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09868)

搜索文档
车企出海的上半年:建厂、本地化、赴港上市|36氪出海·行业
36氪· 2025-07-30 17:11
中国汽车出海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奇瑞、比亚迪、长城等车企通过港股募资、海外建厂、合资公司等方式深度嵌入全球市场 [3][4] - 车企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从产品出海转向资本与产能出海,差异化路径包括比亚迪欧洲拉美双线布局、长城皮卡全球扩张、新势力借力巨头等 [4] 奇瑞汽车 - 2025年上半年出口54.8万辆,占中国总出口量17.8%,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6]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35.3%提升至2024年近50%,采取新兴市场直推自主品牌、成熟市场合资的差异化策略 [6] - 全球布局1075家经销商和2541个经销网点,马来西亚智能汽车工业园初始年产能10万辆 [7][9] 比亚迪 - 上半年出口47万辆同比增长1.3倍,欧洲市场纯电销量超越特斯拉,西班牙月销量达特斯拉3倍 [11] - 巴西新能源销量冠军,市占率9.7%,BYD SHARK皮卡海外销售2.6万辆,巴西工厂为全球第三大海外乘用车生产线 [12] - 欧洲总部设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新建研发中心强化本地化设计 [11] 长城汽车 - 上半年海外销量19.8万辆,皮卡海外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24.3%,居中国皮卡出口第一 [15] - 2.4T长城炮登陆智利、南非等市场,混动山海炮Hi4-T在澳大利亚获积极反馈 [16] 吉利汽车 - 上半年海外销量18.4万辆,新能源车型表现突出,极氪进入40多国、近600家门店,极氪009在港澳及东南亚MPV市场夺冠 [18][20] - 欧洲推出EX5纯电SUV,澳大利亚20天进入纯电销量前九,埃及与印尼工厂投产支撑本地化 [18][20] 小鹏汽车 - 上半年海外销量1.9万辆,印尼为首个本地化生产国,右舵X9主攻东南亚,计划年底覆盖70%印尼核心城市 [22][25] - 欧洲进入波兰、瑞士等四国,与Inchcape、Hedin集团合作分销,目标2027年全球新能源出口前三 [25] 零跑汽车 - 与Stellantis合资后上半年出口2万辆,德国纯电市占率突破1%,布局超100个销售网点 [28] - 马来西亚启动C10本地化生产,欧洲主推增程C10与微型T03,全球渠道达550家 [28][30] 赛力斯 - 港股IPO推进中,海外收入2024年42.11亿元,印尼工厂投产,埃及合作切入非洲市场 [35][37] - 募资拟用于海外车型研发适配及渠道扩张,中东以阿联酋为起点辐射高端市场 [38]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齐挫,科指5连跌!石油股逆势走高
格隆汇· 2025-07-30 16:3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72%并录得5连跌,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36%和1.18% [1]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阿里巴巴、京东跌近3%,百度跌2% [2] - 南向资金净买入117.1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4.27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52.87亿港元 [20] 行业板块表现 下跌板块 - 汽车股下挫,理想汽车跌超12%,比亚迪股份、小鹏汽车、蔚来跌超5% [8][9] - 半导体芯片股表现低迷,中芯国际跌近6%,华虹半导体、晶门半导体跌超5% [5][6] - 苹果概念股走低,高伟电子跌超5%,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跌超4% [7][8] - 生物医药股回调,生物技术板块下跌1.88% [3][4] 上涨板块 - 石油股逆势拉升,中国石油股份涨近4%,中国石油化工涨超3% [10][11] - 三胎概念股活跃,H&H国际控股涨超11%,中国旺旺、蒙牛乳业跟涨 [12][13] - 影视股表现活跃,比高集团涨超3%,英皇文化产业涨超2% [14][15] - 煤炭股、电力股、钢铁股等"反内卷"相关板块相对活跃 [2] 个股异动 - 巨星传奇收涨17.97%,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开发消费级机器人产品 [16][18] 市场消息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行业反对内卷式竞争 [2] - 英伟达向台积电下达30万块H20芯片新订单,补充60万-70万块库存 [6] -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公布,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 [13] - 电影《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超7亿,进入2025年度票房榜前五 [15]
港股收评:午后跌幅加大,恒指跌1.36%,科指5连跌,汽车半导体领跌!阿里京东跌3%,理想汽车大跌近13%,小米跌1%
搜狐财经· 2025-07-30 16:33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收跌2.72%并录得五连跌 盘中一度大跌超3.1% [1] - 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36%和1.18% [1] 行业板块表现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下跌 阿里巴巴及京东跌近3% 百度跌2% 腾讯、小米、美团跌1% [3] - 汽车股午后跌幅加大 理想汽车大跌12.84% 比亚迪股份跌5.77% 小鹏汽车跌5.68% 蔚来跌5.64% 吉利汽车跌4.18% [2][3] - 半导体芯片股表现低迷 龙头中芯国际跌近6% [3] - 创新药板块回调 云顶新耀、再鼎医药、歌礼制药等下跌 [3] - 石油股逆势拉升 中国石油股份涨近4% 中国石油化工涨近3% [3] - 三胎概念股再起升势 H&H国际控股大涨超11% [3] - 煤炭股、电力股、钢铁股等"反内卷"相关板块相对活跃 [3] 个股表现 - 理想汽车-W股价104.5港元 跌幅12.84%居前 [2] - 广汽集团跌2.94%至3.3港元 长城汽车跌2.06%至13.3港元 [2] - 雅迪控股跌2.33%至12.6港元 [2] 行业动态 -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3] - 地缘政治紧张推动国际油价反弹重回70美元一线 [3] - 机构看好婴幼儿奶粉板块需求改善 [3] - H20解禁利好AI数据中心托管企业但影响本地产业链市场情绪 [3]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 2025-07-30 15:05
