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市场日报-20250423
粤开证券· 2025-04-23 16:51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4月23日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两市成交额放量,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部分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2]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跌0.10%,收报3296.36点;深证成指涨0.67%,收报9935.80点;科创50跌0.35%,收报1012.65点;创业板指涨1.08%,收报1949.16点 [1] - 全市场3185只个股上涨,2046只个股下跌,177只个股收平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229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97.12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 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汽车、机械设备、通信、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行业涨幅靠前,商贸零售、农林牧渔、房地产、有色金属、美容护理、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靠前 [1] 板块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宇树机器人、汽车配件、PEEK材料、减速器、人形机器人、一体化压铸、新型工业化、机器人、光模块(CPO)、消费电子代工、工业4.0、小米汽车、光芯片、工业母机、高送转预期等板块 [2]
北交所25年公募一季报点评:主动公募配置系数提升,重点增配消费和绩优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3 16:1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北交所公募配置规模和比例双增,主动权益公募关注度提升,选股重要性提高,投资聚焦消费和绩优方向 [3] 事件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2日,按前十大重仓股口径,2025Q1公募重仓北交所市值达67.43亿元,环比增长24.5%;占全A比重达0.26%,环比+0.05% [3] 公募配置情况 - 2025年北证经历春季躁动行情,北证50指数上涨30.6%,北证公募关注度提高,配置规模和比例双增,主动权益型公募为主;在AI+人形机器人科技主线带动下,小盘成长弹性亮眼,选股重要性提升,主动权益公募产品对北交所个股关注度提高;截至25Q1,主动公募配置系数达0.43、环比+0.05、重仓北交所主动产品数量环比+17只,而公募整体配置系数环比基本持平 [3] 产品类型分析 北证50指数基金 - 截至25Q1,北证50指数产品规模达92.58亿元、环比+14.79亿元,Q1期间指数产品份额小幅下降、规模增长源于净值增加和2只新成立产品;后续仍有3只北证50指数产品待成立、1只北交所主题产品待受理 [3] 北交所主题产品 - 2025年至今,主题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39.1%,高于北证50涨幅30.6%,“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净值涨幅居首;“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发起A”于2025年4月7日至5月7日打开申赎,2021年11月23日首批成立的8只主题产品将于2025年11月23日起打开申赎 [3] 主动权益公募重仓情况 - 截至25Q1,重仓比例CR10估值中枢抬升,锦波生物(28.4%)、纳科诺尔(6.6%)、同力股份(5.8%)、苏轴股份(3.7%)、贝特瑞(3.3%)、路斯股份(3.0%)、康比特(2.8%)维持前十大主动公募重仓股,开特股份(6.0%)、民士达(3.7%)、诺思兰德(3.4%)新进入前十大重仓 [3] 个股调仓方向 财报绩优方向 - 25Q1主动公募加仓逻辑关注财报绩优方向,重仓比例提升幅度前十个股中有6只24年盈利增速高于20%,包括锦波生物、开特股份、民士达、康农种业、朗鸿科技、一致魔芋 [3] 消费方向 - 2025年两会定调“消费+科技”重要性,科技方向已在春季躁动充分反映,公募一季报转向预期尚不充分的消费方向,增配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康农种业(玉米种子)、一致魔芋(魔芋食品)等 [3] 主题投资落地 - 市场从躁动期步入验证期,主题投资更落地聚焦,人形机器人方向增配业绩预期稳定的开特股份和奥迪威;可控核聚变向工程化应用突破、核电方向的常辅股份获增配 [3] alpha逻辑 - 如诺思兰德(NL003正接受新药审评、有望2025年内获批)、民士达(稀缺国产芳纶纸替代标的)等 [3] 行业层面情况 - 美容护理、轻工制造、农林牧渔等主动公募重仓比例增加,而电力设备、机械设备、汽车等重仓比例下降;公募加仓行业逻辑上,重点增配同时具备“政策重点支持方向+业绩预期更明确+预期反映尚不充分”的消费方向,如美容护理、农林牧渔等;春季躁动期间充分反映的行业方向重仓比例降幅较大,如机械设备、汽车等 [3]
