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00992)

搜索文档
联想季报营收创新高 杨元庆:中国始终是制造的“大本营”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0:19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人民币,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36.6亿元人民币 [2] - 收入达18.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经营溢利同比增长59%至785亿美元,期内溢利同比增长112% [3]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2%至386亿美元 [3]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营收同比增长35.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23.63%)超10个百分点 [4] - 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增长19.8%,运营利润率为22.2% [4] 业务亮点 - AI PC占PC销量的30%,远超公司年末达25%的预判 [3] - 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翻番,液冷技术方案收入增长近30% [4]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AI手机、AI服务器等业务高速增长 [4] - 联想PC以24.8%的全球市场份额居第一,出货量达1697万台(同比增长15.2%) [4] - 混合式AI战略推动中国区业务复苏,非PC业务收入占比达54.9% [6] 区域表现 - 亚太区(不含中国)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欧洲-中东-非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9% [5]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35%,利润同比增长43%,全球营收占比达25% [6] 战略与展望 - 混合式AI战略(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共存互补)是未来10年发展重点 [5] - 发布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实现AI从工具型助手向全场景智能伙伴的跨越 [5] - 公司预计下半年PC市场将保持高单位数增长,并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4] 毛利率变动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化和ISG业务较低的利润率 [7]
联想季报营收创新高,杨元庆:中国始终是制造的“大本营”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20: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人民币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108%至36.6亿元人民币 [1]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59%至7.85亿美元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99%至6.22亿美元 [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8%至5.05亿美元 基本每股盈利4.12美仙 同比增长2.13美仙 [2]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收入134.59亿美元 经营溢利9.5亿美元 [5]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收入42.9亿美元 同比增长35.8% 大幅超出市场预期23.63%超10个百分点 [5][6]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收入22.58亿美元 经营溢利5.01亿美元 运营利润率22.2% [5][6]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 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翻番 液冷技术方案收入增长近30% [6]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35% 创历史同期纪录 全球营收占比达25% 利润同比增长43% 非PC业务收入占比54.9% [7] - 亚太区(不含中国)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 [6]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 欧洲-中东-非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9% [6] AI战略与产品进展 - AI PC占PC销量30% 超前公司年末达25%的预判 [4] - PC全球市场份额24.8%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个百分点 居全球第一 出货量1697万台 同比增长15.2% [4] - 推出混合式AI战略 发布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等多款产品 [6] -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显著 制造一台PC比其他最优越制造基地成本低15美元 [2] 运营效率与成本结构 - 经营费用同比下降4%至19.89亿美元 [2]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 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ISG业务较低利润率 [2][8]
港股财报季中如何防范会计准则带来的误导:找回“消失”的利润
IPO早知道· 2025-08-14 19:44
港股科技公司财务指标解读 - 联想集团25/26财年Q1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增长108%至36.6亿元,两口径增速差达80个百分点[3] - 公司管理层引导投资者关注增速较低的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利润指标,因其更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3][12] 会计准则差异分析 - 港股上市公司主要采用HKFRS/IFRS、CAS和US GAAP四类准则,差异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计量等四个方面[6] - 科技公司常因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导致报表利润大幅波动,如小米2017年IFRS亏损439亿元中540亿元来自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6][7] - 美图2016年IFRS亏损63亿元中实际经营亏损仅12亿元,差额同样来自优先股会计处理[8] 联想集团具体案例 - 24/25财年Q4香港准则净利润同比降64%至0.9亿美元,非香港准则净利润增25%至2.78亿美元[9] - 25/26财年Q1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创新高,利润差异源于认股权证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36.6亿元非现金收益[9][12] - 公司明确未来三年投资者应聚焦非香港准则业绩,因认股权证价值会随股价波动影响香港准则利润[12] 经营质量核心指标 - 联想25/26财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达12亿美元创11季度新高,自由现金流回升至7.51亿美元[16] - 净财务成本同比下降9%,剔除可转换债券名义利息后降幅达23%,现金余额年增15%至45亿美元[16] - 公司强调非现金项目不影响估值逻辑,投资者应关注现金流创造能力等实际经营数据[15][16]
AI PC渗透率超30%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四成用户每周都在用AI功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9: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人民币[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达28.16亿元人民币[1]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达47%[1] AI PC业务进展 - AI PC占公司所有PC销售比例接近三分之一[1] - 中国市场上严格定义的AI PC(含GPU/NPU、预装大模型、智能体、个人知识库、AI应用连接及安全机制)占笔记本电脑销售近30%[1] - AI功能周活用户比例超过40%[1] 市场前景与战略 - 预计下半年PC业务保持高单位数市场增长[2] - AI驱动战略从以设备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人工智能双胞胎)[2] - 公司采用"中国+N"制造模式保持交付竞争力[2] 行业技术趋势 - PC性能提升使中低端设备均可运行大模型加速换机[2] - 科技巨头竞相布局超级智能领域:Meta推个性化超级智能眼镜OpenAI推出ChatGPT Agent智能体[2] - 跨设备跨生态的人工智能双胞胎技术成为发展方向[2]
联想集团第一财季业绩发布,股价大跌近7%,毛利率创7年来新低,PC龙头地位还能守多久?
