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平安证券· 2025-10-31 15:28
利率决策与内部动态 - 美联储10月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调降至3.75%-4.00%区间[3] - 委员投票分歧扩大,除一位支持降息50个基点外,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因认为利率已具限制性且通胀过高而支持不降息[3] - 鲍威尔指出当前利率区间(3%-4%)与许多中性利率估计值(3%-4%)大致相符,利率已接近中性水平[3] - 鲍威尔强调12月降息并非预设决定,导致利率期货市场对12月降息的概率预期从91%大幅下降至68%[5] 资产负债表政策 - 宣布10月和11月继续以每月5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的计划缩表,但12月1日起将结束削减资产持仓[3] - 结束缩表的依据包括准备金占GDP和商业银行总资产比重显著下滑,以及隔夜逆回购规模在10月7日后降至1000亿美元下方(接近0)[3] - 有效联邦基金利率和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在10月以来均出现上行压力,显示流动性趋紧[3] - 美联储未来可能调整购债结构,缓慢缩短资产久期,但过程会非常缓慢以避免市场波动[3] 经济与市场展望 - 鲍威尔认为政府停摆前数据显示经济活动略好于预期,主要因消费者支出强劲,停摆影响在结束后应会逆转[5] - 对通胀的评估显示9月CPI数据略软,但需关注关税可能带来的顽固性通胀风险[5] - 美联储不认为近期次贷违约和汽车贷款亏损存在更广泛的债务风险,并指出科技股高估值有盈利支撑[5]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1031
华宝证券· 2025-10-31 14:54
股票交易异常与风险警示 - 江波龙(301308)公告严重异常波动[1] - 德明利(001309)公告异常波动[2] - 多家ST及*ST公司发布风险警示公告,包括*ST奥维(002231)、*ST元成(603388)、*ST春天(600381)等,部分涉及可能强制退市或终止上市风险[1][2][3] 可转债动态 - 颀中科技(688352)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11月3日[3] - 锦浪转02(123259)可转债上市时间为2025年11月6日[3] - 多只可转债即将进行赎回,包括长集转债(128105)赎回登记日11月3日、富仕转债(123217)赎回登记日11月3日、纽泰转债(123201)赎回登记日11月4日等[4][5] 债券回售与摘牌 - 多只债券进入回售登记期,例如22温岭02(137841)回售登记期为10月28日至11月3日,22财金01(138610)回售登记期为11月3日至11月5日[5] - 多只债券即将提前摘牌,例如景兴转债(128130)提前摘牌日10月31日,22怡亚01(148113)提前摘牌日11月3日,22宏桥03(137961)提前摘牌日11月3日[5] 基金产品提示 - 多只跨境ETF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包括纳指ETF(513100)、日经225ETF(513880)、标普500ETF(513500)等[3] - 纳指科技ETF(159509)发布溢价停牌提示[3] - 通信设备ETF(159583)将于2025年11月5日进行基金份额拆分[3]
“十五五”规划建议解读:“十五五”:量变到质变的供给侧兼顾需求平衡
招商证券· 2025-10-31 14:42
战略定位与核心转变 - 战略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蓝图”,发展形势定调比以往更严峻,新增“大国博弈激烈复杂”等表述[3] - 发展逻辑从规模速度导向转变为“质效优先、安全为基”,明确要求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8] - 经济增长动能从投资出口驱动转变为内需消费主导,通过“收入—消费—产业”闭环激活内循环动力[8] - 治理模式从单点改革转为“经济—科技—民生—安全”系统集成,以应对大国博弈[8] 发展目标与任务调整 - 设立七大“质效型目标”,包括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及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3] - 重点任务顺序调整:现代产业体系从第2位升至第1位,对外开放从第9位升至第5位,社会民生前移1位次[3] - 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供给并激发新需求,同时利用制度保障释放内需潜力,构建高质量经济循环[3] 产业与科技重点 - 制造业定位升级为“保持合理比重”并“巩固全球分工地位”,战略新兴产业新增低空经济、航空航天集群等[5] - 科技创新从“战略支撑”升级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关键核心技术[5] - 强调“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9] 市场与体制改革 - 首次定义“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模式,新增“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5] - 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替代“国内国际双循环”,政策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向消除市场壁垒[5] - 财税改革聚焦财政可持续性,货币政策突出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资本市场覆盖多层次体系[5] 开放与民生保障 - 对外开放从“市场准入”转向“制度对接”,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6] - 房地产明确归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板块,与就业、教育等并列,体现回归居住本源[8] - 人口战略从“积极应对老龄化”升级为“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10]
中美贸易休战一年,双方视野重归内部事务
中银国际· 2025-10-31 14:33
