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马逊(AMZN)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掘金:海外算力链还有哪些重点机会?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行业概况 - 北美头部云厂商(谷歌 Meta 微软 亚马逊)2025年资本开支总额预计超3660亿美元 同比增长47% 远超市场预期[1][2] - AI产业持续创新 Anthropic Claude 4和Xai Grok Four等新模型在性能与计算资源上显著提升 计算资源提升达10倍[10] - PCB板块近期波动大 受COVF/SOP技术路径讨论和海外云厂商KPIX预期上调影响显著[14] 核心公司动态 Meta - 将"超级智能"作为战略目标 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计划通过五大商业机会实现投资回报:广告系统优化 用户体验增强 企业级服务 AI产品深化 AI硬件拓展[7] - 2025年资本开支下限从640-720亿美元提升至660亿美元 暗示2026年可能接近千亿美元量级[2][4] - 生成式AI项目仍处早期 短期不会成为主要收入驱动力 投资侧重中长期发展[7] 谷歌 - 2025年资本开支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 同比增62% 超出市场预期的800亿美元[2][4] - 云计算业务单季度收入136亿美元 同比增32% 客户满意度高流失率低[8][9] - 频繁更新Gemini模型和VIVO3视频大模型 打造AI硬件生态闭环[4] 微软与亚马逊 - 微软维持下财季超300亿美元资本开支增长 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2][4] - 亚马逊预计2025年下半年维持上半年投资力度[2][4] 技术发展趋势 PCB技术 - cobalt工艺通过PCB替代载板简化结构 H100单位价值量约100美元 Rubin Ultra可能增至四五百美元[3][18] - 面临散热和芯片翘曲挑战 需解决GPU与HBM存储裸带直接堆叠问题[18][19] - 高阶HDI向SLP发展 线宽线距从40-60微米缩小至20微米 工艺从减成法转向半加成法[20][21] ASIC供应链 - 2026年需求弹性显著 单机价值量和总数量均有望超过MV[3][16] - 新丰鹏鼎 东山景旺等新兴企业有望切入[3][16] - 谷歌 亚马逊 Meta芯片量将有较大弹性[16] 市场与投资机会 - 2026年KPIX投入将更明确持续 硬件需求确定性增强[15] - 晶胶背板趋势明确 2026年预计使用26×33混压高多层板 市场增量约20多亿美元[24] - 建议关注回调布局机会 因27年仍有大量新需求驱动[12][15][24] - 重点关注PCB板块中的胜宏 沪电 顺鑫科技等标的[15] 潜在风险与挑战 - OpenAI GPT-5发布延期引发市场担忧 但产业整体发展未停滞[10] - 封装工艺变革可能影响现有产能(如台积电COBOS工艺转向Coworks Cobop)[25] - 载板被替代后 前期载板产能如何快速转换为HDI/SLP[25] - 扩产后供需平衡问题 但预计2026-2027年市场需求仍高景气[25]
北美Top4 CSP厂财报Capex总结、海外算力PCB&ODM更新
2025-08-05 11:1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北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资本支出(Capex)及算力需求爆发,PCB(印刷电路板)与ODM(原始设计制造商)行业受益[1][2][4] * 核心公司:谷歌、Meta、微软、亚马逊(CSP);沪电、鹏鼎、生益科技、生益电子、深南电路、景旺电子(PCB);工业富联、伟创力、广达(ODM)[1][3][6][7][10][12][16][17] --- CSP资本支出与算力需求 * **谷歌**:2025年Capex预期从750亿美元上调至850亿美元,2026年进一步增加 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7%[2] * **Meta**:2025年Q2 Capex 170亿美元(同比翻倍),全年预期660-720亿美元,2026年将增加3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2] * **微软**:2025年Q2 Capex 242亿美元(数据中心占比超50%),2026年Q1预计超3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50%)[2][4] * **亚马逊**:2025年Q2 Capex 314亿美元(同比增90%),全年预期1,100-1,200亿美元(原预期约1,000亿) AWS收入同比增长19%[4] --- PCB行业核心观点 1. **供需紧张**:2026年算力需求爆发将加剧PCB供需紧张,股价大幅增长反映市场信心[5] 2. **核心公司表现**: - **沪电**:AI PCB领域最大投入者,客户包括谷歌、AWS、Meta、OpenAI 预计产值增长三倍以上,市值1,500-2,000亿 