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藏在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里
36氪· 2025-10-09 20:2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母公司不同集团于9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港元 [1] - 按GMV计,公司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市场份额 [1] - 公司产品矩阵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从高颜值婴儿车切入市场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4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9% [2][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7.26亿元,增长势头延续 [2] - 公司毛利率表现稳定,近年来均保持在50%左右,2024年毛利率为50.4% [2][3] - 经营溢利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1479.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45亿元,经营利润率从2.9%提升至11.6% [3] 营销策略与成本结构 - 公司增长高度依赖社交媒体,2022至2024年间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 [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收入比重较高,但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37.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0.9% [3] - 推广开支是销售费用的主要部分,占比持续上升,从2022年的71.7%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 [4] - 研发开支占比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从2022年的3.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 [3] - 通过会员计划培育了超过300万名会员的社群,私域平台复购率达到52.3% [3] 产品与供应链 - 产品组合涵盖四大场景,但除儿童安全座椅和部分餐椅外,其他产品全部为外包第三方生产 [4] - 婴儿推车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1974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44元,而儿童安全座椅平均售价从1894元升至2183元 [5] - 纸尿裤销量增长迅猛,从2022年的1911.7万件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亿件,但平均售价仅为2元 [5]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中国新生儿人口从2020年的1200万减少至2024年的950万,预计2025年至2029年将稳定在每年约800万 [6] - 2025年7月育儿补贴制度发布,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 [6] - 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增速超过大众市场,其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2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4% [10] - 95后家长每月在母婴产品上的消费支出占家庭月收入的30%,婴童用品消费在2025年上半年增长达40%以上 [8] 竞争格局与消费者洞察 - 前五大品牌在中高端育儿产品市场的市场份额约占18.9% [11] - 新生代父母强调"既要育儿质量,又要人生进度","情绪价值"成为育儿消费的重要决策因素 [6][11] - 消费趋势从"粗放喂养"转向"精细养育",进入以"孩本位"为核心的4.0精长阶段 [6] 潜在挑战 - 二手市场活跃,可能分流部分新品销量,尤其在经济下行期 [12] - 公司品牌根基尚浅,黑猫投诉平台和小红书上已出现关于产品质量和性价比的质疑 [15] - 母婴产品最内核的竞争力是安全和品质,负面问题更容易发酵并对品牌造成打击 [15][18]
建信基金:Labubu风靡全球,新消费为何持续火爆?
新浪基金· 2025-10-09 17:35
文章核心观点 - 新消费板块强势崛起,成为市场焦点,其核心在于满足精神需求、提供情绪价值,与传统消费满足物质需求形成对比 [1][2] - 新消费涵盖谷子经济、现制茶饮、宠物经济、国潮黄金等多个高增长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速显著 [4][5][7]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其乐观的消费前景和追求个性化、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心理是新消费走红的关键驱动力 [8] - 新消费相关企业市场表现强劲,部分公司股价自上市以来涨幅显著,投资机构调研活跃 [10] - 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连续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加速出海为新消费领域的未来投资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撑 [15] 新消费的定义与特征 - 新消费是相对传统消费的概念,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情绪价值,注重个性化与体验感 [2][3] - 传统消费则侧重于满足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强调实用性和产品质量,产业相对成熟 [2][3] - 新消费产业增速快,发展潜力大,例如盲盒、国潮黄金;传统消费市场空间稳定,例如家电、白酒 [3] 新消费的细分领域与市场规模 - 谷子经济(二次元周边商品)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速高达40.6% [4][5]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超2000亿元,2029年或突破3000亿元,已形成“IP内容-技术应用-全球生态”的竞争格局 [6] - 现制茶饮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3127亿元,较上年增长20.97% [7] - 宠物经济2024年市场规模达3002亿元,同比增长7.5%,2018-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9.9%,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 [7] - 国潮黄金融合东方美学与流行文化,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个性与文化认同的追求 [7] 新消费走红的驱动因素 - Z世代年轻人群成长为消费主力,且多数人对消费前景乐观,消费意愿和潜力足 [8] - 消费心理变迁,消费者开始注重“情价比”和“质价比”,追求新鲜感、个性化和情感共鸣,属于悦己型消费 [8] 新消费板块市场表现 - 受益于新消费投资热潮,“港股三朵金花”某泡玛特、某铺黄金、某雪冰城自上市以来股价涨幅分别达268.19%、1144.26%、81.38%,大幅跑赢同期恒生指数 [10] - 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外资等投资机构近期密集调研新消费领域企业 [10] 新消费未来投资前景 - 我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 [15] - 政策持续助力消费转型,2024年至2025年初密集出台多项措施,旨在培育消费新场景、促进服务消费、繁荣文旅消费,并强调促进“人工智能+消费” [15] - 新消费企业加速出海,以宠物行业为例,2024年我国对欧盟出口宠物行业产品11.2亿美元,居所有经济体之首,开拓海外市场有望带来更大增长空间 [15]
银河证券:国庆出行数据延续稳定增长趋势,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在变化
证券时报网· 2025-10-09 09:01
国庆出行总量 - 假期前六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18.3亿人次,同比增长5.0% [1] 新兴消费趋势 - 传统餐饮旅游客单价下降,消费费用更低的“奔县”旅游兴起 [1] - 电动车车内空间舒适化导致年轻人自驾电动车户外露营增加 [1] - 年轻消费者更多支出用于演唱会、自驾游、户外运动配套及Vlog配套等新消费 [1] 演出市场表现 - 假期前六日国内演出市场票房同比增长130% [1] - 其中音乐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25% [1] - 传统电影票房表现不佳 [1] 租赁经济发展 - 00后年轻人旅游时大量租赁运动相机、无人机、长焦镜头等设备 [1] 宠物相关服务 - 国庆期间宠物托管、上门喂养服务火爆 [1] - 部分年轻人选择带宠物旅游,旅游景点推出宠物友好型消费场景 [1] - 宠物友好餐厅、酒店数量明显增长 [1]
黄金周看点 |长假期间港股表现平稳 A股节后有望“开门红”
搜狐财经· 2025-10-08 18:09
新华财经上海10月8日电(林郑宏)中秋国庆8天长假已至尾声,A股市场即将迎来2025年四季度行情。 长假期间,港股市场仍有4个交易日,其表现如何?对于A股市场的节后表现,投资者有何预期?新华 财经进行了采访。 长假期间恒指冲高回落 黄金股表现突出 转自:新华财经 板块来看,港股电商、半导体、有色等板块长假期间表现较好,电商SaaS龙头企业有赞10月迄今累计涨 超38%,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涨超10%,中国铝业、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个股亦明显跑赢恒指。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长假期间海外市场表现对A股节后开市首日影响或不大。但从历史数据看,从 2000年至2024年每年10月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平均涨幅达到0.48%,上涨概率达64%;在过去10年 里(2015年至2024年),上证指数在10月首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达到70%。A股节后实现"开门红"概率 仍较大。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后一般呈现"节后开门红"的特征,牛市中节后涨幅通常维持更 持久,并且往往呈现出长假与利多事件催化同时发生的典型市场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国际金价在长假期间持续上涨,港股黄金板块在长假期间表现不俗,赤峰黄金H ...
110年冠生园:不止“回忆杀”,更有生生不息“新未来”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7 17:36
