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激活消费动能 促进内需增长
中证网· 2025-10-29 15:33
作者:葛政(麦高证券副总经理,研究发展部负责人) 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如期发布,GDP同比增长5.2%的稳健表现,彰显了中国经济在复杂 环境中的坚实韧性。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较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持 续巩固经济增长"主引擎"地位。在以旧换新政策扩围、新型消费崛起、城乡市场协同发力的多重驱动 下,国内消费市场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为扩内需、稳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印证了内需作为 经济增长核心支撑的战略价值。 政策精准发力,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内需的持续扩张,离不开政策的科学引导与精准滴灌。2025年以 来,国家分四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专项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以"真金白 银"的补贴政策打通消费堵点,让居民得实惠、市场增活力。从城市商圈到乡镇市集,政策红利持续释 放,推动耐用品消费提质升级。重点消费领域呈现高增长态势,政策拉动效应显著。 从需求端看,一方面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夯实消费增长根基。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 要保障,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中低收入群 体工资水平合理增长。 ...
解码中国消费新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3:37
从"会思考"的智能家电走进千家万户,到承载中式美学的服饰成为市场新宠;从品牌对非遗面料的匠心 坚守,到AI技术营造"身临其境"的远程体验……这些出现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消费图景,是我国市场 活力的具象缩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专家表示,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新发展阶段,由品质升级、文化认同与科技创新 共同驱动的消费浪潮,将持续重构我国消费市场的内在逻辑与增长路径,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 久动能。 商品消费扩容升级,品质变革纵深推进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扩大内需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在政策引领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品质升级有望成为"十五五"时期消费增长的主旋律。 在北京苏宁易购中塔Max店,消费者刘先生向记者展示他计划购入的智能冰箱。"这款冰箱能根据食材 新鲜度自动调整保鲜模式,还能通过手机提醒我购买即将用完的食材。"这款"会思考"的冰箱,是当前 家电消费从功能型向品质型跃升的生动缩影。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淘宝天猫数据显示,今年"双11"开卖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元;家电家装家 居迎来大规模焕新消费,品质 ...
事关大力提振消费,“十五五”规划建议透露哪些重要方向?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26
记者 辛圆 10月28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针对"十五五"期间如何提振消费,《建 议》提出一系列具体安排。 《建议》首先提到,大力提振消费。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 力。 《建议》同时提出,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品牌引领、标准升级、新技术应用,推动商品消费扩容 升级,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2024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并针对优化和扩大服务供 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做出了具体部署。 今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把"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作为提振消费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人均GDP处在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跃升的关键区间。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消费需 求将加速分化,服务消费占比将显著提升,居民消费需求也将从生存型、数量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
“十五五”如何扩内需:一个关键调整,三大发力方向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3:18
"十五五"如何扩内需:一个关键调整,三大发力方向 全会不仅再次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在消费政策的表述上作出调整,对比"十四五"规划 强调"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十五五"建议则着重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并要 求"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这一转变背后是政策思路的关键调整,意味着财政资金在生育、教育、养老、消费补贴等方面将有更大 投入,内需驱动模式正从"供给引领创造需求"向"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转变。 为此,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核心是扩大服务消费。破解当前"优质服 务供给短缺"的主要矛盾,需从三路并进: 对外开放"做加法",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准入,以负面清单进行准入管制,逐步缩短负面清单,引进更多 优质服务。要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 放。 对内放开"做减法",放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准入限制,通过理顺 服务价格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在更多细分领域开发优质服务产品,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多样化差异化 的服务消费需求。 加快城市化进 ...
QFII三季度持股市值已超212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0-28 01:09
QFII整体持仓概况 - 截至三季度末,QFII出现在236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10.18亿股,对应市值212.83亿元 [1] - QFII在三季度呈现新进与增持并进的特征,新进重仓个股93只,同时对67只个股进行了增持 [1] QFII新进持仓重点 - 新进个股中有7只获QFII持股均超1000万股,盛屯矿业持股数量最多,达4329.96万股,由摩根大通证券和髙盛公司共同持有 [1] - 山金国际和汇金股份的QFII持股数量也位居前列,分别为2333.35万股和2064.74万股 [1] - 新进重仓股中,有24只QFII持股市值超过1亿元,铂科新材获持股市值最高,达6.07亿元,山金国际紧随其后,为5.33亿元 [2] QFII增持持仓重点 - 在67只获增持个股中,有两只个股获QFII增持超1000万股,均与电力行业相关 [3] - QFII对中国西电增持力度最大,增持7285.11万股,使其总持股量达1.30亿股,同时增持兆新股份1835.06万股 [3] - 另有7只个股获QFII增持股票数量均超500万股 [3] 主要QFII机构动向 - 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以35.51亿元的持仓市值暂列QFII机构首位,出现在93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三季度增持了中国西电、锐新科技等 [3] - 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以31.84亿元的持仓市值位列第二,出现在47只个股中,三季度增持了思源电气、神马电力等 [3] QFII行业配置偏好 - QFII加码顺周期领域,有色金属和电力成为加仓热门方向 [1][3] - 新进重仓股中,盛屯矿业、山金国际、铂科新材均属有色金属行业 [3] - 增持力度最大的两只个股中国西电和兆新股份均与电力行业相关 [3] 外资机构市场观点 -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师认为中国股市在流动性充沛、结构改革和盈利改善推动下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A股仍有估值提升空间 [4] - 摩根士丹利基金研究管理部看好服务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指出其具有消费频次高、乘数效应强等特点,机会可能来自旅游、餐饮等行业 [4]
