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科技(002444)

搜索文档
巨星科技:整合渠道主攻出海,前瞻布局领跑行业
申万宏源· 2024-12-25 16:12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39/28.68/32.8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6/13/11倍 [31][33]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并购整合和自有品牌提升,逐步从ODM向OBM转型,OBM业务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19.2%提升至2024H1的44.1%,2018-2023年OBM业务营收CAGR达35.4% [22] - 公司前瞻性布局无绳电动工具,2023年电动工具收入占比达25.61%,同比增长27.11%,营收规模达27.99亿元,随着电动化趋势提升,该业务有望进一步增长 [23] - 公司通过东南亚自建+欧美收购的方式加快全球产能布局,目前在全球拥有23个生产基地,未来将实现"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欧美销售"的完整贸易链条 [31][34] 行业分析 - 全球五金工具行业集中度高,CR5市占率约为67%,其中史丹利百得、创科实业、博世市占率分别为23.3%、19.7%、10.0%,巨星科技市占率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14] - 电动工具市场空间广阔,无绳化趋势明显,2020年无绳电动工具市场规模达10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64亿美元,CAGR为9.9% [106] - 五金工具下游需求与建筑行业呈现正相关性,2023年史丹利百得工具产品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占比高达67%,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建筑需求有望复苏,进一步推动五金工具市场发展 [72][33]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4Q1-Q3销售毛利率达32.91%,销售净利率达17.15%,期间费用率基本稳定,控费能力良好 [10] -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10.8亿元,同比增长28.7%,归母净利润达19.3亿元,同比增长28.6%,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2.8-25.4亿元,同比增长35%-50% [17] - 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保持90%以上,2023年国外主营业务收入达102.4亿元,美洲市场收入占比达60%以上 [14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并购海外高端品牌,完善产品及品牌布局,目前拥有ARROW、Swiss+Tech、SHEFFIELD、SK、BeA等多个国际品牌,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22][11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达3.23亿元,设计新产品1828项,新增专利申请和授权均超200项,SKU总数超3万种 [23][180] - 公司与全球数千家供应商达成合作,依托中、美、欧三地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及全球21处生产制造基地,实现全球采购、全球制造、全球分发 [143] 未来展望 - 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房地产及建筑市场景气度提升,五金工具需求有望回暖,公司业绩将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 [33][46] - 公司将继续拓展电动工具业务,随着无绳化趋势的推进,电动工具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23][106] - 公司通过东南亚产能布局,逐步减少中国产能占比,增加东南亚产能份额,未来将实现"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欧美销售"的完整贸易链条,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 [149]
巨星科技: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2024-12-24 18:35
证券代码:002444 证券简称:巨星科技 公告编号:2024-063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仇建平先生保证向本公司提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公司")于2024年11月 13日在《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了《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 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公告编号:2024-054),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仇建 平先生计划在预披露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 持本公司股份不超过5,200,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44%)。 公司于今日收到仇建平先生的《关于减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毕的告知函》,告 知我司本次减持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毕,现将本次减持计划实施情况披露如下: 一、股东减持情况 1、股东减持股份情况 | 股东名称 | 减持方式 | 减持期间 | 减持均价 | 减持股数 | 减持比例 | | --- | --- | --- | --- | --- | -- ...
巨星科技: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5%—50%
证券时报网· 2024-12-20 16:20
公司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4年度净利润为22.84亿元至25.37亿元,同比增长35%至50%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1.92元至2.13元 [1] 公司订单情况 - 公司目前订单比较充足 [1]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继续加大全球化产能布局 [1] - 预计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保持合理的增速 [1]
巨星科技(002444)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4-12-20 16:07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00%至50.00%,达到228,367.73万元至253,741.92万元[3] - 公司预计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5.00%至50.00%,达到229,161.29万元至254,623.65万元[3] - 公司预计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92元/股至2.13元/股[3] - 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35%[5] 市场与客户 - 公司报告期内北美工具消费复苏,主要客户结束去库进程,订单逐步与终端销售情况匹配[5] - 公司依靠自身竞争力研发了大量新产品品类,获得了新的客户订单[5] 产能与布局 - 公司东南亚产能不断释放,产能瓶颈得以突破[5]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全球化产能布局,预计将继续保持合理的增速[7] 商誉减值 - 公司美国子公司Arrow Fastener Co., LLC、Prime-Line Products, LLC预计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超过1亿元[7] 其他信息 - 本次业绩预告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8]
巨星科技: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4-12-18 16:45
