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销售迎季节性调整
华泰证券· 2025-08-01 0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开发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 房地产服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新房销售迎季节性调整,百强房企单月和累计销售金额同比降幅走阔,市场动能不足,但政策落地节奏有望加快,一线城市及核心区域政策弹性或超预期[1] - 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整体回落,处于传统淡季,看好核心城市复苏节奏,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逻辑的地产开发商、分红与业绩稳健的头部物管公司,以及受益于香港资产重估逻辑的港股高股息REITs[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房销售情况 - 2025年7月,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金额环比-38.1%,同比-23.2%,降幅较6月走阔0.5个百分点;1 - 7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14.4%,降幅较1 - 6月走阔1.4个百分点[1] - 7月1 - 27日,44城新房/22城二手房的网签成交面积环比分别-34.4%/-28.2%,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均回落[4] 各梯队房企销售情况 - 2025年1 - 7月TOP10、TOP20、TOP30、TOP50、TOP100房企的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分别达616、217、147、77、25亿元,同比+5.0%、-15.2%、-7.0%、-15.1%、-20.1%,其中TOP10门槛提升明显[2] - 百强房企单月销售金额中24家环比增长,较6月减少32家,28家同比增长,较6月减少1家[2] - 7月TOP3、TOP10、TOP11 - 20、TOP21 - 30、TOP31 - 50、TOP51 - 100单月销售金额同比-25.3%、-13.6%、-35.4%、-34.6%、-24.6%、-33.2%,增速较6月分别+2.1、+10.2、-36.5、-0.7、+7.0、-3.0个百分点[2] 头部房企情况 - 1 - 7月,TOP10房企销售额占TOP100房企的比重为52.8%,同比+0.4个百分点,头部房企集中度有所提升[3] - TOP50房企中有20家实现1 - 7月累计销售额同比正增长(较1 - 6月增加1家),其中陆家嘴、能建城发、鸿荣源、嘉里建设、上海建工的累计同比增速超50%[3] - 2025年1 - 7月合同销售金额超过千亿元的房企共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分别为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华润置地、招商蛇口[3] 重点推荐公司情况 A股开发 - 推荐城投控股、城建发展、滨江集团、新城控股、招商蛇口[4] 港股开发 - 推荐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绿城中国、越秀地产[4] 物管公司 - 推荐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中海物业、招商积余、保利物业[4] 港股REIT - 推荐领展房产基金[4] 重点推荐公司最新观点 - 城投控股2025H1预计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同比扭亏为盈,结算规模显著提升,待结算资源充沛,维持“买入”评级[11] - 城建发展预计25H1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25年在业绩结转、销售改善等方面具备看点,维持“买入”评级[11] - 滨江集团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在杭州具备深耕优势,维持“买入”评级[11] - 新城控股25Q1净利恢复增长,商业运营稳健发展,开发业务减值影响逐步消减,维持“买入”评级[11] - 招商蛇口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投拓力度显著增强,多REITs平台助力资产证券化,融资成本持续优化,维持“买入”评级[12] - 华润置地24年业绩平稳兑现,开发业务优势领先,经常性业务利润占比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12] - 中国海外发展24年业绩下滑,但核心优势未改,土储资源充裕优质,非开发业务渐入佳境,维持“买入”评级[12] - 建发国际集团24年业绩略低于预期,但已售未结资源结构优质,后续业绩有望企稳,维持“买入”评级[12] - 绿城中国今年以来拿地力度显著加大,销售金额同比、销售均价等均较2024年有所优化,维持“买入”评级[12] - 越秀地产24年盈利下滑,随行业筑底回稳,业绩有望逐步修复,维持“买入”评级[12] - 华润万象生活24年业绩较快增长,股东回报进一步加强,看好消费复苏对其经营的催化,维持“买入”评级[13] - 绿城服务24年业绩超出预期,“好房子”导向下,高品质服务品牌优势有望放大,维持“买入”评级[13] - 中海物业24年业绩略低于预期,通过退出部分低效项目和市拓聚焦强化高质量发展属性,维持“买入”评级[13] - 滨江服务24年业绩受税率波动一次性影响,作为“小而美”的品质服务物企代表,关联房企助力强化其在杭州市场的影响力,维持“买入”评级[13] - 招商积余25Q1业绩增速较高,全年在盈利能力、市拓、增值服务等方面具备看点,维持“买入”评级[13] - 保利物业24年业绩低于预期,但逆势实现市拓规模与质量齐升,充裕现金支撑股东回报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13] - 首次覆盖领展房产基金,给予“买入”评级,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有望推动其估值修复[13]
制冷剂:如何进一步理解长期投资价值?
