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W:电商业务回归用户,积极回购提升公司价值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1-21 13:42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112.00美元/109.00港元[1][4][6] 报告核心观点 - 尽管短期面临不确定性,长期将有助于巩固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货币化水平。同时,阿里云作为国内领先的云厂商,将引领AI相关的需求。此外,公司更加注重亏损业务的减亏,并通过积极回购不断提升公司价值[1] FY2025Q2业绩摘要 - 2024年9月30日财季,收入为人民币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经营利润为352.46亿元,同比增长5%,股权激励费用同比下降39%至41.46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5%至405.61亿元。净利润为435.47亿元,同比增长63%,主要反映了公司持有的股权投资变动,经调整净利润为同比下降9%至365.18亿元。经营现金流同比下降36%,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70%,主要由于阿里云投入增加,天猫商家年度服务费返还,以及缩减直营业务规模所致。本季度公司共回购41亿美元,流通股环比净减少2.1%,当前股份回购计划仍有220亿美元的额度[2] 细分业务表现 - 本季度淘天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至989.94亿元,其中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2%至703.64亿元,EBITA利润率为45%,环比改善2个百分点。GMV增长主要来自购买频次的提升和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但平均订单价格出现下滑。海外电商收入同比增长29%至316.72亿元,EBITA利润率为-9%,亏损环比收窄4个百分点。菜鸟集团收入同比增长8%至246.47亿元,主要由跨境物流履约服务所推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4%至177.25亿元,其中高德和饿了么订单保持增长。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7%至296.10亿元,其中公有云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AI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EBITA利润率为9%[3] 盈利预测 - 预计FY2025至2027年的营业收入为10,034/10,914/12,055亿元,经营利润为1,478/1,539/1,737亿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6.9/7.2/8.2美元[4][5]
小鹏汽车-W: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年车型矩阵丰富、降本及出口或驱动盈利拐点
开源证券· 2024-11-21 13: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上调)[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车型矩阵丰富、降本及出口或驱动盈利拐点[2] - 基于M03交付节奏或略慢于预期、2025年出口业务放量进度快于预期,2024年营业收入由417.6亿元轻微下调至410.3亿元、2025-2026年收入由840.5/1040.3亿元上调至955.6/1220.6亿元[6] - 基于平台化技术降本驱动汽车毛利提升,2024-2026年Non-GAAP净利润从-54.6/-28.1/2.1亿元上调至-53.8/-22.3/3.4亿元,对应调整后EPS为-2.8/-1.2/0.2元,当前股价50.35港元对应2024-2026年2.2/0.9/0.7倍PS[6] - 公司造车及卖车综合能力显著提升,2025Q1淡季亦具备相比同业更加丰富事件催化;考虑到M03、P7+有望于2025Q2前后重回新增订单回升趋势、配合改款以及新车发布窗口期有望驱动2025年销量高速成长,平台化降本车型、以及出口放量或驱动盈利拐点,上调至"买入"评级[6] 2024Q3业绩表现 - 2024Q3公司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18%,ASP环比下滑16%至18.9万元,主要由于平价车型M03放量、G6交付提升[7] - 2024Q3公司Non-GAAP净亏损15.3亿元好于市场预期(vs彭博一致预期16.7亿元),源自整体毛利率环比提升1.3pct至15.3%(vs彭博一致预期13.7%),主要由于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环比提升2.2pct至8.6%(受益于工程及原材料降本、P5 EOP影响减弱)、同时大众EEA合作收入开始入账;研发费用16.3亿元显示管控力度好于指引[7] 