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美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墙倒众人推?多国狂抛美债,中方又减257亿,特朗普硬气不起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19:54
美债持仓总量与估值变动 - 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总额达9.16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但7月美债价格普遍回落导致债券市值缩水 持仓变化部分源于估值浮动而非实际资金流入 [1][5] - 9.16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并非各国争相买进结果 而是价格起落带来的账面繁荣 [5] 主要国家美债持仓分化态势 - 日本7月增持38亿美元美债 总持仓达1.15万亿美元 保持美国最忠实债主地位 [9] - 英国单月猛买413亿美元 持仓推至8993亿美元历史高点 主要源于伦敦金融中枢的套利行为而非政治同盟 [12] - 中国7月减持257亿美元 连续数月呈现减持趋势 同时黄金储备增至7402万盎司 [12][14] - 加拿大大幅减持571亿美元 美债持仓创阶段性新低 印度也连续两个月减持 [1][17] 美元信用体系与去美元化进程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从2000年70%以上降至57.7% 下降趋势不可逆 [19] - 金砖国家整体倾向去美元化 欧盟通过INSTEX系统、中国与欧洲央行续签5400亿元本币互换协议 打破对美元支付体系依赖 [17][19] - 特朗普执政时期金融制裁政策使美元成为政治武器 俄罗斯外汇储备被冻结案例引发对美元安全性质疑 [21] 美债吸引力结构性转变 - 私营资本减仓短期国债转而观望 官方机构选择性加仓长期债券 反映投资者对利率走势和财政稳定性分歧加大 [5][7] - 美债吸引力从全球最稳转变为全球最贵 在高利率和高赤字背景下各国计算自身利益 [7] - 美国联邦债务规模突破36万亿美元 大而美法案让未来十年财政赤字再添3.3万亿美元 [15] 地缘政治与资产配置战略 - 中国减持美债是系统性降低对单一美元资产依赖的战略转身 涵盖规避财政风险、应对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保障资产安全三重考量 [14][15][17] - 特朗普重返政坛可能带来关税回潮和制造业回流政策 进一步放大不确定性 [21] - 全球资本重新排列预示国际金融格局重构 多极货币体系逐渐成形 [24][26]
金价站稳3600美元,含“金”理财收益水涨船高
搜狐财经· 2025-09-21 15:13
屈颖分析认为,黄金挂钩理财产品频繁出现因触发条件而提前止盈的现象,既体现了产品设计中的风险 控制机制,也反映出机构对后市波动的审慎判断。这种提前止盈现象具有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在金价 处于高位并伴随较大波动的情况下,理财机构通过触发止盈机制锁定收益,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并维 持产品收益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由于不同产品的设计结构、挂钩方式及触发阈值存在差异,并非所 有黄金挂钩理财都会提前止盈。总体来看,在高波动环境下,这种现象可能在短期内较为频繁,投资者 在配置时仍需关注产品条款细则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规划投资策略。 发行提速创新多 近期,国际金价持续走强,连续多日站稳3600美元/盎司上方。在此背景下,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市场 迅速回暖,产品平均收益表现亮眼,新发数量与规模也显著提升。业内人士指出,理财机构及投资者对 黄金资产的关注度持续升温,通过跨市场配置黄金,不仅能提升资产分散性,更能有效把握金价上行的 红利,增厚组合收益。 金价屡创新高 年初至今,伦敦现货黄金累计涨幅已接近40%,成为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一大亮点。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 分析认为,本轮金价上涨的逻辑清晰,主要体现在宏观货币环境、新兴市场储备 ...
单月抛1829亿元,创16年新低!美方通告全球: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搜狐财经· 2025-09-21 12:20
金融地震!中国单月狂抛1829亿美债,美国财政部的报告撕开了一道惊心动魄的口子。 十六年最低持仓,七千三百零七亿美元,这不是普通的市场波动,而是一场静默却坚决的金融突围。数字背后,是一个大国在重新定义自己的安全边界。 当美元潮汐反复无常,当美国国债突破三十四万亿美元天花板,世界终于开始觉醒。债务堆不出永恒信任,霸权终会反噬信用。中国连续十个月将黄金纳入 怀抱,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穿越周期的深谋远虑。 黄金沉默,但从不撒谎。它不依附于任何国家的承诺,不屈服于任何政策的变卦。央行增持的不是金属,而是自主权的砝码。当越来越多的国家抬头看路, 美元独舞的时代正在落下帷幕。 放眼全球,去美元化已不是边缘思潮,而是各国心照不宣的集体动作。欧盟、金砖国家、东南亚联盟……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在跨境交易中另辟蹊径。世界苦 美元霸权久矣,而中国这次调整,恰似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没有人愿意把全部家当放在别人的赌桌上。美国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一次再一次的债务违约危机,早已透支了它的信誉。金融武器化,终会招致反噬;无限 量宽松,终究稀释了信任。 中国不是在逃离市场,而是在重构逻辑。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绝非简单的资产腾挪,而是面向未来的风 ...