宏观策略 - 中美达成为期一年的贸易休战,短期贸易关系趋于稳定[6][7] - 稳定的贸易环境降低短期出台大规模增量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8] - 稳定的贸易预期增加明年设定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概率[8][9] 能源行业 - 中石化第三季度净利润为83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15%,低于预期26%[10] - 中石化2025-27年盈利预测被下调12-14%,H股目标价下调至4.21港元[11] - 中海油服第三季度盈利环比增长16%至12.5亿元人民币,目标价上调至9.70港元[13][14] - 中海油有限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24亿元人民币,超出预期6%,目标价上调至25.06港元[16][17][18] 科技与汽车行业 - ASMPT第三季度业绩低于预期,2025-27年盈利预测下调84%/21%/17%,但维持买入评级[20][21] - 比亚迪电子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净利润同比下降9%,目标价小幅下调至50.2港元[23][24] - 比亚迪第三季度总收入同比下降3.1%,净利润同比下降32.6%至78.2亿元人民币,维持卖出评级[26][28] 消费行业 - 百威亚太第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8.4%,正常化EBITDA同比下降6.9%[31][32] - 百威亚太2025-27年收入及正常化EBITDA预测下调3%-4%,维持持有评级[33]
2025年10月PMI数据点评:内外部因素共振带动10月制造业PMI指数下行,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东方金诚· 2025-10-31 13:57
制造业PMI整体表现 - 10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2] - 10月生产指数大幅下降2.2个百分点至49.7%,自4月以来首次进入收缩区间[3] - 新订单指数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8.8%,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行1.9个百分点至45.9%[4] 政策支持与影响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旨在带动基建投资提速[5] - 10月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5]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5%,装备制造业PMI为50.2%,均处于扩张区间,受政策支持[7] 非制造业与建筑业 - 10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0.2%[2] - 建筑业PMI为49.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但土木工程建筑业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至55%以上[9] 价格指数与未来展望 - 10月主要原材料价格指数为52.5%,出厂价格指数降至47.5%,均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6] - 预计10月PPI同比为-2.1%,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6] - 预计11月制造业PMI将回升至49.4%左右,受季节性因素和稳增长政策影响[10]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面解读
五矿证券· 2025-10-31 12:53
发展定位与目标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承接"十四五"成果并着眼2035年远景目标[1] - 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全要素生产率(TFP)稳步提升、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1][2] - 全要素生产率(TFP)被首次明确列为发展目标,2000-2021年TFP增长率为3.6%,未来需成为增长主要动力[15] - 居民消费率目标为明显提高,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9.57%,显著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16][18] 经济发展与产业体系 -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调通过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智化、绿色化与产业创新融合[2][20]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优化传统产业(如矿业、冶金、化工)并培育新兴产业(如新能源、低空经济、量子科技)[22][24] - 扩大有效投资聚焦民生领域和国家安全项目,避免粗放式投资,强调投资效率与结构优化[31] - 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攻关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26][27] 内需与市场机制 - 做强国内大循环需提振消费,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占比(如教育、医疗)释放居民消费潜力[30]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破除要素流动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32] -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包括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平等竞争,以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34][36] 风险防控与安全保障 - 统筹安全与发展,构建供应链、科技、能源、数据、金融等领域的安全体系,前移风险防控关口[2][14] - 重点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严防系统性风险,推动有序出清[47][56] - 金融改革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升直接融资比重[38]
环球市场动态:中美双边关系平稳前行
中信证券· 2025-10-31 10:40