2025年展望 - 公司指引2024Q4交付8.7-9.1万辆,其中10月交付2.4万、11月交付目标3万,隐含12月交付目标3.3-3.7万;M03、P7+均开启双班生产冲刺交付,12月P7+交付目标1万辆,带动2024全年交付或接近19万辆[7] - 2025Q1在手订单充沛、M03 max启动交付,2025年预计发布4款新车(含1款增程)及多个改款、出口交付占比或稳定在15%,有望驱动2025年交付曲线逐季向上[7] - P7+后新车及重要改款将搭载全新平台化技术,车型稳态毛利目标达到双位数,同时更高毛利率的出口业务稳步放量,驱动2025年底前实现单季盈亏平衡目标[7] - 智能化方面,P7+后新车型及重要改款max版本全部采用AI鹰眼NGP智驾方案,并实现高等级智驾全系标配,2025Q4预计实现当前硬件下L3智驾体验,不断强化智驾优势[7]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营业收入:2022A为26,855百万元,2023A为30,676百万元,2024E为41,029百万元,2025E为95,558百万元,2026E为122,055百万元[7] - YOY:2022A为28.0%,2023A为14.2%,2024E为33.7%,2025E为132.9%,2026E为27.7%[7] - 净利润:2022A为-8,428百万元,2023A为-9,444百万元,2024E为-5,378百万元,2025E为-2,231百万元,2026E为339百万元[7] - 毛利率:2022A为11.5%,2023A为1.5%,2024E为14.0%,2025E为14.3%,2026E为14.5%[7] - 净利率:2022A为-31.4%,2023A为-30.8%,2024E为-13.1%,2025E为-2.3%,2026E为0.3%[7] - ROE:2022A为-22.8%,2023A为-26.0%,2024E为-17.7%,2025E为-8.1%,2026E为1.3%[7] - EPS:2022A为-4.9元,2023A为-5.4元,2024E为-2.8元,2025E为-1.2元,2026E为0.2元[7] - P/E:2026E为290.0倍[7] - P/S:2022A为3.0倍,2023A为2.7倍,2024E为2.2倍,2025E为0.9倍,2026E为0.7倍[7]
网易-S:移动游戏运营稳健,暴雪回归推动端游增长
广发证券· 2024-11-21 1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Q3业绩披露,多项财务数据呈现[2] - 暴雪回归推动端游增长,手游受高基数影响下滑[3] - 看好公司游戏研发实力和持续产出优质游戏产品的能力,给出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4] 财务数据总结 24Q3总体财务数据 - 24Q3营业收入262.1亿元,YoY/QoQ -4%/+3%,Q3毛利率同减0.09pct至62.9%;销售费用38.05亿元,环比增加8.66%,同比增加6.67%,销售费用率为14.52%;管理费用11.00亿元,管理费用率为4.20%;研发费用44.2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6.88%。24Q3 GAAP归母净利润65.38亿元,Non-GAAP归母净利润74.99亿元,Non-GAAP归母净利率为28.61%[2] 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财务数据 - 24Q3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收入208.64亿元,同减4.2%,其中在线游戏收入为201.96亿元,同减1.04%,手游收入占比70.8%,为142.99亿元,同减9.71%,主要受去年爆款新游《逆水寒》发行带来的高基数;端游收入占比29.2%,为58.97亿元,同增29.01%,主要是《魔兽世界》等暴雪产品回归带动[3] 各业务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总体营业收入分别为1072/1203/1256亿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328/356/374亿元[4] 业务发展总结 游戏业务 - 暴雪回归带动端游增长,手游通过新游戏贡献业绩增量,游戏储备丰富[4] 有道教育业务 - 未来主要战略将聚焦于“AI + 教育”场论驱动,AI技术推动业务稳步发展,预计2024 - 2025年营业收入为58.6/66.3亿元[26] 云音乐业务 - 得益于音乐版权成本的优化和直播分成比例的持续收缩,以及较为稳定的费用率,预计2024 - 2025年收入为81/91亿元[27] 创新及其他业务 - 因口径调整之后包括网易严选、邮箱等业务,预计2024 - 2025年营收至89亿元、97亿元[29]
快手-W:DAU创新高,外循环广告增长强劲
