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稀土(600111)
搜索文档
567股获融资买入超亿元,北方稀土获买入31.9亿元居首
第一财经· 2025-10-15 09:16
融资买入整体情况 - 10月14日A股市场共有3721只个股获得融资资金买入 [1] - 其中567只个股的买入金额超过1亿元 [1] 融资买入金额排名前列个股 - 北方稀土以31.9亿元的融资买入金额位居榜首 [1] - 中兴通讯融资买入金额为31.33亿元,排名第二 [1] - 新易盛融资买入金额为31.04亿元,排名第三 [1]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重较高个股 - 有3只个股融资买入额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重超过30% [1] - 瑞联新材融资买入额占比最高,达到32.43% [1] - 港通医疗融资买入额占比为30.81%,排名第二 [1] - 新化股份融资买入额占比为30.24%,排名第三 [1] 融资净买入金额排名前列个股 - 有42只个股获得融资净买入金额超过1亿元 [1] - 包钢股份融资净买入金额最高,为7.44亿元 [1] - 紫金矿业融资净买入金额为7.14亿元,排名第二 [1] - 英维克融资净买入金额为4.18亿元,排名第三 [1]
稀土龙头集体预增!多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在100%以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5 05:14
稀土行业公司业绩 - 中科三环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0.24%—337.79%,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8.87%—84.91% [1][2] - 盛和资源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亿元到8.2亿元,同比增长696.82%到782.96% [1][2]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1亿元到15.7亿元,同比增长272.54%到287.34% [2] - 金力永磁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亿元—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179%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盛和资源业绩增长因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稀土主要产品市场需求整体向好、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3] - 北方稀土通过深化营销模式创新,强化营销运作,多措并举积极消化库存,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2] - 中科三环采取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经营方针,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采取降本增效、降费增率等有效措施 [2] - 金力永磁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策略等措施,积极应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交付能力,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3] 稀土产品价格与供应 - 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环比增长37%,该交易价格已连续5次上调 [4]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稀土进口总量7.2万吨,同比下降21.4%,出口总量4.44万吨,同比增长14.5% [5]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稀土作为高端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资源,正呈现供需两端共振格局,全球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持续推升关键元素需求 [4]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股价今年以来已分别上涨168%、119%、146%、122% [5] - 金力永磁在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及磁材产品、低空飞行器领域均有小批量产品交付 [3]
突发特讯!北方稀土及关联公司被监管警示,因垫付资金未披露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10-15 01:37
违规事件核心 - 公司因未披露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在数日内先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内蒙古证监局的监管警示 [1] - 违规行为时间跨度为2019年2月至2024年12月,长达五年半,涉及垫付金额合计894.85万元 [2][4] - 垫付行为发生于子公司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控股股东下属企业包瀜环保公司垫付人员工资、福利费等费用 [4] 违规细节与性质 - 子公司节能环保公司于2021年6月被公司收购,但收购完成后垫付行为并未停止,后续又产生587.61万元费用,占总额的近66% [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关联方已归还全部垫付资金,但公司始终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 该行为违反了关于信息披露真实性、及时性以及关联交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6] 市场反应与解读 - 监管警示落地当天,公司股价强势涨停,全天成交额达214.56亿元,位居A股当日成交额榜首 [8] - 市场解读存在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金额相对资产规模极小且资金已收回,实际影响有限;另一部分观点则担忧此事件暴露出公司内控漏洞 [9] - 股价表现与稀土永磁板块整体走强相关,但与监管风险形成鲜明反差 [8][9] 公司回应与监管信号 - 公司公告表示高度重视监管警示,承诺将加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排查合规隐患,并提交整改报告 [10] - 监管层的双重介入释放出明确信号,即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披露和资金往来规范的监管力度正在持续收紧 [10] -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的规范运作不仅影响自身估值,也关系到板块的整体信誉 [10]
小金属价格“涨”声一片 龙头股年内平均涨幅超九成
证券时报· 2025-10-15 01:28
