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集团(BIDU)

搜索文档
全球中文第一社区,怎么没人玩了?
36氪· 2025-07-21 11:35
百度贴吧的崛起与辉煌 - 2003年百度推出贴吧 开创性地将搜索关键词与论坛结合 打造"万物皆可吧"的社区模式 [4] - 2005年《超级女声》热潮带动贴吧爆发 李宇春吧单日发帖量超天涯全站 单条帖子每秒新增4条 [6][7] - 2009年贴吧占百度全站流量11% 2011年用户达5亿 占中国网民总数80% 2015年月活3亿 为微博1.8倍 [29] - 形成独特的粉丝文化生态 王祖贤等明星长期以贴吧为唯一社交阵地 [10][47] - 成为网络热梗发源地 "贾君鹏回家吃饭"6小时获39万点击 1.7万回复 衍生"白富美"等流行语 [13][14][18] - 孕育优质内容 IP 如《盗墓笔记》连载 刘慈欣推广科幻作品 [20] - 汶川地震期间成为重要信息传递渠道 协助救援工作 [24] 社区运营模式分析 - 采用去中心化架构 用户不分等级 仅凭活跃度显示身份 形成高度自由的"精神乐园" [27] - 内容分类覆盖娱乐 体育 科技等8大领域 细分超25个垂直板块 支持任意关键词创建新吧 [2] - 2013年EXO吧月活超3000万 鹿晗 周杰伦等明星吧均超2000万 形成规模化粉丝经济 [10] 衰落原因剖析 - 过度商业化导致用户体验恶化 单页广告达4-5个 2016年"卖吧事件"引发信任危机 [36][37] - 移动互联网转型失败 固守文字社区形态 被微博超话 B站等新兴平台分流用户 [39] - 内容治理失控 出现诈骗 赌博等黑产 甚至形成"贼吧"等违法交流板块 [37] - 2021年月活仅剩3700万 较2015年流失近90% 日活缩水97%至800万 [39][44] 现状与行业启示 - 2023年尝试AI功能 "吧单"兴趣合集等改造 但用户回归意愿低迷 [41] - 弱智吧等小众社区仍保持活跃 聚集超300万用户 形成独特亚文化 [46] - 反映中文互联网从开放自由向资本主导的演变历程 成为行业转型典型案例 [44]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1日(周一)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7-21 10:56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市值排名 - 台积电以12468.4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3] - 腾讯控股以6037.04亿美元排名第二 [3] - 阿里巴巴以2867.9亿美元排名第三 [3] - 小米集团-W以1894.57亿美元排名第四 [3] - 拼多多以1547.41亿美元排名第五 [3] - 美团-W以1033.71亿美元排名第六 [3] - 网易以861.91亿美元排名第七 [3] 排名变化 - 京东排名第8,市值488.96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4] - 中芯国际排名第9,市值484.29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4] - 快手-W排名第10,市值394.8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4] - 理想汽车排名11,市值340.4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4] - 腾讯音乐排名12,市值331.93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4] - 百度排名13,市值301.87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4] - 贝壳排名14,市值223.74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4] - 同花顺排名15,市值208.27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4] - 小鹏汽车排名16,市值174.54亿美元,排名下降4位 [4] - 科大讯飞排名17,市值154.15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4] - 中通快递排名18,市值151.79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4] - 蔚来排名21,市值99.42亿美元,排名下降1位 [4] - 新东方排名24,市值81.8亿美元,排名上升14位 [4] 其他公司市值 - 唯品会排名25,市值81.35亿美元,排名上升14位 [5] - 万国数据排名26,市值77.56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5] - 金蝶国际排名27,市值73.53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5] - 