股份回购 - 2021年7月5日同意用1.8 - 3.6亿元回购A股[1] - 截至2022年7月4日累计回购8,023,810股,用资236,625,962元[2] 股份注销 - 2024年10 - 11月同意变更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并减资[3] - 2024年12月17日完成8,023,810股回购股份注销[4] 股本变化 - 注销前总股本1,202,501,992股,注销后1,194,478,182股[1] - 有限售条件股份注销前后占比4.28%、4.31%[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注销前后占比95.72%、95.69%[5] 后续安排 - 注销完成后办理变更注册资本等手续[6]
巨星科技:关于注销部分募集资金专户的公告
2024-12-17 17:14
融资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972.6万张,发行总额9.726亿元[1]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6512145283亿元[1] 项目与资金管理 - 审议通过将智能仓储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结项,结余资金转自有账户[3] - 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已全部注销,节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4] - 《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相应终止[4] 会议情况 - 2024年8月2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监事会第六次会议[3] - 2024年9月18日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3]
巨星科技:首次覆盖报告:收购&自创品牌并行,全球化布局稳固公司优势地位
光大证券· 2024-12-01 16:01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全球工具市场领先企业,主要营收来源于欧美市场,受益于全球化布局以及美国市场需求拉动 [3] - 公司在全球布局研发基地、生产制造基地、销售渠道,提升终端市场竞争力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自有品牌发展迅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 公司长期致力于国际龙头品牌的收购和自有品牌的打造发展,自有品牌(OBM)业务占收入的占比由2016年的不足10%一路上升到2023年的接近50% [1][21] - 公司在全球拥有5大研发中心,具备强大研发设计能力,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工业设计中心 [2] - 公司在全球拥有23个生产制造基地,其中中国11个,欧洲6个,美国3个,东南亚3个 [2] - 公司拥有覆盖全球的销售渠道,直接服务于全球大型建材、五金、百货、汽配等连锁超市及各类工业用户 [2]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24.5/2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2.03/2.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6年PE分别为16/13/12倍 [3] - 公司在海外布局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构建了全球产能供应体系,有望受益于新一轮美国补库周期 [3] 重视品牌运营,自有品牌(OBM)业务稳定发展 - 工具行业为出口导向型行业,美国市场补库带动需求回暖 [4] - 电动工具产品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位于欧美发达国家,属于典型的出口导向型行业 [4] - 公司在全球布局研发基地、生产制造基地、销售渠道,提升终端市场竞争力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6年收入为137.7/165.9/18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24.5/2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2.03/2.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6年PE分别为16/13/12倍 [3][93] - 公司在海外布局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构建了全球产能供应体系,有望受益于新一轮美国补库周期 [3] 估值水平与投资评级 -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工具企业,长期致力于国际龙头品牌的收购和自有品牌的打造发展,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逐渐完善,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24.5/2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2.03/2.3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6年PE分别为16/13/12倍 [3][97] - 公司在海外布局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构建了全球产能供应体系,有望受益于新一轮美国补库周期 [3] 风险分析 - 汇率波动风险 [99] - 原材料价格上升风险 [100] - 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101] - 并购整合风险 [102]
巨星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4-11-27 16:27
证券代码:002444 证券简称:巨星科技 公告编号:2024-059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本次权益分派实施后,按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 "公司")总股本折算每股现金分红比例及除权除息参考价如下: 考虑到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上的股份不参与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 公司本次实际现金分红的总金额=实际参与分配的总股本×分配比例,即 298,619,545.50元=1,194,478,182股×0.25元/股;按公司总股本折算的每10股 现金分红金额=现金分红总额÷总股本(包含已回购股份)*10,即2.483318元 =298,619,545.50元÷1,202,501,992股*10(结果取小数点后六位,最后一位直 接截取,不四舍五入)。据此计算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后的除权除息参 考价格=股权登记日收盘价-0.2483318元/股。 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方案已获2024年11月15日召开的2024年第四 次临时股东 ...
巨星科技: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2024-11-25 17:05
证券代码:002444 证券简称:巨星科技 公告编号:2024-058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 11 日召开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 2024 年 10 月 28 日召开 2024 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 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具体内容详见 2024 年 10 月 12 日、2024 年 10 月 29 日披露在《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的相关公告。 近日,公司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换发的《营业执照》, 具体信息如下: | 原条款 | 修订后条款 | | --- | --- | | 第四条 公司注册名称: | 第四条 公司注册名称: | | 中文名称: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 | 中文名称: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 | | 司 | 司 | | 英 文 名 称 : HANGZHOU GREAT STAR | 英 文 ...
