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博迁新材(605376)
icon
搜索文档
博迁新材(605376) -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7:16
证券代码: 605376 证券简称:博迁新材 公告编号:2025-026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 议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以通讯的方式召开。本次会议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以邮件 送达的方式通知了全体董事。会议应出席董事 9 人,实际出席董事 9 人,公司监 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董事长王利平先生召集并主持,召集 和召开的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 本议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指定信 息披露媒体披露的《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报告》。 表决结果:9 票赞成,0 票反对, ...
博迁新材(605376) -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2025-04-29 16:18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整签署书面确认意见。监事会应当对本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公 司不设监事会的,由审计委员会对本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条 证券事务部是公司唯一的信息披露机构。未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同意, 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向外界泄露、报道、传送有关涉及公司内 幕信息及信息披露的内容。对外报道、传送的文件、软(磁)盘、 录音(像)带、光盘等涉及内幕信息及信息披露内容的资料,须经 1 第一条 为规范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幕信 息管理,做好内幕信息保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以下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 司监管指引第 5 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等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及《公司章程》等规定,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内幕信息管理工作由董事会统一领导和管理,公司董事会应当 按照相关规则要求及时登记和报送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并保证内 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真实、准确和完整。董事长为主要责任 ...
博迁新材(605376)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8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2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156.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86%[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7%,同比增加2.09个百分点[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49,811,049.60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99,887,471.13元人民币增长24.98%[19] - 净利润同比增长207.3%,从15,578,818.60元增至47,866,169.95元[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00%,从0.06元/股增至0.18元/股[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5.3%,从189,312,051.94元增至199,335,065.26元[2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9%,从13,084,847.03元降至12,316,750.03元[2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14.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0.81%[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6%,从175,903,756.82元增至201,672,935.71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395,510.56元降至-20,141,710.79元[24]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102.8%,从9,810,242.43元增至19,895,051.19元[24]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54.9%,从-45,446,162.96元降至-70,553,319.54元[24]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1.9%,从48,828,222.23元增至59,521,833.34元[2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97,104,727.64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3月的58,697,505.57元人民币,降幅39.56%[14] - 应收账款从2024年底的184,294,814.78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3月的209,940,977.72元人民币,增幅13.92%[14] - 存货从2024年底的288,821,018.70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3月的265,819,812.19元人民币,降幅7.96%[14]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80,000,000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3月的60,000,000元人民币,降幅25%[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3.1%,从103,036,015.17元降至58,679,864.17元[25] 