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晨股份:受益于电视等端侧AI趋势
东方证券· 2025-01-14 11: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晶晨股份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30.68元 [3][6] 核心观点 - 多家厂商在CES展示AI电视,晶晨股份受益于电视等端侧AI趋势 [2][10] - 谷歌和三星在CES 2025展示AI电视相关内容,谷歌计划在2025年底Google TV设备发布新Gemini功能,三星发布Vision AI战略 [10][12] - 电视智能化提升将加强对SoC主控芯片的AI算力需求,晶晨T系列芯片性能突出,支持8K视频解码、高动态画面处理、AI NPU等 [10] - 晶晨股份已与全球主流电视生态系统深度合作,包括Google TV、Amazon Fire TV等,广泛应用于小米、海尔、TCL等客户 [10] - 2024年上半年T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70% [10] 盈利预测与财务信息 -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4、2.71、3.63元,目标价基于26年36倍PE估值 [3][14]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5.19亿、82.50亿、102.10亿元,同比增长21%、27%、24% [5] - 2024-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分别为8.11亿、11.36亿、15.22亿元,同比增长63%、40%、34% [5]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计分别为37.0%、37.5%、37.7%,净利率分别为12.4%、13.8%、14.9% [5] - 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预计分别为13.8%、16.6%、18.7% [5] 行业趋势与技术优势 - 电视智能化趋势推动AI算力需求,晶晨股份在流媒体、智能家居、智能座舱等多个场景已有超15款芯片带1T~5T的NPU AI算力 [10] - 公司业界首款集成4K和AI功能的6nm芯片S905X5,可实现翻译、记录、识别等功能 [10] - 公司在研机器视觉智能芯片,主要面向机器人等领域,当前处于试产阶段 [10]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已成功商用于多客户多车型,支持多系统多屏幕显示 [10] 市场表现 - 晶晨股份52周最高价/最低价为91元/39.9元,当前股价为70.41元 [6] - 过去12个月绝对表现上涨32.32%,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上涨18.43% [7]
珍宝岛:14个品规产品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集采,有望持续拓展市占率
国盛证券· 2025-01-14 11: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珍宝岛及其全资子公司共有14个品规产品拟中选全国中成药集采,涵盖血栓通胶囊、注射用炎琥宁、消栓口服液、双黄连注射液等产品 [1] - 此次集采中选产品在心脑血管、抗病毒、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领域具备较强竞争力,有望巩固市场地位并持续拓展市占率 [2] - 公司计划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口服品种销售占比至50%以上,并加强县域和基层终端覆盖,优化销售渠道结构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1亿元、6.13亿元、7.5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8%、24.8%、23.7% [3]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5亿元、37.80亿元、44.8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7%、23.7%、18.5% [4]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52元、0.65元、0.80元,对应PE分别为20X、16X、13X [3][4]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月10日收盘价为10.66元,总市值为100.33亿元 [5] - 30日日均成交量为869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99.83% [5] 经营策略 - 公司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结构,增加口服品种销售占比,加强县域和基层终端覆盖,以增强经营实力 [3] - 公司凭借研发、智能制造及循证研究成果优势,有望在国家集采改革常态化背景下持续获益 [2]
跟踪报告:DRAM产业持续创新,兆易创新有望充分受益
光大证券· 2025-01-14 11:09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兆易创新的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DRAM 产业持续创新,兆易创新有望充分受益 [1] - 多层 DRAM 有望成为重要产业趋势,CUBE 技术通过增加 I/O 数量、提高数据速度、支持 TSV、提供散热优秀的 3D 架构,解决了传统内存 IC 和模组解决方案的痛点 [6][7] - CUBE 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功耗和先进的技术,促进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助力边缘 AI 的集成和进一步发展 [14] - 兆易创新是国内利基型存储与 MCU 领先企业,DRAM 为兆易创新重点产品,公司注重研发,紧跟产业趋势 [16] 公司产品 - 兆易创新的产品包括 Nor Flash、SLC NAND Flash、DRAM、MCU 等系列产品 [16] - Nor Flash 产品系列包括大容量高安全性、高性能、低功耗低电压、小封装、高可靠性、汽车应用等 [17] - NAND Flash 产品在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等领域实现了全品类的产品覆盖 [17] - DRAM 产品已量产 DDR4、DDR3L,广泛应用于网络通信、电视、机顶盒、工业、智慧家庭等领域 [17] - MCU 产品已成功量产 41 个产品系列、超过 500 款 MCU 产品,覆盖通用型、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无线连接等主流应用市场 [17] - 传感器产品包括触控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广泛应用于 OGS 