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点评报告:7月供需两端均走弱,地产数据仍在探底
开源证券· 2025-08-15 15:5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7月销售数据表现走弱,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销售额同比-6.5%,单月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7.8%和-14.1%,降幅连续两个月扩大[5][14] - 城市市场热度分化,2025年前32周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为+3.1%、-3.5%、-3.8%,高能级城市成交热度更高[5][14] - 开工数据降幅持续收窄,1-7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19.4%,住宅新开工同比-18.3%,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6][20] - 竣工面积同比仍降,1-7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16.5%,住宅竣工面积同比-17.3%,降幅有所扩大[6][20] - 开发投资额降幅扩大,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12.0%,住宅开发投资额同比-10.9%[7][24] - 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扩大,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7.5%,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0.1%、-8.5%、-9.9%、-9.3%[7][27] 投资建议 - 推荐布局城市基本面较好、善于把握改善型客户需求的强信用房企:绿城中国、招商蛇口、中国海外发展、建发股份、滨江集团、建发国际集团[8][33] - 推荐住宅与商业地产双轮驱动的房企:华润置地、新城控股、龙湖集团[8][33] - 推荐服务品质突出的优质物管标的: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滨江服务、建发物业[8][33] 数据图表 - 2025年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同比下降6.5%[13][18] - 2025年1-7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6.2%、-1.1%、-2.6%、-6.0%[13][16] - 2025年7月30大中城市中一、二、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同比-25.8%、-16.3%、-13.7%[13][22]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9.4%和16.5%[13][23]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2.0%[13][26]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7.5%[13][28] - 2025年1-7月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0.1%、-8.5%、-9.9%、-9.3%[13][31] - 2025年7月居民购房首付比例约68%[13][32]
互联网行业周报:GPT-5正式发布,关注互联网中报表现-20250815
招商证券· 2025-08-15 15:02
行业投资评级 - 互联网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4] 核心观点 - 中报季临近,持续推荐业绩稳中向好且AI领先布局的互联网龙头公司,包括腾讯控股、泡泡玛特、快手、网易、哔哩哔哩、美图公司等[1] - 行业规模:股票家数160只(占比3.1%),总市值1877.4十亿元(占比2.0%),流通市值1709.0十亿元(占比2.0%)[4] - 行业指数表现:绝对表现1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为5.1%/10.6%/54.0%,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2.4%/5.2%/31.2%[6]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大智慧:湘财股份解质押322.7万股,累计质押7980.98万股(占持股41.54%/总股本4.01%)[2][10] 行业新闻与技术进展 - **小米**:开源MiDashengLM-7B模型,首Token延迟为业界先进模型的1/4,数据吞吐效率达20倍[7][10] - **面壁智能**:开源MiniCPM-V4.0,图像理解能力超越GPT-4.1-mini[7][10] - **百度智能云**:推出AI数字员工,覆盖营销、销售等7类职能[7][10] - **Anthropic**:发布ClaudeOpus4.1,编码性能达SWE-bench测试74.5%[7][10] - **OpenAI**:推出GPT-5,支持复杂推理和创意写作,免费用户逐步开放[7][10] - **腾讯**:开源文档处理工具WeKnora,具备多模态信息整合能力[7][10] - **武汉大学&蚂蚁集团**:联合发布遥感大模型SkySense++,基于2700万组多模态影像训练[11] 市场表现回顾 - **指数表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周涨2.37%,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指数跌1.58%[11][13] - **个股表现**: - A股:大智慧涨1.45%,三六零跌4.76%[15][16] - 港股:快手-W涨6.10%,腾讯控股涨4.86%,哔哩哔哩-W涨2.47%[15][16] 核心推荐组合分析 - **腾讯控股**: - 游戏业务25Q1收入595亿元(同比+24%),《王者荣耀》流水创新高[17] - 广告收入319亿元(同比+20%),AI技术提升投放效率[17] - 资本开支275亿元(同比+91%),重点投入AI应用场景[17] - **快手-W**: - 可灵AI视频大模型全球评测第一,25Q1收入1.5亿元[18] - DAU/MAU达57.3%(同比+0.8pct),使用时长133.8分钟(同比+4.3分钟)[18] - **网易-S**: - 《漫威争锋》登顶Steam畅销榜,《七日世界》上线后覆盖160地区下载榜首[20] - 25Q1游戏收入240亿元(同比+12.1%),营业费用同比下降14.4%[20] - **哔哩哔哩-W**: - 25Q1经调整净利润3.6亿元(同比扭亏),毛利率36.3%(同比+8pct)[22] - 广告收入19.98亿元(同比+20%),《三国:谋定天下》游戏收入同比+76%[22]
行业点评报告:信贷社融增长背离,存款活化流向非银
开源证券· 2025-08-15 14:5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信贷与社融增长呈现背离,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式由间接融资(贷款)向直接融资切换[4] - 7月人民币贷款负增500亿元,同比多减3100亿元,余额增速6 9%较6月下降0 2pct,主要受季节性因素、企业资本开支缩减及债务置换影响[3] - 社融新增1 16万亿元,同比多增2893亿元,存量增速9 0%较6月上升0 1pct,政府债券贡献显著(新增1 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4] - 存款活化现象明显,M1同比增长5 6%(环比+1 0pct),但主要因财政支出加速及居民存款流向非银部门(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 39万亿元,居民存款多减0 78万亿元)[5] 信贷结构分析 - 企业贷款结构恶化: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首次负增),票据融资同比多增3125亿元成为主要支撑[3] - 居民端需求疲软:短贷及中长贷均减少,短贷降幅更大,反映前期价格战透支需求,按揭需求仍待改善[3] 社融与货币数据 - 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2237亿元,企业债融资同比多增755亿元(新增2791亿元)[4] - M2-M1剪刀差收窄,但存款活化非经济活跃度提升信号,主要因低基数、财政支出及资金流向权益市场[5] 投资建议 - 推荐配置国有行等红利资产(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因直接融资占比提升背景下信贷数据参考性减弱,且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升风险偏好[5] - 政策落地(如财政贴息)将强化银行息差稳定与信贷增长逻辑[5]
大行分红率还有多少提升空间?
国信证券· 2025-08-15 14:44
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2][3] 核心观点 - 大型银行长期分红率较当前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在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变、资产结构稳定、不考虑外部股权融资和其他综合收益变动的假设下 长期分红率为43%-56% 高于当前大型银行平均30%左右的水平[4] - 测算方法基于长期ROE底部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 通过公式d=1-风险加权资产增速/ROE反推分红率[5] - 全球前20大银行中除中国外的9家商业银行2024年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平均值仅2.5% 平均分红率(含回购)高达81%[10][11] 测算依据 ROE分析 - 2024年大型银行平均ROE为10.2% 长期底部有望保持在7%-9%[7] - 净息差底部有望稳定在1.2%-1.3% 较当前低20-30bps[7] - 信用成本有望保持稳定 参考日本和欧洲低利率环境下信用成本维持较低水平[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平均总资产2024年比2020-2023年均值低约0.1个百分点 长期有望提升[8] - 大型银行平均总资产/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稳定在15.8倍[8]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 - 长期增速或回落至4%甚至更低 低于名义GDP增速(2024年为4.2% 近三年均值为4.8%)[9] - 经济结构转型将导致贷款增速逐步低于名义GDP增速 传统信贷挂钩GDP思路失效[9] 分红率测算结果 - 代入d=1-风险加权资产增速/ROE公式 得出长期分红率43%-56%[10] - 摩根大通等9家国际大型银行2024年ROE平均10.3%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平均2.5% 分红率平均81%[11]
