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点评报告:增量政策的核心逻辑
国金证券· 2025-04-24 09:26
增量政策核心逻辑 - 外交工作是应对关税冲击头等大事,中美博弈走向取决于第三方国家支持,中国与非美外交成果决定政策目标[2][4] - 增量政策分时效性和重要性维度,时效性强政策靠前落地,重要性高政策需财政加码,落地与出口数据有关[6][12] 外交工作成果 - 4月9日美国对中国“对等关税”生效,同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4][5] - 4月14 - 18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马、柬,三国分别发布联合声明,合计签署10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5] 时效性强政策举措 - 稳定市场预期,稳定股市楼市,“国家队”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去年“924”政策后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连续两季度改善[6] - 稳住就业,扩大消费,定向纾困外贸企业,扩大服务消费,近期政策密集释放提振信号[9][10] - 加强流动性管理,超长期特别国债4月24日首发,二季度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高峰期,货币政策或降准或加大买断式逆回购力度[10] 重要性高政策举措 -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将出口转内销产品纳入消费支持范围,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12] - 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以转移性收入为抓手,提高消费意愿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抓手,政策“储备在先、落地在后”[12] 风险提示 - 中美博弈下增量政策力度和节奏或不及预期,关税冲击或加剧价格下行压力,美国或限制中国转口贸易[16]
海外经济政策跟踪:“特朗普-鲍威尔”博弈下的降息预期反复波动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3 23:29
全球大类资产表现 - 本周(2025.4.11 - 2025.4.18)主要经济体股市多数上涨,日经225涨3.4%,恒生指数涨2.3%,上证综指涨1.2%,标普500跌1.5% [3][6] - 大宗商品价格均上涨,IPE布油期货涨5.0%,COMEX铜涨3.3%,伦敦金现涨2.7% [3][6]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较前一周回落14BP至4.34%,国内10Y国债期货价格上升0.1%;美元指数较前一周下降0.5%,报收99.23 [3][6] 美国经济情况 - 3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回落0.2个百分点至0.4%,工业产能利用率回落0.3个百分点至77.8% [7] - 上周粗钢产量同比回升2.0个百分点至 - 0.4%,3月已开工新建私人住宅同比回升5.3个百分点至1.9% [9] - 3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为4.6%,较2月回升1.1个百分点;上周初次申领失业金人数较前值回落0.9万人 [13] - 截至4月18日,5年期通胀预期为2.26%,较前一周回落7BP,10年期通胀预期为2.23%,较前一周提升3BP;市场预期2025年有4次降息,总降息幅度回升至100BP [3][14] 欧洲经济情况 - 2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回升1.7个百分点至1.2% [23] - 4月ZEW经济现状指数回落5.7至 - 50.9,经济景气指数回落58.3至 - 18.5,通胀指数回落9.1至 - 3.1 [23][25][26] 政策情况 - 美联储短期内无降息必要,欧央行降息步伐依据数据决定,日央行加息取决于经济展望,韩国和加拿大央行维持关键利率不变 [3][29][30][31][32][33] 风险提示 - 中美短期关税博弈升级,关税对国内经济和美国通胀影响超预期 [3][33]
每日复盘-20250423
国元证券· 2025-04-23 21:13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23日市场冲高回落,机器人概念板块爆发,上证指数跌0.10%,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1.08%,成交额12295.81亿元,较上日增1397.51亿元,3215只个股上涨,2090只下跌[2][15]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周期>成长>0>稳定>金融>消费等;中盘成长>大盘成长>小盘成长等;中证全指优于基金重仓[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涨跌互现,汽车、机械、通信表现靠前,涨幅分别为3.17%、2.25%、1.47%;商贸零售、房地产、农林牧渔靠后,跌幅分别为-2.11%、-1.37%、-1.31%[2][20] 资金流表现 - 4月2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6.80亿元,超大单净流入47.16亿元,大单净流出83.96亿元,中单净流出105.24亿元,小单净流入134.91亿元[3][24] - 4月23日南向资金净流出181.08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出94.39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出86.69亿港元[4][26]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23日,上证50、沪深3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日增加,华夏上证50ETF等成交额分别为13.42亿元等,较上日变化-3.18亿元等[3][29] - 