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公司

搜索文档
又一家公司宣布解散,火爆一时的割草机行业正在疯狂洗牌
新浪财经· 2025-05-15 19:25
公司动态 - 深圳智能割草机初创公司森合创新宣布解散,团队多数成员来自大疆、云鲸、华为、OPPO等知名硬件大厂 [1] - 创始人李畅公开信称解散原因包括团队重组、制造难题及资金限制,并承认对结果负全责 [1] - 公司产品Oasa R1在Kickstarter众筹金额超230万美金(1790名支持者),但未能交付引发维权 [2] - 知情人士指出公司产品定义问题突出,同时采用视觉和激光雷达方案导致技术难度过高 [1] 行业背景 - 智能割草机属于庭院机器人细分市场,欧美中产家庭年均草坪护理支出约200美元(美国数据) [4] - 传统割草机依赖人工埋线,智能割草机通过视觉/算法实现自主避障和路径规划 [4][5] - 2020年后中国涌现上百家智能割草机企业,包括九号公司、科沃斯等跨界玩家 [5] 技术挑战 - 室外环境复杂度高,需多线激光雷达(成本昂贵)或纯视觉方案(算法要求高) [6][7] - 纯视觉方案依赖RTK/GNSS辅助定位,目前仅适用于小面积草坪 [7] - 森合创新采用视觉+激光雷达+自磨刀技术,工艺和供应链成本压力过大 [7] 市场现状 - Kickstarter上超10家智能割草机初创公司面临无法发货困境 [2][8] - 安克创新、正浩创新等企业已关停割草机业务线 [9] - 九号公司成为全球首个无埋线割草机激活量超3万台厂商,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5.95亿元(同比+379.28%) [9] - 九号公司采用EFLS定位系统(非激光雷达),以卫星信号+RTK实现厘米级定位 [9] 未来趋势 - 行业进入淘汰赛,初创公司需具备2000-3000万资金门槛且面临售后网络建设挑战 [9][10] - 机构预测2029年割草机市场规模将达39亿美元,但窗口期已关闭,中间厂商需技术突破(如具身智能)才能存活 [10] - 行业可能形成头部厂商+贴牌厂家的两极格局 [10]
3只科创板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15 18:26
科创板资金流向 - 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538.30亿元,其中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3.50亿元 [1] - 科创板个股上涨88只,下跌487只,主力资金净流入股185只,净流出股399只 [1] - 华熙生物主力资金净流入4047.09万元居首,中芯国际净流出4.21亿元最多 [1] 主力资金连续流向 - 43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3个交易日以上持续净流入,瑞联新材、利扬芯片连续净流入9天 [1] - 162只个股主力资金连续流出,先锋精科连续21个交易日净流出 [1] 主力资金净流入排名 - 华熙生物净流入4047.09万元,涨幅6.26%,换手率2.63% [1] - 光云科技净流入3643.48万元,涨幅2.65%,换手率4.66% [1] - 九号公司净流入3420.34万元,涨幅4.71%,换手率1.80% [1] 主力资金净流出排名 - 中芯国际净流出4.21亿元,跌幅1.91% [1] - 寒武纪净流出1.61亿元 [1] - 金山办公净流出1.21亿元 [1] 资金流向持续性 - 莱特光电连续14天净流出 [1] - 三达膜连续11天净流出 [1]
追觅割草机器人,猛攻Top3 ?