金融界· 2025-08-14 19:40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一财季营收同比增长22%至188.3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毛利润同比增长8%至27.74亿美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0%至6.31亿美元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为2020财年以来同期新低 [5]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营收1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 [3]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营收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5.8%,但经营亏损8600万美元 [3][4]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营收2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 [3] 资本与运营状况 - 总负债从375.71亿美元增至388.82亿美元,增幅3.5%,负债率持续高于84% [7] - 九十日以上应收贸易账款金额从8.4亿美元增至9.16亿美元,增幅约9% [7] - 研发投入占收入比重为2.78%,低于去年同期的3% [7] 市场竞争动态 - 中国区PC市场份额35%,但出货量同比下降12%至1370万台 [8] - 华为PC出货量同比增长15%至430万台,市场份额提升至11% [8] - 小米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5.9%,占营收比重6.58% [8] 战略投资方向 - 基础设施业务亏损主因增加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包括下一代训练平台及AI软件生态系统开发 [4] - 公司通过ODM+端到端运营模式应对关税波动及政治经济环境挑战 [1]
业绩新高股价却大跌 联想集团怎么了?
证券时报· 2025-08-14 18:33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一财季收入同比增长22%至188.3亿美元,创历史第一季度新高 [1] - 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8%至5.05亿美元 [1] - 按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算,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2%至3.89亿美元 [1]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较低的利润率 [7] - 净溢利率上升1.1个百分点至2.7% [7] - 每股基本盈利上升2.13美仙至4.12美仙,摊薄盈利上升1.73美仙至3.65美仙 [7] 业务集团表现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8%,分部溢利同比增长15% [3]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6%,但录得8600万美元经营亏损 [4]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0%,分部溢利率提高至22%,分部溢利同比增长26% [6] - 三大业务集团均录得强劲的双位数同比收入增长 [2] 市场份额与产品表现 - 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达24.6%,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 [3] - 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录得过去15个季度以来最快的同比收入增长 [3] - 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 [4] - TruScale订单量增长强劲,设备即服务录得双位数同比增长,基础设施即服务录得三位数同比增长 [6]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区(除中国外)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 [8]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 [9]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 [9] - 各区域均衡成长,亚太区、中国、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及美洲区分别为集团总收入带来20%至33%的贡献 [8] 研发与战略投入 - 研发投资同比增加10%至5.24亿美元 [9]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近2万人,同比增加10%,占员工总人数28% [9] - 增加投资用于扩大人工智能能力及加快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转型 [4] - 专注于开发水平构建模块,通过数字化工作场所解决方案、混合云和可持续发展举措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 [10] 市场动态与前景 - 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被视为最大增长机遇,需要进行复杂的结构性改革 [5]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整体潜在市场在2024/25财年大幅增长10% [7] - 公司处于有利位置,实现个人及企业人工智能双胞胎的长期愿景 [10] - 尽管业绩亮眼,但股价下跌近6%,不过从今年4月低点以来股价已上涨超50% [1]
业绩新高股价却大跌,联想集团怎么了?
证券时报· 2025-08-14 17:20
财务表现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至188.3亿美元,创历史第一季度新高[1]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8%至5.05亿美元,每股基本盈利4.12美仙,同比增加2.13美仙[2][9]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59%至7.85亿美元,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99%至6.22亿美元[2]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基础设施业务较低利润率[2][9]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2%至3.89亿美元[2] 业务分部表现 -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8%,分部溢利增长15%,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达24.6%创历史新高,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4][5] -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6%,人工智能服务器收入同比增长超100%,但录得8600万美元经营亏损,主要因扩大AI能力及企业基础设施转型投资[6] -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0%,分部溢利率提升至22%,分部溢利同比增长26%,运维服务和项目与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提升至58%[8] 区域市场表现 - 亚太区(除中国外)收入同比增长39%,主要受Windows 11更新周期、商用客户增长及印度市场推动[12]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三大业务板块均表现优异[12]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连续第九季度增长[13] - 各区域收入贡献均衡,亚太区、中国、欧洲/中东/非洲及美洲区分占20%-33%[10] 研发与战略投入 - 研发投资同比增长10%至5.24亿美元,研发人员增至近2万人,占员工总数28%[13] - 公司持续投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产品组合,包括下一代训练推理平台及AI创新者软件生态系统[6][7] - 专注于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框架开发,通过数字化工作场所、混合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AI解决方案[15]
业绩新高股价却大跌,联想集团怎么了?
