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容百科技(688005)
icon
搜索文档
锂电出口管控加严,利好生产高端材料和有海外产能的公司:对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公布对锂电池和相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的解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0 16: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1][3] 报告核心观点 - 锂电出口管控政策旨在防止高端锂电设备与技术无序扩散,体现大国产业竞争力,政策主要避免高端技术泄露风险并增加中国在海外贸易的谈判筹码 [3] - 出口管制对电池、正极及负极等短期影响有限,相关产业链厂商可通过申请审批、技术授权服务、海外建厂等多种方式实现出口 [3] - 投资分析意见认为出口限制政策利好具备海外产能及具备高端产品生产的公司,高端产品溢价有望提升,且具备海外产能的公司不受出口管制,锂电基本面的供需周期拐点正在来临 [3] 事件解读 - 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 [3] - 管制范围包括:重量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锂电设备及技术;压实密度≥2.5g/cm³且克容量≥156mAh/g的铁锂正极、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正极及正极生产设备;石墨负极、生产负极的相关设备及工艺 [3] 投资建议与关注公司 - 建议关注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及中创新航 [3] - 建议关注具备海外产能的材料厂:湖南裕能、万润新能、龙蟠科技、贝特瑞、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璞泰来、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及星源材质 [3]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宁德时代: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409.89元,总市值18703亿元,预测2025年EPS为14.29元,对应PE为29倍 [4] - 亿纬锂能: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90.27元,总市值1847亿元,预测2025年EPS为2.34元,对应PE为39倍 [4] - 容百科技: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31.91元,总市值228亿元,预测2025年EPS为0.61元,对应PE为52倍 [4]
容百科技董事长白厚善:锂电海外产能稀缺性将进一步上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4:52
政策公告核心内容 - 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包括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相关物项 [2] 公司管理层解读与回应 - 公司非常支持该政策的发布 将在相关政策法规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开展国内外经营 [2] - 该出口政策主要是管制而非禁止 针对300Wh/kg重量能量密度的产品主要影响半固态电池与固态电池 对公司主要对外供给的产品影响不大 [2] - 政策落地后 锂电海外产能的稀缺性将进一步上升 公司在海外的产能能正常发挥作用 [3] - 公司预计中国锂电产品的出口形态未来会更多转型后端的形式出口 将更加注重国内市场 认为国内市场足够大 发展趋势总体乐观 [3] 公司产能布局 - 公司在韩国有6万吨三元产能 6000吨前驱体产能以及回收产能 [2] - 公司在波兰的2.5万吨产能正在建设 主要装备已到达施工现场 预计明年上半年能够投产 [2] 客户结构 - 公司国内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孚能科技、亿纬锂能等 [3] - 公司海外客户开发进展较快 已开发松下等重要客户 海外客户结构健全 [3] 行业与市场展望 - 未来全球锂电市场发展确定性比较强 [3] - 公司的磷酸铁锂产品在动力以及储能市场均有竞争力 [3]
锂电出口管控加严,利好生产高端材料和有海外产能的公司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0 13: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公布对锂电池和相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该事件利好生产高端材料和有海外产能的公司 [1] - 锂电出口管控加严旨在防止高端锂电设备与技术的无序扩散,体现大国产业竞争力,政策主要避免高端技术泄露风险并增加中国在海外贸易的谈判筹码 [3] - 出口管制对电池、正极及负极等短期影响有限,产业链可通过申请许可证等方式实现出口,目前出口的液态电池重量能量密度主要为200-280wh/kg,未达到300wh/kg的管制门槛 [3] - 投资分析意见认为出口限制政策下高端产品溢价有望提升,且具备海外产能的公司不受出口管制,锂电基本面的供需周期拐点正在来临 [3] 出口管制事件细节 - 事件发生于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3] - 管制物项包括:1)重量能量密度≥300wh/kg的锂电池、锂电设备及技术;2)压实密度≥2.5g/cm³且克容量≥156mAh/g的铁锂正极、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正极及正极生产设备;3)石墨负极、生产负极的相关设备及工艺 [3] - 该决定自2025年11月8日起正式实施,出口经营者需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3] 建议关注的公司 - 建议关注的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及中创新航 [3] - 建议关注的具备海外产能的材料厂包括湖南裕能、万润新能、龙蟠科技、贝特瑞、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璞泰来、华友钴业、中伟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及星源材质 [3] 重点公司估值数据 - 宁德时代: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409.89元,总市值18703亿元,预测2025年EPS为14.29元,对应PE为29倍 [4] - 亿纬锂能: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90.27元,总市值1847亿元,预测2025年EPS为2.34元,对应PE为39倍 [4] - 容百科技: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31.91元,总市值228亿元,预测2025年EPS为0.61元,对应PE为52倍 [4]