主动偏股基金25Q1重仓股分析:AI+机器人双轮驱动
天风证券· 2025-04-23 15:42
核心观点 - 公募在25Q1沿着AI硬科技(电子)和机器人(汽车)两条主线布局,电子和汽车持仓比例达历史最高,分别为18.74%和7.82%,主动调仓金额电子、汽车分列一级行业前2名,代表AI软应用的传媒方向亦有较多主动加仓 [1][10] 市场:资产配置与板块分布 资产配置 - 主动偏股基金25Q1股票仓位为84.01%,24Q4为83.13%;25Q1股票资产约2.96万亿,环比变化约3.52%,债券和现金资产环比变化分别约为-8.23%和+0.44% [14] 板块分布 - 25Q1主板、创业板仓位下行,科创板仓位继续提升,25Q1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仓位分别为68.10%、16.58%、15.10%;24Q4分别为68.62%、18.22%、13.01% [16] 行业配置 行业大类 - 主动偏股25Q1行业大类配置为上游原料9.55%(环比0.73pct)、中游制造40.28%(-2.1pct)、下游消费36.98%(2.29pct)、金融房建6.26%(-0.54pct)、支持服务6.83%(-0.37pct) [21] 上游原料 - 上游原料整体仓位回升,25Q1一级行业仓位分别为有色金属4.5%(1.12 pct)、基础化工2.95%(0.11 pct)、钢铁0.61%(0.11 pct)、建筑材料0.63%(0.08 pct)、石油石化0.4%(-0.32 pct)、煤炭0.47%(-0.38 pct) [2][26] 中游制造 - 一级行业25Q1仓位分别为电子18.74%(0.91pct)、机械设备4.49%(0.78pct)、国防军工3.18%(-0.39pct)、通信2.94%(-1.55pct)、电力设备10.92%(-1.85pct) [2][32] 下游消费 - 一级行业25Q1仓位分别为汽车7.82%(1.49pct)、医药生物10.54%(0.47pct)、传媒1.36%(0.42pct)、食品饮料8.82%(0.34pct)、美容护理0.32%(0.1pct)、社会服务0.51%(0.07pct)、纺织服饰0.4%(-0.11pct)、农林牧渔1.2%(-0.14pct)、轻工制造0.82%(-0.15pct)、家用电器5.18%(-0.21pct) [2][37] 金融房建 - 一级行业25Q1仓位分别为银行3.76%(-0.24pct)、房地产0.87%(-0.09pct)、建筑装饰0.54%(-0.1pct)、非银金融1.09%(-0.11pct) [3][41] 支持服务 - 计算机3.12%(0.25pct)、商贸零售0.67%(0.09pct)、环保0.42%(0.01pct)、公用事业0.97%(-0.35pct)、交通运输1.65%(-0.37pct) [3][46] 一级行业汇总 - 中游行业的电子和下游行业的汽车持仓比例为历史最高位 [51][52] 行业超低配 -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超配比例为全行业前3,以万得全A配置比例为基准,汽车环比增加1.49%领先全行业,电力设备环比减少1.85% [4][54][55] 重仓股 - 在基金重仓前500公司中,25Q1中游制造、下游消费行业公司排名上升率较高,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公司数量位列前三,排名上升个股数量占比分别为65.43%、57.41%、36.96% [4][59]
基金季报2025Q1:港股仓位创历史新高
民生证券· 2025-04-23 15:2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Q1 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稳定、仓位高,主动债基规模下滑、久期高位波动,FOF 产品新发加快、规模回升 [1][2][3] 主动权益型基金 规模与仓位变化 - 数量达 4507 只,较 2024Q4 增 35 只;规模 3.45 万亿元,较二季度增 1.84%;仓位 85.5%,与上季基本持平 [19][16] 行业配置变化 - 占比高行业为电子、医药等,电子是第一重仓行业;增配传媒、电子等,减配电新、通信等;大幅增持腾讯控股等,大幅减持宁德时代等 [22][23] 板块配置变化 - 增配专精特新小巨人、无人驾驶等科技制造板块;减配基站、新基建等周期和央国企方向 [27] 风格配置变化 - 偏好高波动率、高动量个股,加大持仓股估值容忍度;持仓股 Beta 