4月22日主要宽基ETF资金主要流入创业板指ETF,流入金额0.07亿元[3][29]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23日亚太主要股指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2.37%,报22072.6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3.07%,报5049.40点等[4][33] - 4月22日欧洲三大股指和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41%,报21293.53点;道琼斯工业指数涨2.66%,收于39186.98点等[5][34] 市场资讯 - IMF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至1.8%,比年初下调0.9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预计为0.8%,比之前下调0.2个百分点[14] - 特朗普称美联储应降低利率,无意解雇鲍威尔[14]
北交所日报-20250423
银河证券· 2025-04-23 20:57
市场表现 - 北证50与沪深300有涨跌幅对比数据,但未明确具体涨跌幅数值[2] - 2025.04.23北证涨幅前十股票中,科拜尔涨幅最高为23.20%,市值25.54亿元[8] - 2025.04.23北证跌幅前十股票中,一致魔手跌幅最大为 -9.06%,市值45.87亿元[9] 交易数据 - 截至2025.04.23有北证成交额与换手率情况数据,但未明确具体数值[5][6] 估值情况 - 截至2025.04.23有北证与双创板块估值变化数据,北证、科创板、创业板有对比,但未明确具体数值[11] - 截至2025.04.23有北交所公司市盈率情况分行业数据,但未明确具体数值[10] 风险提示 - 行业面临政策支持力度低于预期、科技创新性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市场波动的风险[13]
关税:技术限制双压下的政策突围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23 19:06
美国贸易政策目标与现状 - 特朗普贸易体系改革目标是增加税源、促进投资、提振就业[8] - 2023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9053.76亿美元,占GDP比重3.27%,贸易逆差7848.90亿美元[10] - 2025年2月,美国对欧洲、北美洲、中国商品贸易逆差分别为406.11亿、214.92亿、211.74亿美元[10] 美国贸易政策效果 - 美国难以通过关税加征削减商品贸易逆差,弥补财政亏空效果“杯水车薪”,2024年财政赤字1.83万亿美元,关税规模770.37亿美元[17][26] - 美国对中国商品逆差缩小,对欧洲、北美洲逆差扩大,全球商品贸易逆差不降反增[31] 美国对华技术限制 - 特朗普1.0时期,美国通过出口管制、投资审查、限制学术与人才交流对中国进行技术限制,2018 - 2020年BIS针对中国新列入实体清单主体数量分别为46个、140个、105个[36][42] - 特朗普2.0时期,美国通过加征关税、限制双向投资、升级实体清单等施压,节奏和力度加码加速,中国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64][66] 中国应对措施 - 特朗普1.0时期,中国通过自主创新、深化多边合作机制、出台反制法应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约41%[60][61] - 特朗普2.0时期,中国对美国加征畸高关税、出口限制及时反制,对原产于美国进口商品加征125%反制对等关税[68] 中国优势 - 经济结构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新质生产力逐步取代基建地产投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引擎[70][71] - 贸易领域结构多元化,2024年进出口总值6.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8%,出口总值3.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72] - 科创领域未来产业动能凸显,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多领域优势尽显,政策、技术、市场与资本四重因素驱动发展[86][87][88] - 投资布局向新兴市场逐步倾斜,2023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772.9亿美元,占全球总额11.4%,2024年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1.3%[89][95] 政策建议 - 贸易领域平等对话、互利合作、市场多元化发展,稳定对“铁锈带”关键州就业依赖度低的商品出口,深化“非美市场”布局[102] - 科创领域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南方国家技术联盟”,设立专项“技术红队”,实施“链长制”[105][107] - 金融领域风险防御与主动出击,设立股市平准基金,强制要求跨境金融数据存储境内,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08] - 国际合作差异化博弈,分化美欧技术联盟,达成资源 - 技术捆绑协议[109]
新兴市场研究专题:解读孟加拉国的投资机遇与现存风险
东方证券· 2025-04-23 16:19