触摸屏和智能手机 [17] 财务表现 - 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 57.61 亿元,同比下降 29.41%;归母净利润 1.61 亿元,同比下降 92.15% [17] -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56.50 亿元,同比增长 28.56%;实现归母净利润 8.32 亿元,同比增长 91.87% [17] - 2025 年上半年度预计从长鑫存储采购代工生产的 DRAM 产品交易额度为 0.82 亿美元(不含税),折合人民币约 5.89 亿元 [18] - 2024 年预计从长鑫存储采购代工生产的 DRAM 产品关联交易额度为 9.95 亿元(不含税),实际发生额度为 9.22 亿元(不含税) [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91、16.16、20.99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73、50、38 倍 [19] - 预计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3.07、92.99、109.44 亿元,同比增长 26.83%、27.27%、17.69% [20] - 预计 2024-2026 年净利润分别为 10.91、16.16、20.99 亿元,同比增长 577.03%、48.11%、29.89% [20] - 预计 2024-2026 年 EPS 分别为 1.64、2.43、3.16 元 [20] 财务指标 - 2024-2026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39.0%、39.4%、39.4% [24] - 2024-2026 年预计 ROE(摊薄)分别为 6.7%、9.2%、10.9% [24] - 2024-2026 年预计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9%、9%、10% [24] - 2024-2026 年预计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00%、3.50%、3.00% [25] - 2024-2026 年预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15.50%、14.50%、14.00% [25]
明阳电气:专耕于“新”,勇攀高峰
长江证券· 2025-01-14 11:09
投资评级 - 明阳电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9] 核心观点 - 明阳电气凭借产品、技术、成本、服务、客户等多维度优势,在变压器、开关等多个下游领域实现领先地位 [2] - 公司过去锁定国内新能源行业,实现了爆发式的持续经营增长,2020-2023年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均超过40% [4] - 公司积极布局新领域、新市场,有望构筑未来短中长期的经营增长动力 [2][4] 当下:陆上风光储升压变龙头 - 明阳电气前身系明阳有限,2015年由中山明阳、郭献清共同出资设立,2023年成功IPO上市 [4][17] - 公司市场定位重心聚焦在快速爆发的新能源市场,重点布局风光储相关的变压器和开关类产品市场 [4] - 2020-2023年公司收入、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速分别为44%、41% [21] - 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收入规模从2020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1亿元,年化复合增速达47% [24] - 2023年公司新能源行业的收入占总体收入规模的比例超过80% [24] 短期:新能源支撑基本盘,"双海"贡献弹性 - 2025年国内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有望实现平稳增长,陆风装机快速增长至90-100GW具备较强支撑 [5] - 2025年国内海风装机预计达15GW,相比2024年大幅增长,明阳电气在国内企业中率先布局海风并网相关电气设备且份额较高 [5] - 公司通过与国内知名新能源头部企业合作快速扩大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规模,海外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5] 中长期:新领域、新市场先发布局 - 公司在海洋新能源、数据中心、海外等新领域和新市场形成了前瞻性布局 [6] - 海洋新能源领域,公司已实现海风升压、海上光伏升压产品的布局优势,积极推进产品矩阵向更高电压等级的产品覆盖 [6] - 数据中心领域,公司推出MyPower数据中心电力模块,受到广泛认可,进入字节跳动等头部客户 [6] - 海外市场,公司积极进行海外市场的直接布局,未来具备增长弹性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5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3、8.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18倍 [7]
北方导航:导航控制技术领先,景气成长可期
广发证券· 2025-01-14 11:09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当前价格为9 98元 合理价值为12 62元 [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供应商 国防现代化建设空间广阔 核心主业增长弹性较大 [7][8] - 子公司中兵通信是国内军用通信设备核心供应商 中兵航联是高端电连接器供应商 有望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 [8] - 公司积极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升级 效率提升叠加产品结构改善 盈利能力有望稳中向好 [8] 公司概况 - 公司以制导控制为核心技术 聚焦军民两用产品 涵盖导航控制 探测控制 环境控制 稳定控制等领域 [16] - 公司构建"8+3"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 包括导航与控制 军事通信和智能集成连接3个产业生态 [17] - 公司本部主营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 是军用惯导产业链核心二级配套单位 [17] 行业分析 - 远程火箭炮具有低成本 广范围等优势 战场优势日益突出 国防现代化建设促需求 [45] - 国际形势变化及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 维护国家安全需求日益凸显 实战化训练 出口需求高 [53] - 2023年全球军费开支达2 44万亿美元 上涨6 8% 主要国家提升军费加强装备建设 [56] 财务分析 - 预计2024-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 16/54 33/67 86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 47/3 17/4 33亿元 [92] - 军民两用产品业务预计2024-26年营收分别同比-30 0%/+120 0%/+25 0% 毛利率分别为25 5%/26 5%/27 0% [93] - 公司持续提升产线智能化水平 生产效率提升3 6倍 工序平衡率由28%提升至92% [74][75] 投资建议 - 考虑公司技术优势 配套地位和供给能力 给予公司25年60倍PE 对应合理价值12 62元/股 [96]
