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宏桥(01378):权益产能提升有望增利,新一轮回购彰显信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14:4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45/255/265亿元人民币,对应PE为8/8/8x [6] 核心观点 - **业绩增长驱动**: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35%至123.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铝合金及氧化铝产品量价齐升(销量+2.4%/+15.6%,均价+2.7%/+10.3%)及动力煤价格下跌降低电力成本 [6] - **产能扩张**:收购云南宏泰剩余25%股权,权益电解铝产能提升48.4万吨至203万吨,归母净利润有望大幅增厚 [6] - **回购计划**:2025年8月启动不低于30亿港元回购,8月18日已回购1015.1万股(0.11%股份)支出2.34亿港元,上半年累计回购1.87亿股并注销 [6] 财务数据 - **收入与利润**:2025E营业收入1607.6亿元人民币(+2.9%),归母净利润245.3亿元人民币(+9.7%),2027E净利润预计达265.1亿元人民币 [5][7] - **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铝合金/氧化铝毛利率25.2%/28.8%,同比提升0.6pct/3.4pct [6] - **ROE与估值**:2025E净资产收益率20.8%,市盈率8倍,市净率2倍 [5] 行业与公司优势 - **行业格局**:国内电解铝产能逼近天花板,供需新格局下铝价预期上行 [6] - **竞争优势**:一体化布局领先(氧化铝及电力自给率高),海外铝土矿资源储备强化成本优势 [6]
小米集团-W(01810):手机大盘承压,汽车毛利率超预期
华泰证券· 2025-08-20 14:4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5.4港币(前值67.8港币),其中非汽车业务估值46.3港币,汽车业务估值19.1港币 [1][4][14] - 目标价对应30倍2026年预测PE,基于SOTP估值法,假设远期港币兑人民币汇率0.92 [4][14] 核心财务表现 - 2Q25总收入1,160亿元,同比+30.5%,环比+4.2%;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75.4% [1] - 整体毛利率22.5%,同比+1.8个百分点,环比-0.3个百分点 [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9.5%/4.3%/7.8%至443.1/526.3/671.2亿元 [4] 汽车业务分析 - 2Q25汽车交付量81,302辆创新高,收入206亿元(环比+14%),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5.4%提升至26.4% [2] - 毛利率提升驱动因素:规模效应、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高端车型SU7 Ultra占比提升 [2] - 预计下半年可能实现单季度盈利,关注产能扩张进度及出海战略 [2][4] 智能手机/IoT/互联网业务 - 智能手机收入455亿元(同比-2.1%),毛利率11.5%(同比-0.6个百分点),受海外竞争和低毛利产品占比增加影响 [3] - IoT业务收入387亿元(同比+44.7%),毛利率22.5%,智能大家电品类同比+66.2% [3] - 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10.1%),毛利率维持75.4%高位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营收预测2.2%/0.5%/0.2%,主要反映全球手机需求疲软 [4] - 上调汽车业务毛利率假设,2025-2027年汽车业务毛利率预测26.0%/26.5%/27.0% [13] - 2026年EPS预测2.02元,对应PE倍数23.84倍 [9][12]
泡泡玛特(09992):Labubu成为世界级IP,带动公司升维
群益证券· 2025-08-20 14:13
投资评级 - 泡泡玛特(09992 HK)当前投资评级为"买进(BUY)" [6][10] - 目标价325元 较2025/08/19收盘价280 8元存在15 7%上行空间 [1][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38 8亿元(同比+204%) 归母净利润45 7亿元(同比+396 5%) [7] - 毛利率提升6 20pcts至70 34% 主要因海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至40 3%(同比+17 5pcts) [10] - 综合费用率下降9 29pcts至28 09% 其中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下降6 68pcts/3 98pcts [10] 产品与IP分析 - 产品结构:毛绒玩具占比44 2%(收入61 4亿 同比+1276%) 手办37 3%(51 8亿 +94 8%) [3][10] - 头部IP贡献显著:THE MONSTERS系列收入48亿 MOLLY 13 6亿 SKULLPANDA 12 2亿 CRYBABY 12 2亿 DIMOO 11亿 [10] - Labubu成为全球级IP 带动美洲收入22 6亿(同比+1142 3%) 欧洲4 8亿(同比+729 2%) [10]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区(含港澳台)收入82 8亿(同比+135 2%) 亚太28 5亿(同比+257 8%) [10] - 海外收入占比达40 3% 同比提升17 5个百分点 [10] 未来增长驱动 - 计划推出Labubu迷你版 深挖IP家族潜力 [10] - 拓展城市乐园 饰品 主题门店等新业态强化IP变现 [10] - 供应链能力持续提升 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增强交付能力 [10]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97亿/147 5亿/209亿(原71 5亿/103 4亿/134 8亿) [10] - 对应EPS 7 22元/10 98元/15 56元 当前股价PE 36x/24x/17x [10][12] - 预计2025年净利润同比增速210% 2026-2027年维持52% 42%增速 [12]
