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想汽车(02015)
icon
搜索文档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180.92亿 北水再度减持港股ETF 全天抛售盈富基金(02800)超145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7:59
北水资金整体流向 - 北水成交净卖出180.92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111.24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卖出69.68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获净买入7.26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认为公司近期盈利压力已反应在股价中 但市场低估其作为中国最佳人工智能赋能者的地位 云计算收入加速增长是催化剂 [2][4] - 英诺赛科(02577)获净买入2.80亿港元 富瑞报告显示公司加入英伟达800V直流电源供应商名单 AI数据中心氮化镓市场总额初步估计为25亿美元 量产预计2027年开始 [2][5] - 快手-W(01024)获净买入2.19亿港元 可灵AI多次亮相央视节目 中金认为平台生态和商业化保持增长动力 未来利润率有望持续优化 [1][5] - 中芯国际(00981)获净买入1589.53万港元 华西证券认为在美国芯片安全法案和英伟达H20约谈等催化下 国产AI算力芯片有望加速国产化进程 [2][6] - 理想汽车-W(02015)获净买入4081.28万港元 7月交付新车30,731辆同比下降39.7% 国联证券认为i8的高性价比和优质产品力有望成为销量提升关键 [4][6] - 腾讯控股(00700)获净买入6.17亿港元 [2][8] 个股净卖出情况 - 盈富基金(02800)遭净卖出94.77亿港元 [2][7]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遭净卖出45.52亿港元 [2][7] - 南方恒生科技(03033)遭净卖出14.53亿港元 [7] - 小米集团-W(01810)遭净卖出8450.67万港元 [2][8]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遭净卖出1.91亿港元 [2][8] 行业与市场动态 - 东吴证券表示市场担心海外风险上行 美元资产上涨或减少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关注 对等关税截止日临近可能影响市场心理 [7] - 摩根士丹利预计内地外卖行业第2至3季总补贴额将分别达300亿及500亿元人民币 或达投资高峰且竞争持续 [4] - 英伟达算力芯片被曝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英伟达要求对H20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进行说明 [6]
南向资金8月4日净买出超-180亿港元:加仓阿里巴巴-W7.28亿港元
金融界· 2025-08-04 17:56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8月4日南向资金成交总额1300.70亿港元,净流出180.92亿港元 [1] - 沪港股通净流出111.24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出69.68亿港元 [1]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28亿港元,股价下跌0.60% [1][1] - 英诺赛科获净买入3.63亿港元,股价上涨30.47% [1][1] - 快手-W获净买入2.20亿港元,股价上涨3.22% [1][2]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2.18亿港元,股价上涨2.90% [1][3]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5260.40万港元,股价上涨2.80% [1][4] - 理想汽车-W获净买入4081.28万港元,股价上涨0.70% [1][5] 个股资金净卖出情况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145.35亿港元,股价上涨0.88% [1][5] - 恒生中国企业遭净卖出63.26亿港元,股价上涨1.00% [1][6] - 南方恒生科技遭净卖出14.53亿港元,股价上涨1.32% [1][6] - 康方生物遭净卖出3.23亿港元,股价下跌2.69% [1][7] 细分交易通道数据 - 阿里巴巴通过沪港股通净买入7.26亿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228.97万港元 [1] - 英诺赛科通过沪港股通净买入2.80亿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8236.66万港元 [1] - 中芯国际通过沪港股通净买入1589.53万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2.02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通过沪港股通净买入6.17亿港元,深港股通净卖出5.65亿港元 [4] - 盈富基金通过沪港股通净卖出94.77亿港元,深港股通净卖出50.58亿港元 [5] - 恒生中国企业通过沪港股通净卖出45.52亿港元,深港股通净卖出17.74亿港元 [6]
乘龙卡车连续五天回应理想汽车,称真安全不作秀
新浪科技· 2025-08-04 17:45
公司宣传 - 乘龙卡车通过公众号发布海报强调其安全理念 护航百万卡友 真安全 不作秀 [1] - 公司拥有71年央国企底蕴 始于1954年 [1] - 已累计护航超百万卡友 实现亿万公里安全里程 [1][3] 行业竞争 - 乘龙卡车连续五天公开回应理想汽车 凸显商用车与乘用车领域的安全标准差异 [1] - 公司提出"真正的安全不在试验场 在每一位卡友平安的归途" 强调实际道路安全的重要性 [1][3] 品牌定位 - 通过"央国企底蕴"和"71年历史"强化品牌可信度 [1] - 使用"亿万公里安全里程"数据实证产品可靠性 [1][3]