长江证券· 2025-08-01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至今制冷剂行业在配额管控下逐步规范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市场对涨价持续性和空间存疑 报告对此探究并挖掘行业投资价值 [5][8] - 制冷剂脱离传统周期逻辑 中长期景气受供给制约新模式驱动 企业有价格长期上涨定价权 三代制冷剂涨价空间有望超四代制冷剂生产成本 行业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相关公司存在低估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配额制后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如何展望后市 - 中国三代制冷剂2024年起实行配额制 2024年至2025年7月20日R22、R32、R134a、R125价格涨幅分别为79.5%、217.6%、83.3%、65.5% [23] 如何看待涨价持续性 供给 - 全球范围内企业无法自发增加制冷剂供给 中国或长期掌握三代制冷剂最大生产资源 多数国家三代制冷剂配额已冻结 小部分国家产能投放计入配额指标有限 [40] - 我国制冷剂行业集中度高企业个数少 2025年CR3达66% 制冷用途企业仅9个 未来企业个数不会增加 [42] - 2024年后期国家适度增发R32配额不改涨价趋势 代表供给侧脱离传统周期供给逻辑 [47] 需求 - 制冷剂用于新装和存量维修市场 R32仅40%用于内销家用空调且维修市场增长 多数三代品种形成维修市场淡化需求周期性 [49] - 中东非、拉美、欧洲等地空调渗透率低 新兴地区处普及初期 中国空调品牌出海布局保障制冷剂出海需求 [52] - 全球南北半球空调消费季节相反 中国氟制冷剂卖全球 传统淡季差异弱化 三季度是维修和出口旺季 [56]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数据中心液冷、热泵采暖等新应用场景拓展带来增量需求 [58] 库存 - 制冷剂保质期长 企业不必因短期市场波动被动降价 经销商囤放需资质和渠道 流通主要掌握在厂家手中 企业有价格上涨定价权 [9] 如何看待涨价空间 价 - 制冷剂下游占比小 历史涨价弹性大 如2017年R410a达6 - 7万/吨 市场常对标四代制冷剂 但四代对三代替代复杂 从经济、环保多角度看 四代制冷剂长期价格非三代天花板 [71] - 空调制冷剂R32无纯粹四代替代方案 汽车用R1234yf替代需考虑压缩系统且充注量或增加 R1234yf使用存在争议 [71] 量 - 短期2029年三代总配额折GWP值削减10% 目前配额折算GWP值仅79%左右 减量不影响当前供给 维修市场增加使当下配额有增长空间 [87] - 长期高GWP值制冷剂有望转化为低GWP值 三代R32在四代混配中必要 2045年削减80%后可折算成54.9万吨R32 三代生命周期或长期存续 [87] 长期投资价值显著估值具备强吸引力 - 随着价格上涨和2025Q2业绩释放 制冷剂公司估值接近传统化工品周期高点 但行业与传统周期品价值差异大 价格上涨持续性足 涨价空间大 相关公司存在低估 [10] - 类比中高端白酒和稀有金属 制冷剂形成强势定价权和全球主导定价商业模式 有望带来价值发现 [99] 投资建议 - 行业长期投资价值广阔 持续推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东岳集团、永和股份、昊华科技等 [11]
GenAI系列报告之63:Figma上市,全球AI设计商业化崛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31 23: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Figma设计工作流AI化受益传播者市场扩容,AI功能实现设计全流程辅助,推动设计大众化,2025年AI功能加入提升订阅席位单价,营收持续增长且营业利润率爬坡[3] - AI创意格局方面商业化进展已使AI视频、图片等迈入1亿美元ARR门槛,市场有大模型公司&互联网大厂、创意软件公司、图像视频社区三类玩家,垂类软件公司差异化竞争,Figma/Canva的PS估值高于Adobe[3] - A股港股标的包括美图公司、快手 - W、虹软科技、万兴科技、视觉中国、当虹科技[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Figma:设计工作流AI化,受益于传播者市场扩容 - **Figma概况**:是云端协作设计软件领军企业,提供基于浏览器的界面设计协作工具和服务,专注界面设计与团队协作,高净值客户和非专业设计师占比高,营收增长迅速且已连续2季度盈利,2025年集中发布AI支持产品[5] - **Figma产品矩阵**:覆盖从构思 - 可视化 - 开发 - 交付全流程,实现设计 - 开发工作流闭环,25Q1已有76%客户使用两款或以上产品,采取席位制划分团队角色,70%收入来自组织版和企业版席位[19][30] - **Figma核心竞争力**:先发优势明显,最早发掘团队协作工具潜力,发布时间领先竞品至少5年;技术优势突出,协作流畅性优于竞品,支持平台/操作系统范围最广,自研CRDT算法解决传统工具核心痛点,本地资源消耗少[31] - **Figma + GenAI**:不局限于创意生成,而是实现设计流程AI化,提高全流程效率,推动设计大众化,通过AI系列产品提升产品性能、拓展功能,提高客单价,拓宽功能范围有望拓客[42][49][53] - **Figma财务梳理**:营收增长迅猛,4年CAGR 53%,净利润受收购补偿金、股权激励支出和研发费用影响有波动,营业利润率仍在爬坡,现金流强劲,商业模式出色,费用率仍有下降空间[65][66] 2. AI创意格局:商业化进展、竞争与估值 - **AI创意工具**:生成式图像自2022年Stability AI开源Diffusion Model后向整合多模态学习模型发展,生成式视频自2024年Sora发布后Diffusion Model + Transformer的DiT模型架构成主流且仍在迭代,多款工具达到或接近1亿美元ARR,AI设计工具面向整个设计流程优化[75][79] - **AI创意工具玩家**:大模型公司&互联网大厂技术能力领先,或倾向提供API服务;创意软件公司借助GenAI提升产品力,聚焦垂类场景实用性强且扩大潜在客群;图像视频社区数据积累丰富、研发能力较强,是有力竞争者[80][83][85] - **AI创意工具竞争**:Adobe主要处于专业设计者市场,注重技术打磨;Figma、Canva处于传播者市场,基于浏览器在线协同设计,对目标客群定位和使用友好程度要求高,Figma和Canva基本盘不同但长期走向可能重叠[88][90] - **估值**:Figma、Canva处于付费率快速提升、用户扩张期,业绩增速更快但营业利润率低于成熟期的Adobe,传播者市场的在线协作工具更受益于AI浪潮[97] 3. A/港标的 - **美图**:管理层更换后业务聚焦,付费转型成功驱动业绩高增并开始分红;GenAI大幅提升产品力,toC端实现更多功能点和AI特效引流,toB端增加产品品类;需求方面toC满足悦己社交需求,toB帮助电商商家降本;出海toC起量,toB与阿里合作获导流[99][106][117] - **快手**:2025年初调整组织架构,新增可灵AI事业部和调整商业化事业部;可灵AI事业部营收破亿,P端订阅和B端API双轮驱动,推广模式为内生流量裂变+专业赋能+全球化布局,成本低于Google Veo3[118][121][126] - **虹软科技**:视觉界的DeepSeek,有类DeepSeek工程化思路,技术复用带来持续上修市场空间,产品矩阵包括智能手机拍摄、智能驾驶、AI眼镜等[130][135] - **万兴科技**:Filmora移动端与AI原生应用2024年开始高增长,天幕大模型2.0更新使视频/图像等生成能力全面迭代[140] - **视觉中国**:确立“AI智能 + 内容数据 + 应用场景”战略,重视3D资产方向,数字版权储备丰富,内容生态有优势,AI赋能核心主业,战略投资企业发展良好[141][143] - **当虹科技**:定位大视频领域,深耕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智能网联汽车领域,BlackEye多模态大模型赋能三大业务[144][147] 4. 重点公司估值表 | 代码 | 标的 | 总市值 | 营业收入 | 营业收入yoy | 归母净利润 | 归母净利润yoy | PE | | --- | --- | --- | --- | --- | --- | --- | --- | | ADBE.O | Adobe | 1,544亿美元 | 2024A:215亿美元,2025E:236亿美元,2026E:258亿美元 | 2025E:10%,2026E:9% | 2024A:83亿美元,2025E:88亿美元,2026E:96亿美元 | 2025E:6%,2026E:9% | 2025E:18,2026E:16 | | 0700.HK | 腾讯控股 | 45,914亿人民币 | 2024A:6,603亿人民币,2025E:7,311亿人民币,2026E:7,955亿人民币 | 2025E:11%,2026E:9% | 2024A:2,227亿人民币,2025E:2,507亿人民币,2026E:2,813亿人民币 | 2025E:13%,2026E:12% | 2025E:18,2026E:16 | | 601595.SH | 上海电影 | 169亿人民币 | 2024A:7亿人民币,2025E:11亿人民币,2026E:13亿人民币 | 2025E:57%,2026E:18% | 2024A:1亿人民币,2025E:3亿人民币,2026E:4亿人民币 | 2025E:200%,2026E:33% | 2025E:56,2026E:42 | | 300251.SZ | 光线传媒 | 581亿人民币 | 2024A:16亿人民币,2025E:31亿人民币,2026E:28亿人民币 | 2025E:94%,2026E:-10% | 2024A:3亿人民币,2025E:15亿人民币,2026E:16亿人民币 | 2025E:400%,2026E:7% | 2025E:39,2026E:36 | | 1357.HK | 美图公司 | 502亿人民币 | 2024A:33亿人民币,2025E:42亿人民币,2026E:51亿人民币 | 2025E:26%,2026E:21% | 2024A:6亿人民币,2025E:9亿人民币,2026E:12亿人民币 | 2025E:45%,2026E:39% | 2025E:59,2026E:42 | | 1024.HK | 快手 | 3,021亿人民币 | 2024A:1,269亿人民币,2025E:1,439亿人民币,2026E:1,584亿人民币 | 2025E:13%,2026E:10% | 2024A:177亿人民币,2025E:203亿人民币,2026E:239亿人民币 | 2025E:15%,2026E:18% | 2025E:15,2026E:13 | | 9626.HK | 哔哩哔哩 | 688亿人民币 | 2024A:268亿人民币,2025E:304亿人民币,2026E:338亿人民币 | 2025E:13%,2026E:11% | 2024A:0亿人民币,2025E:20亿人民币,2026E:29亿人民币 | -,2026E:45% | -,2026E:24 | | 688088.SH | 虹软科技 | 198亿人民币 | 2024A:8亿人民币,2025E:10亿人民币,2026E:13亿人民币 | 2025E:23%,2026E:26% | 2024A:2亿人民币,2025E:2亿人民币,2026E:3亿人民币 | 