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出清

搜索文档
A股2025一季报和2024年报分析
2025-05-06 23: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涉及 A 股市场众多行业,包括先进制造、消费、科技、医药、金融、地产、周期(钢铁、建材、煤炭、建筑、石油及石化等)、TMT(电子、通信、传媒、计算机)、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非银金融(证券、保险)等行业,未提及具体公司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股整体表现**:2025 年一季度 A 股整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收入和利润均正增长,剔除金融和“三桶油”后利润增速超 3%,中小市值股票和创业板业绩提升显著,盈利周期触底 [1][2]。 2. **行业表现差异** - **突出行业**:电子、汽车、机械、家电等出海贡献大的领域,以及传媒、农业、非银、部分化工品等内需型品种表现较好 [3]。 - **低景气行业**:能源类(油、煤炭)、纯内需型消费品、医药、地产产业链处于低景气状态 [3]。 3. **亏损情况**:2024 年年报 32%公司扣非净利润亏损,为 2008 年以来最高;2025 年一季度 29%公司亏损,仅次于 2008 - 2009 年金融危机及 2020 年疫情期间,产能出清缓慢 [4]。 4. **企业订单**:过去两到三年企业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累计同比增速下行,2022 - 2023 年负增长,近两到三个季度触底回升但仍为 -6%至 -7%负增长 [5]。 5. **毛利率及 ROE**:2025 年一季报营收和利润改善,但毛利率平稳为 17.2%,处十年来低位;ROE 一季度小幅反弹,受企业杠杆率稳定及销售净利率改善驱动,资产周转率下行 [6]。 6. **出海业务影响**:剔除金融及“三桶油”,全 A 公司出口敞口达 15.6%创历史新高,传统电子、家电等行业出海敞口大且受关税冲击;2018 年以来部分二级行业出海进程加快 [7]。 7. **出海与内向型公司业绩**:2024 年以来出海公司利润和营收增速高于内向型公司,但增速已回落;内向型消费品类公司营收和利润虽有负增长,但边际变化收窄或提升,风险波动相对小 [8]。 8. **产能与库存**:产能处于去化周期,工业企业存货温和补库,A股 公司库存持续去化;资本开支过去两季度负增长,在建工程刚进入负增长区间,固定资产小幅反弹,后续转固压力减小;公司投放费用增速下降,财务和销售费用累计增速负增长 [9]。 9. **企业现金流**:最近几个季度企业现金流未进一步恶化,在手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降幅收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下行;营收质量自 2024 年二三季度以来回升;公司分红稳定在 1.6 万亿元左右,2025 年以来公告回购金额超 1100 亿元,超过去两年同期 [10][11]。 10. **各板块表现** - **先进制造**:盈利能力处历史低位,供给端持续出清,资本开支同比连续四季负增长,电池、逆变器、风电设备等细分领域有积极变化 [12]。 - **消费**:进入消费降级通道,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下降,农业扭亏为盈贡献大,食品饮料收入和利润下行 [12]。 - **银行、地产及相关周期品、医药**:处于摸底阶段,盈利能力相对稳定但面临结构性调整压力,银行受实体经济和净息差压力收入和利润下降,地产利润增速深度负增长,医药利润增速下滑 18% [12][13][15]。 - **TMT**:硬件端电子和通信利润增速高但放缓,软件端传媒和计算机财务指标边际改善明显 [16]。 - **有色金属及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维持高景气,基础化工部分细分领域景气度边际改善 [17]。 - **非银金融(证券)**:受权益市场回暖影响,营收和利润上行 [18]。 