巨星科技20241118
2024-11-19 15:41
一、涉及公司 巨星科技[1]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奖项荣誉方面 1. 巨星科技荣获露丝年度供应商最高荣誉奖和红木进口加拿大第五十九部门年度合作伙伴奖,这表明巨星科技在航母计划中的产品已成为主要支柱型供应商,客户对其在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给予高度肯定,且连续多年获奖说明公司达到了客户要求[3]。 (二)资本运作与分红方面 1. 公司已注销8,000.23万股回购股票,减少注册资本,总股本由12亿股下降到11.94亿股[4]。 2. 未来将在保持合理分红率的情况下,依据二级市场情况进行回购和注销以提高长期回报率,且今年三季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截至目前累计分红规模达到7.19亿元,基本完成全年分红比例[5]。 (三)业绩预期方面 1. 2024年四季度收入将保持较高增长,全年收入将创历史新高,显著高于2022年的126亿元;2024年经营净利润预计比2023年增长(2023年经营性利润为1.92亿元),但需考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财务费用和投资收益的影响(今年财务费用主要取决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情况,投资收益去年同期为负贡献,今年四季度预计会有正贡献)[6]。 2. 2025年行业增速将在4% - 5%之间,公司增长预期在5 - 10亿之间,考虑到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影响以及潜在关税调整带来的挑战,需要应对通胀压力,但总体展望偏向中性乐观[8]。 (四)外部环境影响方面 1. 美国降息后房贷利率回弹,房屋换手率低迷,但终端需求自2024年底以来上行,截至9月底全行业终端销售预计达到429亿元,同比增长7.7%,尽管全年增速可能维持在5%左右,但行业终端需求走出调整区间,维修和维护开支持续增加证明行业长期增长潜力[7]。 2. 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变化,移民政策可能提高美国工人工资和通胀影响制造成本,减税与放松管制政策可能促进经济增长对公司利好,提高中国进口关税的政策将带来挑战,因为目前大量产能仍在中国,这些政策可能引发通胀,需要探讨其对行业终端销售的影响[7]。 3. 通胀在前期或预期通胀高企时会引发抢购行为,从美国终端销售数据看,剔除通胀因素后行业在2022 - 2023年间维持在505亿美元左右,今年年中达到520亿美元历史新高,但考虑价格上涨实际销量下降,2020年涨价前工资上涨提升购买力和通胀预期引发抢购,刺激效应持续至2021年底,累计涨幅超20%后抑制销量[9][10]。 4. 美国降息若预期未来有明显通胀或加征关税,未来4 - 6个季度内可能出现抢购型景气,终端客户可能抢订单,消费者若预期收入上升且面临通胀也可能抢购商品,截至2024年12月15日尚未接到客户抢单行为,但观察到终端需求上行可能是担忧通胀提前购买或之前被抑制需求释放[11]。 5. 特朗普关税政策若刺激美国经济,将出现美国市场通胀与中国制造业通缩并存场景,拉长产业链盈利空间,如终端价格上升后盈利分配需深入讨论,公司通过海外业务规模上升可在这一环境下获取更多盈利空间[12]。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公司早在2018年提出全球化供应战略并取得进展,今年自有品牌占比达44%(其中40%直销终端客户),计划提升至50%以上并通过并购扩大品牌直达终端消费者服务,过去7年打造全球化生产制造基地,中国以外地区产能已超过中国(东南亚产能今年中已超越中国),这些措施提高了毛利率并扩展了产品品类[13]。 2. 随着特朗普可能加大中国与非中国地区关税差异,非中国地区产能将获重大利好,公司加快推进越南三期、四期以及泰国二期建设以应对潜在市场份额提升,目前越南三期规模已与一期二期相当,加速建设是为了应对大型商超采购转移[14]。 3. 巨星科技在全球化布局中构建四个共用的后中后台体系(市场和销售、设计研发、采购品控、仓储物流),打通全球销售体系,在北美和欧洲设立现场销售办公室,设计研发团队以中国为核心,依托中国及东南亚采购品控体系和欧美本土仓储物流体系实现全流程打通,正在将中国工厂逐步转移至东南亚并扩展电动工具生产能力,承接欧美工厂转移,已率先完成产能转移可聚焦新产品开发[15]。 4. 电动工具行业目前大部分产能仍集中在中国大陆(东南亚基本无大规模生产工厂,除少数公司越南基地外),手工具行业约80%产能在中国大陆,其余分布于东南亚及台湾等地,未来东南亚生产电动工具可能产生洗牌效应[16]。 5. 除非东南亚被单独征收关税,否则前往南美洲进行产能扩张不经济(巴西虽相对合适但存在土地获取及建设周期长、进口关税等问题),所以不会优先考虑前往南美洲扩展产能[17]。 6. 由于保密协议限制不能透露具体客户信息,但确认没有双重产地方案无法获得大型商超有关订单[18]。 7. 自主品牌毛利率低于ODM业务主要因品牌建设初期投入大,但目前已与ODM业务持平或略高,长期看自主品牌占比提升将使整体毛利率上升[19]。 8. 海外工厂毛利率高于国内或OEM业务主要因为节省关税成本,还有当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供应链优化等因素[20]。 9. 在当前存量房屋维护为主背景下,房屋维修维护主要由DIY完成,Home Depot认为应更多服务PRO人群并增加PRO线,目前终端市场今年DIY好于PRO,去年PRO好于DIY,电动工具市场发展可能不会受显著影响[21]。 10. 希望未来三年在电动工具方面能保持每年1.5亿美元中位数的增长(相当于每年增加10亿人民币左右),不考虑并购的情况下[22]。 11. 同一行业内大部分供应链相似,但电动工具面临海外供应链重构(电池出口退税取消及美国2026年对电池及相关产品加关税),成功海外布局将有更大市场机会[23]。 12. 若东南亚地区加征10 - 20%关税,原则上与客户各承担一半成本,会适当涨价但具体细节待实际发生后沟通,且越南制造成本高于中国不存在降价逻辑,终端需求2024年预计保持在5%左右或略高(已包含飓风等因素)[24]。 13. 巨星科技在手工具和消费品行业中占据垄断式非中国产能地位,有信心在未来3 - 5年内实现远快于过去配套成长速度的发展[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