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石(600176)

搜索文档
“反内卷”情绪降温,关注基本面变化
国盛证券· 2025-08-03 21:08
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材料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3] 核心观点 - 政治局会议强调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政策基调较前有所缓和[2] - 地方政府债发行加速,2025年7月发行量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70.7%,专项债同比增加2.21万亿元[2] - 浮法玻璃需求淡季不淡,光伏玻璃行业自律减产缓解供需矛盾[2] - 消费建材受益二手房交易及消费刺激政策,推荐北新建材、伟星新材等标的[2] - 水泥行业错峰停产力度加强,价格围绕盈亏平衡线波动,"反内卷"政策改善超产现状[2] - 玻纤价格触底回升,风电招标量快速增长,电子纱需求回暖[2] 行情回顾 - 建筑材料板块周下跌2.30%,水泥/玻璃/玻纤/装修建材子板块分别下跌1.25%/4.55%/4.01%/2.03%[1] - 板块资金净流出24.33亿元,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0.35%[1] - 个股涨幅前五:韩建河山(+20.34%)、再升科技(+12.33%)、海象新材(+7.64%)[12] 水泥行业 - 全国水泥价格指数337.69元/吨(周环比-0.76%),出库量275.4万吨(周环比+1.07%)[15] - 熟料产能利用率58.09%(周环比-0.01pct),库容比62.21%(周环比-0.39pct)[15] - Q3基建需求有望维持韧性,专项债发行提速支撑市政工程类项目[15] - 错峰停产执行分化:云南执行较差,河北推迟至8月20日执行20天停窑[24] 玻璃行业 - 浮法玻璃均价1295.28元/吨(周涨幅4.58%),库存环比减少156万重箱[28] - 华北重质纯碱价格1400元/吨(周环比+50元/吨),管道气玻璃税后毛利-154.56元/吨[30] - 2025年冷修停产22条产线(日熔量13420T/D),复产及新点火17条产线(日熔量13060T/D)[38] 玻纤行业 - 无碱粗纱均价3595.25元/吨(周环比-0.64%),电子纱G75报价8800-9200元/吨[42] - 7月在产产能71.44万吨(同比+17.67%),库存90.15万吨(同比+26.01%)[42] - 6月出口量18.25万吨(同比-5.93%),出口均价10500.19元/吨(同比+8.68%)[43] 消费建材原材料 - 铝合金价格20920元/吨(周环比-320元),苯乙烯现货价7375元/吨(周环比-125元)[52][54] - 沥青价格3780元/吨(同比+1.6%),LNG出厂价4388元/吨(同比-9.6%)[60][63] 碳纤维行业 - T300(12K)价格8-9万元/吨,T800(12K)价格18-24万元/吨[68] - 周产量1824吨(开工率60.59%),库存15450吨,单位生产成本10.64万元/吨[70] - 行业平均毛利率-8.51%,多数企业利润持续承压[72]
玻璃玻纤板块7月31日跌0.37%,三峡新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3360.5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7-31 16:32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0.37% 同时上证指数下跌1.18% 深证成指下跌1.73%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360.56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2.4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2.08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宏和科技涨幅最大达10.00% 收盘价23.54元 成交量55.35万手 成交额12.92亿元 [1] - 再升科技上涨3.67% 收盘价5.09元 成交量102.12万手 成交额5.13亿元 [1] - 三峡新材领跌3.48% 收盘价3.05元 成交量37.31万手 成交额1.15亿元 [2] - 金晶科技下跌3.24% 收盘价5.08元 成交量30.64万手 成交额1.57亿元 [2] - 耀皮玻璃下跌3.08% 收盘价6.30元 成交量18.64万手 成交额1.19亿元 [2]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最高达137.90万手 成交额6.84亿元 股价持平于4.88元 [1] - 旗滨集团成交额最大达4.27亿元 成交量68.55万手 股价下跌2.96%至6.22元 [2] - 中国巨石成交额4.45亿元 成交量35.71万手 股价下跌2.36%至12.39元 [1][2] - 九鼎新材成交额最低为9917.61万元 成交量13.09万手 股价微跌0.66%至7.58元 [1]
