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生物(01801)

搜索文档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6月进院数据更新,多个新纳入医保创新药快速进院-20250810
国投证券· 2025-08-10 19:03
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3] 核心观点 - 创新药板块呈振荡波动,后续仍有多个催化值得期待,包括学术会议(ESMO/WCLC)、多个BD兑现、医保谈判、商保创新药目录 [2] - 多个2025年新纳入医保国产创新药产品正在快速进院中,部分药物进院速度较快 [2][22][23] - 行业表现:相对收益6.0%(1M)、15.7%(3M)、7.1%(12M);绝对收益8.6%(1M)、22.3%(3M)、29.9%(12M) [5]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 - 涨幅前5企业:北海康成(+73.1%)、嘉和生物(+39.0%)、歌礼制药(+30.3%)、和誉生物(+21.1%)、和铂医药(+15.3%) [1][16] - 跌幅前5企业:和黄医药(-13.8%)、前沿生物(-13.4%)、益方生物(-11.7%)、海创药业(-9.9%)、迈威生物(-9.2%) [1][16] 建议关注标的 - 可能海外授权MNC的重磅品种:众生药业、康缘药业、歌礼制药(差异化GLP-1资产);康方生物、信达生物(PD-1升级版产品);益方生物、中国抗体(自免领域新突破) [2] - 已获MNC认证未来海外放量确定性高的品种:三生制药(PD-1升级版);联邦制药(GLP-1资产);科伦博泰、百利天恒(ADC资产) [2] - 医保谈判&商保创新药目录获益品种:药明巨诺、科济药业(商保目录);恒瑞医药、康诺亚、迈威生物、智翔金泰、海创药业(医保目录) [2] 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 增长较快药物: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京新药业地达西尼、恒瑞医药泰吉利定、信达生物托莱西单抗、海思科考格列汀与克利加巴林 [22] - 入院数量超200家的药物:云顶新耀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恒瑞医药泰吉利定、百济神州/绿叶戈舍瑞林微球、信达生物托莱西单抗、泽璟制药重组人凝血酶、海思科考格列汀和克利加巴林、信立泰阿利沙坦酯氨氯地平和苯甲酸福格列汀、京新药业地达西尼、先声药业曲拉西利、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和依沃西单抗、绿叶制药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 [23] 新药上市申请情况 - 国内3个新药或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批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山东博安生物的度拉糖肽注射液、西安杨森的埃万妥单抗注射液 [28][29] - 国内4个新药或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安普泽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丹霞生物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石药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29][30] 新药临床申请情况 - 国内55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批准 [31][32] - 国内31个新药的临床申请获受理 [31][35] 国内市场重点关注事件 - 百利天恒启动BL-B01D1第三项全球2/3期临床,头对头铂类化疗治疗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38]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 [38] - 恒瑞医药启动SHR-A1811第9项III期临床,HER2 ADC+阿得贝利单抗+化疗头对头挑战曲妥珠单抗+化疗+K药一线标准 [38] 海外市场重点关注事件 - 礼来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orforglipron治疗肥胖的三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近60%患者减重超过10% [39] - Genmab双抗组合疗法Epcoritamab联合R2方案治疗滤泡性淋巴瘤总缓解率超95%,疾病进展风险降低79% [39] - Jazz Pharmaceuticals的Modeyso获准用于治疗复发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22%患者肿瘤显著缩小 [39]
减肥PRO未来技术路线之争?各公司整体进展如何?
