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率
搜索文档
长江期货棉纺策略日报-20250523
长江期货· 2025-05-23 09: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棉花震荡偏强,09合约短中期上涨意愿概率大,01合约因新棉预计丰产涨幅受限,5、6月倾向上涨,7、8月需谨慎,未来棉价受宏观影响大,今年有反弹高点应做好套保 [1] - PTA承压运行,本次下跌受需求减弱影响,若无新利好,短期国内PTA市场或将持续承压 [2][3] - 乙二醇区间震荡,成本端下移,供需格局有利好支撑,但短线涨幅过快或有回调 [3] - 短纤区间震荡,价格近强远弱,5 - 6月终端淡季及上游装置春检结束会增加上下游压力 [4] - 白糖震荡运行,国际市场对巴西中南部有增产预期,国内市场因素多空交织,需关注食糖消费、进口情况及ICE糖价走势 [4][5] - 苹果高位震荡,产区走货较前略慢,低库存下预期价格维持高位区间震荡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重点信息 - 特朗普减税法案在众议院通过将交参议院审议,计划未来十年减税逾4万亿美元、削减至少1.5万亿美元支出,将美国债务上限提高4万亿美元 [9] - 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初值小幅改善至49.2,服务业PMI意外大幅下跌至48.9,拖累综合PMI降至49.5,货币市场加大对欧洲央行今年再降息两次的押注 [9] 各品种基本面信息跟踪 棉花 - 5月22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14621元/吨,较上个交易日上调54元/吨,棉纱指数20520元/吨,较上个交易日持平 [9] - 2025年5月22日棉花仓单总量11757(-14)张,其中注册仓单11409(-46)张,有效预报348(+32)张 [9] - 截至5月初,巴西2025年度新棉采摘未启动,总产预期395万吨,4月出口棉花23.9万吨,本年度累计出口量238.3万吨 [9] - 5月22日出疆棉公路运输价格指数为0.1311元/吨·公里,环比下跌1.35%,预计短期内运价指数窄幅波动 [9] PTA - 截止2025年5月14日,中国PTA平均加工区间390.88元/吨,环比 - 10.5%,同比 + 7.68% [9] - 截至15日国内PTA周均产能利用率至74.63%,环比 - 0.35%,同比 + 4.68%,产量为129.67万吨,较上周 - 0.54万吨,较去年同期 + 9.7万吨 [9][10] 乙二醇 - 中国乙二醇总产能利用率61.04%,环比 - 2.42%,其中一体化装置产能利用率61.98%,环比 - 4.38%,煤制乙二醇产能利用率59.42%,环比 + 0.95% [13] - 中国乙二醇装置周度产量36.83万吨,较上周 - 1.32%,其中一体化乙二醇产量23.6万吨,较上周 - 1.65%,煤制乙二醇产量13.24万吨,较上周 + 0.33% [13] 短纤 - 截至8日,国内短纤周产量16.69万吨,环比增加0.25万吨,增幅1.52%,产能利用率平均值88.24%,环比提升1.30% [11] - 截至8日,中国涤纶短纤聚合成本平均5706.60元/吨,环比涨7.35%,行业现金流平均 - 361.60元/吨,环比跌86.41% [11] 白糖 - 印度2024/25榨季食糖期末库存预计480 - 500万吨,截至5月15日产量2574万吨,较上榨季同期减少580万吨,降幅18.39%,预计总产量2611万吨,2025/26榨季产量或反弹 [12][13] - ISO上调2024/25榨季全球食糖短缺预估值至547万吨,预计印度产量2609万吨,巴基斯坦产量574万吨,全球产量1.748亿吨,消费量1.8026亿吨 [13] - 2025年4月份我国进口食糖13万吨,同比增加7.57万吨,1 - 4月份进口27.84万吨,同比减少97.91万吨,降幅77.86%,2024/25榨季截至4月进口174.01万吨,同比下降137.73万吨,降幅44.18% [14] 苹果 - 截至2025年5月21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170.85万吨,环比上周减少24.25万吨,走货速度略放缓 [15] - 陕西洛川产区库内70起步果农统货4.2 - 4.5元/斤,70起步半商品4.5 - 5.0元/斤,山东栖霞产区果农三级2.5 - 3元/斤,果农80以上统货3 - 3.5元/斤,80一二级条纹4.0 - 4.5元/斤,80一二级片红3.8 - 4.0元/斤 [5][15] 各品种重要数据跟踪 - 包含棉花、棉纱价格走势,内外棉、棉纱价差变化,PTA期货价格、现货加工费、负荷、聚酯产能利用率走势,乙二醇产能利用率、港口库存,白糖仓单数量、ICE基金原糖持仓数据,苹果主产区冷库出货量、剩余变化量趋势图等 [22][25][28][33][41][44]
志高机械募资“戏法”背后忙分红 “收入真实性”引发三连问
犀牛财经· 2025-05-21 09:2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浙江志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志高机械,代码874450 [2] - 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钻机和螺杆机,提供凿岩工程与空气动力专业性综合解决方案 [4] - 公司IPO保荐机构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为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2] - 公司IPO受理日期为2024-06-28,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更新日期为2025-05-15 [2] 销售模式与收入结构 - 公司采用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的销售模式,2022-2024年经销商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79.23%、79.62%、79.94% [4]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22亿元、6.43亿元、7.