60+企业演讲及展示 | 2025高工锂电年会
高工锂电· 2025-10-09 19:23
行业宏观趋势 - 锂电产业进入需求爆发与技术革新同频共振的新周期 [2] - 上半年锂电池总出货量达776GWh,同比增长68% [2] - 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128%,远超动力电池49%的增速,成为行业新增长引擎 [2] - 2025年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复合集流体进入量产窗口期,技术迭代重塑行业格局 [2] - 欧盟碳足迹法规、北美供应链本土化等政策推动全球产业格局深度调整 [2] - 中国锂电产业全球产能占比近七成,形成完整闭环,但面临技术路线分化和供应链韧性建设挑战 [2] 会议概况 - 2025年11月18-20日在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举办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暨十五周年庆典 [1][3] - 会议是行业深耕15年的里程碑庆典,旨在汇聚全产业链智慧共话新征程 [3] - 高工产研将发布《2025中国大圆柱锂电池行业发展蓝皮书》和《2025年中国固态锂电池产业链发展蓝皮书》 [5] - 3天会议设置12大专场论坛,覆盖材料、回收等细分领域痛点 [5] - 高工金球奖将表彰年度技术创新与优秀企业 [5] - 会议开展3个月全周期传播,覆盖40万行业用户,预计吸引1000+企业、1500+高层莅临 [5] 参会企业阵容 - 电池领域龙头企业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等 [4] - 材料领域核心企业包括容百科技、盟固利新材料、科达利、德福科技、诺德股份等 [4] - 设备及配套领域企业包括先导智能、大族锂电、海目星激光、利元亨、逸飞激光等 [5] - 赣锋锂业、蓝廷新能源等"材料+电池"跨界布局企业也将参与 [4] 赞助与合作 - 会议总冠名为海目星激光,年会特别赞助为大族锂电 [3][7] - 专场冠名包括英联复合集流体、逸飞激光、华视集团、欧科工业空调 [3] - 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为思客琦,协办单位为卡洛维德 [3][7]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容百科技:深化研发布局 以更多突破性技术助推能源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10-06 17:58
知识产权与创新 - 过去三年公司专利申请量从602项增长到1401项,增长率达248% [1] - 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余项增加到近800项,增长近4倍 [1] - 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累计获得6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率超过95% [1] - 全球化专利布局加速,PCT专利族突破60族,覆盖美日欧等15国,海外专利储备超145项 [1] 技术突破与产品性能 - 公司在聚阴离子材料的关键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 [1] - 材料在-30℃极端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放电容量,整体性能达行业先进水平 [1] - 聚阴离子材料成本较现阶段锂电可降低20%-30%,加速钠电商业化进程 [1] - 创新专利提升材料纯度与制备效率,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提供关键材料保障 [1] - 通过结构设计与材料体系优化,复合正极材料专利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 [1] 研发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致力于引领全球新能源材料技术发展 [1]
高工锂电年会前瞻 | 2025千吨级放量,富锂锰基的“上探”与“下沉”
高工锂电· 2025-10-05 18:20
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进展 - 2025年富锂锰基材料产业化进展显著,材料端出货已初具规模 [1][5] - 宁夏汉尧作为重要供应商,拥有万吨级产线,年出货量已达三千吨规模 [5] - 容百科技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领域已有吨级出货,当升科技在关键客户持续放量,格林美有吨级以上产品出货 [6][17][18] 技术发展双路径:高能量密度与低成本 - 材料正沿高电压高比能(主要基于固态电池体系)与低成本动力应用两个方向并行发展,以4.5V为界 [2] - 高能量密度方向,孚能科技、中汽新能、卫蓝新能源、万向一二三等电池企业均在开发导入 [3] - 低成本路径上,海外企业如通用汽车与LG新能源合作的富锰锂电池计划2028年量产,成本瞄准LFP电池;优美科计划在下一代入门级市场引入 [4][14] 高电压路径与固态电池应用 - 工作电压超过4.5V的富锂锰基材料是全固态电池的确定性选择,也是非固态体系中的理想高比能正极 [7][8] - 孚能科技计划2026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采用富锂锰基/高镍正极+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8] - 万向一二三的860Wh/kg天距电池、盟维科技760Wh/kg锂金属航空电池均采用富锂锰基正极 [8] - 高电压下材料存在阴离子氧化反应和界面氧逃逸等问题,影响规模化应用 [8] 技术攻关与性能突破 - 产学研正进行技术攻关,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设计新型电解质,使无负极软包电池实现604Wh/kg能量密度并通过钉刺测试 [9] - 宁波富理通过构造氧缺陷区将首次库伦效率从低于85%提升至90%以上,比容量稳定在300mAh/g [9] - 宁波富理实现全球首台百公斤级ALD设备应用,使材料100圈循环容量保持率达95% [9] - 宁夏汉尧应用于固态电池的多晶型材料克容量达290mAh/g,单晶型达294mAh/g,在测试中做到1050周无衰减 [10] 低成本路径与应用多元化 - 在4.5V以下电压平台,富锂锰基材料被寄予成本控制期待,海外企业试图在入门级动力上推行 [11][12] - LG新能源的材料供应商POSCO Future M称LMR电池可以与中国LFP电池在价格上竞争 [13] - 富锂锰基材料克容量做到250mAh/g以上时,其瓦时成本将与磷酸铁锂电池接近 [14] - 通过与锰酸锂、三元材料等复合使用,富锂锰基可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电芯性能,应用更为多元 [14] 产业化关键节点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以来产业化步伐加快,近五年将成为关键节点,预计2026年末至2027年初将有多个工程化样品推出 [16][22] - 低压动力市场因成本敏感和短期量产可行性高,成为首批应用场景 [19] - 真正的挑战在于固态电池体系的工程化难度,正极、固态电解质及整电池的界面处理仍是主要技术瓶颈 [20] - 协同开发模式正成为推动产业化的重要路径,在2027年初步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共识下,富锂锰基材料预计将取得实质性跨越 [21][23]