理想汽车盘前涨超2%,机构对理想i8和i6销量表现展望乐观,公司的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格隆汇· 2025-08-04 16:39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盘前上涨2.3%至25.82美元 [1] 产品发布与定价 - 新车型理想i8正式推出 起售价32.18万元 计划8月20日开启交付 [1] - 提供三款配置 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36.98万元 [1] - Ultra版较L8同版本便宜1万元 Pro版和Max版与L8同版本指导价相同 [1] - 实际定价较预售价低8% 被机构视为正面惊喜 [1] 产品特性 - 搭载VLA模型 标配5C超充功能 [1] - 提供宽敞舒适的座舱体验 [1] - 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看好i8及预计9月上市的i6车型销量表现 [1] - 摩根大通重申正面观点 预期下半年表现强劲 [1]
美股异动丨理想汽车盘前涨超2% 机构对i8和i6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格隆汇· 2025-08-04 16:24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盘前股价上涨2.3%至25.82美元 [1]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理想i8车型 起售价32.18万元人民币 计划8月20日正式开启交付 [1] - 提供三款配置 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和36.98万元人民币 [1] - Pro版和Max版售价与L8同版本指导价相同 Ultra版较L8 Ultra版便宜1万元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看好i8搭载VLA模型、标配5C超充以及宽敞舒适的座舱体验 [1] - 对纯电车i8和i6(预计9月上市)的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1] - VLA模型上车后 公司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1] - 摩根大通重申对公司的正面观点 预期下半年表现强劲 [1] - 认为i8定价为正面惊喜 较公布预售价低8% [1] - i8入门车款定价与L8增程式电动车售价相同 但高端版本较L8高约1万元 [1]
高盛维持理想汽车买入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04 15:53
理想汽车-W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因公司正式推出首款纯电动SUV车型i8 起售价符合预期 预计月销量6000辆 与ES6/L8相当 推动销量增长 [1] 中国生物制药 -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因公司作为中国领先制药公司在创新转型中取得显著成果 聚焦肿瘤学、肝/代谢、呼吸和手术/镇痛四大核心治疗领域 建立强大创新管线 包括多个具有全球授权潜力的资产 生物类似药产品快速销售增长 仿制药业务稳健增长 [1] 恒隆地产 - 摩根大通上调至增持评级 目标价由7.5港元升至10港元 因6.5%股息收益率在同行中具吸引力 内地租户销售回稳 同比跌幅收窄 管理层对下半年持审慎乐观态度 预期销售将持平或轻微增长 [2] 中海物业 - 里昂证券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但下调目标价至6.1港元 因尽管经营环境充满挑战 公司仍维持业务增长 但增速放缓 公司将重点从扩大规模转移到提升物业管理服务质量 里昂证券偏好物业管理公司而非房地产开发商 [3] 中国平安 - 瑞银华宝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60港元上调至66港元 因宏观环境改善及利差风险下降 预计中期税后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5% 第二季增速加快至4.5% 主要受资产管理业务及财产险业务推动 预测第二季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43% 上半年增幅为38% 跑赢同行 预计中期股息轻微增加至每股0.94元人民币 全年股息回报率预计为5.1% 属同行最高 [4] 协鑫科技 - 瑞银华宝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1.9港元 因公司可受惠于反内卷政策下的供应削减 生产成本较低且能源效率优于同行 市账率较A股同行低但资本回报率较高 预期公司在行业整合期间可展示超额收益能力 产品品质与纯度持续提升 技术研发扎实 长期表现可跑赢同行 [5] 普拉达 - 麦格理证券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但下调目标价至60港元 因公司上半年销售额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上升9% 净利同比上升0.6% 但与预测相差7% 下调2025至27年各年净利预测 目标价由65港元下调8%至60港元 管理层预期至8月底日本及欧洲整体旅游客流量将平稳 公司将优先提升品牌价值 MiuMiu在许多国家的渗透率仍偏低 [6] 宁德时代 - 高盛维持中性评级 但上调目标价至436港元 因将2025至27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5%及3% 主要反映电池单位毛利预期下降 但目标价由411港元上调至436港元 [7] 快手-W - 高盛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68港元 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调研显示人形机器人行业显著进步 公司展示灵境大模型升级成果 收入有望2025年达1.4亿美元以上 [8][9] 汇丰控股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由90港元调高19%至107.1港元 因轻微上调2025-2027年度盈利预测 主要由于调高费用收入预测及股票回购高于预期 [9]