汽车股市场表现 - 7月30日午后汽车股跌幅扩大,理想汽车-W跌12.51%至104.9港元,小鹏汽车-W跌5.14%至71港元,比亚迪股份跌4.91%至122港元,蔚来-SW跌4.07%至36.55港元,吉利汽车跌3.34%至18.5港元 [1][2] - 其他汽车相关股票也普遍下跌,喜相逢集团跌2.63%至6.3港元,APOLLO出行跌2.38%至0.82港元,长城汽车跌2.36%至13.26港元,广汽集团跌2.35%至3.32港元,雅迪控股跌1.71%至12.68港元 [2] 乘用车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约97.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12% [2] - 预计2025年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量约185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下滑11.2% [2] - 7月新能源车零售预计约101万辆,渗透率达54.6% [2] 行业分析观点 - 汽车整车行业当前财务健康水平较好,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和价格下降对盈利能力的压力 [3] -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有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3] - 看好强智驾整车的阿尔法机会、受合资降价影响超跌的龙头整车、以及新能源出口高增速的整车企业 [3]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 2025-07-30 14:00
汽车股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12.34%至105.1港元 [1]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5.34%至70.85港元 [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2.65%至3.31港元 [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2.06%至13.3港元 [1] 乘用车市场数据 - 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97.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12% [1] - 7月预计狭义乘用车零售185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下滑11.2%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101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4.6% [1] 行业分析观点 - 汽车整车行业财务健康水平较好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导致的盈利压力 [1] - 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以维护行业竞争环境 [1] - 看好智驾升级产业周期下的强智驾整车机会 [1] - 看好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 [1] - 看好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的结构性机会 [1]
港股异动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3:58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股价下跌12.34%至105.1港元 [1] - 小鹏汽车-W(09868)股价下跌5.34%至70.85港元 [1] - 广汽集团(02238)股价下跌2.65%至3.31港元 [1] - 长城汽车(02333)股价下跌2.06%至13.3港元 [1] 行业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约97.8万辆,同比增长11%但环比下滑12% [1] - 预计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量约185万辆,同比增长7.6%但环比下滑11.2%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达101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4.6% [1] 行业分析观点 - 汽车整车行业当前财务健康水平较好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和价格下降导致的盈利压力 [1] -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以维护行业竞争环境 [1] - 看好强智驾整车的阿尔法机会、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以及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 [1]
高歌猛进VS黯然失色|中国高端豪华车市场格局巨变