暴露下降,市值风格略向中小盘倾斜;减持分红高、机构持仓多个股,增持短期动量高个股 [30][31] 个股配置变化(A股) - 新进前十为比亚迪、山西汾酒;增持比亚迪、山西汾酒等;减持宁德时代、沪电股份等 [34] 个股配置变化(港股) - 持仓市值 3146 亿元,环比增 35.14%,重仓占比 19.04%,加权总仓位 13.51%创新高;增持阿里巴巴 -W、腾讯控股等,减持美团 -W、中国海洋石油等 [35][38] 价值型基金配置及观点 - 偏好银行、煤炭等行业和中国建筑、招商银行等个股;加仓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行业和康弘药业、紫金矿业等个股;关注宏观经济、股市不确定性,认为海外出口企业或有盈利压力,政策刺激下必选和服务消费或成修复主线 [45][46][49] 成长型基金配置与观点 - 偏好电子、医药等行业和腾讯控股、宁德时代等个股;加仓传媒、电子等行业和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等个股;认为 A 股呈结构性上涨,警惕高估值板块回撤,关注 AI 算力等方向和产业升级方向 [56][57][58] 主动债基 规模与数量变化 - 数量 4181 只,较 2024Q4 增 1.1%;规模约 9 万亿元,较上期降 4.04%,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规模减少最多 [63] 券种配置变化 - 略有增持中期票据、国债等,金融债、企业债、同业存单占比下降 [64] 久期配置变化 - 2025 年 3 月中长期纯债基金平均久期 3.41,一季度久期整体在高位波动 [66] FOF 产品 规模与数量变化 - 新发 16 只,到期 33 只,总数 512 只,较 2024Q4 增 2.6%;规模约 1430 亿元,较 2024Q4 增约 8.2% [73] 持仓变化 - 增持被动债券型基金,QDII 基金占比稍降;主动权益型基金占比降,增加货币型和商品型基金持仓 [77] 标的偏好变化 - 偏股基金偏好华夏创新前沿等,偏债基金偏好嘉实汇鑫中短债 A 等;增持易方达医药生物 C 等偏股基金和易方达安悦超短债 A 等偏债基金;选股和行业配置能力是选偏股基金重点,偏好久期和期限结构配置强的固收类基金 [78][82][79]
中小盘主题:AI+主题系列(一):AI4S赋能的新材料研发变革
开源证券· 2025-04-23 15:12
报告核心观点 - AI4S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五范式,为传统科研创造四重价值,在新材料领域前景广阔,多家厂商已取得实际进展,志特新材是受益标的 [2][3][4] AI4S介绍 - AI4S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深度嵌入科研全流程,构建智能闭环的新范式 [2] - 与传统科研范式相比,AI4S具备四重价值,包括加速科学发现、突破传统方法限制、降低科研成本与门槛、驱动跨学科创新 [2] AI4S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 新材料研发存在关键共性难题,AI4S可为其设计、筛选等提供助力 [3] - 随着高质量材料数据诞生和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多家企业运用AI4S赋能新材料研发,如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深势科技与东阳光的合作 [3] 受益标的 - 志特新材打造“量子计算+AI赋能新材料研发范式”,与多方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量子技术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和落地,联合开发高性能防晒隔热材料 [4]
计算机行业周报:豆包1.5模型发布,微信AI助手“元宝”上线-20250423
华鑫证券· 2025-04-23 15:08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算力租赁价格平稳,火山引擎发布豆包 1.5 模型开启 AI 高效推理时代;Discord 搜索访问量环比增 3.39%,微信上线 AI 助手“元宝”;AI 独角兽 SSI 获 20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 320 亿美元;建议侧重 AI Agent 领域标的,优先关注税友股份,中长期关注嘉和美康等多家公司 [16][25][31][41] 算力动态 数据跟踪 本周算力租赁价格平稳,不同显卡配置在腾讯云、阿里云、恒源云等平台价格有别且环比上周无变化,如 A100 - 40G 中腾讯云 16 核 + 96G 价格为 28.64 元/时 [16][19] 产业动态 4 月 17 日火山引擎发布豆包 1.5·深度思考模型等,新模型在专业领域推理出色达全球第一梯队,有成本和性能优势;升级豆包·文生图模型 3.0 应用场景广泛;推出 OS Agent 解决方案和 ServingKit 推理套件助力高效推理 [17][18][20] AI 