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DIDIY)

搜索文档
塔斯汀增资至约1.18亿元;滴滴一季度中国出行日均订单量达到3620万单|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06:58
塔斯汀增资 - 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约103万元人民币增至约1 18亿元人民币 增幅约11323%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 法定代表人为杨兵 经营范围包括餐饮管理 企业管理咨询等 [1] - 增资为公司在餐饮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 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 优化服务质量以及拓展门店网络 [1] 滴滴一季度业绩 - 滴滴核心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13 4% 达到42 47亿单 [2] - 中国出行 国际业务季度日均订单量分别达到3620万单 1099万单 [2] - 核心平台总交易额同比增长10 2%至1016亿元 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4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9亿元 [2] - 增长得益于国内外市场的均衡发展 国内外出行市场需求强劲 [2] 哈啰用户及业务数据 - 哈啰累计注册用户已突破8亿 [3] - 截至2024年底 哈啰助力车累计骑行里程195亿公里 顺风车累计用户出行需求量超25亿次 [3] - 海外业务已登陆新加坡 澳大利亚等市场 累计骑行里程超1100万公里 [3] - 用户增长和业务拓展表明公司在共享出行领域竞争力较强 海外市场布局迎来业务增长新突破 [3] 淘宝天猫物流服务 - 淘宝天猫在"618"期间上线物流服务品牌"极速上门" 首期联合顺丰作为快递合作伙伴 [4] - 首期测试服务稳定后将面向所有商家开放报名 计划邀请其他达到服务标准的快递产品加入 [4] - 合作旨在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增强平台用户黏性 应对电商市场竞争 [4]
“外卖大战”没烧到,滴滴闷声赚大钱
海豚投研· 2025-06-05 20:44
滴滴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核心观点 - 公司整体增长平稳 国内业务利润创历史新高 海外业务亏损显著缩窄 [1] - 国内网约车行业已成熟 增长中枢约10% 利润释放成为主要叙事逻辑 [7] - 当前互联网平台聚焦外卖大战 网约车行业竞争压力减小 公司处于"闷声发大财"红利期 [8] - 估值中性偏乐观 国内业务全年利润指引有望上调 净现金储备占市值近1/4 [8][9] 财务表现 - 总GTV同比增长10%至1016亿 营收增长8.5%至533亿 符合市场预期 [1] - 国内业务调整后EBITA达31亿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加约10亿 显著超预期 [1] - 海外业务亏损从7亿缩窄至1.8亿 亏损率首次降至1%以下 [1][3] - 整体调整后EBITA达29.5亿 较上季近15亿近乎翻倍 [4] 业务运营 - 国内GTV达780亿增9% 订单量增10% 客单价降0.9%反映低价趋势持续 [1] - 平台变现率提升 国内平台收入增24%远超GTV增速 财务营收增7.8% [2] - 海外GTV名义增13% 剔除汇率影响实际增28% 订单量增23.5% [2] - 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 四项经营费用合计仅增4% [5] 行业与竞争 - 网约车行业已成熟 增长中枢10%左右 客单价提升空间有限 [7] - 竞争对手资源聚焦外卖大战 网约车行业竞争环境改善 [8] - 自动驾驶技术可能改变行业利润结构 但目前尚未产生影响 [9] 估值分析 - 按市场传言150亿全年利润测算 对应15倍PE 估值中性 [8] - 净现金储备超400亿 占市值近1/4 提供安全边际 [9] - 历史股价波动区间3-6美元 目前处于修复阶段 [9]
滴滴一季度实现GTV 1016亿元 经调净利润29亿元
快讯· 2025-06-05 17:10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核心平台总交易额同比增长10.2%至1016亿元 [1] - 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4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9亿元 [1] 业务增长 - 核心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13.4% 达到42.47亿单 [1] - 中国出行业务季度日均订单量达到3620万单 [1] - 国际业务季度日均订单量达到1099万单 [1] 区域表现 - 国内国际业务继续稳步增长 [1]
宝马和蔚来乐道,都被看中跑滴滴了
搜狐财经· 2025-06-05 11:30
乐道L60进入网约车市场 - 蔚来子品牌乐道L60被证实将用作滴滴专车业务 合作伙伴对标20万元左右的比亚迪汉 [1] - 乐道向苏州某网约车运营公司交付车辆的照片引发广泛传播 杭州蔚来销售负责人确认此事属实 [1] - 部分市场观点认为高端车型进入网约车市场可能损害品牌形象 影响私家车销量 与小鹏拒绝让MONA做网约车形成对比 [3] 乐道选择滴滴专车的战略考量 - 乐道L60定位滴滴专车业务 与小鹏MONA M03的快车业务有本质区别 专车业务更匹配其高端定位 [3] - 公司希望通过滴滴专车业务增加消费者触点 解决乐道品牌知名度不足的问题 [3] - 蔚来销售负责人表示滴滴专车用户画像与乐道目标客户匹配 目前仅在区域小范围试点高端专车项目 [3] 高端车型进入网约车市场趋势 - 价格战背景下 越来越多中高档及豪华车型进入网约车市场 包括蔚来此前对标的宝马 [3] - 广州网约车运营公司选择宝马i3作为滴滴专车 司机租赁方案为押金15000元 月租6200元 12个月起租 [5] - 宝马i3当前终端售价大幅下降 优惠后价格17万元 叠加置换补贴后最低可达15.5万元 [5] - 部分网约车公司甚至购入宝马i7运营滴滴豪华车业务 终端售价跌破60万元 相当于指导价6-7折 [5]