11. **六大板块收入与利润**:科技板块收入增长 11%、利润增长 22%最佳;消费板块收入增速 2%、利润增速 17%;先进制造收入与利润增速约 5%;医药板块最差,收入下滑 5%、利润下滑 18%;科技板块 ROE 改善显著,多数板块 ROE 改善靠降本增效 [19]。 12. **一级行业财务指标**:传媒、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财务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钢铁与房地产仍处低位亏损 [20]。 13. **高景气与低景气行业**:高景气行业如电子、家电等满足营收与利润双正增长;低景气行业如煤炭、医药等营收与利润双负增长 [21]。 14. **盈利周期位置与趋势**:通信、有色金属等在盈利周期高位且正增长;钢铁、计算机等处于困境反转阶段;地产链、医药等处于盈利周期低位且负增长 [22][23][24]。 15. **利润增速贡献与拖累行业**: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等对 2025 年一季度 A 股利润增速贡献大;煤炭、医药生物等拖累增速 [25][26]。 16. **需求端机会指标**:2025 年一季度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增速为正且上升的二级行业,如军工电子、新能源金属等受订单驱动 [27]。 17. **高景气二级行业**:半导体、通信设备及软件等国产替代领域,高端制造出海相关领域,养殖业困境反转板块,电力设备部分细分领域 [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行业细分领域亮点** - **TMT**:影视院线、游戏出版等细分领域财务指标改善且利润增速达 10%以上,硬件端受 AI 新基建驱动,软件端传媒和计算机改善突出 [29]。 - **先进制造**:工程机械、轨交专用等细分领域财务指标改善多且利润增速达 30%,电力设备中风电、电机等表现好,电池链条供给端出清充分 [30]。 - **汽车**:出海相关摩托车、乘用车及航海装备表现较好 [31]。 - **消费品**:养殖业、饲料等细分领域表现良好,食物消费出口类、食品饮料中白酒表现差 [32]。 - **医药**:医疗服务、原料药有正增长,其余子行业负增长,低端仿制药与医疗耗材供给端出清 [33]。 - **周期性板块**:塑料、农化用品等子类产品正增长且财务指标改善,建材、钢铁亏损减轻,有色金属小金属等利润增幅高 [34]。 2. **各行业利润增速和财务指标**:2025 年一季度煤炭、建筑等行业利润增速疲弱,地产深度负增长,银行营收和利润下降,证券收入和利润增速上升,保险公司业绩波动性大且差异度分化 [35]。 3. **产能状态及供给周期**:先进制造、周期、医药和科技板块资本开支负增长,多数板块消化产能;供给收缩充分的行业集中在地产链、医药等领域,电池链条一季度供给端有小幅扩张迹象 [36][37]。 4. **一季报亮点**:2025 年一季度 A 股剔除金融及“三桶油”后收入和利润转负为正,产能去化后半程,中小板指数改善明显,企业现金流未恶化,科技板块领跑,内需类公司二三季度或改善 [38]。
工业硅晨报:处于产能出清阶段,硅价加速探底-20250506
华宝期货· 2025-05-06 12:59
晨报 工业硅 工业硅:处于产能出清阶段,硅价加速探底 从业资格号:F3059924 投资咨询号:Z0002978 电话:010-62688526 从业资格号:F3078638 投资咨询号:Z0018248 电话:010-62688555 从业资格号:F3038114 投资咨询号:Z0014834 电话:010-62688541 从业资格号:F3059529 投资咨询号:Z0018932 电话:010-62688516 从业资格号:F03127144 投资咨询号:Z0020161 电话:021-20857653 整理 逻辑:上周工业硅市场继续下跌,部分牌号现货价格有近 250 元/吨降幅。 目前华东通氧 553#硅在 9300-9500 元/吨,华东 421#硅在 10100-10300 元/吨。 期货端:五一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避险减仓明显,期货主力合约 si2506 收盘价为 8540,-1.21%,主力单日减仓 28618 手,当前持仓为 16.65 万手。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1】1452 号 负责人:赵 毅 供给端:本周新疆大厂有继续减产计划,据悉目前在开矿热炉 22 台,减产 后 ...