建筑材料业CFO群体观察: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超84% 国统股份一年换两任财务总监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46
行业薪酬与业绩表现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群体薪酬总额达42.70亿元,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建筑材料行业66家上市公司CFO平均年薪未披露,但行业整体营收7084.49亿元同比下降12.3%,归母净利润188.36亿元同比腰斩 [1] - 仅不到三成建筑材料公司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1] 人口特征分布 - 建筑材料行业CFO平均年龄47.23岁,40-50岁占比46.9%,50岁以上占比34.4%,30-40岁占比18.8% [1] - 男性CFO占比62.5%平均年龄47.18岁,女性占比37.5%平均年龄47.16岁 [1] - 年龄最大CFO为中国巨石倪金瑞(60岁)与万里石朱著香(58岁),最年轻为华立股份孙媛媛与凯伦股份季正华(均为35岁) [3][4] 任职期限与变动 - CFO任职5-10年占比最高达26.2%,1-3年与3-5年分别占24.6%和21.5% [6] - 任期超10年者共8位,伟星新材陈安门任职近18年 [6] - 13位CFO在统计期内离职,健康与工作调动为主因,其中国统股份一年内两任CFO离职 [8] 教育背景构成 - 65位披露学历的CFO中,本科占比55.6%,硕士占比27.0%,专科占比14.3% [9] - 三棵树朱奇峰为投资学博士,上峰水泥孟维忠最高学历为中等职业教育 [9]
建筑材料业CFO群体观察:旗滨集团杜海年薪超340万居首 华立股份孙媛媛被出具警示函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46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1] - 建筑材料行业CFO平均年薪为76.78万元 年薪中位数为62.62万元 最大值和最小值差距为335.64万元[1] - 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CFO约占21.2% 同时有CFO年收入不足20万元[1] 高管任职特征 - 约10.6%的CFO兼任董事会秘书职位 28.8%的CFO兼任总经理或副总经理职位[1] - 约21.2%的CFO同时担任审计委员会成员 战略委员会成员或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能[1] - 有一半的CFO身兼数职[1] 具体公司CFO薪酬表现 - 旗滨集团CFO杜海以343.64万元年薪位居行业第一 较第二名南玻A财务总监王文欣300.18万元高出14.5%[2] - 科创新材CFO王敏敏年薪最低为13.66万元 但较2023年大幅提高45.9%[2] - 薪酬前十的CFO包括鲁阳节能姚永华230.64万元 中国巨石倪雯瑞176.37万元 北新建材王师144.29万元等[3] 财务合规情况 - 华立股份财务总监孙媛媛因定期报告中财务数据不准确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涉及虚增收入 商誉减值准备不足等问题[3] - 凯盛新能财务总监陈红照因母公司单体会计报表披露不准确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被河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2024年薪酬为69.20万元[3]
建筑材料业董秘群体观察:中国巨石丁成车200万年薪居首 海南瑞泽秦庆同比降薪近80万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04
董秘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计达40.86亿元,平均年薪75.43万元 [1] 建筑材料行业表现 - 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整体营收7084.49亿元,同比下降12.3% [1] - 归母净利润188.36亿元,较2023年直接"腰斩",不到三成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1] 建筑材料行业董秘薪酬分析 - 2024年建筑材料行业董秘平均年薪66.61万元,中位数63.02万元,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201.66万元 [1] - 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董秘占比18.1%,金晶科技董秘于浩坤年收入不足20万元 [1] - 与2023年相比,建筑材料行业董秘年薪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下降2.2%、3.9% [2] 薪酬变动情况 - 29位董秘薪酬同比减少,海南瑞泽秦庆薪酬下调幅度达79.80万元 [2] - 26位董秘薪酬同比增长,山东玻纤王传秋和国际复材黄敦霞年收入增幅分别为50.15万元、51.82万元 [2] 薪酬排名情况 - 中国巨石董秘丁成车以201.92万元薪酬位列第一,比第二名旗滨集团邓凌云高14.0% [2] - 薪酬前10的董秘中,西藏天路胡炳芳因历史违规问题全年薪酬30.38万元 [3] 薪酬与职位关联 - 中国巨石董秘丁成车同时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代行财务负责人及总法律顾问,并兼任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2] - 金晶科技董秘于浩坤未持有公司股份,2001年加入公司并曾任证券事务代表 [2] 公司财务数据对比 - 中国巨石2024年薪酬同比增长6.6%,旗滨集团同比下降0.2% [3] - 海螺水泥营收同比下降35.5%,天山股份归母净利润为-5.98亿元 [3] - 中铁装配营收同比增长27.1%,耀皮玻璃净利润同比增长192.8% [3]
中国巨石护航振石股份IPO,张毓强父子拿走11亿分红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38
公司背景与上市历程 - 振石股份前身为中国恒石 曾以"玻纤第一股"名义于2015年12月以每股2.15港元在香港上市 股票代码1197 HK 首日开盘价2 1港元较发行价下跌2 3% 公开招股认购率仅32% [1][7] - 2019年4月实控人张毓强父子以每股2 50港元价格收购公司20548万股股份 并于同年7月完成私有化退市 [9] - 2023年6月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募资39 81亿元 目前处于已问询阶段 [1][12]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 张毓强与张健侃父子通过桐乡华嘉 桐乡泽石 振石集团合计控制96 51%股份 为共同实控人 [12] - 振石集团持股39 4% 为第二大股东 张毓强持有振石集团72 31%份额并任董事长 [12] - 香港籍自然人邱中伟持股1 49% 其曾通过代持方式间接持股2 36% 2023年4月解除代持关系 [14]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连续下滑 分别为52 67亿元 51 24亿元 44 39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13 37% [1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 81亿元 7 93亿元 6 10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23 11% [19][20] - 主营业务中清洁能源功能材料占比超85% 2024年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 25%至38 68亿元 主因销售单价同比下降17 77%至9431 5元/吨 [18][19] 现金流与债务状况 - 2022-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 分别为-2 08亿元和-4 09亿元 2024年转正至1 03亿元 [1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1 08亿元 占当期营收比重达47 48% [21] - 2024年短期借款15 87亿元 长期借款24 33亿元同比增加13 18亿元 增幅118 19% 利息费用减少660 3万元 [3][22] 关联交易与供应商依赖 - 2022-2024年向关联方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70 49% 60 42% 69 22% [24] - 向中国巨石采购金额占比逐年上升 2024年达62 43% 采购金额20 35亿元 [24] - 报告期内存在通过振石集团转贷 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票据 资金拆借等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 [25] 分红与资金运作 - 2022年及2023年分别现金分红5 4亿元和6亿元 合计11 4亿元 其中约11亿元进入实控人父子口袋 [4][22] - 2023年短期借款32 4亿元同比翻倍 利息支出增加4755 24万元 主因产能扩建及设备采购 [22]
研判2025!中国玻璃纤维电子布行业特点、技术迭代路径、市场规模及企业产能布局情况分析:有望实现高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9 09:12
