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搜索文档
陶冬:稳定币生态圈迎来爆发期
第一财经· 2025-06-23 11:41
稳定币生态圈爆发 -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上市后股价暴涨 反映出资金对稳定币未来应用场景的强烈预期 [1][4] - 稳定币具备价格稳定、跨境支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 为资产兑换、数字化交易、DeFi借贷等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4] - 稳定币可能在未来取代信用卡、找换店 并对券商、银行许多业务的利润造成冲击 [5] - 美国在稳定币推进上进展很快 亚马逊、沃尔玛等渠道也入场发币 政府打算借此巩固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 [6] 美联储政策分歧 - FOMC成员对利率路径意见不一 点阵图显示10人预期今年两次降息 7人认为不必降息 2人估计降一次 [1] - 美联储理事沃勒公开主张夏季降息 与鲍威尔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反映出美联储内部裂痕公开化 [2] - 美联储预测今年经济增长1.4% 远低于去年水平和上次预测 失业率预计从4.2%升至4.5% 通胀预测从2.1%上调至3% [1] 美国财政政策动向 -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提出新版《大而美法案》 与众议院版本存在诸多差异 引发新一轮谈判 [3] - 法案若通过将制造至少3.3万亿美元财政赤字 需要通过发债解决 对共和党中期选举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3] - 该法案是特朗普财经政策(减税、加关税、去监管)中首个可能突破的领域 预计7月中旬前后完成立法程序 [3] 全球金融市场动态 - 中东局势紧张推动WTI原油价格上涨10% 地缘政治不稳导致全球多数股市走弱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推动美债全线上涨 日本财务省调整发债结构带动日债走强 [1] - 黄金白银高位整固 美元汇率略强 市场关注美国5月核心PCE(预计同比2.6%)和东京6月核心CPI(预测3.4%)数据 [6]
淡季效应明显 钢市弱势运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11:29
国内钢材价格指数 - 6月9日—6月13日当周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90.50点,周环比上涨0.19点,涨幅0.21%,但比上月末下降0.30点,降幅0.33%,同比降幅达13.41% [1] - 长材价格指数表现优于板材,周环比涨幅0.44%(92.39点),板材仅上涨0.13%(88.70点),两者同比降幅均超13% [1] - 分地区看西南地区涨幅最高达0.37%(91.18点),西北地区唯一下降0.10%,其他地区涨幅在0.19%-0.27%区间 [2] 钢材品种价格分化 - 高线和螺纹钢价格逆势上涨,较上月末分别上涨0.21%(3282元/吨)和0.19%(3088元/吨) [3] - 其他品种普遍下跌,冷轧薄板降幅最大达1.15%(3772元/吨),热轧卷板、镀锌板等降幅在0.48%-0.51% [3] 原材料成本变动 - 4月进口铁矿石均价98.10美元/吨,环比微降0.41%,但较去年12月上涨0.38% [4] - 当周国内铁精粉价格863元/吨,月环比降幅2.82%,焦炭价格降幅更达6.36%(1223元/吨) [4] - 炼焦煤价格同比暴跌37.19%(1218元/吨),废钢价格同比降幅16.78% [4] 国际市场表现 - 5月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环比下降2.3%(195.1点),但较去年底上涨8.0% [5] - 北美地区价格降幅最大达4.4%(245点),亚洲地区同比降幅12.8%(150.4点) [5] - 全球板材价格波动大于长材,CRU板材指数环比降2.9%,长材仅降1.0% [5] 供需与库存动态 - 高温多雨天气抑制需求,但钢企旬度产量仍小幅增加 [6] - 钢厂和社会库存双降,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弱势震荡阶段 [6]
“空中文化舱”夏至启航,万米高空打造“木棉季忆”
中国民航网· 2025-06-23 10:50