液冷产业爆发,看好国内0-1突破
东北证券· 2025-08-15 14:4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5] 核心观点 - 高功耗AI芯片加速液冷普及,冷板方案是数据中心主流 [1] 1) 英伟达Blackwell Ultra芯片单颗功耗达1.4kW,NVL72方案单机架整体功耗达120-130kW,传统风冷无法满足需求 [1] 2) 液冷市场保持增长,冷板式液冷因技术成熟度、可靠性等优势占据主流地位 [1] - 政策与算力需求双轮驱动液冷产业爆发 [2] 1) 中国"东数西算"工程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低于1.25,一线城市要求智算中心液冷机柜占比超50% [2] 2) 欧盟将液冷纳入能效认证体系,微软Azure通过浸没式液冷将PUE优化至1.02,年节能超500万美元 [2] 3) 液冷换热系数是风冷20倍以上,可将芯片核心温度控制在65℃以内,IDC预测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CAGR达46.8%,2029年规模达162亿美元 [2] - 渗透率与市场前景 [3] 1) 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约10%,中国国内市场渗透率达20%以上,2025年预计提升至30%+ [3] 2) 英伟达Blackwell系列芯片2025年预计占高端GPU出货80%以上,GB200/GB300平台进一步拉动液冷需求 [3] 产业链相关标的 - 液冷板:祥鑫科技、科创新源 [3] - UQD(快速连接器):溯联股份、标榜股份 [3] - 焊接件:华光新材 [3] - 液冷泵:飞龙股份 [3] 行业数据 - 计算机行业总市值46962.86亿元,流通市值27055.22亿元 [7] - 市盈率1916.28倍,市净率4.20倍 [7] - 成分股总营收2860.32亿元,净利润24.51亿元,资产负债率43.91% [7]
端侧AI行业深度报告:端侧AI,万物智联新引擎
东北证券· 2025-08-15 14:16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1] 核心观点 - 端侧AI正在重塑传统云计算格局 演变为云端-边缘-终端协同的混合架构 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 [3] - 端侧AI通过轻量化模型和专用加速芯片实现三大技术突破:高效运行AI算法 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建立隐私计算框架 [3] - 完整的端侧AI产业链已形成 2023年全球存量消费终端设备达228亿台 智能手机(29.8%) 智能家居(26.3%) PC/PAD(17.6%)为主要载体 [4] - 端侧AI市场规模2023年不足200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1.9万亿元 2023-2028年CAGR达58% [36][38][41] 产业链分析 上游硬件 - 端侧So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1548亿美元增至2032年3278亿美元 CAGR8% [55] - 存储芯片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670亿美元 NAND Flash 696亿美元 DRAM 973亿美元 [62] - 智能传感器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469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710亿美元 [70][72] - 通信模组市场规模从2020年323亿元增至2024年436亿元 CAGR7.7% [78][80] 中游集成 - 设备集成商负责将AI能力适配到各类终端 跨行业解决方案整合能力成为商业化落地关键 [4] 下游应用 - 智能汽车: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2152亿元 预计2025年达2822亿元 CAGR29% [91][93] - 机器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52.95亿元 人形机器人82.39亿元 [99] - 消费电子:2025年AI手机预计出货1.18亿台 渗透率40.7% AI PC出货量超1亿台 [108][109] - 智慧工业:2024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3494.8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9989.9亿美元 CAGR14.2% [113] - 智慧城市:中国市场规模从2020年15万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 CAGR25.2% [115] 重点公司分析 - 广和通:自主研发Fibocom AI Stack技术平台 布局智能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 [116] - 乐鑫科技:2025E EPS 4.13元 PE 39.05倍 评级"增持" [6] - 瑞芯微:2025E EPS 2.37元 PE 75.02倍 评级"买入" [6]
2012-2016年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背离与当前有何异同?