玻璃纤维电子布行业概述 - 玻璃纤维电子布是以玻璃纤维为基材制成的高性能织物,具有绝缘、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等特性,是电子信息产业关键基础材料 [1][2] - 产品按厚度分为厚布(>100μm)、薄布(36-100μm)、超薄布(28-35μm)和极薄布(<28μm),厚度越薄技术难度越高 [1][4] - 按功能可分为Low Dk/Df布、Low CTE布等8大类,分别应用于5G基站、IC载板、汽车电子等不同领域 [5][7] 产业链与市场规模 - 产业链位置: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PCB,电子布在全产业链中价值创造能力较高 [8][9]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6.5亿元,较2020年185.2亿元增长54.7%,主要受AI算力、5G通信等高端需求驱动 [1][14] - 中国作为全球PCB制造中心,电子布需求与下游应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AI服务器)强相关 [14] 技术发展路径 - 技术迭代分三代:第一代Dk≈4.0满足基础绝缘,第二代Dk≈3.5适配5G/AI,第三代Q布Dk<3.0专为PCIe 5.0/6.0设计 [13][29] - 高端电子布技术壁垒高,全球仅日东纺、AGY等少数企业能稳定量产二代布,三代布更稀缺 [13][29] - 技术核心参数包括介电常数(Dk)、介电损耗(Df)、纱线细度等,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性能 [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中国巨石、OC、NEG、JM、泰山玻纤等,中国企业在产能占比持续提升 [16] - 国内重点企业:中材科技(三代布全覆盖)、宏和科技(极薄布领先)、光远新材(低介电布)、菲利华(Q布技术领先) [18][19][23] - 2024年行业呈现产能向中国集中趋势,中国巨石电子布产能达10亿米占全球20-30%市场份额 [17][18] 重点企业表现 - 宏和科技2024年营收7.8亿元,极薄布毛利率达42.94%显著高于厚布2.12%,产品结构持续高端化 [20][23] - 中材科技规划2026年产能扩至3500万米/年,拥有5条Low-Dk产线并获英伟达认证 [18][29] - 菲利华在三代布(Q布)技术领先,已形成5万米/月产能,2027年规划达200万米/月 [18] 未来发展趋势 - AI服务器(如英伟达GB200)单台PCB面积达2.5㎡,直接拉动2116型高端电子布需求 [27] - 2025年AI服务器用高端电子布供需缺口达25-30%,设备交付周期长导致短期紧张难缓解 [17] - 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国产高端电子布市占率有望显著提升,实现从"跟跑"到"并跑"转变 [11][29]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周观点:雅下催化建材需求预期,悍高集团下周正式上市-20250727
海通证券· 2025-07-27 2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兔宝宝、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三棵树、科顺股份维持增持评级;对中国巨石、中材科技继续重点推荐;首推福耀玻璃、信义玻璃、旗滨集团 [20][53][5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建材行情因需求和供给优化共振迎来强催化,西藏雅下水电站等大工程开工拉动建材需求,反内卷政策也有实际抓手,建材反内卷有望驱动板块向合理价格和盈利水平回归 [2][5] 各部分总结 周观点 - 悍高集团7月30日正式上市,其主营业务分家居五金和户外家具两大板块,2024年家居五金占总收入85%,公司重视研发创新,获多项专利和设计奖项,以经销模式为主构建销售网络,2022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计划募资用于相关项目,未来将深耕家居五金市场 [3][4][7] - 西藏雅下水电站等大工程开工使需求修复有实际抓手,预计后续工程项目将拉动建材需求;反内卷政策在水泥和玻璃行业有实际举措,有望驱动板块回归合理水平 [5] 消费建材 - 企业价格沟通和竞争缓和预期提升,防水行业龙头同步提价,三棵树业绩降费改善盈利逻辑兑现,2025年消费建材盈利修复或领先营收增长 [18] - 推荐东方雨虹、兔宝宝、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中国联塑、三棵树、科顺股份等公司,竣工端细分品类龙头公司也受益于格局改善和需求周期预期扭转 [19][20][22] 水泥 - 本周全国水泥价格环比回落1%,部分地区涨跌,下游需求环比略升,出货率约46%,预计后期价格震荡调整 [23] - 