公司活动策划 - 南航贵州公司在贵阳至北京大兴的CZ6187航班上开展"木棉季忆—夏至"主题航班活动,将节气文化融入航空服务 [1] - 客舱以"荷塘夏韵"等夏日元素装饰,布置节气文化主题海报和装饰,营造节日氛围 [3] - 活动包括节气文化讲解、特色餐食供应和互动问答环节,增强旅客体验 [3][4] 文化服务创新 - 提供融合四时八节、饮食养生等传统文化元素的特色服务,如夏至面、绿豆汤和冰粉等餐食 [3] - 乘务员介绍南北夏至民俗差异,展现节气文化多样性 [3] - 通过"夏至习俗知多少"趣味问答和赠送文创产品增强旅客参与感 [4] 品牌战略 - "木棉季忆"系列品牌活动旨在打造"空中文化体验舱",深化空中文化服务内涵 [4] - 未来将持续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和节气推出更多主题航班,探索文化元素与航空服务融合的新路径 [4] 旅客反馈 - 旅客对活动表示高度认可,认为旅程因文化体验而更具意义 [4] - 活动记录云端夏至的温馨瞬间,提升品牌形象和旅客满意度 [4]
《哪吒》踏浪越重洋 东方神话与世界表达同频共振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20
电影票房与市场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打破好莱坞对动画电影榜单和全球电影票房TOP10的垄断 [3] - 《哪吒2》北美影院排片从《哪吒1》的135家跃升至超1000家,澳新地区从54家增至162家,排片量和票房均创造近20年华语电影新纪录 [4] - 《哪吒2》在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票房已超过6300万美元 [6] 海外市场拓展与发行策略 - 《哪吒2》成为首部在欧美主流院线大规模上映的国产动画,覆盖五大洲,采用阶梯式上映策略 [4] - 华人影业作为主要国际发行方,采用"原声触达、英语破圈、流媒体深耕"的"三步走"战略,推动《哪吒2》海外发行 [6] - 《哪吒2》中文版在海外非华语观众占比达到30%,此前最高为20% [5] - 英语版《哪吒2》即将推出,注重保留原片精神与文化特点,台词翻译本土化、口语化,目标为非华语观众圈层 [7] 文化影响力与IP拓展 - 《哪吒2》带动中文学习热潮,相关中文学习App用户激增37%,"哪吒""乾坤圈"等词汇搜索量暴涨20倍 [7] - 在东京秋叶原,带有拼音注释的台词本成为爆款周边,YouTube上"学中文"标签的《哪吒2》视频播放量突破8亿次 [7] - 《哪吒2》提升外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兴趣,成为文化现象,影响国际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8] 行业技术与创新 - 电影行业在电影科技上持续探索,虚拟现实电影如《长安三万里》《地心游记》将登陆暑期档,或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极 [8] - 5G、AI等技术协同发展,虚拟现实电影可能重塑电影市场竞争格局 [8] - 华语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从特殊性、特例性走向主流和常态化发行,中国文化站在世界前沿 [8]
数字化技术让中国古文明焕发崭新生命力
新华社· 2025-06-22 21:11
农业科技与文化遗产融合 - 宝墩遗址附近农业科技人员使用智能检测平台监测稻田产量,数字化技术让古文明焕发新生命力 [1] - 四川农业大学新品种试验田培育"天府胭脂象牙香"水稻,AI技术建模加速育种过程,节省时间 [3] - 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水稻测产平台等农机装备推动生物育种新范式 [3] 文商农旅体融合发展 - 成都市建立天府农业博览园,开展田间博览、精品农展等活动,将田间地头转化为文化消费新场景 [3] - 成都平原种植蚕桑、苎麻,历史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和织绸,古蜀人曾用蚕丝织成的蜀布和帛进行交易 [3] 传统工艺数字化创新 - 四川蜀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使用数字图片处理技术和AI制图技术设计蜀锦纹样,缩短设计周期并确保作品唯一性 [4] - "AI新锦绣"让消费者参与共同创造,拓宽传统手工艺表达可能性,推动蜀绣进入千家万户 [5]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 - 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虚拟数智人"雅典娜",融合语音识别、生成式AI等技术,提供沉浸式导览体验 [5] - 太阳神鸟金饰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在数字浪潮下焕发新生命力 [6] 文创产品与市场结合 - 邛窑博物馆融合三星堆黄金面具、金沙太阳神鸟与邛窑陶瓷推出文创产品,通过直播平台发售,受年轻消费者欢迎 [5] - 成都市美术馆以古钱币、雕版印刷为灵感的设计作品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 [5]
消费新观察|百年茶馆生出业态“新枝”
央广网· 2025-06-22 15:26