小金属价格表现及驱动因素 - 金属钴价格超35万元/吨,较去年底翻倍 [1] - 江西钨精矿价格达26.6万元/吨,年内累计涨幅接近翻倍,9月创历史新高 [1] - 河南钼精矿价格达4380元/吨,年内累计涨幅超过21% [1] - 沪锡2511合约年内累计上涨超过10% [1] - 价格上涨主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需求井喷,以及全球储量有限、产地集中导致的供应脆弱性 [1] - 小金属具备稀缺性和战略用途共识,被中国银河证券视为类避险资产 [1] 主要上市公司业务与市值 - 洛阳钼业A股市值超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钴营收57.28亿元,钨钼营收超40亿元 [2] - 北方稀土总市值超2053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近189亿元同比增超45%,净利润超9.3亿元同比增近20倍 [2] - 华友钴业市值近1228亿元,2025年上半年钴产品出货量2.08万吨同比下降9.89%,镍产品出货量13.94万吨同比增83.91% [2] - 兴业银锡子公司保有资源量超5亿吨,其中银金属量3.06万吨、锡金属量39.9万吨,银漫矿业2024年锡金属产量8902吨为国内第二大锡精矿生产商 [2] - 厦门钨业拥有完整的钨产业链,在开采、冶炼、深加工领域有突出优势 [2] 相关公司股价与业绩预期 - 战略小金属龙头股年内平均涨幅超过90% [3] - 兴业银锡、北方稀土、华钰矿业、洛阳钼业等12只个股涨幅均超过100% [3] - 章源钨业、湖南黄金、东方锆业等11股涨幅在50%至100% [3] - 机构预测盛和资源、中国稀土、广晟有色等个股今年净利润均有望翻倍增长 [3]
稀土再涨价:一棋落子,满盘生变
搜狐财经· 2025-10-14 20:39
价格调整与市场反应 - 中国稀土行业两大巨头包钢股份与北方稀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第三季度的19109元/吨环比大涨37.13% [1] - 此次涨幅创下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最大单季涨幅,并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稳步上涨 [1] - 受价格调整影响,A股稀土永磁板块在10月13日迎来集体涨停潮 [1] - 北方稀土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 [10] - 自今年三季度以来,北方稀土股价累计上涨110.8%,截至10月10日报收52.48元/股,总市值达1897亿元 [11] 供需基本面变化 - 稀土精矿价格从2023年二季度31030元/吨的高位,下跌至2024年三季度的16741元/吨,期间跌幅高达46.05%,2024年四季度成为价格转折点 [2][3] - 供给端,2025年国内稀土开采配额仅增长5.9%,创下十年最低增幅,且配额大部分集中在头部企业 [4] - 需求端,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5%,单车稀土磁材用量从以前的5公斤涨到12-16公斤 [5] - 风电行业6MW以上大机组占比超过70%,永磁直驱风机渗透率飙升至65%,单机磁材用量比以前多20%,全球风电一年消耗2.1万吨稀土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为量产元年,特斯拉Optimus单台使用3公斤左右高性能钕铁硼,国内需求同比上涨150% [5] - 低空经济eVTOL飞行器每台需要3.2公斤磁材,潜在需求可达1.5万吨 [5] 政策与战略影响 - 商务部对稀土相关技术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 [6] - 新政涵盖"长臂管辖"原则,规定境外产品中中国稀土成分占比超过0.1%就必须向中国商务部申请许可 [7] - 中国掌控全球90%的冶炼产能,政策直接影响全球稀土供应链 [8] - 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产量和供应的最大国家,2024年稀土矿储量全球占比近五成,稀土矿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8] - 价格大幅提价是对"稀土卖出稀价值"理念的实践,旨在将行业利润向上游集中,改善包钢股份精矿业务盈利能力,北方稀土则可通过向下游传导成本维持盈利空间 [9] 资本市场与全球格局 - 10月9日稀土永磁指数大涨8.96%,北方稀土当天放量涨停,成交额超127亿元,创三个月新高 [11] - 10月10日行情出现分歧,北方稀土冲高回落,主力资金净流出25.58亿元,但成交额仍维持在170亿元高位 [11] - 稀土出口管制升级将提高海外重建自主可控稀土产业链的难度和成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拥有矿产资源但缺乏冶炼分离能力,日本、欧盟投资面临环保门槛 [12] - 供应链重建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工程,美国的对外依赖使其在贸易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 [12]
战略小金属,迎高光时刻!这些领域需求爆发
中国证券报· 2025-10-14 19:49
行业景气度与市场关注度 - 在高端制造与前沿科技双轮驱动下,小金属赛道景气度持续攀升 [1] - 10月中旬以来,稀土、钼、锑、钽、铌等战略金属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1] - 小金属正深入高端制造与前沿科技的每一个环节,从钽电容到超导铌材,再到核聚变装置 [1] 政策驱动与行业目标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 [2] - 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主要目标,包括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以及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和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 [2] 供给端与价格表现 - 过去10年,受产能退出、投资不足影响,全球钨、钼、铋、锗、锑等小金属产量震荡下行,供给端持续收紧 [3] - 供需偏紧下,相关小金属掀起提价潮,例如北方稀土将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价格上调至不含税26205元/吨,较上一季度涨幅达37% [3] - 北方稀土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15.7亿元,同比增长272.54%—287.34%,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3.3亿元—13.9亿元,同比增长399.90%—422.46% [3] 新兴应用领域拓展 - 可控核聚变为钽、铌等金属带来潜在应用市场,例如东方钽业参股公司研制的热压ITER铌材已通过认证,可用于制造超导磁体关键材料 [5] - 在半导体领域,高纯钽粉、高纯钽锭、12英寸钽靶坯已实现全流程技术突破和产业贯通 [5] - AI技术演进带动电子新材料升级,钽下游应用中电子领域占比超一半,AI迭代有望增益钽电容、半导体钽靶材需求 [5] - 新能源领域为小金属提供广阔市场,光伏钨丝替代高碳钢丝导致需求年增约10%,铟用于AI光芯片和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高速增长 [5] 企业业绩与资产属性 - 小金属企业的三季度财报业绩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高端制造和科技进步推动下,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周期 [6] - 战略小金属的“类避险”价值正迎来重估,在货币宽松等宏观背景下,兼具商品属性与金融属性使其成为资金配置的重点方向 [6]