水泥行业政策端有催化预期,沿限制超产方向推进,部分水泥公司有长期配置价值,维持水泥年内高确定性判断,行业股权激励等集中推出是见底信号 [24][25] - 以供需收缩比喻“龟兔赛跑”,供给优化成效有望在需求跌幅放缓时转化为盈利改善,目前行业盈利确定性逻辑强于量的逻辑 [26][28] - 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等公司2025年业绩有不同表现 [29][30] 建筑浮法玻璃 - 本周浮法玻璃均价上涨,期货盘面提振使库存转移,后市关注期货及补货持续性,全国日熔量减少,库存下降 [31] - 环保标准提升或成反内卷抓手,行业亏损加剧或使冷修提速,本轮周期企业现金流紧张,厂家面临多因素博弈 [32][33] - 信义玻璃、旗滨集团2024 - 2025年盈利情况不同 [34][35] - 汽车玻璃和药用玻璃产品结构改善、成本优化,盈利能力提升 [36][37] 光伏玻璃 - 本周需求端部分备货,供应下降,库存天数环比降9.08%,价格持平,行业进入现金亏损区间,冷修提速,海外盈利好于国内 [39] - 短期买方定价,中长期回归成本曲线定价,头部企业中长期布局价值凸显 [40] 玻纤 - 本周粗纱产销分化,大厂风电及高端产品出货好,中小厂受限,电子布保持景气,高端产品价格涨后暂稳,7 - 8月淡季稳价稳库存,旺季或提价 [41][42] - 差异化产品价格提升确定性高,关注风电、热塑等高端品长协提价对头部企业盈利的提振 [43] - 中国巨石、中材科技2025Q2业绩表现良好 [44][45] 碳纤维 - 近月风电市场需求环比修复,增量有限,民用市场盈利压力高,主力原丝价格维稳 [46] 港股通建材股持仓变动 - 西部水泥单周增持最多,增持比例0.54%;中国建材单周净买入最多,净买入额约1.74亿港币;信义光能单周减持最多,减持比例0.21%,净卖出额约0.59亿港币;南下资金最新持股比例前三为西部水泥、凯盛新能、信义光能 [47] 各行业价格数据 - 水泥各地区P·O42.5均价有不同涨跌变化 [69] - 玻璃各地区5mm白玻均价有不同涨跌变化 [69] - 碳纤维各型号价格部分有涨幅 [69] - 煤炭、钢铁、纯碱、燃料油、沥青、PVC、PE、废纸等价格有不同涨跌 [69][70]
行业周报:雅江下游水电工程顺利开工,关注建材投资机会-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17: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有望带动相关建材需求,改善建材行业基本面 [3]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预计加快节能降碳与能用设备迭代更新 [3] - “对等关税”有望利好海外有生产基地的玻纤龙头提价,巩固盈利优势 [3] - “一致性评价 + 集采”政策促进中硼硅药用渗透率加速提升 [3] 各目录总结 市场行情每周回顾 - 本周(2025年7月21日至7月25日)建材板块上涨8.20%,跑赢沪深300指数6.51pct;近三个月建材板块上涨16.12%,跑赢6.66pct;近一年上涨28.09%,跑赢7.04pct [4][13] - 细分板块涨多跌少,水泥制造涨幅最大,个股方面涨多跌少 [16][18] - 本周PE为29.88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17位;PB为1.28倍,位列A股全行业倒数第7位 [20] 水泥板块 - 截至7月25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平均价275.19元/吨,环比下跌2.02%,各地区价格走势分化;熟料库容比69.07%,环比上升1.83pct [6][25] - 截至7月25日,上海港动力煤到港价(5500卡,含税)670元/吨,周环比上涨1.52% [55] - 本周全国水泥煤炭价差环比下跌3.58%,各地区有不同程度下跌 [66] 玻璃板块 - 浮法玻璃:截至7月25日,现货价1255.79元/吨,环比上涨3.41%;期货结算价1344元/吨,环比上涨22.74%;全国库存5334万重量箱,环比减少225万重量箱,降幅4.05% [78][80] - 光伏玻璃:截至7月25日,全国3.2mm镀膜光伏玻璃均价115.63元/重量箱,环比下跌0.39元/重量箱,跌幅0.34% [85] - 主要原材料:截至7月25日,重质纯碱现货均价1364元/吨,环比上涨7.79%,期货结算价1431元/吨,环比上涨16.72%,库存环比下降2.15%,开工率环比下降1.08pct;石油焦均价3519.43元/吨,环比上涨3.46%;重油均价4950元/吨,环比下跌0.25%;工业天然气价格3.69元/立方米,环比持平 [87][93] - 盈利能力:截至7月24日,浮法玻璃-纯碱-石油焦价差16.02元/重量箱,环比上涨8.75%;玻璃-纯碱-重油价差10.23元/重量箱,环比上涨26.60%;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11.26元/重量箱,环比上涨21.57%;光伏玻璃-纯碱-天然气价差63.72元/重量箱,环比上涨0.55% [100][103] 玻璃纤维板块 - 无碱粗纱市场报价稳中小降,成交分化,大厂以风电及高端产品出货为主,中小厂产销受产品结构限制,后期不排除部分企业降价吸单 [108] - 电子纱市场价格趋稳,G75报价8800 - 9200元/吨,7628电子布报价3.8 - 4.2元/米 [109] 消费建材板块 - 截至7月25日,原油价格71.02美元/桶,周环比下跌0.43%;沥青价格4570元/吨,周环比持平;丙烯酸价格6500元/吨,周环比下跌1.14%;钛白粉价格13000元/吨,周环比下跌0.38% [6] 各板块上市企业估值跟踪 - 水泥板块:青松建化、塔牌集团等多家企业给出总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等估值数据 [74] - 玻璃板块:福莱特、南玻A等企业给出相关估值数据 [107] - 玻纤板块:山东玻纤、长海股份等企业给出相关估值数据 [118] - 消费建材板块:东方雨虹、科顺股份等企业给出相关估值数据 [124]
市场一致预期估值表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7-23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水泥行业 - 海螺水泥总市值1381亿元,2025E归母净利90.0亿元,2026E归母净利100.0亿元,2025E PE为15.3,2026E PE为13.8,PB(MRQ)为0.76 [1] - 华新水泥总市值319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30.0亿元,2025E PE为12.7,2026E PE为10.6,PB(MRQ)为1.08 [1] - 上峰水泥总市值100亿元,2025E归母净利8.0亿元,2025E PE为12.6,2026E PE为10.6,PB(MRQ)为1.11 [1] - 塔牌集团总市值104亿元,2025E归母净利7.5亿元,2025E PE为13.9,2026E PE为13.0,PB(MRQ)为0.86 [1] - 天山股份总市值431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0亿元,2025E PE为28.7,2026E PE为21.5,PB(MRQ)为0.53 [1] - 青松建化总市值72亿元,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5.5亿元,2025E PE为18.1,2026E PE为13.1,PB(MRQ)为1.14 [1] - 冀东水泥总市值149亿元,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6.0亿元,2025E PE为37.2,2026E PE为24.8,PB(MRQ)为0.56 [1] - 金隅集团总市值169亿元,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6.0亿元,2025E PE为42.3,2026E PE为28.2,PB(MRQ)为0.46 [1] - 万年青总市值57亿元,2025E归母净利1.6亿元,2026E归母净利2.2亿元,2025E PE为35.4,2026E PE为25.7,PB(MRQ)为0.86 [1] - 赤博特总市值50亿元,2025E归母净利2.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5亿元,2025E PE为25.0,2026E PE为20.0,PB(MRQ)为1.19 [1] - 华润建材科技总市值148亿元,2025E归母净利8.5亿元,2025E PE为17.4,2026E PE为15.6,PB(MRQ)为0.30 [1] - 中国建材总市值376亿元,2025E归母净利30.0亿元,2026E归母净利40.0亿元,2025E PE为12.5,2026E PE为9.4,PB(MRQ)为0.34 [1] 消费建材行业 - 东方雨虹总市值302亿元,2025E归母净利18.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5.0亿元,2025E PE为16.8,2026E PE为12.1,PB(MRQ)为1.35 [1] - 科顺股份2025E归母净利2.4亿元,2026E归母净利3.5亿元,2025E PE为27.1,2026E PE为18.6,PB(MRQ)为1.33 [1] - 北新建材总市值474亿元,2025E归母净利4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53.0亿元,2025E PE为10.5,2026E PE为8.9,PB(MRQ)为1.79 [1] - 三棵树总市值299亿元,2025E归母净利8.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0.0亿元,2025E PE为35.1,2026E PE为29.9,PB(MRQ)为10.75 [1] - 伟星新材总市值180亿元,2025E归母净利9.0亿元,2026E归母净利10.0亿元,2025E PE为20.0,2026E PE为18.0,PB(MRQ)为3.45 [1] - 兔宝宝总市值84亿元,2025E归母净利7.5亿元,2026E归母净利8.5亿元,2025E PE为11.2,2026E PE为9.9,PB(MRQ)为2.68 [1] - 返朗卫等总市值81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亿元,2025E PE为53.7,2026E PE为40.3,PB(MRQ)为1.45 [1] - 中国联塑总市值145亿元,2025E归母净利22.