天风证券· 2025-08-15 14:15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年1-6月国内规上发电量累计同比+0.8%,较2024年同期+5.2%明显下滑,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背离 [1] - 背离主要受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放缓影响,细分行业集中于中下游装备制造业和下游消费制品业 [2] - 2012-2016年类似背离中,2015年上游采矿业和中上游原料加工业是主因,与当前结构差异明显 [3] - 动力煤价格2025年6月跌至609元/吨(较2024年底-25.6%),供需宽松下火电需求不及预期是主因 [13] 分章节要点 动力煤价格与供需 - 秦港Q5500动力煤2025年均价670元/吨(同比-21.6%),Q3均价648元/吨(环比+2.6%) [16] - 2025年1-6月动力煤产量19亿吨(同比+1.6%),进口量1.69亿吨(同比-12.3%) [18] - 火电耗煤量12.2亿吨(同比-1.6%),新能源抢装致火电装机占比降至40.4% [22] 发电量与工业增加值背离分析 - 2025年1-6月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2.4%(2024年同期5.2%),贡献率显著下降 [36] - 电气机械/文教用品/运输设备制造业用电量与增加值增速差达-37.4/-13.2/-12pct [46] - 背离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2016年来低分位,但大型企业PMI维持景气支撑工业增加值 [52] 历史对比(2012-2016年) - 2015年背离幅度6.28pct,上游采矿业和中上游加工业利润下滑是主因 [67] - 供给侧改革后2016-2019年增速差收敛至0.9-2.2pct,显示产能出清对修复背离的作用 [78] 政策与价格展望 - 国家能源局核查8省煤矿生产,供给存减量预期 [82] - 电煤长协基准价675元/吨为关键点位,年底港口价目标区间700-750元/吨 [82]
医疗设备月度中标梳理-20250815
天风证券· 2025-08-15 14:15
行业评级 - 医疗设备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且维持不变 [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医疗设备中标总额126.43亿元,同比增长20%,环比下滑6% [5][11] - 2025年1~7月累计中标总额967.85亿元,同比增长57% [5][11] - CT品类表现突出,7月中标额同比增长44%,1~7月累计同比增长95% [12] - 磁共振1~7月累计中标额同比增长93%,DSA增长70% [12] 国产品牌表现 联影医疗 - 7月中标额10.17亿元,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33% [15] - PET/CT增速显著,7月同比增长536% [15] - 1~7月累计中标58.54亿元,同比增长57% [15] 迈瑞医疗 - 7月中标额7.39亿元,同比增长16% [18] - 呼吸机品类增速亮眼,7月同比增长58% [18] - 1~7月累计中标50.11亿元,同比增长55% [18] 开立医疗 - 7月中标额1.01亿元,同比增长67% [24] - 软镜品类7月同比增长88% [24] - 1~7月累计中标7.40亿元,同比增长106% [24] 其他国产品牌 - 山外山7月中标额同比增长392%,1~7月累计增长239% [27] - 万东医疗1~7月累计中标7.94亿元,同比增长95% [30] - 澳华内镜1~7月累计中标3.03亿元,同比增长48% [21] 进口品牌表现 飞利浦 - 7月中标额4.67亿元,同比下滑41% [33] - DSA品类7月同比下滑57%,但1~7月累计仍增长25% [33] - 1~7月累计中标50.45亿元,同比增长39% [33] 西门子 - 7月中标额5.54亿元,同比下滑11% [36] - CT品类逆势增长,7月同比增长25%,1~7月累计增长94% [36] - 1~7月累计中标66.20亿元,同比增长49% [36] GE医疗 - 7月中标额7.01亿元,同比下滑17% [39] - DSA品类7月同比增长147%,1~7月累计增长73% [39] - 1~7月累计中标74.14亿元,同比增长44% [39]
AI算力持续迭代升级,液冷加速渗透行业高景气