有色金属行业10月14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1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14日下跌0.62% [1] - 申万行业中11个行业上涨,银行和煤炭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51%和2.18% [1] - 通信和电子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4.98%和4.64%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936.16亿元 [1] - 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3个行业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入17.25亿元,行业上涨2.51% [1] - 食品饮料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1.74亿元,日涨幅为1.69%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全天净流出299.10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32.14亿元,位居第二 [1] 有色金属行业概况 - 有色金属行业今日下跌3.66%,在跌幅榜中排名第三 [1][2] - 行业所属137只个股中,23只上涨,3只涨停,112只下跌 [2] - 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132.14亿元 [2] - 行业资金净流入的个股有22只,资金净流出超亿元的个股有34只 [2] 有色金属个股资金流入 - 中国铝业资金净流入居首,达2.91亿元,股价上涨0.82% [2] - 楚江新材资金净流入1.63亿元,股价涨停,涨幅10.01% [2] - 华钰矿业资金净流入1.58亿元,股价上涨5.16% [2] - 中孚实业和西藏珠峰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分别为1.35亿元和3630.33万元 [2] 有色金属个股资金流出 - 北方稀土资金净流出居首,达18.74亿元,股价下跌1.61% [2][4] - 华友钴业资金净流出11.22亿元,股价下跌7.53% [2][4] - 紫金矿业资金净流出11.04亿元,股价下跌5.75% [2][4] - 洛阳钼业和金力永磁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为7.36亿元和6.05亿元 [4]
Chinese Shares Give Up Gains, End Lower Amid U.S.-China Tensions
Barrons· 2025-10-14 16:14
市场整体表现 - 中国股市开盘上涨后回落,最终收盘下跌 [1] -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重燃对投资者情绪构成压力 [1] 行业与公司表现 - 近期上涨后,部分投资者可能在半导体和黄金矿业股中获利了结 [1]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6.8% [1] - 海光信息股价下跌6.7% [1] - 紫金矿业股价下跌5.75% [1] - 中国北方稀土高科股价下跌1.6% [1]
收盘丨创业板指高开低走跌近4%,半导体、通信板块全线下挫
第一财经· 2025-10-14 15:1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215亿元 [1][4] -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沪指跌0.62%至3865.23点,深成指跌2.54%至12895.11点,创业板指跌3.99%至2955.98点,科创50指数跌超4.26%至1410.30点 [1][2] - 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 [1][4]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股显著回调,半导体芯片股集体调整,通富微电跌停,芯源微、燕东微、华海清科等多股跌超10% [2][3] - 保险、银行等金融股逆势走强,重庆银行涨超6%,渝农商行、新华保险涨超5%,中国人保、厦门银行等涨幅居前 [2][3] - 超硬材料概念集体大涨,白酒、金融、煤炭等传统行业走强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银行、食品饮料、煤炭等板块,净流出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等板块 [6] - 隆基绿能、山子高科、工商银行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27亿元、10.32亿元、7.57亿元 [6] - 中芯国际、北方稀土、宁德时代遭主力资金抛售25.98亿元、19.05亿元、18.15亿元 [6] 机构观点 - 市场在资金回流与重要会议召开后,或有打破盘整结构挑战新高的可能,中期向上趋势不变 [8] - 白酒行业需求端处于盘底阶段,等待下轮成长周期 [8] - 有色金属与化工行业在三季报中表现突出,多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成倍提升,建议关注较早披露财报且业绩超预期的公司 [8]
有色ETF基金(159880)开盘涨2.40%,重仓股紫金矿业涨3.51%,洛阳钼业涨3.25%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51
有色ETF基金市场表现 - 10月14日有色ETF基金(159880)开盘上涨2.40%,报价为1.875元 [1] - 基金自2021年3月8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82.49% [1] - 基金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6.15% [1] 有色ETF基金重仓股表现 - 重仓股普遍上涨,其中中金黄金开盘涨幅最大,为5.06% [1] - 山东黄金开盘上涨3.90%,赤峰黄金开盘上涨4.36% [1] - 紫金矿业开盘上涨3.51%,洛阳钼业开盘上涨3.25% [1] - 华友钴业开盘上涨3.29%,中国铝业开盘上涨2.92% [1] - 云铝股份开盘上涨2.55%,北方稀土开盘上涨0.47% [1] - 赣锋锂业开盘无涨跌,涨幅为0.00% [1] 基金基本信息 -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国证有色金属行业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闫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