用友网络排名28,市值68.16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5] - 同程旅行排名29,市值66.05亿美元,排名上升1位 [5] - 好未来排名30,市值65.27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5] - 美图公司排名31,市值65.27亿美元,排名上升2位 [5] - 中国软件排名32,市值61.68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5] - 昆仑万维排名33,市值61.05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5] - 深信服排名34,市值60.13亿美元,排名上升3位 [5] - 润和软件排名35,市值59.6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5] - 奇富科技排名36,市值56.85亿美元,排名上升31位 [5] - 拓维信息排名37,市值55.46亿美元,排名上升31位 [5] - 恺英网络排名38,市值55.27亿美元,排名上升41位 [5] - 常山北明排名39,市值53.89亿美元,排名上升2位 [5] - 柏楚电子排名40,市值52.47亿美元,排名上升31位 [5] - 三七互娱排名41,市值51.56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5] 市值较低的公司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排名42,市值45.26亿美元,排名上升61位 [6] - 岩山科技排名43,市值45.11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6] - 新大陆排名44,市值45.06亿美元,排名上升11位 [6] - 金山云排名45,市值44.48亿美元,排名上升2位 [6] - 云赛智联排名46,市值42.73亿美元,排名上升31位 [6] - 东华软件排名47,市值42.42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6] - 石基信息排名48,市值39.46亿美元,排名上升61位 [6] - 完美世界排名49,市值39.27亿美元,排名上升61位 [6] - 光环新网排名50,市值38.51亿美元,排名上升34位 [6]
百度再推AI搜索,布局“AI+短剧”,对比阿里、抖音、360的AI搜索如何?
36氪· 2025-07-21 10:30
百度推出AI搜索应用Tizzy AI - 百度推出AI搜索应用Tizzy AI 定位为AI智能搜索产品 主要功能包括AI搜索 影视和短剧 [1] - 应用界面高度简洁 无广告 搜索框支持文字及语音搜索 提供自动模式和深度模式两种搜索方式 [3][6][15] - 影视功能通过AI搜索全网播放源 不直接提供内容 短剧模块包含热播榜 上新榜及题材筛选功能 [8][11][15] 与同类产品对比 - 对比产品包括AI抖音 夸克 纳米AI搜索 Tizzy AI与夸克采用极简设计 AI抖音和纳米AI搜索界面相对繁杂 [16] - Tizzy AI功能聚焦AI搜索 影视和短剧 AI抖音侧重AI搜索和短视频 夸克和纳米AI搜索提供更多AI功能如生图 写作及智能体服务 [19] - 近30天夸克日投流素材量达数万组 AI抖音和纳米AI搜索日投流几百组 Tizzy AI未监测到付费投流 [20][23][25] 竞争策略与市场定位 - 无广告模式解决传统搜索广告多的痛点 但与其他AI搜索产品相比无明显特殊优势 [26] - 影视功能作为免费看片工具存在版权合规风险 短剧模块面临字节旗下红果免费短剧等产品的竞争压力 [27] - 百度依靠AI与搜索领域历史积累 在AI搜索赛道仍是重要竞争者 [27][28]
再见了,百度搜索
36氪· 2025-07-21 07:54
百度AI转型战略 - 2017年百度全面转型AI,放弃移动互联网竞争,由陆奇主导整合成立智能驾驶(IDG)和智能生活(SLG)两大事业群,聚焦Apollo和DuerOS核心业务[17][18][20] - 公司累计投入超1500亿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推出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和出行平台"萝卜快跑"[30][35][46] - 2024年萝卜快跑已部署超1000辆无人车,累计提供1100万次出行服务,实现100%无人驾驶运营[39][41] 智能硬件业务突破 - 2018年推出带屏智能音箱"小度在家",通过差异化设计改变行业格局,2019年以1730万台出货量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三[26][27][28] - 小度科技独立运营后持续发力智能硬件,搭载DuerOS系统的产品覆盖语音交互、内容服务等场景[29][30] - 智能音箱价格策略从599元首发价降至补贴后299元,直接挑战阿里99元的天猫精灵[24][26] 