2025E:32%,2026E:33% | 2025E:85,2026E:64 | | 300624.SZ | 万兴科技 | 156亿人民币 | 2024A:14亿人民币,2025E:16亿人民币,2026E:19亿人民币 | 2025E:13%,2026E:16% | 2024A:-2亿人民币,2025E:1亿人民币,2026E:1亿人民币 | -,- | 2025E:252,2026E:139 | | 688039.SH | 当虹科技 | 51亿人民币 | 2024A:3亿人民币,2025E:4亿人民币,2026E:6亿人民币 | 2025E:46%,2026E:38% | 2024A:0亿人民币,2025E:0亿人民币,2026E:1亿人民币 | -,- | 2025E:230,2026E:82 | | 000681.SZ | 视觉中国 | 151亿人民币 | 2024A:8亿人民币,2025E:9亿人民币,2026E:10亿人民币 | 2025E:13%,2026E:10% | 2024A:1亿人民币,2025E:1亿人民币,2026E:2亿人民币 | 2025E:15%,2026E:11% | 2025E:109,2026E:99 | [150]
计算机行业点评报告:微软(MSFT.O):Azure收入增速领跑云市场
华鑫证券· 2025-07-31 23: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微软凭借智能云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Azure云业务高增速印证企业级AI开发范式的重构潜力,Edge Copilot通过智能体交互革命强化浏览器入口价值,建议关注Azure AI算力集群扩容、Copilot生态渗透率提升及游戏/Xbox云服务的协同增长,可继续关注谷歌和微软 [8] 各部分总结 微软2025财年Q4多业务线表现 - 微软2025财年第四财季营收7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达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4% [2] - 智能云部门本财季营收298.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增速高于上一财季的21%,其中Azure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9%,高于上一财季的33% [4] - 微软365商业产品及云服务同比增长16%,商业云服务营收增长18%;微软365消费者产品及云服务同比增长21%,消费者云服务营收增长20%;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营收同比增长9%;商业应用Dynamics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8% [4] - 个人计算部门营收达到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Xbox内容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3%,Windows OEM操作系统许可证和设备营收同比增长3%,不包括流量获取成本的搜索和新闻广告服务营收同比增长21% [4] 微软Edge Copilot模式 - 微软7月末在浏览器Edge中加入Copilot模式,重塑浏览器使用方式,Copilot模式是多层级混合智能体功能,可自动执行搜索、整合并给出最终对比结果,还可查看用户打开标签页,全面了解用户在线探索内容,可在网页上随时调用,支持自然语音导航,用户数据受微软隐私标准保护,查看或监听时有视觉提示 [5] 微软Azure技术突破 - 微软推出Azure AI Foundry模型与全新模型评估工具,是为开发者设计、客制化和管理AI应用与AI agents的统一平台,模型列表纳入xAI的Grok 3和Grok 3 mini,支持1900+模型 [7] - 随着Azure AI Foundry Agent服务推出,微软为专业开发者带来多项全新能力,支援调用多个专门化AI智能体处理复杂任务,包括整合Semantic Kernel与AutoGen,打造单一且以开发者为核心的SDK,并支持Agent-to-Agent与Model Context Protocol [7]
半导体行业2025年6月跟踪:鼓声雷响,旌旗飘扬
长江证券· 2025-07-31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 - 6月国际关系扰动下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市场担忧情绪缓解,海外AI算力吹响半导体再成长号角,非AI需求在经济回暖驱动下完成库存筑底,新一轮补库和价格回升预期上抬,海内外半导体表现差异是阶段性的,中长期对国内半导体行业保持中性乐观[4] - 2025年过半,海外算力用财报和AI资本开支指引击破下行担忧,引领全球半导体增速创新高,股价成长动能强劲;我国半导体年初表现较强,4 - 5月平淡,6月以来需求韧性强,国产AI需求担忧缓解,走势趋强,坚持对行业中性乐观看法,未来AI赋能有望驱动新行情[7] 各部分总结 2025年6月景气整体情况 - 2025年3月后全球半导体同比增速回升,5月销售金额达589.8亿美元,同比+27.03%,环比+3.55%,行业处于2019年中以来大周期中后段、第二轮中型周期早中期,AI相关结构性需求较强,若AI+应用浪潮催生换机周期和新终端品,有望引领行业进入新一轮大周期[22] - A股半导体6月前低迷,6月后在AI趋势下逐步筑底走强,1 - 3月因AI热潮走势强劲,随后因关税和需求担忧走弱,但需求未明显滑落,海外算力带动下6 - 7月走势趋强,未来行情有向上动力[24] - 