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首款国产GLP-1双靶点减肥药获批上市!“减重效果优于司美格鲁肽”
第一财经· 2025-06-28 08:59
玛仕度肽获批上市 - 首款国产GLP-1双靶点减肥药玛仕度肽注射液获批上市 适用于BMI≥28 kg/m2(肥胖)或BMI≥24 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合并症的成人患者 [1] - 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 此前中国已获批四款GLP-1减肥药(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2] - 玛仕度肽为长效制剂 直接竞争对手为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礼来的替尔泊肽 [2] 产品优势与差异化竞争 - 玛仕度肽可实现15%至21%的减重 初步数据显示减重效果可能优于司美格鲁肽 [2] - 中国肥胖人群合并脂肪肝比例高(超重人群超60% 肥胖人群超80%) 玛仕度肽在改善脂肪肝方面具有优势 [3] - 产品在实现减重的同时可以改善代谢、血压和肝脏脂肪含量 [2] 市场定位与定价策略 - 公司表示定价将体现产品价值 参考同类已上市产品价格 结合国内支付能力制定合理价格 [4] - 对比GLP-1单靶点药物 玛仕度肽可带来更强减重效果 [4] - 公司表示当前产能可确保产品供应 [4] 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超过50% 且呈上升趋势 [4] - 近九成中国超重肥胖患者伴有合并症 最常见的是脂肪肝 [4] - GLP-1药物出现前传统减肥药只能实现5%至7%减重 GLP-1药物可实现10%以上减重 [5] - 肥胖问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对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经济生产力造成严重负担 [4]
GLP-1减重新势力来袭,市场竞争再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21:34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获批上市 - 信达生物胰高血糖素/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获NMPA批准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长期体重控制[1] - III期研究显示32周和48周时4mg和6mg剂量组体重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及体重降幅≥5%/10%/15%比例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1] - 临床数据显示玛仕度肽使体重降幅达21%,肝脏脂肪含量降低超80%,腰围减少11cm,颈围减少3cm,并改善多项代谢指标[1] 产品技术特点 - 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获批超重肥胖适应证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半衰期延长至10天[1] - 独特GCG靶点促进脂肪燃烧实现"燃脂护肝"直接获益[1] - 结构修饰带来创新性突破,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靶GLP-1产品[3] 中国市场潜力 - 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约5亿,全球排名第一[2] - 近九成肥胖患者伴有一种以上合并症,50%超重和80%肥胖患者常见代谢性脂肪肝[2] - 2020年中国因超重肥胖导致的GDP损失达2833亿美元[2] 商业化策略 - 定价将参考国内同类产品但体现双靶产品更强减重效果的价值[3] - 通过福利购计划降低支付负担提升可及性[4] - 已制定充足产能规划保障供应,本土供应链管理具国际标准[4][5] 渠道布局 - 发挥公立医院渠道优势同时拓展民营医院[5] - 重点布局线上零售等创新渠道覆盖多场景需求[5] - 除减重适应症外正推进糖尿病及其他新适应症临床研究[5] GLP-1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GLP-1市场规模5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6%,诺和诺德与礼来合计占86%份额[5] - 2030年全球GLP-1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美元[6]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72周体重降幅21%,礼来口服减重药orforglipron实现A1C降低1.3%-1.6%[6] 国产创新进展 - 先为达生物偏向型GLP-1药物埃诺格鲁肽Ⅲ期减重幅度15.1%创中国人群48周最高纪录[7] - 埃诺格鲁肽通过cAMP偏向性设计实现更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7] - 减脂增肌、超长效制剂和口服制剂成为行业新布局方向[7][8] 行业发展趋势 - 国际巨头持续领跑,国产药企通过差异化技术实现弯道超车[8] - 竞争将向更精准、更安全、多适应症的代谢疾病综合管理演进[8] - "健康中国2030"政策推动下减重药物可及性与普惠性将加速提升[8]