股东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5.8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3.1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底的1,534,884,151.24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3月的1,582,786,402.19元人民币,增幅3.12%[16] - 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底的507,508,410.75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3月的555,374,580.70元人民币,增幅9.43%[1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69.4万元人民币[6]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显示,宁波广弘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19.71%[10] - 公司前十名股东中,宁波申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8,000,000股人民币,占比最高[11]
博迁新材(605376):24年营收同比+37.2%,受益AI驱动高端MLCC镍粉需求增长
长城证券· 2025-04-25 15: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博迁新材营收同比增长37.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0.7%,略低于预期;受益AI带动MLCC需求增长,镍粉业务向好,银包铜粉业务新品或推动增长;公司80nm镍粉粒径达全球顶尖水平,有望受益AI推动高端MLCC需求增长;作为国内MLCC用镍粉龙头,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1][2][3][4][5] 各部分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9亿、9.45亿、12.4亿、15.74亿、19.0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7.7%、37.2%、31.2%、26.9%、2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0.32亿、0.87亿、1.86亿、2.44亿、3.1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121.1%、370.7%、113.1%、31.1%、27.3%;ROE分别为 - 2.0%、5.7%、11.1%、13.0%、14.6%;EPS分别为 - 0.12、0.33、0.71、0.93、1.19元;P/E分别为 - 276.2、102.0、47.9、36.5、28.7倍;P/B分别为5.7、5.8、5.3、4.8、4.2倍 [1] - 2024年营收9.45亿元,同比增长37.2%,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370.7%,扣非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286.0%;毛利率20.91%,同比增加5.87pct,净利率9.25%,同比增加13.94pct,扣非净利率7.73%,同比增加13.27pct [2][13] - 2024Q4单季度营收2.18亿元,同比增长10.5%,环比下降24.3%,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增长105.3%,环比下降92.1%,扣非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增长113.5%,环比下降83.9%;单季度毛利率20.46%,同比增加7.11pct,环比增加0.71pct,净利率1.10%,同比增加23.95pct,环比下降9.47pct,扣非净利率1.87%,同比增加17.21pct,环比下降6.92pct [2][10] 业务情况 - 第一大业务镍基产品(含镍粉)2024年营收6.85亿元,同比增长36.9%,占总营收79.8%,毛利率24.36%,同比增加6.00pct;销售量1421吨,同比增长36.0%;高端电子浆料用新型小粒径镍粉相关产品已导入海外主要客户供应链,2024年销量回升,2025年或受益增长 [3] - 第二大业务铜基产品(含铜粉、银包铜粉)2024年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56.4%,占总营收14.2%,毛利率18.63%,同比增加3.53pct;销售量151吨,同比增长82.5%;2024年推出多款HJT银包铜粉新品,扩充产品线,预计2025年新品带来业绩增量 [3] 产品优势 - 公司已成功研发60nm/80nm/120nm/180nm镍粉等新产品,大规模量产的80nm镍粉粒径达全球顶尖水准,已应用到三星电机MLCC生产中,有望受益AI推动高端MLCC需求增长 [4] 股价及市值信息 - 2025年4月24日收盘价34.12元,总市值89.2579亿元,流通市值89.2579亿元,总股本2.616亿股,流通股本2.616亿股,近3月日均成交额2.3663亿元 [6]
博迁新材:业绩符合预期,主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光伏铜代银加速推进-20250423
天风证券· 2025-04-23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符合预期,主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光伏铜代银加速推进,考虑下游MLCC行业成长预期和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上修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45亿元,同比+37.2%;归母净利润0.87亿元,扣非净利润0.73亿元,同比扭亏;Q4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10.5%,环比-24.3%;归母净利润240万,环比-92.1% [1] 营收与利润 - 营收端:2024年镍粉营收6.8亿元,yoy+36.85%;销量1421吨,yoy+35.97%;平均销售单价48.2万/吨,yoy+0.6%;铜基产品营收1.2亿,销量150.6吨 [2] - 利润端:2024年镍粉/铜基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4.36%/18.63%,镍粉毛利率yoy+6pcts;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91%/9.25%,yoy+5.87pcts/+13.94pcts [2] 原料与费用 - 原料端:2024年镍价中枢下移,全年均价13.2万/吨,同比-21.3% [2] - 费用端: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30万,其他费用相对稳定;2024年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共计1344万元 [2] 库存情况 - 库存从2023年末的4.35亿元减少至2.89亿元,同比下降33.53%,高价镍库存逐步消化 [2] MLCC行业情况 - 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复苏,AI应用终端高功能化发展驱动消费电子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三星电机MLCC营收同比增速为15.9%,村田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11.7%,MLCC行业销售额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3] - AI服务器驱动微型化、超高容MLCC需求量攀升,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粒径纳米镍粉迎来市场机遇,销量逐步回升,产品结构改善 [3] 光伏领域情况 - 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协同下游客户开发银包铜粉迭代产品,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应用潜力,助推光伏产业成本效益优化 [4] - 公司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MLCC用铜粉已大规模量产,对铜粉的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有望受益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 [4]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3.8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2.2/2.7亿),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688.91|945.31|1,169.81|1,389.59|1,527.79| |增长率(%)|(7.72)|37.22|23.75|18.79|9.95| |EBITDA(百万元)|150.17|221.64|318.24|432.86|480.5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2.31)|87.48|232.24|333.92|375.92| |增长率(%)|(121.05)|(370.73)|165.49|43.79|12.58| |EPS(元/股)|(0.12)|0.33|0.89|1.28|1.44| |市盈率(P/E)|(277.86)|102.64|38.66|26.89|23.88| |市净率(P/B)|5.69|5.85|5.29|4.65|4.09| |市销率(P/S)|13.03|9.50|7.67|6.46|5.88| |EV/EBITDA|49.01|33.68|29.12|19.58|18.72| [5]
博迁新材(605376):业绩符合预期,主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光伏铜代银加速推进
天风证券· 2025-04-23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有色金属/能源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博迁新材业绩符合预期,主业基本面持续改善,光伏铜代银加速推进,考虑下游MLCC行业成长预期和光伏铜代银产业趋势,上修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9.45亿元,同比+37.2%;归母净利润0.87亿元,扣非净利润0.73亿元,同比扭亏;Q4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10.5%,环比-24.3%;归母净利润240万,环比-92.1% [1] 营收与利润 - 营收端:24年镍粉营收6.8亿元,yoy+36.85%;销量1421吨,yoy+35.97%;平均销售单价48.2万/吨,yoy+0.6%;铜基产品营收1.2亿,销量150.6吨 [2] - 利润端:24年镍粉/铜基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4.36%/18.63%,镍粉毛利率yoy+6pcts;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91%/9.25%,yoy+5.87pcts/+13.94pcts [2] 原料与费用 - 原料端:24年镍价中枢下移,全年均价13.2万/吨,同比-21.3% [2] - 费用端:24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830万,其他费用相对稳定;24年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共计1344万元 [2] 库存情况 - 库存从2023年末的4.35亿元减少至2.89亿元,同比下降33.53%,高价镍库存逐步消化 [2] MLCC行业情况 - 24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复苏,AI应用终端高功能化发展驱动消费电子步入新一轮成长周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4亿部,同比增长6.4%;三星电机MLCC营收同比增速为15.9%,村田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为11.7%;MLCC行业销售额和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 [3] 光伏领域情况 - 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协同下游客户加速开发银包铜粉迭代产品,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的应用潜力;掌握PVD核心制粉工艺,MLCC用铜粉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对铜粉的抗氧化研究早有布局 [4] 投资建议 - 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3/3.8亿元(25/26年前值为2.2/2.7亿),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688.91 | 945.31 | 1,169.81 | 1,389.59 | 1,527.79 | | 增长率(%) | -7.72 | 37.22 | 23.75 | 18.79 | 9.95 | | EBITDA(百万元) | 150.17 | 221.64 | 318.24 | 432.86 | 480.54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32.31 | 87.48 | 232.24 | 333.92 | 375.92 | | 增长率(%) | -121.05 | -370.73 | 165.49 | 43.79 | 12.58 | | EPS(元/股) | -0.12 | 0.33 | 0.89 | 1.28 | 1.44 | | 市盈率(P/E) | -277.86 | 102.64 | 38.66 | 26.89 | 23.88 | | 市净率(P/B) | 5.69 | 5.85 | 5.29 | 4.65 | 4.09 | | 市销率(P/S) | 13.03 | 9.50 | 7.67 | 6.46 | 5.88 | | EV/EBITDA | 49.01 | 33.68 | 29.12 | 19.58 | 18.72 | [5]
