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友食品:肖传志辞去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职务
北京商报· 2025-09-16 21:29
人事变动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肖传志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辞去职务 离任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 原定任期到期日为2025年11月22日 [1] - 肖传志辞职后不再在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且未持有公司股份 [1] - 公司董事会指定董事 财务总监崔海彬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并将尽快完成董事会秘书的选聘工作 [1]
河钢股份转型升级提速:绿色智造与高端材料双轮驱动,斩获13项冶金科技大奖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21:28
公司顺利完成唐钢新区和邯钢新区两大绿色智能生产基地建设[2] 为钢铁主业竞争力提升筑牢根基[2] 同时全流程碳排放监测系统落地实现环境管控精细化[2] 低碳炼钢工艺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果[2] 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河钢样本[2] 面向十五五公司将进一步聚焦钢铁主业[2] 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绿色低碳优势强化为方向[2] 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再上新台阶[2]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公司推动二十余项炼钢轧钢工艺关键技术在产线落地[3] 其中转炉智能炼钢系统稳定运行并有效降低综合钢铁料消耗[3] 钢包蓄热预测模型和连铸自动开浇模型技术跻身行业领先水平[3] 邯宝锌层厚度闭环控制模型达到业内先进标准[3] - 公司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斩获13项奖项[3] 其中一等奖5项[3] 技术实力获行业高度肯定[3] - 公司全面部署人工智能+行动[3] 深化DeepSeek大模型在钢铁全流程的应用[3] 研发的一键式智能RH精炼模型可缩短冶炼周期5%以上[3] 目前已有2家工厂和6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名单[3] 成为行业智改数转标杆[3] 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9.4亿元[4] 成功开发61个新产品[4] 为国内首台套可控核聚变装置定向研发3种关键核心材料[4] 实现小规格无磁轴承合金国内首发[4] 两种镍基合金热轧宽幅板材实现进口替代[4] 长时效期烘烤硬化钢等产品通过国际一流汽车厂认证[4]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昌江核电工程、港珠澳大桥、冬奥会场馆和雄安高铁站等重大项目[4] 目前正持续关注雅江水电项目并积极把握发展机遇[4] ESG建设与市场策略 - 公司自2023年起编制并披露ESG报告[4] 按照证监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标准编制的2024年度ESG报告获五星级评价[4] 彰显可持续发展硬实力[4] - 公司明确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应对策略[4] 从营销端推进老客户增量和新客户开发[4] 生产端深挖产线创效潜力[4] 同时发挥绿色低碳领先优势[4] 将低碳价值转化为市场竞争力[4] 全力释放钢铁板块发展活力[4]
华泰证券发行60亿元公司债券
智通财经· 2025-09-16 21:27
债券发行情况 - 华泰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续发行)于2025年9月16日结束发行 [1] - 本期续发行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为60亿元 [1] - 发行价格为101.399元 [1] - 认购倍数为1.84倍 [1]
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最好的BD,是产品自己会说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5
核心观点 - 迈威生物与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抗衰龙头Calico达成IL-11抗体合作 打破Calico十年未收购外部品种的惯例 推动公司股价涨幅超140% 市值一度接近240亿元[1] - 公司创始人刘大涛强调First-in-Class创新策略 认为技术迭代背后需深度理解生物学机制和靶点与疾病关系 而非单纯追求Best-in-Class[1] - 公司通过BD交易和自研产品实现高速增长 2023年生物类似药销售额同比增长243.53% 2024年上半年药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50%[5] 合作与BD交易 - 与Calico合作基于IL-11抗体 该靶点全球仅勃林格殷格翰和迈威生物进入临床 合作谈判仅用5个月完成[2] - 2023年将靶向TMPRSS6单抗海外权益授权给DISC 该药物为First-in-Class品种 全球仅再生元和迈威生物进入临床[3] - BD交易均为对方主动寻求 公司认为产品数据质量是吸引跨国药企的关键[3] - 2025年定位为"BD关键年" 多款ADC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市场投资热情高涨[3]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 - 保持年均1款产品获批节奏:2022年阿达木单抗、2023年地舒单抗(60mg)、2024年地舒单抗(120mg)、2025年注射用阿格司亭α[5] - 地舒单抗2023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30.17% 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1.59%[5] - 阿达木单抗预计进一步提升市场渗透率 地舒单抗新适应证筹备中 患者数量预计扩大上百至上千倍[5] - 首个自研创新药迈粒生(注射用阿格司亭α)2025年获批 后将中国权益独家许可给齐鲁制药[10] 创新战略与研发理念 - 坚持First-in-Class创新路径 重点研究靶点与疾病机制深度关联 而非单纯技术迭代[7] - IL-11抗体研发基于临床样本验证靶点与纤维化关联 早于《自然》论文发表[7] - ADC研发采用差异化策略 根据肿瘤特性定制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药物 非流程化创新[8] - 核心品种9MW2821为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的Nectin-4 ADC 在宫颈癌和三阴性乳腺癌进度全球最快[8] - CDH17靶点ADC聚焦结直肠癌耐药性问题 选择特定细胞毒性药物克服耐药性[8] 公司发展路径 - 初期兼顾生物类似药和创新药 通过类似药实现快速"造血" 支撑创新研发[4] - 构建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 具备孵化"全球新"成果能力[6] - 定位为Pharma而非Biotech 目标掌控研发到销售全链条[8] - 提出"共享销售"模式构想 联合多家Biotech组建共享销售团队分摊成本提高效率[10] 行业背景 - 中国创新药行业以仿制药为主 缺乏完整研发到销售链条 Biotech需拓展销售能力或依赖海外BD生存[9][10] - 美国Biotech项目易被大公司接手 中国Biotech面临医保支付天花板和进院难等挑战[10] - 中国升白药物市场规模超100亿元 竞争激烈[10]
华泰证券(06886)发行60亿元公司债券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21:24
债券发行情况 - 华泰证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续发行工作于2025年9月16日结束 [1] - 本期续发行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为60亿元 发行价格为101.399元 [1] - 本期债券认购倍数为1.84倍 [1]
华泰证券(06886.HK)完成发行60亿元公司债
格隆汇· 2025-09-16 21:24
