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建投证券(601066)
icon
搜索文档
相信长线逻辑 注重自身体验 灵活应对市场 这届少壮派基金经理真的不一样
中国证券报· 2025-07-07 04:44
公募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共有79只基金产品回报率超过50%,近300只基金产品回报率在30%-50%之间 [2] - 主题型、赛道型基金表现亮眼,医药主题基金和北交所基金表现尤为突出 [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C以高仓位重仓港股创新药标的成为半程冠军 [3] - 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C和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C分别位居业绩排行榜第二和第三位 [3]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C和华安医药生物A/C上半年回报率分别接近70%和超过66% [3] 基金经理群体特征 - 少壮派基金经理崛起,投资年限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2] - 上半年回报率前十的基金产品中,8位基金经理投资年限在5年以下,5位在3年以下 [4] - 年轻基金经理倾向于投资创新药、新消费、人工智能等蓝海市场 [1][6] - 部分老将管理的产品表现同样出色,如平安核心优势A/C和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A/C [4] 投资策略与行为 - 年轻基金经理注重长线逻辑,积极分享投资体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1][7] - 年轻基金经理在热门机会上交易频繁,部分超额收益来自交易策略 [7] - 部分年轻基金经理采用"浪漫现实主义"策略,兼顾长线机会和风险控制 [7] 行业生态与争议 - 基金经理队伍整体年轻化趋势明显,新鲜血液为行业带来新气象 [5][6] - 年轻基金经理的业绩归因和真实能力受到质疑,部分被认为依赖平台资源 [8][9] - 行业对年轻基金经理的评价两极分化,既有肯定其独特视角,也有担忧其缺乏周期考验 [8][9] 市场环境与机会 - 创新药、新消费等主题机会成为上半年绩优基金的主要驱动力 [2][5] - 北交所市场活跃,北交所基金表现强势 [2] - 港股市场创新药标的大幅上涨,为相关基金带来显著收益 [3]
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泓德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新增部分销售机构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7 02:54
基金发售信息 - 泓德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A类024509 C类024510)将于2025年7月18日至2025年7月31日公开发售 [1] - 该基金为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型产品,由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 [1] 销售渠道 - 投资者可通过西南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24家销售机构办理认购业务 [2][3][4][5][6] - 销售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如中信建投、东海证券)、第三方销售平台(如天天基金、蚂蚁基金)及保险公司(阳光人寿)等 [2][5][6] 投资者咨询方式 - 各销售机构提供官网及客服电话支持,例如中信证券(山东)客服95548、华泰证券客服95597 [3][5] - 泓德基金官网为www.hongdefund.com,客服电话400-910-0888 [6]
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试评价排名揭晓 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展现硬实力
证券日报· 2025-07-07 00:11
评价指标优化调整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系统部署加强行业机构服务能力,督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加强组织管理和资源投入[2] - 中证协制定《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评价指标体系由定量评价指标(85分)和定性评价指标(15分)组成[2] - 最新评价指标优化调整为定量评价指标(90分)、定性评价指标(10分)、附加项(5分)三大部分,涵盖14项具体评价指标[2] 定量评价指标构成 - 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券商对科技金融(50分)、绿色金融(10分)、普惠金融(10分)、养老金融(10分)、数字金融(10分)等重点领域贡献度[3] - 