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斯(688578)
搜索文档
沪市公司单日披露超30份增持回购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22 09:37
一批新出炉的回购计划正在积极实施中,相关公司在11月真金白银投放力度可观。例如,中远海控2025 年10月14日披露,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计划在3个月内回购7.49亿元至14.98亿元,11月5日,公 司首次实施回购,截至11月2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A股股份4053万股,支付的总金额为6.07亿元。 截至11月21日晚间8点,沪市近40家公司发布增持回购类公告和经营类利好公告,其中,增持回购类公 告32份。当晚,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顶科技")抛出2亿元至4亿元的新回购计 划,星德胜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德胜")、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以下简称"豫园股份")、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源文旅")等公司首次实施回 购,包括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控")、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国巨石")等新披露回购计划的公司积极推动,11月份回购数量可观。 11月21日晚间,汇顶科技抛出最新回购计划。公司发布回购报告书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为增强投资者信心,拟以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并将用于实 ...
艾力斯(688578) -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11-21 18:30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 目 录 |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 | 2 - | | --- | --- | |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程 - | 4 - | |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议案 - | 6 - | | 议案一:关于取消监事会、调整董事会席位并增设职工代表董事、修订《公司章程》 | | | 及相关议事规则的议案 - | 6 - | | 议案二:关于修订及制定公司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 - | 9 - | | 议案三: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 - | 11 - | | 议案四: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的议案 - | 12 - | - 1 -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须知 - 2 - 为了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股东大会的正常秩序和议事效率,保证大会 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 司股东大会规则》以及《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创新为源,临床为鉴,效率为盾聚焦三大投资方向-20251117
长城国瑞证券· 2025-11-17 19: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且为“维持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近期跨国药企大规模BD交易(如辉瑞百亿美元收购Metsera、默沙东92亿美元收购Cidara Therapeutics)凸显创新管线稀缺性与行业整合趋势 [7][60]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落幕,政策端持续强化对“真创新”的支持,集采“反内卷”为行业盈利提供稳定性 [7][60] - 建议投资者聚焦三大核心投资方向:前沿技术突破(如肿瘤、减重、自免领域的First-in-class药物及脑机接口等创新器械)、临床验证与商业化潜力(关注国产创新药出海及BD交易后续进展)、产业链效率优势(CXO龙头及高值耗材全球化布局) [8][60] 行情回顾 - 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0.81%,跑赢沪深300指数(-0.27%),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 [5][16] - 子行业表现分化,医药流通(+7.61%)和体外诊断(+5.32%)涨幅居前;医疗研发外包(-3.49%)和医疗设备(-1.76%)跌幅居前 [5][16]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医药生物行业PE(TTM)为30.89倍,较上期末(30.67倍)小幅上行,低于历史均值 [5][21] - 子行业估值方面,疫苗(50.42倍)、医院(43.67倍)、医疗设备(37.84倍)估值居前,医药流通(15.46倍)估值最低 [5][21] - 报告期内,医药生物行业45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14.13亿元,其中8家增持0.31亿元,37家减持14.44亿元 [5][57] 行业重要资讯 国家政策 -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7年及2030年发展目标,并明确基层应用、临床诊疗等8个方向24项重点应用 [7][26][27][28] - NMPA发布新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共15章132条,新增质量保证、验证与确认等章节,将于2026年11月1日起施行,旨在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风险管理 [7][28][29][30] - 国家医保局宣布2025年药品目录谈判协商结束,12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新版目录拟于2025年12月发布,2026年1月1日实施 [31]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在医疗卫生领域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技术集成应用 [32] 注册上市 - 诺华放射配体疗法药物“派威妥®”(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双适应症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PSMA阳性mCRPC患者,该药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销售额达13.89亿美元 [7][32][33][34][35][36] - 赛诺菲纳米抗体药物“可倍力®”(注射用卡拉西珠单抗)获NMPA批准,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 [7][37][38][39] - 重庆精准生物“普基奥仑赛注射液”获NMPA批准上市,成为国内第5款CD19 CAR-T疗法,也是首款用于儿童青少年r/r B-ALL的CAR-T产品 [40][41] - 科伦药业“恩扎卢胺片”获NMPA批准上市,为国内首仿,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43][44] 其他动态 - 齐鲁制药与来凯医药达成许可协议,引进乳腺癌候选新药AKT抑制剂LAE002,协议总价值最高可达20.45亿元人民币 [44][45] - 美国政府与礼来、诺和诺德达成药品控价协议,自2026年起,特定医保人群可享GLP-1药物大幅降价,例如Ozempic和Wegovy价格分别从每月1000美元和1350美元降至350美元 [7][46][47][48] - 