2025年6月中国代工、设备、材料等板块自主可控提速,存储、SoC等领域复苏,带动晶闸管、SoC股价走强,涨幅前十公司有台基股份等;主要龙头企业中圣邦股份有波动,寒武纪等表现平稳[2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6月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11.73%,美光科技等涨幅领先,存储、ASIC、GPU领涨,反映市场对AI芯片需求乐观;6月30日Wolfspeed申请破产,碳化硅格局生变[35] 需求 - 2025年年初终端产品销售稳中有升,消费电子中笔电、平板出货在国补及AI赋能下增长,汽车在智驾需求带动下销量同环比增长,服务器出货在AI浪潮和国际关系影响下同比高增,后续AI模型迭代和端侧赋能有望引发新增长[39] - 2025Q2全球手机出货2.95亿部,同比+1.00%,环比-3.18%;5月我国智能手机出货0.23亿部,同比-21.24%,环比+1.04%,8、9月新机销量值得关注[40] - 2025年5月全球TV、显示器、笔电、平板面板出货量同比分别-7.58%、-2.72%、+10.27%、+27.46%,环比分别+4.28%、+9.16%、+11.96%、+11.73%,笔电、平板出货较好[40] - 2025年6月我国彩电、空调、家用冰箱产量增速分别为-9.69%、+1.18%、+3.78%,空调和冰箱产量增速回升[40] - 2025年6月我国汽车、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为290.45、132.90万辆,同比分别+13.83%、+26.72%,环比分别+8.12%、+1.67%,智驾带动汽车市场回暖[41] - 2025年5月我国台湾地区伺服器销量达145.74万台,同比+59.86%,环比+10.39%,AI云端需求强势[42] - 2025年6月我国台湾地区光电子行业PMI中未完成订单和新增订单数量分别为49.00、55.80,新增订单数量PMI连续五月回升至荣枯线以上,需求回升趋势加强[51] 供给 - 2025年6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为451亿块,同比+15.8%;5月上海晶圆产量为81.13万片,同比+0.80%,我国晶圆厂受益于需求回暖保持高稼动率,未来有望成长;5月日本集成电路生产者出货、生产指数同比分别-10.99%、-13.63%,环比分别-28.67%、-30.37%,关税影响部分地区生产[54] - 2025年5月我国台湾地区12吋、8吋、6吋晶圆代工销售量同比分别+21.33%、+10.00%、-5.57%,环比分别+1.79%、-1.98%、-0.52%;单价同比分别+13.71%、-12.62%、-14.71%,环比分别-9.26%、-5.90%、-1.62%,价格松动或因订单转向大陆[57] - 我国台湾IC设计、IC封测、IC制造公司月度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67%、+5.37%、+23.59%,环比分别+12.49%、+0.70%、-15.58%,设计、封测同比增速回升,制造增速回落[61] - 我国台湾样本公司中同环比均增长的公司占比超50%,联发科等同环比增速超10%[63] - 2025年6月我国台湾地区光电子产业供货商交货时间PMI值为57.70,连续7个月在50以上,订单饱满;未来六个月景气状态PMI值为43.80[68] - 2025年6月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达4046亿日元,同比+17.62%,环比-9.34%;韩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金额达22.39亿美元,同比增长35.70%,环比+19.41%[72] - 2025年6月我国半导体设备进口回暖,化学气相沉积等设备环比增长,其他投影绘制电路图设备单价大幅增长;制造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用的机器及装置进口数量为806台,同比-23.50%,环比+0.50%,进口金额为30.17亿美元,同比+14.04%,环比+41.81%[76] 库存 - 截至2025年5月,日本集成电路产成品库存指数为90.70,同比+1.23%,环比-8.57%;韩国半导体及零部件存货指数为101.6,同比-24.96%,日韩库存水位基本回落,行业库存健康且去库趋势持续[100] - 日本集成电路去库速度可作为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3 - 6个月领先指标,该指标2024年5月后触及高位后震荡下行,目前去库或已完成,去库速度围绕0轴震荡,未来存在需求增长+补库带来量价齐升机会[104][105] - 2025年6月我国台湾地区电子暨光学产业链PMI中原物料价格、现有原物料库存水平分别为64.40、52.90,同比分别+7.51%、+13.28%,部分产品补库或已开启[108] 建议关注 - 建议关注AI算力芯片、ASIC及先进制造产业链,如寒武纪 - U、芯原股份等[11]
餐饮行业产品上新报告(2025年6月)