深度|透视“风光储”财报:风电、储能“回春”,光伏还在“挣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9:45
文章核心观点 - 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行业近年受产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各赛道业绩冷热不同,2024 年风电、储能公司整体盈利,光伏公司陷入困境,2025 年一季度风电、储能公司业绩回春,光伏公司分化加剧,行业需求前景被看好,但产业链价格波动、海外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走势 [1] 风电行业 整体业绩回暖 - 2024 年第四季度到 2025 年第一季度国内风电行业整体表现回暖,部分厂商业绩超预期,23 家 A 股风电公司 2024 年合计营收 2251.53 亿元、净利润 132.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39%、下滑 12.70%,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不少企业单季度盈利回升,得益于下游风机价格企稳投标均价回升,2025 年第一季度 23 家公司合计营收 475.75 亿元、归母净利润 42.21 亿元,较 2024 年一季度增长,部分头部整机厂商净利润增速强劲 [2] 部分企业业绩情况 - 金风科技今年一季度营收 94.71 亿元,同比增长 35.72%,净利润 5.68 亿元,同比增长 70.84%,得益于风机出货高增、费用率降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高增,国内风机价格向好及海外出货占比提升驱动盈利能力提升,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在手订单 51.09GW,同比增长 51.81%,海外销售毛利率 14%远高于国内 [3] - 电气风电 2024 年营收 104.38 亿元,同比增长 3.20%,净利润 -7.85 亿元,同比减亏 38.27%,一季度亏损继续收窄至 -1.87 亿元,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加但交付量和营收规模小致续亏,将优化订单结构提高海上和海外订单体量提升盈利能力 [3][4] - 三一重能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利润下滑,亏损约 1.91 亿元,2024 年同期盈利 2.66 亿元,风机毛利率偏低因部分出货为 2024 年库存产品未享供应链降本,部分交付 10MW 风机订单为低价订单 [5] 行业前景 - 业内称今年一季度风电行业“旺季提前”,多数企业出货好于去年同期,海外项目交付量大幅提升,下游需求拉动产业链排产提升,叶片等环节价格上涨,整机中标价格企稳回升,风电产业链有望盈利修复,2025 年风电装机有望高速增长 [5] 光伏行业 整体困境延续 - 2024 年国内光伏行业困境凸显,下游装机需求创新高但主要制造环节大面积亏损,110 家 A 股光伏公司 2024 年合计营收约 1.38 万亿元,同比减少 17.96%,净利润约 -3.63 亿元,同比减少 100.25%,2025 年第一季度合计营收 2791.36 亿元,净利润累计约 47.44 亿元,较 2024 年一季度大幅缩水 [6] 企业业绩分化 - 2024 年 46 家 A 股光伏公司净利润为负,TCL 中环、隆基绿能、通威股份亏损居前三,阳光电源、三峡能源、北方华创净利润领跑,包含储能业务的光伏公司如阳光电源、阿特斯业绩增长韧性好,光伏逆变器公司德业股份等均实现盈利,光伏设备、辅材企业如捷佳伟创等是“利润赢家” [7][8] - 2025 年第一季度光伏组件企业几乎“全军覆没”,晶科能源等头部组件企业合计亏损 83.77 亿元,晶科能源由盈转亏,隆基绿能亏损较 2024 年同期减亏 [8] 市场情况 - 今年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长,1 至 3 月新增装机达 59.71GW,同比上升 30.5%,3 月单月新增装机达 20.24GW 同比大增,但光伏主材价格依然低迷,部分龙头企业希望今年实现盈亏平衡,隆基绿能目标到三季度回到盈亏平衡线,产能出清快慢是企业重回增长通道最大影响因素 [9][10] 储能行业 业绩好转 - 2024 年储能企业整体业绩受竞争影响,2025 年第一季度多家公司盈利能力好转,21 家 A 股覆盖储能业务上市企业 2024 年总营收 6821 亿元,比 2023 年减少 3.59%,净利润 745.41 亿元,同比减少 21.4%,2025 年第一季度合计营收 1580.73 亿元,同比增长 12.39%,净利润 210.33 亿元,同比增长 34%,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 [12] 企业表现差异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一季度净利润明显增长瓜分大部分订单和利润,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板块营收占比快速提升成重要增长引擎,二线电池厂鹏辉能源、南都电源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12][13] 行业变革与市场情况 - 储能行业过去结构性蓝海退潮,中国是全球最大储能装机和制造基地,国内新能源配储政策和海外市场驱动企业出货增长,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137.9GW,占全球 37.1%,同比增长 59.9%,企业将国内视为出货量增长市场、海外视为利润池 [14] - 新能源电站并网与配储松绑及美国政策不确定使企业打法变化,136 号文件引发 5 月 31 日前新能源电站抢装潮,储能设备需求放量,依赖政策驱动的强制配储需求骤降加速行业洗牌利于产品价格企稳,但地方细则未出台使市场空间难预计,海外市场一季度业绩高增长可持续性受考验,部分企业因美国“抢装”业绩激增,中国企业仍将海外视为寻找增量必要市场 [15][16]