复盘美联储降息周期,比特币、股市、黄金将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9-21 12:17
为什么大家都在等待这个靴子落地?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美联储走进降息通道后,各类资产往往会迎来一轮起飞行情。 那么这次降息,比特币会走向何方?股市、黄金又会如何表现?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先休息,等美联储决议后再操作",这几天,投资社群中不乏观望的情绪。 北京时间 9 月 18 日凌晨 2 点,美联储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自去年 9 月降息以来,这已经是第 5 次议息会议了。市场预期会再降 25 个基点,从目前的 4.5% 降到 4.25%。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待降息周期的开始。现在,我们已经走在降息的半路上。 复盘美联储过去 30 年的降息周期,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寻找答案。 我们正站在哪种降息周期的起点? 历史上,美联储降息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有时候,降息是经济的强心针,市场应声大涨;但有时候降息反而是暴风雨的前奏,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即将到来,资产价格不一定应声上涨。 1995 年,预防式降息。 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经济增长稳健,但有过热迹象。于是他选择"预防性降息",从 6%降到 5.25%,总共只降了 75 个基 点。 结果呢?美股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最辉 ...
F-35居然能远程锁死!从战机到全球支付,断供黑手已伸向金融命脉
搜狐财经· 2025-09-21 09:55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支持 全球各国突然意识到,那些看似中立的金融基础设施竟暗藏着他国政治的"终止开关",而欧洲各国也在 开始摆脱对美国支付的依赖。 美国 "断供黑手" 在支付领域的阴影 在全球经济的大舞台上,支付系统维系着各国间经贸往来的正常运转。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国手中的支付系统成为潜在的"金融武器",各国是否正在步入一个被迫选边站队的全球经济新战场? 英国央行前金融稳定副行长乔恩的警告绝非危言耸听:从Visa、MasterCard在俄乌冲突后瞬间切断俄罗 斯业务,到特朗普任内屡次威胁对盟友动用经济制裁手段。 美国的支付企业,像 Visa、MasterCard 等,无疑是耀眼的存在,它们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实力和广泛的影 响力。 在全球支付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多国家在日常的贸易结算、跨境消费等诸多环节,都对其有 着高度的依赖。 这些举动让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美国在对外关系中可能使出的种种手段,也不禁担忧起美国是否会将 支付系统当作施压的工具。 而 2022 年俄乌战争后的一个举动,当时,Visa 和 ...
鲍威尔引发降息风暴!美联储9月行动撬动全球,房市低位反弹迎转机
搜狐财经· 2025-09-21 07:28
当华盛顿尚沉浸在下午的斜阳中,北京已然披上夜色。正是在这容易令人心生懈怠的过渡时刻,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25个基点跳动,却让全球金融市场瞬间 屏息。在九个月的岿然不动后,美联储于9月17日(华盛顿时间)打破寂静,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25%,而北京则在18日凌晨接过了这回荡 的信号。对于那些洞悉政策脉搏的观察者而言,这并非一次试探性的调整,而是一场精心策划、通过"时间窗口管理"实现的公开战略转向。美联储主席鲍威 尔的言论,以及"点阵图"的变动,都几乎直白地昭示:美国正步入一个更为宽松的货币周期。 潮起潮落的信号:从"软着陆"到"乏力反弹"的图景 表面上波澜不惊的数字背后,近月来已暗流涌动。8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升幅达2.9%,创下年内新高;同时,曾经坚不可摧的就业市场也显 露出疲态,新增岗位持续下滑,劳动力参与率回落,劳动者就业意愿显著降温。鲍威尔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坦承,劳动力市场"已不如数月前那般强劲", 此次降息意在阻止这种疲弱态势的进一步蔓延。换言之,此前人们热切期盼的"软着陆",如今看来更像是一次有气无力、弹跳不足的着陆。高企的通胀压 力,加上"去美元化"的暗流涌动,使 ...