晶泰科技子公司Ailux与礼来达成多靶点战略合作及平台授权协议,协议总价值最高可达3.45亿美元,聚焦双特异性抗体发现与开发 [50][51] 公司动态 重点覆盖公司投资要点及评级 - 报告覆盖多家公司并给出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例如华东医药(买入,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8/45.59/51.20亿元)、艾力斯(买入,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8/23.01/26.50亿元)等 [52][54] - 重点公司投资逻辑聚焦创新管线收获期、商业化放量、出海进展及技术平台优势等领域 [52]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药品注册方面,复星医药HLX11(帕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美国FDA批准BLA;多家公司药品获NMPA批准上市 [55] - 医疗器械注册方面,圣湘生物、乐普医疗、艾德生物等公司多项检测试剂盒、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等产品获NMPA或欧盟批准 [56]
HTI医药 2025年11月第二周周报:行业高景气,持续推荐创新药械产业链-20251117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1-17 17:4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高景气,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及产业链 [1] 核心观点 - 持续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1][2] - 投资主线聚焦于创新药价值重估、生物科技公司业绩放量、CXO及上游产业链景气度修复、以及医疗器械龙头复苏 [2][5] 细分板块与重点公司 - **价值有望重估的大型制药企业(Pharma)**:包括恒瑞医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12元,同比增长17%)、翰森制药、三生制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4.26元,同比增长389%)、科伦药业、恩华药业 [2][5][6] - **创新管线兑现进入放量期的生物制药公司(Biopharma/Biotech)**:包括科伦博泰生物、百济神州(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42元,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2.96元,同比增长108%)、百利天恒、映恩生物、京新药业、特宝生物(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2.69元,同比增长32%)、我武生物、艾力斯、信达生物(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61元,2026年预测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长99%) [2][5][6] - **受益创新、景气度修复的CXO及制药上游公司**:包括皓元医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47元,同比增长55%)、百普赛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14元,同比增长54%)、药明康德(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5.42元,同比增长71%)、药明合联(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30元,同比增长46%)、泰格医药(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38元,同比增长194%) [2][5][6] - **有望迎来复苏的医疗器械龙头公司**:包括联影医疗(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2.20元,同比增长44%)、乐普医疗(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58元,同比增长342%)、春立医疗(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0.60元,同比增长83%)、惠泰医疗 [2][5][6] 近期市场表现 - **A股医药板块表现领先**:2025年11月第二周(2025/11/10-2025/11/14),上证综指下跌0.2%,而SW医药生物指数上涨3.3%,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3位 [2][8] - **A股医药细分板块表现**:医药商业上涨5.7%,化学原料药上涨5.1%,化学制剂上涨4.4% [2][13] - **A股医药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金迪克(+61.6%)、人民同泰(+61.1%)、诚达药业(+58.3%);跌幅前三为振德医疗(-11.3%)、福瑞股份(-8.1%)、瑞迈特(-6.4%) [2][15] - **医药板块估值水平**:截至2025年11月14日,医药板块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为77.0%,处于正常水平 [2][15] -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强于大盘**:2025年11月第二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6.8%,港股生物科技指数上涨7.1%,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3% [2][21] - **港股医药个股表现**: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30%)、来凯医药-B(+28%)、嘉和生物-B(+25%) [2][21] - **美股医药板块表现强于大盘**:2025年11月第二周,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3.9%,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0.1% [2][21] - **美股医药成分股表现**:涨幅前三为礼来(+11%)、碧迪(+9%)、生物基因(+8%) [2][21]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三季报财报总结:业绩分化,医疗设备板块显现拐点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1-13 15: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并予以维持 [4]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整体承压但呈现分化,第三季度单季业绩有所改善,收入端同比转正,医疗器械板块显现拐点信号 [1][29][33][74] - 2025年前三季度全行业营收17876.4亿元,同比降低2%,归母净利润1435.7亿元,同比降低6.43%;单第三季度营收5936.9亿元,同比增长0.51%,归母净利润419.4亿元,同比降低0.95% [29][33] - 子板块表现分化,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是前三季度唯一实现收入和利润双正增长的板块;第三季度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29][33][86] - 创新药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政策支持、研发落地、国际化加速及资本认可推动行业进入管线密集收获期 [47] - 医疗器械板块受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带动呈现修复迹象,第三季度公开招中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9.8% [74][77] 按目录结构总结 行情回顾 - 2025年初至10月31日,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1.1%,跑赢沪深300指数3.17个百分点 [17] - 医疗服务子板块涨幅最大,达40.25%,中药子板块涨幅最小,为0.99% [17][23]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行业估值水平为30.62倍,接近近10年34倍的历史平均水平 [19][23] 行业表现 - 前三季度医药商业营收7723.1亿元,同比增长0.56%,医疗服务营收1374.9亿元,同比增长3.99% [29] - 前三季度医药商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4%,医疗服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11% [29] - 第三季度化学制剂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3%,医疗服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80% [33] 原辅料药 - 前三季度营收670.65亿元,同比降低7.56%,归母净利润61.01亿元,同比降低11.18% [35] - 绝大部分原料药品种价格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处于优胜劣汰阶段,中长期看好合规产能和国际认证带来的机会 [42] 化学制剂&创新药 - 第三季度营收1005.94亿元,同比增长0.48%,归母净利润97.62亿元,同比增长10.43%,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4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43款创新药获批,同比增加59%,其中国产药物占比超90%;截至6月底达成52项出海交易,总金额超647亿美元 [47] - 百济神州第三季度产品收入99.54亿元,同比增长40.6%;艾力斯第三季度营收13.59亿元,同比增长42.03% [48] 中药 - 前三季度营收2512.22亿元,同比降低3.84%,归母净利润292.63亿元,同比降低1.16% [49] - 行业向质量导向发展,消费需求分层,健康养生类产品需求旺盛,线上渠道购买成新趋势 [57] 生物制品 - 前三季度营收802.59亿元,同比降低15.34%,归母净利润123.48亿元,同比降低28.73%,但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58] 医药商业 - 前三季度营收7723.15亿元,同比增长0.56%,归母净利润160.9亿元,同比增长4.94% [63] - 政策支持药店多元化发展和处方外流,行业集中度提升,2025年前两季度全国药店净减少超7000家 [67][68] 医疗服务 - 前三季度营收1374.85亿元,同比增长3.99%,归母净利润215.52亿元,同比增长35.11%,利润端改善明显 [69] - 药明康德截至2025年9月末在手订单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前三季度营收328.6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84.84% [73] 医疗器械 - 第三季度营收587.14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78.5亿元,同比降低4.95%,降幅明显收窄 [74] - 2025年第三季度医疗器械公开招中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9.8%,其中8月同比增幅达47% [77] - 三级医院采购规模同比增长28.35%,设备更新政策与资金落地持续驱动需求释放 [83][85] 配置建议 - 原料药领域建议关注山河药辅、威尔药业等优质原辅料企业 [42][89] - 化学制剂及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百济神州、艾力斯、三生国健、和黄医药等企业 [48][89] - 中药领域建议关注达仁堂、佐力药业等企业 [57][89] - 生物制品领域建议关注国际化推进较好的康泰生物等企业 [62][90] - 医药商业领域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等头部药房企业 [68][90] - 医疗服务领域建议关注CXO龙头企业药明康德等 [73][90] - 医疗器械领域建议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美好医疗、伟思医疗等企业 [85][90]
全方位“护航”硬科技——证券行业服务科技创新调研之中信证券样本
上海证券报· 2025-11-13 01:51
文章核心观点 - 证券行业通过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科技创新企业跨越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死亡之谷”,成为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关键枢纽 [5][6][7] - 以中信证券服务思看科技和影石创新为例,展示了投行在定义新行业、支持企业上市及后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推动“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7][13] -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持续完善,证券行业通过IPO、并购重组、科创债等多种方式构建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有力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4][15][16] 证券行业服务科技创新的案例与模式 - 中信证券通过深入调研帮助思看科技准确定义其所在的工业级3D激光扫描新行业,解决了A股无直接对标公司的上市难题 [9][10] - 针对影石创新70%以上收入来自境外的特点,中信证券完成全面严谨的跨境财务与合规审核,为出海型硬科技企业提供可复制样本 [12] - 证券行业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包括投早投小、上市辅导及上市后提供定增、可转债、股权激励等多维度服务 [14] 企业上市后的发展与影响 - 思看科技于今年1月15日登陆科创板,募资5.69亿元,上市后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70%,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52% [11] - 影石创新作为A股首家智能影像企业,募资19.38亿元,10月末三季报显示其营收总收入同比增长超90% [11][12] - 科技企业上市产生示范效应,有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3]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整体数据与政策环境 - 截至2025年6月末,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公司数量合计362家,占比62%,IPO融资合计占比67% [14] - 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1681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达12.6% [14] - 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达163起,交易总额超4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3%和172.9% [16] - 上半年券商承销科技创新债券380只,承销金额达3813.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69%和56.48% [16] - 政策层面加强引导,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支持,证监会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支持科技创新 [17][18]