1-8月中国锂电池三元正极出货量TOP10企业排行榜
起点锂电· 2025-10-05 15:00
行业活动信息 - 固态电池及钠电行业重要展会CINE2025将于2025年11月6-8日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规模包括200家以上展商、2000家以上参会企业及20000名以上专业观众 [1] - 展会同期将举行2025起点固态电池金鼎奖颁奖典礼及SSBA固态电池产业联盟理事会 [1] - 首批参展及赞助商包括茹天科技、金钠科技、海四达钠星、融捷能源等超过30家企业 [1][10]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数据 - 2025年1-8月中国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达45.6万吨,同比增长10.8%,增长主要受动力电池及小动力电池出货带动 [1] - 南通瑞翔凭借中镍产品性价比优势及与宁德时代的深度绑定,自2024年起稳居行业出货量第一 [2] - 容百科技因高镍技术及绑定宁德时代与海外头部客户,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巴莫科技因海外客户需求恢复,位列第三 [2] - 广东邦普因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提升2.3个百分点;当升科技稳定行业前五,预计后续份额随SK On、LG新能源订单兑现而提升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排名前十依次为:南通瑞翔、容百科技、巴莫科技、邦普循环、当升科技、厦钨新能源、长远锂科、宜宾锂宝、天力锂能、振华新材 [3] - 行业技术路线涵盖磷酸铁锂、三元、NCA、钴酸锂等主流正极材料,相关白皮书已对性能及技术对比进行系统分析 [4]
钠电池突围:商业化时间表更明确,8月电芯产量同比增95%
华夏时报· 2025-10-01 15:37
行业现状与转折点 - 钠电池行业在2025年出现新气象,企业密集发布产品、储能项目落地,被券商称为“量产元年” [2] - 行业处于关键转折期,未来2-3年是钠电池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的关键窗口期 [2] - 钠电正极材料产量在2025年8月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二季度NFPP正极材料产量环比激增400% [2][8] 技术路线与发展历程 - 钠电池与锂电池工作原理和制造工艺类似,90%的钠电电解液产能来自锂电产线改造 [3] - 钠电池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与锂电池齐头并进,但1990年后因锂电池实用化更快而停滞 [3] - 截至2020年全球约有20多家企业研发钠电池,包括宁德时代、中科海钠等 [4] - 2025年上半年,聚阴离子路线(以NFPP为主)凭借60%的市场份额成为正极材料主流,层状氧化物占比下滑至33% [8] 政策支持与产业化进程 - 国家政策推动钠电池发展,2022年将其列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2023年明确加快研发产业化,2024年工信部拨款5亿元支持研发 [4] - 2025年产业化加速,上半年钠电池出货量达3.5GWh,接近2024年全年3.7GWh的量 [5][6] - 2025年多家企业取得关键进展: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钠电池产品,能量密度提升至175Wh/kg;湖州英钠新能源万吨级NFPP正极材料产线投产;青钠科技10GWh一期钠电池工厂投产 [6] 企业动态与市场应用 - 维科技术是2025年上半年中国钠电池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产品已应用于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和摩托车起动电源等领域 [7] - 宁德时代表示其钠新电池可覆盖四成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正与客户推进开发,计划2026年实现批量供货 [7] - 中科海钠向德国大型能源企业交付1.1MWh钠电池储能系统,容百科技6000吨钠电正极材料项目开工 [7] - 华阳股份生产两轮车电池包、路灯电池等钠电产品,其钠电池在零下40摄氏度能保证70%放电效率,零下20摄氏度保证80%放电效率 [8] 成本挑战与市场前景 - 钠电池产业链仍处初级阶段,产能规模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当前钠电芯均价0.5元-0.6元/Wh,较磷酸铁锂电芯高出一倍多 [5][9] - 行业通过技术优化和场景拓展寻找突破口,如重卡启驻电池等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下半年随着央企储能项目集中并网,钠电池在储能领域渗透率可能回升 [9] - 预测随着规模扩大与能量密度提升,钠电池成本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降低一半 [7] - 2025年8月钠电电芯产量环比增长17%,同比增长95%,企业正全力拓宽下游应用场景以通过增加出货量降低分摊成本 [9]
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主流