国金证券· 2024-11-21 11:37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2] 核心观点 - 2024Q3快手-W业绩表现良好,收入和利润均有增长,用户指标也呈现上升趋势,各业务板块发展态势积极[3] 业绩情况 总体业绩 - 2024Q3实现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1.4%,Non-IFRS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24.4%[3] 用户数据 - 2024Q3,DAU达到4.08亿,同比增长5.4%,MAU达到7.14亿,同比增长4.3%,用户日均使用时长132分钟,总时长同比增长7.3%[3] 各业务板块 线上营销 - 2024Q3线上营销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20% - 内循环广告保持稳健增长,月动销投流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0% - 外循环广告在传媒资讯、平台电商和本地生活等行业消耗同比快速增长,短剧消耗大幅增长,2024Q3公司全自动投放解决方案的总营销消耗占外循环营销客户整体消耗比例提升至约50%,全站营销解决方案及智能托管产品占内循环总营销消耗比例达到约50%,营销客户的AIGC素材消耗日均消耗超过2000万元[3] 电商 - 2024Q3电商GMV达到3342亿元,同比增长15%,月活跃买家达到1.33亿,同比增长12.2%,月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40%,新入驻快手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商品类目数量同比增长超过20%,泛货架电商GMV占比达到27%,商城场域日均动销商家同比增长近70%,日均活跃买家同比增长超60%[3] 直播 - 2024Q3直播业务收入93亿元,同比下滑3.9%(Q2同比 -6.9%),平台直播职业化、机构化趋势加强,持续推出丰富的多元化优质内容(文旅、游戏等)[3] 其他业务 - 可灵AI用户超500万,累计生成5100万视频和1.5亿图片;快聘日均简历投递量同比增长近1倍;本地生活收入同比增长2.5倍,GMV环比增长26%;理想家日均线索规模同比增加超4倍;海外业务收入13亿,同比增长104%,亏损1.5亿,同比收窄75.9%[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NON-IFRS净利润分别为177/226/30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5/2026年NON-IFRS PE分别为11.86/9.28/6.94X[3]
小鹏汽车-W:2024Q3毛利率超预期 经营周期拐点确立
民生证券· 2024-11-21 11:37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2][7]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为247.6亿元,同比+40.5%,其中2024Q3收入101.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8.4%/+24.5%;2024Q3汽车业务毛利率为+8.6%,同比/环比分别为+14.7pts/+2.2pts;2024年前三季度non - GAAP归母净利润为-41.6亿元,同比减亏,2024Q3 nonGAAP归母净利润为-15.3亿元,同比减亏[2] - 低成本智驾量产,引领AI智驾新变革;新车型连续热销,强劲产品周期启动[6] - 费用稳健改善,业绩展望向好[3] 营收端 - 2024Q3实现单季营收入101.0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8.4%/+24.5%。其中2024Q3当季汽车业务收入为88.0亿元,同比/环比分 别为12.1%/+29.0%,同环比增加主要由于交付量的增加所致。2024Q3单车ASP由24Q2的22.57万元下降至18.90万元。其他业务方面,2024Q3营收达到13.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90.7%/+1.1%;同比增加主要由于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以及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加所致[2] 利润端 - 2024Q3汽车业务毛利为7.6亿元;汽车业务毛利率为+8.6%,同比/环比分别为+14.7pts/+2.2pts。2024Q3总毛利为15.4亿元,2024Q3毛利率为+15.3%,同比/环比分别为+17.9pts/+1.3pts。2024Q3整体毛利率提升的原因为1)成本降低及车型产品组合改善所致2)大众合作相关收入的高毛利[2] 费用端 - 2024Q3研发费用为16.3亿元,同比/环比为+25.1%/+11.3%。2024Q3研发费用率为16.2%,同比/环比为+0.9pts/-1.9pts。2024Q3销管费用为16.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3.5%/+3.8%。2024Q3销管费率为16.2%,同比/环比为-3.7pts/-3.2pts[3] 渠道端 - 截至2024Q3,小鹏拥有639家销售中心,覆盖206个城市。销售中心较2024Q2增加28家[3] 现金 - 截至24Q3小鹏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现金存款总计357.5亿元,较24Q2减少-15.8亿元,短期流动性风险较弱[3]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Q4汽车销量将为8.7万辆至9.1万辆;同比区间为+44.6%至+51.3%;对应收入约为153.0亿元至162.0亿元,同比区间为+17.2%至+24.1%[3]