公司战略转向 - 公司在110周年活动上发布大白兔焕新IP形象并官宣知名女演员李沁为品牌新任代言人,旨在强化品牌年轻化、高端化战略[1] - 公司通过“老字号+新场景”模式进行创新实践,包括旗舰店焕新升级、举办光影秀等文化活动,以构建“老字号+新消费”生态[8][10] - 公司旗下大白兔品牌近年来频繁跨界联名,例如与游戏《明日方舟》推出联名款奶糖,显著提升了在Z世代及年轻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和讨论度[24][25] 品牌历史与传承 - 公司创立于1915年,从上海一家小食品店起步,至今已有110年历史,业务版图发展形成五大品牌:冠生园面制品、冠生园蜂制品、大白兔、华佗、佛手[1][4] - 旗下品牌历史悠久且拥有重要里程碑:佛手味精在1926年、1030年、1933年三次荣获世博奖项;1959年诞生的大白兔奶糖凭借“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的宣传语成为国民记忆符号,并于1972年作为国礼赠送[4][6] - 公司承载几代人的国民记忆,其冠生园月饼通过1934年举办的展览会及影星胡蝶剪彩活动而家喻户晓[4] 产品与业务亮点 - 公司蜂制品业务创立于1956年,其瓶装蜂蜜的市场占有率及销售量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6] - 公司华佗酿酒业务可追溯至1936年,其生产的十全大补酒在投入生产四年后产量从数吨增至数十吨,当时售价甚至超过茅台[6] - 公司在110周年庆典上展示由“上海工匠”邓小文制作的直径110厘米巨型月饼,寓意品牌110载岁月沉淀[16] 外部环境与支持 - 上海市商务委等部门于9月29日印发《加强上海商业品牌建设行动计划》,明确支持老字号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开展跨界联名、破圈拓展年轻客群,为公司提供政策机遇[7] - 公司旗舰店焕新升级以“双生之境:冠生园的时空对话”为主题,不仅是门店形象升级,更是品牌文化与现代精神的深度对话[8] - 公司举办“生生不息·冠生园110周年光影秀”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申园,将老字号品牌文化与城市级文化事件相结合[10]
一周新消费NO.329|轩尼诗×王嘉尔推中秋限量版;LACOSTE和王一博推出首个联名系列
新消费智库· 2025-10-05 21:03
一周新品动态 - 京东超市自有品牌京觅推出原味气泡黄酒,酒精度5%vol,规格480ml,采用特定原料酿造 [5] - 东鹏饮料推出低糖港式奶茶新品,选用印度大叶种红茶和云南滇红,售价71.9元/500ml*24瓶 [5] - 亚马逊整合现有产品线推出新食品自有品牌“亚马逊生鲜”,提供超1000种食品杂货,多数商品定价低于5美元 [5] - 零卡糖品牌爱乐甜推出0糖电解质维生素浓缩液,每条热量少于3大卡,添加电解质、牛磺酸及多种维生素 [5] - 轩尼诗与品牌大使王嘉尔合作推出2025中秋限量版系列,主打V.S.O.P和X.O两款产品 [6][8] - 乐事与亨氏联名推出番茄酱味薯片,分70克和135克两种规格,已完成线上线下渠道铺货 [9] - LACOSTE与代言人王一博推出首个联名系列“LACOSTE from yibo”,涵盖多种服饰单品 [9] - 汾酒与丹麦品牌爱顿博格合作推出青花汾酒30白酒酒心巧克力婚庆版礼盒 [9] - 天润乳业推出石榴红了爱克林酸奶,添加真实石榴果酱,主打清洁标签理念 [11] - 蒙牛与中茶股份合作推出联名宁红茶冰淇淋 [13] - 旺仔牛奶片焕新升级,主打高钙高蛋白,不添加白砂糖,含有后生元 [28] - 盐津铺子上新蒜蓉麻酱素毛肚,采用特定工艺,0反式脂肪酸 [31] - 金豆芽推出钙铁锌水乐檬新品,电解质含量≥150mg,瞄准运动场景 [32] 公司战略与扩张 - 吾岛牛奶2023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2024年达5亿元,2025年逼近10亿元,计划投资近10亿元建设全国第二工厂,预计2027年底投产 [14] - 美团旗下国际外卖品牌Keeta在40天内接连进入卡塔尔、科威特和阿联酋市场,阿联酋成为其在中东的第四个战略落点 [14] - 东鹏饮料在江苏成立全资营销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食品销售、品牌管理等 [16] - 五芳斋公告授权管理层启动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筹备工作,旨在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17] - 光明乳业子公司新莱特拟以1.7亿美元向新西兰雅培出售其新西兰北岛资产,交易尚需审批 [19] - Coach在美国开设第三家咖啡店,并计划开设第四家,希望通过新业态吸引Z世代消费者,增加回访 [19] - 演员黄渤创立的IP品牌“黄逗菌”全国首店在青岛试营业,门店共3层,售卖咖啡、饮品及文创周边 [20] - 中粮家佳康生鲜部生产的亚麻籽猪肉盒装产品正式进入香港市场,覆盖60家头部商超门店 [20] - 高尔夫生活方式品牌Malbon中国总部落地深圳太子湾,以战略合资模式开拓中国市场 [20] - 蜜雪冰城计划2025年全国采收柠檬约6万吨,其中安岳县预计供应4万吨,占总需求60% [34] -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44] 资本运作与投融资 - 星河动力完成D轮融资,总规模达24亿元人民币 [22] - 欧洲私募PAI Partners为其与雀巢合资的冰淇淋企业Froneri筹集36亿欧元新股权,交易对Froneri业务估值为150亿欧元 [22] - 星迈创新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10亿元人民币 [22] - 丰益国际旗下公司拟收购聚爱食品49%股权,交易完成后将与原股东共同控制目标公司 [22] - 艾里奥斯完成A+轮融资,资金规模1亿元人民币 [23] - 费列罗集团已完成对家乐氏北美公司的收购,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25] - 