40年40人|专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从制造大国迈向创新高地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中国经营报· 2025-10-27 19:55
宏观经济形势 - 中国经济具备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3]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机遇: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超大市场的需求优势 [2] - 截至2023年,TMT相关行业的营收已经超越房地产,成为国民经济中体量最大的产业,TMT对于整体经济产出的拉动效应也超越了房地产链条 [2] -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不确定性增强,逆全球化呈上升趋势,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3] 银行业转型与发展 - 银行业需服务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助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 银行业应加大对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有助于推动消费领域企业发展和产品供给,同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4] - 未来银行业需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结构,以综合化金融服务满足科技创新和财富管理需求,随着商业银行AIC试点范围拓宽,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的渠道和工具更加丰富 [5] - 银行业可在推动形成“财富管理规模扩大—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股权投资比例—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居民财富保值增值”的闭环中发挥作用 [5] 消费潜力释放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举措以促进消费 [6] - 相较于实物消费,服务消费领域具有重复消费特征、不容易形成透支,仍有较大潜力,特别是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保障型消费以及体育和文娱消费领域 [7] - 激发居民消费意愿可从四方面着手:将消费补贴向服务消费拓展,增加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规模,推动资产价格企稳以通过财富效应提振消费,强化社会保障以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8][9] - 居民服务业和住宿餐饮业具有较高的就业拉动效应,2023年平均工资水平分别约相当于全行业均值的59%和60% [8] - 人民银行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4]
商务部: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证券日报网· 2025-10-27 15:07
三是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其 中,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居民服 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10月27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 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推 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持续释放多样化消费潜力。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 总体平稳,主要特点如下: 四是智能、绿色等新型消费持续壮大。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9月份,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 额增长15%以上,节能洗碗机、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超10%。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新能源乘用车零售 量129.6万辆,增长15.5%,渗透率达57.8%。 五是入境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扩大免签范围、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协同发力,"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持 续攀升。据国家移民局数据,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2013.4万人次,增长22.3%,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 724.6万人次,增长48.3%。 ...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5年9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53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 [1]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万亿元,增长4.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 - 9月份商品零售额增长3.3%,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和家具零售额均增长16.2%,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长6.2% [1] - 9月份乘用车零售量224.1万辆,增长6.3% [1] - 截至10月22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1] 服务消费增长 - 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增长5.2%,增速比商品零售额快0.6个百分点 [1] - 文体休闲服务、通讯信息服务、旅游咨询租赁服务、交通出行服务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8% [1] 新型消费发展 - 9月份智能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5%以上,节能洗碗机、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超10% [1] - 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29.6万辆,增长15.5%,渗透率达57.8% [1] 入境消费情况 - 三季度出入境外国人2013.4万人次,增长22.3% [1] -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增长48.3% [1]
下周A股,冲击4000点!
搜狐财经· 2025-10-26 20:03
本周(10月20日至24日)A股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其中, 上证指数上涨2.88%,深证成指上涨4.73%, 创业板指上涨8.05%。随着周一触底反弹,大盘开始震荡上行,周二随即收复3900点整数关口,周五收 盘突破3950点,再创10年新高。从整体来看,全A平均股价上涨3.47%,本周成交量有所收缩,市场情 绪乐观防守,静待时机。 在板块方面,本周CPO、量子通信、深地经济、培育钻石、存储概念等涨幅靠前,贵金属、白酒、稀土 等板块逆市收跌。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将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和国际资金流入,进一步促进A 股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当前市场增量资金依然保持流入态势,投资者逢低加仓意愿较强,市场有望重拾 升势。 展望后市,金信基金的基金经理谭智汨表示, 三季报披露即将结束,关税影响有望短期内落地,科技 股前期回调较大,建议投资者把握好优质公司回调后的反弹机会。"从短期来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 的召开为A股市场提供新一轮的政策预期和投资线索,有望有效提振市场信心,相关板块或将获得投资 者的重点关注。"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认为, 从中长期来看,全会勾勒的发展蓝图为A股市场行稳致远提供 ...
场景体验消费热潮涌动:从“卖产品”到“卖服务” 催生消费多元新亮点
央视网· 2025-10-26 11:04
行业转型趋势 - 潮玩产业正从产品消费向互动服务转变,服务形态包括潮玩街区、定制手办和快闪活动等,有效激发年轻人消费热情并成为服务消费中增长迅速的新板块 [1] - 企业从卖产品转型为卖服务,通过构建符合精准需求、能产生情感共鸣且便于社交的新场景和模式来回应年轻人的新消费需求 [6] 商业模式创新 - 本土品牌将文化元素(如《本草纲目》)融入现代设计,推出附带文化讲解与创意互动服务的潮玩产品,构建文化+手作的新型服务消费模式 [3] - 品牌围绕年轻人个性化需求推出可搭配、可穿戴的玩偶服饰,进一步拓展潮玩服务的边界与价值 [3] - 出现大银幕+小潮玩的跨界组合,成为市场新增长点,例如某国产动画电影上映当天周边销售额突破700万元,两款盲盒销量超300万只 [6] 市场表现与案例 - 上海徐汇区一条全长1.9公里的潮玩街区开业首月客流达150万人次,销售总额突破4000万元 [4] -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0.7% [6] - 潮玩街区将游戏IP融入消费场景,大型装置与商业体、自然景观形成有机整体,消费者可购买手办并参与快闪活动 [4]