资金动向 | 北水抛售小米超32亿港元,持续买入建设银行、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6-27 20:11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建设银行13.38亿港元、中芯国际6.29亿港元、百济神州2.09亿港元、冠城钟表珠宝1.72亿港元、中国信达1.61亿港元、信达生物1.42亿港元、小鹏汽车-W 1.02亿港元 [1] - 净卖出小米集团-W 32.52亿港元、阿里巴巴-W 7.97亿港元、腾讯控股7.7亿港元、美团-W 1.78亿港元、国泰君安国际1.4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21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215.6904亿港元 连续13日净买入建设银行累计93.5939亿港元 连续7日净买入中芯国际累计49.1076亿港元 [4]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3.6% 但遭净卖出18.50亿港元 成交额达121.64亿港元 [4] - 冠城钟表珠宝股价大涨30.1% 获净买入1.60亿港元 成交额43.90亿港元 [4] - 中国信达股价上涨7.0% 获净买入1.62亿港元 成交额19.68亿港元 [4] - 香港中旅股价暴跌25.6% 仅获净买入0.02亿港元 成交额17.91亿港元 [4] 公司动态 - 建设银行获花旗看好 认为多重催化剂将推动资金流向大盘ETF及高股息金融股 [5] - 中国信达附属公司与建设银行订立资产管理计划合同 开展投资业务 [5] - 信达生物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 [5] - 小鹏汽车G7预售46分钟订单破10000台 预售价23.58万元 即将正式上市 [5] - 小米S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售价25.35-32.99万元 [5] - 阿里巴巴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5]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30.37亿 小米YU7超预期股价创新高 北水抛售小米(01810)超3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8:08
港股通资金流向 - 6月27日北水成交净买入30.3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9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27.4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建设银行(00939)13.38亿港元、中芯国际(00981)1.57亿港元、百济神州(06160)2.09亿港元 [1][6][7]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小米集团-W(01810)18.50亿港元、阿里巴巴-W(09988)2.78亿港元、腾讯(00700)7.21亿港元 [1][2] 个股资金流动明细 - 建设银行(00939)获净买入13.38亿港元,买入额18.93亿港元,卖出额5.55亿港元 [2][6] - 中芯国际(00981)获净买入1.57亿港元,买入额12.28亿港元,卖出额10.70亿港元 [2][6] - 百济神州(06160)获净买入2.09亿港元,买入额5.23亿港元,卖出额3.14亿港元 [4][7] - 小米集团-W(01810)遭净卖出18.50亿港元,买入额51.57亿港元,卖出额70.07亿港元 [2][8] - 阿里巴巴-W(09988)遭净卖出2.78亿港元,买入额12.61亿港元,卖出额15.39亿港元 [2][9] - 腾讯控股(00700)遭净卖出7.21亿港元,买入额6.52亿港元,卖出额13.72亿港元 [2][9] 个股基本面动态 - 建设银行(00939)被花旗列为内银首选,因股息收益率高,预计中国银行股下行空间有限 [6] - 中芯国际(00981)工业与汽车收入环比增长超20%,预计Q2销售收入环比下降4%-6%,毛利率18%-20% [6] - 百济神州(06160)临床前研究数量从2019年20个增至今年85个,有96项进行中的临床实验 [7] - 信达生物(01801)拟配售5500万股筹资42.65亿港元,90%用于推进创新管线研发 [8] - 小米集团-W(01810)首款SUV汽车YU7订单量突破289000台,有望实现2025年40万辆电动车出货目标 [8][9] 其他个股动态 - 中国信达(01359)附属开展规模不超200亿人民币资产管理计划,获净买入1.61亿港元 [2][7]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遭净卖出1.42亿港元 [8] - 小鹏汽车-W(09868)获净买入1.02亿港元 [4][9] - 冠城钟表珠宝(00256)获净买入1.60亿港元 [2][9]
Innovent Announces Mazdutide, First Dual GCG/GLP-1 Receptor Agonist, Received Approval from China's NMPA for Chronic Weight Management
Prnewswire· 2025-06-27 17:49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宣布其全球首创的双GCG/GLP-1受体激动剂mazdutide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超重或肥胖的慢性体重管理 [1] - mazdutide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减重的双GCG/GLP-1受体激动剂 具有独特机制 能增强减重效果 同时减少内脏脂肪并提供全面代谢益处 [1] - 中国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超过5亿成年人受影响 近90%肥胖成人患有并发症 2020年肥胖导致中国GDP损失约2833亿美元 [3][12] 产品特点 - mazdutide通过激活GCG受体抑制肝脏脂肪合成并促进肝脏脂肪分解 作为双GCG/GLP-1受体激动剂 能显著减轻体重并带来腰围和肝脏脂肪含量减少等代谢益处 [6] - 在GLORY-1三期临床试验中 mazdutide 4mg和6mg组在48周时平均体重较基线分别减少12%和14.8% 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0.5% [14] - 