收割战略失败,美联储被迫低头降息,美国国运迎来转折点
搜狐财经· 2025-09-21 03:01
这套玩法美国已经玩了几十年。但这次,收割循环首次被打破。 疫情期间美国超发货币,导致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为应对危机,美联储将利率从近乎零快速拉升到5%以上,创下历史性加息速度。 5%的无风险收益!这就像在全球金融市场投下磁铁,理论上应该吸干所有流动性。按照剧本,新兴市场应该应声崩溃,资产价格跌至谷底。 但这次,剧本被改写了。 中国稳盘,破解美元收割陷阱 美元资本的这次收割,分明是冲着中国而来。加息配合贸易战、科技封锁,组成了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围剿。 然而,中国通过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战略,稳住了阵脚。甚至借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取得突破。 房地产泡沫实现软着陆,没有像美国预期的那样轰然崩塌。中国不但没有被迫割让资产,反而在美元高压下完成了产业升级。 美元霸权的高墙正悄然开裂,一场未曾预料的降息将改写全球金融格局。 美联储的降息决定震动了全球市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政策调整,而是战略层面的重大转向。在未能按预期拉爆新兴市场、完成经典美元潮汐收割的情况 下,美联储被迫低头,这标志着美元霸权体系出现了一道难以弥补的裂痕。 美元潮汐,收割战略的失败 美元霸权依赖着一套成熟的"潮汐"机制:先疯 ...
中国突然抛售1829亿元美债,美国要慌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02:33
就在刚刚,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一份重磅数据:2025年7月,中国一口气减持257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新低! 与此同时,中国央行已经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这一减一增之间,释放出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中国正在加速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主动规避美债风险。 这绝对是对美国经济投下的一张重磅反对票! 中国为何要大幅减持美债?答案显而易见:美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靠的债务国。近年来,美国滥用美元霸权,频繁将金融武器化,动不动就冻结他国外汇储 备、实施金融制裁。俄罗斯高达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冻结给全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继续大量持有美债,无异于将金融安全置于他人掌控之下。 美国国债规模如今已突破35万亿美元,且还在飞速增长。两党政治斗争不断,债务上限危机反复上演,美国政府甚至屡次面临"关门"风险。试问,这样一个 财政管理混乱的国家发行的债券,还能算是"安全资产"吗? 中国增持黄金的举动更是意味深长。黄金是自古以来的"硬通货",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不会被冻结,也不会因某国货币政策贬值。中国连续10个月增持黄 金,正是在为可能到来的国际金融风暴准备"压舱石"。 美国的反应值得玩味。一些美国政客 ...
中国再抛257亿美债,持仓创16年新低!全球最大债主们走向分歧
搜狐财经· 2025-09-21 02:10
全球资本风云变幻:中国减持美债,黄金热潮涌动,美元霸权迎来挑战 最新公布的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描绘了一幅引人深思的全球金融图景。尽管截至2025年7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已连续三个 月刷新历史纪录,逼近9.16万亿美元大关,但在这片看似繁荣的表象之下,主要持有国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策略博弈。其中,中国大幅削减美债持有量的举 动,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弃债"黄金:战略调整下的精准操作 数据显示,中国在2025年7月大幅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持仓规模锐减至7307亿美元,这一数字已跌至2008年12月以来的近16年半低点。这并非一 时的冲动,而是中国持续多年的战略性调整。自2022年4月中国美债持仓跌破万亿美元关口以来,减持步伐从未停歇。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中国分别 减持了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和573亿美元的美债。 2025年以来,中国美债持仓呈现出一种"起伏不定"的特征:年初的1月和2月出现了小幅增持,但随后的3月至5月,减持态势再度占据主导,6月虽有微弱回 暖,7月的"骤然抛售"则显得尤为关键。这种精细化的操作节奏,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外汇储备管理上的日益 ...
中国抛售257亿美债,美财长对人民币夸上了:兑换美元更强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01:02
风起云涌:中国减持美债,全球资产配置重塑格局 2025年7月,中国抛售257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举动,不仅令华尔街的心弦为之一紧,更标志着一个长达十五载的金融版图正在悄然重塑。曾经中国稳坐美国国 债最大海外持有国宝座,峰值时持有量一度突破1.3万亿美元,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骤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不足巅峰时期的三 分之二。 与此同时,全球资本市场的另一番景象则引人瞩目。在日本悄然增持38亿美元美国国债之际,英国却以413亿美元的惊人增幅,创下历史新高,这与中国的 大幅减持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全球投资者不禁为之侧目。 在中国减持美债的同时,另一项资产的增持则显得尤为突出——黄金。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截至2025年8月末,黄金储备已攀升至7402万 盎司。作为一种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黄金不受单边制裁的影响,能够有效地对冲美元单一货币风险,成为中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的重要选择。 事实上,中国减持美债并非一日之寒。自2022年4月持仓量跌破万亿美元大关以来,中国便开启了持续性的"瘦身"模式:2022年累计减持1732亿美元,2023 年减少508亿美元,2024年则减少了573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