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慢牛行情
icon
搜索文档
“924”一周年:近1500股翻倍,A股总市值首次超100万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15:16
"9.24"行情一周年,中国资产怎么样了? 去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一揽子金融政策,旨在稳定市场和提振经济,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 当时,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创始人David Tepper曾高呼"买入一切中国资产"。 一年后的今天,他的判断被证明是对的,中国资产在此期间经历了一轮全球瞩目的 强劲牛市。 过去一年,中国股市的表现远超全球主要市场。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增幅达45%。上证综指从2700点水平飙升至3900点,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科 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更是分别录得了115%和110%的惊人涨幅,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回报率则分别为16%和24%。 展望未来,此轮涨势或许才刚刚开始。 "9.24"一周年成绩单:百万亿市值与普涨格局 回顾"924"以来的一年,中国A股市场的表现堪称惊人。截至2025年9月24日,A股总市值从约7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超过100万亿元,增幅高达45%。 在此期间,超过3000只A股股票涨幅逾50%,近1500只股票价格翻倍。 从板块来看,科技股无疑是本轮上涨的领头羊。 电信、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的股票录得了最高的板块涨幅 ...
刘纪鹏:这次应该是慢牛行情,是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背景下实现的
凤凰网财经· 2025-09-25 14:05
市场行情判断 - 当前A股市场处于慢牛行情且为牛市行情 [3] - A股在过去十年间曾三次冲击3700点未果而本次市场能够稳步向上 [3] - 近4个月A股上涨800点印证慢牛格局的韧性 [3] 政策支持因素 - 国家层面多次明确提及活跃资本市场及增强市场吸引力为市场注入强大信心 [3] - 央行首次通过便利互换机制直接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初步规模达5000亿元 [3] - 银行体系与资本市场深度联动共同发力推动行情发展 [3] 市场表现分析 - 市场在今年4月经历回调跌至3040点属于对前期快速上涨的技术性修正 [3] - A股在3000点附近徘徊近17年后当前已进入稳步上升通道 [3] - 本轮行情不再是汇金公司单兵作战而是多方合力的结果 [3]
“924”一周年:高喊买入一切中国资产的David Tepper说对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13:3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总市值从约7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5% [1][2] - 上证综指从2700点水平飙升至3900点 [1] - 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录得115%和110%的惊人涨幅 [1] - 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回报率分别为16%和24% [1] - 超过3000只A股股票涨幅逾50%,近1500只股票价格翻倍 [2] 领涨板块与个股 - 科技股为上涨领头羊,电信、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股票录得最高板块涨幅 [4] - 阿里巴巴港股单日上涨近10%,月内涨幅达50%,股价飙至4年高位 [4] - 受外卖平台监管草案利好影响,美团上涨1.2%,京东上涨3.3% [4] - 腾讯上涨2%,其游戏《三角洲行动》登顶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 [4] - 高盛编制的中国半导体一揽子股票指数上涨4.6% [4] - 太阳能、固态电池等板块也表现出色 [4]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A股交易活跃度自8月初以来持续处于高位,创下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纪录 [5] - 中国家庭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仅为11%,远低于房产的55%和现金/存款的27% [5] - 自2020年以来居民存款增加约80万亿元,其中约55万亿元超额储蓄大部分即将到期 [5] - 高达31万亿元理财产品和15万亿元货币市场基金可能随实际利率下降流入股市 [5] - 房地产市场走弱背景下,每年超过14万亿元"新钱"在寻找新投资渠道 [5] - 专注于中国的股票基金上周录得54亿美元资金流入,为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 [6] 未来展望 - A股形成"慢牛"的基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实 [1] - 高盛认为当前A股构建"慢牛"市场的条件更为成熟 [5] - 据高盛估算,未来潜在机构增量资金可能高达20-40万亿元 [6]
“924”一周年:高喊“买入一切中国资产”的David Tepper说对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11:14
市场表现回顾 - A股总市值从约7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45% [1][2] - 上证综指从2700点水平飙升至3900点,科创5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分别录得115%和110%的惊人涨幅 [1] - 同期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回报率分别为16%和24% [1] - 超过3000只A股股票涨幅逾50%,近1500只股票价格翻倍 [3] 领涨板块与公司动态 - 科技股为上涨领头羊,电信、电子和计算机等行业录得最高板块涨幅 [5] - 阿里巴巴港股单日上涨近10%,月内涨幅达到50%,股价飙至4年高位 [5] - 受外卖平台监管草案等利好消息刺激,美团上涨1.2%,京东上涨3.3% [5] - 腾讯上涨2%,其游戏《三角洲行动》登顶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榜 [5] - 高盛编制的中国半导体一揽子股票指数上涨4.6% [5] - 太阳能、固态电池等板块也表现出色 [5] 市场前景与资金面分析 - A股交易活跃度自8月初以来一直处于高位,并创下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纪录 [6] - 中国家庭资产中股票配置比例仅为11%,远低于房产的55%和现金/存款的27% [6] - 自2020年以来居民存款增加约80万亿元,其中约55万亿元的超额储蓄大部分即将到期 [6] - 高达31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和15万亿元的货币市场基金可能随实际利率下降而流入股市 [6] - 在房地产市场走弱背景下,每年超过14万亿元的“新钱”在寻找新投资渠道 [6] - 未来潜在机构增量资金可能高达20-40万亿元 [7] - 上周专注于中国的股票基金录得54亿美元资金流入,为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周流入 [7]
董承非等投资大佬热议:A股慢牛还是过热?