博迁新材(605376):MLCC镍粉景气回升明确 光伏粉体空间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4-22 08:28
文章核心观点 - 博迁新材2024年年报表现良好,MLCC镍粉受益于AI需求产品结构优化,光伏铜粉潜力大,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9.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2%,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扭亏 [1] MLCC镍粉业务 - 随着AI加速器等高性能设备对高功率密度与电压稳定性要求提升,市场对超高容MLCC需求显著增长,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粒径纳米镍粉迎来市场机遇 [2] - 2024年公司镍粉出货量1421吨,同比+36%,小粒很高端镍粉占比提升带来产品结构性优化,2024年镍基产品毛利率24.4%,同比+6pcts [2] - 预计镍粉2025年销量有望达1600吨,毛利率回升至40%以上 [2] 光伏铜粉业务 - 2024年公司铜基粉体出货量151吨,同比+82% [2] - 2024年公司加强铜粉产品市场拓展力度,巩固MLCC用铜粉市场份额,提升适配HJT用银包铜粉的铜核粉体市场渗透率,配合下游客户推进前瞻性研发工作 [2]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17.67、24.84亿元 [3]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3.74、5.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 33、24、1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博迁新材(605376):AI带动高端MLCC镍粉高增 光伏以铜代银市场空间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4-22 08:28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全球领先小粒径纳米镍粉生产商,受益AI高速发展,高容值MLCC对细粒级镍粉需求增加,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下游客户在AI服务器及车规级MLCC市场拓展令公司受益;公司铜粉产品有技术及市场优势,未来光伏以铜代银技术落地或催生广阔市场空间 [1] 事件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37.22%;归母净利润8747.59万元,同比增长370.73%;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924万元(含税) [2] 简评 - AI爆发推动高端MLCC需求增长,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AI终端对电子元件要求提高,被动电子元件向小型化、高频化、高功率化发展;AI服务器功率消耗是普通服务器5倍,MLCC用量达2.5万颗/台,是普通服务器12.5倍;高端MLCC产品用更细粒径镍粉 [3]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全球领先纳米级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材料规模化生产商,80nm镍粉粒径达全球顶尖水准,是我国第一部电容器电极镍粉行业标准唯一起草和制定单位 [4] - 公司加快新产品开发与推出,优化小粒径镍粉生产及分级工艺,高端电子浆料用小粒径分级产品成功导入下游客户;最大客户为韩国三星电机,下游客户在AI服务器、新能源车领域拓展,公司拓展AI领域MLCC用镍粉,深化汽车电子领域布局 [4] 光伏业务 - 白银价格上涨,以贱金属替代银浆是光伏行业降本核心诉求之一,公司依托核壳结构双金属粉体制备技术,开发银包铜粉迭代产品,扩充银包覆金属粉体系列产品线 [5] - BC电池铜浆替代银浆技术推进或带来光伏行业技术变革和市场机会,公司挖掘铜代银电极技术在光伏领域应用潜力,开发适配不同电池技术路线的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完善差异化产品矩阵 [5] 其他业务 - 公司依托常压下等离子体加热气相冷凝法制备纳米硅粉,具备纯度高、粒径小等优势,与固态电池行业头部企业保持技术交流,纳米级硅基材料已向多家客户开展试样评测工作 [6] - 公司纳米硅粉中试生产线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未来固态电池负极技术路径落地需求爆发,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开启新成长曲线 [6]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15.7/24.2/33.4亿元,归母净利润2.5/4.5/6.3亿元,对应PE为36/20/14倍,维持“买入”评级 [7]
博迁新材(605376):2024年报点评:MLCC镍粉景气回升明确,光伏粉体空间广阔
国海证券· 2025-04-21 23: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MLCC镍粉受益于AI需求产品结构优化,2025年镍粉毛利率有望回升至40%以上;光伏铜粉潜力较大,或将打开第二成长曲线;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39、17.67、24.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7、3.74、5.0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 33、24、18倍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总收入9.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2%;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扭亏 [3] 市场表现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21日,博迁新材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沪深300表现分别为-14.2%、11.2%、60.1%,沪深300对应表现为-3.3%、-1.2%、6.9%;当前价格34.38元,52周价格区间18.93 - 45.54元,总市值8993.81百万,流通市值8993.81百万,总股本26160.00万股,流通股本26160.00万股,日均成交额120.91百万,近一月换手1.60% [5] 产品情况 - MLCC镍粉:随着AI加速器等高性能设备对高功率密度与电压稳定性要求提升,市场对超高容MLCC需求显著增长,公司自主研发的小粒径纳米镍粉迎来机遇;2024年镍粉出货量1421吨,同比+36%,小粒径高端镍粉占比提升带来产品结构性优化,2024年镍基产品毛利率24.4%,同比+6pcts,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达1600吨,毛利率回升至40%以上 [6] - 光伏铜粉:2024年公司铜基粉体出货量151吨,同比+82%;2024年加强市场拓展力度,巩固MLCC用铜粉市场份额,重点提升适配HJT用银包铜粉的铜核粉体市场渗透率,并配合下游客户推进前瞻性研发工作,探索铜粉材料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6] 盈利预测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45|1339|1767|2484| |增长率(%)|37|42|32|4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87|277|374|508| |增长率(%)|371|216|35|36| |摊薄每股收益(元)|0.33|1.06|1.43|1.94| |ROE(%)|6|15|18|21| |P/E|87.73|32.50|24.05|17.70| |P/B|4.93|5.03|4.39|3.74| |P/S|8.01|6.72|5.09|3.62| |EV/EBITDA|41.84|31.22|22.98|16.92|[7] 财务指标预测 |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盈利能力:ROE|6%|15%|18%|21%| |毛利率|21%|35%|35%|34%| |期间费率|5%|6%|6%|6%| |销售净利率|9%|21%|21%|20%| |成长能力:收入增长率|37%|42%|32%|41%| |利润增长率|371%|216%|35%|36%| |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0.51|0.68|0.77|0.94| |应收账款周转率|5.15|5.35|4.92|5.17| |存货周转率|2.07|2.11|1.95|2.12|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14%|16%|16%|16%| |流动比|3.58|3.69|4.10|4.35| |速动比|1.79|1.54|1.91|1.94|[8] 利润表预测(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945|1339|1767|2484| |营业成本|748|870|1154|1637| |营业税金及附加|11|15|20|28| |销售费用|6|10|13|18| |管理费用|44|70|90|126| |财务费用|-5|-4|-4|-5| |其他费用/(-收入)|50|107|131|179| |营业利润|92|292|392|535| |营业外净收支|0|0|0|0| |利润总额|92|292|392|535| |所得税费用|5|15|18|26| |净利润|87|277|374|508| |少数股东损益|0|0|0|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7|277|374|508|[8] 资产负债表预测(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7|32|112|91| |应收款项|184|317|402|560| |存货净额|289|536|647|901| |其他流动资产|91|114|145|190| |流动资产合计|662|999|1306|1742| |固定资产|892|892|892|893| |在建工程|40|45|49|54| |无形资产及其他|193|190|188|185| |长期股权投资|1|1|1|1| |资产总计|1787|2127|2436|2875| |短期借款|80|80|80|80| |应付款项|53|109|134|183| |合同负债|1|2|2|3| |其他流动负债|51|80|102|135| |流动负债合计|185|271|318|401| |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0|0|0|0| |其他长期负债|67|67|67|67| |长期负债合计|67|67|67|67| |负债合计|252|338|386|468| |股本|262|262|262|262| |股东权益|1535|1789|2051|2406|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1787|2127|2436|2875|[8] 现金流量表预测(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295|-29|205|147| |净利润|87|277|374|508| |少数股东损益|0|0|0|0| |折旧摊销|89|3|3|3| |公允价值变动|4|0|0|0| |营运资金变动|107|-316|-180|-374| |投资活动现金流|-99|-9|-10|-12| |资本支出|-81|-4|-4|-4| |长期投资| -16|0|0|0| |其他|-2|-5|-6|-8| |筹资活动现金流|-207|-31|-115|-156| |债务融资|-60|0|0|0| |权益融资|0|0|0|0| |其它|-147|-31|-115|-156| |现金净增加额|-6|-65|80|-20|[8]
机构风向标 | 博迁新材(605376)2024年四季度已披露持股减少机构超10家
新浪财经· 2025-04-19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4月19日博迁新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5年4月18日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及较上一季度的变化,包括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公募基金和外资机构的增减情况 [1][2] 机构投资者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18日,209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博迁新材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1.67亿股,占总股本63.68%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包括宁波广弘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等,合计持股比例达51.51%,较上一季度下跌1.88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情况 - 本期较上一季度持股减少的公募基金9个,包括华商信用增强债券A等,持股减少占比达0.95% [2]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193个,包括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等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1个,即财通资管中证1000指数增强A [2] 外资机构情况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外资机构1家,即新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2]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外资机构即新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