新技术储备(正交背板、COOP技术)[6][7] - **鹏鼎**:苹果硬板业务高增长,算力PCB弹性大 通过ODM打样NV核心料号,下一代产品份额有望提升 产能扩张超100亿[7] - **生益科技**:覆铜板产能50%可切换至AI(月400万张) 北美ASIC客户(AWS、谷歌、Meta)验证中 高速CCL短缺或带来机会[7] - **生益电子**:亚马逊收入占比提升,算力ASIC领域敞口加大 产能增速预计超三倍[3][8] - **深南电路**:国产算力龙头,切入GPU/ASIC供应链 ABF载板验证中(16层以下良率高)[10][11] - **景旺电子**:珠海工厂产能宽裕(120万平米高多层硬板+60万平米HDI),有望切入核心供应链[12] --- ODM厂商动态 * **工业富联**:2025年NV产业链Rack业务为主要增量 全年REF预计3万台(工业富联占2万台) Q2 REC达3K,Q3/Q4预计8K/10K[14][15][17] * **其他ODM**:伟创力、广达、志邦主导ASIC服务器组装(Google TPU、AWS UBB、Meta ST) Flextech财报超预期,EPS上修10%[16][17] --- 其他关键数据与趋势 * **GPU出货量**:2025年NVIDIA GPU预计450-500万颗 2026年COS达480K[14] * **国内PCB行业**:技术及产能扩充全球领先,增速快于海外竞争者[13] * **ASIC服务器主导者**:Google(Slate stick)、AWS(志邦)、Meta(ST/广达)[16]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鹏鼎消费电子弹性**:苹果17系列备货上修+折叠机/AI眼镜需求[7] * **生益电子验证进展**:谷歌/Meta产品规格验证通过后将带来弹性[8] * **深南电路ABF载板**:16层以上产品明后年贡献显著[11]
苹果、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财报频超预期,估值或为美股核心影响因素
金融界· 2025-08-05 10:28
苹果、Meta、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发布最新财报,业绩表现多数超预期,营收、净利润多为两位数增 长。 此外,美股巨头纷纷扩大资本开支投入,聚焦AI投入。据彭博预测,2025年七巨头资本支出或达3110 亿美元,相较2024年约2470亿美元增长34%。 中信证券认为,从盈利表现看,2025年整体相对稳健且略超预期,已公布二季报业绩的标普500公司 EPS80%超预期,高于5年和10年超预期的平均水平,通信服务、信息技术等行业表现强劲。在宏观经 济温和走弱背景下,下半年美股盈利增速或将回落,但幅度相对可控,估值是影响美股表现的核心因 素。 纳斯达克100ETF(159659)紧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前十大成份股覆盖苹果、英伟达、微软、脸 书、博通、亚马逊等核心创新企业。近10个交易日,资金连续净流入纳斯达克100ETF(159659)合计 1.9亿元。 (9) 指数特征 纳斯达克100指数以纳斯达克指数为基础,选取其中 100家非金融公司作为成份股,在市值加权的基础上按 相应的指数编制规则计算出来的、反映纳斯达克整体 市场或者美国高科技走势的指数。 在人工智能浪潮之下,在Al领域有所布局的大型科技 公司集中在纳 ...
微软、Meta季度业绩超预期,资本开支有望延续高增长
天风证券· 2025-08-05 10:17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7] 核心观点 - 海外算力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度,AI行业作为年度投资主线持续看好,25年或成为国内AI基础设施竞赛元年及应用开花结果之年 [3][28] - 微软、Meta季度业绩超预期,资本开支有望延续高增长,云业务和AI基础设施投入是主要驱动力 [1][2][12][13][14][15][16] - 建议持续关注"AI+出海+卫星"核心标的,包括光模块、液冷、国产算力、海风海缆等方向 [4][29][31][32][33] 行业动态与公司业绩 人工智能与云服务 - 微软最新财季营收764.42亿美元(同比+18.1%),净利润272.33亿美元(同比+23.58%),智能云业务收入299亿美元(同比+26%),Azure增长39% [1][12][13] - Meta Q2营收475.2亿美元(同比+22%),广告收入465.6亿美元,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至660-720亿美元,2026年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入 [2][15][16] - 亚马逊AWS营收308.7亿美元(同比+18%),资本支出314亿美元(同比+90%),全年计划投入10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17][18] - LightCounting预测2025-2026年光模块市场年增长率30-35%,CPO技术或成Scale-up网络最佳选择 [20][22] 通信技术突破 - 中国移动开通首条空芯光纤商用线路,深港跨境数据传输时延降至1.07毫秒,损耗小于0.09dB/km [23][24]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缆产量1.25亿芯千米(同比-2.9%),降幅收窄,运营商集采驱动产量恢复 [25] 卫星互联网 - 中国星网完成第六次批量组网发射,GW星座规划发射12992颗卫星,创下三天内连续发射纪录 [26][27] 重点推荐标的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 光模块&光器件:中际旭创(208.42元)、天孚通信(104.46元)、新易盛(184.50元) [5][31] - 交换机服务器PCB:沪电股份(53.94元)、中兴通讯(33.87元) [5][31] - AIDC&散热:英维克(42.51元)、润泽科技(48.86元) [5][31] 海风海缆&智能驾驶 - 海缆龙头:亨通光电(15.80元)、中天科技(13.94元) [6][32] - 出海标的:华测导航(36.09元)、威胜信息(34.33元) [6][32] 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 - 华测导航(36.09元)、海格通信 [6][33] 市场表现 - 本周通信板块上涨3.14%,跑赢沪深300指数4.89个百分点,通信设备制造子板块上涨4.72% [35][37] - 个股涨幅前三:英维克(+29.64%)、瑞可达(+29.13%)、长飞光纤(+25.85%) [38][39]
降息交易开启?美股重挫后强劲反弹,纳指100ETF(159660)涨1.56%连续两日大举吸金1.6亿!震荡时刻,美股将何去何从?灵魂三问,全面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8-05 09:47
欧美股市表现 - 欧美股市集体收涨 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涨超1% 纳指100涨1.87% [1] - 纳指100ETF(159660)跳空高开1.56% 连续2日累计吸金超1.6亿元 [1] 科技股涨跌情况 - 英伟达涨3.62% 成交额264.29亿美元 权重9.99% [3][4] - 脸书涨3.51% 成交额121.67亿美元 权重3.92% [3][4] - 谷歌A类股涨3.12% 成交额61.18亿美元 权重2.57% [3][4] - 谷歌C类股涨3.05% 成交额45.53亿美元 权重2.43% [3][4] - 博通涨3.15% 成交额50.95亿美元 权重5.31% [3][4] - 微软涨2.20% 成交额135.64亿美元 权重9.14% [3][4] - 特斯拉涨2.19% 成交额242.49亿美元 权重2.52% [3][4] - 奈飞涨1.07% 成交额26.25亿美元 权重2.73% [3][4] - 苹果微涨0.48% 成交额153.38亿美元 权重6.94% [3][4] - 亚马逊回调1.44% 成交额166.01亿美元 权重5.09% [3][4]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7.3万人 低于预期的10.4万人 [5] - 前两个月非农数据累计下修25.8万人 为2020年6月以来最大下修幅度 [5] - 失业率升至4.248% 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 [5]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从不足40%一度飙升至近90% 目前预期仍达80.3% [7] - 美国新关税政策将对通胀带来30-60个基点的上行风险 [7] - 美联储面临就业市场走软与通胀压力并存的矛盾局面 [7] 机构观点 - 东吴证券认为美国经济仍处于软着陆周期中 短期数据放大衰退担忧 [5][6] - 兴业证券指出非农就业大幅下修并不必然带来经济衰退风险 [6] - 招商证券分析美联储可能处于就业和通胀的两难境地 [7] - 方正证券中长期维持对美股看好态度 建议逢低买入 [8] 纳指100ETF特征 - 紧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 成分股为100家大型非金融公司 [8] - 前十大权重股占比超50% 龙头属性集中 [8] - 管理费率0.5%/年 低于市场主流费率水平 [9] - 七大科技巨头为重仓标的 涵盖全球AI领域最领先公司 [8]
Amazon Expands Auto Push to Take eBay Motors' Turf
PYMNTS.com· 2025-08-05 08:38
亚马逊进军二手车销售市场 - 亚马逊通过Amazon Autos平台开始提供二手车销售服务,首批合作方为洛杉矶的现代汽车经销商[1] - 消费者可直接在亚马逊上浏览、比较和购买现代品牌的二手车及认证二手车[2] - 服务将逐步扩展至更多汽车品牌和城市[2] 亚马逊的汽车销售政策 - 提供3天或300英里内的退货政策[2] - 提供至少30天或1,000英里的有限保修[2] - 所有费用及车辆历史记录均包含在标价中[2] - 买家可前往合作经销商处试驾[2] 亚马逊与现代汽车的合作关系 - 现代是首个允许亚马逊在其购物网站销售新车的汽车制造商[3] - 2024年合作范围扩大至美国130个城市,并在洛杉矶新增二手车销售[4] - 此前亚马逊仅提供车辆研究工具并将用户推荐给经销商[3] 行业分析师观点 - JP摩根分析师认为亚马逊此举本质上是为新车和二手车经销商提供替代性的潜在客户获取渠道[4] - 分析师认为经销商渠道被取代的风险极低,原因包括特许经营法规的复杂性、二手车采购和翻新的复杂性以及强大服务网络的重要性[5] - 分析师认为如果金融和保险佣金无法得到保证,经销商不太可能列出库存[5] 现代汽车的其他合作 - 现代与自动驾驶/机器人配送公司Avride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基于Avride驾驶系统的自动驾驶车辆[6] - 合作内容包括扩大Avride的现代IONIQ 5自动驾驶车队[6] - 双方计划探索利用Avride机器人提供自动驾驶配送服务[6]