天晴空天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多家专业机构 [25] - 苏州乐享智能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金额2亿元 [25] - Nscale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11亿美元 [25] - 珞博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7] - 锅圈单日回购155万股,耗资500万港元 [28] 品牌营销与合作 - 茉酸奶宣布演员丁禹兮为品牌代言人,并上线有机醇萃酸奶系列 [31] - 蒙牛集团与光大养老达成战略合作,将围绕银发群体健康管理、营养产品定制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 [29] - 养乐多在日本对两款减糖版Y1000乳酸菌饮料包装进行焕新 [31] - LOEWE官宣演员惠英红为品牌代言人,陈都灵为品牌大使 [37] - 羊毛权威机构WOOLMARK宣布欧阳娜娜成为品牌代言人 [39] - 护肤品牌TAKAMI宣布歌手周深出任品牌代言人 [41] - 李宁户外提出“行天地 探河山”创新东方叙事概念,并在重庆打造主题展 [41]
四季度,公募看好四大赛道
证券时报· 2025-10-03 21:54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基金对2025年四季度A股和港股市场行情给予乐观判断,预期市场延续震荡抬升格局,行情有望在政策呵护中逐级上移 [1] - 科技股、新消费、互联网、创新药等四大方向是布局的核心 [1] 后市增量资金判断 - 政策呵护与增量资金是基金持续做多的信心基础,当前A股整体定价回归合理状态 [3] - 市场对于成长定价维持极度乐观,活跃资金加仓、机构由债入股是近期主要增量,存款搬家还在起步阶段但后市具备较大潜力 [3] - A股市场亮眼表现源于政策托底、科技突破、资金驱动三重因素 [4] - 政策面积极发力,构建市场稳定机制,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以及证监会引导长期资金入市等 [4] - 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社保、险资等机构加大权益配置,险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至35%,为市场提供增量流动性支持 [4] - 今年增量资金供给有所提速,两融配合ETF共同托举市场,ETF增量资金由此前的宽基主导转变为行业与主题ETF主导,居民财富入市步伐提速 [5] - 货币宽松基调延续,分母端获持续呵护,海外重返降息通道有望释放国内进一步宽松潜力 [5] 看好的行业方向 - 基金公司强调继续看好科技股、新消费、互联网、创新药等四个核心赛道的机会 [7] - 科技股趋势方向确定,宜优先布局产业景气方向,需求稳增长与供给反内卷的叙事有望驱动新一轮盈利周期改善 [7] - 创新药板块估值继续修复,盈利能力有望加速释放,国内创新药政策环境边际改善 [7] - 港股的新消费与科技股具备相对不错的投资性价比,在盈利修复、流动性改善等因素推动下,中长期趋势值得看好 [8] - 港股盈利周期刚从底部回升,后续多数行业盈利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医疗保健、资讯科技业等维持较高景气 [8] - 美联储降息有利于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外资重新关注中国资产,南向资金可能持续流入港股 [8] - 看好港股龙头互联网公司、创新药和AI科研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以及新消费龙头公司的持续成长性 [8] - 以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还在加强,重点关注上游材料、AI电力设备、机器人和智驾等AI下游应用方向 [9] - 上游材料环节受益于下游需求集中爆发,是量价齐升的关键领域,在产业趋势中段之后有望出现更大股价弹性 [9] - AI电力设备中的柴发、HVDC等核心环节,机器人的核心供应链公司,是全年关注的重要方向 [9]
全球媒体聚焦 | 外媒:智能经济和新兴消费趋势点亮中国经济
搜狐财经· 2025-10-02 14:32
智能经济与先进制造业 - 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商业服务行业的发展,该行业自2024年初以来表现超越许多其他行业 [1] - 中国正大力投资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以提升生产力,过去三年全球超过一半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在中国 [1][4] -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安装比例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4] 政策支持与零售业 - 针对零售业的定向政策提供了支撑,特别是2024年底实施的以旧换新政策 [4] - 家用电器、家具、通讯和办公设备等零售领域从以旧换新政策中受益,成为增长最快的部分 [4] - 2024年前八个月,中国零售业销售额实现小幅增长 [4] 新消费趋势 - 中国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者偏好转向能够促进社会参与、融合传统与现代、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新型国内产品和服务 [4] - 泡泡玛特的拉布布娃娃和茶馆连锁店霸王茶姬的中国戏曲主题门店是“新消费”趋势推动销售提升的例证 [4] - 源于中国传统工艺的珠宝等新兴产品和服务类型具备突破现有类别的潜力 [4] 老龄化相关产业 - 人口老龄化催生了新的业务机会,包括智能家居技术、老年护理服务、金融养老金计划和专业医疗保健产品 [6] 经济转型基础 - 对先进产业的投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灵活的政策制定为中国转向可持续的消费驱动型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1][6]