在肝脏脂肪含量≥10%的参与者中 mazdutide 4mg和6mg组48周时肝脏脂肪含量较基线平均减少65.85%和80.24% 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5.27% [14] 市场背景 - 中国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2030"倡议 国家卫健委鼓励发展优化的门诊体重管理模式 并更新临床指南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时使用药物治疗 [2][4] - 肥胖是慢性代谢疾病 与多种疾病风险增加相关 2019年中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中11.1%归因于超重和肥胖 较1990年的5.7%几乎翻倍 [12] - 目前中国肥胖治疗选择有限 许多患者难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实现或维持有意义的减重 亟需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13] 临床数据 - mazdutide的批准主要基于GLORY-1三期临床研究数据 该研究在2024年达到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 [7] - 在48周时 mazdutide 4mg和6mg组体重减轻≥5%的参与者比例分别为73.5%和82.8% 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的11.5% [14] - 研究结果已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展示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 获得行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9] 公司战略 - 信达生物与礼来公司达成独家许可协议 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mazdutide [14] - 公司以mazdutide为基础产品 建立并持续扩展其丰富的心血管代谢疾病管线 目前有2个新药申请在审评中 4个资产处于三期或关键临床试验阶段 [17] - 公司已上市16个产品 并与超过30家全球医疗保健公司合作 包括礼来、赛诺菲、Incyte等 [17]
信达生物:信尔美注射液获批首个长期体重控制适应症
快讯· 2025-06-27 16:36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旗下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信尔美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适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长期体重控制 [1] - 信尔美是全球首个此类药物,能够增加减重效果并降低内脏脂肪含量 [1] - 其III期注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48周时,信尔美4mg和6mg组受试者体重相较基线下降≥5%的比例分别为73.5%和82.8% [1] - 此次获批标志着信达生物在心血管及代谢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1] 药物特性 - 信尔美是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1] - 能够增加减重效果并降低内脏脂肪含量 [1] 临床数据 - III期注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48周时,信尔美4mg和6mg组受试者体重相较基线下降≥5%的比例分别为73.5%和82.8% [1] 行业意义 - 信尔美是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1] - 此次获批标志着信达生物在心血管及代谢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1]
信达生物配股融资;泰它西普授权出海丨21健讯Daily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08:09
医保目录调整 - 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方案首次纳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标志着商保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提升[1] 医疗器械监管与创新 - 国家药监局调研湖南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和创新研发,强调以安全为根本、临床需求为导向,支持高端医疗器械上市[2] 零售药店行业整顿 - 广东撤销15人执业药师注册证,内蒙古核查730家两定机构涉及500多名药师"挂证",新疆发现418名药师疑似违规[3] 药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宣泰医药恩杂鲁胺片获美国FDA暂时批准,适应症为前列腺癌,已在中国提交注册申请[3] - 神济昌华渐冻症基因疗法SNUG01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4] - 莱美药业仿制药玛巴洛沙韦片进入BE试验阶段,适用于流感病毒感染[5] - 科济药业提交CAR-T细胞产品CT041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腺癌[6] 资本市场动态 - 亦诺微医药申请港交所上市,专注于溶瘤病毒和外泌体疗法[7] - 信达生物配股融资43.098亿港元,90%资金用于创新管线研发[8] 行业合作与授权 - 荣昌生物将泰它西普全球权益授权给Vor Bio,潜在总交易额达42.3亿美元,含1.25亿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8] 企业运营动态 - 博雅生物下属达拉特旗单采血浆站取得营业执照[10] - 奥美医疗股东陈浩华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10]