迅雷5亿元收购虎扑,蔚来高管回应乐道试点滴滴专车,小鹏华为预告战略合作,高合汽车广州公司被限消,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6-05 00:33
迅雷收购虎扑 - 迅雷已完成对虎扑运营方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 交易总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 其中4亿元已在交易完成前支付 剩余1亿元将分两期在交易完成后12个月和24个月等额支付[3] - 收购主体为迅雷 虎扑运营方为上海匡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 蔚来乐道试点滴滴专车 - 蔚来旗下乐道品牌正在小范围试点滴滴专车 目标对标20万左右的比亚迪汉[5] - 蔚来高管解释试点原因是滴滴高端专车用户画像与乐道目标用户匹配 但承认试点考虑不够周全 未顾及用户感受[5] - 蔚来高级副总裁强调试点仅为个别城市行为[5] 小鹏与华为战略合作 - 小鹏汽车宣布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新车将搭载华为HUD解决方案[5] - 小鹏汽车高管此前已在社交媒体透露与华为的合作意向[6] - 合作细节包括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提供技术支持[5] 高合汽车广州公司被限消 - 高合(广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因未履行给付义务被限制高消费 涉及劳动争议案件 执行标的为38.84万元[9] - 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 注册资本2000万元 由高合(青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9] - 司法信息显示该公司还涉及多个房屋租赁和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9]
DiDi(DIDIY) - 2025 Q1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6-05 00:00
核心平台交易表现 - 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101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2%(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3.5%)[8][10] - 核心平台交易量达42.47亿单,同比增长13.4%,其中国内业务32.58亿单(增10.3%),国际业务9.89亿单(增24.9%)[8][10] - 国内业务日均交易量达3620万单,创历史新高[11] 营业收入表现 - 营业收入达5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5%,主要受核心平台GTV增长驱动[18]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3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37] - 公司总营收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90.7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532.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44] - 中国出行业务营收从445.38亿元人民币增至48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44] - 国际业务营收从24.33亿元人民币增至3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44] 平台销售额表现 - 平台销售额达185.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5%,其中国内业务160.33亿(增24.6%),国际业务25.05亿(增10.2%)[8][10][17] 利润指标表现 - 季度净利润为23.5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8.18亿实现大幅增长[10][2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1%[37] - 税前利润为2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6%[37] - 公司净利润从8.1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1%[46] 调整后盈利指标 - 调整后EBITDA(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30.81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7.39亿显著改善[10][22] - 调整后EBITA(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24.23亿人民币,其中国内业务盈利31.27亿,国际业务亏损1.76亿,其他举措亏损5.28亿[8][10][16][17] - 调整后EBITA从9.65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1%[44][46] - 中国出行业务调整后EBITA从21.4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8%[44] - 调整后EBITDA从17.3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30.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2%[46] - 经调整净利润从13.4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8.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3%[46] 国际业务表现 - 国际业务亏损收窄,从亏损3.17亿元人民币改善至亏损1.76亿元人民币[44] 其他业务表现 - 其他创新业务亏损收窄,从亏损8.62亿元人民币改善至亏损5.28亿元人民币[44] 成本与费用 - 销售与营销费用增至26亿人民币(增6.8%),主要因营销费用和用户激励增加[20] - 研发支出为19.