“又新又潮又好玩”!解码新消费图景 百亿元大项目如何影响你我?划重点↓
央视网· 2025-10-02 10:36
隆福寺项目与国庆活动 - 二期开业后的隆福寺成为故宫-王府井-隆福寺经典旅游线路的重要一环 通过丰富活动吸引大量游人 [1] - 项目融合百年文脉与市井烟火 打造消费新地标 为假期增添别样韵味 [1][8] - 举办汇聚全国近百余家老字号的晋京展示活动 涵盖特产美食 中医中药 工艺美术等多个领域 [2] - 活动通过品牌推介 现场品鉴 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老字号及各地特产精品 [4] - 同步开幕北京老字号饮食文化活化展 以三餐四季为脉络呈现北京传统餐饮时代新貌 [6] 消费创新政策支持 - 财政部 商务部发布通知 将在全国开展消费新业态 新模式 新场景试点工作 [8] - 计划在全国选择约50个城市进行试点 每个城市提供2亿元至4亿元资金支持消费创新 [10] - 政策旨在支持健全首发经济服务体系 包括开设高能级首店 旗舰店 概念店 举办时尚服饰 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首发 首秀 首展活动 [12] - 支持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 包括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新场景 推动重点商圈 文旅集聚区升级 支持赛事演出进商圈 打造夜间消费集聚区 [13]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联名 开发IP周边产品 开设主题店等沉浸式消费空间 联动国潮及传统文化资源 [14] 消费升级趋势与市场前景 - 政策引导的消费创新代表消费结构的深层升级 而非简单的销售方式改变 [16] - 未来消费趋势体现在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新场景 如古城墙下的音乐会 废旧厂房改造的电竞馆 印有非遗纹样的产品等 [20] - 消费新场景蕴含巨大增长潜力 例如《哪吒2》带火文旅消费 江苏苏超赛事带动380亿元消费 [21] - 到2025年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 增长点集中于新潮好玩的消费场景 [21]
逛吃也能领“红包”:8天长假消费冲刺,多地真金白银揽客
新京报· 2025-09-30 20:00
假期消费市场总体前景 - 国庆中秋叠加的8天超级假期有望引爆新一轮消费热潮,是春节后最长的黄金周[1] - 专家预计本次小长假消费市场将在规模提升的同时,结构也有所优化,因居民消费信心稳步修复及消费场景不断创新[2][5] - 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3.2%[3] - 黄金周消费市场有望在超长假期、政策红利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为下半年略显疲态的消费市场注入强心剂[7] 各地促消费政策措施 - 北京市电影局联动猫眼平台继续发放观影补贴,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文化产业促进中心联动大麦网发放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观影补贴[2][3] - 北京市石景山区发放餐饮住宿消费券,参与活动餐饮企业超过300家、酒店20余家,并联动各大商圈推出凭WTT中国大满贯等票根享受200余家商户优惠的活动[3] - 北京市海淀区发放35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最高优惠超1.5万元,通州区联动大运河博物馆开展票根消费券活动[3] - 上海市商务委推出三大主题系列活动,包括联合美团推出必吃榜美食好去处活动,上线大众点评必吃榜国庆逛吃上海指南,完成指定任务可获得100元打卡基金等福利[4] - 上海市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携手数十家行业头部品牌打造黄金珠宝惠购活动,夜赏三秀系列活动涵盖地标光影秀等[4] - 广州市将推出20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及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包括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和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等[4] - 2025广州国际购物节9月29日开幕,聚焦四大热门领域,带来超3000场促销活动[4] 假期消费预订与结构特点 - 携程报告显示黄金周假期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美团旅行平台2025年国庆文旅预订同比增速达73%[5] - 飞猪报告显示包括机票、酒店等在内的假期出游商品预订量均大幅超越去年同期和同为8天连休的前年[5] - 文旅消费呈现主题化体验新特征,消费者重视当地文化积淀,非遗体验、历史遗迹探访、博物院预约等非常火爆[6] - 跨界文旅融合特征显著,在苏超等大众体育赛事带动下,一边出游一边看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成为新潮流[6] - 反向游依然非常火爆,年轻人更愿意去小而美的宝藏目的地进行深度游,县域小城因此火起来[6] - 零售方面,人们对健康消费、新国潮依然非常青睐,文创、绿色家电、数码产品及月饼等消费值得期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