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第六代无人车RT6单车成本降至20.46万元,运营成本为特斯拉1/3、Waymo1/7,公司明确表示已看到盈利路径[38][41] - 全球累计公开AI专利2.7万件,中国授权量1.2万件连续7年第一,技术应用于超100个场景[48] - 文心一言大模型性能超越GPT4.5,API价格仅为对手1%并完全开源,推动行业生态发展[46] 搜索业务革新 - 2024年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支持千字文本输入并集成AI应用,实现2009年提出的"框计算"理念[4][44][48] - 新版搜索可生成多媒体内容并连接智能座舱,传统搜索收入同比下降6%但AI驱动其他业务两位数增长[47][48] 管理层与组织变革 - 陆奇2017年空降后裁撤医疗、外卖等非核心业务,提振工程师文化但16个月后突然离职[20][22] - 业务负责人景鲲、李震宇均在阶段性成果后离职创业,由李莹、王云鹏等接任[30][35]
AI周报 | 英伟达H20将恢复中国区销售;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
第一财经· 2025-07-20 11:24
英伟达与AMD芯片销售恢复 - 英伟达宣布AI芯片H20将恢复在中国的销售,正在提交重新销售申请,美国政府已保证将授予许可证 [1] - AMD也收到美国政府的通知,向中国出口MI308的许可证申请将被推至审核流程,公司计划在许可证获批后恢复出货 [1] - 此前出口限制使AMD损失8亿美元,恢复销售有望帮助两家公司"收复失地" [1] -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今年国内AI业界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的比例约49%,高于此前预测的42%但仍低于去年的63% [1] OpenAI新产品发布 - OpenAI发布ChatGPT Agent,融合Operator智能体网页交互能力以及Deep Research功能 [2] - ChatGPT Agent能帮助用户完成复杂的多步骤任务,如查看日历并介绍会议、分析竞争对手创建幻灯片等 [2] - 用户可执行重复任务,如将屏幕截图转换为可编辑PPT、用新财务数据更新电子表格等 [2] - 该产品基于现有技术整合,但OpenAI原计划7月发布的GPT-5仍未面世 [2] 英伟达中国市场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与小米创始人雷军会面并参加链博会 [3]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黄仁勋,表示中国吸引外资政策不会变 [3] - 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愿意同中国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化合作 [3] - 黄仁勋希望向中国提供比H20更先进的芯片,并表示英伟达中国业务的增长还只是开始 [3] MiniMax融资进展 - 大模型独角兽MiniMax近期完成近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 [4] - 本轮融资出资方包括上市公司、交叉基金和上海国资平台 [4] - 融资后国内估值达到300亿元的大模型公司仅有MiniMax和智谱 [4] - MiniMax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云启资本、高瓴创投等 [4] 谷歌AI领域收购 - 谷歌以24亿美元技术授权费与AI编程公司Windsurf达成合作,吸纳其CEO及部分核心团队 [5][6] - 该交易导致OpenAI原计划的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交易告吹 [6] - 随后AI编程初创公司Cognition宣布收购Windsurf的知识产权、产品、商标和品牌 [6] - Windsurf被分解:一半加入谷歌,一半加入Cognition [6] 自动驾驶合作 - 百度萝卜快跑与Uber建立战略合作,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全球多个市场 [8] - 数千辆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将接入Uber全球出行网络 [8] - 今年年底前双方将率先在亚洲和中东地区部署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 [8] - 乘客可通过Uber App呼叫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 [8] Anthropic估值增长 - Anthropic正考虑以超过10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投资 [9] - 今年3月Anthropic以615亿美元估值完成35亿美元融资 [9] - Claude聊天机器人业务年化营收从30亿美元攀升至40亿美元 [9] - 头部AI公司已展现出强大的商业化能力 [9] 谷歌能源采购 - 谷歌将支付超过30亿美元采购无碳水电,支持数据中心扩张 [10][11] - 首批合同包括为期20年的电力采购协议,涉及670兆瓦发电容量 [11] - 谷歌及其竞争对手Meta、亚马逊和微软都在积极寻求为数据中心采购能源 [11] Meta人才争夺 - Meta挖走苹果两名关键AI研究人员Mark Lee和Tom Gunter [12] - 此前Meta还从苹果挖走了人工智能模型负责人庞若鸣 [12] - Meta近期从OpenAI、Anthropic和谷歌挖走不少AI人才 [12] - OpenAI CEO奥尔特曼表示Meta的行为方式让人感觉有些厌恶 [12] 台积电业绩表现 - 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新台币9337.9亿元,同比增长38.6% [13] - 净利润为新台币3982.7亿元,同比增长60.7% [13] - HPC业务环比增长14%,收入占比提升至60% [13] - 业绩增长主要由于HPC AI需求强劲,预计第三季度驱动力来自先进制程 [13]
马斯克刚推出AI女友,被批内容露骨,又预告AI男友;特斯拉超级充电餐厅将开业:24小时营业,或引入Optimus机器人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7-20 11:07
本周AI热点资讯 国内大事 -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控股股东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16%,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3] - 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视觉多模态生成方向负责人杨建朝宣布"暂时休息",由周畅接任 [3] - 英伟达CEO黄仁勋强调开源模型重要性,认为开源能帮助全球AI领域发展 [3] - 宇树科技公布激光雷达专利,可消除抖动干扰并提升点云密度 [4] - MiniMax最新估值超40亿美元,正寻求A股上市 [4] - 英伟达重启H20对华销售,经销商预计价格将下降 [6] - 字节跳动否认提出H20芯片购买申请 [6] - 众擎机器人联创姚淇元否认"机器人警察"停产传闻 [7] - 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认为大模型会吃掉90%的Agent [8] - 宇树科技王兴兴比较中美人形机器人发展差异:中国强在硬件制造,美国强在AI软件生态 [11] - 月之暗面发布并开源Kimi K2模型,总参数1T,激活参数32B [11] - 月之暗面回应Kimi K2模型API速度慢问题,正在优化并增加计算资源 [13] - 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全球部署数千台无人驾驶汽车 [14] - 宝马将推出中国专属高阶辅助驾驶系统,与Momenta合作开发 [14] - 深圳地铁与万科合作开发全球首例地铁配送机器人 [14] - 智源研究院开源RoboBrain 2.0与RoboOS 2.0 [15] - 智谱同时准备香港和A股IPO工作,A股上市概率较高 [19] - 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判断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拐点已到来 [20] - 奇瑞汽车公布陪伴机器人专利 [20] - 马蜂窝"AI路书"产品正式开放,提供行程规划到目的地服务的全链路智能化 [20] - 全球首款棉花激光打顶机器人亮相,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10倍以上 [22] 海外大事 - 马斯克预告将推出针对女性用户的"AI男友" [22] - Grok推出虚拟伙伴功能,因内容露骨遭批评 [24] - OpenAI、Anthropic研究人员批评xAI安全文化"不负责任" [26] - 特斯拉超级充电餐厅即将开业,或引入Optimus机器人 [26] - CoreWeave将投资6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 [28] - Cursor对中国区实施Claude模型调用限制,助推Kimi K2调用量大涨 [28] - 新思科技完成350亿美元收购Ansys [28] - OpenAI发布具备自主思考和行动能力的ChatGPT Agent [29] - 调查显示逾三成使用"AI伙伴"的美国青少年曾受伤害 [31] - 英特尔CEO承认公司在AI技术方面落后于英伟达 [31] - 马斯克否认xAI以2000亿美元估值融资 [32] - Meta完成对语音AI初创企业PlayAI收购 [32] - Perplexity CEO表示将用Kimi K2进行后训练 [32] - 马斯克预测AI将在五年内比所有人类加起来更聪明 [33] - TikTok Shop全面转向AI自动化广告投放 [33] - 扎克伯格宣布Meta将在AI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 [33] - 消息称苹果考虑收购欧洲最大AI初创公司Mistral [34] - 马斯克称不支持特斯拉与xAI合并 [34] - 亚马逊推出AI编程工具Kiro预览版 [36] - Anthropic推出面向金融服务领域的Claude工具 [36] - 谷歌未来两年将在美投资25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 [36] - Meta从OpenAI挖来两名顶级研究人员 [37] - AMD宣布将重启对华出口AI芯片 [38] - 软银计划年内部署10亿个AI Agent [38] - 亚马逊云科技推出Kiro预览版,专为AI Agent打造的集成开发环境 [40] AI投融资概览 全球融资情况 - 本周全球披露AI融资事件25起,总融资规模53.75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4.89亿元人民币 [43] - 融资阶段分布:早期16个、成长期9个、后期0个 [45] - 国内融资地区分布:北京6起、江苏6起、上海4起、浙江2起、广东2起、湖北1起、四川1起 [48] 国内融资事件 - MiniMax完成近3亿美元B+轮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 [52] - 汉阳科技完成过亿人民币B+轮融资 [53] - 清程极智完成过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 [53] - 臨点触查完成近亿人民币B轮融资 [53] - YouMind完成过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53] - RORO FHEF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 [53] - 朗毅机器人完成近5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53] - 孚知流完成干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 [53] 海外融资事件 - 医疗AI服务商OpenEvidence完成2.1亿美元B轮融资 [55]
大厂为何扎堆卷赛博“大白”
虎嗅APP· 2025-07-19 21:48
医疗AI行业爆发趋势 - 面向大众的医疗AI服务呈现爆发趋势,报告解读和智能导诊成为最热门的两大场景,远超合理用药和医保控费等传统医疗AI应用[2] - 互联网大厂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百度健康、小荷等纷纷推出独立AI健康管理APP,支付宝医疗发布的AQ健康管家APP进一步将服务延伸到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管理[3] - 中国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5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4] 互联网大厂布局与行业影响 - 互联网大厂通过AI工具切入健康管理赛道,显著提升医疗效率,例如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毛洪京的AI分身一天最多能服务超过11万人次,远超传统接诊能力[5] - 蚂蚁集团、平安好医生、百度、京东健康等纷纷推出名医AI分身产品,计划上线医生数量从几十个扩展到上千个,填补诊前咨询和诊后随访的市场空白[6] - 医疗AI帮助医生完成琐碎重复工作,如回答常见问题、撰写病历、检索文献等,同时为老龄化社会和医改压力提供新工具[7]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微医通过AI健共体在天津实现年入50亿元,显示AI在解决医院和医保痛点方面具有商业化潜力[8] - 链接稀缺医疗资源是AI健康管理的核心挑战,目前仅有3.59%的人认为医疗AI能完全取代医生,患者对AI信任度有限[13] - 名医AI分身需要深度参与医生知识体系训练,例如毛洪京的AI分身加训100小时结构化诊疗经验和5万篇科普及论文资料,前期耗时2年[14] 技术与监管瓶颈 - AI技术本身存在可解释性不足、鲁棒性差以及偏见等问题,医疗AI责任界定困难,法律和制度风险仍然存在[15] - 医疗健康领域AI监管存在空白,互联网大厂的探索是推动标准建立的主要力量之一,但需符合医保、卫健等监管部门的标准[16]
大厂为何正扎堆卷赛博“大白”
虎嗅· 2025-07-19 21:12