国盛证券· 2025-08-10 16:10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医药行业近期表现震荡调整,申万医药指数当周环比-0.84%,跑输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 [1][14] - 创新药仍是医药行情主线,产业趋势强劲但交易出现过热信号 [16] - 减肥药赛道表现突出,受益于礼来GLP1小分子数据低于预期 [16] - 医药新科技领域如脑机接口和AI医药医疗获得市场关注 [16] - 2025年医药投资围绕创新药持续乐观,重点关注四大方向:创新药、新科技、自主可控和泛整合 [17] 减肥药技术路线分析 - GLP-1单靶点向多靶点发展:司美格鲁肽2025H1销售额达166.32亿美元 [20] - 多靶点药物展现优势:礼来替尔泊肽(GLP-1/GIP)减重效果14.7%-20.9%,优于司美格鲁肽 [21] - 三靶点药物Retatrutide(GLP-1/GIP/GCGR)48周减重达24.2% [25] - 口服剂型提升渗透率:礼来Orforglipron72周减重12.4% [33] - 长效化改善顺应性:众生药业RAY1225实现2周一次给药 [38] - 新兴靶点Amylin受关注:诺和诺德CagriSema68周减重22.7% [39] - ActRII靶点解决肌肉流失问题:Bimagrumab治疗72周减重10.8%且增加肌肉2.5% [43] 创新药领域 - 中证创新药指数2025年初至今上涨29.01%,跑赢医药指数和沪深300 [47] - 重点关注海外大药和中小市值科技革命两条主线 [17] - 海外大药代表企业: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 [18] - 中小市值科技革命涵盖PD-1、ADC、基因治疗等多个领域 [18] 医疗器械领域 - 医疗器械指数当周上涨2.70%,跑赢医药指数3.54个百分点 [69] - 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和体外诊断子领域均实现正增长 [69] - 长期逻辑关注国产替代+医疗新基建+国际化 [85] 医疗服务领域 - 医疗服务板块当周微涨0.08%,跑赢医药指数0.92个百分点 [103] - 消费医疗与消费恢复密切相关,关注经营趋势向上的企业 [105] 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 - 生命科学上游板块2025年初至今涨幅中位数32.63%,跑赢医药指数 [107] - 耗材服务类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企稳回升 [114]
医药行业周报:出海浪潮下,关注自免双抗的潜在BD布局机会-20250810
华源证券· 2025-08-10 15:36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作为全年主线,重点关注自免双抗的潜在BD布局机会[3][8] - 2025年初至今国内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达840.5亿美元,首付款35.44亿美元,显示MNC对中国创新资产的强烈信心[9] - 自免领域市场空间广阔,赛诺菲的IL-4Rα靶点药物度普利尤单抗2025H1全球销售额约80.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7%[9] 细分领域表现 市场表现 - 8月4日至8月8日医药指数下跌0.8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2.07%[5] - 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21.28%,超额收益16.96%[24] - 本周涨幅居前个股:南模生物(+42.48%)、海辰药业(+41.29%)、赛诺医疗(+39.52%)[5] 细分赛道 - 本周医疗器械II涨幅2.7%,化学原料药微跌0.02%[30] - 年初至今化学原料药涨幅40.66%,化学制剂38.15%[31] 重点公司分析 信达生物 - IBI3002为全球首创IL-4Rα/TSLP双抗,临床前数据显示优于单抗竞品Tezepelumab[13][14] - 2025年6月启动特应性皮炎及哮喘1期临床试验[14] 科兴制药 - GB12为IL-4Rα/IL-31双抗,针对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临床前数据显示炎症和瘙痒指标优势[15][16] - GB24为TL1A/LIGHT双抗,适应症为炎症性肠病,具备抗炎症+抗纤维化双重作用[17] 康诺亚 - CM512为TSLP/IL-13双抗,已与Belenos Biosciences达成许可协议,潜在交易价值1.85亿美元[19][20] 再鼎医药 - ZL-1503为IL-13/IL-31R双抗,临床前数据显示单次给药可维持抑制效果超过76天[21][22] 行业配置建议 - 创新药械: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信达生物等[47] - 制造出海: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48] - 国产替代: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惠泰医疗等[48] - AI主线:晶泰控股、润达医疗、鱼跃医疗等[48]
6只股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21:44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概况 - 8月8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337.57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27.32%,净买入金额16.14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居首,达110.74亿港元,其次是阿里巴巴-W(38.87亿港元)和小米集团-W(38.00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均上榜23次 [1] 首次上榜个股表现 - 和黄医药、南京熊猫电子股份、东方甄选、阜博集团、再鼎医药、汇通达网络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1][2] - 和黄医药成交额9.58亿港元,净卖出1.58亿港元,收盘下跌15.99% [2]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成交额10.75亿港元,净卖出0.25亿港元,收盘下跌10.40% [2] - 东方甄选成交额10.24亿港元,净买入0.56亿港元,收盘上涨12.32% [2] - 阜博集团成交额7.47亿港元,净买入0.31亿港元,收盘上涨18.36% [2] - 再鼎医药成交额7.68亿港元,净买入2.17亿港元,收盘下跌10.47% [2] - 汇通达网络成交额17.58亿港元,净买入0.76亿港元,收盘上涨26.90% [2] 其他活跃股数据 - 腾讯控股成交额31.30亿港元,净买入1.05亿港元,收盘下跌1.06% [2] - 康方生物成交额8.93亿港元,净买入2.02亿港元,收盘上涨1.91% [2] - 盈富基金成交额7.29亿港元,净买入6.84亿港元,收盘下跌0.70% [2] - 石药集团成交额10.75亿港元,净卖出1.33亿港元,收盘上涨5.99%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额11.25亿港元,净卖出3.36亿港元,收盘下跌1.74% [2]