远大医药(00512):核药持续高速增长,多领域创新管线迅速推进
东北证券· 2025-08-20 13:57
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PE为16X/13X/11X [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H1营收61.07亿港元(同比+0.99%),股东应占溢利11.69亿港元(同比-24.96%),剔除Telix投资影响的正常化溢利10.17亿港元(同比-5.92%)[1] - **盈利能力**:25H1毛利率58.95%(同比-0.44pct),分销成本率31.38%(同比+4.72pct),行政费用率11.33%(同比+1.30pct),净利率19.22%(同比-7.03pct)[1] - **研发投入**:25H1研发及项目投入10.22亿港元(同比-30.95%)[1] 业务板块分析 - **核药&心脑血管介入**:收入5.78亿港元(人民币口径+70.2%),其中核药板块4.22亿港元(人民币口径+105.5%)[2] - **制药科技**:收入38.45亿港元(人民币口径+2.9%),呼吸及急重症收入10.47亿港元(人民币口径+9.9%),五官科收入14.95亿港元(人民币口径+22.6%),心脑血管急救收入9.04亿港元(人民币口径-21.8%)[2] - **生物科技**:收入16.84亿港元(人民币口径-11.9%),氨基酸收入13.47亿港元(人民币口径-9.5%)[2] 创新管线进展 - **核药板块**:钇90微球获FDA批准HCC适应症,国内II期临床获批;GPN02006诊断RDC药物IIT突破;TLX591-CDx完成国内III期入组;ITM-11完成首例患者给药[3] - **呼吸科**:脓毒症药物STC3141完成中国II期临床达终点,计划申请突破性治疗[3] - **五官科**:翼状胬肉药物CBT001完成国际多中心III期首例患者给药[3] 盈利预测 - **营收预测**:2025-2027年预计122.91/137.62/152.62亿港元,CAGR约11.3%[4] - **净利润预测**:2025-2027年股东应占溢利20.39/24.66/28.63亿港元,对应EPS 0.57/0.69/0.81港元[4] 市场表现 - **股价表现**:12个月绝对收益94%,相对恒生指数超额收益51%[9] - **估值指标**:2025E P/E 15.53X,P/B 1.79X,EV/EBITDA 10.59X[12]
万物云(02602):中报点评:高股息回馈股东,科技应用提效降费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0 13:47
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万物云"增持"评级 综合PE和PS估值给予合理价值人民币47.36元(折合港币52.04元)[1][1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H收入181.4亿元同比增长3.1% 毛利24.9亿元同比增长3.8% 核心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0.8%[11][15] - 中期分红11亿元 每股分红0.951元 以8月18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4.3%[2][11]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408.57亿元(+12.8%) 净利润15.76亿元(+37.1%) PE16.69倍[4][12]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536.99亿元(CAGR15.2%) 净利润23.99亿元(CAGR22.7%) PE降至10.96倍[4][12] 业务结构分析 - 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113.2亿元(+11.8%)占比62.4% 毛利率14.4%[16][23] - 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57.5亿元(-5.2%)占比31.7% 毛利率提升1.7个百分点至8.8%[16][23] - 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收入10.6亿元(-23.6%)占比5.9% 毛利率33.0%[16][23] - 循环型业务收入163.09亿元(+9.5%)占比89.9% 毛利润21.1亿元(+8.8%)占比84.6%[16] 战略执行成效 - 蝶城战略完成300个改造 覆盖1688个项目(占总量38.3%) 提效2.3亿元[17] - 存量市场获取114个住宅项目 年化饱和收入6.7亿元(+31.5%)[17] - AI应用降低行政开支8.9亿元(-8.0%)[17] - 住宅物业第三方收入占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48.2%[21] 估值方法 - PE估值:给予2025年30倍PE 对应价值40.47元[28] - PS分部估值:传统物业1.6XPS(600.27亿)+AIoT业务1XPS(33.39亿) 合计633.66亿对应54.25元[30][33] - 最终取估值中值47.36元[33]