传统消费与现代商业交融 - 观音阁老茶馆作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古老场镇代表,保留着原木梁柱、老式灶台等清代建筑特色,成为传统消费与现代商业交融的生动案例 [1] - 老茶馆不仅吸引本地老茶客,还吸引了来自新加坡等地的游客,营造出穿越百年的文化体验氛围 [1] - 百年茶馆的旺盛人气带动整条老街业态升级,形成传统与现代消费并存的格局 [2] 老街业态升级与商家增长 - 彭镇茶馆数量从30多年前的仅两家发展到目前超百家,显示出传统消费场所的显著增长 [2] - 当地政府保留老酱油铺、铁匠铺等传统业态的同时,已引进155家涵盖咖啡、文创、传统服饰等领域的新兴商家 [3] - 咖啡馆通过"咖啡+公益"的复合经营模式,两年内完成扩店并辟出280平方米公益图书馆空间,吸引年轻消费者 [2] 年轻消费群体与文化消费趋势 - 年轻群体在10点后成为老茶馆的主要客源,周末座位供不应求,显示传统文化场所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2] - 传统服饰店发现手作盘扣、扎染工艺备受年轻人青睐,年轻消费者更愿意为有文化底蕴的手工艺品买单 [2] - 老街形成"老茶馆为核,多元业态共生"的生态,灰瓦白墙间百年茶香与咖啡醇香交织,老茶客与年轻人共同构成消费场景 [3] 商业生态与经营模式创新 - 茶具店主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选择入驻,显示传统文化对商业选址的影响力 [2] - 老旧物品收藏店主张健将老茶馆比喻为根,各种新业态为枝,形成共生发展的商业生态 [3] - 返乡创业者通过打造兼具休闲与文化交流功能的咖啡馆空间,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并实现业务扩张 [2]
纸浆周报:主力合约移仓换月,盘面大幅下跌-20250622
国信期货· 2025-06-22 11: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6月为造纸行业传统淡季,下游纸厂盈利改善欠佳,采买原料积极性不足,观望心态浓郁,浆市动销节奏不快,延续动态博弈,操作建议暂时观望 [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纸浆期货主力合约完成移仓换月,SP2509大幅下跌,周度跌幅1.5% [7] 基本面分析 - 价格方面,截至6月19日,进口针叶浆周均价5946元/吨,较上周下跌0.72%;进口阔叶浆周均价4141元/吨,较上周下跌0.48%;进口本色浆周均价5187元/吨,较上周下跌1.61%;进口化机浆周均价3783元/吨,较上周下跌0.92% [12] - 进口方面,2025年4月我国进口纸浆289.3万吨,进口金额为1825.2百万美元,平均单价为630.90美元/吨,1 - 4月累计进口量及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1%、0.5%;4月针叶浆进口量75.75万吨,环比下降5.03%,同比减少7.57%;4月阔叶浆进口量119.93万吨,环比下降18.41%,同比减少11.70% [16] - 港口库存方面,截至2025年6月19日,中国主要地区及港口周度纸浆库存量220.36万吨,环比上升1.22%,涨幅较上周收窄0.85个百分点 [18] - 欧洲库存方面,2025年5月欧洲化学纸浆消费量85.20万吨,同比上升0.32%;欧洲化学纸浆库存量68.10万吨,同比上升2.50%,库存天数25天,较去年同期持平 [21] - 消费方面,废纸浆消费占纸浆总消费量的63%,木浆消费占31%,进口木浆消费量占21%,非木浆消费占6%;双铜纸开工负荷率较上周上升1.53个百分点,双胶纸开工负荷率较上周上升2.93个百分点,白卡纸开工负荷率较上周下滑2.16个百分点,生活用纸开工负荷率较上周上升2.93个百分点 [26] 后市展望 - 截至2025年6月19日,中国主要地区及港口周度纸浆库存量220.36万吨,环比上升1.22%,涨幅较上周收窄0.85个百分点 [33] - 外盘报价方面,智利Arauco公司公布新一轮木浆外盘报价,针叶浆银星720美元/吨,本色浆金星620美元/吨,阔叶浆明星暂无报价 [33] - 2025年5月欧洲化学纸浆消费量85.20万吨,同比上升0.32%;欧洲化学纸浆库存量68.10万吨,同比上升2.50%,库存天数25天,较去年同期持平 [33]
文化观察:这些毕业设计为何“火”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09:28