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1.04亿元、1.05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2.93%、16.31%、1.49% [4] - 公司与持股9%的经销商深度捆绑,2022-2024年上半年来自持股经销商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3.14%、12.19%、12.94% [4] 分红与IPO募资 - 2017-2023年公司累计分红超过2亿元,其中向经销商持股平台派发股利超过1600万元 [4] - 2023年10月公司派发现金股利6444.45万元,占2023年净利润的62.3% [5] - 公司计划IPO募资5.36亿元,用于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建设项目(4.29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772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5000万元) [5][6] - 与2021年创业板IPO计划相比,本次募资总额增长9.33%,但智能化钻机项目投资额提升44%,原螺杆机项目因产能利用率仅50.77%被取消 [5][6] 产能与项目进展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钻机产能利用率达175.23%,但产销率降至87.19% [7] - 截至2024年报,智能化钻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工程进度仅5%,累计投入自有资金占预算比例3.23% [7] 监管问询与市场关注 - 北交所连续三轮问询均聚焦"销售收入真实性"问题 [1][4] - 市场关注点包括:产销率下滑下扩产合理性、螺杆机闲置产能处理、巨额分红与经销商捆绑关系等 [7]
产销率仍在同期新低——3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4-27 16:08
3月工业经济表现 - 3月规上工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较上月回升,主因生产大幅改善[2][13] - 工企利润增速录得2.6%,较上月上行3个百分点,但环比增速低于近五年中位数,改善基础待夯实[2][6] - 营收利润率升至4.97%,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微升至85.37元/百元营收[13] 行业分化特征 -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3月增速达14.3%,拉动整体利润增长2.8个百分点[11] - 装备制造业显著回升: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受"两新"政策带动利润保持高位[11] - 消费品行业分化:可穿戴设备、家电利润高位,但汽车业显著回落,家具行业降幅大[4][11] 库存与经营压力 - 名义库存增速持平于4.2%,实际库存增速升至6.9%(剔除价格因素)[5][15] - 超三成行业主动去库:烟草、有色冶炼、专用设备去化明显,部分中游和下游行业仍在补库[5] - 企业经营压力高企:产销率创十年同期新低,资产负债率创同期新高[4][17] 企业类型差异 - 私营企业利润改善明显,股份制企业同步回升,国企及外商企业利润回落[6] - 两年平均增速仅私营企业改善,其他类型均下滑[6] 外部影响因素 - 基数走低推动3月利润回升,但后续基数走高叠加外部冲击或使利润承压[2] - 稳增长政策需加码显效,补库进程依赖促消费政策落地[4][5]
工企产销率创同期新低——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27 17:40
1-2月工企收入与利润表现 - 1-2月规上工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上月回落,主因生产略降且产销率创同期新低[1] - 工企利润增速录得-0.3%,较上月回落超10个百分点,两年年均增速同步恶化,利润率下行0.8个百分点至4.53%[1][7][9] - 成本费用环比微降,每百元营收中成本85.11元、费用8.56元,但利润率受春节效应扰动显著[9] 行业分化特征 - 消费与高技术行业表现亮眼:汽车制造业受置换补贴政策推动利润提升显著,智能消费设备、家电行业因以旧换新政策利润增长突出[8] - 采矿业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原材料行业延续回暖趋势,电力热力、有色行业利润增速上涨[7][8] - 外商企业利润增速保持正增长,国企效益收窄明显,其他经营主体利润同比增速普遍收窄[7] 库存与经营压力 - 名义库存增速4.2%(环比+0.9pct),实际库存增速6.5%(环比+0.8pct),超四成行业仍处于去库阶段[3][5] - 产成品周转天数升至22.3天(上月19.2天),库销比季节性回落但同比略升[14] - 资产负债率创十年同期新高,叠加产销率创十年新低,显示企业经营压力加大[3][14] 政策与前瞻 - 两会政策部署落实有望带动内需改善,叠加高基数效应缓解,利润或见底回升[1] - "两新"政策持续显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高技术行业利润增幅显著[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