小米集团-W(01810):Q2收入及利润续创新高,关注大家电出海与二期工厂爬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13: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4,854亿元(同比+33%),2027E达7,258亿元(CAGR 22%)[2][9] - 2025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60%),2027E达649亿元(CAGR 27%)[2][9] - 2025E毛利率22.8%(同比+1.9ppt),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25.4%贡献显著[9] 业务分项表现 智能手机 - Q2收入455亿元(同比-2%),ASP 1,073元(同比-2.7%)[8] - 中国高端市场份额提升:4-5k价位段份额24.7%(同比+4.5ppt)[8] - 全年出货量目标下调至1.75亿部,中长期维持2亿部目标[8]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Q2收入387亿元(同比+45%),超预期[8]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66%,空调出货量540万台(同比+60%)[8] - 2025年为出海元年,已布局东南亚/欧洲,Q3拓展非洲/拉美[8] 智能电动汽车 - Q2收入213亿元,交付8.13万辆(ASP 25.37万元)[8] - 毛利率26.4%(环比+3.3ppt),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8] - 维持全年交付35万辆指引,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8] 增长催化剂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产能爬坡[8] - 大家电及汽车出海业务扩张[8] - AI+OS+芯片技术进展(2025年研发投入300亿元,25%投向AI)[8] 估值指标 - 2025E PE 29X,2026E降至24X[2][8] - 2025E ROE 20.1%,较2024年提升6.71ppt[2][9]
特步国际(01368):电商持续驱动,索康尼继续高增长
国证国际· 2025-08-20 13:0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7 16港元 [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同比增长7 1%至68 38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 5%至9 14亿元 [1][2] - 毛利率下滑0 3pp至43 6% 主因线上占比提升及低毛利服装占比增加 [2] - 归母净利率提升1 6pp至13 4% 受益于KP品牌剥离带来的利润改善 [2] - 派发股息18港仙/股 派息率50% [1] 分品牌表现 - 主品牌收入60 53亿元(+4 5%) 占比88 5% 电商渠道贡献超30%且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专业运动(索康尼+迈乐)收入7 85亿元(+32 5%) 占比11 5% 线下同店双位数增长 [2] - 索康尼门店净增10家至155家 公司计划通过OG/通勤系列拓展产品矩阵 [3] 渠道与运营 - 主品牌门店净减42家至7924家(大装6360家/儿童1564家) [3] - 销售费用率上升1 5pp至21 7% 因线上推广增加 管理费用率下降0 8pp至9 4% [2] - KP品牌剥离后资源将聚焦主品牌和索康尼发展 [3] 财务预测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0 55/0 62/0 68元(原0 54/0 61/0 67元) [1][3] - 预计2025年营收145 2亿元(+6 9%) 净利润14 02亿元(+13 2%) [5][11] - 2025年预测PE 10 7倍 PB 1 66倍 股息收益率4 48% [5][7]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上半年业绩好于预期,维持SKB264全年销售指引
浦银国际· 2025-08-20 12:3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科伦博泰(6990 HK)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上调至525港元,潜在升幅15%(当前股价456港元)[1][4] - 总市值达1063亿港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3.13亿港元[1] - 52周股价区间为152-476.2港元,显示近期股价接近上限[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1H25收入9.5亿元人民币(产品收入3.1亿+许可收入6.3亿),净亏损缩窄至1.45亿元(YoY -146.8%),均超市场预期[4] - 现金储备增至31亿元(2024年底:13.4亿元),主要受益于17.8亿元配售融资[4] - 2025E收入预测22.86亿元(+18.3% YoY),2026E收入32.71亿元(+43.1% YoY),2027E收入53.17亿元(+62.5% YoY)[6] - 毛利率预期持续提升:2025E 65.9% → 2027E 85.3%[8] 核心产品SKB264商业化进展 - 1H25实现销售额3.02亿元,已完成29省挂网并覆盖1000+医院,维持全年8-10亿元销售指引[4] - 已获批两项适应症(3L+ TNBC、3L EGFRmt NSCLC),第三项适应症2L EGFRmt NSCLC预计2H25获批[4] - 进入医保谈判关键阶段:已通过初步形式审查,若成功将加速放量[4] - 销售团队扩张至350+人,获CSCO乳腺癌/肺癌指南推荐[4] 研发管线与催化剂 - ESMO大会将公布SKB264两项三期数据:2L EGFRm NSCLC(含mPFS/mOS)和2L+ HR+/HER2- BC(OS趋势)[4] - 3L EGFRm NSCLC历史数据优异(mPFS HR=0.3,mOS HR=0.49),若2L数据积极将强化竞争优势[4] - PD-L1(A167)和西妥昔单抗类似药(A140)已通过医保初审,2026年有望贡献收入[4] 估值模型与情景假设 - DCF估值参数:WACC 8.7%,永续增长率3%[4] - 乐观情景目标价650港元(假设SKB264中国峰值销售>90亿元,美国>40亿美元)[14] - 悲观情景目标价350港元(SKB264中国峰值销售<40亿元,美国<10亿美元)[14] 行业比较 - 浦银国际覆盖的生物科技公司中,科伦博泰目标价潜在涨幅排名靠前(+15%)[10] - 可比公司评级:和黄医药(买入,目标价28港元)、再鼎医药(买入,目标价36港元)、百济神州(买入,目标价211港元)[10]