同程旅行:核心业务盈利较大改善,单客贡献同比提升
国信证券· 2024-11-21 1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同程旅行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同程旅行2024年三季度业绩超预期,OTA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6pct,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 [1][7] - 公司通过营销效率提升和架构优化,核心OTA业务利润率显著改善,补贴投放精细化助力用户价值提升 [1][8] - 国际业务处于发展早期阶段,Q3国际机票票量和国际间夜量增长超110%/130%,预计全年出境机酒收入占核心OTA业务5% [1][8] - 公司重点培育APP流量和会员流量,国庆假期APP日活创300万新高,黑鲸会员ARPU值为普通会员的2.7倍以上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2024-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为27.5/32.8/38.3亿元,对应动态PE为14/12/10x [1][9]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为171.51/200.17/229.43亿元,同比增长44.2%/16.7%/14.6% [2] - 2024-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5.0%/19.4%/16.6%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为1.22/1.46/1.70元,对应PE为14/12/10x [2][12] - 2024-2026年EBIT Margin预测为10.0%/11.3%/12.3%,净资产收益率(ROE)预测为10.3%/11.2%/11.6% [2] - 2024-2026年毛利率预测为65%,EBITDA Margin预测为15%/16%/16% [15] 业务表现 - 2024Q3 OTA平台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1.6%,经营利润率31.1%,同比提升6.0pct [1][7] - 2024Q3度假收入9.8亿元,经营利润率2% [1][7] - 2024Q3平台GMV为728亿元,同比增长2.4%,机票票量同比增长超20%,酒店ADR下滑约4-5% [1][8] - Q3单用户12个月累计购买频率8.1次,同比增长15.9%,ARPU同比增长53.2%,平台佣金率同比提升2.2pct [1][8] 新业务发展 - 国际业务处于发展早期阶段,Q3国际机票票量和国际间夜量增长超110%/130% [1][8] - 公司通过收益管理和投放精细化减少国际业务对利润的拖累 [1][8] - 预计全年出境机酒收入占核心OTA业务5% [1][8] 用户价值提升 - 公司通过交叉销售提升老用户购买频次,Q3末单用户12个月累计购买频率8.1次,同比增长15.9% [1][8] - ARPU同比增长53.2%,平台佣金率同比提升2.2pct [1][8] - 国庆假期APP日活创300万新高,黑鲸会员ARPU值为普通会员的2.7倍以上 [1][8]
龙源电力:风资源改善,收购控股股东优质新能源资产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1 11:02
投资评级 - 未有投资评级 [3] 核心观点 - 龙源电力2024年前3季度业绩较上半年边际改善,3季度净利润增长29.9%,增速环比上半年大幅改善,扣除非经常损益,3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仍超过10%,3季度公司利润边际改善趋势明显;公司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及处置火电资产;Q3发电量同比提升,10月风电发电量维持提升趋势;公司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发电资产;目前龙源电力2025年估值约为7倍PE,公司积极把握风电建设窗口期,并有国家能源集团资产注入预期,估值有提升空间 [9][10] 公司概况 基本信息 - 总市值(百万港元)119,577,H股市值(百万港元)22,363,总股本(百万股)8,360,H股股本(百万股)3,318,12个月低/高(港元)4.42/8.29,平均成交(百万港元)283.42,股价2024-11-20为6.79港元 [6] - 股东结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占58.72%,其他占41.28% [7] 经营数据 - 