中控技术:打造化工装置“无人”值守模式,公司构建“4+1”工业AI产品体系成效渐显
长江证券· 2025-01-14 11:0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不变 [7] 核心观点 - 中控技术携手湖北三宁打造化工行业首套"无人"值守硫酸装置,基于AI技术实现参数精准预测,解决温度控制等行业难题,构建全方位智能感知与评估体系,有效降低人力投入 [2][5] - 公司坚定向工业AI公司转型,全新战略有望牵引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相继创新孵化,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4.4、1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1x、25.3x、20.4x [2] - 公司发布全球首款通用控制系统UCS和流程工业首款时序大模型TPT,UCS助力机柜室空间减少90%、线缆成本下降80%,TPT已成功应用于氯碱、热电、石化等装置领域 [10] - 公司在化工、能源、白酒等领域取得亮眼进展,AI赋能硫酸装置系统实现自主响应与自我管理,人工操作频次大幅降低,成功中标延长石油天然气储气调峰及配套LNG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构建高标准白酒酿造工艺预测模型 [10]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积极探索工业AI领域发展机遇,提出加速推动工业AI全面落地,致力于实现从"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到"工业AI领先者"的进阶再升级 [10] - 短期视角下,新需求的挖掘(设备换新)及新市场的开拓(海外)仍可为公司未来成长提供充足动能;长期视角下,工业AI的全新战略有望牵引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相继创新孵化 [10]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4.4、1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1x、25.3x、20.4x [2] - 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10046、11920、14294百万元,毛利率稳定在32%-33% [13]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计分别为1.53、1.82、2.26元,市盈率分别为30.14x、25.28x、20.40x [13]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为46.04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分别为60.36元/34.00元 [7] - 近12个月市场表现对比图显示中控技术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 [9]
广钢气体: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龙头,引领国产替代
广发证券· 2025-01-14 11:08
公司评级 - 报告给予广钢气体(688548 SH)"买入"评级 当前价格为9 70元 合理价值为10 93元 [2] 核心观点 - 广钢气体是国内电子大宗气体龙头 专注于国产替代 在氦气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并在半导体显示和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实现显著国产替代 [3] - 公司业务起源于广州钢铁厂 经过外资合作发展 2014年后逐渐进行国产替代 目前形成以电子大宗气体为核心的主营业务 [3] 公司概况 - 广钢气体总股本为1319百万股 流通股本为662百万股 总市值为12798百万元 流通市值为6425百万元 [4] - 公司近3个月和6个月的涨跌幅分别为7 48%和10 16% 30日日均成交量为15 11百万股 成交额为164百万元 [4] 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子大宗气体和通用工业气体 电子大宗气体占比逐年提升 接近70% 成为核心业务 [25] - 电子大宗气体业务中 零售供气收入占比稍高 氦气和氮气为主要零售气体品种 随着新中标项目投产 现场供气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 [25] - 通用工业气体业务以零售供气为主 气体品种包括氧气 氦气 氮气和氩气 2022年氦气收入占比迅速提升 [25] 市场地位 - 广钢气体在国内电子大宗气体市场占有率为8 03% 2018年至2022年9月 公司在集成电路制造和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新建现场制气项目中标产能排名第一 [10] - 公司打破外资氦气垄断 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长期 大批量 多气源地氦气采购资源的内资气体公司 2021年氦气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10 1% [10]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 76亿元 25 57亿元和30 86亿元 增速分别为7 7% 29 4%和20 7% [9]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 9亿元 4 1亿元和5 6亿元 增速分别为-8 2% 40 3%和35 8% [9] 行业分析 - 国内通用工业气体市场规模占全部工业气体的90%以上 市场以大型企业自营为主 国内 国际气体公司运营产能占比分别约21%和19% [10] - 预计2025年我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18亿元 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将达到122亿元 随着国内电子半导体行业高速发展 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74]
仙乐健康:再推股权激励,经营企稳向好