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4.0亿元,2025E PE为6.6,2026E PE为6.0,PB(MRQ)为0.55 [1] - 公元股份总市值54亿元,2025E归母净利2.1亿元,2026E归母净利2.5亿元,2025E PE为25.8,2026E PE为21.6,PB(MRQ)为1.00 [1] - 蒙娜丽莎总市值37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亿元,2025E PE为24.8,2026E PE为18.6,PB(MRQ)为1.16 [1] - 东鹏控股总市值71亿元,2025E归母净利3.5亿元,2026E归母净利4.2亿元,2025E PE为20.3,2026E PE为16.9,PB(MRQ)为0.94 [1] - 旗滨集团总市值173亿元,2025E归母净利6.0亿元,2026E归母净利9.0亿元,2025E PE为28.8,2026E PE为19.2,PB(MRQ)为1.27 [1] - 南玻A总市值120亿元,2025E归母净利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7.0亿元,2025E PE为23.9,2026E PE为17.1,PB(MRQ)为1.15 [1] - 信义玻璃总市值381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30.0亿元,2025E PE为15.3,2026E PE为12.7,PB(MRQ)为1.01 [1] - 信义光能总市值279亿元,2025E归母净利1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0.0亿元,2025E PE为18.6,2026E PE为13.9,PB(MRQ)为0.87 [1] 玻璃玻纤行业 - 山东药玻总市值151亿元,2025E归母净利10.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1.5亿元,2025E PE为14.3,2026E PE为13.1,PB(MRQ)为1.83 [1] - 中国巨石总市值515亿元,2025E归母净利35.0亿元,2026E归母净利40.0亿元,2025E PE为14.7,2026E PE为12.9,PB(MRQ)为1.67 [1] - 中材料技总市值478亿元,2025E归母净利18.0亿元,2026E归母净利23.0亿元,2025E PE为26.5,2026E PE为20.8,PB(MRQ)为2.53 [1] - 长海股份2025E归母净利4.0亿元,2026E归母净利5.0亿元,2025E PE为14.6,2026E PE为11.7,PB(MRQ)为1.27 [1] - 再升科技总市值47亿元,2025E归母净利1.2亿元,2026E归母净利1.7亿元,2025E PE为39.4,2026E PE为27.8,PB(MRQ)为2.23 [1] - 濮耐股份总市值67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亿元,2026E归母净利5.0亿元,2025E PE为26.9,2026E PE为13.4,PB(MRQ)为1.96 [1] - 石英股份总市值189亿元,2025E归母净利2.5亿元,2026E归母净利4.5亿元,2025E PE为75.6,2026E PE为42.0,PB(MRQ)为3.25 [1] - 光威复材总市值263亿元,2025E归母净利8.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1.0亿元,2025E PE为30.9,2026E PE为23.9,PB(MRQ)为4.63 [1] 新材料行业 - 中复神鹰总市值193亿元,2025E归母净利0.5亿元,2026E归母净利1.5亿元,2025E PE为385.0,2026E PE为128.3,PB(MRQ)为4.20 [1] - 吉林碳谷总市值85亿元,2025E归母净利1.0亿元,2026E归母净利1.3亿元,2025E PE为85.0,2026E PE为65.4,PB(MRQ)为3.44 [1] - 硅宝科技总市值91亿元,2025E归母净利2.9亿元,2026E归母净利3.5亿元,2025E PE为31.5,2026E PE为26.1,PB(MRQ)为3.47 [1] - 北京利尔总市值84亿元,2025E归母净利3.8亿元,2026E归母净利4.3亿元,2025E PE为22.1,2026E PE为19.6,PB(MRQ)为1.53 [1] - 国检集团总市值57亿元,2025E归母净利2.3亿元,2026E归母净利3.0亿元,2025E PE为24.9,2026E PE为19.1,PB(MRQ)为2.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