行业趋势 - 面向大众的医疗AI服务呈现爆发趋势 其中"报告解读"和"智能导诊"是最热门的两大场景 远超"合理用药"和"医保控费"等传统医疗服务相关场景 [3] - 中国AI健康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59万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4] - 诊后医疗需求在2019年达到2840亿元 而互联网医疗服务规模仅约310亿元 显示巨大市场空白 [8] 主要参与者 - 互联网大厂如京东健康 阿里健康 百度健康 小荷等纷纷推出独立AI健康管理APP 竞争激烈 [3] - 支付宝医疗发布AQ健康管家APP 将服务延伸到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管理 推动行业竞争升级 [3] - 微医通过AI健共体在天津实现年收入50亿元 展示商业化潜力 [15] 技术应用 - AI数字分身显著提升医疗效率 例如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毛洪京的AI分身一天可服务11万人次 远超其线下每月600名的接诊量 [6] - 蚂蚁集团AQ APP已上线200多个名医AI分身 平安好医生"平安芯医"计划将上线医生数量从6个增至1000个 [7] - 毛洪京的AI分身经过100小时结构化诊疗经验和5万篇科普及论文资料训练 已能处理部分诊后工作 [24] 行业挑战 - 中国仅3.59%的人认为医疗AI能完全取代医生 显示公众信任度有限 [18] - 技术可靠性是影响患者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多数患者对新智能诊断技术持观望态度 [19] - AI健康管理需要深度链接名医资源 且医生需深度参与AI训练 如毛洪京的案例耗时2年 [24] - 医疗AI面临数据隐私保护 责任界定等法律风险 上一代医疗AI曾因此挫伤医疗机构积极性 [29] 政策环境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全民体重控制三年行动计划 为互联网大厂提供发展机遇 [13] - 医疗AI发展需要获得医保部门 卫健部门和地方政府支持 这是行业重要赛点 [27] - 医疗健康领域产品需符合医保 卫健 大数据局等多部门监管标准 [30]
再次挑战特斯拉,李彦宏让萝卜快跑调转车头
财富FORTUNE· 2025-07-19 21:03
百度Robotaxi业务发展 - 萝卜快跑是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市场成绩的核心业务 计划2025年实现盈利[1][2] - 2024年一季度财报显示 公司已明确盈利路径 该业务将成为长期增长驱动力[5] - 截至2024年7月 全球部署超1000台无人车 覆盖15城 累计安全行驶1.7亿公里[8] 技术路线转型 - 2024年二季度起从多传感器融合转向纯视觉技术路线 对标特斯拉方案[5] - 转型主因是追求市场落地速度 需在特斯拉技术成熟前抢占市场[6] - 百度2019年已研发Apollo Lite纯视觉方案 并通过极越汽车项目积累经验[6] 战略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2024年7月与Uber达成合作 接入数千辆无人车至其全球网络 计划年底在亚洲和中东部署第六代车型[5] - 武汉推出包天服务 日租金88元 事故责任由运营方承担[9] - 目标2024年底在武汉/北京/上海部署纯视觉车队 日均订单突破50万单[8]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仅特斯拉和百度明确采用Robotaxi纯视觉路线并推进商业化[7] - 特斯拉数据优势显著 日产生数亿公里路测数据 百度需在2026年前扩张至10万辆规模形成数据壁垒[7] - 百度本土优势在于中国监管审批效率高于特斯拉[8] 市场前景预测 - 高盛上调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测9%至35% 预计2030年渗透率10%(140亿美元) 2035年达29%(612亿美元)[11] - 公司计划2024年底进军东南亚 2027年拓展至迪拜/东京/新加坡等政策友好地区[10]
百度集团-SW(09888):AI搜索改造下百度核心广告业务承压,萝卜快跑继续领跑Robotaxi行业
东吴证券国际· 2025-07-18 22: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2百度核心广告业务受AI搜索改造等影响可能承压,预计该季度广告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6.3%;百度萝卜快跑领跑全球Robotaxi行业,UE有望于2028年回正,25年Q1订单量同比增长75%至144万次;生成式AI及大语言模型推动公司智能云业务快速增长,25Q1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2%,预计25Q2增速同比20%以上;下调公司业绩预测和目标价,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5.2%、4.4%、4.8%,non - gaap净利润分别为197.41亿、220.37亿、240.33亿元,得出DCF估值结果下调公司目标价至95.15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3,125|126,265|131,853|138,172| |同比(%)|-1.1|-5.2|4.4|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3,760|18,324|20,200|22,172| |同比(%)|17.0|-22.9|10.2|9.8| |每股收益-最新股本(元/股)|8.6|6.7|7.3|8.1| | P/E(倍)|10.9|14.1|12.8|11.7| [2] 