应用动态 流量跟踪 2025.4.12 - 2025.4.18 AI 相关网站中,ChatGPT 访问量居首,Discord 访问量环比增速第一达 3.39%;Character.AI 平均停留时长居首,Kimi 平均停留时长环比增速第一为 2.48% [25][27] 产业动态 4 月 16 日微信低调上线 AI 助手“元宝”,搭载双模引擎衔接微信生态,支持解析文章等功能,交互类似聊天机器人;目前暂未接入部分生态内容和商业化,腾讯持续整合资源,未来或释放更大价值 [26][28] AI 融资动向 4 月 13 日成立仅 8 个月的 AI 初创公司 SSI 完成 10 亿美元融资,由 Greenoaks Capital 领投获谷歌母公司和英伟达战略支持,估值从去年 9 月 50 亿美元飙升至 320 亿美元;其目标是创建更强大智能的 AI 模型 [31][32] 行情复盘 本周,AI 算力指数/AI 应用指数/万得全 A/中证红利日涨幅最大值分别为 1.09%/1.58%/0.90%/0.90%,日跌幅最大值分别为 -2.42%/-1.73%/-0.53%/-0.21%;AI 算力指数内拓维信息涨幅最大、科泰电源跌幅最大,AI 应用指数内硕贝德涨幅最大、睿创微纳跌幅最大 [34] 投资建议 本周建议侧重 AI Agent 领域标的,优先关注税友股份;中长期关注嘉和美康、科大讯飞、寒武纪、鼎通科技、亿道信息、迈信林、泓淋电力、唯科科技等公司 [41]
投资策略专题:资本侵蚀下,美国政策路径推衍及中国资产应对
开源证券· 2025-04-23 14:36
报告核心观点 - 关税是美国实现改革目标的手段和目的,当前资产价格波动缓和是因对谈判走势迷茫,厘清美国核心利益诉求比关税影响更重要;美国长期贸易逆差致资本侵蚀和经济产出外流,信用风险提升;美国或采取激进方式改变现状,投资者应合理配置资产回避风险并把握机会 [1][11] 从关税对贸易影响,“为何用关税”、“还会用什么” - 近期全球资产价格波动缓和不代表关税最悲观预期已释放,关税服务于美国多个改革目标,当前缓和体现对谈判走势的迷茫,厘清美国核心利益诉求比关税影响更重要 [11] - 相较于特朗普 1.0 时期,当前美国经济自身问题更突出,报告从美元全球流动机制和【美国海外净负债/美国名义 GDP】指标展开研究,以理解美国改革及政策路径 [11] 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代价:资本侵蚀下,经济产出外流 被忽视的美国金融账户风险 - 特朗普开启关税更深层次原因或是资本侵蚀,其援引 1977 年《国际经济紧急状态权力法》以贸易逆差引发安全担忧为由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13] - 美元全球流动机制是以美元资产所有权换实物商品,美国获商品和高利润率但转移资产所有权、外迁制造业,易被忽略的安全担忧是美国本土经济产出分配减少 [14] - 关税可兼顾多目标,但会冲击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贸易改革核心驱动力或来自金融账户,市场可能轻视美元资产潜在风险 [16][18] 美国版资本侵蚀——海外净负债占比 - 截至 2024 年底,美国对外净负债约 26.23 万亿美元,占 GDP 比重约 89.88%,为历史最高,反映美元资产信用风险显著提升 [22] - 分配视角下,海外净负债高占比使经济产出外流严重,拖累美国本土经济发展和收入增长,2024 年美国本土收入增速受拖累约 -0.89% [22][23] - 经济拉动视角下,海外净负债中证券投资占比约 63.42%,对美国本土消费和投资拉动效应低 [34] - 偿债意愿方面,消费和偿付主体变更时,美国可能采取隐性违约或非经济手段缩减海外净负债,信用风险增加 [34] 关税幕帘下,美国的改革路径推衍 特朗普 2.0 的核心目标及路径 - 市场可能低估美国长期贸易逆差的“非美资本侵蚀”,美国有动机和执行力改变现状 [36] - 为限制海外净负债增长,缩减贸易赤字优先级更高,预计美国长期维持较高分级关税,促进制造业回流是配套政策,最终关税最高档税率或在 30%-40%区间,多数国家面临至少 10-20%普遍关税 [36][37] - 美国或要求非美投资者持有的美国资产从金融资产转向生产性投资,还可能通过拉动经济增长、提高通胀容忍度消化海外净负债,但特朗普对此期望有限 [38] 美联储决策路径对特朗普行为的影响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降息大概率是转移公众关注点,其团队对激进方案思想包袱较小 [41] - 金融资产不引发系统性风险时,美联储不会改变就业和通胀目标,当前经济条件不支持其转变立场 [41] - 降息难改局势,美元资产悲观源于改革对宏观稳态和资产定价体系的破坏及信用风险,特朗普团队更重视贸易、财政改革利益诉求,行为可能更激进 [41][42] 配置建议 大类资产配置 - 建议回避美元资产风险,资金供给端变数大,定价难度提升 [45] - 重视黄金和军工的增量逻辑,黄金短期需求侧增量明显,中长期取决于新国际货币体系;军工内需属性提供防御价值,逆全球化下军贸需求或成新增长极 [46] - 关注贸易壁垒受损较小的初级产品,战略稀缺型资源和低附加值产品或受益 [47] 国内配置 - 国内权益坚持“以我为主”,重视内需政策线索,关注内需消费、科技“自主可控 + 国产替代”、出口细分龙头和对欧出海的结构机会 [48]