信达生物折价配股募资约43亿港元 近期多家头部药企再融资动作频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2:00
信达生物配售新股 - 公司拟配售5500万股新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33%,配售价为每股78.6港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82.4港元折让4.90% [1]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为43.1亿港元,净额约42.65亿港元,其中90%(38.39亿港元)用于临床及临床前重点创新管线的全球研发,10%(4.27亿港元)用于日常运营 [2] - 公司表示配售事项将支持全球化布局,提升管线开发灵活性,挖掘管线价值潜能,符合集团及股东整体利益 [2] 创新药企再融资动态 - 君实生物近期完成4100万股H股配售,配售价每股25.35港元,募集资金总额10.39亿港元,70%用于创新药研发(包括JS207、JS212、JS213等管线),3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3] - 恒瑞医药5月成功赴港上市,创2020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融资规模纪录 [4] - 百利天恒积极推进赴港上市计划,并于3月披露定增方案,拟定增募资近40亿元 [4] 创新药行业融资环境 - 创新药融资环境逐步回暖,头部药企再融资动作频繁,包括配售新股、定增等举措 [1] - 国内创新药BD交易总额自2021年起连续3年超过融资总额,且差距逐年扩大,三生制药与辉瑞的重磅授权交易达到高潮 [4] - 禾元生物科创板上市申请将于7月1日审议,为证监会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首家上会企业,上一家同类上市企业为2023年6月的智翔金泰 [5]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追踪 这4股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21:0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概况 - 6月26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752.26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44.99%,净买入金额37.13亿港元 [1]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317.23亿港元居首,香港中旅88.87亿港元次之,中国光大控股59.07亿港元第三 [1] - 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近一个月均上榜22次,为最受港股通资金关注的个股 [1] 首次上榜个股表现 - 中国光大控股首次上榜成交59.07亿港元,净买入0.94亿港元,收盘上涨6.19% [2] - 香港中旅首次上榜成交88.87亿港元,净买入5.30亿港元,收盘暴涨85.98% [2] - 海昌海洋公园首次上榜成交16.72亿港元,净买入0.23亿港元,收盘上涨11.27% [2] - 荣昌生物首次上榜成交12.64亿港元,净买入1.13亿港元,但收盘下跌11.71% [2] 其他活跃个股数据 - 腾讯控股成交11.54亿港元但遭净卖出5.71亿港元,股价微涨0.1% [2] - 小米集团-W成交49.65亿港元,净买入2.02亿港元,股价上涨0.44% [2] - 阿里巴巴-W成交40.72亿港元,净买入4.83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86% [2] - 中芯国际成交46.26亿港元,净买入8.96亿港元,股价上涨1.02% [2] - 山东墨龙成交56.58亿港元,股价大涨19.68% [2]
信达生物募43亿港元!生物科技板块涌现配股潮,能否继续飙升?
金融界· 2025-06-26 19:41
生物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生物科技板块迎来反转,概念股普遍大涨,成为港股市场明星板块[1] - 年初至6月25日,港股生物医药B类股累计上涨逾92%,创新药概念累计上涨逾49%[2] - 和铂医药-B股价自2024年末上涨超350%,德琪医药-B、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等多股实现翻倍上涨[2] 行业基本面改善 - 中国创新药出海势头迅猛,2025年前5个月中国在全球BD规模级交易中占比从2021年5%飙升至42%[3] - 2025年前5个月交易额达455亿美元,全年或将再破纪录[3] - 更多创新药企实现扭亏为盈,板块基本面得到改善[4] 资金面与融资环境 - 港股市场流动性复苏,资金持续涌入生物科技板块[5] - 6月份有6家港股生物科技企业提出配股融资计划[7] - 信达生物拟配售5500万股,募资约43.10亿港元,90%用于研发,10%用于日常运营[7] - 君实生物募资10.39亿港元,70%用于创新药研发,30%用于补充营运资金[8] 机构观点 -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医药板块经历4年调整后复苏,医药生物行业累计上涨4.57%,创新药出海案例增多[10] - 中邮证券认为创新药行情短期震荡属正常,仍坚定看好2-3年维度的行情,出海和资金面仍有提升空间[11] - 中泰证券指出创新药是医药板块中产业趋势最明确的子行业,全年维度投资主线不会变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