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机制建设(5分)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5分)两部分[3] - 附加项为发挥投行业务功能、落实年度重点政策、创新示范等情况[3] 头部券商业务表现 - 中信证券主承销科技创新债券金额1281.91亿元排名第一,中信建投(898.63亿元)、国泰海通(636.84亿元)、中金公司(587.97亿元)、华泰证券(342.2亿元)紧随其后[4] - 服务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排名前五为中信证券(270.44亿元)、中信建投(209.3亿元)、中金公司(202.16亿元)、国泰海通(151.58亿元)、华泰证券(122.29亿元)[4] - 服务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排名前五为中信证券(320.74亿元)、中信建投(153.9亿元)、中国银河(115亿元)、中金公司(76.17亿元)、华泰证券(73.07亿元)[5] 其他业务领域表现 - 主承销民营企业债券金额排名中,招商证券(381.5亿元)、广发证券(318.86亿元)领先,平安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东吴证券均超100亿元[5] - 主承销绿色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金额排名前三为中信证券(165.44亿元)、中信建投(122.92亿元)、国泰海通(111.4亿元)[5] - 券商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指标中,中金公司以2482.76万元位列行业首位,中国银河、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均超1000万元[6]
2025年上半年并购重组中介机构排名(独立财务顾问/律所/审计/评估)
梧桐树下V· 2025-07-05 22:36
2025年上半年A股并购重组审核概况 - 2025年上半年A股并购重组项目上会审核企业共计13家,其中沪主板6家、科创板1家、深主板4家、创业板2家,过会率100% [1] 独立财务顾问业绩排名 - 东方证券以3单业务排名第一,华泰联合证券以2单排名第二,第一创业证券、国泰海通、中银国际等11家机构各1单 [3][5] - 13家独立财务顾问机构参与13单项目,多家机构合作时按单数拆分计算 [2] 法律顾问业绩排名 - 北京金杜以3单业务排名第一,国浩(上海)和上海锦天城各2单并列第二,北京海问、上海方达等7家律所各1单 [7][8] - 10家律师事务所参与13单项目,多家合作时按单数拆分计算 [6] 审计机构业绩排名 - 天健以3单业务排名第一,大信和信永中和各2单并列第二,安永华明、立信等8家会计师事务所各1单 [10] - 11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13单项目,多家合作时按单数拆分计算 [9] 资产评估机构业绩排名 - 金证(上海)评估以3单业务排名第一,中联评估以2单排名第二,北京华亚正信、上海东洲等9家机构各1单 [12] - 11家资产评估机构参与13单项目,多家合作时按单数拆分计算 [11]
2025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中介机构排行榜
梧桐树下V· 2025-07-05 22:36
新三板挂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三板共有158家公司成功挂牌,其中基础层50家,创新层108家 [1] 主办券商业绩排名 - 43家券商参与保荐,国泰海通与中信建投并列第一(各12单),开源证券第三(11单)[2] - 国联民生、东吴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并列第四(各9单)[3] - 国投证券排名第八(8单),华泰联合与申万宏源并列第九(各7单)[3] - 中金公司等12家券商业务单数低于5单,27家券商仅完成1单 [3][4] 律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42家律所参与服务,上海锦天城以22单居首,北京中伦第二(19单),国浩(上海)第三(12单)[5] 会计师事务所业绩排名 - 29家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容诚与天健并列第一(各27单),立信第三(24单)[5]
4日多晶硅上涨0.68%,最新持仓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05 16:15