东吴证券· 2025-08-15 13: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3] 核心观点 - 液冷技术具备低能耗、高散热、低TCO等优势,冷板式液冷占据主流 [3][9][15] - AI驱动液冷需求放量,英伟达全面转向液冷,预计2032年全球液冷规模超190亿美元 [3][34][56] - 数据中心PUE相关政策趋严,推动液冷技术加速渗透 [3][44][45] - 国内运营商及互联网大厂加大液冷建设资本开支,液冷市场进入爆发期 [3][51][55] 液冷技术优势 - **低能耗**:液冷在2MW机房场景下能耗降低70%+,功率密度从风冷的15KW/RACK提升至浸没式液冷的135KW/RACK [3][11][15] - **高散热**:液冷PUE值可降至1.2以下,远低于风冷的1.5-1.8 [3][7][15] - **低TCO**:液冷通过减少机柜数量与占地面积实现长期成本节约,部分浸没式方案可实现10年免维护 [15][32] 液冷技术分类 - **冷板式液冷**:市场份额约80-90%,工作原理为冷却液通过冷板间接换热,建设成本最低 [16][23][32] - **浸没式液冷**:分为单相和两相浸没,PUE可低至1.05-1.15,但维护复杂度较高 [24][25][32] - **喷淋式液冷**:直接喷淋冷却液至发热器件,PUE介于1.2-1.4,产业链成熟度较低 [29][32] AI驱动液冷需求 - 全球算力规模预计2030年超16ZFlops,CAGR超50%,芯片TDP增长推动液冷需求 [37][38][42] - 英伟达GB300热设计功耗达140kW,全面转向液冷设计,带动液冷硬件用量激增 [55][56] - 国内智能算力规模2028年预计达2781.9 EFLOPS,CAGR 46.2% [37][38] 政策与市场动态 - 政策要求2025年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降至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降至1.25以下 [43][45] - 电信运营商计划2025年50%项目采用液冷方案,阿里、腾讯等大厂资本开支超千亿 [51][55] - 全球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29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194亿美元,CAGR 23% [56][57] 产业链及标的推荐 - **方盛股份**:布局液冷散热器、冷板及不锈钢管路,2025年数据中心业务预期成倍增长 [60][61][64] - **利通科技**:液压胶管领军企业,拓展数据中心液冷软管业务 [65][69] - **曙光数创**:浸没式液冷领军者,冷板式液冷产品营收占比快速提升 [70][74][76]
机械设备行业简评:创新成果亮相展会,机器人产业加速场景落地
东海证券· 2025-08-15 13:36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 [1]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资本投入和跨界协作驱动下规模逐步壮大,整机企业聚焦场景落地,零部件厂商系统化方案能力增强 [4][5] - 政策明确支持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应用示范,上海和北京分别提出2027年算法突破20项、分阶段推广机器人产品的目标 [6] - 跨界合作加速商业化落地,工业物流、纺服制造、家用场景涌现智元G1分拣机器人、服装车间人形机器人、海尔洗护机器人等案例 [7][8][9] - 零部件厂商从单一部件转向"驱动-传动-控制"一体化模组,灵巧手价格下降且性能优化,触觉/视觉感知厂商参展增加 [10][20] - 康养领域外骨骼机器人需求刚性,傲鲨VIATRIX和傅利叶ExoMotus™ M4已应用于康复/养老机构,未来或向C端拓展 [16][17] 行业展会与产业活力 - 2025年7月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60余款智能机器人,8月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200余家企业参展并发布百余款新品 [4][5] - 展会趋势显示整机企业研发更注重场景落地,零部件厂商系统化能力提升,产品形态扩展至外骨骼机器人等非人形领域 [4][5] 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 - 上海提出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语料算法突破不少于20项,聚焦物流、工业制造等五大应用场景 [6] - 北京经开区政策分阶段支持未定型产品首试首用、首台套奖励及标杆场景建设 [6] 跨界合作与场景落地 - 智元机器人联合德马科技展示物流分拣G1机器人,处理包裹堆叠误差率低于0.01% [7]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缝制企业合作实现服装车间任务自动化 [7] - 海尔与穹彻智能研发家用洗护机器人,支持衣物投放/玩偶收纳等操作 [8][9] - 智元推出商用清洁机器人绝尘C5,洗地效率达1980平方米/小时 [9] 零部件技术进展 - 减速器厂商提供谐波/行星/摆线针轮全谱系方案,灵巧手基础款价格下降且负载参数优化 [10] - 禾川科技展示多系列旋转执行器,兆威机电提供灵巧手配套零部件 [13] - 触觉感知(他山科技)与视觉系统厂商参展增加,强脑科技灵巧手适配机械臂 [20] 康养领域商业化突破 - 傲鲨智能VIATRIX外骨骼支持日常活动/健身训练,采用浮动式髋关节设计提升灵活性 [16] - 傅利叶ExoMotus™ M4下肢外骨骼可监测步态轨迹并调节参数,适用于康复训练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