东证期货· 2025-09-29 19: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新销售车辆主流,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020年6倍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40亿立方米以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1][109][118] - 第38周(9月15 - 21日)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单周零售29.9万辆,同比增长5.9%,今年以来零售821.4万辆,同比增长23.0%,单周渗透率达59.5%,年累计渗透率为52.3% [1][113][119] - 1 - 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9%达923.3万辆,除中国外,欧洲、其他地区1 - 7月增速分别为29.5%、53.4% [2][119] - 美国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均创新高,因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将于9月30日到期,预计9月高热度,随后断崖式下落,且美国对日本、欧盟进口汽车关税下调至15% [2][119] - 澳大利亚公布2035年减排目标,力争较2005年减排62 - 70%,聚焦零排放汽车及燃效提升等方面 [2][114][1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市场跟踪 - 展示相关板块和上市公司一周涨跌幅情况,如比亚迪收盘价107.29元,一周涨跌幅 - 1.65%;赛力斯收盘价157.22元,一周涨跌幅9.48%等 [12][15] 产业链数据跟踪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踪 - 涵盖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内销、出口、EV和PHV销量,新能源乘用车渠道和厂商库存月度新增,以及零跑、理想等车企月度交付量等数据图表 [16][21][23] 全球及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跟踪 - 涉及全球、欧洲、北美、其他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EV和PHV销量等数据图表,还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销量数据图表 [39][44][59] 动力电池产业链 - 包含动力电池装车量、出口量、电芯周度平均价、材料成本,以及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开工率和价格等数据图表 [79][81][85] 其他上游原材料 - 展示橡胶、玻璃、钢材、铝等日度价格数据图表 [102][103][104] 热点资讯汇总 中国:政策动态 - 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新销售车辆主流,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 - 10%等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109] - 2026年起实施对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许可证管理 [109] 中国:行业动态 - 9月1 - 2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和厂商批发数据,新能源零售和批发数据及渗透率情况 [111][112] - 第38周(9月15 - 21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数据及同比增长情况 [113] 中国:企业动态 - 9月25日奇瑞汽车于港股上市,募资91.4亿港元,成年内港股市场规模最大车企IPO [114]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合资成立电池公司,各持50%股权 [114] 海外:政策动态 - 澳大利亚2035年力争较2005年减排62 - 70%,制定新车燃效标准等 [114][115]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欧盟进口汽车及产品征15%关税 [116] - 土耳其9月22日对进口乘用车开征新关税 [116] 海外:企业动态 - 9月17日比亚迪巴西卡马萨里工厂获国际可再生能源证书,使用风能避免约470吨二氧化碳排放 [117] - 9月19日保时捷调整产品战略,电动化放缓,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 [117][118] 行业观点 - 重申中国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新销售车辆主流等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内容,提及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及全球市场情况 [118][119] 投资建议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2023年突破30%,2024年超50%,2025年高竞争力新车推出,价格战叫停 [3][120] - 海外市场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有出口波动风险,关注一带一路国家、中东等新增长点 [3][120] -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扩大,关注产品力强、出海推进顺利、供应稳定性强的企业 [3][120]
电池板块再度走强,新能源车ETF(515030)涨超2%,多氟多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0:20
电池概念板块表现 - 锂电、动力电池、固态电池、储能等概念集体拉升 [1] - 新能源车ETF(515030)涨幅超过2% [1] - 持仓股多氟多涨停 石大胜华上涨超过9% 天赐材料上涨超过7% [1] - 天宏锂电、容百科技、星源材质、亿纬锂能、天奈科技等股跟涨 [1] 新能源汽车出口政策 - 商务部等四部门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1]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 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 [1] - 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 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1] - 低空、机器人、AI等新兴应用场景打开固态电池市场空间 [1] - 产业化落地有望提速 [1] 新能源车ETF产品特征 - 新能源车ETF(515030)是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主题ETF [1] - 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399976) [1] - 选取涉及锂电池、充电桩、新能源整车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 [1] - 锂电池权重占比高达6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