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负值显著改善[25][42]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增加短期和长期国库投资[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2.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7亿元人民币[42] 资本结构与股东回报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国库投资总额达556.69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535.83亿有所增加[8][24] - 公司已回购约2.647亿份ADS,总金额约11.533亿美元[27] - 每股基本收益为1.96元人民币,每股摊薄收益为1.92元人民币[37] 资产规模 - 总资产规模达1483.36亿元人民币,较上季度增长3.1%[40]
滴滴出行:端午假期打车需求较去年上涨31% 民俗体验出行需求大涨
新华财经· 2025-06-03 17:08
端午假期出行需求分析 - 打车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31% [1] - 民俗体验类出行需求大幅上涨 [1] 龙舟赛事相关出行 - 前往四川巴中恩阳龙舟赛现场打车需求同比上涨超10倍 [1] - 00后打车看龙舟赛需求同比上涨超100% [1] 传统文化活动出行 - 前往屈原祠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98% [1] - 祭祖出行需求同比上涨61% [1] - 前往非遗活动地点需求同比激增83% [1] - 重庆杭州西安非遗活动地点打车需求分别上涨293% 283% 163% [1] 亲水娱乐出行 - 前往水上乐园打车需求较清明假期上涨85% [2] - 北方海滨城市赶海需求显著增长 [2] - 青岛金沙滩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大连金石滩打车需求较清明分别上涨54% 36% 31% [2] 跨城出行特征 - 假期前日18-24时前往交通枢纽打车需求同比涨幅超40% [2] - 苏州佛山武汉等城市返乡流特征明显 [2] - 重庆西安青岛等城市异地打车主要由外地游客带动 [2] - 东莞贵阳等7城市异地打车需求同比上涨超50% [2]
滴滴:端午假期打车需求上涨31%,发放超2亿补贴助司机提升收入
新浪科技· 2025-06-03 16:15
出行需求 - 端午假期打车需求同比去年上涨31% [1] - 00后打车看龙舟赛需求同比上涨超100%,涨幅居各年龄段之首 [1][2] - 假期前一天18时至24时前往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打车需求同比涨幅超40% [1] 热门场景 - 餐饮美食和购物场所位列打车需求量Top2热门场景 [1] - 西安进入十大热门出行城市 [1] - 主题乐园打车需求相比节前上涨65% [2] - 前往水上乐园的打车需求较清明假期上涨85% [2] - 打车去采摘的需求同比去年上涨35% [2] 民俗活动 - 前往屈原祠的打车需求同比上涨298% [2] - 打车祭祖需求同比上涨61%,潮汕、西安、宁波等地需求突出 [2] 自驾与能源消费 - 荆州、铜仁、宿迁的充电需求相比平日分别上涨27%、20%、19% [1] - 全国加油需求较平日增长14%,成都、北京、上海等城市需求较高 [1] 夜间经济 - 夜间打车需求占比达全天38% [2]
元光科技招股中:募资2.42亿港元,阿里滴滴参股,港股智能时序数据新贵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6-02 22:16
上市计划 - 元光科技计划于2025年6月10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拟发行2486万股新股,每股发行价9.75港元,预计募集资金总额2.42亿港元 [1] - 此次IPO将填补港股市场在智能时序数据服务方面的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 [1] 业务概况 - 公司旗下车来了平台自2013年推出,专注于为全国通勤者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服务 [1] - 通过分析交通机构授权的GPS数据、用户查询记录等,提供精确的实时公交时刻表及到站预测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5亿元、1.74亿元和2.06亿元,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2] - 同期毛利率从73%提升至76.4%,显示盈利能力增强 [2] - 经调整净利润从2022年981万元增长至2024年5422万元,盈利潜力显著 [3] - 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22年1340万元增至2024年5642万元 [4] 股权结构 - 股权相对分散,主要股东包括Bus Dream(4.46%)、Bus Hope(6.87%)、Bus Cherish(5.17%)和meta Hope(8.71%) [5] - 孙熙博士与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约25.21%投票权,构成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5] - 阿里巴巴通过多轮投资持有约10.45%股份(包括A轮3.3%、A-1轮4.22%、B轮2.93%) [7] 管理团队 - 执行董事包括孙熙博士、钱金蕾女士、许诚和吕露女士(前尚德机构CFO) [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谢涛博士、苏瑜女士和黄晓凌 [4][6] 发展前景 - 上市后将加速智能时序数据服务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拓展 [7] - 公司计划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服务质量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