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5-07-31 22: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红餐产业研究院监测餐饮行业的六个细分品类,330个品牌样本中有177个推出新品,占比53.6%,六大品类新品共785款,环比降14.1% [4][12][15] - 各品类新品亮点多,西式快餐以食材融合、本土风味创新为核心;粉面用地域和山野食材作浇头;茶饮用南方时令水果;咖饮倾向咖啡液基底搭配其他基底;面包烘焙紧扣节日与夏季场景;火锅突出食材品质与工艺价值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上新概况 - 2025年6月,茶饮、咖饮和面包烘焙上新品牌数与5月持平,西式快餐和火锅上新品牌数环比降20%和15.8%,粉面品类略有增长 [12] - 2025年6月,六大品类新品总数785款,较5月减少,西式快餐、粉面和咖饮新品数明显减少,茶饮和火锅相对稳定,面包烘焙稳中有升 [14][15] 细分品类上新情况 西式快餐 - 20个品牌推出66款新品,甜品甜点类新品最多,占24.2%,比萨类次之,现制饮品受重视 [24] - 新品创新集中在馅料和风味,馅料注重融合搭配,风味表现为特调酱汁应用创新 [24] 粉面 - 21个品牌推出65款新品,拌粉/面类和饮品甜点类构成核心上新矩阵,拌粉/面类是核心发力点 [32] - 浇头是创新主要发力点,选用地方和山野食材作浇头成主流方向,制作方式有突破 [32] 茶饮 - 64个品牌推出245款新品,果茶类最多,价格集中在15元≤单杯<20元和10元≤单杯<15元区间 [35] - 成分元素以水果类为主,南方时令水果成创新主力,含茶基底新品数占比超7成,品牌探索多元基底 [35][36] 咖饮 - 23个品牌推出78款新品,果咖新品占比高且风味升级,价格集中在15元≤单杯<25元和25元≤单杯<35元区间 [46] - 咖啡液基底占比最高,与其他基底搭配新品多,多种咖啡豆处理工艺带来不同风味,果汁基底种类多元 [46][50][53] 面包烘焙 - 33个品牌推出263款新品,蛋糕类最多,占57.8%,新品与节日相关,夏季推出冰爽产品 [60] - 成分元素中乳制品和水果类使用率高,健康食材使用增加,乳制品种类丰富,特色风味亮眼 [60][63] 火锅 - 16个品牌推出68款新品,火锅配菜类最多,占54.4%,突出食材优质产地和传统工艺 [66] - 饮品类新品较多,占13.2%,强调融合创新,其他类别产品也有一定占比 [66]
2025版腾讯云商业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白皮书
腾讯云· 2025-07-31 2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融科技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实体经济重要引擎,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银行核心系统转型迫在眉睫,分布式转型是必然路径 [9][13][55][68] - 银行核心系统转型面临挑战,需解决技术架构、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和分布式运维等问题,腾讯云提供技术方案和联合方案助力转型 [31][35][89][490] -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有标准微服务和单元化两种架构路线,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银行可按需选择 [163][173][190] - 腾讯云与伙伴联合方案提供高质量转型方案,多个落地案例展示可行性和优势,助力银行提升系统性能和业务能力 [490][550][612] 各部分内容总结 银行业核心系统行业分析 -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面临挑战,包括市场竞争、产品迭代、利率定价、技术架构、高并发处理和功能模块耦合等问题 [31][35][44] - 分布式转型是银行核心升级的必然路径,业务和技术需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型,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需具备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易运维等特点 [55][56][65] - 业内建设模式分为技术平移和规划重建,不同银行采用不同建设方式,如大型国有银行用企业建模+单元化+IT工艺,城商行用需求分析+微服务化+敏捷交付 [76][77] 银行业分布式核心六大设计要点 - 分布式核心建设面临困难和挑战,需考虑全行报文贯标、数据一致性、服务治理等能力,以及自动化运维和研发组织效能问题 [89][92][99] - 腾讯海量服务之道应用于金融业,形成银行分布式核心系统整体架构,自下而上分为IaaS云平台、PaaS云原生平台、SaaS核心应用层 [103][107][116] - 腾讯云银行分布式核心有六大设计要点,包括数据切分、技术架构、服务模型、业务连续性、研发效能和分布式运维策略 [121][135][155]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两种技术架构路线介绍 - 微服务与单元化架构相辅相成,单元化是微服务架构的能力增强,微服务注重应用解耦,单元化侧重顶层治理 [164][165][170] - 标准微服务方案适合体量一般银行,单元化方案适合体量大或有多活架构规划的银行,两者在六大设计要点上有差异 [173][190][191]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底座 -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系统技术底座以IaaS基础设施层和PaaS平台层为支撑,PaaS层分为APaaS、IPaaS和GPaaS [430][436][459] - APaaS聚焦通用分布式技术封装,为SaaS应用提供统一API服务;IPaaS构建统一集成治理平台,应对混合技术栈难题;GPaaS提供中间件基础支撑服务 [436][438][459] 