雷峰网· 2025-05-15 18:13
核心观点 - 追觅作为割草机器人行业的新进入者,凭借激光雷达技术路线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快速实现市场卡位,出货量突破10万台并预计向20万台冲刺[2][3][4] - 公司采用差异化的激光雷达方案,虽初期不被看好,但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实现成本下降,有望在2025-2026年行业格局定型前弯道超车[5][6][16] - 通过复用扫地机业务的供应链和渠道资源,追觅在欧美市场快速建立线下商超渠道优势,展现出强于初创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27][32][34] 技术路线选择 - 追觅是首家将激光雷达应用于割草机器人的厂商,突破行业主流的"RTK+视觉"技术路径[9][10] - 激光雷达方案精度更高且部署简便,相比RTK方案无需搭建基站且不受信号干扰影响[16] - 公司2023年5月才正式立项激光雷达项目,但通过与大疆览沃合作快速完成技术卡位,超额完成3万台采购承诺[14][15] 成本控制策略 - 激光雷达价格昂贵,但追觅通过10万台规模实现成本大幅下降,吸引前十激光雷达厂商主动合作[20] - 复用扫地机业务的供应链体系:1200个零部件中超过50%可通用,生态企业抱团压价增强议价权[22] - 采用多技术路线并行策略:针对不同草坪面积(500/3000平米分界)匹配视觉/激光雷达/RTK方案[23] 渠道竞争策略 - 欧美市场80%销量依赖线下渠道,传统被富世华等园林工具厂商垄断[27][28] - 追觅2024年上半年快速打入德国Hornbach等头部商超,完成友商一年未达成的渠道突破[34] - 建立专业巡店团队和完善流程,复用扫地机海外渠道资源,同步布局线上线下全渠道[33][35][38] 市场发展预期 - 行业预计2026年格局定型,2025年是关键窗口期,激光雷达成本下探将引发传感器迭代潮[16][24] - 追觅目标不仅是行业Top3,计划通过产品差异化和第二渠道开拓冲击首位[36][37] - 目前行业仍处蛮荒期,追觅/松灵/九号等头部企业均在研发端到端解决方案[42]
21新智人|割草机器人大爆发,有激光雷达供应商称“今年肯定会上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7:44
行业概况 - 全球割草机器人销量接近180万台,渗透率不到10%,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1] - 过去5年国内共有32家企业入局割草机器人,包括园林器械企业、机器人公司及初创企业 [1]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兴起推动产业渗透率急速提升,技术演进带动庭院管理模式变革 [1][2] 产品技术发展 - 割草机器人分为三个阶段:M1有边界线无基站、M2无边界线有基站、M3无边界线无基站 [2] - 锂电化和智能化趋势推动产品创新,传统有边界产品面临降价和盈利空间压缩 [2] - 无边界产品采用UWB或RTK视觉融合方案,技术成熟推动国产品牌加速涌入 [2] - 北美市场对硬件要求更高(草质粗、生长快),需大功率、高效率及耐用性 [5] - 激光雷达用量扩增,禾赛与可庭科技合作提供30万颗JT系列雷达,速腾聚创预计2025年出货10万台 [5] 市场竞争格局 - 富士华等传统有边界割草机厂商面临不可逆的降价压力,为国产品牌创造机会 [2] - 优必选、安克创新、乐动计划在2024-2025年发布无边界新品 [2] - 欧洲市场(草坪300-400平)先行,美国市场(600-1000平)成为新拓展方向 [3] - 大叶股份通过收购欧洲AL-KO推动全球扩张,规划低中高三类产品线 [3] - 九号公司凭借Segway品牌欧美知名度及渠道先发优势应对竞争 [4] 企业动态 - 中坚科技子公司上海高氪研发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已获小批量订单 [3] - 追觅生态链可庭科技自研UltraView感知技术,解决重复割草问题 [5] - 九号公司通过编码器技术优化硬件性能,实现轮毂电机低速大扭矩 [5]
邀请函: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定档7月11日,无锡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5-14 20:08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 活动规模: 500+ 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聚焦新技术 拓展新市场 时间: 7月11日 地点: 江苏无锡锡山区 一、活动背景及亮点 二、活动组织架构 活动名称: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 起点研究院(SPIR)权威发布《2025中国两轮车换电及电池TOP排行榜及行业白皮书》, 覆盖智能电动两轮车出货量TOP10、两轮车换电运营商TOP10、两轮车电池BMS出货量 TOP5,两轮车换电柜出货量TOP5、中国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TOP10、中国电动两轮 车用钠电池出货量TOP5等细分权威榜单,为行业树立标杆,为投资及采购决策者提供参 考; 政策支持、即时配送需求及技术升级等主要驱动力影响下,全球两轮车换电市场高速增长, 基于产业链整合优势,中国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布局风口,电池安全、下沉市场覆盖及成本优 化等挑战急需解决; 上下游企业加速研发高安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高低温等细分性 能优势电池产品; 海内外轻型动力及中小储能市场高速增长,低空飞行、移动电动工具、人形/智能机器人、 智能家居、智慧储能等热门应用场景进入高 ...