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一季报持仓透视:加配中小盘,减配成长
华福证券· 2025-04-23 14:2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Q1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A股持仓环比下降,港股环比上升;加配中小盘,减配权重与红利;加配科创板,风格特征偏好不明显,仅周期获小幅加配,减配成长;行业方面,加配汽车、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减配电力设备、通信、家用电器 [3][11] 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仓位变动 - 截至2025Q1,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股票仓位为85.47%,环比+0.36pct,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仓位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A股持仓比例环比-2.29pct,港股持仓比例环比+2.66pct [4][12] 板块配置 宽基指数 - 静态看,沪深300持仓比例47.13%位于高位,超配中证500、沪深300;动态看,2025Q1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倾向加仓中证500与中证1000,中证500持仓环比+0.63pct/超配环比+0.57pct,中证1000持仓环比+1.00pct/超配环比+0.58pct [14] 上市板块 - 静态看,主板持仓比例54.92%位于高位,超配科创板;动态看,2025Q1港股仓位环比+4.67pct,倾向加配科创板,科创板持仓环比+1.09pct/超配环比+0.57pct [19] 风格 - 静态看,持仓主要分布在成长、消费及周期,超配消费;动态看,仅周期超配环比小幅+0.02pct,成长超配环比-3.44pct [20] 行业分布 申万一级 - 静态看,持仓比例靠前的行业有电子、电力设备等,靠后的有环保、石油石化等;超配比例靠前的有电子、食品饮料等,靠后的有机械设备、公用事业等。动态看,持仓环比变动靠前的行业有汽车、有色金属等,靠后的有电力设备、通信等;超配比例环比变动靠前的有汽车、有色金属等,靠后的有电力设备、通信等。2025Q1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倾向加仓汽车、有色金属、非银金融,减配电力设备、通信、家用电器 [25][26] 申万二级 - 持仓比例靠前的行业有半导体、白酒Ⅱ等,靠后的有贸易Ⅱ、电视广播Ⅱ等;超配比例靠前的有半导体、白酒Ⅱ等,靠后的有国有大型银行Ⅱ、IT服务Ⅱ等 [34][38] 个股配置 - 2025Q1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重仓股CR10集中度有所上升,环比+0.81pct,资金流向更加集中。持股市值增加TOP20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电子行业,宁德时代、沪电股份、中际旭创持股市值回落较多 [6][41]
国家队顶住抛压
天风证券· 2025-04-23 14:13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对等关税公布后短期风险暂时落地,A股和港股在4/7经历低谷后迅速企稳回升,投资者对市场信心尚存,但两融参与度降温,国家队顶住抛压,后续需关注中美关税谈判及国内增量政策落地情况 [1] 微观流动性整体 - 本期资金供给1137亿元,资金需求1143亿元,市场净流入 -6亿元,股票型ETF净申购额大幅净流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处高位、产业资本从净减持转为净增持 [2][8] 资金供给 偏股型公募新发 - 本期偏股型公募新发份额268.86亿份,较上期变化 -4.64%,最近一周新发规模87.31亿份,位于过去三年的70.60%分位,2022年以来最近两周分别处94%和70%分位 [2][10] 北向资金 - 截至25年4月20日,北向当周成交额占全A周成交总额比例为11.16%,较上一期回落2.47pcts,活跃度下滑,本周成交额较上月底、上周分别下降 -28.29%、 -51.37% [2][14] 两融资金 整体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0日,市场融资余额17874亿,融券余额111亿,占全A流通市值比例2.37%,两融交易额占全A成交额比例8.59%,本期两融净流入 -995.80亿元,较上期变化 -654.39亿,已由净流入转净流出,交易占比下滑 [2][16] 资金流向 - 