腾讯云分布式核心与伙伴联合方案 - 腾讯云与神州信息、长亮科技、中电金信等伙伴合作,提供银行核心系统分布式转型方案 [490][491][521] - 腾讯云与神州信息联合方案以TCE为技术底座,TDSQL承载数据,满足业务诉求;与长亮科技联合发布TDBF框架,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与中电金信联合方案支持云原生和单元化,实现全栈国产化落地 [491][504][521] 落地实际案例 -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单元化案例采用单元化架构重构系统,遵循六大设计要点,实现业务高可用和多活,提升研发效能和运维能力 [550][551][559] -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案例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架构,采用微服务技术和TDSQL数据库,实现线性可扩展和多活高可用,2024年全面开启分布式核心新时代 [566][574][586] - 某西南省级城商行全面云原生案例构建“全景单元化架构 + 全栈信创云原生平台”体系,提升系统性能、研发效率、批处理能力和容灾能力 [590][597][608] - 某城商行核心系统升级案例采用标准微服务架构和TDSQL数据库,提升系统性能,实现业务连续性和数据一致性 [612][619][624]
光伏行业月报: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产业链上游价格大幅反弹-20250731
中原证券· 2025-07-31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光伏指数大幅反弹,所有细分子行业均上涨,板块个股涨多跌少 [4][12][15] - 国家出台政策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下半年去产能政策将逐步落地 [6][16] - 国内光伏抢装结束后需求迅速萎缩,光伏组件海外出口环比有所改善,光伏产品供给增减不一,多晶硅料、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价格大幅上涨 [6][19][22][54] - 建议关注“产能出清”和“新技术迭代”两条主线,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领先企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回顾 - 7月光伏指数显著反弹,行业指数上涨9.73%,跑赢沪深300指数,日均成交金额环比大幅放量 [9] - 所有细分子行业均实现上涨,硅料、硅片、光伏玻璃涨幅居前 [12] - 光伏板块个股涨多跌少,投资者对板块风险偏好明显回升,高测股份、亚玛顿等涨幅居前,中利集团、岱勒新材等跌幅居前 [15] 行业及公司动态 光伏行业新闻 - 中央财经委、工信部等多部门强调依法依规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6]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18] - 宁夏、甘肃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征求意见稿 [18] 重点环节数据 - 6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大幅萎缩,1 - 6月累计新增装机同比增长107.07%,五月光伏组件出口环比改善,6月光伏逆变器定标规模回升,出口金额环比增长 [19][22][29][38] - 7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环比增加,1 - 7月累计产量同比减少,硅片产量环比略有下滑,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持续回落 [41][46][48] - 7月多晶硅、N型单晶硅片、N型太阳能电池片价格大幅上涨,光伏组件价格略有反弹,光伏玻璃价格持续走弱 [54][55][56][57] 太阳能电池新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进展情况 - 中国科大团队钙钛矿电池稳态效率达26.7% [69] - 隆基团队联合苏州大学研发的晶硅 - 钙钛矿串联叠层太阳电池认证效率高达34.6% [69] - 光因科技在平米级组件上突破20%全面积效率大关 [69] - 协鑫光电完成C2轮近2亿元融资,用于产业化建设与科研投入 [69] 重点上市公司公告 - 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双良节能等多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部分公司受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业绩亏损 [71][73][75] - 高测股份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73] 河南光伏行业政策及公司 河南光伏行业重要新闻 - 6月河南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发电量同比下降,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增加 [77] - 河南发布第十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通知,共44个项目纳入实施范围 [77] - 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77] 河南上市公司重点新闻 - 凯盛新能、安彩高科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受光伏玻璃市场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业绩下滑或亏损 [79] 投资建议 - 关注“产能出清”和“新技术迭代”两条主线,关注多晶硅料、光伏玻璃、BC电池和钙钛矿电池领先企业 [6][80]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高通3Q25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通 3Q25 业绩稳健,汽车与 IoT 业务增长强劲,手机业务平稳,公司预计 FY2025 QCT 非苹果收入将连续第二年实现超 15% YoY,有信心在 FY2029 实现汽车与 IoT 合并收入达 220 亿美元目标 [1] 报告各部分总结 3Q25 业绩概况 - 3Q25 收入 104 亿美元,符合市场预期,同比增 10.4%,环比降 4.3%;Non - GAAP EPS 为 2.77 美元,符合市场预期;QCT 收入 90 亿美元,同比增 11%;QTL 收入 13 亿美元,同比增 3.5% [1] 手机业务 - 手机业务收入 63 亿美元,同比增 7%,环比降 8.7%;AI 在智能手机应用增长,三星 Galaxy S25 用户对 Google Gemini AI 使用量较 S24 几乎增加三倍,预计端侧设备智能代理用例将扩展,重塑移动行业;与小米达成多年合作协议,Snapdragon 8 系列平台支持小米未来多代旗舰设备,覆盖全球市场且出货量逐年增长 [2] IoT 和汽车业务 - 重申 FY2029 实现汽车与 IoT 合并收入达 220 亿美元目标 [3] - 汽车业务收入 9.8 亿美元,同比增 21%,环比增 2%;Snapdragon Digital Chassis 解决方案获强劲牵引力,本季度新增 12 个设计,全年 50 款车型发布;宝马 Neue Klasse 系列车型将搭载高通 ISO 安全认证 ADAS 堆栈;Snapdragon Ride 平台和 Driving Stack 获 20 家 OEM 规划用于多种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大部分项目未来 18 个月内启动 [3] - IoT 业务收入 16.8 亿美元,同比增 24%,环比增 6%,超出预期,得益于 Snapdragon AR1 芯片在 AI 智能眼镜领域需求增长;工业物联网方面与 DigiWin、Aetina、IBM 等扩大合作;边缘网络方面,Wi - Fi 7 网关平台和 5G 固定无线接入平台需求强劲 [3] 收购情况 - 高通达成协议收购 Alphawave IP Group plc,交易预计 26 年 1 季度完成;Alphawave 在数据中心设计和 IP 方面领先能力将补充公司 Oryon CPU 和 Hexagon NPU,加速产品路线图;已与多家潜在客户接洽,与一家领先超大规模云服务商深入洽谈,预计相关收入 2028 财年开始实现 [4] 4Q25 及未来展望 - 管理层指引偏保守,但对公司长期发展乐观 [5] - 预计 4Q25 收入 101 - 111 亿美元,中位数 107 亿美元,同比增 12%;Non - GAAP EPS 预计 2.75 - 2.95 美元,中位数 2.85 美元,同比增 16% [5] - QTL 预计收入 12.5 - 14.5 亿美元,EBT margin 为 69 - 73%;QCT 预计收入 90 - 96 亿美元,EBT margin 为 27 - 29% [5] - 手机业务收入 66 亿美元,环比增 5%,苹果相关收入下滑;汽车业务达 10 亿美元,环比增 6%;IoT 业务预计持平 [5]
全球科技业绩快报:ARM 1Q26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31 22:0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对ARM公司的具体投资评级 [1][6] 核心观点 - ARM FY1Q26收入为10.5亿美元,略低于市场预期的10.6亿美元,EPS为0.35美元与预期持平 [1][6] - Royalty收入达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License收入为4.68亿美元,同比微降0.8% [1][6] - Non-GAAP营业费用6.19亿美元(研发驱动),营业利润4.12亿美元 [1][6] - 公司预计2Q26收入区间10.1-11.1亿美元(中位数同比增25%),Non-GAAP EPS预期0.29-0.37美元(中位数0.33低于市场0.35) [3][9] 业务发展 完整解决方案战略 - CSS(Compute Subsystem)需求超预期,授权费率为Armv9两倍,新签合同版税率超10% [2][7] - 通过Arm Total Design生态系统支持chiplet开发,计划扩展至完整解决方案 [2][7] - 技术优势覆盖从mW级设备到MW级数据中心的计算方案 [2][7] AI驱动增长 - 超70,000家企业使用Arm Neoverse芯片运行AI负载(同比增40%) [3][8] - 预计头部超大规模客户中Arm Neoverse芯片份额将接近50% [3][8] - 边缘侧AI需求增长,平台兼具性能加速与能效优势 [3][8] - 定制化设计可降低TCO并保持数据中心软件栈一致性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