多晶硅期货市场表现 - 主力合约多晶硅2508收盘涨跌+0.68%,成交量51.66万手,前20席位呈现净多,差额头寸为2980手 [1] - 多晶硅期货全合约总计成交70.37万手,比上一日新增6.65万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12.95万手,比上一日增加5888手,空头持仓13.42万手,比上一日增加4666手 [1] 主力合约持仓变化 - 多头增仓前三名:东航期货持仓1534、增仓1286,创元期货持仓1322、增仓1034,中财期货持仓1457、增仓857 [1] - 多头减仓前三名:国泰君安期货持仓4311、减仓817,广发期货持仓1833、减仓645,中粮期货持仓1081、减仓535 [1] - 空头增仓前三名:国投期货持仓6261、增仓2319,中信建投持仓3108、增仓416,中信期货持仓4648、增仓358 [1] - 空头减仓前三名:一德期货持仓1170、减仓2155,永安期货持仓1084、减仓1010,东吴期货持仓2221、减仓104 [1] 全合约持仓数据 - 中信期货成交量186754手,增加10931手,持买单21001手,减少368手,持卖单13444手,增加511手 [3] - 国泰君安期货成交量106973手,增加19488手,持买单15055手,减少303手,持卖单20145手,增加1750手 [3] - 中信建投成交量55797手,增加19284手,持买单11412手,增加657手,持卖单14585手,增加252手 [3] - 全合约前20席位合计持买单115084手,增加3713手,持卖单121497手,增加6393手 [3] 主要机构持仓情况 - 多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总持仓21001手,国泰君安期货总持仓15055手,中信建投总持仓11412手 [1] - 空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期货总持仓20145手,中信建投总持仓14585手,中信期货总持仓13444手 [1] - 银河期货持买单8540手,增加129手,持卖单12073手,增加321手 [3] - 永安期货持买单7676手,增加1881手,持卖单2632手,减少1276手 [3]
上半年股权承销榜首易主!国泰海通超“三中一华”登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9:04
A股IPO市场回暖 - 2025年上半年A股IPO市场显著回暖 共受理177个IPO项目 其中6月30日单日受理41家创年内新高 [1][9] - 北交所成为IPO主力战场 上半年独揽115家受理 占比达65% 深市32家 沪市30家 [9] - 政策红利是主因 科创板改革重启未盈利企业通道 北交所强化专精特新定位 审核周期缩短至4.2个月(较2024年压缩35%) [9][10] 券商竞争格局重塑 - 国泰海通(合并后)以26个IPO受理项目超越中信证券(22家)登顶 其中北交所业务占比70% [1][13] - 国联民生以黑马姿态进入前五 与华泰联合并列第五(各9单) 形成"两超四强"新格局(国泰海通/中信证券为两超) [14][15] - 行业集中度提升 前6家头部券商保荐量占比超50% 21家中小券商受理不超过3单 [15] 股权融资市场表现 - 上半年全口径募资7098.54亿元 同比激增520.69% 其中国泰海通以1233.77亿元承销金额居首 [3][4] - IPO募资373.55亿元(同比+14.96%) 中信建投以84.31亿元领跑 中策橡胶40.66亿元成最大单笔IPO [6][7] - 科创板/创业板承销榜首均为国泰海通(26.37亿/21.60亿) 北交所承销冠军为华泰证券(11.69亿) [5] 市场结构性特征 - 6月政策窗口期效应显著 6月18日改革后两周新增受理128单 占上半年总量72% [9][10] - 财务数据有效期(6个月)与政策红利叠加 催生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上半年85%) [10] - 中小项目主导市场 前三大IPO项目融资均低于50亿元 中信建投保荐前两大项目 [7]
4日碳酸锂下跌0.75%,最新持仓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53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2509表现 - 主力合约碳酸锂2509收盘涨跌-0.75%,成交量34.77万手,前20席位净空差额头寸61318手 [1] - 全合约总成交量43.11万手,较上一日减少7.91万手 [1]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持仓37.13万手,较上一日增加2348手;空头持仓45.67万手,较上一日减少679手 [1] 主力合约持仓结构 - 多头前三席位:中信期货(59122手)、国泰君安期货(48035手)、广发期货(31216手) [1] - 空头前三席位:国泰君安期货(102184手)、中信期货(57414手)、广发期货(37658手) [1] - 主力合约多头增仓前三:中信期货(增1505手至21861手)、广发期货(增797手至7781手)、中信建投(增724手至6482手) [1] - 主力合约空头增仓前三:国泰君安期货(增3110手至44775手)、瑞达期货(增2065手至5808手)、永安期货(增2000手至21291手) [1] 全合约持仓数据 - 全合约前20席位多头总持仓335982手,较前日增加2387手;空头总持仓415388手,较前日减少122手 [4] - 全合约多头前三:中信期货(59122手)、国泰君安期货(48035手)、广发期货(31216手) [4] - 全合约空头前三:国泰君安期货(102184手)、中信期货(57414手)、广发期货(37658手) [4] 主力合约成交量数据 - 主力合约前20会员总成交量477660手,较前日减少75321手 [3] - 成交量前三会员:中信期货(94955手)、国泰君安期货(85050手)、东证期货(49238手) [3]
2025年港股IPO半年报——专题二:港股IPO繁华的背后与中介责任拷问