债券发行基本信息 - 公司发行债券名称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期)(品种二)(续发行) [1] - 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60亿元(含60亿元) [1] - 债券期限为2年6个月(914天 2025年3月6日至2027年9月6日) [1] - 债券票面利率为2.05% 面值为人民币100元 [1] 发行结果详情 - 本期续发行债券发行工作已于2025年9月16日结束 [1] - 实际发行规模达到60亿元 [1] - 发行价格为101.399元 [1] - 认购倍数为1.84倍 [1]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排前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3
行业格局 - 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构成中券商占57席 银行24家 独立销售机构18席 保险公司仅1家[1]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的机构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和招商银行1.04万亿元 天天基金6374亿元位列第三[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 华泰证券1150亿元[1][2] - 前十名销售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3.03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8.90%[2] - 前十名销售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合计5.8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6.89%[2] 规模增长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856亿元 增幅5.89% 同比增加4088亿元 增幅8.65%[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6626亿元 增幅6.95% 同比增加1.34万亿元 增幅15.08%[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483亿元 增幅近15% 同比增加5919亿元 增幅43.51%[3] 竞争态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名机构中券商占据七席 反映财富管理转型成效[3] - 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差距持续扩大 43家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不足100亿元 24家不足50亿元[4] - 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出现明显分层 头部机构突破千亿的同时 多家机构规模仅为个位数[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强者恒强局面预计将持续[2][4]
天地数码:持股超5%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447.33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9-16 21:23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升华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钱小妹因资金需求计划减持股份 二者合计持有1167.530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7.7197% [1] - 升华集团拟减持不超过447.33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2.9577%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2026年1月15日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1] - 钱小妹持有284.7608万股 占比1.8828% 此次未披露具体减持数量 [1] 减持实施细节 - 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下 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2] - 大宗交易方式下 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 [2] - 减持股份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的股份 减持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股东承诺履行情况 - 升华集团严格履行了首次公开发行时关于锁定期 减持价格 减持数量限制和提前通知的承诺 [2] - 钱小妹严格履行了2020年受让股份时作出的六个月内不减持承诺 [2] - 减持股东不属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 [2]
股票行情快报:开立医疗(300633)9月16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240.2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6 21: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5年9月16日收盘价35.78元 当日涨跌幅0.0% 换手率1.05% 成交量4.56万手 成交额1.6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40.25万元 占成交额7.67% 游资资金净流入978.96万元 占成交额6.05% 散户资金净流入261.28万元 占成交额1.62% [1] - 近5日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在4个交易日呈净流出状态 其中9月10日净流入1383.41万元(占比5.3%) 9月12日净流出1152.3万元(占比5.94%) [1] 财务指标与行业对比 - 公司总市值154.82亿元 高于行业均值122.74亿元 行业排名22/123 [2] - 2025年中报主营收入9.64亿元 同比下降4.78% 归母净利润4703.03万元 同比下降72.43% [2]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5.34亿元 同比微增0.17% 单季净利润3895.56万元 同比下降44.65% [2] - 毛利率62.08% 高于行业均值51.85% 但净利率4.88%低于行业均值10.39% [2] - 动态市盈率164.6倍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69.34倍 市净率4.97倍 [2] 机构评级与业务概况 - 最近90天内18家机构给出评级 其中买入评级12家 增持评级6家 目标均价40.17元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 [2] - 负债率22.46% 财务费用-3507.41万元 投资收益201.85万元 [2]
和而泰牵头成立合资公司,加速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21:21
战略合作概况 - 和而泰与乐聚智能、东方精工于9月15日签署战略协议 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 [1] - 和而泰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合资公司60%股权 主导战略发展与产业布局 [1] 技术协同与分工 - 和而泰提供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势 为机器人本体提供核心控制系统与关键部件 [3] - 乐聚机器人贡献人形机器人结构设计、核心零部件及人工智能算法先进技术 [3] - 东方精工发挥精密制造与规模化生产强大能力 [3] 产业发展目标 - 合资公司重点研发、生产与销售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 构建从技术到市场的全链条协同机制 [3] - 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应用 [3] - 以机器人控制系统为核心拓展多元应用场景 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 [3] 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加速融合 机器人向更智能、更自主、更协同方向演进 [3] - 合作将增强中国在全球机器人行业的话语权 [3] - 战略合作标志着和而泰在智能机器人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将持续引领行业创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