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688772)

搜索文档
珠海冠宇: 关于诉讼进展暨终审胜诉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19:11
诉讼案件进展 - 案件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并驳回ATL的诉讼请求 [1][2] - 一审判决曾要求公司停止制造销售涉诉电芯产品并赔偿ATL经济损失3000万元及案件受理费18万元 [2] - 终审判决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ATL需承担一审案件受理费346800元、行为保全申请费5000元及二审案件受理费389550元 [3] 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成果 - 公司与ATL的专利争议案件中已有14个ATL专利被宣告无效或判决无效 [1][3] - ATL主动撤诉12个案件,另有4个案件被法院驳回起诉 [1][3] - 公司在4个一审败诉案件的二审阶段均胜诉,成功驳回ATL诉讼请求 [3]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公司强调所有产品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3] - 本次诉讼进展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当期/未来损益产生负面影响 [1][4] - 公司坚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和投资者利益 [3] 相关ETF数据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近五日涨幅1.73% [6] - 该ETF市盈率232.25倍,最新份额29.2亿份(减少175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03.7万元 [6] - 当前估值分位为62.55% [7]
珠海冠宇(688772) - 关于诉讼进展暨终审胜诉的公告
2025-07-16 18:45
专利诉讼结果 - 14 个 ATL 专利被宣告或判决无效[3] - 12 个案件被 ATL 主动撤诉[3] - 4 个案件被法院驳回 ATL 起诉[3] 判决情况 - 一审公司赔偿 3000 万元及受理费 18 万元[4] - 一审败诉 4 个案件二审胜诉,终审驳回 ATL 请求[6][7] 费用负担 - 一审、二审部分受理费及申请费由 ATL 负担[6] 其他 - 诉讼对公司经营及损益无负面影响[3] - 公司产品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3] - 公告于 2025 年 7 月 17 日发布[11]
珠海冠宇:终审胜诉 驳回ATL的诉讼请求
快讯· 2025-07-16 18:40
诉讼结果 - 最高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并驳回ATL的诉讼请求 [1] - 公司与ATL之间的专利争议案件中已有14个ATL专利被宣告或判决无效 [1] - 12个案件被ATL主动撤诉 [1] - 4个案件被法院驳回起诉 [1] 经营影响 - 本次诉讼进展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及未来损益产生负面影响 [1]
电力设备新能源2025年7月暨中期投资策略: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7-10 22:51
核心观点 - 光伏硅料行业有望加快产能整合,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中央推动深远海风电开发,风机出口业绩大幅增长,全球数据中心投资建设加速推进 [1][2][3][4] 6月行情回顾 - 6月电力设备板块上涨6.68%,显著跑赢大盘,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名,6月估值整体小幅回升 [13] - 电力设备新能源股票池6月平均涨幅7.55%,细分行业均上涨,锂电池材料、风电和储能涨幅居前 [23] - 6月涨幅排名前十的公司为龙蟠科技、聚和材料、星源材质等 [23] AIDC电力设备产业链 - 6月以来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加速推进,亚马逊、韩国SK电讯、阿里云均有相关投资计划,首批英伟达GB300开始部署 [27] - 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品类多,国内企业在细分产品和环节具备竞争优势,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关注相关企业 [28] 电网产业链 - 国内网内25 - 27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十五五”期间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25年特高压招标、开工有望大幅增长,虚拟电厂商业模式25年有望成熟 [37] - 建议关注平高电气、东方电子、思源电气等企业 [37] 风电产业链 - 中央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金风科技海外业务快速增长,6月以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加速推进 [55][56][57] - 2025年国管海风开发元年,预计“十五五”年均海风装机超20GW,陆风装机有望创历史新高,建议关注金风科技、中际联合等企业 [57] 动力电池及充电桩产业链 - 欧洲车市7月销量或环比回落,国内车市7月季初销量或稳中略降,7月电池企业生产环比有望稳中有增 [69]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充电桩大功率充电设施有望快速普及,关注锂电、充电桩、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标的 [70][71] 光伏产业链 - 工信部推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出清与整合势在必行,预计2027年进入稳态发展阶段,硅料环节有望实现产能整合和出清 [83] - 5月光伏产业需求快速增长,7月多家硅片企业上调报价,关注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企业 [83][84] 储能产业链 - 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美国储能税收抵免时限延长,欧洲大储持续高增但户储需求偏弱 [95][96] - 建议关注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盛弘股份等企业 [96]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报告给出大金重工、金盘科技、金杯电工等多家公司的投资评级、昨收盘、总市值、EPS、PE等数据 [5][111][112]