华润啤酒(00291):为数不多仍在高端化的啤酒玩家,维持“买入”
浦银国际· 2025-08-20 12:2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4.3港元,潜在升幅21.3% [1] - 当前股价28.3港元,总市值917.45亿港元 [1] - 采用分部估值法(SOTP),啤酒业务按12倍2025年EV/EBITDA估值1036.86亿人民币,白酒业务按8倍PE估值-3.45亿人民币 [12]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归母净利润5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超市场预期 [1] - 报表口径核心经营利润7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3%,毛利率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至48.9% [1][10] - 啤酒业务单吨成本同比下降4.1%,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 [5] - 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60.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8.5%,归母净利率15.6% [7][10] 产品结构与高端化进展 - 1H25啤酒销量同比增长2.2%,显著优于百威亚太中国区8.2%的跌幅 [5] - 平均销售单价同比提升0.4%,普高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增长超10%,喜力品牌增长超20% [5] - 次高端产品SuperX计划通过扩大受众群体和丰富品类驱动增长 [5] - 喜力当前销售集中于东南/华南市场,其他区域存在扩张空间 [5] 经营策略与效率提升 - "三精主义"策略推动组织精简和流程优化,1H25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 [5] - 2H25预计延续单吨成本下降趋势,全年毛利率预测44.5% [5][7] - 白酒业务1H25收入下滑34%,通过推出大众光瓶酒和啤白协同应对挑战 [5] 市场表现与同业对比 - 52周股价区间21.6-36.0港元,近3月日均成交额3.42亿港元 [1] - 在消费疲软环境下成为少数实现单价正增长的啤酒企业 [1] - 浦银国际消费行业覆盖中,华润啤酒与青岛啤酒(买入)、重庆啤酒(买入)同属推荐标的 [16]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E营业收入预测下调1.1%至391.26亿人民币,但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13.9%至60.91亿人民币 [11]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区间44.5%-45.0%,核心经营利润率17.9%-19.1% [7][10] - 2025年ROE预测19.1%,高于2024年的15.4% [7]
美图公司(01357):AI赋能下付费增长持续加速,全球化战略效果显著
招商证券· 2025-08-20 12:01
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2.3%至人民币18.2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3%至人民币4.67亿元,派发每股0.045港元中期股息[1][6] - 毛利率上升8.7pct至73.6%,主要受益于高毛利的影像与设计产品业务占比提升[6] - 付费用户数达1540万,同比增长42%,整体付费率提升至5.5%[2][6] - 海外市场MAU同比增长15.3%至9800万,占总体用户比重达35%,海外生产力工具业务MAU实现90%以上增长[2] - 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获2.5亿美元可转债投资,将在AI技术、电商平台和云计算领域合作[8] 业务表现 核心业务 - 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13.51亿元,同比增长45%,驱动因素为付费用户增长[2] - MAU达2.8亿(+8.5%),其中生活场景应用MAU 2.57亿(+7.5%),生产力工具MAU 2300万(+21%)[2] - 生产力工具付费用户180万(占比11.7%),新推出的AI设计助手RoboNeo上线后多次登顶iOS图形设计类免费榜[7] 其他业务 - 广告收入4.34亿元(+5%),主要来自海外程序化广告增长[2] - 美业解决方案收入3010万元(-89%),因收缩供应链管理服务[2]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5E-2027E营业收入预计为40.35/49.50/58.47亿元,同比增长21%/23%/18%[9] - 2025E-2027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35/12.11/14.88亿元,对应PE 46.1/35.5/28.9x[9] - 当前总市值46.7亿港元,每股净资产1.1港元,ROE(TTM)16.0%[3] 产品与技术 - 生活场景产品(美图秀秀、美颜相机、Wink)通过AI功能(如"AI消除""AI闪光灯")巩固市场地位[7] - 生产力工具RoboNeo支持多模态创作,覆盖品牌推广、社交媒体等场景,预计将提升付费率及ARPU值[7][8] - AI AGENT产品整合现有功能,降低操作门槛,赋能垂直场景应用[7] 股价表现 - 12个月绝对涨幅381%,显著跑赢恒生指数(相对涨幅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