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财政数据点评:居民和企业所得税增速为何背离?
长江证券· 2025-03-25 09:58
财政收入情况 - 2025年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万亿,同比 - 1.6%,中央、地方本级收入增速分别为 - 5.8%、2%,税收、非税收入增速分别为 - 3.9%、11%,公共财政收入完成度为19.9%,低于过去5年均值水平(20.7%)[6][7] - 1 - 2月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6.7%,拉动财政收入2pct;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0.4%,拖累财政收入2.4pct;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分别同比1.1%、0.3%,分别拉动财政收入0.4、0.03pct;地产类各税种合计降幅扩大至 - 11.4%,合计拖累财政收入0.8pct[7] 财政支出情况 - 2025年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万亿,同比3.4%,公共财政支出进度为15.2%,高于过去5年均值水平(14.4%)[7] - 1 - 2月社保就业、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支出合计占比约为43.1%,较去年同期提升0.8pct,同比增长5.4%,合计拉动财政支出2.5pct;基建相关支出占比20.2%,较去年同期回落1.9pct,同比下降5.6%,合计拖累财政支出1.2pct;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长19.7%,支出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5pct[7] 政府性基金情况 - 2025年1 - 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0.6万亿,同比下降10.7%,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5.7%,较2024年降幅有所收窄,收入完成度为10.2%,与过去5年均值水平基本持平[7] - 1 - 2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1.1万亿,同比增长1.2%,累计支出进度为9.1%,低于过去5年均值水平(9.7%)[7] 财政整体形势与应对 - 2025年1 - 2月广义财政收入、支出增速分别为 - 2.9%、2.9%,与全年预算目标(0.2%、9.3%)有差距,常规收入部分有下行压力,债务收入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低于预期,财政或需择机加码发力[7] - 2025年狭义赤字率4%,广义赤字规模达11.86万亿,对应广义赤字率约为8.4%;截至3月23日,1 - 3月政府债同比多增2.5万亿;若2025年第二本账收入下滑10%、年末约有1万亿资金结转下年继续使用,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将下调至5.1%左右[7] 风险提示 - 地产修复速度不及预期,压制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地产相关税种收入修复[6][41] - 实际执行与年初预算存在差异,最终实际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或有不同[41] - 预算执行数与决算数存在差异,2024年最终决算数或与执行数不同[41]
2025年1-2月财政数据快评:开年财政收入承压
国信证券· 2025-03-25 09:16
一般公共预算 - 2025年1 - 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 - 1.6%,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 - 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11%[2] - 四大税种除个人所得税同比26.7%外增速均下滑,企业所得税同比 - 10.4%,增值税同比增速至1.1%,消费税同比0.3%[3] - 1 - 2月一般公共支出45096亿元,同比3.4%,民生类支出同比增速5.4%,基建相关支出同比增速 - 5.6%,债务付息支出同比19.7%[2][3] 政府性基金预算 - 1 - 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 - 10.7%,土地出让收入同比 - 15.7%,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1.2%,土地出让收入相关支出下滑 - 19.2%[4][18] 财政政策力度 - 1 - 2月广义支出增速2.9%,广义收入增速 - 2.9%,财政政策力度指数继续提升[4][22]
并购重组跟踪(十二)
东吴证券· 2025-03-25 09:01
政策更新 - 郑州市政府召开2025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大会,鼓励上市公司并购优质资产,推进设立并购基金等[7] - 上交所发布行动计划,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并购重组等方式转型升级和培育新兴产业[7] - 上海市经信委启动2个500亿基金支持实体经济,落地一批重大项目[7] 并购事件统计 - 3.17 - 3.23,上市公司为竞买方的并购事件中1例失败,剔除后共73例并购重组,24例重大并购重组,完成8例并购重组,0例重大并购重组[9] 重大并购重组 - 3.17 - 3.23,上市公司为竞买方且竞买方为国央企的重大并购重组共9例[13] 并购失败事件 - 3.17 - 3.23,合肥城建因外部市场和标的业绩问题终止收购交易集团100%股权[16] 实控人变更 - 3.17 - 3.23,12家上市公司披露控制权变更,宝利国际、瑞联新材国资入主[17] 市场表现 - 3.17 - 3.23,重组指数跑赢万得全A,超额为0.74%,中期重组指数与万得全A滚动20个交易日收益差在正值区间震荡[21]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及特朗普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风险、行业基本面不确定[24]
DeepSeek如何解读货币政策委员会Q1例会:收紧还是放松?