艾力斯涨2.02%,成交额8680.0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26.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2 10:1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2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102.57元/股,总市值达461.56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8680.09万元,换手率0.19%,主力资金净流入526.0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55%,近60日上涨15.16%,近20日下跌3.4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37.33亿元,同比增长47.35%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增长52.01% [2] - 主营业务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药品销售,占比达99.9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91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46.8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094.71万股,较上期增加1056.93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位列第八至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均有减少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22日,于2020年12月2日上市,主营创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概念板块包括创新药、抗癌治癌、基金重仓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3亿元 [3]
109股获券商推荐;中信证券、同力股份目标价涨幅超4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8 11:17
券商评级概览 - 11月6日券商共给出29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1] - 目标价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信证券、同力股份、艾力斯,涨幅分别为44.71%、42.53%、38.88% [1] 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中信证券获华泰证券给予最高目标价42.24元,目标涨幅44.71% [2] - 同力股份获中信证券给予最高目标价31.00元,目标涨幅42.53% [2] - 艾力斯获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给予最高目标价141.56元,目标涨幅38.88% [2] - 中宠股份、永艺股份、比亚迪目标涨幅分别为37.58%、35.45%、35.36% [2] 券商推荐热度 - 特锐德、晶合集成、福耀玻璃在11月6日均获得2家券商推荐 [3] - 特锐德属于电网设备行业,晶合集成属于半导体行业,福耀玻璃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3] 评级调高 - 天风证券将泰胜风能的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3][4] 首次覆盖 - 11月6日券商共给出3次首次覆盖评级 [4] - 东北证券首次覆盖岱美股份、中集环科、恒立液压,评级分别为"买入"、"增持"、"增持" [4][6] - 岱美股份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中集环科属于通用设备行业,恒立液压属于工程机械行业 [6]
109股获券商推荐;中信证券、同力股份目标价涨幅超40%|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7 12:33
券商评级概览 - 11月6日券商共给出29次上市公司目标价 [1] - 同日有109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 [3] 目标价涨幅排名 - 目标价涨幅排名前三的公司为中信证券、同力股份、艾力斯,目标涨幅分别为44.71%、42.53%、38.88% [1] - 中信证券获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最高目标价42.24元 [2] - 同力股份获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最高目标价31.00元 [2] - 艾力斯获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给予增持评级,最高目标价141.56元 [2] - 比亚迪获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最高目标价132.00元,目标涨幅35.36% [2] - 中国国航获华泰证券给予买入评级,最高目标价10.45元,目标涨幅25.75%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特锐德、晶合集成、福耀玻璃均获得2家券商推荐,位列推荐家数排名前列 [3] - 特锐德收盘价30.30元,属于电网设备行业 [4] - 晶合集成收盘价32.99元,属于半导体行业 [4] - 福耀玻璃收盘价67.51元,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4] 评级调高情况 - 天风证券将泰胜风能的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5] - 泰胜风能属于风电设备行业 [5] 首次覆盖情况 - 11月6日券商共给出3次首次覆盖评级 [5] - 岱美股份获东北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 [6] - 中集环科获东北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属于通用设备行业 [6] - 恒立液压获东北证券首次覆盖并给予增持评级,属于工程机械行业 [6]
机构称医药板块近期已呈现结构性修复趋势,科创医药ETF嘉实(588700)盘中蓄势,近4日合计“吸金”5685.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1:23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6日,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下跌0.60% [1] - 成分股中华恒生物领涨2.86%,百济神州和南微医学跟涨,益方生物领跌,华大智造和荣昌生物跟跌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9.74%,其中联影医疗权重最高为10.13% [4] - 前十大权重股当日表现分化,百济神州上涨1.67%,荣昌生物下跌2.57%,华大智造下跌2.66% [4][6] 科创医药ETF嘉实表现 - 科创医药ETF嘉实盘中换手率为6.67%,成交额2139.19万元 [3] - 该ETF最新规模达3.22亿元,创近1月新高,在可比基金中规模位居第一 [3] - 最新份额达2.88亿份,近4天连续获得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5685.00万元,最高单日净流入1685.20万元 [3] - 截至11月5日,该ETF近1年净值上涨26.53%,自成立以来最长连涨月数为7个月,连涨涨幅达48.3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7.85% [3]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医药板块近期略有回调,但资本市场融资复苏和创新药出海交易规模上涨,推动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回暖 [3] - 美国降息预期下,CXO行业有望迎来业绩修复 [3] - 创新药板块交易重心在于BD预期,BD重新落地是刺激板块修复的关键,据统计每年四季度BD占比约占全年40% [3] - 医药板块估值经历长时间调整后已呈现结构性修复趋势,2025年在支持商保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利好创新药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