新浪财经· 2025-07-04 18:45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42家企业登陆港交所,合计募资1067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同比激增688% [1] - 复苏由A to H大盘股与新经济赛道驱动,但存在破发率高企、绿鞋机制失效等乱象 [1] 中资机构主导保荐市场 - 中资机构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前5名中有3家中资机构 [1] - 中金公司以13单保荐、214.6亿港元规模位居榜首,保荐规模较第二名华泰证券(9单、133.9亿港元)领先近2倍 [1][2] - 中资券商优势来自A to H项目资源积累及外资机构活跃度降低 [1] 保荐机构破发情况 - 头部保荐机构破发率高企:中金54%、华泰67%、摩根士丹利60%、高盛50% [3][4] - 典型案例:中金保荐的METALIGHT首日最大跌幅30.3%,华泰保荐的新吉奥房车首日最大跌幅29.1% [3][4] - 中信建投保荐的海螺材料科技首日最大跌幅达47.7%,发行估值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承销市场乱象 - 出现"无保荐、靠承销"现象:中银国际未保荐任何项目却跻身承销第5名,国泰君安国际靠参与宁德时代承销进入第12名 [6][7] - 互联网券商推高HKPO认购倍数至平均697.3倍,部分机构对低质量项目过度包装 [8][9] - TradeGo、利弗莫尔等机构承销项目呈现"机构冷、散户热"特征,国际配售认购倍数普遍低于1.5倍 [11][12] 中介机构责任缺失 - 绿鞋机制失效:破发项目首日收盘平均跌幅达5.7%,部分项目盘中跌超20% [5] - 部分券商形成"专职"承销包装类项目的业务模式,将散户视为"接盘侠" [11][12] - 中介机构短视行为可能引发"打新资金撤离-认购倍数下降-发行遇冷"的恶性循环 [13] 市场约束机制建议 - 机构投资者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 [14] - 散户投资者需提高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打新 [14] - 中介机构应回归专业服务本质,强化项目质量把控 [13]
中信建投黄文涛:科技突破态势将延续,支持性政策释放内需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13
外资配置与人民币资产 - 美国降息周期来临 下半年中国CPI或保持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降息步伐可能加快 [1] - 美元指数或将震荡偏弱 人民币汇率企稳 外资对人民币资产配置意愿增强 [1] - 全球资金加大配置中国资产力度 香港市场将有望受益 [1] 港股市场表现 - 上半年港股市场表现优异 科技板块吸引力大 新经济企业占比提升 [1] - 政策助力企业赴港上市 港股估值处于低位 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1]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 - 外需走弱背景下 财政政策成为下半年经济重要支撑 [1] - 下半年财政政策将更注重效率 托底增长 保障重点支出 助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1] 产业升级与科技发展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 产业升级是经济增长主线 [1] - 政策支持"两重""两新"建设 新兴产业快速扩张 [1] - 逆全球化 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将持续助推产业升级 [1] - 上半年科技领域成果丰硕 下半年科技研发将向纵深发展 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1] - 各领域技术协同效应增强 有望在多领域持续突破 [1] 服务消费与旅游 - 下半年居民消费将从"需要"向"想要"升级 [2] - 以旅游为例 消费人数和支出双高增 [2] - 政策支持服务消费 相关领域将迎来提速发展 [2] - 本土元素崛起 文化传播成果显著 入境旅游繁荣 [2] - 我国推进移民管理政策优化 出台多项便利措施 外国人入境人数恢复至2020年前水平 或创新高 [2] 内需潜力释放 - 政策从多方面精准发力释放内需潜力 包括调控利率 推出中国版平准基金 盘活房地产存量等 [2] - "两重""两新"政策继续扩围加量 [2] - 央行等六部门发文支持消费 强化对重点领域的支持 [2] 区域合作与开放 - 我国加快制度型开放升级 深化区域合作 与东盟完成自贸区3.0版谈判 [3]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 - 以新质生产力等理念为指引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3] - 下半年将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快双循环体系向消费侧发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