国信证券· 2025-03-24 17:18
会议信息 -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于3月18日召开[2] 政策解读 - 二季度我国货币政策力度有望维持“宽松”,但边际或趋于稳定甚至略有收敛[3] 定性分析 - 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在总体基调、利率管理方面相对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更宽松,政策工具、降准降息、外汇管理方面表述相差不大[4][5][6] 定量分析 - 2025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力度指数同比为0.030,在高位区间边际趋稳、略有回落,整体仍维持“宽松”[7]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波动,海外政策调整滞后[11]
宏观经济宏观周报:国内经济增长动能稳健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3-23 15:14
经济增长 - 国信高频宏观扩散指数A维持正值,指数B继续上升,投资领域景气上升,消费和房地产领域变化不大[1][12][13] - 春节后2 - 3个月内指数B季节性回升,平均每周升0.17,本周标准化后升0.14,经济增长动能环比上升[1][12][13] - 2025年3月21日当周,指数A为0.1,指数B为99.3,指数C为 - 3.5%(+0.8pct.)[13] 资产价格 - 用指数周度同比预测资产价格,方向胜率超55%,预计下周十年期国债利率上行,上证综合指数下行[17][18] - 本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测值高于实际值,偏差61BP,历史分位数约95.1%[17][18] CPI - 本周食品、非食品价格均小幅下跌,3月农业部农产品价格环比约 - 3.1%,非食品高频指标环比 - 0.7%[22][26][31] - 预计3月CPI食品环比约 - 1.0%,非食品环比约 - 0.1%,整体环比约 - 0.3%,同比回升至零[2][12][33] PPI - 3月上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较2月下旬跌0.4%,部分类别价格有涨跌[35] - 预计3月国内PPI环比约为零,同比小幅升至 - 2.1%[2][12][36] 风险提示 - 海外市场动荡,存在不确定性[2][38]
FOMC议息会议:通胀“暂时”论回归?
太平洋· 2025-03-21 23:23
会议重点 - 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联储官员更偏向滞胀预期,下调未来3年经济增长预期,2025年GDP增长由2.1%下调至1.7%[1] - 上调失业率展望,2025年失业率由4.3%上调至4.4%,2026和2027年维持4.3%不变[1] - 上调通胀展望,2025年PCE由2.5%上调至2.7%,核心PCE由2.5%上调至2.8%[1] - 大幅减缓缩表速度,4月1日起美债到期后不进行再投资的限额从250亿美元下调至50亿美元,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缩表速度350亿美元维持不变[3] - 鲍威尔否认经济大幅衰退风险,对近期通胀风险采取“漠视”态度,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上升风险是一次性的可忽略,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是异常值[7] 市场反应 - 市场对会议结果积极反应,1年期SOFR OIS大幅下跌表明市场对会议鸽派的预期结果[8] 风险提示 - 美国通胀上行超预期[9] - 油价上涨超预期[9] - 特朗普政府干预美联储[9]
评级视角解读——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提升财政体系韧性
大公国际· 2025-03-21 21:02
政策背景 - 2025年“两会”定调实施更积极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参照4.0%安排,新增11.86万亿元政府债务规模[1] 政策空间 - 中国财政赤字率低于平均水平,2025年安排4.0%,低于发达国家4.5%和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5.5%[2] - 截至2025年1月,中央政府债务负担率约25.3%,2025年底政府债务总量约96.0万亿元,占GDP 66.5%,低于美、日、欧[3][4] - 2024年政府利息支出占比4.5%,预计2025年约5.0%,低于发达国家6.0%和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18.9%[5] 政策作用 - 短期可对冲经济困难,2024年政策助实现经济目标,2025年有望完成5%增长目标[6][7] - 长期重塑经济结构,财政支出向消费倾斜,2025年计划发1.3万亿元国债,3000亿用于以旧换新[8] - 地方政府化债进展好,2024 - 2028年置换10万亿元隐性债务,降风险、腾投资空间[9] - 财政引导向新质生产力转型,2025年科技支出1.2万亿元,设基金带动近1万亿元[11] 评级视角 -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是财政可持续“第一性原理”,财政与经济协同演进形成正反馈循环[12][13]
“美国例外论”走下神坛