2024年3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减少9.8%至74.7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同比增加13.3%至28.9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9.9%至16.5亿元;1-3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减少6.4%至263.5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同比减少10%至100.4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11.4%至56.7亿元 [10] - 至9月30日,公司控股装机为37GW,其中风电控股装机为28.4GW,火电控股装机为660MW,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为8GW;1-9月,公司新增投产控股装机量2.7GW,其中风电626MW,光伏2GW;公司已完成江阴苏龙热电公司产权转让,控股火电装机减少1215MW,光伏26MW;公司目前控股火电660MW [10] - 1-3季度,公司发电量同比增2.4%至56846.6吉瓦时,受风资源影响,风电发电量同比降1.8%至43861.5吉瓦时;单看3季度,公司发电量同比增6.4%至16764.7吉瓦时,发电发电量同比增6.2%至12276.9吉瓦时;3季度风资源环比改善,公司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0月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8.2%至5897吉瓦时,其中风电同比增长24.35%至5245吉瓦时,光伏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同比增67.7%至652.8吉瓦时;1-10月公司累计发电量同比增2.9%至62743.9吉瓦时 [10] 收购资产 - 公司公告拟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藤县能源发展、甘肃风电、武威新能源等八家新能源电力公司,总装机容量为2.03GW,其中已投运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45GW,在建新能源发电装机量为0.58GW;包括风电装机1.75GW及光伏装机0.28GW;项目收购对价为16.9亿元人民币 [10] 行业 - 行业为新能源电力行业 [2]
同程旅行:核心OTA利润率提升显著;上调目标价
国证国际证券· 2024-11-21 10:45
报告投资评级 - 评级:买入[7] - 目标价:22.5港元[7] 报告核心观点 - 核心OTA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带动公司整体净利润超预期[2] - 用户花费增长及整体变现能力提升趋势有望延续[3] 报告各部分总结 经营数据亮点 - 住宿预订:ADR同比降幅<5%,整体间夜量在高基数下维持同比增长,15天交叉销售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12%[3] - 交通票务:整体机票预订量同比增20%,增值服务需求增长[3] - 国际业务: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超110%,酒店间夜量同比增超130%[3] 财务预测及估值 - 预计4季度核心OTA收入同比增21%,预计度假业务季节性环比回落至5.6亿元,维持全年收入预测[4] - 展望2025年,预计核心OTA收入增18%,预计经调整净利润率同比提升至17%[4] - 将估值基准调整至2025年,给予14倍2025年市盈率,上调目标价至22.5港元(前值:18.8港元),较现价有27%的涨幅,维持"买入"评级[4]
携程集团-S:国内旺季经营优异,国际业务蓄力成长
国信证券· 2024-11-21 10:39
报告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三季度携程集团-S经调净利润增长22%,好于彭博一致预期。Q3公司收入158.7亿元/+15.5%,超彭博预期;Non-GAAP归母净利润59.6亿元/+21.8%,经调整EBITDA为56.8亿元/+22.9%,好于彭博预期。旅游旺季收入增速在高基数上环比依然改善,平台龙头优势凸显[2][7] - 国内酒店份额持续扩张,出境游旺季体现更多超额修复,国际业务高速增长。2024Q3住宿预订收入68.0亿元/+22%,交通票务收入56.5亿元/+5%,旅游度假收入15.6亿元/+17%,商旅管理收入6.6亿元/+11%,其他收入12.3亿元/+41%[2][8] - 综合公司Q3优异表现及Q4国内酒店价格已逐步企稳,略上修公司2024 - 2026年收入至529/617/712亿元,上调Non - GAAP归母净利润至174/197/229亿元,对应动态PE为18/16/14x。公司基本盘优质,国际平台增加投放为中线成为亚洲领先在线旅游平台蓄力;公开会提及2025年拟扩大资本回报规模以彰显积极姿态。继续看好公司中高端用户流量挖潜与出色经营效能,维持“优于大市”评级[2][8] 财务相关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0.39亿元、445.10亿元、529.26亿元、617.09亿元、712.4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1%、122.1%、18.9%、16.6%、15.5%;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2.94亿元、130.71亿元、173.64亿元、197.17亿元、229.