杨东、杜昌勇、赵枫发声,谈内需、红利等板块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4-28 18:39
宏观经济与政策 - 贸易摩擦后续演化及新平衡有待观察 我国政府或将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提振消费 拉动内需措施 或给股市创造很多机会 [1] - 我国经济持续复苏进程中存在结构变化 提振消费方面预期会有较大力度刺激政策出台 地产也可能有进一步政策出台 [1] - 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宏观政策空间较大 杠杆率 货币宽松度 财政赤字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政策空间 这些使得国内宏观经济能稳定在一定水平 [1] 投资策略 - 宏观方面可保持较积极态度 尤其在市场已充分调整情况下 权益投资可稍积极 [1] - 关注内需主线 围绕如何提振内需 哪些方面将迎来政策发力等角度来寻找投资标的 [1] - 站在5-10年维度 我国正处在产能出清 优势企业逐步占据更大市场份额阶段 这个阶段过去后 优质公司ROE会得到明显提升 [1] - 国内企业全球竞争力还在增强 只要企业竞争力还在 给投资者创造回报能力不会改变 在合理估值下回报可以预期 [1] 行业机会 - 服务性消费占比较低 内需消费大概率是未来能够持续增长方向之一 [2] - 国内很多龙头企业已做海外布局多年 家电 工程机械 锂电池等行业龙头均在做海外布局 这些企业值得关注 [2] - 电力行业过去整条产业链利润主要集中在煤炭 但上游价格承压 下游电力行业利润增长 [2] - 长期来看 电力体制改革 新能源发展带来需求 同时凸显传统电力企业在稳定电力供给方面作用 [2] - 系列政策出台后 电力将恢复公用事业本质 逐渐可以看到业绩稳定和成长性 同时又有很高分红比例承诺 兼具分红和成长属性 [2]
奥特维接待6家机构调研,包括易方达、睿远基金、诺德基金等
金融界· 2025-04-25 18:32
公司业绩 - 2024年度实现收入91 98亿元 同比增长45 94% 归母净利润12 73亿元 同比增长1 36% 扣非归母净利润12 38亿元 同比增长6 06% 经营性现金流7 88亿元 总资产140 29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5 34亿元 归母净利润1 41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0 45元/股 [6] - 2024年度销售费用14 390 18万元 同比增长9 61% 管理费用33 122 47万元 同比增长29 11% 研发费用43 036 09万元 同比增长31 49% 三项费用增速均低于收入增速 [4] 订单情况 - 2024年度新签订单101 49亿元 同比下降22 49%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手订单118 31亿元 同比下降10 40% [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在手订单112 71亿元 [6] 技术研发 - 铝线键合机(增强型)设备具备技术优势 2025年毛利率有提升空间 [7][8] - 光伏领域开发钙钛矿设备 锂电领域研发固态电池和锂电池回收专用设备 半导体领域推进碳化硅长晶设备和先进封装设备开发 CMP设备预计2025年下半年送客户验证 [9] - 未布局一体化产线研发 聚焦产业链核心设备开发 [10] 海外布局 - 马来西亚制造基地已落成并完成首台设备出货 正提升产能规划应对海外出口需求 [9] - 预计2025年非洲 中东等地区存在新项目机会 [9] 行业动态 - HJT龙头客户有望2025年全面推进0BB工艺改造 因该工艺降银效果显著 [10] - 光伏行业部分经营困难企业已完成产能出清 但整体出清节奏难以预测 预计2026年部分项目将重启 [10]
光伏产业链价格继续走低、企业利润大减,背后受何因素影响
第一财经· 2025-04-24 21:34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硅料大厂几乎同步"带头"减产以响应相关部门及中国 光伏行业协会提出的光伏产业"反内卷"倡议。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我国所有在产多晶硅企 业基本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不过据硅业分会披露,本月总计1家企业进入检修状态,预计对整体产量 影响较为有限。 除了各环节供需矛盾,下游终端市场需求的疲软,也是导致眼下光伏产业链从上至下各环节价格均走低 的一大原因。 在硅业分会看来,近期硅片环节价格的下行主要变化不在于供给端,而在需求端。"下游终端组件需求 快速回落,导致电池排产下降,对硅片需求大幅减弱。" 光伏主产业链由上至下主要分为硅料(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4月24日晚间,中国有 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多晶硅价格震荡下行,硅片 价格继续下行,电池和组件价格同样呈继续下探趋势。 "多晶硅市场处于僵持博弈状态,现货市场鲜少成交,买方与卖方暂时没有达成较为一致的价格共 识。"据硅业分会分析,上游多晶硅环节价格再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二季度硅片的产出不及预 期。"整体来看,4月硅料签单水平不及3月,而5月硅片开工预计 ...