国盛证券· 2025-01-14 11:0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仙乐健康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前次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再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目标2025-2027年实现营收49.3/55.7/59.3亿元,2025-2026年收入增速目标沿用2023年股权激励目标,增设2027年收入目标 [1] - 股权激励对象包括78名核心管理及技术(业务)人员,2025-2027年收入同比增速目标为+14.2%/13.0%/6.5% [2] - 若以85%完成率计算,2025-2027年收入目标不低于41.9/47.3/50.4亿元 [2] - 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4.1/5.0亿元,同比+22.0%/20.6%/20.4% [3] 财务表现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89/47.78/53.74亿元,同比增长17.0%/14.1%/12.5% [5]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13/4.98亿元,同比增长22.0%/20.6%/20.4% [5]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45/1.75/2.11元/股 [5] - 预计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7%/15.8%/18.0% [5] 业务发展 - 中国区业务逐步企稳修复,公司提升研发能力、客户服务效率,并针对市场趋势变化灵活调整 [3] - 美国子公司BF收入及订单增速较好,经营效率持续改善,预计亏损将持续收窄 [3]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7/14/12倍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B分别为2.3/2.2/2.1倍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EV/EBITDA分别为9.1/7.5/6.3倍 [10]
健盛集团:海外产能扩建顺利推进,期待2025年业绩健康增长
国盛证券· 2025-01-14 11:0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健盛集团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6] 核心观点 - 2024年健盛集团业务表现卓越,2024Q1~Q3收入同比增长16%至19.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至2.6亿元,主要得益于棉袜业务高质量增长和无缝服饰盈利质量改善 [1] - 2025年公司收入有望同比增长10%以上,利润增速或快于收入增速 [1] - 公司核心品类棉袜和无缝服饰在订单资源和客户合作上存在协同作用,2023年棉袜业务收入15.9亿元(占比70%),无缝业务收入6.3亿元(占比28%) [2] - 2025年棉袜业务销售预计同比增长10%以上,无缝业务在销售增长的同时盈利质量有望继续改善 [2] - 公司海外产能扩建顺利推进,2025年棉袜产能预计同比增长10%以上,无缝机器设备使用率有望提升 [3] - 公司计划在越南南定省投资建设年产6500万双中高档棉袜、2000吨氨纶橡筋线及18000吨纱线染色生产项目,建设期计划为3年 [3] 财务表现 - 2024Q3末存货同比增长18.5%至6.4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减少15.8天至115.4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加7.1天至75.9天 [4] - 2024Q1~Q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2亿元,约为同期归母净利润的0.9倍 [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亿元、3.74亿元、4.28亿元,对应2025年PE为11倍 [4]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26.49亿元,同比增长16.1%,2025E营业收入预计为29.51亿元,同比增长11.4% [5] - 2024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25亿元,同比增长20.2%,2025E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74亿元,同比增长15.0% [5] - 2024E毛利率预计为28.3%,2025E毛利率预计为28.6% [11] 行业与公司优势 - 健盛集团是细分棉袜赛道企业,具备全球化、一体化生产链优势 [4] - 公司下游合作核心品牌客户包括UNIQLO、PUMA、迪卡侬、安德玛、BOMBAS等,订单稳健增长 [2] - 公司坚持建设独立一体化产业链,持续强化智能制造和开发设计能力,2023年棉袜产量达3.20亿双,无缝服饰产量达2449万件 [3]
石头科技:行业创新周期开启,关注公司新品催化
兴业证券· 2025-01-14 11:07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石头科技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石头科技新品Saros Z70引领行业创新,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5]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为11.46/12.52/14.92元,1月9日收盘价对应PE为20.5/18.8/15.8X[5] 公司新品Saros Z70分析 - Saros Z70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为最大亮点,能够抓放约300g的小型物体,拓宽清洁场景[2] - 产品集成公司前沿技术,包括贴边方案、底盘方案和导航方案[3] - Saros Z70将扫地机"具身智能"推向新阶段,打开通往服务机器人道路[3] 扫地机行业创新周期 - 此轮创新周期标杆性产品为洗地机器人和仿生机械手扫地机[3] - 洗地机器人更偏向"洁癖人群",仿生机械手扫地机更偏向"懒人人群"和"科技爱好者"[3] - 预计洗地机器人与仿生机械手扫地机将呈现短期共存、长期融合的态势[3] 公司产品创新变化 - 公司创新能力加强,更加重视产品首创,如P20 PRO首推4cm可升降底盘、Saros Z70首推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4] - 公司内部调整完毕,战略转向进取,为创新能力提供动力[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400/14767/17648百万元,同比增长31.7%/29.5%/19.5%[5]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7/2313/2755百万元,同比增长3.2%/9.3%/19.1%[5] - 预计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53.4%/52.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