凤凰网· 2025-09-24 14:09
A股慢牛行情确立,随着最近市场调整,亦有观点担心指数上涨过快,市场已经过热了吗? 9月22日,在兴证全球基金、兴银理财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投资·向善"大讲堂上,百亿私募睿郡资产合伙 人董承非、万亿公募广发基金副总经理王海涛、千亿规模兴银理财创新业务部总经理叶予璋、百亿私募宁泉资产投资 经理曾铭伟以及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罗妍,围绕当前A股市场是否进入慢牛阶段、多资产配置的战略意义等核心议题 展开了深度探讨。 A股是慢牛还是过热? 今年以来,A股与港股市场表现抢眼,尤其以算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领涨,部分个股在短短两三个月内涨幅数倍,市 场情绪明显升温。面对这一轮上涨行情,投资者普遍关心:这是新一轮"慢牛"的开启,还是局部过热的前兆? 对此,睿郡资产合伙人董承非从股债性价比的角度给出了判断。他认为,本轮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经过过去 三年的持续调整,权益资产的风险收益比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债券市场经历长期牛市后,无风险收益率已降至2%以 下,迫使投资者不得不将目光转向风险资产以寻求更高回报。 "本质上,这一轮行情的启动,是因为权益资产在各类风险资产中展现出最高的性价比。"董承非同时也指出,市场并 非全面过 ...
可转债市场周观察:估值继续压缩,等待切入时机
东方证券· 2025-09-24 1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转债自发调整未结束,跟涨能力减弱,正股回调时估值主动下行,对权益市场波动更敏感,当前转债性价比偏低,但A股处于慢牛行情,无需过分担忧,当前是转债兑现集中点位,高价低溢价股性品种及偏防御个券更值得考虑,部分银行底仓品种现配置价值[6][9] - 回测近几年强赎案例发现,博弈强赎条款有客观收益和一定确定性,后续触发和放弃强赎数量可观,值得关注[6][9] - 权益市场上周冲高回落、板块分化,周初强势,上证指数几近突破3900大关后大幅调整,成交缩量上涨放量下跌,短期指数需震荡调整,中长期趋势看好,关注下周一国新办发布会[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可转债观点:估值继续压缩,等待切入时机 - 转债自发调整未结束,跟涨能力减弱,正股回调时估值主动下行,对权益市场波动更敏感,当前转债性价比偏低,但A股处于慢牛行情,无需过分担忧,当前是转债兑现集中点位,高价低溢价股性品种及偏防御个券更值得考虑,部分银行底仓品种现配置价值[9] - 回测近几年强赎案例发现,博弈强赎条款有客观收益和一定确定性,后续触发和放弃强赎数量可观,值得关注[9] - 权益市场上周冲高回落、板块分化,周初强势,上证指数几近突破3900大关后大幅调整,成交缩量上涨放量下跌,短期指数需震荡调整,中长期趋势看好,关注下周一国新办发布会[9] 可转债回顾:转债再度跟跌,估值继续下行 市场整体表现:权益冲高回落,科技仍是主线 - 9月15日至9月19日,市场指数涨跌分化,上证指数下跌1.30%,深证成指上涨1.14%,沪深300下跌0.44%,中证1000上涨0.21%,创业板指上涨2.34%,科创50上涨1.84%,北证50下跌1.43%[13] - 行业方面,煤炭、电力设备、电子领涨,银行、有色金属、非银金融领跌,日均成交额上行1922.4亿元至2.52万亿元[13] - 上周涨幅前十转债为景兴、恒帅、崧盛等,成交方面,景兴、景23、利扬等转债较为活跃[13] 估值主动压缩,高价、中低评级转债表现较好 - 上周转债再度回调,估值主动压缩,日均成交额大幅上行至818.02亿元,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55%,平价中枢下行1.1%至111.1元,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1.1%至18.9%[6][18] - 从风格看,上周高价、中低评级转债表现较好,AA+评级、大盘转债表现较弱[6][18]
A股慢牛,不靠宽松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0:32
市场交易逻辑转变 - 市场不再交易宽松预期 转而定价结构性政策和确定性逻辑 [1][3][20] - 9月22日金融管理部门发布会未调整LPR 但A股三大指数全线收红 [2][3]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外部约束放松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3][7] 流动性状况 - LPR维持不变:1年期3.0% 5年期以上3.5% [7]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1.60%上行至1.87% 显示市场对"大水漫灌"预期降温 [6] - 宽松感来自三方面:财政货币协同发力 特殊再融资债券和10万亿元化债额度落地;结构性工具对冲 科技/绿色/普惠贷款年均增速20%以上;全球比价效应增强 [7] 市场表现与估值重构 - A股总市值从68万亿元涨至104万亿元 增加36万亿元 [9] - 超3000只个股涨幅超50% 其中1400只股价翻倍 80只涨幅超400% 35只涨幅超500% [9] - 高景气赛道享受"戴维斯双击" "中特估"类资产股息率超5% 全年分红规模预计超2.3万亿元 [10] - 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共计约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超80% [11] - 上证综合指数年化波动率降至15.9% 较"十三五"下降约2.8个百分点 [11] 金融体系基础数据 - 银行业资产接近470万亿元 股票与债券市场总规模位列世界第二 [13]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现股债融资57.5万亿元 新增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总额达170万亿元 [13] - 直接融资比重提高至31.6% 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13] - 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资产总规模超10万亿元 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3.4万亿元 [11][14] 重点领域融资增长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绿色贷款 普惠小微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 [13] - 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两位数增长 [13] -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突破25%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由18家增至24家 [15] 风险化解进展 -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压降超60% 金融债务规模压降逾50% [14][17] - 房企"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投放超7万亿元 部分城市房价环比企稳 [17] - "十四五"时期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11] 确定性逻辑支撑 - 盈利可持续:科技/绿色/普惠三大赛道贷款年均20%+增速提供订单与现金流能见度 [20] - 资金可沉淀:中长期资金占比提升 退市常态化延长持有久期 [21] - 风险可识别:地方债 地产 中小银行三大风险被逐步拆解 [22] - 政策可预期: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监管"底线思维"降低极端波动担忧 [23]
一年上涨40%,被“9·24新政”改变的股市
吴晓波频道· 2025-09-24 10:03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 A 股市场是目前 ' 存款搬家 ' 的优先选择,至于房地产行业,除了必要的刚需和改善需求外,其投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当听到潘行长说 " 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 " 时,很多投资者便失望地退出了直播间。 周一下午三点,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等出席发布会, 并答记者问。 整个市场屏息以待,期待着一份足以再次点燃行情的 " 大礼包 " 。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把手,他们 肩负着调控中国金融和货币 政策 的重要职责,也被网友视作释放 利好消息的 " 财神爷 " 。 然而, 潘行长似乎 " 预判了市场的预判 " , 他明确指出,发布会的主题是回顾与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调整。伴随着当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的按兵不动,周一市场对重大利好的期待,最终落空。 市场的热切期盼,源于一年前那场 " 史诗级 " 的发布会。 2024 年 9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主要领导像今天一样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共同发布了一系列超预期的 政策 " 组合拳 " ...
贺强寄语A股“924行情”一周年:祝愿股市慢牛走长走远,走出黄金10年!
新浪证券· 2025-09-24 10:01
A股市场周年回顾与展望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寄语A股市场走出慢牛行情并持续黄金10年 [1] 技术指标与个股表现 - MACD金叉信号形成后部分个股呈现良好涨势 [3]
【机构策略】A股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2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周二探底回升并呈现宽幅震荡格局 创业板指尾盘翻红[1] - 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显示资金活跃度较高[1] - 指数层面短期或企稳 但长假前上攻动力可能不足 大概率延续震荡格局[2] 行业板块表现 - 银行 贵金属 工程建设及航运港口等行业表现较好[1] - 旅游酒店 小金属 房地产及软件开发等行业表现较弱[1] - 半导体产业链延续强势 银行与港口航运板块逆势活跃[1] 资金动向 - 8月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显示对中国资产保持信心[1] - 居民储蓄正逐步向资本市场转移 形成持续增量资金来源[1] - 杠杆资金因国庆长假避险考虑主动平仓 属季节性正常现象[1] 政策与宏观环境 - 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 结构性政策为重点[1] - 美联储降息利好A股走势 有利于外资回流[1][2] - 人民币有望走强 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改善[1] 市场展望 - 短期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需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1] - 中期牛市行情仍在酝酿 基本面复苏及盈利预期改善形成支撑[1] - 市场经历月度级别震荡整理后 指数仍存在继续走强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