经济现状 - 孟加拉国独立初贫困率达75%,后实际GDP增长率多年超6%,人均GDP达2529美元/年,消费占名义GDP比重74%[5][9] - 2022年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1.20%、37.56%和51.24%,成衣出口占出口总额84.6%,2023年净出口占GDP比重约 - 4.67%[10] 产业问题 - 纺服产业依赖原料进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结构单一,面临外部需求疲软与本币贬值风险,承接中国纺服产业转移空间被压缩[16][18] - 存在“早熟型去工业化”问题,工业制造水平低,对就业拉动有限,能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10] 财政风险 - 大力投资基建致建造成本上升,加重财政负担,2024年外债占GDP比重约13.7%,其中19%为短期债务[21] 中孟合作 - 中国企业参与能源工业,如煤矿开采和火电站建设,提供约5亿美元投资提高清洁能源产能,科巴风电项目2023年投产[5][25] - 孟加拉国计划到2041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总容量40%,约2.4万兆瓦,为中国企业建经济工业区[5][25] 就业与社会 - 青年失业率约15.74%,产业结构失衡,难以提供充足就业岗位[31] - 2016 - 2022年贫困人口比例由52%降至30%,但基尼系数由32.4%升至33.4%,曾出现纺织工人抗议事件[36] 外部影响 - 美国与印度频繁干预,美国欲租借圣·马丁岛建军事基地,印度视印度洋为后院,美印关系因孟加拉国局势变复杂[37][38] 投资要点 - 人口基数大催生基建需求,中国电力、建筑、制造等企业承包工程机遇多,纺织服装机械有价格优势[41] 风险提示 - 美国、印度干预内政,政策延续性削弱,政权更迭影响经济发展,新任政府可能动摇对华友好政策[42]
永安期货数据早报-20250423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4-23 14:3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涨0.25%报3299.76点,深证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82%[1] - 港股恒生指数收涨0.78%报21562.3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68%,大市成交2514亿港元[1] - 外盘欧洲三大股指和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道指涨2.66%,标普500指数涨2.51%报5287.76点,纳指涨2.71%[1] 企业动态 - 西藏智汇矿业转战港IPO,去年收入逾3亿元按年跌45%,纯利5585.4万元跌64%[11] - 溜溜果园申港IPO,去年收入16亿元按年升22%,纯利1.5亿元升49%[11] - 新荷花转战香港IPO,去年利润8910.1万元跌14%,收入12.49亿元升9%[11] 宏观政策 - 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称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至非零水平,当前为145%[1][9][13]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与中国关税战不可持续,美中或用两到三年签署全面协议[9][13] 经济预测 - IMF将今年全球产出增速目标下调至2.8%,低于1月预测的3.3%,明年下调0.3个百分点至3%[13] - 未来五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3%,高于六个月前的21.7%,美国降至11.3%[13]
国泰海通证券产业观察:【AI产业跟踪】Gemma 3实现轻量级架构与卓越性能的有机整合,适配多元应用场景,精准满足不同环境下的运行需求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4-23 14:17
模型架构 - Gemma 3 延续 decoder - only Transformer 架构,采用分组查询注意力(GQA)和 OK - norm 技术,提升注意力机制效率和稳定性[8] - 推出 1B 至 27B 四款不同参数规模模型,支持 128K 个 token 的上下文长度,适配不同硬件和性能需求[9] - 局部/全局层交错设计,每 5 个局部层搭配 1 个全局层,支持 128K 个 token 的长上下文,降低计算复杂度[11][26] 多模态能力 - 视觉模式通过 SigLIP 视觉编码器和 Pan&Scan 算法,实现图像与文本信息融合,拓展应用场景[4][12] - 预训练扩大训练数据规模,如 27B 模型采用 14T tokens 训练,优化数据多样性,提升泛化和多语言处理能力[12][19] - 在智能客服和图像内容审核领域有创新应用,如 Google 的 4B 图像安全检查器 ShieldGemma 2 准确率达 99.2%[23][25] 性能优化 - 量化感知训练针对不同推理引擎优化权重表示,降低计算需求和模型大小[12] - 算力基础设施利用先进 TPU 设备,采用 ZeRO - 3、Pathways 等方法提高训练效率[14] - 指令微调构建 2500 万个高质量多模态指令数据集,提升模型对用户指令意图的理解能力[14] 风险提示 - 大语言模型的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人工智能的知识幻觉无法避免、算法或功能优化不及预期等[4][33]
银发经济:3亿人的银发红利,你准备好了吗?
汉鼎智库· 2025-04-23 14:16
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3] 政策支持 - 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3] - 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银发经济列为重点领域[4] 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约为7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2.3万亿元[4] 发展趋势 - 银发经济是代际共荣的“新契约”,是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7] 应对建议 - 企业需以服务生态取代单点突破,政策需以法治保障护航品质升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