信达生物冲击百亿营收
新浪财经· 2025-08-08 19: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产品总营收突破52亿元,同比增长35% [1] - 2025年第二季度产品总营收超27亿元,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2.5% [1] - 2024年Non-IFRS利润为3.32亿元,Non-IFRS EBITDA为4.12亿元,首次转正,但净利润仍为负数 [3] - 过去五年产品收入始终无法覆盖生产成本和经营开支,2024年亏损幅度与2023年相比变化不大 [5] 产品管线与增长动力 - 肿瘤和综合管线双重带动增长,肿瘤治疗主要产品增长稳定,新产品营收占比持续上升 [3] -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信必乐®)和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信必敏®)市场推广和渠道准入进展顺利,销量提升 [3] - 信迪利单抗是中国处方量最大的PD-1药物,但公司未披露其营收贡献占比 [8] - 2024年新增五款获批药物,包括三款肺癌靶向药和全球首款非共价BTK抑制剂匹妥布替尼片 [9] 研发与未来布局 - 计划募资43亿港元做研发,重点管线包括IBI-363(PD-1/IL-2α-bias双抗)和IBI-343(靶向CLDN18.2的ADC药物) [10] - IBI-363获FDA快速通道和NMPA突破性疗法资格,IBI-343被纳入国家药监局突破性品种 [10] - 综合管线(心血管、代谢、自身免疫、眼科)是未来两三年业绩突破的关键,玛仕度肽注射液(信尔美®)为国产首款减肥药 [1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16款产品获批上市,2款在审评中,4个新药分子处于三期或关键临床阶段,约15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 [15] 市场竞争与挑战 - GLP-1类药物市场竞争激烈,截至2025年7月已有21款GLP-1类药物获批(不同适应症分别计算) [11][13] - 超重或肥胖症方向约有20款GLP-1受体激动剂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另有2款与玛仕度肽注射液靶点相同的GLP-1/GCG双受体激动剂在研 [14] - 公司目标2027年产品收入达到200亿元,2030年实现5条管线进入全球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 [13]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9:16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66.68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买入额+2.13亿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5.41亿元,净买入额+3.98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2.86亿元,净买入额+5.47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9.16亿元,净买入额+4.24亿元 [1] - 汇通达网络(09878)成交额17.58亿元,净买入额+7583.01万元 [1] - 华虹半导体(01347)成交额11.25亿元,净卖出额-3.36亿元 [1]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成交额10.75亿元,净卖出额-2524.05万元 [1] - 石药集团(01093)成交额10.75亿元,净卖出额-1.33亿元 [1] - 东方甄选(01797)成交额10.24亿元,净买入额+5557.01万元 [1] - 晶泰控股(02228)成交额9.56亿元,净买入额+4462.41万元 [1]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44.06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卖出额-6.39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5.14亿元,净卖出额-7446.69万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3.46亿元,净买入额+3.33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2.14亿元,净卖出额-3.19亿元 [1] - 和黄医药(00013)成交额9.58亿元,净卖出额-1.58亿元 [1] - 康方生物(09926)成交额8.93亿元,净买入额+2.02亿元 [1] - 再鼎医药(09688)成交额7.68亿元,净买入额+2.17亿元 [1]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7.59亿元,净买入额+7453.49万元 [1] - 阜博集团(03738)成交额7.47亿元,净买入额+3148.72万元 [1]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7.29亿元,净买入额+6.84亿元 [1] 综合成交排名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位居成交额首位,合计成交110.74亿元 [1] - 阿里巴巴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合计成交38.87亿元 [1] - 小米集团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合计成交38.00亿元 [1]

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 创新药概念股出现分化 芯片股绩后遭北水减持