建银国际证券· 2025-03-21 21:01
市场表现 - 2024年美股表现强劲,标普500指数全年涨幅超23%,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近30%[3][21] - 2025年2 - 3月美股深度回调,标普500指数跌幅超10%,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近14%[6][11][22] 回调对比 - 2024年7 - 8月回调,标普500指数最大回撤超8%,约30天收复跌幅[6][11] - 2025年2 - 3月回调更剧烈,触发因素复杂,市场恢复难度大[6][11][14] 驱动因素变化 - 2024年美股上涨得益于经济韧性、科技股驱动、流动性改善和国际资本流入[3][7][21][25] - 2025年经济衰退或滞胀风险上升、政策不确定、科技股估值调整、全球资本流向改变[26][30][33] 未来展望 - 短期(2025年3 - 4月)标普500指数或在5500点附近震荡反弹,但力度有限[5][9] - 中长期市场上行空间受限,上调全年标普500指数高点预测从6700下调至6400[5][9][55] 投资策略 - 短期关注5500点支撑位,跌破5300点降低风险敞口[6][11][45][55] - 中长期优化资产配置,降低美股敞口,关注中国市场和避险资产[55]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提振内需助力经济回暖
大公国际· 2025-03-21 20:58
2025年1 - 2月消费市场情况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2] -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5%和25.0%,部分商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2]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春节文旅消费需求显著提升[3] 消费市场面临挑战 - 消费分层突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4] - 1 - 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7%,反映市场需求不足[4] 《方案》发力点 - 需求侧从增收、减负、保障三方面提升消费能力[6] - 供给侧创新体系,破除限制、满足多元需求、释放刚性需求[7] - 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体系,提升消费信心[8] 《方案》落地影响 -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有望提升至60%以上,高于2024年的44.5%[1][8] - 债券市场从多方面支持消费,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有望突破[9][10]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降幅持平
国信证券· 2025-03-20 22:00
扩散指数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15日当周,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 -0.2,降幅较上周持平;指数B为51.6,较上期小幅回落[1][13] 行业景气度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上升,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升;丙烯腈、六氟磷酸锂价格下降,航空航天、新能源行业景气度下降;6 - 氨基青霉烷酸、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不变,医药、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1][13] 高频数据 - 6 - 氨基青霉烷酸价格320元/千克,与上周持平;丙烯腈价格8700元/吨,较上周下降200元/吨;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0.7810美元,较上周上升0.009美元;晶圆价格2.50美元/片,较上周上升0.06美元/片;六氟磷酸锂价格6.0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0.1万元/吨;中关村电子产品价格指数(液晶显示器)报91.04,与上周持平[2][15] 政策动向 -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17条具体措施[2][15] 企业财报 - 2024年小米集团营收3659.1亿元,同比增长35.0%,第四季度营收1090.05亿元,同比增长48.8%;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第四季度净利润83.16亿元,同比增长69.4%[3][16] 风险提示 -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带来指标失灵;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干预;经济增速下滑[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