款永久化 美国债务与GDP之比将在2055年达200% [8] - 美联储加息及疫情期间美债大量发行加剧付息压力 学生助学金等支出项目大幅增长 [5] 市场反应与应对措施 - 美国决定提高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 可支持约2年财政支出需求 将问题推迟至2026年中期选举后 [9][10] -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 2025年3月减持189亿美元至7654亿美元 持仓规模降为第三大债主 [11] - 中国央行抛售美债同时买入黄金 推动黄金牛市 [12] - 评级下调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短线从4.44%升至4.48% 涨幅扩大至5个基点 [13] - 2011年评级下调期间标普500指数ETF下跌约10% 本次盘后下跌1个多点 [13]
A股,个股终于反弹!
格兰投研· 2025-05-16 22:04
阿里巴巴财报分析 - 公司2023年Q4营收2365亿元 同比增长7%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326亿元 同比增长36% 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98亿元 同比增长6% 但美股股价大跌7.57% 港股低开6%收盘跌4.27% [2] - 市场关注焦点从电商转向AI业务 云计算18%增速由AI驱动 低于市场20%预期 但客户行业从互联网/教育/金融/汽车扩展到更多AI应用领域 [3][4] - 电商增长受益于AI驱动的搜索广告体系重构 模式与腾讯相似 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广告效率优化 [6] - 资本支出环比显著下降至246亿元 较计划3800亿投入大幅缩减 主因英伟达55亿美元H20芯片受出口管制无法交付 [7][8] 云计算与AI发展 - 云算力增长被视为长期趋势 但需要行业数字化转型时间 当前AI带动的18%增速存在持续性争议 [4][5] - 英伟达上海研发中心将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新芯片 预计未来算力采购约束将缓解 [9] 资本市场动态 - 高盛交易台显示有资金在港股抄底阿里巴巴 美股定价权较弱 港股才是主要战场 [9][10] - 当日指数下跌13点 个股表现分化 3002只上涨 2187只下跌 平均股价上涨0.56% Robotaxi板块表现突出 [11] 公募基金改革 - 基金业绩基准拟从强制沪深300改为可自选行业或宽基指数 将重塑公募投资策略 推动资金回流科技板块 [12][13][14] 中美贸易谈判 - 中美贸易代表在韩国进行低调接触 为后续双边会谈铺垫 距上次联合声明仅隔5天 市场对谈判成果预期极低 [16][19] - 若突破性进展达成 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场预期差爆发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