以智能化构建护城河,年赚10亿元的九号公司如何打破行业内卷困局
第一财经· 2025-05-14 19:48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两轮出行行业深陷同质化泥潭,价格战硝烟遮蔽创新视野 [1] - 消费者需求从单纯代步工具向品质、性能、智能化多维度转变,推动中高端产品销量增长,低端产品市场空间受挤压 [4] - 2024年行业整体销量下滑9.1%,但公司以"不参与价格战"策略实现营收141.96亿元(同比增39%)、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81%)[11] 公司战略与产品创新 - 公司通过"技术升维+价值重构"双螺旋模式,将两轮电动产品从代步工具进化为移动智能终端 [3] - 推出五大系列产品重新定义智能出行:科幻伙伴D系列、未来已来E系列、运动性能M系列、均衡工具N系列、生活方式Q系列 [3] - Q系列新品针对女性用户设计,累计激活量达68万台,解决续航焦虑、防盗隐患等痛点 [8] - M系列产品实现续航与智能双突破,远航家Mz 110最大续航达110km,标配RideyFUN智驾系统 [13] 市场表现与财务数据 - 过去五年智能两轮车国内出货600万台,占中国智能电动车品牌销量的70% [3] - 2024年营业收入72.11亿元(同比增70.38%),毛利率21.11%(同比增2.06个百分点)[5] - 在4000元以上高端价格带连续2年销量第一,2024年销量超60万台 [5] - 2025年Q1营业收入51.12亿元(同比增99.52%),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236.22%),研发费用2.53亿元(同比增54.14%)[14]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自主研发"真智能"技术体系,智能化评测以810分稳居首位,连续四年领先 [5] - 智能化产品在TOP20中占半数席位,TOP10中6款上榜 [5] - 品牌认知度48.2%,用户优先考虑购买占比32.6%,用户复购率42% [6][10] - 2024年智能化水平超出行业均值75.8% [10] 全球化与生态布局 - 通过Segway品牌进入欧美高端市场,主导电动滑板车国际标准制定 [12] - 2025年CES展会发布第三代电动滑板车与Navimow X3割草机器人 [12] - 全球用户达2600万,市值近500亿 [1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2024年行业政策以"规范化+促消费"为核心,新国标修订推动智能化升级 [13] - 以旧换新补贴刺激替换需求,预计大幅拉动销量 [13] - 行业年轻客群占比从2021年11%提升至2024年21.2% [11]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514
交银国际· 2025-05-14 14:36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关税形势缓和,港股市场持续修复,多数行业价格和估值已修复,企业盈利预期整体受关税影响有限,港股有望迎来正面催化,建议聚焦科技创新、高股息、政策红利三条投资主线;4月中国电池产销同比大幅增长,海外动力市场份额提升,美国取消部分关税预计短期储能电池出口加速 [4][5][8] 港股策略 - 近期全球关税形势显著缓和,中美暂停或取消部分关税,风险情绪持续改善,港股自“对等关税”宣布后持续修复,当前已超过2024年10月高点,修复主要归因于风险溢价显著回落,无风险利率或企业盈利预期变动不大 [4] - 多数港股行业价格和估值较4月初“对等关税”宣布时完全修复,信息技术和半导体等景气成长板块接近全面修复,内需驱动型消费板块及高股息防御性板块突破前期高点,企业盈利预期整体受关税政策影响相对有限,少数周期性板块小幅下修,绝大多数行业盈利预期保持平稳 [5] - 内外形势积极改善,港股有望迎来正面催化,中美谈判成果超预期,关税谈判持续向建设性方向发展,降低全球贸易和衰退风险,短期内风险情绪趋于平稳,关税风险降低对美债利率影响呈双向性,对港股影响偏中性,中国出口韧性持续,内需政策组合加速推进,企业盈利预期有望回归中性偏积极 [5] - 行业推荐聚焦三条主线:科技创新主线,包括科技硬件、互联网科技;高股息主线,关注银行、公用事业和电信运营商;政策红利主线,关注券商、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港股优质消费龙头 [5] 全球主要指数表现 |指数|收盘价|年初至今升跌%| | ---- | ---- | ---- | |恒指|23,108|-2.08| |国指|8,386|-2.02| |上A|3,537|0.17| |上B|261|-0.46| |深A|2,092|-0.20| |深B|1,192|0.17| |道指|42,140|-0.64| |标普500|5,887|0.72| |纳指|19,010|1.61| |英国富时100|8,603|-0.02| |法国CAC|7,874|0.30| |德国DAX|23,639|0.31| [6]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品种|收盘价|三个月升跌%|年初至今升跌%| | ---- | ---- | ---- | ---- | |布兰特|64.98|-13.41|-12.87%| |期金|3,220.00|10.05|22.47| |期银|32.02|-0.79|10.78| |期铜|9,590.00|2.44|10.15| |日圆|147.86|3.57|6.29| |英镑|1.33|5.88|5.87| |欧元|1.12|6.99|7.80| |HIBOR|4.58|0.00|0.00| |美国10年债息yield|4.48|-1.09|0.83| [7] 电池行业月报 - 4月中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销量为118.2GWh/118.1GWh,分别同比+49.0%/73.5%,产销比接近1;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1GWh,同/环比+52.8%/-4.3%,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升至82.8% [8] - 1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升至42%,韩国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40.3%,同比-5.4%,日企松下电池市占同比-2.5ppts至7.4% [9] -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预计2025年5 - 6月中国储能电池有望加速出口以利用窗口期 [9] 本周公布经济数据 美国 |日期|事件|市场预期|上次数据| | ---- | ---- | ---- | ---- | |5月13日|消费物价指数(2月份环比%)|0.30|-0.10| |5月13日|消费价格指数(2月份同比%)|2.40|/| |5月15日|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千)|228.00|/| |5月15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2月份环比%)|-0.40|/| |5月15日|2月份零售销售额(2月份环比%)|1.40|/| [10] 