智通财经· 2025-08-08 19:0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8月8日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09988)、盈富基金(02800)、小米集团-W(01810) [1] - 净卖出前三个股:中芯国际(00981)、华虹半导体(01347)、和黄医药(00013)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3.98亿港元,买卖总额25.41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5.47亿港元,买卖总额22.86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4.24亿港元,买卖总额19.1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13亿港元,买卖总额66.68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3.36亿港元,买卖总额11.25亿港元 [2] 行业及公司动态 互联网科技 - 阿里巴巴-W获港股通(深)净买入7.3亿港元,因淘宝推出88VIP会员体系升级,整合饿了么、飞猪等阿里系资源 [6] - 汇通达网络与阿里云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探索AI及数字化解决方案,获净买入7583万港元 [7] 医药生物 - 创新药概念股分化:信达生物获净买入7453万港元,康方生物获净买入2.01亿港元,而石药集团遭净卖出1.33亿港元 [7] - 摩根士丹利认为美国医药关税对中国药企影响有限,因BD交易征税概率低且成品药销售份额较小 [7] - 晶泰科技与DoveTree达成470亿港元管线合作,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纪录,晶泰控股获净买入4462万港元 [8] 半导体 -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分别遭净卖出4.26亿和3.35亿港元,尽管两家公司Q2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 [9] - 里昂指出中芯国际Q3收入指引低于市场预期1%,瑞银对华虹毛利率与ROE前景持审慎态度 [10] 金融及ETF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6.84亿港元,因香港市场流动性充裕且南向交易需求强劲,科技/高端制造股及高股息股受青睐 [6] Web3.0及数字资产 - 阜博集团获净买入3148万港元,因其Vobile MAX平台支持微短剧等RWA资产确权及交易,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上线 [8]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 创新药概念股出现分化 芯片股绩后遭北水减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8:04
北向资金流动 - 8月8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62.71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8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29.92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名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 盈富基金(02800) 小米集团-W(01810)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名个股为中芯国际(00981) 华虹半导体(01347) 和黄医药(00013)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3.98亿港元 买卖总额25.41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5.47亿港元 买卖总额22.86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4.24亿港元 买卖总额19.1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遭净卖出2.13亿港元 买卖总额66.68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遭净卖出3.36亿港元 买卖总额11.25亿港元 [2] - 汇通达网络(09878)获净买入7583.01万港元 买卖总额17.58亿港元 [2] - 石药集团(01093)遭净卖出1.33亿港元 买卖总额10.75亿港元 [2] - 南京熊猫电子(00553)遭净卖出2524.05万港元 买卖总额10.75亿港元 [2] 行业资金动向 - 创新药板块出现分化 再鼎医药(09688)获净买入2.16亿港元 康方生物(09926)获净买入2.01亿港元 信达生物(01801)获净买入7453.49万港元 而石药集团(01093)和黄医药(00013)分别遭净卖出1.58亿港元和1.32亿港元 [5] - 芯片股遭集体减持 中芯国际(00981)和华虹半导体(01347)分别遭净卖出4.26亿港元和3.35亿港元 [7] - 数字内容板块受关注 阜博集团(03738)获净买入3148.72万港元 [6] 重点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W(09988)推出88VIP会员体系升级 整合饿了么飞猪盒马等阿里系资源 实现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全面覆盖 [4] - 汇通达网络(09878)与阿里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下沉市场的应用 [5] - 晶泰控股(02228)与DoveTree达成总规模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 创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纪录 已收到首付款4亿港元(5100万美元) [6] - 阜博集团(03738)成功测试Vobile MAX数字内容资产交易平台 具备支持微短剧等实体资产(RWA)的并发确权及交易能力 [6] 市场机构观点 - 中银国际表示香港市场流动性充裕 南向交易需求持续强劲 主要受益于科技/高端制造股选择 港股估值吸引及较高股息 [4]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医药公司在美国成品药销售份额较低 对外授权合作交易征收关税的可能性较低 影响有限 [5] - 里昂指出中芯国际Q3收入指引中位数6%增幅至23.4亿美元 较市场预期低1% [7] - 瑞银对华虹半导体毛利率与股本回报率前景维持审慎观点 基于折旧增加及产业供过于求限制加价空间 [7]
一周医药速览(08.04-08.08)
财经网· 2025-08-08 16:18