全球市场表现 - 美股主要指数下跌,道指跌0.23%至47,522点,标普500跌0.99%至6,822点,纳指跌1.57%至23,581点[9] - 欧洲股市表现分化,泛欧Stoxx 600微跌0.01%,德国DAX跌0.02%,法国CAC 40跌0.53%[9] - 港股恒生指数跌0.24%,恒生科技指数跌0.68%,科技股与半导体板块领跌[11] - A股沪指跌0.73%至3,986点,深证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84%,科技与医疗板块疲软[16] - 亚太市场多数下跌,越南证交所指数跌1.0%至1,669点,印度、澳大利亚市场跌0.5-0.8%[20] 企业动态与财报 - 苹果2025财年Q4营收1,024.7亿美元(同比增7.9%),iPhone收入490.3亿美元(同比增6.1%),库克预计大中华区下财季恢复增长[7] - 亚马逊Q3净销售1,801.7亿美元(同比增13%),云业务AWS营收增20%,盘后股价涨逾13%[7] - Meta发行300亿美元债券,规模为年内高评级企业债之最,获1,250亿美元认购[4][32] - 工业富联Q3归母净利润103.73亿元(同比增62%),AI服务器业务营收同比增超300%[18] 外汇与大宗商品 - 美元指数涨0.3%至99.53,触及三个月高位;日元续弱,美元兑日元报154.13[27][28] - 国际油价小幅上涨,纽约期油涨0.15%至60.57美元/桶;金价反弹,纽约期金涨0.4%至4,015.9美元/盎司[27][28]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中美元首会晤达成经贸合作共识,或开启关系缓和期,利好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数字经济等领域出海[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淡化降息预期,美债收益率上行,2年期报3.61%(升1.0基点),10年期报4.10%(升2.1基点)[9][32] - 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拉加德称通胀前景不确定性增加[32]
25Q3业绩稳健,市场份额环比略有下滑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30 22:01
[Table_Title] 研究报告 Research Report 30 Oct 2025 MGM China MGM China (2282 HK) 25Q3 业绩稳健,市场份额环比略有下滑 25Q3 Performance was Stable with Slight QoQ Decline in Market Share 寇媛媛 Yuanyuan Kou 骆雅丽 Yali Luo yy.kou@htisec.com yl.luo@htisec.com [Table_yemei1] 热点速评 Flash Analysis [Table_summary] (Please see APPENDIX 1 for English summary) 事件: 美高梅国际酒店集团发布美高梅中国25Q3业绩,公司实现总收益85.1亿港元,同比提升17.4%;经调整EBITDA 达 23.7 亿港元,同比提升 19.6%,对应经调整 EBITDA 利润率为 27.9%,同比提升 0.52 个百分点。截至 25Q3,公司 总收益达 251.7 亿港元,同比提升 7.3%;经调整 EBITDA 达 72.5 亿港元,同比提升 ...
中美经贸磋商结果公布,后续如何发展?
财通证券· 2025-10-30 21:17
磋商成果 - 美方将芬太尼关税调降10个百分点,换取中方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品反制关税下调[2][5] - 美方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及50%穿透性出口管制一年,中方相应调整反制措施[2][5] - 中美暂停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2][6] - 双方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及TikTok问题达成共识[6] 成果评估 - 磋商成果符合市场预期,与以稀土管制和大豆采购换取芬太尼关税调整的预测一致[2][7] - 本次调降后中国关税与东南亚国家持平,仅比欧日韩高5个百分点,边际利好出口[2][7] - 美国对中国关税从54%降至20%,下调34个百分点,进口额为4387亿美元[10] 后续展望 - 关税纷争不再是冲突前线,未来全面加码可能性不大,芬太尼关税有望继续取消[2][8] - 中美竞争大势下冲突将曲折持续,需警惕在电子、电新和医药等领域蔓延扩大[2][8] - 存在实际执行不及预期、政策反复及进出口政策变动的风险[2][12]
2025年三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
华创证券· 2025-10-30 20:50
市场表现与基金发行 - 2025年三季度宽基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50、创业板指、科创50涨幅分别达59.91%、50.00%、46.67%,上证指数、沪深300等涨幅在14.89%至24.10%之间[1][14][81] - 行业方面,通信、有色金属、电子行业涨幅领先,分别达61.47%、46.78%、44.46%,仅银行和综合金融行业下跌[1][18][82] - 三季度新成立偏股主动型基金90只,总份额达554.04亿份,发行规模和数量较上季度明显提升[2][22][83] 基金仓位与行业配置 - 各类偏股主动型基金股票平均仓位均较二季度增加,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分别增至89.74%、64.38%、91.04%、79.89%[3][29][84] - 基金持仓规模增加超100亿元的行业包括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减少超100亿元的行业为银行、家电、电力及公用事业[4][37][42] - 持仓占比增加超1%的行业集中在TMT板块,电子、通信占比分别提升5.17%、3.95%,银行、食品饮料等行业占比下降超1%[4][43][46] 个股持仓变动 - 增持规模前五的A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工业富联、宁德时代、寒武纪-U,增持金额分别达401.07亿、368.95亿、341.12亿、228.85亿、172.70亿元[5][47][48] - 减持规模前五的A股为美的集团、顺丰控股、招商银行、格力电器、长江电力,减持金额均超54亿元[5][57][58] - 持仓规模最大的前五只A股为宁德时代、新易盛、中际旭创、立讯精密、工业富联[5][64][65] 百亿基金与港股持仓 - 全市场百亿以上偏股主动型基金产品增至34只,其持仓规模变化最大的个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立讯精密、宁德时代、工业富联[6][68][71] - 基金重仓港股中,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持仓市值居前,阿里巴巴-W规模增加286.97亿元,小米集团-W规模减少107.89亿元[7][77][78] - QDII基金持仓最多的港股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携程集团-S、华住集团-S、泡泡玛特[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