中国 报告未提及本周中国公布经济数据的具体内容 [10] 交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 报告列出了交银国际近期发布的深度报告和每日报告,涉及港股策略、电池行业、汽车行业、互联网行业等多个领域 [10] 恒生指数成份股表现 报告列出了恒生指数成份股的市值、5天股价、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价、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 [11] 国企指数成份股表现 报告列出了国企指数成份股的市值、5天股价、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价、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 [12]
电动摩托车会成为“成年人的智能玩具”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14:19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摩旅的风靡,与摩托车产业科技创新双向奔赴。电动摩托车凭借零排放、低成本的突出优势,加快融入 人们的日常出行,业界预测到2030年其全球市场规模将超千亿美元;一系列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为摩托 车骑行带来更新奇的体验,还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 配备快充技术,可打破续航焦虑。部分高端电动摩托车品牌,通过不断优化电池技术与充电策略,具备 长续航与快充能力,可实现续航400公里、30分钟快充的效果。 在技术路线的多元探索中,氢能源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部分企业加快开发、试生产氢燃料电池摩托 车。重庆摩企隆鑫通用在行业率先研发搭载氢燃料电池的全地形车,集成了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电 堆比功率达2.2kW/kg,实现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动力输出。 在能源动力类型转换的同时,随着操作方式变革,自动挡加快普及,重构摩托车行业格局。类似于汽车 行业从手动挡向自动挡转变,摩托车领域也迎来了自动挡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重庆宗 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发动机生产线上作业 黄伟 摄 技术赋能之下,摩托车正从传统燃油机械转变为智能电动载具,从生产、交通工具进化为都市青年的潮 玩项目,既重塑了出行形态,也让这一传统产 ...
报名|见证中国力量!院士领军、巨头云集、五大赛道,三千余平展览,张江打造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地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4 11:47
未来十年,人形机器人会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吗? 具身智能大模型如何突破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壁垒与应用场景? 中国的具身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哪些独特优势与 " 卡脖子 " 难题? 具身智能驱动下的人形机器人 " 中国力量 " 究竟走到哪一步了? …… 一天时间,带你看尽 「 具身智能 未来已来 」 。全球瞩目的 2025 张江 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暨张江人 形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 在即, 还没有报名的,先扫 下方 二维码 科技与资本的目光 早已 锁定这场盛会! 上海 张江已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策源地 ,这不是偶然。随 着 " 具身智能 " 首次写入国家政策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 " 量产元年 "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上海考察时也强调 , 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 产业引领功能, 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从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到全球 200+领军企业,从五大赛道的精彩竞技到3000平米超大规模展区, 这场汇 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的盛会,将成为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风向标 。 无论你是技术专家、企业决 策者还是投资人,这 ...
明星割草机器人公司骤然倒下:创始人曾是云鲸联创,拿过亿元融资
36氪· 2025-05-14 09:32
5月13日,割草机器人公司森合创新创始人李畅在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称,虽全力推进R1产品交付,但受团队意外重组、制造难题以及资金限制等因素影 响,公司已无力维持运营。 森合创新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无边界智能割草机研发,曾获得蓝驰创投、小熊电器等近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创始人李畅曾是云鲸早期创始成员之一。 2024年6月,森合创新推出卷轴割草机器人Oasa R1,售价1199美金起,在Kickstarter共获得约230万美元众筹资金、1790名支持者。 作者 | 黄楠 编辑 | 袁斯来 如火如荼的庭院赛道,一家创业公司遗憾折戟。 Oasa R1众筹订单(图源/Kickstarter) 很快森合创新将所有资源投入至研发和生产环节,但尚未有公开的明确信息披露其众筹订单的交付情况。有知情人士告诉硬氪,其产品仅交付了一小部 分。 200多万美元的众筹对于一家重研发的机器人公司,谈不上是笔大钱。行业人士告诉硬氪,"(众筹)首日30万美金,拿到的钱不算多。"此前硬氪专访长 曜科技时,其创始人也表示,要做割草机器人创业,得先准备一个亿。 半个月前,有下订了Oasa R1定金的用户在Kickstarter留言称,自4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