艺术院校毕业展盛况 -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厅内聂士昌的《滴动仪》作品吸引大量观众围观,不锈钢罗盘上的金属波纹设计引发赞叹 [1] -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上油画《祷》因独特创意和视觉冲击力成为网络热议焦点,被称作"重庆版蒙娜丽莎" [2] 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 聂士昌耗时一年完成毕业设计,通过青铜饕餮纹与电路板的结合展现历史与未来的对话 [3] - 作品在社交平台走红后收到高中生"机械也能讲故事"的积极反馈,体现艺术教育价值 [3] - 面对"俗"的质疑,创作者认为让大众关注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意义 [4] 艺术教育发展趋势 -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指出当前审美艺术趋向多元化,公众对创新形式持包容态度 [4] - 学院通过毕业季打造"美育体验课"和"想象力训练营",推动全民艺术教育 [4] - 毕业生用个性化语言打破常规的创作方式,正在重新定义文化基因的当代传承 [5] 作品社会影响力 - 《滴动仪》视频在社交平台"火"出圈后引发广泛私信互动 [3] - 学院管理层关注到毕业设计作品引发社会热议的现象,认为这是对时代脉搏的捕捉 [5]
从年轻人钟爱博物馆说起(青年观)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博物馆行业趋势 - 2024年国家博物馆35岁以下观众占比超过60%,年轻人成为参观主力军 [1] - 博物馆正成为年轻人学习充电和放松休闲的重要场所,社交媒体上出现大量"打卡"现象 [1] - 古风音乐、国潮服饰、非遗文化等传统文化元素与博物馆共同成为年轻人眼中的"顶流" [2] 年轻人行为分析 - 年轻人参观博物馆的动机包括了解历史文化、发现惊喜感动、感受文物穿越时空的魅力 [1] - 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源于文化自信增强,经历了从"不了解"到"真正爱上"的认知转变 [2] - 年轻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显眼包"文物二创内容,推动文物"破圈"传播 [3] 博物馆创新发展 - 年轻人将VR、互动游戏等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使文物"活"起来 [3] - 年轻人在社交媒体自发制作"打卡攻略"和观展指南,提升小众博物馆知名度 [3] - 博物馆文物为快节奏生活中的年轻人提供精神养料和内心平静 [3] 文化消费升级 - 传统文化吸引力上升构成"博物馆热"的底层逻辑 [2] - 文物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和艺术追求为年轻人提供精神力量 [3] -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正在形成文化自觉的洪流 [3]
肩头“彩云”之美
人民日报· 2025-06-22 05:47
云肩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 云肩是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经典配饰,原型可追溯至远古时代,隋代敦煌壁画中首次出现现代熟悉的样式,后盛行于贵族并流行民间[2] - 云肩从承载人类对上天崇拜的载体发展为实用美观的配饰,具有御寒防尘功能并增添服装层次感与艺术美感[2] - 云肩造型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如意形、柳叶形、蝙蝠形等传统样式均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 - 云肩与服饰之"礼"密切相关,明代朝廷命妇礼服包含云肩,传统中式婚礼中云肩几乎成为标配[3] 云肩的工艺与设计特点 - 云肩制作运用镶、绲、嵌、贴、补、钉、绘、绣等工艺,符合比例、平衡、韵律、调和、统一五大造型原则[2] - 云肩一般制成两层八片垂云,每片垂云绣有精美图案或经典戏文故事,层叠设计使其随穿戴者动作自然摆动[3] - 云肩在时装设计中可强化服装整体轮廓和肩部造型,凸显腰身并营造"衣冠甚伟"之感[3] 云肩在现代时尚中的应用 - 云肩以全新姿态融入现代生活,设计师结合现代审美和技术将云肩元素融入服饰及文创设计[3] - 云肩作为设计元素多次出现在国际秀场,向世界展示东方美[3] - 高校将云肩引入学位服设计,借助其挺括造型传递庄重感,同时赋予柔和圆润的儒雅之美[4] 云肩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 云肩的发展演化反映了人类探索服饰文明的历程,启发对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思考[3] - 随着文化自信增强,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穿戴传统文化,云肩成为新中式穿搭的重要元素[4] - 云肩在年轻学子中的流行象征着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的美丽邂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体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