钢壳电池产业趋势确定,重点标的 -珠海冠宇联赢激光豪鹏科技
2025-07-03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壳电池行业 - **公司**:联赢激光、珠海冠宇、豪鹏科技、苹果、三星、小米、比亚迪、ATL、赛力斯、吉利、广汽、奇瑞智界、特斯拉、大疆、斯堪尼亚斯、通用、奔驰、捷豹、惠普、戴尔、华硕、荣耀、中兴、Met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钢壳电池产业趋势 - **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钢壳电池在苹果和三星等电子产品中逐渐应用,苹果已在 Pro 系列用钢壳电池,计划推广到更多机型,2027 年面向欧盟市场产品达可回收标准;三星计划在新款 SS26 机型采用 [2]。 - **优势**:相比铝塑膜软包,钢壳电池散热好、强度高、结构灵活,可提升手机续航、安全性及设计创新 [1][3][4]。 - **采用驱动力**:环保法案要求、提升产品性能、设计创新 [5]。 产业链核心标的公司情况 - **联赢激光**:苹果独家供应商,在钢壳电池激光焊接领域领先,预计 2025 年消费电子新签订单 12 - 15 亿元,2026 年超 18 亿元;2025 年整体新签订单预计 45 亿元,利润约 3 亿,2026 年利润可能达 5 亿 [1][9][15]。 - **珠海冠宇**:苹果钢壳电池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25 年占比超 20%,2026 年接近 40%;2025 年来自苹果收入约 35 亿元,2026 年可达 50 亿元;2025 年消费电子营收预计 125 亿元,利润 9 - 10 亿,2026 年营收 160 亿以上,利润超 15 亿;2025 年动储业务启停营收预计 20 亿,亏损控制在 2 亿内,2026 年营收展望 30 亿左右,亏损控制在 1 亿内 [1][16][17][18][19]。 - **豪鹏科技**:在 AI 眼镜等可穿戴设备领域重要,受益海外品牌新品发布及国内 AI 眼镜采用钢壳电池;2025 年营收预计超 60 亿,利润 2.51 亿,未来几年利润率预期 7% - 8%,市值有望达 100 亿以上 [1][22][23]。 市场需求情况 - **苹果需求**:2026 年新机型采用钢壳电池,带动联赢激光订单增长;苹果每年约 2 亿部手机需约 57 - 58 条产线,总订单接近 20 亿元;非手机类产品 2024 年销量 1.9 亿台,若用钢壳电池将带来 20 亿需求增量 [9][11][12]。 - **非苹果品牌需求**:小米和三星计划采用,剔除苹果销量后其余市场约 10 亿部,五六成可能转向钢壳电池,对应 200 条产线,总价值 40 - 48 亿元 [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钢壳电池技术更新**:从有法兰方案转向无法兰方案需重新采购设备,苹果推进异形叠层电池和消费级固态电池研发,预计 2027 年左右小批量生产 [10]。 - **珠海冠宇消费电子业务变化**:消费电子领域回暖,二季度出货量 1.2 亿支,单月排产近 5000 万支;2025 年除苹果外比亚迪等有增量贡献,Pack 模式比例提升;在安卓手机领域稳定供应多家厂商,全球手机电池市场份额预计 12% - 14% [17]。 - **豪鹏科技业绩恢复因素**:净利率修复良好,费用端影响消退,营收压力缓解,产能稼动率预计提升,各领域客户贡献营收增量 [20][21][22]。
珠海冠宇两大锂电池项目公示
起点锂电· 2025-07-03 18:37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2] - 活动由起点锂电、起点钠电、起点两轮车及换电主办 雅迪科技集团、台铃集团、新日股份等超过30家企业参与赞助或合作 [2] 珠海冠宇产能扩张 - 公司新型锂电池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 新增3C消费类电芯产能1.3亿只/年 扩建后总产能达5.124亿只/年 [2] - AI+锂电池样品实验室项目总投资1亿元 新增3C消费类电芯产能180万只/年 建成后总产能达12680万只/年 [3] 珠海冠宇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15.45亿元 同比增长0.87% 其中消费类电池业务占比超90% [4] - 归母净利润4.34亿元 同比增长26.22% 扣非净利润3.52亿元 同比增长52.16% [4] - 动力及储能电池收入9.82亿元 同比增长48.7% 无人机电池收入增速达60%-100% [4] 珠海冠宇业务进展 - 公司在低压锂电池市场占据领先份额 已获得通用、智己、捷豹路虎等多家车企定点 [5] - 2025年新增东风日产和上汽大众两家国际车企定点 均为汽车低压锂电池研发制造项目 [5] - 公司持续迭代低压锂电池技术 产品覆盖12V磷酸铁锂启停电芯、三元48V启停电芯、钠离子启停电芯等 [6] - 第二代12V启停电池已量产 第三代开发完成 第四代研发目标为提升低温功率性能50%-60% 设计寿命15年 [6]
珠海冠宇: 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00:30