新能源淘汰赛加剧,非“头部”公司靠香港IPO生存?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3-04 18:16
以下文章来源于侃见财经 ,作者侃见财经 侃见财经 . 看见不一样的财经! 作 者 | 侃见财经 来源 | 侃见财经 导 语:在行业低迷时期,启动港股IPO,加快企业全球化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周期之"困",对于当下的储能以及光伏行业而言,难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行业产能出清的过程当中,只有头部企业才具备熬过冬天的实力。2月中旬,三元前驱体龙头企 业中伟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启动港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同日宁德时代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 请。此前,锂电巨头格林美也宣布启动港股IPO工作。 对于行业的下一个周期而言,谁能率先跑完"长夜",谁就能在下一个周期中领跑。目前,行业已进 入产能出清的关键阶段,行业周期底部已经探明,但价格战带来的惯性仍主导行业,因此行业的淘 汰赛还将维持一段时间。 从上述维度而言,产能出清带来的"痛感",依旧刺痛了每一家锂电企业。若从152元/股的高位算 起,中伟股份的股价三年时间跌去了70%,市值蒸发超过了1050亿元。 锂电龙头扎堆赴港上市,实则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向外"突围"。 中伟股份在公告中称,启动港股IPO,旨在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构建国际化资本运作平 台,助力全球产业 ...
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投扩产提速
高工锂电· 2025-03-01 15:12
圆柱电池海外扩产动态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圆柱电池基地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6.8亿只 [2] - 海四达计划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7.5亿元 [2] - 蔚蓝锂芯马来西亚10GWh圆柱电池项目预计2024年Q2投产 [3] - 2025年开年电池厂商扩产节奏稳定,显示对锂电市场前景乐观 [3] - 2023-2024年行业新增投扩产项目较少,主要集中在方形电池 [3] - 2025年圆柱电池增量显著提升 [4] 圆柱电池应用领域特点 - 海外扩产项目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两轮车、3C电子等领域 [5] - 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产品用于电动工具和两轮车 [5] - 海四达电池工厂产品应用于电动工具和智能家电 [5] - 蔚蓝锂芯工厂服务于电动工具、智能出行、清洁电器领域 [5] 东南亚市场吸引力分析 - 东南亚电动两轮车2025-2029年CAGR超13% [8] - 东南亚电动工具市场增速快,大艺科技2024年增长主要来自该地区 [8] - 马来西亚形成锂电产业聚集地,吸引恩捷股份、尚太科技等材料企业 [9] - 设备企业杭可科技和零部件企业科达利也在马来西亚布局 [9] 海外建厂战略价值 - 贴近东南亚市场可建立成本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8] - 规避国内价格红海,提升毛利率 [8] - 便于服务国际客户供应链转移需求 [10] - 亿纬锂能与美洲客户合作提供马来西亚产电芯 [10] - 蔚蓝锂芯已成为博世、百得等国际工具品牌供应商 [10] - 可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风险 [10] 细分赛道发展趋势 - 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机会窗口关闭 [11] - 储能市场进入淘汰阶段 [11] - GGII预测2027年动力电池企业数量将下降40% [12] - 储能电池企业数量预计下降50% [12] - 部分企业在3C数码领域取得显著增长 [12] - 半导体、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呈现增长机会 [12] - 人形机器人、消费级无人机成为新拓展方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