The New Cloud Wars: How Generative AI Puts Amazon On The Defensive
Seeking Alpha· 2025-08-05 06:04
大型语言模型对亚马逊AWS的影响 - 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崛起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亚马逊AWS不再占据主导地位[1] - 新的竞争态势给亚马逊带来战略阻力 可能阻碍其发展[1] 作者背景 - 作者专注于北美地区多空投资策略 曾任职于英国投资基金[1] - 拥有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金融硕士学位和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
Amazon Stock: Cheap Given Its Growth Prospects
Seeking Alpha· 2025-08-05 04:54
亚马逊第二财季业绩 - 公司第二财季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 [1]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亚马逊云服务(AWS)的强劲表现和北美电商业务的稳健表现 [1] 业务板块表现 - AWS业务实现显著增长 [1] - 北美电商业务展现强劲势头 [1]
Watch These 3 "Mag 7" Stocks Showing Positive Momentum
ZACKS· 2025-08-05 04:01
核心观点 - Richard Driehaus凭借"买高卖更高"策略入选Barron's全世纪团队 该策略对选择动量股效果显著 [1] - 亚马逊(AMZN)、谷歌(GOOGL)、Meta(META)等七只股票被选为当日动量股 符合Driehaus策略标准 [1] Driehaus策略详解 - 策略核心是优先投资价格上涨股票而非已下跌股票 强调捕捉趋势而非反转 [2] - 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AAII)采用50日均线百分比作为关键筛选指标 计算公式为(月末价-50日均线)/50日均线 [3] - 策略同时纳入正向相对强度指标 50日均线百分比为正表明股票处于上升趋势 [3] - 重点关注强劲的盈利增长率、超预期盈利记录及良好盈利预测 旨在获取长期超额回报 [4] 筛选参数 - 仅选择Zacks评级3(持有)且动量得分为A或B的股票 研究表明该组合具备上行潜力 [5] - Zacks评级3股票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均表现优异 [6] - 财务指标要求包括:5年平均EPS增长率>2% 过去12个月EPS增长>行业均值 过去四季平均EPS意外>5% [7] - 需满足50日均线百分比变化为正 且4周相对强度为正 [7] - 动量得分需≤B级 [8] 入选股票表现 - 最终筛选出13只动量股 AMZN/GOOGL/META符合所有标准 [9] - 亚马逊:动量得分A 过去四季平均盈利意外达23% 业务覆盖全球零售及云服务 [10] - 谷歌:动量得分B 过去四季平均盈利意外16% 业务横跨多地区数字产品及广告 [11] - Meta:动量得分A 过去四季平均盈利意外20.5% 主营全球社交平台及VR/AR设备 [12] 数据筛选范围 - 初始股票池7,743只 经严格筛选后仅剩13只合格标的 [10]
Amazon: 2 Reasons Not To Get Too Excited About The Recent Dip
Seeking Alpha· 2025-08-05 03:22
亚马逊季度报告 - 公司发布最新季度财报 尽管业绩表现稳健 股价却从每股230美元下跌至约215美元 [1] 作者背景 - 作者为金融专业人士 专注于并购和商业估值领域 拥有丰富的交易经验 包括财务建模 商业尽调和交易条款谈判 [1] - 作者重点覆盖科技 房地产 软件 金融和消费品等行业 这些领域构成其个人投资组合的核心 [1] - 作者推崇股息投资策略 认为这是实现财务自由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1] 投资方法 - 作者采用价值投资理念 结合股息投资构建财务基础 强调长期财富积累 [1] - 通过分享投资见解 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股息投资过程 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