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冠宇转债"累计转股金额为人民币3,441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3% [1] - 尚未转股的"冠宇转债"金额为人民币3,088,962,000元,占发行总量的99.9974% [1] - 2025年第二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未发生转股 [1] 可转债发行与调整 - 公司于2022年发行可转债总额308,904.30万元,期限6年,2022年11月17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 [1] - 转股价格经历多次调整:2023年6月5日调整为23.59元/股,2024年5月31日调整为23.52元/股,2024年7月29日调整为23.25元/股,2025年5月27日调整为23.19元/股,2025年6月19日最终调整为22.89元/股 [1] 股本变动 - 2025年5月22日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登记450.0659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增至1,132,068,851股,总股本同步增加 [1] 相关ETF动态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近五日涨幅1.95%,市盈率230.80倍 [3] - 最新份额33.9亿份,减少15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752.7万元 [3] - 估值分位为60.78% [4]
珠海冠宇(688772) - 关于第二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7-01 18:48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15日[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4月13日至2026年4月12日[3] - 预计回购金额10,000万元至20,000万元[3]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363.4391万股,占总股本0.32%[3][6] - 累计已回购金额4,488.5154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11.92元/股至12.89元/股[3][6] 价格调整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后,回购股份价格上限调整为不超22.70元/股[5]
珠海冠宇(688772) - 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7-01 18:48
可转债发行 - 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发行308,904.30万元可转债,期限六年,11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4] 转股信息 - 可转债自2023年4月28日起可转股,初始转股价格为23.68元/股[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冠宇转债”累计81,000元转换为公司股票,累计转股数量3,441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003%[3][8] - 自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冠宇转债”未发生转股[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转股的“冠宇转债”金额为3,088,962,000元,占发行总量的99.9974%[3][8] 转股价格调整 - 2023年6月5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23.59元/股[5] - 2024年5月31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23.52元/股[5] - 2024年7月29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23.25元/股[5] - 2025年5月27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23.19元/股[6] - 2025年6月19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22.89元/股[7]
珠海冠宇员工持股主体套现3.12亿元 A股两募资共53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4:51
股东减持情况 - 员工持股主体(不含控股股东)减持前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38,869,365股(占总股本12.32%),均为实际控制人徐延铭控制的一致行动人持有 [1] - 减持主体包括普瑞达二号(持股5.70%)、普宇(0.75%)、旭宇(0.10%)、际宇(1.85%)、惠泽明(0.64%)、普明达(1.89%)、凯明达(0.51%)、际宇二号(0.73%)、泽高普(0.15%)[1][2] - 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22,551,363股(占总股本1.99%),减持金额311,952,460.86元,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28.02% [3][5] - 减持价格区间为13.60~14.35元/股,减持期间为2025年5月13日至6月26日 [5] 公司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普瑞达及实际控制人徐延铭未参与本次减持 [4] - 员工持股主体减持后仍持有317,256,888股(28.02%)[5] 公司融资历史 - 2021年10月科创板IPO发行15,571.3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3.88%),发行价14.4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2.47亿元,净额21.04亿元,低于原计划32.49亿元 [5][6] - 2022年11月发行可转债"冠宇转债"(118024),规模308,904.30万元,两次募资合计53.36亿元 [6][7] - IPO募投项目包括珠海聚合物锂电池生产基地、重庆锂电池电芯封装生产线、研发中心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