证券时报· 2025-08-14 17:18
财务表现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2%至188.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08%至5.05亿美元(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或22%至3.89亿美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 [2]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59%至7.85亿美元,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99%至6.22亿美元 [2] - 每股基本盈利上升2.13美仙至4.12美仙,摊薄盈利上升1.73美仙至3.65美仙 [2] - 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14.7%,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较低的利润率 [10] 业务分部表现 智能设备业务集团 - 收入同比增长18%,分部溢利同比增长15% [6] - 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及其他智能设备业务录得过去15个季度以来最快的同比收入增长 [6] - 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达24.6%,较去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 [4][6]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 - 收入同比增长36%,主要得益于云基础设施业务及企业基础设施业务的增长 [7] - 人工智能服务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 [7] - 录得8600万美元经营亏损,主要由于扩大人工智能能力及加快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转型的投资 [7] - 企业基础设施业务被视为最大增长机遇,需要进行复杂的结构性改革和持续投资 [8]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 - 收入同比增长20%,创纪录新高 [9] - 分部溢利率提高至22%,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分部溢利同比增长26% [9] - TruScale订单量增长强劲,设备即服务录得双位数同比增长,基础设施即服务录得三位数同比增长 [9] 区域表现 - 亚太区(除中国外)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主要受智能设备业务和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带动 [14] - 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6%,各主要业务板块表现出色 [14]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个人计算机市场份额连续第九个季度保持增长 [15] - 业务覆盖全球180个市场,各区域收入贡献均衡(20%-33%) [12] 研发与战略 - 研发投资同比增加10%至5.24亿美元,研发人员数量增至近2万人(占员工总数28%) [11][15] - 加强混合式人工智能优势集框架,专注开发水平构建模块和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 [18] - 个人及企业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长期愿景实现 [18]
杨元庆透露未来10年联想发展重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16:22
财务业绩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2%至136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达28.16亿元 [2]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 [3] 智能设备业务 - IDG业务集团营收973亿元同比增长17.8% [2] - PC业务以24.6%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较第二名扩大3.9个百分点 [2] - 所有大区实现双位数增长创15个季度最快增速 [2] AI业务发展 - AI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5% [3] - AI PC出货量占比超30%中国市场占比达27% [2] - 天禧智能体WAU平均值达40% [2] 战略布局 - 提出混合式AI战略涵盖个人智能与企业智能 [3] - 构建AI模型工厂和智能体平台推进混合式AI落地 [3] - 通过ODM+端到端运营模式维持竞争力 [4] 业务板块表现 -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8% [3] - SSG方案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9.8%运营利润率22.2% [3] - 企业智能板块构建全栈AI产品体系包括混合云平台和智能体管理平台 [3] 产品创新 - 发布天禧超级个人智能体和乐享企业超级智能体 [4] - 超级智能体具备感知交互、认知决策、自主演进三大核心功能 [4] - 技术定位为"认知操作系统"实现从工具型助手向全场景智能伙伴的进化 [4]
联想季度营收1362亿,杨元庆:中国制造成本优于任何地方
观察者网· 2025-08-14 16:1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13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28.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3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8% [1] - 经营溢利785百万美元 同比增长59% [2] - 除税前溢利622百万美元 同比增长99% [2] - 期内溢利538百万美元 同比增长112% [2]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366百万美元 同比增长108% [2] 业务分部表现 - IDG智能设备业务营收9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8% PC业务创15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 [1] - 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8% [1] - SSG方案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9.8% 运营利润率22.2% [1] - 非PC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47% [3] - AI PC销量占所有PC销量三分之一 远超年末达25%的预期 [2]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全球PC市场份额24.8% 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个百分点 居全球第一 [6] - PC出货量1697万台 同比增长15.2% [6] - 全球PC市场整体增长8.4% 为2022年以来最快增速 [6] - 苹果PC出货量同比增长21.4% 华硕增长16.7% [6]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36% 营收利润双双创历史同期纪录 [5] - 亚太区(不含中国)收入同比大幅增加39% [5] - 美洲区收入同比增长14% [5] - 欧洲-中东-非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9% [5] 运营效率与成本结构 - 毛利率14.7% 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2][3]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产品组合变化和ISG业务较低利润率 [3] - 经营费用1989百万美元 同比下降4% [2] 战略发展与投资方向 - ISG基础设施业务自2015年并购以来营收从40亿美元增至160亿美元 增长超4倍 [3] - 持续投资企业业务模式变革 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创新 [3] - 采用ODM+端到端运营模式 在十几个国家建立33个制造基地 [7] - 中国制造成本优势明显 比其他最优制造基地低15美元/台 [7] 行业驱动因素 - 增长主要由替换需求推动 Windows 10支持即将结束 [6] - 企业客户为避免潜在美国关税影响而提前采购 [6] - AI算力需求爆发带来增长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