市场数据 |项目|数值| | ---- | ---- | |收盘价(港元)|85.6| |一年最低/最高价|73.25/119.4| |市净率(倍)|0.81| |流通股市值(百万港元)|235,414.3| |每股净资产(港元,LF)|98.1| |资产负债率(%,LF)|36.1| |总股本(百万股)|2,750.2| |流通股(百万股)|2,750.2| [6] 公司分季度业绩拆分和预测 - 2025 - 2027年百度核心业务营收分别为981.9亿、1,032.3亿、1,085.9亿元,同比分别为-6.2%、5.1%、5.2%;核心业务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分别为618.0亿、611.9亿、605.7亿元,同比分别为-15.3%、-1%、-1%;核心业务云服务营收分别为267.2亿、320.6亿、378.3亿元,同比分别为22.2%、20%、18%;爱奇艺营收分别为289.2亿、294.4亿、304.3亿元,同比分别为-1.0%、1.8%、3.4%;营收合计分别为1262.6亿、1318.5亿、1381.7亿元,同比分别为-5.2%、4.4%、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分别为183亿、202亿、222亿元;Non - Gaap净利润分别为197亿、220亿、240亿元 [8] 公司资本成本假设与百度DCF估值 |假设|数值| | ---- | ---- | |无风险利率Rf|1.50%| |市场预期回报率Rm|10.00%| |第二阶段年数(年)|5| |第二阶段增长率|2.00%| |永续增长率(可参考CPI)|1.00%| |DCF估值|现金流折现值|价值百分比| |第一阶段|95,380.90|25.75%| |第二阶段|108,867.34|29.39%| |第三阶段(终值)|166,203.15|44.87%| |企业价值AEV|370,451.39| - | |加:非核心资产|0.00|0.00%| |减:带息债务(账面价值)|63,022.00|17.01%| |减:少数股东权益|19,992.00|5.40%| |股权价值|287,437.39|77.59%| |除:总股本(股)|2,750,167,168.00| - | |每股价值(港元)|95.15| - | [9] 百度萝卜UE模型预测 |项目|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 ---- | ---- | ---- | ---- | ---- | ---- | ---- | |单车年均收入(元)|87,600|104,430|131,387|159,158|208,507|260,172| |单车年均成本(元)|130,199|134,603|138,616|117,593|107,450|98,409| |单车年均毛利润(元)|-42,599|-30,173|-7,229|41,565|101,057|161,763| [10] 百度集团三大财务预测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销售收入(百万元)|133,125|126,265|131,853|138,172| |销售成本(百万元)|66,102|65,405|67,904|70,468| |销售和管理费用(百万元)|22,133|18,940|19,778|21,279| |财务费用(百万元)|-6,214|-2,496|-2,491|-2,596| |净利润(百万元)|24,175|18,644|20,553|22,559| |归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百万元)|23,760|18,324|20,200|22,172| |EBITDA(百万元)|42,929|29,857|36,362|43,697| |NOPLAT(百万元)|42,502|41,408|39,004|40,917| |Non - Gaap净利润(百万元)|27,002|19,741|22,037|24,033| |每股收益(元)|8.64|6.66|7.35|8.06| |每股净资产(元)|95.86|102.52|109.86|117.93| |每股经营现金流|7.72|17.62|18.08|20.54| |ROIC(%)|12.43|11.25|11.27|11.06| |ROE(%)|9.01|6.50|6.69|6.84| |毛利率(%)|50.35|48.20|48.50|49.00| |销售净利率(%)|18.16|14.77|15.59|16.33| |资产负债率(%)|33.70|31.22|31.05|29.81| |收入增长率(%)|-1.09|-5.15|4.43|4.79| |净利润增长率(%)|12.19|-22.88|10.24|9.76| | P/E|10.88|14.11|12.80|11.66| | P/B|0.98|0.92|0.86|0.8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