搜狐财经· 2025-07-30 11:50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豪华车总销量约160万辆 同比下滑5%–7% [2] - 自主高端品牌销量合计突破90万辆 同比增长约35% 市占率首次接近传统豪华阵营的一半 [14] - 自主高端品牌在40万元以上价位段实现量价齐升 理想L系列20.8万辆 问界M8/M9系列20.6万辆 [2] 传统豪华品牌表现 - BBA三大品牌40万元以上车型售出约22万辆 其中奔驰销量30.1万辆同比下降14.2% 宝马29.3万辆同比下降19.6% 奥迪28.1万辆同比下降15.2% [5] - 雷克萨斯成为进口豪华品牌唯一亮点 销量8.5万辆 连续五年保持进口豪华车销量榜首 [3][5] - 超豪华品牌集体下滑 保时捷销量2万辆同比下降24.6% 路虎2.75万辆同比下降28.2% 宾利等品牌跌幅普遍超过20% [5] 新能源汽车表现 - 宝马集团电动汽车销量27.2402万辆 同比增长6.5% 但整体销量下滑2.6% [6] - 奔驰纯电动车销量8.73万辆 同比下滑14% [5] - 自主新能源高端品牌中 蔚来 小鹏 小米30万元以上车型合计25万辆 小米SU7高配版点燃40万元级纯电市场 [2] 政策影响 - 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由130万元/辆降至90万元/辆 7月20日起开票价格超101.7万元车辆需增收10%消费税 [11] - 消费税政策调整导致高价燃油车购车成本上升 需求持续萎缩 [16][17] 产品力与消费趋势 - 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智舱体验 高阶智驾和全域OTA成为消费者决策新权重 [2] - 自主品牌依托本土供应链与高速软件迭代 将智能豪华做成核心卖点 [3] - 国产高端车型在智能化 电动化领域产品力超越部分传统豪华品牌 凭借高性价比赢得市场 [16]
科网股及新能源车股多数下跌,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跌幅收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11:35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30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且跌幅收窄 科网股及新能源车股多数下跌 [1]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跌幅收窄至0.5%附近 持仓股中理想汽车一度跌超10% 小鹏汽车一度跌超4% 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比亚迪股份等领跌 [1] 理想汽车产品动态 - 理想首款纯电SUV i8于7月29日晚正式发布 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 官方指导价32.18万至36.98万元 低于预售价格35万元至40万元 [1] - 理想i8计划于今年8月20日开启交付 [1] 机构观点与估值分析 - 大摩认为理想i8起售价略超预期 市场争论集中在硬件规格竞争力尤其是Pro版本 [1] - 股价上涨取决于三大因素:i8发布后订单转化情况 提高供应的高质量执行情况 8月交付后消费者反馈对9月i6亮相的影响 [1] - 截至7月29日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22.16倍 处于指数发布以来约23.5%估值分位点 即当前估值低于历史76%以上时间 [2] - 恒生科技指数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 具备高弹性与高成长特性 [2]
香港成为内地车企出海前哨:比亚迪上半年销量第一,吉利、小鹏表现亮眼
观察者网· 2025-07-30 11:13
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香港私人电动车登记量达18356辆[3] - 比亚迪以4902辆销量超越特斯拉3889辆位居榜首 市场份额27%[3] - 香港电动车销量占总汽车销量比例达68.6%[5] - 销量前六品牌中中国品牌占据三席 包括吉利和小鹏[4] 车型表现 - 比亚迪海狮07成为销量支柱车型 上半年销售3676辆[4] - 宝马以1019辆位列第三 极氪848辆位列第四[4] - 丰田纯电动车781辆位列第五 小鹏770辆位列第六[4] 政策支持 - 香港计划2035年前停止新燃油及混合动力私人车登记[6] - 推出首次登记税优惠 牌照费优惠和家用充电设施补贴[6] - 计划2027年中期前建成约20万个充电车位[6] 战略地位 - 香港作为右舵市场成为测试东南亚等右舵市场的试炼场[7] - 提供国际化展示平台助力品牌获取国际曝光[7]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选择香港举办首届国际汽车与供应链博览会[6] 企业布局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在香港推出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7] - 上汽 吉利 广汽 奇瑞等数十家内地整车厂在香港展示80款车型[6] - 香港资本市场和专业服务有助于内地新能源车企海外融资和产品推广[6]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0日(周三)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7-30 10:57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 台积电以12516.64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是第二名腾讯控股市值的近两倍[3] - 腾讯控股以6457.41亿美元位列第二 阿里巴巴以2847.15亿美元排名第三[3] - 小米集团-W(1825.13亿美元)和拼多多(1638.48亿美元)分列第四、五位 市值均超1600亿美元[3] 头部企业市值分布 - 前七名企业市值均超过800亿美元 美团-W(1003.36亿美元)和网易(832.85亿美元)位列第六、七位[3] - 第八至二十名企业市值在100-600亿美元区间 东方财富(531.66亿美元)领先该区间[4] - 京东(464.45亿美元)和快手-W(398.36亿美元)位列第九、十名 百度(298.39亿美元)排名第十二[4] 中游企业市值特征 - 第21-40名企业市值集中在50-100亿美元区间 宝信软件(101.43亿美元)位列第21[4] - 唯品会(79.81亿美元)至金山软件(62.27亿美元)等企业市值在60-80亿美元范围[4][5] - 该区间包含多家软件企业 包括用友网络(71.64亿美元)和金蝶国际(77.06亿美元)[5] 细分行业代表企业 - 新能源汽车企业表现突出 理想汽车(293.09亿美元)排名13 小鹏汽车(175.4亿美元)排名16 蔚来(106.66亿美元)排名19[4] - 快递物流行业中通快递以157.55亿美元市值位列17[4] - 在线教育企业新东方(76.45亿美元)和好未来(62.22亿美元)分别排名26和34[5] 市值计量说明 - 所有市值数据以亿美元为单位 美元港元按当日汇率中间价折算[6] - 排名每日根据市值计算更新 涵盖中国大陆及海外上市科技互联网企业[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