理想汽车-W(02015):销量暂承压,敏捷应变能力下纯电赛道依然可期
平安证券· 2025-08-04 14:4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市场表现10%至20%之间 [1][13]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7月销量30731台,同比下降39.7%,1-7月累计销量23.5万台,同比下降2.2% [4][7] - 增程系列产品力承压,L系列改款升级力度低于预期,面临中大型混动SUV市场竞争加剧 [7] - 首款纯电SUV i8配置策略保守,定价与L8基本一致但实际价格中枢更高,智驾硬件分高低配 [7] - i8面临竞品同期上市冲击(问界M8纯电版预售价37.8万起,乐道L90售价26.58~29.98万) [8] - 公司纠错能力强,纯电赛道布局持续推进:9月将推第三款纯电车型i6,超充站达3000座覆盖258城 [8]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 - 2025E营收1394.24亿元(YoY -3.5%),净利润76.9亿元(YoY -4.3%) [6][8] - 2026E营收1892.14亿元(YoY +35.7%),净利润121.41亿元(YoY +57.9%) [6][8] - 毛利率稳定在20.5%~21.3%区间,2027E净利率提升至7.3% [6] 资产负债表 - 2025E货币资金836.46亿元,存货120.38亿元,流动资产总计1388.97亿元 [10] - 2027E总资产2559.29亿元,负债率57.7%(2025E为54.7%) [10] 现金流 - 2025E经营性现金流208.98亿元,投资性现金流-45亿元 [12] - 2027E经营性现金流278.48亿元,自由现金流213.48亿元 [12]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100.5港元对应2025E P/E 25.5倍,P/B 2.5倍 [6][12] - 2027E P/E降至11.5倍,P/S 0.8倍,P/B 1.8倍 [6][12]
研报掘金|华泰证券:维持理想汽车“买入”评级 对i8和i6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格隆汇· 2025-08-04 14:08
理想汽车i8上市及定价 - i8推出3款配置 售价分别为32 18万 34 98万 36 98万元 [1] - Pro版和Max版售价与L8同版本指导价相同 Ultra版较L8 Ultra版便宜1万元 [1] 产品竞争力分析 - i8搭载VLA模型 标配5C超充 提供宽敞舒适座舱体验 [1] - VLA模型上车后 公司辅助驾驶能力有望维持国内第一梯队水平 [1] 未来产品规划 - 纯电车i6预计9月上市 [1] - 对i8和i6上市后的销量表现展望乐观 [1]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至2027年GAAP归母净利分别为103亿 158亿 178亿元 [1] - 预计同期Non GAAP净利润分别为130亿 186亿 208亿元 [1] 投资建议 - 目标价微调至139 49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万字释疑理想VLA,总负责人郎咸朋:技术与研发流程改革都是挑战
36氪· 2025-08-04 13:05
产品发布与定位 - 理想i8为首款纯电SUV车型,售价32.18万至36.98万元,主打中大型六座市场[1] - 产品亮点包括三排六座布局与同级别优秀的二排过道/三排腿部空间,但后备箱空间在满员时受限[1] - 全系标配5C超充电池与双腔空气悬架,针对存在里程焦虑且追求舒适性的消费群体[1] VLA技术架构 - VLA采用4B参数模型,基于自研0.4×8 MoE架构,推理帧率达10Hz(较VLM提升3倍)[5][6] - 技术突破包括3D+2D视觉融合、思维链推理能力,可理解并执行动作[2][17] - 通过32B云端大模型蒸馏至3.2B车端模型,采用流匹配技术将Diffusion推理步骤从10步压缩至2步[19] 算力与芯片优化 - 在Thor芯片实现FP8量化精度下1000TOPS算力,计划向FP4演进[26][28] - 通过魔改CUDA底层、重写PTX指令实现Orin芯片部署大模型[15] - 训练算力从规则算法时代不足1EFLOPS增长至端到端时代的10EFLOPS[10] 数据与训练体系 - 累计12亿数据闭环,2024年实车测试缩减至2万公里,仿真测试占比超90%[8][12] - 构建40万+评测场景库,单日峰值仿真里程达30万公里[25] - 采用"老司机数据"标准,通过云端大模型清洗1000万量级训练数据[36][37] 技术路线比较 - VLA相较端到端路线突破数据限制,通过世界模型生成海量训练场景[2][40] - 当前MPA(事故间隔里程)达300万公里,目标提升至人驾水平的10倍(600万公里)[11] - 研发团队规模控制在200人左右,强调算法-数据-算力三角平衡[32][33] 商业化进展 - 辅助驾驶事故率现为人驾的1/6(350-400万公里/次 vs 60万公里/次)[11] - 计划实现驾驶风格个性化定制,通过强化学习模拟车主驾驶习惯[26] - 法律政策被视为L4落地核心制约因素,公司参与相关法规讨论[7]
金十图示:2025年08月04日(周一)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8-04 10:59
市值排名概览 - 台积电以12,199.22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远超第二名腾讯控股的6,346.48亿美元 [3] - 阿里巴巴以2,791.93亿美元位列第三 小米集团-W(1,806.95亿美元)和拼多多(1,562.46亿美元)分列第四、五位 [3] - 市值超千亿美元公司共5家 超百亿美元公司达20家 [3][4][5][6] 细分行业分布 - 半导体行业占据前列 台积电(12,199.22亿美元)和中芯国际(524.48亿美元)分别位列第一和第八 [3][4] - 互联网服务企业集中度高 腾讯、阿里、美团(944.98亿美元)、网易(806.12亿美元)均居前十 [3] - 新能源汽车行业表现突出 理想汽车(270.18亿美元)和小鹏汽车(172.06亿美元)进入前二十 [4] 排名变动特征 - 贝壳排名上升11位至第15名 市值达216.71亿美元 [4] - 同花顺排名下降1位至第16名 市值216.48亿美元 [4] - 巨人网络排名显著上升 位列第30名(69.16亿美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