本期两融资金净流出,中游制造、下游消费、支持服务板块净流出居多,无板块净流入,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前三,仅农林牧渔、综合行业有净流入,2025YTD两融偏好中游制造行业 [18] 存量股票型ETF - 本期存量股票型ETF净申购额2043.68亿元,较上期大幅走阔1960.65亿元,申购表现由净流出转净流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净申购领先,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等净赎回领先 [2][22] 资金需求 股权融资 - 本期股权融资规模76.89亿元,较上期回落,未来两周IPO规模预计8.01亿元 [2][27] 产业资本 - 本期产业资本净增持68.14亿元,上期净减持83.04亿元,4/13当周净增持规模达58.83亿元,为2024年10月以来首次净增持,增持集中在金融房建和上游原料板块,银行、电子、纺织服饰行业净增持领先,传媒、农林牧渔、食品饮料行业小幅净减持 [3][29][31] 限售解禁 - 本期限售解禁市值636.71亿元,与上期持平,近两周处于低位,未来两周预计解禁1223.32亿元,电子行业未来两周解禁压力最大,预计解禁340.58亿 [4][34] 南向资金 - 本期南向资金净流入998.46亿元,较上期变化 +77.52%,处于阶段性高位,反映资金看好港股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后续需关注中美关税谈判及国内政策落地情况 [4][38]
国联民生证券策略研究点评报告:供应链维度,寻找‘’完全”内需行业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4-23 14:10
报告核心观点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内需型公司在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上优于外需型公司,出口地区差异对企业表现无明显影响,引入FactSet供应链数据库分析发现内需型且下游在美国无收入的公司表现更优,市场逐步企稳风格偏向价值,上周行业GLMSDI情绪热度上升 [8][14][15] 供应链维度,寻找“完全”内需行业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内需型公司优于外需型公司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最高25%关税,人民币汇率贬值抵消部分负面影响,外需型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略低于内需型企业但差距可控 [14][29] - 内需型企业股市表现更稳健,股价回撤幅度小且后续反弹力度强 [14][29] 对美暴露低、对欧盟、新兴市场暴露高,基本面和股价表现不一定更优 - 2024年中美贸易摩擦新阶段美国加征税率突破100%,人民币贬值对冲效果减弱,内需导向型和在美业务占比低的出口企业或更具优势 [42] - 基于FactSet数据对外需型企业三维度细分,出口地区差异对基本面和股价无明显影响,资本市场对外需型企业风险定价整体下调 [43][45] 供应链维度,寻找下游(需求端)在美国收入占比低的行业 - 推测出口区域差异未显著影响企业表现是因产业链各环节在美国市场均有收入,引入FactSet供应链数据库分析各公司产业链环节在美国收入占比 [53] - 验证需求端不受影响的组合表现,内需型且下游在美国无收入的公司净值、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毛利率和净利率表现更优 [56] - 煤炭、建材、社服、食品饮料、通信和公用事业海外收入及供应链在美国收入占比低,可视作内需型行业 [56][67] 市场:市场逐步企稳,风格偏向价值 宽基及行业表现 - 上周上证50、大盘价值表现占优,中小100、深创100表现落后,市场风格偏向大盘、价值 [68] - 行业方面上周银行、房地产表现占优,国防军工、农林牧渔表现落后;年初至今有色金属、银行表现占优,煤炭、电力设备表现落后 [68] - 年初至今从市值看国证2000、上证50表现占优,深证100、中小100表现居后;从风格看科创50、上证50表现占优,创成长、创业板50表现靠后 [68] - 上周各行业盈利预期调整幅度大,通信、综合行业盈利预期上调,房地产、建筑装饰行业下调幅度大 [79] 风格表现 - 中长期风格由相对景气决定并体现在相对估值中,短期受相对情绪扰动并体现在相对热度中 [94] - 估值层面上周平均相对估值溢价抬升的行业有石化、银行等 [94] - 交易层面上周平均相对热度抬升明显的行业有房地产、银行、建筑产品等 [95] - 大类风格上必选消费相对金融短期热度下降 [99] 情绪:上周行业GLMSDI情绪热度上升 GLMSDI情绪指数 - 上周行业GLMSDI情绪热度中房地产、建筑材料上升,截至上周五全A GLMSDI为22%,相比4/11日上升4pct [107] 流动性观察 - 4月微观流动性环比改善,杠杆资金流出,框架模型下全A热度上升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