百济神州Q2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3亿美元 同比增长42% 主要得益于百悦泽®在美国和欧洲销售额增长[1] - 产品收入13亿美元 上年同期9.21亿美元 美国市场收入6.85亿美元 上年同期4.79亿美元[1] - 欧洲市场百悦泽®销售额1.50亿美元 同比增长85% 主要得益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市场份额提升[1] 恒瑞医药孤儿药资格认定 - 注射用瑞康曲妥珠单抗联合阿得贝利单抗注射液和化疗用于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适应症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2] - 获得资格认定后可在产品研发注册及商业化方面享受美国政策支持 包括临床试验费用税收抵免除新药申请费[2] - 产品获批后将享受7年市场独占权 能够加快推进临床试验及上市注册进度[2] 迪哲医药快速通道认定 - 在研产品DZD8586获美国FDA快速通道认定 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的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3] - 快速通道认定可享受加速药物开发政策 有望加快新药研发和上市进程[3] 诺和诺德上半年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销售1549亿丹麦克朗 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16% 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8%[4] - 经营利润722亿丹麦克朗 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25% 以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9%[4] - 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领域销售1454亿丹麦克朗 以丹麦克朗计算增长16% 肥胖症治疗领域销售增长56%至388亿丹麦克朗 GLP-1糖尿病治疗领域销售增长8%[4] 甘李药业半年度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 同比增长57.18% 归属净利润6.04亿元 同比增长101.96%[5] - 国内业务收入18.45亿元 国际业务收入2.22亿元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28% 国内制剂销售收入18.02亿元 同比增长57.09%[5] - 通过胰岛素集采获采购协议量4686万支 较上次集采增长32.6% 研发投入5.52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26.70%[5][6] - 自研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处于全球III期临床阶段[6] 信达生物上半年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产品收入超52亿元 同比增长35%以上 第二季度总产品收入超27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30%[7] - 增长得益于肿瘤和综合管线双轮驱动 信必乐®和信必敏®市场营销和渠道准入工作顺利推进 产品持续放量[7]
信达生物_新产品驱动第二季度强劲增长;重申玛仕度肽的有利市场地位-Innovent Biologics (1801.HK)_ Robust 2Q growth driven by new products; reiterate mazdutide's favorable market position
2025-08-08 13:02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信达生物(Innovent Biologics,1801 HK)[1][12] - **行业**:中国生物制药(免疫肿瘤、代谢疾病领域)[12] --- **核心财务与业务表现** 1. **2Q25业绩增长强劲** - **产品收入**:超2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3%),高于预期(GSe 26.8亿人民币)[1] - **Tyvyt(PD-1)销售**:通过礼来(LLY)报告为1.37亿美元(约9.76亿人民币,同比+19%,环比持平),中国市场面临PD-1竞争整合[1][8] - **新产品组合(不含Tyvyt/生物类似药)**:销售额约9.2亿人民币(同比+186%),主要驱动为tafolecimab(PCSK9抑制剂)进入医保后的快速放量[1][8] 2. **核心产品动态** - **Mazdutide(GLP-1R/GCGR双靶点激动剂)**: - 近期获批并商业化,月定价约2,920人民币,较竞品Zepbound(礼来)有价格优势[2][12] - 预计2025/26年销售额为7.74亿/21.52亿人民币[6] - **IBI-112(IL-23p19)**:预计获批用于银屑病,进一步推动全年收入增长(GSe 2025年收入117亿人民币,+42%)[1] 3. **竞争环境与市场机会** - **GLP-1市场**:诺和诺德(NOVO)因渠道去库存,Ozempic中国2Q25销售额下降37%(12.52亿丹麦克朗,去库存影响约5亿丹麦克朗)[2][9][10] - **Wegovy**:中国采取限量供应策略,聚焦自费市场,为mazdutide提供抢占市场份额的窗口期(中国仅5款司美格鲁肽仿制药ANDA申请)[2][12] --- **估值与风险** 1. **目标价与评级**: - **12个月目标价**:98.23港元(原96.22港元),基于DCF模型(折现率10%,终值增长率3%)[7][13] - **2025-27年EPS预测**:调整至0.43/2.79/2.69人民币(原0.45/2.82/2.54)[7] 2. **主要风险**: - PD-1/L1市场竞争加剧 - 关键候选药物审批延迟 - 安全性问题导致的超适应症使用限制 - 研发项目失败[7][12][13] --- **其他关键数据** 1. **Tyvyt销售趋势**: - 2Q25销售额同比+19%(1Q25为1.38亿美元),中国市场tisle(百济神州PD-1)销售额1.87亿美元(同比+18%)[1][8] 2. **新产品增长**: - 2025年已上市5款新产品,1H25新药(不含Tyvyt/生物类似药)销售额14.25亿人民币(同比+135%)[1][8] 3. **GLP-1定价对比**: - Mazdutide月费用最低1,260人民币(2mg剂量),最高3,780人民币(6mg),显著低于Zepbound(7,076人民币)[12]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诺和诺德策略调整**:中国司美格鲁肽专利2026年3月到期,诺和诺德主动调整供应链(渠道去库存),可能加速本土GLP-1竞品渗透[2][10] - **信达生物多管线布局**:30+在研资产,包括PD-1/IL-2双抗(IBI363)等,强化长期竞争力[12] --- **总结** 信达生物2Q25增长由新产品驱动,mazdutide凭借差异化定位和价格优势有望在中国代谢疾病市场快速放量,但需关注PD-1竞争和研发风险[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