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6%、910.1%、32.8%、13.5%、16.2%[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2 - 2026年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及利润表各项目均有预测数据,如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70.00亿元、415.92亿元、488.26亿元、643.56亿元、845.18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200.39亿元、445.10亿元、529.26亿元、617.09亿元、712.49亿元等[14]
同程旅行:Q3利润率如期改善,盈利能力提升
中国银河· 2024-11-21 09:42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4][9] 报告核心观点 - 3Q24公司实现营收49.9亿元/同比+51.3%,整体增速超越此前预期;核心OTA业务营收40.1亿元/同比+21.6%,符合预期;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55.5%;Non - GAAP净利润9.1亿元/同比+46.6%[2] - 酒店take rate提升推动板块营收增长,国际机票及地面交通营收增长强劲[2] - 公司付费用户增势稳定,3Q出行旺季拉动ARPU值提升[3] - 公司整体投放和补贴效率提升,核心OTA业务盈利能力再增强[3] - 公司出境游业务拓展进程良好,补贴力度逐渐回收和精细化投放下销售及营销开支在营收中占比大幅下降,同时take rate持续改善,公司未来业务增量和盈利能力均有较大提升空间[4] 相关目录总结 业绩情况 - 3Q24公司实现营收49.9亿元/同比+51.3%,核心OTA业务营收40.1亿元/同比+21.6%,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55.5%,Non - GAAP净利润9.1亿元/同比+46.6%[2] - 住宿预订板块营收13.8亿元/同比+22.2%,交通票务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20.6%,其他收入达6.1亿元/同比+23.7%,度假板块实现营收9.8亿元[2] - 截至3Q24,公司平均月付费用户达4640万人/同比+5%;年付费用户/年累计服务用户分别达到2.3亿人/18.8亿人,同比+3.4%/19.9%;3Q24 ARPU为70元左右,环比提高约6元[3] - 3Q24公司毛利率为63%/同比-11.2pct/环比-1.2pct。费用端来看,服务开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分别为5.1亿元/14.7亿元/3.3亿元,在营收中占比为10%/29%/7%,占比同比-4pct/-9.1pct/+0.6pct,环比-1.5pct/-6pct/+0.2pct[3] - 3Q24 Non - GAAP净利率为18%/同比-0.6pct,核心OTA平台Margin为31%/同比+6pct/环比+7pct,为疫后新高,同时也好于疫情前同期水平[3] 业务分析 - 酒店take rate提升推动住宿预订板块营收增长,国际间夜数同比+130%;交通票务收入得益于国际机票票量同比增长超110%,同时通过完善慧行智能出行系统提高火车票务的变现能力;其他收入受酒管业务和线上度假业务的强劲增长[2] - 公司不断完善微信生态系统,积极推广自有APP,在稳定存量客户的同时着重发掘现有客户业务的变现能力,提高消费频次和ARPU值[3] - 预计主要得益于补贴和广告投放精细化和take rate的持续改善,整体效率优化[3] - 公司出境游业务拓展进程良好,补贴力度逐渐回收和精细化投放下销售及营销开支在营收中占比大幅下降,同时take rate持续改善[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 - 2026调整后净利润为27亿元/36亿元/4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调整后PE为14X/11X/9X[4] - 2023A - 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11,896、17,212、20,654、24,166(单位:百万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0.67%、44.68%、20.00%、17.00%;Non - GAAP净利润分别为2199、2732、3560、4468(单位:百万元),利润增速分别为240.33%、24.24%、30.32%、25.49%;调整后摊薄EPS分别为0.95、1.18、1.53、1.92(元);调整后PE分别为17.41、14.01、10.75、8.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